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结婚与独身
单身与结婚的辩论辩题

单身与结婚的辩论辩题单身与结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下面将分别从正方和反方的角度来探讨单身与结婚的辩题。
正方观点,单身的优势。
单身生活可以给个人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性。
没有了婚姻的束缚,单身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单身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罪过。
”单身者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不受家庭的牵绊,能够更好地追求个人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单身生活也可以减少很多婚姻带来的压力和烦恼。
婚姻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家庭责任和经济负担,而单身者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生活。
正如美国作家海伦·罗尔斯所说,“单身并不意味着孤独,而是意味着自由。
”单身者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他人的干扰和限制。
反方观点,结婚的优势。
结婚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
许多研究表明,婚姻生活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正如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所说,“幸福的婚姻是天堂的一部分,而不幸的婚姻则是地狱的一部分。
”结婚可以让人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关怀,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家庭和美好的未来。
此外,结婚也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支持。
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可以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结婚者可以更加稳定地建立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所说,“婚姻是一种承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
综上所述,单身与结婚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单身者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而结婚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支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应该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
最终,幸福与满足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论婚姻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翻译赏析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s to fortune; for they are impediments to great enterprises, either of virtue or mischief. Certainly the best works, and of greatest merit for the public, have proceeded from the unmarried or childless men; which both in affection and means, have married and endowed the public. Yet it were great reason that those that have children, should have greatest care of future times; unto which they know they must transmit their dearest pledges.Some there are, who though they lead a single life, yet their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 and account future times impertinences. Nay, there are some other, that account wife and children, but as bills of charges. Nay more, there are some foolish rich covetous men, that take a pride, in having no children, because they may be thought so much the richer. For perhaps they have heard some talk, Such an one is a great rich man, and another except to it, Yea, but he hath a great charge of children; as if it were an abatement to his riches. But the most ordinary cause of a single life, is liberty, especially in certain self-pleasing and humorous minds, which are so sensible of every restraint, as they will go near to think their girdles and garters, to be bonds and shackles. Unmarried men are best friends, best masters, best servants; but not always best subjects; for they are light to run away; and almost all fugitives, are of that condition.A single life doth well with churchmen; for charity will hardly water the ground, where it must first fill a pool. It is indifferent for judges and magistrates; for if they be facile and corrupt, you shall have a servant, five times worse than a wife. For soldiers, I find the generals commonly in their hortatives, put men in mind of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and I think the despising of marriage amongst the Turks, maketh the vulgar soldier more base.Certainly wife and children are a kind of discipline of humanity; and single men, though they may be many times more charitable, because their means are less exhaust, yet, on the other side, they are more cruel and hardhearted (good to make severe inquisitors), because their tenderness is not so oft called upon. Grave natures, led by custom, and therefore constant, are commonly loving husbands, as was said of Ulysses, vetulam suam praetulit immortalitati.Chaste women are often proud and froward, as presuming upon the merit of their chastity.It is one of the best bonds, both of chastity and obedience, in the wife, if she think her husband wise; which she will never do, if she find him jealous. Wives are young men's mistresses; companions for middle age; and old men's nurses. So as a man may have a quarrel to marry, when he will.But yet he was reputed one of the wise men, that mad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en a man should marry, - A young man not yet, an elder man not at all. It is often seen that bad husbands, have very good wives; whether it be, that it raiseth the price of their husband's kindness, when it comes; or that the wives take a pride in their patience. But this never fails, if the bad husbands were of their own choosing, against their friends consent; for then they will be sure to make good their own folly.译文: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
为何越来越多的女性只谈性不结婚

为何越来越多的女性只谈性不结婚据有关婚恋机构的调查显示:北京大龄单身女性已多达80万,居然是单身男性的两倍,令人感到恐怖的是,在单身女性中,竟然有9成单身女性性生活不是空白。
其实,无论是现实中周边的普通单身女性,还是有无数光环的明星单身女性都似乎能够证明,越来越多的女性是独身主义,如明星独身女性徐静蕾、瞿颖等,她们的性生活似乎从来就不是空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只谈性不结婚?丁丁曾经对这类女性有过不少的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发现这类女性之所以只谈性不结婚,主要基于以下七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没有找到比初恋更强的男性。
许多女性之所以只变性不结婚,根本原因在于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在以后的人生中,虽然有过刻意的追寻,但最终发现后来的男性似乎都没有超越过曾经的初恋,似乎心有不甘,所以,宁缺勿滥,宁愿选择独身也不愿意将就,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招呼追求者或明知其有意图的男性,以满足生理需要。
二是经过多次恋爱,已无男人敢娶她。
经历多次恋爱的女性,自然有过太多的性生活,而这些男人往往明知其有过太多的情感经历,所以,这些男性在下床之后,往往选择的是礼貌性交往,而真正结婚的对象却是自己不知道其有情感经历的女性。
这其实也证明,男人虽然喜欢滥性,但对结婚对象却希望其越单纯越好。
三是天下男人都好色,不敢再赌下去。
许多选择独身的女性,多是因为看惯身边的男人都是好色之徒,尤其是看到身边的闺蜜,结婚之后都经历过老公出轨的折磨,自然害怕自己未来的婚姻也不如此,所以,不敢将自己的终生托付与他,所以,宁愿选择孤独,也不愿意托付终生。
但生理的需要,只是在生理需要的时候才招呼男人。
四是一些女性对同一个男人腻味,需要更多的男人才能填补其性需要。
其实,在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的性需求似乎比男人更强,尤其是一些女强人,特别是经历过多段感情的女性,不同的男人有不同的味道,而且一些女性有着尝鲜的强烈愿望。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结婚,吊死在一个男人身上,何况,女人花心,只需要一个眼色即可。
论婚姻和单身

