2016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合提升密码(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在数轴上与-2的距离等于4的点表示的数是()A.2B.﹣6C.2或﹣6D.6或﹣22、若,则的值是()A. B. C. D.3、如果盈利300元记作+300元,那么亏本200元记作()A.+200元B.-200元C.+500元D.-300元4、若+=0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x=0或y=0B.x,y同号C.x,y异号D.x,y 为一切有理数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式子中运算结果为正数的式子是()A.a+bB.b-aC.abD.6、若不等式| x-2 |+| x+6 |≥k永远成立,则()A.k≤4B.k<4C.k≤8D.k<87、的相反数是( )A.3B.C.D.﹣38、实数在数轴上的点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 B. C. D.9、若(x+1)2+|y﹣2|=0,则x y=()A.﹣1B.1C.0D.210、-60的倒数是().A.-60B.60C.-D.11、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B. C. D.12、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4,点B表示的数是2,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A.1B.﹣1C.3D.﹣313、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负责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了预定轨道.它的意义重大,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世界现役火箭运载能力第一梯队中的地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擅于跑长途,运送目的地包括大约3万6千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轨道、38万公里外的月球,以及最近距离也有5千万公里的火星.3万6千公里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公里B. 公里C. 公里 D. 公里14、若x,y满足|x﹣5|+ =0,则的值是( )A.1B.C.D.15、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 B.(﹣2)﹣2=4 C.D.2015 0=1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把米的绳子剪成长度相等的4段,每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课件
(1)既然小明家的收入2 500元可表示为在“2 500元”前面加上“+”号, 由于“支出”和“收入”的意义相反,那么支出1 500元则可在“1 500元”前 面加上“-”号,表示为-1 500 元.
(2)“零上”和“零下”意义相反,零上41 ℃记作+41 ℃,那么零下3 ℃可表示为-3 ℃.
B C
“±5 mL”表示实际容量比250 mL最多多5 mL,最少少5 mL,抽查的 5盒容量都在(250±5) mL范围内,所以它们都是合格的.
【拓展训练】 9. 某农民出售10麻袋黄豆给镇粮食收购站,按规定,每袋应为100千克,在 过磅时,记录如下表(单位:千克):
试完成表格,并计算一下这位农民共出售了多少千克黄豆,实际平均每袋黄 豆多少千克.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负
负数 负数
0 整数 分数
负整数
正数 负分数
比海平面低100m的地方
C A
5. (1)小明家今年八月份的总收入为2 500元,可表示为+2 500元,那么 他们家八月份的总支出1 500 元如何表示呢?
(2)武汉市某年七月份的最高气温为零上41 ℃,可表示为+41 ℃,一月份 的最低气温为零下3 ℃又该如何表示呢?
差,即最多超出标准质量5g,最少少于标准质量5g.
【提升训练】 7. 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第一次上升6 m,第二次上升4 m,第三次下降5 m, 第四次又下降7 m(记升为正,下降为负). (1)这时飞机在初始位置的上方还是下方?相距初始位置多少米? (2)飞机在表演中共运行了多少米?
8. 某乳品公司的一种盒装牛奶的外包装上标注着“250 mL ±5 mL”的 字样,“±5 mL”是什么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了5盒,容量分别为253 mL,252 mL,249 mL,246 mL,254 mL,则被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3)

