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系统解剖学胚胎总论(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8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ppt课件

羊膜:羊膜上皮+胚外中胚层;半透明薄膜,贴于绒毛膜
腔内充满羊水
意义:形成脐带;
产生羊水
羊水:由羊膜分泌和吸收;
胎儿吞饮和排尿
功能:
保护、保温;
防粘连、有利胎儿活动; 冲洗产道等
正常-1000~1500 ml (足月)
过少-< 500 ml-无肾或尿道闭锁
过多-> 2000 ml-消化道闭锁或无脑畸形 羊水检查: 细胞染色体检查(唐氏综合症); DNA分析;化学物质分析,以早期发现畸形
第18章 人体 胚胎学总论
(一)胎膜
• 绒毛膜
• 羊膜
• 卵黄囊
• 尿囊
• 脐带
1.绒毛膜
• 由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和衬于 其内面的胚外中胚层组成
绒毛干的发育过程
绒毛间隙
细胞滋养层壳
初级绒毛干:第二周出现,以细胞滋养层为主干 次级绒毛干:第三周形成,有胚外中胚层进入 三级绒毛干:第三周末形成,有血管长入
内分泌功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促进黄体发育和分泌,维持妊娠;
第2周出现出现、第8周高峰、20周降至最低--妊娠测试
人胎盘催乳素(HPL,即绒毛膜催乳素 HCS):
2-8个月,促进母体乳腺和胎儿生长发育
人胎盘孕激素(HPL)和雌激素 (HPE)
4个月开始分泌,代替妊娠黄体,维持妊娠继续进行
五、双胎、多胎和联体
双卵孪生
• 两个胚泡 单卵孪生 • 两个内细胞群 • 两条原条与脊 索
多 胎
联 胎
• 未完全分离的单卵双胎
本章重点பைடு நூலகம்
• 受精概念、部位和受精的过程 • 受精卵的早期发育(卵裂,桑椹胚)和胚泡的结构 • 植入的概念和部位,蜕膜反应,前置胎盘和宫外孕 • 内细胞群演化为三胚层的过程,三胚层各自的主要分 化结果 • 神经管、神经嵴的形成和演变 • 胎膜、胎盘的结构和功能,胎盘屏障 胎 • 双胎和联体的成因
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PPT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绪论
一、系统解剖学的定义: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 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 形态结构的科学。
二、解剖学的分科: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
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 巨视解剖学 (matcro- —) 显微解剖学(micro- —)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上端:肱骨 头,解剖颈,外 科颈、大结节, 小结节,大结节 脊、小结节脊、 结节间沟。 (2)体:三角肌 粗隆,桡神经沟。 (3)下端:肱骨 小头,内上髁、 外上髁,尺神经 沟,肱骨滑车, 鹰嘴窝。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25
(二)辅助结构 1、韧带
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
26
2、关节盘: 关节面间的纤维 软骨板。 3、关节唇: 关节窝周缘的纤 维软骨环。 4、滑膜襞,滑 膜囊。
27
28
(三)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循冠状轴所作的运动。踝关节的屈 称跖屈,伸称背屈。 2、收和展:循矢状轴所作的运动。 3、旋转:在垂直轴上所作的运动。骨的前面转 向内侧称旋内,反之为旋外。前臂的旋内称 为旋前(手掌向后),相反的动作称为旋后。 4、环转:
29
(四)关节的分类
systematic anatomy
绪论
一、系统解剖学的定义: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 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 形态结构的科学。
二、解剖学的分科: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
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 巨视解剖学 (matcro- —) 显微解剖学(micro- —)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上端:肱骨 头,解剖颈,外 科颈、大结节, 小结节,大结节 脊、小结节脊、 结节间沟。 (2)体:三角肌 粗隆,桡神经沟。 (3)下端:肱骨 小头,内上髁、 外上髁,尺神经 沟,肱骨滑车, 鹰嘴窝。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25
(二)辅助结构 1、韧带
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
26
2、关节盘: 关节面间的纤维 软骨板。 3、关节唇: 关节窝周缘的纤 维软骨环。 4、滑膜襞,滑 膜囊。
27
28
(三)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循冠状轴所作的运动。踝关节的屈 称跖屈,伸称背屈。 2、收和展:循矢状轴所作的运动。 3、旋转:在垂直轴上所作的运动。骨的前面转 向内侧称旋内,反之为旋外。前臂的旋内称 为旋前(手掌向后),相反的动作称为旋后。 4、环转:
29
(四)关节的分类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绪论ppt课件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绪论
.