论婚姻和单身一个有妻室的人就是将幸福作为赌注。
无论是对伟大的事业还是美德或是伤害都是一种阻碍。
当然这种结果的最大好处就发生在未婚和没有孩子的人身上:他们在感情和财产方面与公众联姻,馈赠公众。
虽然理论上说有小孩的人理应对未来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望,直到他们明白应该养育最亲爱的下一代了。
有一些人过着单身的生活,认为未来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仅如此,也有一些人觉得妻儿仅仅是费用的账单而已.更有一些愚蠢富有且贪婪的人以没有孩子而自豪,,因为他们可能被认为更富有.或许因为他们都听到一些人在说:”这样的人才算是很富有的”,然后另一个人会反对说:”但他有一大笔孩子的开销".这样一说好像孩子减少了他的财富一样.但是单身生活最普遍的原因还是自由,尤其是对于一些注重自我享受和性情乖张的人来说,当他们越来越强烈的认为自己被束缚的时候,就会对任何桎梏感到敏感异常.未婚的人可以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大师,最好的仆人,但却不总是最好的臣民.,因为他们很容易逃跑,并且几乎所有的叛逃者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叛变的.单身生活对于教堂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慈善事业将很难浇灌那些需要水的地方.但对于法官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旦被利用或是贪污,你将比家庭主妇的生活糟糕吾辈.对于士兵来说, 上将们一般灌输给他们要时刻挂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以此来激励他们,而在我看来,这种土耳其人特有的对婚姻的憎恨使得粗俗的士兵更加卑劣.当然妻子和孩子是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对于单身的人来说,由于生存手段的现状已经好转,他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于慈善.然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变得越来越残忍和铁石心肠,因为他们那些内心柔软的部分已经开始消失.由习俗塑造的伟大自然生物也因此变化无常,通常被看作痴心的丈夫,就像尤利西斯,他宁要老伴也不要长生不死.贞节的女人通常都是骄傲且任性的,因为相信贞节有贞节的好处.贞节和顺从是最好的结合之一.如果她们认为丈夫明智,或是发现丈夫嫉妒,她们将永远不会那样做.妻子是男人年轻的情妇,中年的伴侣,晚年的护士,因此每个男人都有一个结婚的理由如果他愿意.然而还是因为对男人的结婚时间给出合适答案,而被推崇为明智的人之一“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的时段最佳“。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的两个中译本的语篇和语体对比分析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的两个中译本的语篇和语体对比分析作者:卜磊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52期摘要:培根是英国文艺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论说文集Essays是英国文学中的经典。
其名篇“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其中水天同的《论结婚与独身》和何新的《论婚姻》两篇译文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从语篇和语体的视角对这两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翻译中影响作者翻译行为的因素。
关键词:“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 中译本语篇语体一、引言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散文家。
他的Essays 是英国文学中的经典,共有58篇。
他的散文文笔优美,充满哲理,影响深远。
因此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是培根散文集中的一篇,主要表达了其对婚姻和单身的见解。
在国内,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译本,其中水天同的《论结婚与独身》和何新的《论婚姻》两篇译文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篇和语体的视角对这两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二、语篇分析所谓语篇分析法,主要指语篇分析中有关信息的衔接与连贯问题的分析方法。
所谓衔接,就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它是语篇生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
所谓连贯,就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温秀颖)所以说,通过语篇分析可以评价译文是否存在衔接和连贯上的问题,从而评价译文的质量。
本文将对比分析这两篇译文,指出其中存在的语篇上的失误。
1.衔接不同语言的语篇使用的衔接手段是不同的。
韩礼德和哈桑曾将英语的衔接手段分为五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汉语的语篇衔接手段主要有复现和省略两种。
原词复现就是同一词语在译文中多次出现。
经典散文翻译赏析:培根《论婚姻与独身》