一、选择题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式子∣a∣+∣b∣+∣a+b∣−∣b−c∣化简结果为( )A.2a+b−c B.2a+b+c C.b+c D.3b−c2.如图,点A,B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OA=OB.按如图所示方法用圆规在数轴上截取BC=AB,若点A表示的数是a,则点C表示的数是( )A.2a B.−3a C.3a D.−2a3.一个点在数轴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开始,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 )A.6B.0C.−6D.0或64.已知a,b,c为有理数,且a+b+c=0,b≥−c>∣a∣,且a,b,c与0的大小关系是( )A.a<0,b>0,c<0B.a>0,b>0,c<0C.a≥0,b<0,c>0D.a≤0,b>0,c<05.当式子∣x+2∣+∣x−5∣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A.−2≤x<5B.−2<x≤5C.x=2D.−2≤x≤56.在数轴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x和y,已知∣x∣=1,且x>0,∣y+1∣=4,那么这两个点之间距离为( )A.2或6B.5或3C.2D.37.如果∣a∣a +∣b∣b+∣c∣c=−1,那么ab∣ab∣+bc∣bc∣+ac∣ac∣+abc∣abc∣的值为( )A.−2B.−1C.0D.不确定8.我们根据指数运算,得出了一种新的运算,如表是两种运算对应关系的一组实例:指数运算21=222=423=8⋯新运算log 22=1log 24=2log 28=3⋯指数运算31=332=933=27⋯新运算log 33=1log 39=2log 327=3⋯根据上表规律,某同学写出了三个式子:①log 216=4,② log 525=5,③ log 212=−1,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9. 【例 9−2 】已知 ∠AOB =60∘,∠AOC =13∠AOB ,射线 OD 平分 ∠BOC ,则 ∠COD 的度数为( ) A . 20∘ B . 40∘ C . 20∘ 或 30∘ D . 20∘ 或 40∘10. 下面四个数中,最大的数为 ( ) A . (−1)2021B . −∣−2∣C . (−2)3D . −12二、填空题11. 若 a +b +c >0,且 abc <0 则 a ,b ,c ,中有 个正数.12. 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 k 0,第一步从 k 0 向左跳 1 个单位到 k 1,第二步由 k 1 向右跳 2个单位到 k 2,第三步由 k 2 向左跳 3 个单位到 k 3,第四步由 k 3 向右跳 4 个单位到 k 4,⋯,按以上规律跳了 140 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 k 140 所表示的数恰是 2019.则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 k 0 点所表示的数是 .13. 现定义某种运算“∗”,对给定的两个有理数 a ,b (a ≠0),有 a ∗b =a −a b ,则 (−3)∗2= .14. 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 x =−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15. 已知实数 a ,b ,定义运算:a ⋇b ={a b ,a >b 且 a ≠0b a,a ≤b 且 a ≠0,若 a ⋇(a −3)=1,则 a = .16. 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272019的末位数字是.17.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16,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8,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4,⋯,则第2017输出的结果为.三、解答题18.阅读下面材料:如图,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b∣.根据阅读材料与你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 数轴上表示3与−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 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7所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用绝对值符号可以表示为.(3) 代数式∣x+8∣可以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若∣x+8∣=5,则x=.(4) 求代数式∣x+1008∣+∣x+504∣+∣x−1007∣的最小值.19.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 −3−(−8)−(+7)+5.(2) 49÷74×(−47)÷(−16).(3) 7−(156−23−34)÷124.(4) −32÷(−3)2+3×(−2)+∣−1∣.20.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1) Q点出发3秒后所到的点表示的数为;此时P,Q两点的距离为.(2) 问当点Q从A点出发几秒钟时,能追上点P?(3) 问当点Q从A点出发几秒钟时,点P和点Q相距2个单位长度?直接写出此时点Q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21.已知两点A,B在数轴上,AB=9,点A表示的数是a,且a与(−1)3互为相反数.(1) 写出点B表示的数;(2) 如图1,当点A,B位于原点O的同侧时,动点P,Q分别从点A,B处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而行,动点P的速度是动点Q的速度的2倍,3秒后两动点相遇,当动点Q到达点4时,运动停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Q=2时,求点P,Q所表示的数;(3) 如图2,当点A,B位于原点O的异侧时,动点P,Q分别从点A,B处在数轴上向右运动,动点Q比动点P晚出发1秒;当动点Q运动2秒后,动点P到达点C处,此时动点P立即掉头以原速向左运动3秒恰与动点Q相遇;相遇后动点P又立即掉头以原速向右运动5秒,此时动点P到达点M处,动点Q到达点N处,当∣OM−ON∣=2时,求动点P,Q运动的速度.22.【背景知识】数轴上A点,B点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a+b2【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0,8,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综合运用】(1) A,B两点的距离为,线段AB的中点C所表示的数;(2) 点P所在的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点Q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 P,Q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23.探究规律,完成相关题目.定义“∗”运算:(+2)∗(+4)=+(22+42),(−4)∗(−7)=+[(−4)2+(−7)2],(−2)∗(+4)=−[(−2)2+(+4)2],(+5)∗(−7)=−[(+5)2+(−7)2],0∗(−5)=+(−5)∗0=(−5)2,(+3)∗0=0∗(+3)=(+3)2,0∗0=02+02=0.归纳∗运算的法则(用文字语言叙述):(1) 两数进行∗运算时,.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运算,.(2) 计算:(−3)∗[0∗(+2)]=.(3) 是否存在有理数m,n,使得(m+1)∗(n−2)=0,若存在,求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若有理数x,y满足∣x∣=5,∣y∣=2,且∣x+y∣=x+y,求x−y的值.25.数学是一门充满思维乐趣的学科,现有3×3的数阵A,数阵每个位置所对应的数都是1,2或3.定义a∗b为数阵中第a行第b列的数.例如,数阵A第3行第2列所对应的数是3,所以3∗2=3.(1) 对于数阵A,2∗3的值为.若2∗3=2∗x,则x的值为.(2) 若一个3×3的数阵对任意的a,b,c均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一:a∗a=a;条件二:(a∗b)∗c=a∗c.则称此数阵是“有趣的”.①请判断数阵A是否是“有趣的”你的结论:(填“是”或“否”).②已知一个“有趣的”数阵满足1∗2=2,试计算2∗1的值.③是否存在“有趣的”数阵,对任意的a,b满足交换律a∗b=b∗a?若存在,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数阵;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观察数轴可得:−1<a<0<b<c,∣a∣<∣b∣<∣c∣,∴∣a∣+∣b∣+∣a+b∣−∣b−c∣=−a+b+a+b−(c−b)=3b−c.【知识点】绝对值的化简、利用数轴比较大小2. 【答案】B【解析】∵OA=OB,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为−a,AB=−2a,∵BC=AB,∴点C表示的数是−3a.【知识点】数轴的概念3. 【答案】D【解析】∵该点距离原点3个单位,∴该点表示的数是3或−3,①若该点表示的数是3,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3+4−1=6;②若该点表示的数是−3,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3+4−1=0;故选D.【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4. 【答案】D【解析】∵∣a∣≥0,则b≥−c>∣a∣≥0,b>0,−c>0,即c<0,a+b+c=0,即a+b=−c≤b,即a≤0,∴a≤0,b>0,c<0.【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利用数轴比较大小、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5. 【答案】D【解析】利用数轴,设A点表示的数为−2,B点表示的数为5,P点表示的数为x,则∣x+2∣+∣x−5∣=PA+PB,∴当P在A,B之间时,PA+PB最小,∴当−2≤x≤5时,∣x+2∣+∣x−5∣取得最小值.【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6. 【答案】A【解析】∵∣x∣=1,且x>0,∴x=1,∵∣y+1∣=4,∴y=−5或3,∴这两个点之间距离为1−(−5)=6或3−1=2.【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7. 【答案】C【解析】∣a∣a +∣b∣b+∣c∣c=−1,所以a,b,c中有一个正数,二个负数,假设a>0,b<0,c<0,则ab∣ab∣+bc∣bc∣+ac∣ac∣+abc∣abc∣=−1+1−1+1=0.【知识点】绝对值的性质与化简8. 【答案】B【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9. 【答案】D【解析】当OC在∠AOB内时,如图1,则∠BOC=∠AOB−∠AOC=60∘−13×60∘=40∘,∴∠COD=12∠BOC=20∘;当OC在∠AOB外时,如图2,则∠BOC=∠AOB+∠AOC=60∘+13×60∘=80∘,∴∠COD=12∠BOC=40∘.综上,∠COD=20∘或40∘.故选:D.【知识点】角的计算10. 【答案】D【解析】 (−1)2021=−1;−∣−2∣=−2;(−2)3=−8;且 −8<−∣−2∣<(−1)2021<−12, ∴ 最大的数是 −12,故选D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化简二、填空题 11. 【答案】 2【解析】 ∵ 有理数 a ,b ,c 满足 a +b +c >0,且 abc <0, ∴a ,b ,c 中负数有 1 个,正数有 2 个.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有理数的乘法12. 【答案】 1949【解析】由题意可知:k 140=k 0−1+2−3+4−⋯−139+140=2019, 即 k 0+(−1+2)+(−3+4)+⋯+(−139+140)=2019, k 0+1+1+⋯+1⏟70 个 1=2019,∴k 0+70=2019,解得:k 0=1949.则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 k 0 点所表示的数是 1949.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13. 【答案】 −12【解析】 ∵a ∗b =a −a b , ∴(−3)∗2=(−3)−(−3)2=(−3)−9=−12.【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14. 【答案】−22【解析】把x=−1代入计算程序中得:(−1)×6−(−2)=−6+2=−4>−5,把x=−4代入计算程序中得:(−4)×6−(−2)=−24+2=−22<−5,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22.【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15. 【答案】3或±1【解析】∵a>a−3,a⋇(a−3)=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a a−3=1,∴a−3=0或a=1或a=−1,∴a=3或±1.【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16. 【答案】3【解析】272019=(33)2019=36057,末位的循环为3,9,7,1,6057÷4=1514⋯1,所以末位为3.【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17. 【答案】1【解析】根据题意,x=16,第一次输出结果为:8,第二次输出结果为:4,第三次输出结果为:2,第四次输出结果为:1,第五次输出结果为:4,第六次输出结果为:2,第7次输出结果为:1,第8次输出结果为:4,由上规律可知:从第二次输出结果开始,每3次输出后重复一次,故(2017−1)÷3=672,故输出结果为: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计算、有理数的乘法三、解答题18. 【答案】(1) 5(2) ∣x−7∣(3) −8;−3或−13(4) 如图,∣x+1008∣+∣x+504∣+∣x−1007∣的最小值即∣1007−(−1008)∣=2015.【解析】(1) ∣3−(−2)∣=5.【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计算19. 【答案】(1) 原式=−3+8−7+5=5−7+5=−2+5=3.(2) 原式=49×47×47×116=1.(3) 原式=7−(116−23−34)×24=7−(116×24−23×24−34×24) =7−(44−16−18)=7−10=−3.(4) 原式=−9÷9+(−6)+1 =−1−6+1=−6.【知识点】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法20. 【答案】(1) −17;10(2) Q点出发时,PQ两点距离为(−10)−(−26)=16,Q点速度比P点速度快(3−1)=2个单位/秒,162=8秒,∴当Q从A出发8秒钟时,能追上点P.(3) 设A点出发t秒,点P和Q相距2个单位长度,当Q点还没追上P点时,Q,P速度差为2,∴2t=−10−(−26)−2=14,解得t=7,Q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6+3×7=−5,当Q点超过P点时,Q,P速度差为2,∴2t=−10−(−26)+2=18,解得:t=9,−26+3×9=1.故Q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为1.综上所得,当Q从A出发7或9秒时,点P和点Q相距2个单位长度,此时Q表示数轴的有理数为−5或1.【解析】(1) P到B点时,Q从A出发,Q点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3秒运动距离为3×3=9,−26+9=−17,∴Q点出发3秒后所到的点表示为−17,3秒钟P点运动距离为3×1=3,又−10+3=−7,PQ两点距离为−7−(−17)=10,∴Q点出发3秒后所到点表示数为−17,此时P,Q两点的距离为10.【知识点】数轴的概念21. 【答案】(1) ∵a与(−1)3互为相反数,∴a=1,∵AB=9,∴①当点A、点B在原点的同侧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1+9=10,如图1所示;②当点A、点B在原点的异侧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1−9=−8,如图2所示.故点B所表示的数为10或−8.(2) 当点A,B位于原点O的同侧时,点B表示的数是10.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则点P的速度为2x.∵3秒后两动点相遇,∴3(x+2x)=9,解得:x=1.∴点Q的运动速度为1,则点P的速度为2.运动t秒后PQ=2有两种情形:①相遇前,由题意有:2t+2+t=9,解得:t=73;∴点P表示的数为:1+2×73=173,点Q表示的数为:10−73=233;②相遇后,再运动y秒,P,Q两点相距2,由题意有:y+2y=2,解得:y=23.∴点P表示的数为:1+3×2+23×2=253,点Q表示的数为:10−3×1−23×1=193.(3) 根据题意得,点P和点Q在点A处相遇,此时点Q运动5秒,运动9个单位长度.∴点Q的运动速度为:9÷5=1.8.设点P的速度为v,∵∣OM−ON∣=2,∴∣9+1−(5v+1)∣=2,解得:v=75或115.∴点P的速度为75或115.【知识点】数轴的概念、相遇问题22. 【答案】(1) 18;−1(2) −10+5t;8−3t(3) 依题意有5t+3t=18,解得t=94.故P,Q两点经过94秒会相遇.【解析】(1) A,B两点的距离为8−(−10)=18,线段AB的中点C所表示的数[8+(−10)]÷2=−1.(2) 点P所在的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10+5t,点Q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8−3t(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知识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23. 【答案】(1)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两数的平方相加;等于这个数得平方(2) −25(3) ∵(m+1)∗(n−2)=0,∴±[(m+1)2+(n−2)2]=0,∴m+1=0,n−2=0,解得m=−1,n=2,即m=−1,n=2即为所求.【解析】(1) 由题意可得:两数进行∗运算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两数的平方相加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迸行∗运算,等于这个数的平方.(2) (−3)∗[0∗(+2)]=(−3)∗(+2)2=(−3)∗(+4)=−[(−3)2+(+4)2]=−25.【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24. 【答案】∵∣x∣=5,∴x=±5,又∣y∣=2,∴y=±2,又∵∣x+y∣=x+y,∴x+y≥0,∴x=5,y=±2,当x=5,y=2时,x−y=5−2=3,当x=5,y=−2时,x−y=5−(−2)=7.