1
一、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1、定义: 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
展规律的科学。
2、分为三门学科: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3、地位:
2
(1)解剖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是以持刀切割尸体,凭借
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 结构的科学。
分 系统解剖学 为 局部解剖学
3
呼吸 系统
【目标检测】
名词解释 组织 器官 解剖学姿势 简答题 1、说出人体包括哪九大系统。 2、说出人体的方位术语。 3、看图选择题。
31
上
近头者为上
近足者为下
下
16
前和后
靠身体腹面者为前
(腹侧)
前
近背面为后
(背侧)
后
17
内侧和外侧 内侧
距身体正中面 近者为内侧 外侧 远者为外侧
18在四肢,前Biblioteka 的 内侧称尺侧外侧称桡侧 桡侧
小腿内侧称胫侧 尺侧
外侧称腓侧 胫侧 腓侧
19
内和外 凡是空腔器官,腔里者为内 腔外者为外
内 外
20
浅和深
4
(2)组织学(又称微体解剖学) 是借助于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
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 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3)胚胎学: 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过程中,
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5
二、学习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的基本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形态和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
26
面
矢状面:分 为左右两部分 冠状面(额 状面):分前 后两部分 水平面(横 切面):上下 两部分
第一章 绪论
.
1
一、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1、定义: 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
展规律的科学。
2、分为三门学科: 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3、地位:
2
(1)解剖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是以持刀切割尸体,凭借
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 结构的科学。
分 系统解剖学 为 局部解剖学
3
呼吸 系统
【目标检测】
名词解释 组织 器官 解剖学姿势 简答题 1、说出人体包括哪九大系统。 2、说出人体的方位术语。 3、看图选择题。
31
上
近头者为上
近足者为下
下
16
前和后
靠身体腹面者为前
(腹侧)
前
近背面为后
(背侧)
后
17
内侧和外侧 内侧
距身体正中面 近者为内侧 外侧 远者为外侧
18在四肢,前Biblioteka 的 内侧称尺侧外侧称桡侧 桡侧
小腿内侧称胫侧 尺侧
外侧称腓侧 胫侧 腓侧
19
内和外 凡是空腔器官,腔里者为内 腔外者为外
内 外
20
浅和深
4
(2)组织学(又称微体解剖学) 是借助于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
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 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3)胚胎学: 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过程中,
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5
二、学习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的基本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形态和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 3、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垂直轴 矢状轴 冠状轴
26
面
矢状面:分 为左右两部分 冠状面(额 状面):分前 后两部分 水平面(横 切面):上下 两部分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1绪论PPT课件

1、A 上 B 下
1
C 远端
3
2、A 前 B 上 C 近端