husbands, as was said of Ulysses, vetulam suam praetulit immortalitati. 对家庭的责任心不仅是人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训练。那种独身的人,虽然在用起来
似很慷慨,但实际上往往是心肠很硬的,因为他们不懂得对他人的爱。 一种好的风俗,能 教化出情感坚贞的男子汉,例如像优里西斯(Ulysses)那样,他曾抵制美丽女神的诱惑,而 保持了对妻子的忠贞。
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事业,而无论这种事 业的性质如何。所以是能为公众献身人,应当是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只有这种人,才 能够把他的全部爱情和财产,都奉献给唯一的情人公众。而那种有家室的人,恐怕宁愿把 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后代。
Some there are, who though they lead a single life, yet their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 and account future times impertinences. Nay, there are some other, that account wife and children, but as bills of charges. Nay more, there are some foolish rich covetous men, that take a pride, in having no children, because they may be thought so much the richer. For perhaps they have heard some talk, Such an one is a great rich man, and another except to it, Yea, but he hath a great charge of children; as if it were an abatement to his riches. But the most ordinary cause of a single life, is liberty, especially in certain self-pleasing and humorous minds, which are so sensible of every restraint, as they will go near to think their girdles and garters, to be bonds and shackles.
论结婚与独身读后感

论结婚与独身读后感结婚与独身,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此对于结婚与独身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觉得结婚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有人则认为独身可以更自由、更轻松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我看来,结婚与独身各有其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首先,结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两个人决定结为夫妻时,他们需要承担起相互照顾、支持和共同生活的责任。
他们需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而且,结婚也意味着要为下一代负责,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
这种责任和义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因此结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结婚也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满足感,可以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与此同时,独身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独身可以让人更自由、更轻松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没有了婚姻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
他们可以更多地投入工作、学习和个人发展,可以更多地享受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而且,独身也可以让人更独立、更自主地生活,不需要依赖他人,可以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种自由和独立也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在我看来,结婚与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适合结婚,因为他们喜欢家庭生活,喜欢和另一半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
而有些人则更适合独身,因为他们更喜欢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被婚姻所束缚。
无论选择结婚还是独身,都需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总之,结婚与独身都是人生中的一种选择,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此对于结婚与独身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培根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 论婚姻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s to fortune; for they are impediments to great enterprises, either of virtue or mischief. Certainly the best works, and of greatest merit for the public, have proceeded from the unmarried or childless men; which both in affection and means, have married and endowed the public. Yet it were great reason that those that have children, should have greatest care of future times; unto which they know they must transmit their dearest pledges.Some there are, who though they lead a single life, yet their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 and account future times impertinences. Nay, there are some other, that account wife and children, but as bills of charges. Nay more, there are some foolish rich covetous men, that take a pride, in having no children, because they may be thought so much the richer. For perhaps they have heard some talk, Such an one is a great rich man, and another except to it, Yea, but he hath a great charge of children; as if it were an abatement to his riches. But the most ordinary cause of a single life, is liberty, especially in certain self-pleasing and humorous minds, which are so sensible of every restraint, as they will go near to think their girdles and garters, to be bonds and shackles. Unmarried menare best friends, best masters, best servants; but not always best subjects; for they are light to run away; and almost all fugitives, are of that condition.A single life doth well with churchmen; for charity will hardly water the ground, where it must first fill a pool. It is indifferent for judges and magistrates; for if they be facile and corrupt, you shall have a servant, five times worse than a wife. For soldiers, I find the generals commonly in their hortatives, put men in mind of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and I think the despising of marriage amongst the Turks, maketh the vulgar soldier more base.Certainly wife and children are a kind of discipline of humanity; and single men, though they may be many times more charitable, because their means are less exhaust, yet, on the other side, they are more cruel and hardhearted (good to make severe inquisitors), because their tenderness is not so oft called upon. Grave natures, led by custom, and therefore constant, are commonly loving husbands, as was said of Ulysses, vetulam suam praetulit immortalitati.Chaste women are often proud and froward, as presuming upon the merit of their chastity. It is one of the best bonds, both of chastity and obedience, in the wife, if she think herhusband wise; which she will never do, if she find him jealous. Wives are young men's mistresses; companions for middle age; and old men's nurses. So as a man may have a quarrel to marry, when he will.But yet he was reputed one of the wise men, that mad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en a man should marry, - A young man not yet, an elder man not at all. It is often seen that bad husbands, have very good wives; whether it be, that it raiseth the price of their husband's kindness, when it comes; or that the wives take a pride in their patience. But this never fails, if the bad husbands were of their own choosing, against their friends consent; for then they will be sure to make good their own folly.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
论独身