【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计算25. 【答案】(1) 2;1或2或3(2) ①是.② ∵1∗2=2∴2∗1=(1∗2)∗1,∵(a∗b)∗c=a∗c,∴(1∗2)∗1=1∗1,∵a∗a=a,∴1∗1=1,∴2∗1=1.③方法一: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存在满足交换律的"有趣的”数阵,依题意,对任意的a,b,c有:a∗c=(a∗b)∗c=(b∗a)∗c=b∗c,这说明数阵每一列的数均相同.∵1∗1=1,2∗2=2,3∗3=3,∴此数阵第一列数均为1,第二列数均为2,第三列数均为3,∴1∗2=2;2∗1=1,与交换律相矛盾,因此,不存在满足交换律的“有趣的”数阵.【解析】(1) 由题意可知:2∗3表示数阵,第2行第3列所对应的数是2,∴2∗3=2.∵2∗3=2∗x,∴2∗x=2,由题意可知:数阵第1行中3列数均为1,∴x=1,2,3.(2) 方法二:不存在理由如下:由条件二可知,a∗b只能取1,2或3,由此可以考虑a∗b取值的不同情形.例如考虑1∗2:情形一:1∗2=1.若满足交换律,则2∗1=1,再次计算1∗2可知:1∗2=(2∗1)∗2=2∗2=2,矛盾.情形二:1∗2=2,由(2)可知,2∗1=1,1∗2≠2∗1,不满足交换律,矛盾.情形三:1∗2=3,若满足交换律,即2∗1=3,再次计算2∗2可知:2∗2=(2∗1)∗2=3∗2=(1∗2)∗2=1∗2=3,与2∗2=2矛盾.综上,不存在满足交换律的“有趣的”数阵.【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1.在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2.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3.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掌握其表示的方法.1.在认识数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负数的引入,教材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进负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概念的扩张,了解负数的本质意义,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负数的概念、意义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什么要引进负数正是学生理解的困难所在.从数学的发展进程来看,数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对实际现象(事物)“表示”的需要.所以教材遵循历史发展的过程,采用这样的线索展开:产生的实际背景——有理数的意义——数的表示.对于有理数运算法则的获得,教材没有采用直接给出的方式而是设置了丰富的现实背景,如足球比赛中的净胜球数、气温变化等,以直观形象地解释、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仅仅借助数轴理解,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材先从知识竞赛中的答对题数与答错题数入手,使学生首先理解(+1)+( - 1)=0和( - 1)+(+1)=0,然后利用“正负抵消”的思想,讨论整数加法的几种情形,最后再由特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借助数轴加深理解.基于有理数运算的学习重点是对法则和运算律的理解,所以为了避免因为小数、分数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重点,有理数的运算以整数运算的学习为出发点,然后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运算.【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实际背景,通过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讲解,让学生接受负数的概念.2.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运算,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的机会,只有通过一定量的计算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并熟练掌握有理数计算的一些技巧.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自己总结出有理数的运算律.3.对绝对值概念的学习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绝对值相关的知识,如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绝对值不等式等,都是在后续学习中要专门安排的,因此这里不要涉及.本章安排绝对值概念,目的是为有理数的运算作准备,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达到了本章的要求.教材中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只是给出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符号表示,教学时不要对这个符号表示进行变式训练,更不要在绝对值中出现字母并加以讨论.4.计算器是一个既简便又实用的计算工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器的基本用法.5.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有理数1课时2数轴1课时3绝对值1课时4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5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7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8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9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10科学记数法1课时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1课时本章概括整合1课时1有理数1.通过实例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负数应用的广泛性,理解有理数的含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2.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按一定规律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能力.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把有理数合理分类和把具体数正确归类.1.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理数和负数的实用性,加深对数的理解.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都来源于实际需要.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数学对于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重点】负数的意义、特点及实际应用,有理数的概念,能够对学过的数进行分类.【难点】正确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会合理进行有理数的分类和把具体数归类到相应的数集.【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P23~24.导入一:师:同学们小学都学过哪些数?生:整数、小数、分数、奇数、偶数……师: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数“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小数也属于分数.那么小学学过的这些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呢?[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同学们感到数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也为讲述有理数概念及其分类做好铺垫.导入二:观察课本P22的图片.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 m,记作:+8844 m;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m,记作: - 155 m.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用负数表示的量,你能说出一些例子吗?2.你在小学的学习中对负数有什么样的认识?3.有了负数,数的运算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了负数,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负数,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并利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有关负数的知识,三个问题不仅为本节课成功引入,也为本章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与交流中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过渡语]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实际问题与数学的联系吧!(出示课件1)(例题讲解)请同学们完成以下问题,并与同伴交流.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两个队答题情况如下表:答题情况第一队第二队如果答对题所得的分数用正数表示,那么你能写出每个队答题得分的情况吗?思路一试完成下表:答对题的得分答错题的得分未回答题的得分第一队+6第二队 - 2思路二提出思考问题:(1)第一队答对几题?是如何表示的?答错几题?又是如何表示的?(2)第二队答对几题?是如何表示的?答错几题?又是如何表示的?(3)如何理解+6和 - 2?(出示课件2)(教材议一议)生活中你见过其他用负数表示的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想一想:根据上面各队分数的计算及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情况及温度计上的温度,你能知道正、负数和零的大小关系吗?[处理方式]学生思考交流,完成后再展示说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评.师生总结:“加分与扣分”“上涨量与下跌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个量规定为正的,用正数来表示,而把与这个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负数来表示.[设计意图]本活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用知识竞赛得分的情境启发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找出身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量,从而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从学生熟悉的情境讨论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生活实例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学习负数是生活的需要.[过渡语]我们已经认识了负数,你能顺利的利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例题,想一想如何解答.(课件3出示)(1)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2)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 g 记作+0.02 g,那么 - 0.03 g表示什么?(3)某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净含量:10 kg±150 g”,这里的“10 kg±150 g”表示什么?[处理方式]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如何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思路一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和逆时针方向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所以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可表示为; 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 g记作+0.02 g,那么和超出标准质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所以 - 0.03 g可以表示为;综上所述,“净含量:10 kg±150 g”,这里的“10 kg±150 g”表示.思路二(1)想一想: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品一品:如何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考一考:和逆时针方向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和超出标准质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解:(1)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记作 - 12圈.(2) - 0.03 g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 g.(3)每袋大米的标准质量应为10 kg,但实际每袋大米可能有150 g的误差,即每袋大米的净含量最多是[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一起来试一试吧.(出示课件4)(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记作什么?(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 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3)某粮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什么?议一议:你能选定一个高度为标准,用正、负数表示本班每位同学的身高与选定的身高标准的差异吗?你是怎样表示的?与同伴交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分析,让学生知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明确“基准”.教材例题中各题的基准分别是“转盘静止不动”“一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10 kg”.“议一议”则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如何选定“基准”.学生认识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考虑“基准”.“0”是常用的基准,但不是所有的基准都必须为0.探究活动3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1.新的整数、分数概念: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正整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分类结构图如下)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问题: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呢?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对有理数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将数扩充到了有理数的范围.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识拓展]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并不一定必须将某一种量规定为正,若将其中的一种量规定为正,则与其意义相反的量即为负.(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个数十分特殊,随着我们的学习,对于零这个数将有更深刻的认识.(3)负数前面的“一”号,表示这个数的性质,是性质符号,读作“负”号,但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即时巩固将下列各数填入到相应的数集中: - 2015, - ,,, - 5, - 7.3,3,,0.1,92, -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负有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解析〕小数 - 7.3,0.1都属于分数,=4不属于分数.(学生口述解答过程,师总结、板演)1.正数与负数都来自于生活实际,用正、负数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正数前面添上“ - ”号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表示正、负数的界限.3.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按整数和分数分成两大类,也可以按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分成三大类.1.如果将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为+3千米,那么记为 - 3千米表示的是()A.向西行驶3千米B.向南行驶3千米C.向北行驶3千米D.向东南方向行驶3千米解析:先根据向东行驶3千米记为+3千米,可确定向西为负,而 - 3千米表示的应是向西行驶3千米.故选A.2.在0,2, - 7, - 5,3.14, - 3, - 3,+0.75中,负数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在正数的前面加上“ - ”号的数即是负数,本题中的 - 7, - 5, - 3, - 3是负数.故选D.3.飞机上升了 - 80米,实际上是()A.上升80米B.下降 - 80米C.先上升80米,再下降80米D.下降80米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负号表示与上升意义相反,即下降.故选D.4.