4
3、A 内侧 B 下
C 腹侧
4、A 上 B 下
C左
1、A 上 B 下
1
③
C顶
4 2、A 下 B 外
2
C 桡侧 5 3、A 内 B 上
3
C 内侧
4、A 上 B 下
C右
5、A 前 B 近端
C下
3、轴和面
轴
(1)垂直轴 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的轴。
矢状面
水平面 横切面
冠状面 (额状 面)
冠状面
水平面 矢状面
➢器官的切面: ①纵切面: 与器官的长轴平行的切面 ②横切面: 与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3、人体形态的四大部分: 头、颈、躯干、四肢
三、人体的组成
4、九大系统: 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 泌尿系、生殖系、脉管系、 感觉系、神经系、内分泌系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 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四、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2)矢状轴 为前后方向的水平轴。
(3)冠状轴 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 人体可沿此
轴左、右旋转。
矢状轴:人体可 沿此轴左右侧屈。 冠状轴:人体可 沿此轴作前屈和 后伸。
人体胚胎学总论-1 PPT课件

正常部位:子宮體或子宮底部的後壁。 異常部位:
蛻膜 decidua
胚泡植入後的子宮內膜,稱 蛻膜。 蛻膜分為三部分: 基蛻膜 將來發育為胎盤的母
體部分。 包蛻膜 將參與組成胎兒的衣胞。 壁蛻膜
圖2-8胚胎與子宮蛻膜的關係
壁蛻膜 包蛻膜 基蛻膜
胚胎 子宮腔
子宮頸 陰道
三、胚層的形成
二胚層胚盤及相關結構的形成 胚胎第2周: 滋養層的變化 內細胞群的變化
體節
b. 第22天
c. 第25天
上肢芽 下肢芽
d. 第28天
上肢 下肢
e. 第50天 圖2-15胚體外形建立模式圖
小結:人體胚胎早期發生
第1周:受精、卵裂、胚泡形成及
植入開始
第2周:二胚層胚盤形成
第3周:三胚層胚盤形成
第4-8周:胚層分化與胚體形成
(器官生成期 致畸易感期)
人體主要器官的致畸易感期
圍產醫學 : 一門新興發展的學科。
圍產期醫學關注的,一方面是孕婦的孕期健 康、順利分娩和產後恢復;另一方面是胎兒的 發育成熟、順利娩出和新生兒期健康成長。
細胞分裂
受精卵
桑葚胚
(Morula )
細胞分化
細胞表現出 特殊的結構 和功能
人胚的早期發育
人體胚胎學總論 內容
第1周:受精、卵裂至胚泡形成 第2周:胚泡植入與二胚層形成 第3周:三胚層與絨毛膜的形成 第4-8周:三胚層分化與胚體形成 胎膜與胎盤 胚體各期外形與胚齡的推算 雙胎、多胎和聯胎
胚泡
桑葚胚
胚泡的結構
極端滋養層 內細胞群
胚泡腔(內含胚泡液) 滋養層
(三)植入(implantation)
1. 定義 胚泡逐漸侵入子宮內膜被子宮內膜包埋的過程, 稱為植入或稱為著床(imbed)。
蛻膜 decidua
胚泡植入後的子宮內膜,稱 蛻膜。 蛻膜分為三部分: 基蛻膜 將來發育為胎盤的母
體部分。 包蛻膜 將參與組成胎兒的衣胞。 壁蛻膜
圖2-8胚胎與子宮蛻膜的關係
壁蛻膜 包蛻膜 基蛻膜
胚胎 子宮腔
子宮頸 陰道
三、胚層的形成
二胚層胚盤及相關結構的形成 胚胎第2周: 滋養層的變化 內細胞群的變化
體節
b. 第22天
c. 第25天
上肢芽 下肢芽
d. 第28天
上肢 下肢
e. 第50天 圖2-15胚體外形建立模式圖
小結:人體胚胎早期發生
第1周:受精、卵裂、胚泡形成及
植入開始
第2周:二胚層胚盤形成
第3周:三胚層胚盤形成
第4-8周:胚層分化與胚體形成
(器官生成期 致畸易感期)
人體主要器官的致畸易感期
圍產醫學 : 一門新興發展的學科。
圍產期醫學關注的,一方面是孕婦的孕期健 康、順利分娩和產後恢復;另一方面是胎兒的 發育成熟、順利娩出和新生兒期健康成長。
細胞分裂
受精卵
桑葚胚
(Morula )
細胞分化
細胞表現出 特殊的結構 和功能
人胚的早期發育
人體胚胎學總論 內容
第1周:受精、卵裂至胚泡形成 第2周:胚泡植入與二胚層形成 第3周:三胚層與絨毛膜的形成 第4-8周:三胚層分化與胚體形成 胎膜與胎盤 胚體各期外形與胚齡的推算 雙胎、多胎和聯胎
胚泡
桑葚胚
胚泡的結構
極端滋養層 內細胞群
胚泡腔(內含胚泡液) 滋養層
(三)植入(implantation)
1. 定義 胚泡逐漸侵入子宮內膜被子宮內膜包埋的過程, 稱為植入或稱為著床(imbed)。
11胚胎学总论1---复制PPT课件

1、受精卵产生 2、卵裂 3、桑葚胚 4、胚泡形成 5、开始植入
-
27
二、 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第2周
-
28
二胚层胚盘
二胚层胚盘
上胚层: 柱状细胞 下胚层: 立方形细胞
-
上胚层 下胚层
29
第2周小结
1、完成植入 胚胎 2、二胚层胚盘形成
3、羊膜腔和卵黄囊出现 4、滋养层分化为两层
第十七章 胚胎学
-
1
“生物从何而来?”是生命科学探索的基本命题之一
胚胎学(embryology)
研究人体发生发育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
2