论独身往往一说到独身,似乎总会令人想到那些不近人情却又取得了非凡业绩的智慧大哲们。
是的,我们真有足够的理由这么想。
试展开人类文化的长卷,那些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大思想家,他们的光芒犹如恒星一样地光耀着宇宙,而同时他们中间有多少人却是孤独地走过了他们短促的一生的啊。
不错,他们或许恋过爱过,甚至有些还有过与女友同居的生活,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最后都没有结婚,故仍被划定在独身者的行列中。
柏拉图,笛卡尔,布莱兹•帕斯卡尔,斯宾诺沙,牛顿,伏尔泰,康德,叔本华,尼采,维特根斯坦等等,我们用不着列举出更多的名字了,事实上还有许多的大文豪及艺术家们莫不都是独身者。
作为个体的普通生活,这些伟大的独身者或许是不幸的,是值得我们同情感叹的。
可是如果因为独身而取得这么丰硕的成绩,于其个人来说也算是亡羊补牢了,然于人类事业的发展,这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尽管这样说过于残酷。
这让我同时想起了培根的一句话“最有益于公众的丰功伟业历来皆为独身者所创造,这些人在感情上已娶了公众,并用他们的一生为公众置备了丰厚的嫁妆”。
诚哉斯言!尽管那些创造了艰深的哲学体系的智慧大师们好多都出自于独身者,可独身者并不一定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而且,相较那些有家室的人来说独身者似乎更缺少爱心,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薄情与冷酷,其中更不乏有着心理变态乃至极度不可理喻者。
这大约亦与其生活环境及经历所养成之个性有关。
在世人的眼中,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是纯净可爱的天使,是上帝派来的播种机,他用他的童稚的笑声温暖着家庭,从而也在每一个父母心头播撒上了关怀、爱与善的种子。
而关怀、爱与善正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石。
然而独身者却无缘感受这种温暖的情感,不论他有着多么火热的事业心,也不论他活得多么充实,在其内心深处柔软的一角总仍被孤独与苍凉占据着。
据说斯宾塞在老年检点自己一生的事业时,面对自己所著的十多卷书曾感叹道,要是以这些著作换回一个自己的孩子或许会更好。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两个中译文的比较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两个中译文的比较《OfMarriageandSingleLife》是英国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篇经典散文,探讨了婚姻和单身生活的优缺点。
本文将以两个中译文的比较为主线,探讨译者的翻译思路、文化背景以及对原文的理解。
中译本一:《论婚姻与独身》此译本由陈寅恪先生翻译,于1929年首次出版。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化身”。
他的翻译风格以古文为主,善于将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在此译本中,陈寅恪先生采用了古文的翻译风格,将原文中的“marriage”翻译为“婚姻”,将“single life”翻译为“独身”。
他还在翻译中加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得一人之下,百姓皆目瞪口呆”、“男女之合,天地之合也”等,使翻译更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
陈寅恪先生的翻译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文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文的翻译风格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其次,一些加入的中国文化元素可能会让读者误解原文的意思。
例如,“得一人之下,百姓皆目瞪口呆”可能会让读者误以为是原文中的原话,实际上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这句话。
中译本二:《婚姻与单身论》此译本由袁中郎先生翻译,于2006年出版。
袁中郎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曾获得多项翻译奖项。
他的翻译风格以通俗易懂为主,注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
在此译本中,袁中郎先生将原文中的“marriage”翻译为“婚姻”,将“single life”翻译为“单身”。
他注重原文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同时,他也加入了一些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袁中郎先生的翻译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文化背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的翻译可能会过于注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导致翻译过于生硬和不自然。
论结婚与独身读后感

论结婚与独身读后感首先,婚姻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制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婚姻为人们提供了稳定和安全感。
通过婚姻,人们可以与伴侣建立起稳定的生活关系,共同承担起家庭和经济责任。
这种稳定性和安全感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温暖和支持的环境。
其次,婚姻还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更好的社会关系。
例如,通过结婚,人们可以与双方家庭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此外,婚姻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成熟度。
当人们成为丈夫或者妻子、父亲或者母亲时,他们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学会照顾和关爱他人,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婚姻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首先,婚姻往往需要双方付出较多的努力和牺牲。
维持婚姻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资源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着工作繁忙、压力大的情况,很难兼顾家庭和事业。
这种压力可能会对婚姻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婚姻中的矛盾和摩擦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在婚姻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和冲突。
这就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夫妻双方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与婚姻相比,独身生活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
首先,独身生活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独身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没有拖累和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其次,独身生活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
没有了婚姻中的矛盾和妥协,独身者可以更好地探索和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去。
此外,独身生活也有助于个人的经济独立和职业发展。
没有家庭和子女的责任,独身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工作和个人发展,更容易在职场上取得成功。
然而,独身生活也存在一些困扰和不足。
首先,独身的人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没有了婚姻中的伴侣和家庭,独身者很难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尤其是在晚年阶段,独身者更容易面临着孤独和无助的困境。
论结婚与独身读后感