举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量的实例,并解释其中相关数量的含义.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满足题意即可,如:河道中第一天的水位是 - 0.2米,第二天的水位是+0.3米,其中 - 0.2米表示比正常水位低0.2米,+0.3米表示比正常水位高0.3米.1有理数1.认识生活中的负数.2.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6页习题2.1的2,3题.【选做题】教材第26页习题2.1的4,5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0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向东运动记作“+”,向西运动记作“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5米表示向东运动了5米B.向西运动5米表示向东运动了 - 5米C.+5米表示向西运动了5米D.向西运动5米也可以记作向西运动 - 5米3.武汉市夏季气温比较高,若以30 ℃为标准,高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则38 ℃与28 ℃分别记作()A.+8 ℃ - 2 ℃B.+8 ℃+2 ℃C. - 8 ℃ - 2 ℃D. - 8 ℃+2 ℃4.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药品保存的温度是(20±2)℃,该药品在温度范围内保存才合适.5.请指出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8,+,3.1416,0.2011, - , - 0.1010…, - π, - 2,99%.【能力提升】6.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 m,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以下40 m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 m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7.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钟表的指针逆时针方向旋转20°记作 - 20°,顺时针方向旋转30°记作;(2)运进200箱记作,运出150箱记作 - 150箱.【拓展探究】8.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如果把向北跑1100 m记作 - 1100 m,那么他向北跑1100 m时向后转又继续跑了1200 m是什么意思?这时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的什么方向?距A地多远?【答案与解析】1.D(解析:根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可以判断A,B,C都错误,D正确.故选D.)2.B(解析:A. - 5米表示向西运动了5米,故A错误;C.+5米表示向东运动了5米,故C错误;D.向西运动5米记为 - 5米,故D错误.故选B.)3.A (解析:因为以30 ℃为标准,高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所以38 ℃与28 ℃分别记作:+8 ℃, - 2 ℃.故选A.)4.18~22 ℃(解析:温度是20 ℃±2℃,表示最低温度是20 ℃ - 2 ℃=18℃,最高温度是20 ℃+2℃=22℃,即18~22 ℃之间是合适温度.)5.解:正数有:+,3.1416,0.2011,99%;负数有: - 18, - , - 0.1010…, - π, - 2.6.解:因为海平面的高度为0 m,所以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为负数,由于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都在海平面的下方,故分别为 - 40 m和 - 30 m.7.(1)+30°(2)+200箱8.解:如果把向北跑1100 m记作 - 1100 m,那么他向北跑1100 m时向后转又继续跑了1200 m,说明小明又向南跑了1200 m,此时他在A地的南边,距A地的距离=1200 - 1100=100(m).本节课从学生较熟悉的珠穆朗玛峰、气温开始,接下来从具体问题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到现有的数确实不够用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出负数、正数和零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学过的数,告诉学生有理数的意义,和学生一起探讨有理数的分类,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学会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成了从数不够用到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成长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比较简单且多为单纯的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而少有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整数加法、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运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利用游戏来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熟练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2.熟练运用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问题引入活动内容:通过游戏来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前每人准备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共20X,在每X卡片上写上任意数字).游戏规则如下: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X卡片中,抽取4X,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活动目的: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新的知识.活动的实际效果:熟练写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利用各小组写出的算式引导学生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该怎么算. 活动目的:既然是混合运算,自然联想到小学学习的运算顺序,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就要抛弃小学的知识和方法.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运算顺序的回忆,学生尝试混合运算,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初小衔接,领悟知识的连贯和延续.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例1、计算: (1)5451)53(-+- (2)377)21()5(-+--- 随堂练习: 1.计算: (1)21)43(41--+; (2); (3)3)5.4(5.11----;(4))52()352(71---+-.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例1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的同时,训练学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四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 通过游戏来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游戏规则如下:(1)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X 卡片中,抽取4X ,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每组四人都计算,然后看结果的正确与否,再看一看谁用的计算方法最简便,交流经验.活动目的:利用游戏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熟练进行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 2.7四、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共两个课时.这一课时的重点一是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在运算顺序的指引下巩固加法和减法的法则;二是熟练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数据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对本节两个课时内容调整的用意应该也在于此,先按部就班计算;再考虑灵活简便.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初步接触了含有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运算,但还不够熟练,同时对在混合运算中如何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还不了解.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就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可以适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通过对一架特技飞机起飞的高度变化这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减法法则与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两种算法的关系.对两种算法比较的同时,学生将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问题引入活动内容: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飞行的高度变化由表格给出.对于题中的“高度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通过列式计算此时飞机的高度吗?4.5+(-3. 2)+1.1+(-1.4)=1.3+1.1+(-1.4)=2.4+(-1.4)=1(千米)还可以这样计算:=1(千米)活动目的:通过对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加深对法则的认识,并用以进行有关复杂数据的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于这一实际问题,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很感兴趣,都瞪大眼睛仔细听讲.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算式“4.5-3.2+1.1-1.4”可以看作4.5、-3.2、1.1、-1.4这4个数的和,因此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如4.5+(-3.2)+1.1+(-1.4) =4.5+1.1+[(-3.2)+(-1.4)] =5.6+(-4.6) =1活动目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将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问题).对“代数和”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加以体会,无须出现“代数和”的名称.学生在学会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前提下,理解利用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计算:(1) (8)(15)(9)(12)---+--- (2)12()15()33--+- (3)67(18)()(8)()510---++-+(4)2111()()3642-+---- 活动目的: 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分数在内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本例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四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做一做下表是某年某市汽油价格的调整情况: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月9日汽油价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变化了多少元?活动目的: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本例由教师板演,在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同时,为下一小节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2.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的同时,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 2.8四、教学反思这一课时的重点是继续帮助学生实现减法向加法的转化与加减法互化,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一点对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够综合运用有理数的意义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抽象、计算等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设置了一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一—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并据此资料,提出相关问题,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对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一周中每天河流水位情况,继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方法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判断,并学会用数学工具直观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运算,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本节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复习巩固加减运算,逐步把学生牵引到对较复杂数据的灵活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确实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一一收集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对学生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上课相关的资料(新闻与水文资料).活动目的: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为新一次的挑战作好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丰富学生对背景资料的学习,减少学习的障碍.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普遍掌握得不错,并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和水文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引例1:大湖水库平均水位为62.6米,今年七月,由于久旱无雨,大湖水库水位降到了历史最低水位51.5米,而八月的连续降雨又使水位创历史新高75.3米.若取警戒水位73.4米记作O点,那么最高水位75.3米可记作米,最低水位51.5米可以记作米,平均水位62.6米可以记作米.引例 2:小华是一个理财小能手,上周末他数了数自己的零花钱共有120元,下表是小华本周零花钱记录情况,+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有节余,-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超出预算:(2)本周末小华的零花钱总数比上周末多还是少?活动目的: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与交流组内的同学交流,然后全组内发表看法进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合作学习上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米)流花河的警戒水位记为0点,那么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为什么?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1)本周哪一天流花河的水位最高?哪一某某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流花河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3)请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活动目的: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思维水平及思维方法灵活多样,促进思维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并做汇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积极地动脑筋思考问题,能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第四环节:练习提高1.光明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3)最高和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2. 9.11事故后,美国股市出现狂跌,股市指数一度跌到历史最低点,后经政府宏观调控,稍有反弹,下表是某周的股市指数升跌情况,+号表示指数比头一天上升,-号表示指数比头一天下跌:(2)本周五的股市指数比上周五的股市指数高还是低?(3)若将上周五的股市指数即为O点,请你画出本周的股市指数折线图。