胚胎发育(38周,266天)
三期: 1.胚前期: 受精-第2 周末
2.胚期:3-8周
3.胎期:9-出生(第38周)
人体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成盘状,盘状的胚
盘卷折成筒状为躯干,以发芽的形式长出四肢
-
3
胚前期
受精卵(雌原核、雄原核)
胚泡
-
4
胚期
第3~8周末, 胚(embryo)发 育为初具雏形的 胎儿(fetus)
-
5
胎期
-
第9 周- 出生, 胎 儿生长, 各系统继 续发育并 出现功能
活动
6
精子获能: 精子获得受精的能力
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
数量 形态 成熟
卵子 精子
1个/月经周期 约3千万个/天
-
50
第三节 胎膜和胎盘
-
51
一、胎膜
受 分裂 精 卵 分化
胚胎 胎膜
-
52
胎膜
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附属结构,包括 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
胚胎各论PPT课件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六)肠的发生及泄殖腔的分隔 1、肠的发生 • 中肠袢 • 生理性脐疝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阑尾的发生
51
阑尾的不同位置
52
2、泄殖腔的分隔
间充质形成尿直肠隔
后肠末端膨大
泄殖腔
背侧份的原始直肠
腹侧份的尿生殖窦
泄殖腔膜亦被分为肛膜和尿生殖膜。
53
54
55
(七)肝的发生
• 肝憩室
(八)胰的发生
• 腹胰芽 • 背胰芽
56
57
58
59
60
61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喉气管沟 • 肺芽
喉气管憩室
62
63
64
65
66
67
肺 泡 形 成
68
三、先天性畸形
l、回肠憩室 2、肠扭转异常 3、消化管狭窄和闭锁 4、先天性巨结肠 5、先天性脐疝 6、肛门闭锁 7、气管食管瘘
15
16
17
.腭的形成
正中腭突
外侧腭突
18
四、先天性畸形
1、唇裂 2、腭裂 3、面斜裂
19
20
腭裂 面斜裂
唇裂
21
22
23
24
低位耳
耳廓畸形
25
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发生
一、消化系统盘卷褶,卵黄囊顶部被
卷入胚体内,形成原始消化管, 可分前、中、后肠三部分。
27
神经管 前肠 羊膜 脑泡
脊索 中肠 后肠 尿囊 体蒂 卵黄囊
28
36
37
38
39
40
41
42
(六)肠的发生及泄殖腔的分隔 1、肠的发生 • 中肠袢 • 生理性脐疝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阑尾的发生
51
阑尾的不同位置
52
2、泄殖腔的分隔
间充质形成尿直肠隔
后肠末端膨大
泄殖腔
背侧份的原始直肠
腹侧份的尿生殖窦
泄殖腔膜亦被分为肛膜和尿生殖膜。
53
54
55
(七)肝的发生
• 肝憩室
(八)胰的发生
• 腹胰芽 • 背胰芽
56
57
58
59
60
61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喉气管沟 • 肺芽
喉气管憩室
62
63
64
65
66
67
肺 泡 形 成
68
三、先天性畸形
l、回肠憩室 2、肠扭转异常 3、消化管狭窄和闭锁 4、先天性巨结肠 5、先天性脐疝 6、肛门闭锁 7、气管食管瘘
15
16
17
.腭的形成
正中腭突
外侧腭突
18
四、先天性畸形
1、唇裂 2、腭裂 3、面斜裂
19
20
腭裂 面斜裂
唇裂
21
22
23
24
低位耳
耳廓畸形
25
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发生
一、消化系统盘卷褶,卵黄囊顶部被
卷入胚体内,形成原始消化管, 可分前、中、后肠三部分。
27
神经管 前肠 羊膜 脑泡
脊索 中肠 后肠 尿囊 体蒂 卵黄囊
28
胚胎总论PPT课件

3
胚胎发生总论(一)
4
一、生殖细胞与受精 (一)生殖细胞
• 精子获能 capacitation
5
(二)受精 fertilization 定义
精子和卵子结合而形成一个受精卵的过程
时间:
精子 进入女性生殖管道后24小时内; 卵子 排卵后12-24小时内
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6
条件
– 精子和卵子相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 – 卵子发育正常 – 精子必须获能 – 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必须正常
体壁中胚层
D
胸腹四肢的真皮、骨骼、骨骼肌和血管
脏壁中胚层
消化、呼吸系统的肌组织、血管、结缔组织
和间皮
内胚层 endoderm 消化、呼吸系统上皮
32
(二)胚体形成
33
34
35
36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11
二、胚泡形成与植入 (一)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 cleavage 卵裂球