论结婚与独身读后感结婚与独身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需要深思熟虑。
结婚是一种对于爱情和责任的承诺,而独身则是一种自由和独立的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结婚与独身的各种方面,以及它们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结婚的优点。
结婚意味着与另一个人分享生活,共同承担责任。
有伴侣的生活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因为有人可以与你分享喜怒哀乐,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结婚还意味着有一个家庭,可以与伴侣一起建立美好的回忆,共同经营家庭。
结婚也可以带来孩子,这是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孩子的出生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喜悦和幸福。
然而,结婚也有其缺点。
首先,结婚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为家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婚姻中也会出现矛盾和磨合,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
此外,结婚也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的自由,需要考虑另一半的感受和需求。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束缚,会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与结婚相比,独身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独身意味着自由和独立,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考虑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独身也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追求个人的梦想和目标,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此外,独身也意味着更少的压力和矛盾,不需要为家庭生活中的琐事烦恼。
然而,独身也有其缺点。
首先,独身意味着缺少了与他人分享生活的机会,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孩子的欢声笑语。
独身也意味着更多的孤独,没有人可以与你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此外,独身也可能意味着更少的经济支持和社会关系,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在选择结婚或独身时,每个人都需要权衡利弊,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有些人更适合结婚,因为他们渴望有一个家庭,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而有些人更适合独身,因为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不愿意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无论选择结婚还是独身,都需要勇气和责任,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培根论婚姻与独身读后感

培根论婚姻与独身读后感读培根谈婚姻与独身,就像听一个洞悉世事的老友在唠家常,可这家常里又藏着深刻的智慧。
先说婚姻吧。
培根说“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这可太形象了。
就像我看到身边那些恩爱的夫妻,年轻的时候,两个人看对方那眼睛里都冒星星,就跟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满是爱情的火花。
到了中年呢,就成了彼此生活里的左膀右臂。
男的可能在外面打拼事业,女的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两个人相互扶持着往前走。
等到老了啊,那就是彼此的依靠了。
生病的时候有个人在床边照顾着,端茶倒水,这种相伴到老的感觉,真的很让人羡慕。
不过呢,培根也提到婚姻里有一些麻烦事儿。
比如说,一个人一旦结了婚,那可就不能像单身的时候那么自由自在了。
我有个朋友就是,没结婚之前那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各种潇洒。
结了婚之后呢,出门得先跟老婆报备,老婆不同意,他就只能乖乖在家。
而且有了家庭就有了责任,要考虑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经济状况等等。
这就像突然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壳,虽然这个壳里也有温暖,但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有点累。
再看独身。
独身的人在培根眼里,好像更加自由随性。
他们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像那些一心扑在科研上的科学家,或者追求艺术的画家、音乐家之类的,没有家庭的羁绊,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探索自己的世界。
但是,独身也有不好的地方。
老了之后可能会比较孤独,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
生病了也没人照顾,只能自己硬撑着。
而且,在社会上有时候还会被人另眼相看,好像不结婚就是不正常似的。
我觉得培根就像一个很公正的裁判,把婚姻和独身的优缺点都摆在我们面前。
他没有说哪个就一定好,哪个就一定不好。
这就跟我们现在的社会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有的人喜欢婚姻带来的那种温馨和归属感,哪怕要付出一些自由的代价。
而有的人就享受独身的自由,愿意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总的来说,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婚姻和独身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就像打开了两扇不同的门,看到了门里面不同的风景和可能会遇到的坎坷。
2023年论婚姻和单身

2023年论婚姻和单身(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论婚姻和单身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培根论婚姻与独身读后感

培根论婚姻与独身读后感读培根谈婚姻与独身,就像在听一位睿智的长辈唠家常,但这家常里又满是深刻的洞察。
培根一上来就说,“有妻室儿女者已向命运作了抵押。
”这话说得可真有意思。
就好像一旦成家,就把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和随性交给了命运这个大债主。
想想也是,没结婚的时候,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想去哪儿浪就去哪儿浪,想熬夜就熬夜,想怎么折腾自己的小窝就怎么折腾。
可一旦结婚,那就得考虑伴侣的感受了。
不能再那么任性,半夜出去喝大酒可能就得被念叨,想乱花钱买些不实用的小玩意儿也得斟酌斟酌,毕竟家庭的财政得规划好,这可不就是一种“抵押”嘛。
不过呢,他又说,“妻子儿女是大事的障碍物。
”这让我忍不住笑了。
因为在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
比如一个人想要去远方闯荡,追求一个可能充满风险但又很诱人的事业机会,这时候家庭就像个秤砣,拽着他。
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孩子生病、上学这些事就像一个个小闹钟,随时打乱你的计划。
但反过来说,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这些“障碍物”也让生活变得更有烟火气,更真实。
要是没有这些,人可能就飘在半空中,追求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目标,却忽略了生活中最基本的温暖。
培根也提到了独身的好处。
独身的人仿佛是自由自在的小鸟,可以毫无顾忌地追逐自己的理想。
他们不需要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要去应付家庭里的各种琐事。
不用去协调婆媳关系这种千古难题,也不用为了孩子的奶粉钱愁白了头。
他们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无论是埋头钻研学问,还是满世界地去冒险。
可是,独身也有它孤独的一面。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当有了开心的事情,没有一个最亲近的人可以第一时间分享。
就像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虽然自由,但也少了那种家庭的热闹和温馨。
培根的这些观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婚姻和独身这两种生活状态的优缺点。
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在这两者之间纠结。
有些人害怕婚姻的束缚,一直选择独身,享受着自由带来的快乐。
而有些人则渴望家庭的温暖,一头扎进婚姻里,即使知道会面临很多挑战。
婚姻与独身