新版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新版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新版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 2.数轴 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 9.有理数的乘方 10.科学计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字母表示数 2.代数式 3.整式4.整式的加减 5.探索与表达规律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 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 4.角的比较 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 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的表示 4.统计图的选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 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 6.完全平方公式 7.整式的除法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性质 4.用尺规作角第三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用尺规作三角形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简单轴对称图形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感受可能性 2.频率的稳定性 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3.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二章实数1.认识无理数 2.平方根 3.立方根 4.估算5.用计算器开方 6.实数 7.二次根式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第四章一次函数1.函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象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8.三元一次方程组第六章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 2.中位数与众数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 2.定义与命题 3.平行线的判定4.平行线的性质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证明(二)1.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 2.图形的旋转 3.中心对称 4.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 2.提公因式法 3.运用公式法第五章分式1.认识分式 2.分式的乘除法 3.分式的加减法 4.分式方程第六章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三角形的中位线 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3.正方形的的性质与判定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配方法 3.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三章相似图形1.成比例线段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3.相似多边形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5.黄金分割 6.测量旗杆的高度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8.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投影 2.视图第五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六章对概率的进一步研究1.游戏公平吗 2.投针试验 3.生日相同的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 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 5.测量物体的高度第二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4.最大面积是多少 5.何时获得最大利润 6.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圆1.圆 2.圆的对称性 3.垂径定理 4.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5.确定圆的条件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7.切线长定理8.圆内接正多边形 9.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视力的变化 2.生活中的概率 3.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作业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作业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新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选择题1. 计算结果是()A. -7B. -9C. 5D. -342. 把 -2+(+3)-(-5)+(-4)-(+3)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正确的是()A. -2+3-5-4-3B. -2+3+5-4+3C. -2+3+5+4-3D. -2+3+5-4-33. 水池中的水位在某天7个时间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设开始时为0,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单位:cm):+3,-6,-1,+5,-4,+2,-3;那么这某某池水位最终为()A. 上升了4cmB. 下降了4cmC. 上升了5cmD. 下降了5 cm4. 一个人在南北方向的路上行走,若规定向北为正,这个人走了+25米,接着走了-10米,又走了-20米,那么他实际上()A. 向北走了5米B. 向南走了10米C. 向南走了5米D. 向北走了10米5. 某地某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晚上又下降了9℃,那么晚上的气温是()A. -5℃B. -6℃C. -7℃D. -8℃6. 某银行的一个蓄储所某天上午在一段时间内办理了5件蓄储业务(存入为正,取出为负):+1080元,-900元,+990元,+1000元,-1100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A. .1080元B. 1070元C. 1060元D. 1050元二.填空题7. 填空:(1)-12+11=______;(2)19+(-8)=______;(3)-18+(-7)=______;(4)12-18=_______;(5)-13-5=_________;(6)0-(-6)=_______.8. 将下列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添上加号和括号,并计算出结果:(1)30-20-1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8+25-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将下面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3.1)-(-4.5)+(+4.4)-(+1.3)+(-2.5)=____________________.10. 计算:-1+2-3+4-5+6-7+8-9+10=______.三.解答题11. 计算:(1)7-(-4)+(-5);(2)12-(-18)+(-7)-15;(3);(4)-7.2-0.8-5.6+11.6;(5);(6)-(+2.7)-(-1.6)-(-2.7)+(+2.4).12. 已知某水库的正常水位是25m,下表是该水库9月第一周的水位记录情况(高于正常水位记为正,低于正常水位记为负).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变化(2)本周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分别出现在哪一天,分别是多少米?13. 某自行车厂计划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6 ﹣3 ﹣7 +14 ﹣10 +16 ﹣4(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多少辆?(3)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本周实际共生产自行车多少辆?14. 粮库三天内发生粮食进出库的吨数如下:+26,-32,-15,+34,-38,-20.(其中“+”表示进库,“-”表示出库)(1)经过这三天,库里的粮食是增多(或是减少)了多少?(2)经过这三天,仓库管理员结算发现库里还存粮480吨,那么三天前库里存粮多少吨?(3)如果进出的装卸费都是每吨5元,那么这三天要付多少装卸费?15.某登山队5名队员以二号高地为基地,开始向海拔距二号高地500米的顶峰冲击,设他们向上走为正,行程记录如下(单位:米):+150,﹣32,﹣43,+200,﹣30,+75,﹣20,+50.(1)他们最终有没有登上顶峰?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离顶峰还差多少米?(2)登山时,5名队员在全程中都使用了氧气,且每人每米要消耗氧气升,他们共消耗了氧气多少升?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6-3+7-5=5.故选C.2. 【答案】D【解析】原式故选D.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去括号法则:当括号前面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当括号前面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3. 【答案】B【解析】+3-6-1+5-4+2-3=-4(cm).故选B.4. 【答案】C【解析】+25+(-10)+(-20)=-5m.C.5. 【答案】A【解析】晚上的气温是故选A.6. 【答案】B【解析】规定存入为正,取出为负,∴+1080+(-900)+(+990)+(+1000)+(-1100)=1070(元).故选B.二.填空题7. 【答案】 (1). -1 (2). 11 (3). -25 (4). -6 (5). -18 (6). 6【解析】(1)-12+11=-1;(2)19+(-8)=11;(3)-18+(-7)=-25;(4)12-18=-6;(5)-13-5=-18;(6)0-(-6)=6.8. 【答案】(1)30+(-20)+(-10)+15,15;(2)(-4)+(-28)+25+(-22),-29.【解析】(1)30-20-10+15=30+(-20)+(-10)+15= 15;(2)-4-28+25-22=(-4)+(-28)+25+(-22)=-29.故答案为:(1). 30+(-20)+(-10)+15;15;(2). (-4)+(-28)+25+(-22);-29.9.【答案】【解析】()-()+()-()+()10. 【答案】5【解析】先结合相邻的两项,再计算.-1+2-3+4-5+6-7+8-9+10=-1-1-1-1-1=-5.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三.解答题11.【答案】(1)6;(2)8;(3)30;(4)-2;(5);(6)4【解析】(1)先化简,再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化简,再运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3)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4)运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5)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6)先化简,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解:(1)7-(-4)+(-5)=7+4-5=6.(2)12-(-18)+(-7)-15=12+18-7-15=30-22=8.(3)=(-12-8)+(11+39)=-20+50=30.(4)---+=-2.(5)=(+)+(-)=.(6)-()-()-()+();=(-2.7+2.7)+(1.6+2.4)=0+4=4.12. 【答案】(1)本周三的水位是m;(2)最高水位是周四,27m;最低水位是周日,m.【解析】(1)根据已知先求出星期一的水位,再求出星期二的水位,再加0即可;(2)根据已知分别计算出每天的水位,通过计算确定最高和最低水位.解:(1)25+(+1.5)+(-3)+0=23.5(m).(2)星期一的水位为:25+1.5=26.5(m),星期二的水位为:26.5+(-3)=23.5(m),星期三的水位为:23.5+0=23.5(m),星期四的水位为:23.5+3.5=27(m),星期五的水位为:27-2.3=24.7(m),星期六的水位为:24.7-1.5=23.2(m),星期日的水位为:23.2-3.5=19.7(m),所以最高水位是周四,27m;最低水位是周日,m.13.【答案】(1) 193辆;(2) 26辆;(3) 1412辆【解析】 (1)﹣7表示当天生产量比平均值200少7辆,故用200减去7即可,(2)分别找出产量最多那天和产量最少那天,求差值即可求解,(3)该厂一周的产量等于总的平均产量加上总的超产量.解:(1)由题意可得,该厂星期三生产自行车是:200﹣7=193(辆),即该厂星期三生产自行车是193辆.(2)由表格可知,产量最多的一天是周六,最少的一天是周五,16﹣(﹣10)=16+10=26(辆),即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多26辆.(3)由题意可得,该厂本周实际共生产自行车的数量是:200×7+(6﹣3﹣7+14﹣10+16﹣4)=1400+12=1412(辆),即该厂本周实际共生产自行车1412辆.14. 【答案】(1)库里的粮食减少了45吨;(2)3天前库里存粮食是525吨;(3)3天要付装卸费825元.【解析】(1)把记录的数字求和,其结果为正数说明增加,为负数则说明减少,该数的绝对值就是增多或减少的量;(2)利用480吨减去(1)的结果即可求解;(3)正数的绝对值为进仓的吨数,负数的绝对值为出仓的吨数,分别再乘相应的运费即可算出结果.解:(1)26+(-32)+(-15)+34+(-38)+(-20)=-45(吨).答:库里的粮食减少了.(2)480-(-45)=525(吨).答:3天前库里存粮食是525吨.(3)(26+32+15+34+38+20)×5=825(元).答:3天要付装卸费825元.15.【答案】(1)他们最终没有登上顶峰,离顶峰还差150米;(2)他们共消耗了氧气120升.【解析】(1)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依题意列式求出和,再与500比较即可;(2)要消耗的氧气,需求他共走了多少路程,这与方向无关.解:(1)根据题意得:150﹣32﹣43+200﹣30+75﹣20+50=350(米),500﹣350=150(米).(2)根据题意得:150+32+43+200+30+75+20+50=600(米),600×0.04×5=120(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版)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版)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咸宁)如图,检测4个足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是( )A .B .C .D . 2. a b -与a 比较大小,必定为( ).A .a b a -<B .a b a ->C .a b a -≤D .这要取决于b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商为-1;②两个有理数之和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加数;③若两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一定都是正数;④若0m n <<,则mn n m <-. A .0 B .1 C .2 D .34.已知||5m =,||2n =,||m n n m -=-,则m n +的值是( ).A .-7B .-3C .-7或-3D .±7或±3 5.将一刻度尺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刻度尺上的“0cm”、“15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 3.6x -和,则( ).A .910x <<B .1011x <<C .1112x <<D .1213x << 6. 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 、B 、C 、 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b,c,d ,且b-2a=9,那么数轴的原点对应点是 (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7.有理数a,b,c 的大小关系如图: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 .0a b c ++>B .a b c +<C .a c a c -=+D .b c c a ->- 8.记12n n S a a a =+++…,令12nn S S S T n+++=…,称n T 为1a ,2a ,…,n a 这列数的“理想数”.已知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8,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 ).A .2004B .2006C .2008D .2010 二、填空题9.已知a 是有理数,有下列判断:①a 是正数;②-a 是负数;③a 与-a 必有一个是负数;④a 与-a 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个.10.(2015春•万州区期末)绝对值小于4,而不小于2的所有整数有 . 11.一种零件的尺寸在图纸上是0.050.027+-(单位:mm ),表示这种零件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________,最小不小于________. 12.(2016•巴中)|﹣0.3|的相反数等于 .13.如图,有理数,a b 对应数轴上两点A ,B ,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a b +________0;a b -________0;()()________a b a b +-0; 2(1)ab ab +________0.14.已知,,a b c 满足()()()0,0a b b c c a abc +++=<,则代数式a b ca b c++的值是 15.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则此处的高度是 千米.16.观察下列算式:23451=+⨯ ,24462=+⨯,25473=+⨯,24846⨯+=,请你在观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250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7.(2016春•新泰市校级月考)计算: (1)24+(﹣22)﹣(+10)+(﹣13) (2)(﹣1.5)+4+2.75+(﹣5)(3)(﹣8)+(﹣7.5)+(﹣21)+(+3) (4)(﹣24)×(﹣++)18.(2015•燕山区一模)为了节能减排,近期纯电动出租车正式上路运行.某地纯电动出租车的运价为3公里以内10元;超出3公里后每公里2元;单程超过15公里,超过部分每公里3元.小周要到离家10公里的博物馆参观,若他往返都乘坐纯电动出租车,共需付车费多少元?19.已知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1,a+b ,a 的形式,又可表示为0,b a,b 的形式,且x 的绝对值为2,求200820092()()()a b ab a b ab x ++-+-+的值.20.一粒米微不足道,平时总会在饭桌上毫不经意地掉下几粒,甚至有些挑食的同学会把整碗米饭倒掉.针对这种浪费粮食现象,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实际测算,称得500粒大米约重10克.现在请你来计算 (1)一粒大米重约多少克?(2)按我国现有人口13亿,每年365天,每人每天三餐计算,若每人每餐节约一粒大米,一年大约能节约大米多少千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假若我们把一年节约的大米卖成钱,按2元∕千克计算,可卖得人民币多少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对于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学费按每人每年500元计算,卖得的钱可供多少名失学儿童上一年学?(5)经过以上计算,你有何感想和建议?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0.6|<|+0.7|<|+2.5|<|﹣3.5|,∴﹣0.6最接近标准,故选:C . 2.【答案】 D 【解析】当b 为0时,a b a -=;当b 为正数时,a b a -<;当b 为负数时,a b a -> 3.【答案】 B【解析】只有④正确,其他均错. 4.【答案】C【解析】n m ≥,2,5n m =±=-,所以7m n +=-或3- 5.【答案】C【解析】( 3.6)15,11.4x x --==6.【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4b a -=,又29b a -=,所以5a =- 7.【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0a b c <<<,且c a c a -=-表示数轴上数a 对应点与数c 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此距离恰好等于数a 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与数c 对应点到远点的距离之和,所以选项C 正确.8.【答案】C 【解析】∵ 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125002004500S S S +++=,∴ 125002004500S S S +++=⨯.8,1a ,2a ,…,500a 中,18S '=;218S S '=+;328S S '=+;…,5005008S S '=+ ∴ 8,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12350012500501888888501501501S S S S S S S T +++++++++⨯++++==850120045002008501⨯+⨯== 二、填空题9.【答案】1【解析】不论a 是正数、0、负数,a 与-a 都互为相反数,∴④正确. 10.【答案】±3,±2.【解析】结合数轴和绝对值的意义,得绝对值小于4而不小于2的所有整数±3,±2. 11.【答案】 7.05mm, 6.98mm【解析】7+0.05=7.05mm, 7-0.02=6.98mm. 12.【答案】-0.3【解析】解:∵|﹣0.3|=0.3,0.3的相反数是﹣0.3,∴|﹣0.3|的相反数等于﹣0.3. 故答案为:﹣0.3.13.【答案】>, >, >, < 【解析】由图可得:1,10a b >-<<,特殊值法或直接推理可得:0,0,ab a b <+>20,10a b ab ->+>.14.【答案】1【解析】()()()0,a b b c c a +++=又0abc <可得:三数必一负两正,不防设:0,0,0a b a c >=-<>,代入原式计算即可.15.【答案】 10【解析】21-(-39)÷6×1=10(千米). 16.【答案】 24852450⨯+=【解析】观察可得规律为:2(4)4(2)n n n ⨯++=+. 三、解答题 17.【解析】 解:(1)24+(﹣22)﹣(+10)+(﹣13)=24﹣22﹣10﹣13 =2﹣23 =﹣21; (2)(﹣1.5)+4+2.75+(﹣5)=﹣1.5﹣5.5+4.25+2.75=﹣7+7 =0;(3)(﹣8)+(﹣7.5)+(﹣21)+(+3)=﹣8﹣21﹣7.5+3.5 =﹣30﹣4=﹣34;(4)(﹣24)×(﹣++)=﹣24×(﹣)﹣24×﹣24×=16﹣18﹣2=﹣4. 18.【解析】解:由3<10<15,得到车费为2[10+2(10﹣3)]=48(元),则共付车费48元. 19.【解析】解:由1,a+b ,a 与0,ba,b 相同, 由ba得:分母有0a ≠,所以0a b += 又由三数互不相等,所以1b =,ba a=化简得:1a =-,1b =,0a b +=,1ab =-∴ 200820092()()()01142a b ab a b ab x ++-+-+=--+=.20.【解析】 解:(1)10÷500≈0.02(克)答:一粒大米重约0.02克.(2)0.02×1×3×365×1300000000÷1000=2.847×107(千克)答:一年大约能节约大米2.847×107千克.(3)2×2.847×107=5.694×107(元)答:可卖得人民币5.694×107元.(4)5.694×107÷500=1.1388×105答:可供11388名失学儿童上一年学.(5)一粒米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一年节约下来的钱数大的惊人.所以提倡节约,杜绝浪费,我们要行动起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有理数讲义(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有理数讲义(含答案)

