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合集下载

关于听张齐华课心得

关于听张齐华课心得

Noisy horns on the road, noisy quarrels around, loud readings from the school, and swearing of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world.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

关于听张齐华课心得

听张齐华课心得1

张老师上的课追求太完美了。众人评张齐华老师的课:亦歌、亦诗,亦画。昨天,我非常有幸听到了张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

刚一开始就觉得张老师真的是与众不同,深深地吸引着我,张老师的课堂中老师是那么的潇洒,学生也是那么的轻松,总觉得他是游刃有余。看似很随意的一句话,是那么富有哲理,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真正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堂课中,师生中时刻充盈着那种亲切融洽的气息,令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这些语言随时随处可见,贯穿了整节课。“好样的”“我来采访一下”“真不错!”“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真好啊!”等等。这些听来随意的语言,但老师的评价却是适宜和到位的,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这种评价艺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却在学生的心里却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

从他的第一句话讲出来,我就深深地被吸引,我想被吸引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所有的学生和观众。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张老

师的课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不过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话语中有很强思维逻辑性。

第二环节中有字母表示运算结果有a +5是表示算式呢?还是表示结果?张老师让学生说说想法,然后出示了a +5= a+5。学生很惊讶的,他们认为左右两边是一样的,老师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全班级的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左边的a是指存钱罐a 元,5是指钱罐5元,左边是算式,右边是结果。在评课的时候有位老师还运用了儿童心理学讲解这个为问题。在讲字母式还表示数量及关系时,张老师出示问号头像,他的年龄是:(出示X-1)让学生猜是谁,有的学生猜是你弟弟,老师看上去随意问一句为什么不是哥哥呢?让学生说说理由,看上去随意但是紧扣主题。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张齐华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收获颇丰,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收获。

一、内容简介

《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共分课堂打磨篇、理念探索篇和技艺解读篇三个部。课堂打磨篇对张齐华老师最具代表性的几节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有详尽的课堂实录,详实的备课手记,丰富的专家点评。理念探索篇重点阐述了张老师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技艺解读篇包括《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张齐华教学艺术系列报道和众多教育专家对张齐华教学艺术的解读。整本书有典型的课例分析,有深层次的数学文化探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

二、张老师的课堂

以前看过几节张老师的录像课,张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阅读了张老师的这本书,对张老师的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张老师的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选择三点谈谈。

1、艺术的课堂

听过张老师的课一般都会被张老师的教学语言所折服,张老师的教学语言既有数学老师的准确、概况、凝练,又有语文老师的激情、诗意,加上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和巧妙的点拨引导,可以说说独特而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构成了他数学教学艺术的一张名片。可以说,张老师的课堂是艺术的课堂,有语言的艺术,有评价的艺术,有设计的艺术。

2、智慧的课堂

听张齐华上课,你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这种期待、这种向往都是因为这种不确定,为什么不确定呢,就是因为张老师的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说起来很容易,共11个字,但实践起来却需要智慧,需要大智慧,所以说张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

读《张齐华和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读《张齐华和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一、摘抄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

械传递与搬运。作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比如理

性精神的滋养,或者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数学就是一种

文化,这种“作为文化的数学”一旦进入课程,油漆是教学视

野,势必会呈现出一半课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气质,它既可能表

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

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

有人说,张齐华的数学课有一种谈谈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

这层意思。

此外,张齐华始终坚持,具有文化诉求的数学课堂并不排斥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相反,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正是依托于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而得以实现的。知识和

方法是载体,是数学的文化价值赖以彰显、实现的母体和根系、在他看来,只有让知识的学习伴随着丰富的数学思考,让方法

的渗透伴随着理性精神的培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具有

文化意蕴的,而他的教学艺术的精髓液正在于此。

二、读书笔记

上大学时就听我们的老师给我们介绍过这位数学王子,还记得在大学宿舍里,我们几个报考六城区小学数学专业的同学扒在手提电脑前“潜心研究”王子课例的日子。大学毕业来到了我们“红太阳旭日