婚姻与独身婚姻与独身人类的延续是通过两性生殖来实现的,这是大自然千古不易的神圣法则。
而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的生殖又往往以婚姻的形式表现出来。
换句话说,文明社会中的个人一般通过婚姻的形式来完成“人的生产”。
质而言之,婚姻既是两性之间的一种神圣契约,也表征着个人对社会、人类整体的一种神圣责任。
但是婚姻一定是人人都必需的吗?它是否就是人类最好的生存模式呢?诚然,如果没有婚姻,人类首先得面临灭绝的问题,而人类的一切秩序、一切道德规范也都将被颠覆。
这说明婚姻的确是个人跨入人类社会的一扇必经之门,否则他将冒不为人类社会所接纳的危险。
可是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人却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中有很多还是对整个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伟人呢?我认为,婚姻对整个社会而言有其存在的作用,以目前的状况看是不可或缺的,但婚姻并非人人都必需的,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它适合于大部分平平庸庸的人,但并不一定适合有大思想大抱负大才干的人。
历史上很多有大成就的伟人都是独身的,他们远离婚姻,独自面对孤独和壮丽的人生:柏拉图、薄伽丘、哥白尼、笛卡尔、帕斯卡尔、斯宾诺莎、牛顿、伏尔泰、康德、贝多芬、叔本华、安徒生、克尔凯郭尔、荷尔德林、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萨特……其中尤以哲学家见多。
“自由往往以孤独为代价。
”是的,对于视精神自由为最高生存理由的人来说,独身几乎是一种天定的宿命。
尼采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两性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是“一对灵魂的贫乏”;结婚“终结了短促的疯狂,代之以漫长的愚蠢”。
对于他自己的独身选择,他解释道:“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和信仰而获得自由。
”孤傲、忧郁和深刻的怀疑于哲学家是常见的,而这样的性格在婚姻世界里并不受欢迎。
维特根斯坦就是这样一位怀疑一切、拒斥一切的哲学奇才。
他悲观、易怒、难以接近,对自己苛求又用同样的准绳要求他人。
他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没有前途的,很自然,他不会接受更没有前途的爱情。
相对而言,牛顿要温和得多,但他沉醉于自己的内心,那里几乎没有婚姻的位置。
论结婚与独身

谈结婚与独身夫人之有妻儿也不啻已向命运典质,从此难成大事,无论善恶。
兴大业,立大功,往往系未婚无儿者所为,彼辈似已与公众结亲,故爱情产业并以付之。
按理而论,有子女者应对未来岁月最为关切,因已将至亲骨肉托付之矣。
独身者往往思虑仅及己身,以为未来与己无关。
有人则视妻儿为负债。
更有贪而愚者,以无儿女为荣,以为如此更可夸其富足。
此辈或曾闻人议论,一云此人为大富,另一则云否也,其人有多子负担,其财必损。
然独身之原因,最常见者为喜自由,尤其自娱任性之人不耐任何束缚,身上褡带亦视为桎梏。
未婚者为最好之友、最好之主、最好之仆,然非最好之臣,因其身轻易遁也,故亡命徒儿全未婚。
未婚适合教会中人,因如先须注水于家池则无余泽以惠人矣。
然对法官行政官等则无足轻重,彼辈如收礼贪财,劣仆之害五倍于妻。
至于士兵,余尝见将军以渠等妻儿所望激励之,而土耳其人鄙视婚姻,故其士兵更为卑劣。
妻儿对人确为一种锻炼。
单身者本可心慈过人,因其资财少耗也,实则由于不常触其心肠,反而更为严酷(因而适为审判异端之官)。
庄重之人守规不渝,为夫常能爱妻,是故人云优利息斯“爱老妻胜过不朽也”。
贞节之妇自恃节操,不免骄纵。
欲使妻子守贞从夫,夫须有智;如妻疑夫猜忌,则断难听命矣。
妻子者,青年之情妇,中年之伴侣,老年之护士也,故如决心结婚,须善择时。
昔有智者答人问何时可婚,曾云:“青年未到时,老年不必矣。
”常见恶夫有良妻,是否由于此辈丈夫偶尔和善,更见其可贵,抑或此类妻子以忍耐为美德欲?可确言者,如妻子不顾友朋劝告而自择恶夫,则必尽力弥补前夫。
(译文选自《王佐良文集》)作品赏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培根从为公众服务及个人品质等多方面将结婚和单身生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别列举了结婚与单身对人的不同影响。
在培根看来,有妻儿之人可以说是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事业。
所以,最能为公众献身的人应当是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他们能在感情和财产方面与公众联姻,馈赠公众。
论婚姻和单身生活