有理数讲义1、了解有理数的分类。

2、掌握数轴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它的作用。

3、掌握有关有理数和数轴的典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______自然数)⑵______和______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______(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______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______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______数轴3、数轴的概念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______;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4、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______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5、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______;⑵正数都______0,负数都______0,正数______负数;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______的数比距离原点______的数小。

6、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⑴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无最大的自然数;⑵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无最大的正整数;⑶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无最小的负整数7、a可以表示什么数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8、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合提升密码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

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合提升密码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

有理数及其运算 专训一:有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名师点金:有理数大小的比较需要根据有理数的特征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除了常规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外,还有几种特殊的方法:作差法、作商法、找中间量法、倒数法、变形法、数轴法、特殊值法、分类讨论法等.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1731和5293的大小.利用作商法比较大小2.比较-172 016和-344 071的大小.找中间量比较大小1 0072 016与1 0092 017的大小.利用倒数法比较大小1111 111和1 11111 111的大小.利用变形法比较大小5.比较-2 0142 015,-1415,-2 0152 016,-1516的大小.6.比较-623,-417,-311,-1247的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7.已知a >0,b <0,且|b|<a ,试比较a ,-a ,b ,-b 的大小.运用特殊值法比较大小8.已知a ,b 是有理数,且a ,b 异号,则|a +b|,|a -b|,|a|+|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分类讨论法比较大小a 3的大小.专训二:有理数中的六种易错类型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理解不清造成错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小的正整数是0B .-a 是负数C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D .-a 的相反数是a2.已知|a|=7,则a =W.误认为|a|=a ,忽略对字母a 分情况讨论3.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A .负数B .负数或零C .正数或零D .正数4.已知a =8,|a|=|b|,则b 的值等于( )A .8B .-8C .0D .±8对括号使用不当导致错误5.计算:-7-5.6.计算:2-⎝ ⎛⎭⎪⎫-15+14-12.忽略或不清楚运算顺序7.计算:3×42+43÷2.8.计算:-81÷94×49÷(-16).混淆-a n 与(-a )n的意义9.计算-24正确的是( ) A .8 B .-8 C .16 D .-1610.计算:-24÷(-2)2+2×(-2)3.乘法运算中确定符号与加法运算中的符号规律相混淆 11.计算:⎝ ⎛⎭⎪⎫-214×⎝ ⎛⎭⎪⎫-345.12.计算:-36×⎝ ⎛⎭⎪⎫712-56-1.除法没有分配律13.计算:24÷⎝ ⎛⎭⎪⎫13-18-16.专训三:有理数中的几种热门考点名师点金:本章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有理数的运算,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等.本章内容是中考的基本考查内容之一,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和简单的计算题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1.在下列各数中:+6,-8.25,-0.49,-23,-18,负有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相反数、倒数、绝对值2.(1)化简下列各式:⎪⎪⎪⎪⎪⎪-12=;|+(-3)|=;-⎪⎪⎪⎪⎪⎪-⎝ ⎛⎭⎪⎫-35=W. (2)-5的相反数是;-13的绝对值是;54的倒数是W. 3.式子|m -3|+5的值随m 的变化而变化,当m =时,|m -3|+5有最小值,最小值是W.4.已知a ,b 分别是两个不同的点A ,B 所表示的有理数,且|a|=5,|b|=2,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试确定数a ,b.(2)表示a ,b 两数的点相距多远?(3)若C 点在数轴上,C 点到B 点的距离是C 点到A 点距离的13,求C 点表示的数.(第4题)有理数的大小比较5.(中考·莱芜)在-12,-13,-2,-1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12B .-13C .-2 D .-16.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有理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第6题)A .a <bB .a +b <0C .a -b >0D .ab >0有理数的运算7.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2|=2B .-(-1)=-1C .1÷(-3)=13D .-2×3=614是3,其中三个数分别是-10,+8,-6,则第四个数是( )A .+8B .-8C .+20D .+119.计算下列各题:(1)17-23÷(-2)×3;(2)2×(-5)+23-3÷12;(3)10+8÷(-2)2-(-4)×(-3);(4)(-24)÷⎝ ⎛⎭⎪⎫2232+512×⎝ ⎛⎭⎪⎫-16-(0.5)2.非负数性质的应用10.当a 为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12 0162为正数 B .-⎝ ⎛⎭⎪⎫a -12 0162为负数 C .a +⎝ ⎛⎭⎪⎫12 0162为正数 D .a 2+12 016为正数 11.若|a +1|+(b -2)2=0,求(a +b )9+a 6的值.科学记数法的应用12.(2015·某某)今年5月,在某某举行的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上,某某新机场规划蓝图首次亮相.新机场建成后,某某将成为继、某某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按照远期规划,新机场将建的4个航站楼的总面积约为126万m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6万为( ) A .126×104B .1.26×105C .1.26×106D .1.26×10713.若一个数等于5.8×1021,则这个数的整数位数是( ) A .20 B .21 C .22 D .23 14.把39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5.16×104的原数是W.15.(2015·资阳)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W.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类型1 数形结合思想16.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根据图中各点位置,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第16题)A .(a -1)(b -1)>0B .(b -1)(c -1)>0C .(a +1)(b +1)<0D .(b +1)(c +1)<0类型2 转化思想17.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 -b +c 的是(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18.计算:⎣⎢⎡⎦⎥⎤113-⎝ ⎛⎭⎪⎫-234÷⎝ ⎛⎭⎪⎫-712.类型3 分类讨论思想19.比较2a 与-2a 的大小.有理数中的探究与创新20.(2015·某某)一组数1,1,2,x ,5,y ,…,满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那么这组数中y 表示的数为( )A .8B .9C .13D .1521.(2015·某某)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1,22,23,25,28,213,…,若x ,y ,z 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猜测x ,y ,z 满足的关系式是W.22.(2015·某某)观察下列一组数:13,25,37,49,511,…,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W.23.(2015·某某)填在下面各正方形(如图)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据此规律得出a +b +c =W. (第23题)24.如图是某种细胞分裂示意图,这种细胞每过30 min 便由1个分裂成2个.(第24题)根据此规律求:(1)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第四个30 min 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2)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3 h 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3)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n (n 为正整数)h 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答案专训一1.解:因为5293-1731=5293-5193=193>0,所以5293>1731. 点拨:当比较的两个数的大小非常接近,无法直接比较大小时,作差法是常采用的方法.2.解:因为172 016÷344 071=172 016×4 07134=1 3571 344>1,所以172 016>344 071,所以-172 016<-344 071. 点拨:(1)作商法是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常用方法,当比较的两个正分数作商易约分时,作商比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当这两个数是负数时,可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再作商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最后根据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下结论.3.解:因为1 0072 016<12,1 0092 017>12, 所以1 0072 016<1 0092 017. 点拨:对于类似的两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引入一个中间量,分别比较它们与中间量的大小,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4.解:1111 111的倒数是101111,1 11111 111的倒数是1011 111,因为101111>1011 111,所以1111 111<1 11111 111. 点拨:利用倒数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时,需先求出其倒数,再根据倒数大的反而小,从而确定这两个数的大小.5.解:每个分数都加1,分别得12 015,115,12 016,116. 因为12 016<12 015<116<115, 所以-2 0152 016<-2 0142 015<-1516<-1415. 点拨:本题直接比较很困难,但通过把这些数适当变形,再进行比较就简单多了.6.解:因为-623=-1246,-417=-1251,-311=-1244,-1244<-1246<-1247<-1251,所以-311<-623<-1247<-417. 点拨:此题如果通分,计算量太大,可以把分子变为相同的,再进行比较.7.解:把a ,-a ,b ,-b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根据数轴可得-a <b <-b <a.(第7题)点拨:本题运用了数轴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找出这几个数对应的点的大致位置,即可作出判断.8.|a +b|<|a -b|=|a|+|b|点拨:已知a ,b 异号,不妨取a =2,b =-1或a =-1,b =2.当a =2,b =-1时,|a +b|=|2+(-1)|=1,|a -b|=|2-(-1)|=3,|a|+|b|=|2|+|-1|=3;当a =-1,b =2时,|a +b|=|(-1)+2|=1,|a -b|=|-1-2|=3,|a|+|b|=|-1|+|2|=3.所以|a +b|<|a -b|=|a|+|b|.方法总结:本题运用特殊值法解题,取特殊值时要注意所取的值既要符合题目条件又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以本题为例,可以分为a 正、b 负和a 负、b 正两种情况.9.解: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 >0时,a >a 3; ②当a =0时,a =a 3; ③当a <0时,|a|>|a 3|,则a <a 3.专训二1.D 2.±7 3.C4.D 点拨:因为|a|=|b|=8,所以b =±8.5.解:原式=-7+(-5)=-12.6.解:原式=2+15-14+12=2920. 7.解:原式=3×16+64÷2=48+32=80.8.解:原式=-81×49×49×(-116)=1. 点拨:本题易出现“原式=-81÷1÷(-16)=8116”的错误. 9.D10.解:原式=-16÷4+2×(-8)=-20.11.解:原式=(-94)×(-195)=17120. 点拨:解本题时常常会出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与加法运算中和的符号的确定相混淆的错误.如:(-214)×(-345)=-(94×195)=-17120. 12.解:原式=-36×712-(-36)×56-(-36)×1 =-21+30+36=45.13.解:原式=24÷⎝⎛⎭⎪⎫824-324-424 =24÷124=576.点拨:解本题时往往会出现将乘法分配律运用到除法运算中,从而出现“原式=24÷13-24÷18-24÷16=72-192-144=-264”这样的错误.专训三1.D2.(1)12;3;-35 (2)5;13;453.3;54.解:(1)因为|a|=5,|b|=2,所以a =±5,b =±2.由数轴可知a <b <0,所以a =-5,b =-2.(2)相距3.(3)C 点表示的数为-12或-234. 5.B 6.C 7.A 8.C9.解:(1)原式=17-8÷(-2)×3=17-(-12)=29.(2)原式=-10+8-6=-8.(3)原式=10+8÷4-12=0.(4)原式=(-16)×964+112×(-16)-14=⎝ ⎛⎭⎪⎫-94+⎝ ⎛⎭⎪⎫-1112-14=-4112. 10.D11.解:由题意得a +1=0,b -2=0,所以a =-1,b =2.所以(a +b)9+a 6=[(-1)+2]9+(-1)6=2.12.C 13.C14.3.9×105;51 60015.6.96×105km16.D 17.B 18.解:原式=⎣⎢⎡⎦⎥⎤113-⎝ ⎛⎭⎪⎫-234×⎝ ⎛⎭⎪⎫-127=43×⎝ ⎛⎭⎪⎫-127-⎝ ⎛⎭⎪⎫-114×⎝ ⎛⎭⎪⎫-127=-167-337=-7.19.解:当a <0时,2a <-2a ;当a =0时,2a =-2a ;当a >0时,2a >-2a.20.A 点拨:根据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可得x =1+2=3,y =x +5=3+5=8,故选A .21.xy =z 点拨:由规律可得连续的三个数2a ,2b ,2c 应满足2a ·2b =2c,故xy =z.22.1021点拨:从这组数可以看出,这组数的分子是从1开始,逐次增加1的自然数,分母是分子的2倍加1,即第n 个数是n 2n +1,所以第10个数是102×10+1=1021. 23.110 点拨:根据前三个正方形中的数字规律可知:c 所处的位置上的数是连续的奇数,所以c =9,而a 所处的位置上的数是连续的偶数,所以a =10,而b =ac +1=10×9+1=91,所以a +b +c =10+91+9=110.24.解:(1)一个细胞经过第四个30 min 后可分裂成16个细胞.(2)一个细胞经过3 h 后可分裂成64个细胞.(3)一个细胞经过n(n 为正整数) h 后可分裂成22n 个细胞.。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培优提升专题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培优提升专题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1 42
÷
1 3