景城小学”,在学校的安排下有幸到北校学习了几次,才近距离接触到这位王子和他的课堂。“美”是我对他的课堂最深的感受,但是什么赋予了这课堂的美呢?又是什么让张齐华老师充满了魔法,创造了一个这样美的数学课堂呢?读了《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这一本书,让我进一步走近了张老师,寻找到了答案。

张齐华小数乘整数观后感

张齐华小数乘整数观后感

张齐华小数乘整数观后感

让学习真实而又高品质的发生——观《小数乘整数》有感

再次观看“数学王子”张齐华的社会化学习课,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社会化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学习单,学习单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我的目标、我的研究、组内过关、当堂达标,本节课的开始王子先简单介绍学习单,并提出了学习要求,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讨论时间一共15分钟,在12分钟左右开始交流每人提出的问题,最后把小组内提出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记录到老师发的便签纸上。

看点来了,真正的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在有个人思考的前提下,生生开始对话,小组长发挥了组织协调的作用,来一波小组长的语言:“请圈出关键词”、“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大家还有补充吗?”、“这个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请×××回答”、“请××继续解答”、“很不错”、“我来说第四题,谁有补充?请××说”,小组长用丰富的课堂语言串联讨论过程,小组共学有序、有效。

质疑深化环节在王子对收集上来的学习单排序、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由浅表到深层,思维水平由初级到高级,先探讨2.35×3,在明确是什么的情况下深究为什么?在孩子的质疑、补充下,明确了算理,通过“看”和“想”进一步明确了计算的方法,有问题提一提,深入聊一

聊,使思路更清楚了。

针对学生提出的三位数乘整数和小数乘整数应该如何算,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此时学生信心满满、跃跃欲试,王子放开手,让孩子去尝试,王子用语言进行激励:你们激起了我的斗志,谁有本事把理说透我就服你们!在学霸的助力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而且把后面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算理也搞清楚了。有人说,真正有“生长力”的课堂不是解决提出的问题,而是产生新的问题,而王子的课不仅产生了新的问题,又把它解决了。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日前,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加“智慧、互动、成长”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张齐华教学特色研讨会。观看了来自各地的名师上的观摩课,聆听张奇华老师的教学成长故事,回顾张奇华老师超越自我的经典课堂实录,感受到名师教学方式的超越,真是受益良多。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张奇华老师的教学语言魅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张奇华老师正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用张奇华老师的话说,课堂上他特会“勾引”“撩拨”,“勾”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张奇华老师的语言饱满动人,他的语言、他的引导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令人陶醉的学习情景中。

在教学六年级《负数》这一节课中,老师都知道六年级的孩子不大爱举手回答问题了,可张老师就是有办法,边说边示范:一年级小朋友是这么举手的——左手放平,右手高出左手一点;二年级是这么举手的——右手更高一些;三年级是这么举手的——右手再高一些;四年级又高一些;五年级……张奇华老师说:看出规律了吗?那么,六年级的孩子该怎么举手呢?这时学生抖擞地把手高举过头。张老师趁热打铁说:六年级同学来,咱们得“玉树临风”像个男子汉!手高举是“玉树“,还得“临风”,手得像响尾蛇一样抖动起来。学生开心地高举手让它像张老师所说的“玉树临风”。这独创的“玉树临风”可让孩子们乐了,一下子课堂气氛轻松了,也活跃起来了,孩子们开始进入了状态。

优秀名师事迹感想

优秀名师事迹感想

优秀名师事迹感想

张齐华老师被誉为数学界的数学王子,看了张齐华老师的事迹,我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教师这一行业需要具备很多要素:知识、技巧、情感、耐心、细致……要将这些紧密融合在一起是难能可贵的,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更是难上加难。

张齐华老师对教育既执着又痴迷,最近我又了解到张齐华老师新展示的一种课程——社会化学习课程。他的努力我们都得以见到。从本质上来讲,这来自于张齐华老师的爱,对这项职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教师是凡人,但也需要有超乎常人的精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需要博爱,需要把更多的爱付出在别人的孩子身上。只有热爱这项事业才能全身心的投入。

另外,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张齐华老师在上课时,不仅仅观察一个个优秀的孩子,他也观察常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学生,把沉默的孩子、后进生,都通通注意到,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来对教学课程加以改变。教师是改造心灵的事业,孩子的成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张齐华老师一生没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体罚过一个学生,补课没收过一分钱。可以成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教师的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用自己正直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可能这更有教育效用!