论婚姻和单身生活著者:培根译者:马尾丝有了家室的人,把自己抵押给了财富,因为无论其家庭是良是莠,都是他们通往成功的阻碍。
的确,最好的、最为公众称道的作品,来自于没有家室的人。
因为他们同时拥有情感和财富,并把自己献给他们的爱妻——公众。
人们选择不结婚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知道,对于那些有子嗣的人来说,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考虑将来,去养育亲爱的子女。
有些人虽然单身,但是他们只考虑自己,认为未来是不相干的事。
不仅如此,还有人认为妻儿只是一堆账单。
甚至,一些愚蠢、贪婪的有钱人以没有孩子为傲,因为他们可能因此而被认为更富有。
或许他们曾经听到这样的对白:“这个人非常富有,”另一个人反驳说,“是啊,但是他有很多孩子要养呢”。
说得好像子女是对财富的一种削减。
但是单身最普遍的理由是为了享受自由,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陶醉、性格乖张的人来说,他们对任何束缚都很敏感,以至于他们在婚后会把妻子视为手铐脚镣。
未婚者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奴仆,但并不总是最好的臣民。
因为他们容易叛离,几乎所有的叛离者都是单身。
单身者适合做牧师,因为只有拥有了满池清水,才能用博爱之心浇灌土地。
然而,单身者不宜做法官和行政官,因为如果他们失掉了原则,沦陷贪污,就必须有一个比妻子更糟糕的仆人。
对于士兵,我发现将军总是鼓励士兵想起他们的妻儿;我也认为土耳其人对婚姻的厌恶使粗俗的士兵更加粗俗。
事实上,妻儿是一种对人性的克制。
对单身者来说,虽然在很多时候他们会因为钱财消耗较小而更具博爱之心;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残忍、铁石心肠(这倒是适合做一个宗教的法庭审判官),因为他们的好心肠并不总能被调动起来。
男人最重要的天性,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好丈夫,这是生活习惯所致,是持久不变的。
正如尤利西斯所说,他宁要老伴,也不要长生不死。
忠贞的女人通常都是骄傲任性的,因为她们寄托于贞操所带给她们的优势。
如果她的丈夫是聪明的,贞操和顺从就是她作为妻子最好的承诺之一;如果她的丈夫是嫉妒多疑的,那么她将永远不会坚守这些。
培根《谈结婚与独身》