5 21

3 14

2 7
.
解:先算
1 3

5 21

3 14

2 7
÷

1 42
3

5 21

3 14

2 7
×(-42)=-1,-1的
倒数是-1,
所以

1 42
÷
1 3

5 21

3 14

2 7
=-1.
·数学
4.(2024北京一模)若a,b,c都是有理数,|a|=4,|b|=9,|c| =6,且ab>0,bc<0,求a-b-(-c)的值.
解:∵|a|=4,|b|=9,|c|=6, ∴a=±4,b=±9,c=±6. 由ab>0,bc<0知a,b同号,b,c异号, 当a=4时,b=9,c=-6,a-b-(-c)=4-9-6=-11; 当a=-4时,b=-9,c=6, a-b-(-c)=-4-(-9)+6=11. 综上所述,a-b-(-c)的值为-11或11.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培优提升专题3: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数学
1.下面是小明同学完成的作业,他做对的题数是( C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12的倒数是-23;(√) (2)若|a|=2,则a的值为2或-2;(√) (3)-12的相反数是2;(√) (4)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 (5)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和-1.(√)
A.1 B.2 C.3 D.4
·数学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1.内容结构特点本章是在小学非负有理数知识的基础上引进负数的.首先介绍有理数的基本概念,然后再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并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章知识的引入注重从实际情境入手,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分类、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索归纳的方式,寻求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和运算律,通过探索规律的方式归纳总结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和运算律,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通过24点游戏的设立,训练基本运算能力,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既使学生解脱了繁杂的运算,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字规律的能力.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数是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本章是初中阶段对数学习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术数,积累了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基本的运算能力,本章将进一步探索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现实生活提供的问题背景,给学生提供了归纳、猜想、验证、推理、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本章内容在知识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概念,特别是有理数的分类、绝对值、相反数等的概念.(2)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探索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并熟练计算.(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4)应用有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2)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6)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教学建议第一,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有趣的情境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正数和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可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加深理解;第二,进行有理数运算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解题格式.在该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时应减少繁难的笔算,对于出现的繁杂运算,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第三,要重视应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让学生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能用运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赋予实际意义.1 有理数1课时2 数轴1课时3 绝对值1课时4 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5 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7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8 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9 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10 科学记数法1课时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课时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概念.2.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分类.学情分析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并掌握了非负有理数的意义,对应用非负有理数表示生活中的量比较熟悉,并且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运算律,能规范条理地表述运算过程,初步具有了有条理地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些都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活动经验基础: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教材对重要的数学内容都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的,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参与、探究和交流,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设计说明教材例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动活泼,通过对该例设置问题串,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轻松熟悉的气氛中进行思考,既复习旧知,作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进行思考、交流.阅读教材本节起始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你能很快地为这两个队排一下名次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排名次的依据可能不唯一,如:数笑脸的个数、计算总得分等,只要学生能充分思考,正确表达出排名次的依据,就进行表扬.问题2:在完成表格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填“答错题的得分”这一栏,发现“-3”“-2”,这种数字是我们没有学过的数,它是什么数?表示什么意义?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关系?——引入新课.教学说明以上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以问题为载体,自然理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1和问题2对于开拓学生解题思维有很大帮助,使个性化思维得到鼓励和发展,同时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实践证明,该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引入了新课.二、讲授新课1.达标导学,初探新知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看到,生活中的有些量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能表示了,这些比0小的数,可以用带有“-”的数来表示.比如-10,我们读作“负10”.对于比0大的数,我们用带有“+”的数来表示.如+10,读作“正10”.注意:“+”常常可以省略.问题:“-”可以省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不可以省略.“+”和“-”是表示数的性质符号,“-”省略了,数的性质就改变了.2.小组讨论,理解新知生活中你见过带有“-”的数吗?设计说明安排这一活动的目的,主要为了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并在寻求实例的过程中体会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展开讨论.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拔高于海平面的高度与海拔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等等.像5,1.2,2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 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如-10,-3,…问题1:正数和负数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关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讨论,使学生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观察、归纳、概括、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怎样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正、负数的数感.问题2:0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甚至有的学生无法回答,这里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引入负数以后,“0”的意义就不仅仅表示“没有”了,它还是正、负数的分界,是“基准”.问题3:带“-”的数一定是负数吗?该问题学生回答有一定困难.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认为带“+”的数就是正数,带“-”的数就是负数.如-a 不一定是负数.但此处不易引申太多.3.例题处理,巩固新知设计说明通过例题的教学,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表达出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同时,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基准都必须为0.教材实例(例题):问题1:在以上3道题中正数、负数分别表示什么量?问题2:每道题的基准分别是什么?问题1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习惯上人们经常把零上的温度、上升的高度、向东的行程等规定为正的,而把零下的温度、下降的高度、向西的行程等与前面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问题2要求学生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基准都必须为0,如第1小题的基准为转盘静止不动,第2小题的基准为一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第3小题的基准为10 kg.练习题组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一对意义相反的量,在例题讲解完成后及时补充练习,同时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规范书写格式,包括正、负数的书写及填空题的单位.通过该练习培养学生严谨规范地书写.练习完成后教师可提问学生各题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分别是什么?基准分别是什么?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本节的重点.(1)海平面上的高度记为正,海平面下的深度记为负,则海平面下150米记作________;(2)盈利100元记作+100元,那么亏损100元记作________;(3)如果零上5 ℃记作+5 ℃,那么零下5 ℃记作________;(4)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________;(5)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________,物体原地不动记为________;(6)向南走-4米,实际上是向________走了________米.4.小组活动,再探新知现在大家分组活动,列举我们已学过的数,然后将列举的所有数适当地分成几组,并说明这样分组的理由.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按定义)⎩⎪⎨⎪⎧ 整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按性质)⎩⎪⎨⎪⎧ 正数⎩⎪⎨⎪⎧ 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数⎩⎪⎨⎪⎧ 负整数负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设计说明有理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该题组使学生充分理解有理数的分类.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数集里:3,-2,3.5,-23,0,-3.14,-10%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 教学说明本过程通过初探、理解、巩固、再探四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的探讨、交流、合作,自主地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同时练习题组的设计使学生的新知得到了及时地巩固掌握,教学效果良好.三、巩固提高设计说明通过三个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易出错和模糊的概念从不同题型加以理解,掌握解题技巧.1.小学学过的小数是不是有理数?属于分类中的哪一类?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2)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3)一个整数不是正整数就是负整数;(4)一个分数不是正分数就是负分数.3.议一议:一种商品的标准价格是200元,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商品的价格可浮动±10%.(1)±10%的含义是什么?(2)请你算出该商品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3)如果以标准价格为标准,超过标准记作“+”,低于标准记作“-”,该商品价格的浮动范围又可以怎样表示?答案:1.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属于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2.第(1),(4)说法正确.3.(1)±10%的含义是在标准的基础上加价或降价的幅度不超过10%.(2)最高价格为200+200×10%=220(元);最低价格为200-200×10%=180(元).(3)因为220-200=20(元),200-180=20(元),所以这件商品加价或降价的幅度不超过20元,所以这件商品价格的浮动范围又可以表示为±20元. 中考链接:1.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小亮先向东走了8米,记作“+8米”,又向西走了10米,此时他的位置可记作( )A.+2米 B.-2米 C.+18米 D.-18米2.如果水库的水位高于标准水位3 m时,记作+3 m,那么低于标准水位2 m时,应记作( )A.-2 m B.-1 m C.+1 m D.+2 m答案:1.B 2.A教学说明本过程仍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展开.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练习1对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学生不能很好的说明理由,考虑到为避免喧宾夺主,教学时可视学生情况适当解释.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大家总结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1.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负数,学会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一对量,还知道了有理数都包括哪些数及其分类.2.我们还要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3.学生易困惑的地方:学生对于有理数的分类理解不是很好,易把两种分类混淆和重复,应通过判断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多加练习.评价与反思本节课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地自主探索交流的学习环境,四大环节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在挖掘学生潜力,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互动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精神.教学时一直让学生处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交流讨论的状态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独特地理解和认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表示正数和负数。

2.学会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掌握运算律。

3.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混合运算中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理数的概念及加减法运算一、导入1.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自然数、整数、分数的概念。

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正数和负数,谁能举例说明?二、新课讲解1.引入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2.讲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数字前面加上“+”或“-”号,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

3.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a.加法法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b.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2+3,-5(-2),47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2.老师抽取部分学生回答,检查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导入1.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提问: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与加减法运算有何不同?二、新课讲解1.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a.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b.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2.讲解有理数的除法运算:a.除法的定义:乘法的逆运算。

b.异号除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三、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3)×(-4),2÷(-5),(-6)÷3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2.老师抽取部分学生回答,检查掌握情况。

第三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复习导入1.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2.提问: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二、新课讲解1.讲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4)
= 14

×(-24)+ 13 ×(-24)+ 152
×(-24)
= 1 ×24- 1 ×24+ 5 ×24
43
12
=6-8+10
=8.
(2)9 1141 ×(-5)= 10

3 14
×(-5)
=10×(-5)+ 134 ×(-5)
售出个数
7
6
3
5
4
5
每件(元)
+3
+2
+1
0
-1
-2
该超市售完这30个茶杯后,赚了多少钱? 解析 (+3)×7+(+2)×6+(+1)×3+0×5+(-1)×4+(-2)×5=22(元). (47-32)×30+22=472(元). 答:该超市售完这30个茶杯后,赚了472元.
(2)

1 2

1 6

3 8

5 12

×(-24)
= 12

×(-24)+ 1 ×(-24)- 3 ×(-24)+ 5 ×(-24)
6
8
12
=12-4+9-10=7.
(3)(-4)×57+(-4)×43=(-4)×(57+43)
=(-4)×100=-400.
(4)49 124 125
=-50+ 15 =-48 13 .
14 14
(3)(-10)× 272

+19× 272
-5× 27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加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运算。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今天温度上升了3℃,然后又上升了2℃,我们可以通过有理数加法来计算最终温度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1有理数的加法。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正负数的加法规则。
2.能够熟练计算同号有理数的加法,如:(+3)+(+2)=+5,(-3)+(-2)=-5。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以及正负数的加法规则。
-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号有理数相加的规律,如(+3)+(+2)=+5,(-3)+(-2)=-5,以及异号有理数相加的规律,如(+3)+(-2)=+1,(-3)+(+2)=-1。
-重点之二是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将有理数加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温题目,让学生学会在问题中寻找关键信息,正确判断正负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素养拓展+中考真题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素养拓展+中考真题课件