桑椹胚
morula
受精后72小时,卵裂球为12~16个,呈实心胚体
12
胚泡 blastocyst
受精后第4天形成 100个卵裂球
滋养层
内细胞群
胚泡腔
trophoblast inner cell mass
透明带溶解、消失
13
22
原条→原沟→胚内中胚层
mesoderm
内胚层 endoserm
(置换下胚层细胞)
上胚层
外胚层
ectoderm
23
中胚层不完整,头尾侧各一孔
24
原结→原凹→脊索 notochord
25
脊 索 向 头原 端条 生相 长对 ,缩 增短 长, ,最
胚胎发生总论(一)
4
一、生殖细胞与受精 (一)生殖细胞
• 精子获能 capacitation
5
(二)受精 fertilization 定义
精子和卵子结合而形成一个受精卵的过程
时间:
精子 进入女性生殖管道后24小时内; 卵子 排卵后12-24小时内
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6
条件
– 精子和卵子相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 – 卵子发育正常 – 精子必须获能 – 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必须正常
体壁中胚层
D
胸腹四肢的真皮、骨骼、骨骼肌和血管
脏壁中胚层
消化、呼吸系统的肌组织、血管、结缔组织
和间皮
内胚层 endoderm 消化、呼吸系统上皮
32
(二)胚体形成
33
34
35
36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11
二、胚泡形成与植入 (一)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 cleavage 卵裂球
桑椹胚
morula
受精后72小时,卵裂球为12~16个,呈实心胚体
12
胚泡 blastocyst
受精后第4天形成 100个卵裂球
滋养层
内细胞群
胚泡腔
trophoblast inner cell mass
透明带溶解、消失
13
22
原条→原沟→胚内中胚层
mesoderm
内胚层 endoserm
(置换下胚层细胞)
上胚层
外胚层
ectoderm
23
中胚层不完整,头尾侧各一孔
24
原结→原凹→脊索 notochord
25
脊 索 向 头原 端条 生相 长对 ,缩 增短 长, ,最
胚胎学总论-1PPT学习教案

雌激素、孕激素 正常运行 透明带准时消失 正常蜕膜反应 宫内环境
第16页/共30页
异位妊娠
输卵管 宫外(宫外孕) 卵巢
腹腔
宫内
前置胎盘
第17页/共30页
第18页/共30页
宫外孕(输卵管)
第19页/共30页
前置胎盘
第20页/共30页
子宫的蜕膜反应(decidual reaction)
子宫内膜
胚胎学总论-1
会计学
1
胚胎学绪论
人体胚胎学(human embryology)是研究 人体的胚胎发生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涉及 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 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受精 ─────→ 胎儿成熟娩出
266天38周
出 生 后 继 续 发育
胚胎学
人体发育学
第1页/共30页
人胚发育 的二个阶段
胚 期:
(embry受o精n→i 第8周末 c
受精卵形成到三胚层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 成各种器官、系统,演 变为雏形胎儿。
period)
第9周→第38周末
器官、系统发育增殖, 出现功能活动。胎儿逐
胎 期:
渐长大至成熟娩出。
(fetal period)
第2页/共30页
学习方法 动态: 受精卵(细胞) 人体 立体: 头、尾、背、腹、侧
(decidua) 壁蜕膜
第22页/共30页
三.胚层形成和分化
第23页/共30页
(一)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第2周)
(羊膜 腔)
上胚层
内细胞群 胚盘
(胚体发生原基) 下胚层 (卵黄囊)
细胞滋养层增生,充满胚泡腔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胚外中胚层细胞间的腔隙 体蒂:连接羊膜腔与第24绒页/共毛30页膜的细胞
第16页/共30页
异位妊娠
输卵管 宫外(宫外孕) 卵巢
腹腔
宫内
前置胎盘
第17页/共30页
第18页/共30页
宫外孕(输卵管)
第19页/共30页
前置胎盘
第20页/共30页
子宫的蜕膜反应(decidual reaction)
子宫内膜
胚胎学总论-1
会计学
1
胚胎学绪论
人体胚胎学(human embryology)是研究 人体的胚胎发生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涉及 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 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受精 ─────→ 胎儿成熟娩出
266天38周
出 生 后 继 续 发育