培根《谈结婚与独身》谈结婚与独身[英国]培根有妻室儿女者对未来已只能听天由命,因妻室儿女乃成就大业之妨碍,不管要成就的大业是善是恶。
无可否认,最有益于公众的丰功伟业历来皆由无妻室或无子女的人始创,这些人在感情上已娶了公众,并用他们的钱财替公众置了嫁妆。
但按理说有子女的人对将来应最为关心,因为他们知道得把自己最心爱的孩子留给将来。
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虽然过独身生活,但却一心只想自己,认为将来与己无关;世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认为妻子儿女不过是应付的账单;更有甚者,有些愚盘而贪婪的富翁竟为没有子女而洋洋得意,他们可能以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更为富有;也许他们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有人说“某某是个大富翁”,另有一人则不以为然,“是呀,可他有一大堆孩子要养”,仿佛子女会减少那人的财富似的。
不过选择独身的原因多半都是为了自由,对某些自悦而任性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种人对任何约束都极为敏感,以致他们或许会把腰带和吊袜带也视为羁绊。
独身者往往意味着攀友、恩主或义仆,但并不尽然都是忠顺的臣民,因他们无牵无挂,可远走高飞,而且浪迹他乡者差不多都是独身。
僧侣修士很需要过独身生活,因为须先施于家人的博爱很难普度众生。
各级法官独身与否则无关紧要,因如若他们易被人左右并贪赃枉法,始作俑者多半是幕僚而不是妻子。
至于士卒兵丁,笔者发现将帅激励部下时总爱让他们想到家小;同时笔者亦认为,土耳其人对婚姻之不尊重使他们的士兵变得更为卑劣。
毋庸置疑,妻室儿女意味着一种人性磨练。
独身者虽因花销较少而常常慷慨施舍,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却更为残忍冷酷(宜作审讯官吏),因为他们的柔情不常被唤醒。
性情庄重者因奉习俗为圭泉而能忠贞不渝,故通常皆为情深意笃的丈夫,就像传说中的尤利西斯,他宁要年迈的妻子而不愿获得永生。
①贞洁的女人往往骄矜自负,桀骜不驯,仿佛她们因其贞洁之德而有恃无恐。
让妻子觉得丈夫明智是使其既贞洁又顺从的最有力保证,但若是妻子发现丈夫忌妒多疑,她就绝不会认为丈夫明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赏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培根从为公众服务及个人品质等多方面将结婚和单身生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别列举了结婚与单身对人的不同影响。在培根看来,有妻儿之人可以说是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事业。所以,最能为公众献身的人应当是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他们能在感情和财产方面与公众联姻,馈赠公众。而单身者可以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从,却总难成为最好的公民,因为他们随时可以逃避。总的来说,重视婚姻和家庭能够使人具有责任感,充满爱心。培根进而立论:好的风俗能教化出坚贞严肃的男子汉。“妻子是年轻时的情人,中年时的伴侣,老年时的保姆”。总之,什么时候结婚都是好事。文章最后还专门对“坏男配好妻”现象发表了高见。在培根的随笔中,这是难得的语言诙谐的一段。
作为一篇论说文,《论婚姻与单身》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旁征博引,论据确凿,时有精妙 之语。培根的修身处世箴言充分体现了他一贯的崇尚实用、讲究实际的思想。对于希冀寻找爱 情梦想的人,培根在此文中的思想也许显得过于实际,甚或有些庸俗了。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散文家, 和莎士比亚是同一时代的人。培根生于伦敦贵族家庭,自幼天赋极高,12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 院,23岁进入议会,同时开始撰文论述宗教和政治等问题。以后仕途得意,曾任大法官兼上院 议长等职,60岁时因受贿被捕入狱。罢官去职后,晚年专心致力于文学、哲学著述和科学研究 。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其主要著作有《学术的推进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1605)、《新工具》(New Instrument, 1620)和《新大西 岛》(New Atlantis, 1627)等。 培根对文学的主要贡献是他的《论说文集》或称《随笔》(Essays),共收入文章58篇。英 语论说文又称“随笔”,或“小品文”,都是散文(prose)体的一种。培根学识渊博,阅历 丰富,对社会人生观察细致,思考周密,其文涉及社会风尚、为人处世、治学方法等各个方面 ,无所不包;兼之文笔简洁,擅用类比,论述透彻,文中充满哲理之精辟处几乎俯拾皆是,许 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名句。
论结婚与身.txt
谈结婚与独身
夫人之有妻儿也不啻已向命运典质,从此难成大事,无论善恶。兴大业,立大功,往往系未婚无儿者所为,彼辈似已与公众结亲,故爱情产业并以付之。按理而论,有子女者应对未来岁月最为关切,因已将至亲骨肉托付之矣。独身者往往思虑仅及己身,以为未来与己无关。有人则视妻儿为负债。更有贪而愚者,以无儿女为荣,以为如此更可夸其富足。此辈或曾闻人议论,一云此人为大富,另一则云否也,其人有多子负担,其财必损。然独身之原因,最常见者为喜自由,尤其自娱任性之人不耐任何束缚,身上褡带亦视为桎梏。未婚者为最好之友、最好之主、最好之仆,然非最好之臣,因其身轻易遁也,故亡命徒儿全未婚。未婚适合教会中人,因如先须注水于家池则无余泽以惠人矣。然对法官行政官等则无足轻重,彼辈如收礼贪财,劣仆之害五倍于妻。至于士兵,余尝见将军以渠等妻儿所望激励之,而土耳其人鄙视婚姻,故其士兵更为卑劣。妻儿对人确为一种锻炼。单身者本可心慈过人,因其资财少耗也,实则由于不常触其心肠,反而更为严酷(因而适为审判异端之官)。庄重之人守规不渝,为夫常能爱妻,是故人云优利息斯“爱老妻胜过不朽也”。贞节之妇自恃节操,不免骄纵。欲使妻子守贞从夫,夫须有智;如妻疑夫猜忌,则断难听命矣。妻子者,青年之情妇,中年之伴侣,老年之护士也,故如决心结婚,须善择时。昔有智者答人问何时可婚,曾云:“青年未到时,老年不必矣。 ”常见恶夫有良妻,是否由于此辈丈夫偶尔和善,更见其可贵,抑或此类妻子以忍耐为美德欲?可确言者,如妻子不顾友朋劝告而自择恶夫,则必尽力弥补前夫。(译文选自《王佐良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