5
3
5
5
3
(2)5×(-13)-(-5)×(-13)-13×(-15)
4
5
3
5
5
3
=-5 × 13 − 5 × 13 + 13×15
5
4 3
3
=13×[(-5)-5+15]
5
1
=13 × 5
1
=13.
类型3 运算律解答规律问题
8.先阅读并填空,再解答问题.
1
1
1
1
1
1
1
1
我们知道1×2=1-2,2×3 = 2 − 3,3×4 = 3 − 4,
定小于b的倒数,例如1>0,但是0没有倒数,不能说1的倒数小于0的倒数,所以⑤错误.故选B.
6.[202X山东枣庄期中]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
A.(-5.8)-(-5.8)=-11.6
1
B.-42÷4×4=-16
C.-23×(-3)2=72
D.[(-5)2+4×(-5)]×(-3)2=45
斤.
10.如图是计算机计算程序,若开始输入x=-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答案
9.1.2×1011
10.-17
果.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2)×4-(-3)=-8+3=-5,再把-5代入计算,(-5)×4-(-3)=-20+3=-17<-5,即-17为输出结
11.在某地区,夏季高山上的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米平均降低0.8 ℃,已知山脚的温度是24 ℃,山顶的温度是4 ℃,
)
2.[202X北京通州区期末]点A,B,C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A,B,C对应的有理数为a,b,c.若ab<0,a+b>0,a+b+c<0,则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一带一路”的“朋友圈”究竟有多大?“一带一路”涉及沿线65个国家,总涉及人口约4400000000,将44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4.4×10 7B.44×10 8C.4.4×10 9D.0.44×10 102、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A. 和B. 和C. 和D.和3、已知,则的值为()A.-5或1B.1C.5D.5或-14、计算(﹣6)÷(﹣3)的结果是()A. B.2 C.﹣2 D.35、在2、﹣4、0、﹣3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A.﹣6B.﹣2C.D.6、下列叙述①单项式- 的系数是- ,次数是3次;②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三角形;③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有理数a、b,若a>b,则A到原点的距离比B到原点的距离大;④从八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以画五条对角线;⑤六棱柱有八个面,18条棱.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7、已知,那么的值为()A.-1B.1C.D.8、已知的相反数是,则的值是()A. B.3 C. D.79、-3的倒数是( )A.-3B.3C.-D.10、在数轴上,点,在原点的同侧,分别表示数,3,将点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若点与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A.2B.3C.D.011、在算式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能使最后计算出来的值最小().A. B. C. D.12、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A.0×(-5)B.4×(-0.5)×(-10)C.(-1.5)×(-2) 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720精确到百分位B.3.6万精确到个位C.5.078精确到千分位D.3000精确到千位14、小敏在预习“勾股定理”,她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勾股定理”,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12 5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25×10 7B.0.125×10 8C.12.5×10 9D.0.0125×10 1015、若,,且,则等于A. B. C.4或10 D. 或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辽宁省进入全民医保改革3年来,共投入36420000000元,将数3642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17、的相反数与的绝对值的和是________.18、已知与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19、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下列各数求近似值:⑴3.5952(精确到0.01) ________ ;⑵6034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________ ;⑶23.45(精确到个位) ________ ;⑷4.736×105(精确到千位)________ ;20、对于有理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a+b)a-b,则(-3)※4=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及其运算专训一:有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名师点金:有理数大小的比较需要根据有理数的特征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除了常规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外,还有几种特殊的方法:作差法、作商法、找中间量法、倒数法、变形法、数轴法、特殊值法、分类讨论法等.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1.比较1731和5293的大小.利用作商法比较大小2.比较-172 016和-344 071的大小.找中间量比较大小3.比较1 0072 016与1 0092 017的大小.利用倒数法比较大小4.比较1111 111和1 11111 111的大小.利用变形法比较大小5.比较-2 0142 015,-1415,-2 0152 016,-1516的大小.6.比较-623,-417,-311,-1247的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7.已知a >0,b <0,且|b|<a ,试比较a ,-a ,b ,-b 的大小.运用特殊值法比较大小8.已知a ,b 是有理数,且a ,b 异号,则|a +b|,|a -b|,|a|+|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分类讨论法比较大小9.比较a 与a 3的大小.专训二:有理数中的六种易错类型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理解不清造成错误A .最小的正整数是0B .-a 是负数C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D .-a 的相反数是a2.已知|a|=7,则a = W.误认为|a|=a ,忽略对字母a 分情况讨论3.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A .负数B .负数或零C .正数或零D .正数4.已知a =8,|a|=|b|,则b 的值等于( )A .8B .-8C .0D .±8对括号使用不当导致错误5.计算:-7-5.6.计算:2-⎝ ⎛⎭⎪⎫-15+14-12.忽略或不清楚运算顺序7.计算:3×42+43÷2.8.计算:-81÷94×49÷(-16).混淆-a n 与(-a )n 的意义A .8B .-8C .16D .-1610.计算:-24÷(-2)2+2×(-2)3.乘法运算中确定符号与加法运算中的符号规律相混淆11.计算:⎝ ⎛⎭⎪⎫-214×⎝ ⎛⎭⎪⎫-345.12.计算:-36×⎝ ⎛⎭⎪⎫712-56-1.除法没有分配律13.计算:24÷⎝ ⎛⎭⎪⎫13-18-16.专训三:有理数中的几种热门考点名师点金:本章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有理数的运算,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等.本章内容是中考的基本考查内容之一,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和简单的计算题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理数的定义、分类1.在下列各数中:+6,-8.25,-0.49,-23,-18,负有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相反数、倒数、绝对值2.(1)化简下列各式:⎪⎪⎪⎪⎪⎪-12= ;|+(-3)|= ;-⎪⎪⎪⎪⎪⎪-⎝ ⎛⎭⎪⎫-35= W. (2)-5的相反数是 ;-13的绝对值是 ;54的倒数是 W. 3.式子|m -3|+5的值随m 的变化而变化,当m = 时,|m -3|+5有最小值,最小值是 W.4.已知a ,b 分别是两个不同的点A ,B 所表示的有理数,且|a|=5,|b|=2,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试确定数a ,b.(2)表示a ,b 两数的点相距多远?(3)若C 点在数轴上,C 点到B 点的距离是C 点到A 点距离的13,求C 点表示的数. (第4题)有理数的大小比较5.(中考·莱芜)在-12,-13,-2,-1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12 B .-13C .-2D .-16.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有理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第6题)A .a <bB .a +b <0C .a -b >0D .ab >0有理数的运算7.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2|=2B .-(-1)=-1C .1÷(-3)=13D .-2×3=6 8.若四个有理数之和的14是3,其中三个数分别是-10,+8,-6,则第四个数是( ) A .+8 B .-8 C .+20 D .+119.计算下列各题:(1)17-23÷(-2)×3;(2)2×(-5)+23-3÷12;(3)10+8÷(-2)2-(-4)×(-3);(4)(-24)÷⎝ ⎛⎭⎪⎫2232+512×⎝ ⎛⎭⎪⎫-16-(0.5)2.非负数性质的应用10.当a 为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12 0162为正数B .-⎝ ⎛⎭⎪⎫a -12 0162为负数C .a +⎝ ⎛⎭⎪⎫12 0162为正数D .a 2+12 016为正数11.若|a +1|+(b -2)2=0,求(a +b )9+a 6的值.科学记数法的应用12.(2015·成都)今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上,成都新机场规划蓝图首次亮相.新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按照远期规划,新机场将建的4个航站楼的总面积约为126万m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6万为( )A .126×104B .1.26×105C .1.26×106D .1.26×10713.若一个数等于5.8×1021,则这个数的整数位数是( )A .20B .21C .22D .2314.把39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5.16×104的原数是W.15.(2015·资阳)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W.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类型1 数形结合思想16.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根据图中各点位置,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第16题)A .(a -1)(b -1)>0B .(b -1)(c -1)>0C .(a +1)(b +1)<0D .(b +1)(c +1)<0类型2 转化思想17.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 -b +c 的是(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18.计算:⎣⎢⎡⎦⎥⎤113-⎝ ⎛⎭⎪⎫-234÷⎝ ⎛⎭⎪⎫-712.类型3 分类讨论思想19.比较2a 与-2a 的大小.有理数中的探究与创新20.(2015·德州)一组数1,1,2,x ,5,y ,…,满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那么这组数中y 表示的数为( )A .8B .9C .13D .1521.(2015·安徽)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1,22,23,25,28,213,…,若x ,y ,z 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猜测x ,y ,z 满足的关系式是 W.22.(2015·广东)观察下列一组数:13,25,37,49,511,…,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 W.23.(2015·绥化)填在下面各正方形(如图)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据此规律得出a +b +c = W.(第23题)24.如图是某种细胞分裂示意图,这种细胞每过30 min 便由1个分裂成2个.(第24题)根据此规律求:(1)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第四个30 min 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2)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3 h 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3)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n (n 为正整数)h 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答案专训一1.解:因为5293-1731=5293-5193=193>0,所以5293>1731. 点拨:当比较的两个数的大小非常接近,无法直接比较大小时,作差法是常采用的方法. 2.解:因为172 016÷344 071=172 016×4 07134=1 3571 344>1,所以172 016>344 071,所以-172 016<-344 071. 点拨:(1)作商法是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常用方法,当比较的两个正分数作商易约分时,作商比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当这两个数是负数时,可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再作商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最后根据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下结论.3.解:因为1 0072 016<12,1 0092 017>12, 所以1 0072 016<1 0092 017. 点拨:对于类似的两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引入一个中间量,分别比较它们与中间量的大小,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4.解:1111 111的倒数是101111,1 11111 111的倒数是1011 111,因为101111>1011 111,所以1111 111<1 11111 111. 点拨:利用倒数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时,需先求出其倒数,再根据倒数大的反而小,从而确定这两个数的大小.5.解:每个分数都加1,分别得12 015,115,12 016,116. 因为12 016<12 015<116<115, 所以-2 0152 016<-2 0142 015<-1516<-1415. 点拨:本题直接比较很困难,但通过把这些数适当变形,再进行比较就简单多了.6.解:因为-623=-1246,-417=-1251,-311=-1244,-1244<-1246<-1247<-1251,所以-311<-623<-1247<-417. 点拨:此题如果通分,计算量太大,可以把分子变为相同的,再进行比较.7.解:把a ,-a ,b ,-b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根据数轴可得-a <b <-b <a.(第7题)点拨:本题运用了数轴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找出这几个数对应的点的大致位置,即可作出判断.8.|a +b|<|a -b|=|a|+|b|点拨:已知a ,b 异号,不妨取a =2,b =-1或a =-1,b =2.当a =2,b =-1时,|a +b|=|2+(-1)|=1,|a -b|=|2-(-1)|=3,|a|+|b|=|2|+|-1|=3;当a =-1,b =2时,|a +b|=|(-1)+2|=1,|a -b|=|-1-2|=3,|a|+|b|=|-1|+|2|=3.所以|a +b|<|a -b|=|a|+|b|. 方法总结:本题运用特殊值法解题,取特殊值时要注意所取的值既要符合题目条件又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以本题为例,可以分为a 正、b 负和a 负、b 正两种情况.9.解: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 >0时,a >a 3; ②当a =0时,a =a 3; ③当a <0时,|a|>|a 3|,则a <a 3.专训二1.D 2.±7 3.C4.D 点拨:因为|a|=|b|=8,所以b =±8. 5.解:原式=-7+(-5)=-12.6.解:原式=2+15-14+12=2920. 7.解:原式=3×16+64÷2=48+32=80.8.解:原式=-81×49×49×(-116)=1. 点拨:本题易出现“原式=-81÷1÷(-16)=8116”的错误. 9.D10.解:原式=-16÷4+2×(-8)=-20.11.解:原式=(-94)×(-195)=17120. 点拨:解本题时常常会出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与加法运算中和的符号的确定相混淆的错误.如:(-214)×(-345)=-(94×195)=-17120. 12.解:原式=-36×712-(-36)×56-(-36)×1 =-21+30+36=45.13.解:原式=24÷⎝ ⎛⎭⎪⎫824-324-424=24÷124=576.点拨:解本题时往往会出现将乘法分配律运用到除法运算中,从而出现“原式=24÷13-24÷18-24÷16=72-192-144=-264”这样的错误.专训三1.D2.(1)12;3;-35 (2)5;13;453.3;54.解:(1)因为|a|=5,|b|=2,所以a =±5,b =±2.由数轴可知a <b <0,所以a =-5,b =-2.(2)相距3.(3)C 点表示的数为-12或-234.5.B 6.C 7.A 8.C9.解:(1)原式=17-8÷(-2)×3=17-(-12)=29.(2)原式=-10+8-6=-8.(3)原式=10+8÷4-12=0.(4)原式=(-16)×964+112×(-16)-14=⎝ ⎛⎭⎪⎫-94+⎝ ⎛⎭⎪⎫-1112-14=-4112.10.D11.解:由题意得a +1=0,b -2=0,所以a =-1,b =2.所以(a +b)9+a 6=[(-1)+2]9+(-1)6=2.12.C 13.C14.3.9×105;51 60015.6.96×105 km16.D 17.B18.解:原式=⎣⎢⎡⎦⎥⎤113-⎝ ⎛⎭⎪⎫-234×⎝ ⎛⎭⎪⎫-127=43×⎝ ⎛⎭⎪⎫-127-⎝ ⎛⎭⎪⎫-114×⎝ ⎛⎭⎪⎫-127 =-167-337=-7.19.解:当a <0时,2a <-2a ;当a =0时,2a =-2a ;当a >0时,2a >-2a.20.A 点拨:根据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可得x =1+2=3,y =x +5=3+5=8,故选A .21.xy =z 点拨:由规律可得连续的三个数2a ,2b ,2c 应满足2a ·2b =2c ,故xy =z.22.1021点拨:从这组数可以看出,这组数的分子是从1开始,逐次增加1的自然数,分母是分子的2倍加1,即第n 个数是n 2n +1,所以第10个数是102×10+1=1021. 23.110 点拨:根据前三个正方形中的数字规律可知:c 所处的位置上的数是连续的奇数,所以c =9,而a 所处的位置上的数是连续的偶数,所以a =10,而b =ac +1=10×9+1=91,所以a +b +c =10+91+9=110.24.解:(1)一个细胞经过第四个30 min 后可分裂成16个细胞.(2)一个细胞经过3 h 后可分裂成64个细胞.(3)一个细胞经过n(n 为正整数) h 后可分裂成22n 个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