胚胎学
人体发育学
第1页/共30页
人胚发育 的二个阶段
胚 期:
(embry受o精n→i 第8周末 c
受精卵形成到三胚层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 成各种器官、系统,演 变为雏形胎儿。
period)
第9周→第38周末
器官、系统发育增殖, 出现功能活动。胎儿逐
胎 期:
渐长大至成熟娩出。
(fetal period)
第2页/共30页
学习方法 动态: 受精卵(细胞) 人体 立体: 头、尾、背、腹、侧
(decidua) 壁蜕膜
第22页/共30页
三.胚层形成和分化
第23页/共30页
(一)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第2周)
(羊膜 腔)
上胚层
内细胞群 胚盘
(胚体发生原基) 下胚层 (卵黄囊)
细胞滋养层增生,充满胚泡腔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胚外中胚层细胞间的腔隙 体蒂:连接羊膜腔与第24绒页/共毛30页膜的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胚层 中胚层 外胚层
三胚层形成 示意图
原凹的细胞下陷向 头端增生迁移,在 内、外胚层之间形 成一条单独的细胞 索称脊索,起支架 作用,将来诱导外 胚层的分化。
原条退化不全:畸胎瘤 脊索退化:形成髓核
原条、三胚层、脊索
3)激活卵细胞代谢,启动卵裂
二、胚泡形成与植入
(一)卵裂和胚泡形成
受精卵的有丝分裂称卵裂, 产生的子细胞称卵裂球
d3:桑椹胚 d4:胚泡
胚泡腔 滋养层 内细胞群
• 胚泡形成
桑椹胚→细胞数目↑→出现腔
d4
胚泡
•内细胞群:形成胚胎 •滋养层:吸收营养 •胚泡腔:含胚泡液
第一次 第二次 桑椹胚 胚泡 第5~6天 分裂 分裂(第3天)(第4天) 植入
• 经过输卵管 子宫 • 糖蛋白、精浆蛋白被溶解 • 顶体能够释放顶体酶
(二)受精(fertilization)
1.定义:精子+卵子→受精卵 2.时间:排卵后12小时内 3.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过程图示
① 穿越放射冠:顶体酶 ② 穿越透明带:顶体反应 ③ 透明带反应(单精受精) ④ 雄原核、雌原核结合
羊膜囊 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 体蒂
➢内细胞群 →二胚层胚盘、两个囊 ➢滋养层→二层
➢原条 primitive streak
时间:第3周初 形成:上胚层、尾端、中线 意义:决定中轴;三胚层发生的基础
原条、原沟
原结、原凹
下胚层
三胚层形成过程
原沟细胞下陷
置换下胚层
形成中胚层 三胚层
上胚层改名
蜕膜的形成
♦ 蜕膜反应
●内膜增厚,血供丰富 ●腺体分泌更旺盛 ●基质细胞肥大,称蜕膜细胞 ●细胞间隙增大,呈水肿状态
♦ 蜕膜的结构
●基蜕膜 ●包蜕膜 ●壁蜕膜
三、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发生 • 二胚层胚盘 • 羊膜囊、卵黄囊 • 胚外中胚层、胚外体腔、体蒂
二胚层胚盘的发生
上胚层 下胚层
第 1 周 小 结
(二)植入
➢ 定义: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 时间:受精后5、6天,完成11-12天
植入的过程:
➢ 子宫内膜形成缺口 ➢ 滋养层分化为两层 ➢ 子宫内膜缺口修复
植入的条件:
➢ 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 胚泡形成 ➢ 适时进入子宫腔 ➢ 透明带消失
4.部位:子宫体、底
异常植入
胚 期:W1-W8 袖珍人 胎 期:W9-出生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生殖细胞的发生 ●受精 ●胚胎发育 ●胚胎与母体的关系 ●先天性畸形
克隆技术
第21章 胚胎发生总论
——人体胚胎发生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一)生殖细胞
• 精子发生
• 卵子发生
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的比较
精子获能
掌握重点
➢ 掌握受精的定义、时间、部位、条件及意义。 ➢ 掌握胚泡的结构、胚泡植入部位及植入后子宫
内膜的变化。
➢ 掌握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 掌握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 名词:精子获能
受精 Fertilization 原条 Primitive streak、 脊索
第20章 胚胎学绪论
3期2期1—期—雌—透、顶明雄体带原反反核应应结合
4.受精条件
➢ 精子大部分发育正常,数量足够; ➢ 精子必须成熟、获能; ➢ 卵细胞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 精子与卵子必须在限定时间相遇; ➢ 男女生殖管道必须畅通
试管婴儿
5.受精的意义 1)恢复染色体数目,促进遗传多样性 2)决定遗传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