教师需要不断汲取知识,努力寻找一条既高效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张齐华老师矢志不渝地在这方面探索、总结,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齐华老师的社会化学习教育研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数学课如果上得不好将非常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数学课更加生动、实效。我觉得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课堂生活化,把各种生活元素带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所学的内容是虚无缥缈的、没有作用的,与自己是不相干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另外,生活的东西单纯用语言表达是生涩的,需要我们借鉴现代教育技术,用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张齐华简介

张齐华简介

张齐华简介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各类称号。

从最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因为热爱、执著和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男,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人民教育》《小学青年教师》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报道。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连续四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

“晋江市名师课堂第十七期活动”于8月24日在晋江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观摩了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及其报告《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张齐华老师绝妙的设计、睿智风趣的评价、真诚大方的鼓励、恰到好处的引导、必要的拓展与提升,以及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听了他的课,我才知道了数学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他的课至今让我意犹味尽。

张齐华老师在授课《平均数》时首先以“1分钟投篮挑战赛”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是用一次投篮投中的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还是用几次投篮中的某一次投中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抑或是用几次投篮的总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这体现了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核心,让学生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其次,张老师在课上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也可以),通过动态的“割补”来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所表示的均匀水平提供感性支撑。首先两次在直观水平上通过“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课堂精彩不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后,张老师将课堂知识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加深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挖掘生活中典型的小故事,小事例,让学生始终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时时有平均数,处处有平均数。实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也把求平均数这节课推向另一个高度。“①姚明所在篮球队的平均身高200厘米”,但在随后出示的篮球队照片中,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身高都是200厘米,“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而“某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深化了学生对于平均数反映“整体水平”的认识。“②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而东东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东东去河里游泳有危险吗?③《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一位老爷70岁了他看着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为什么流泪呀?这位老爷显然不懂平均数,你们是学过平均数的,赶紧商量商量怎样劝劝这位老爷爷。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去劝劝这位老人吗?”两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和检验,唤起了学生的进一步交流的热情。

走近张齐华

走近张齐华

张齐华-教学特色 1. 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 2.以一种“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对问 题的思考,进而与学生一起交流、沟通、协 商:儿童的“前数学经验”。 3. 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与气度。 4.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搭建出了“文化数学” 这一崭新的教学平台
圆的认识
“和其他直线图形相比,你觉得圆美在哪里?” (圆由曲线围成) “可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或者椭圆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呀, 和他们相比,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圆看起来更光滑、匀称) “除了外表光滑、匀称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原因, 让圆成为最美的平面图形?”“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与 圆的美有什么重要的关联吗?” (事实上,正因为半径处处相等,才使得圆具备了一种无 限对称的和谐结构,美因此而生)
经典课堂和文章:
• 课堂:《认识整万数》、《因数和倍数》、《运算律》、 《认识分数》、《走迚圆的世界》、《圆的面积》 《美妙的轴对称图形》 、《两步计算应用题》
• 文章:《数学教师理应具备的几种视角》、《数学究Hale Waihona Puke Baidu姓 什么》、《学校为谁而“美丽”?》、《为孩子的数学心 灵积蓄一种力量》
高富帅老师
• “高”:张老师的IQ高,EQ更高!他每一堂课都令人深 深陶醉,每一堂课都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每一堂课都 能吸引住学生,“吸”住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出学生 的探究欲望。 • “富”:张老师学富五车。他的知识丰富,具备的深厚的 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才能将看似干巴巴的方程,讲得如 此生动,解释的如此清晰明了,令学生、老师豁然开朗! • “帅”:张老师的每堂课都如此引人入胜,轻而易丼地撩 起个个如火炉似的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原本沉闷课堂不再 沉闷,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探索的目标, 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迫切的发表想法!

听张齐华老师的课有感

听张齐华老师的课有感

听张齐华老师《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和顺冉春林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和全县数学送教队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参加了这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国·重庆),最兴奋的是见到我最崇拜的偶像张齐华老师“数学王子”。聆听他的课就如品一杯醇厚的酒,清冽、甘甜,朴实中见智慧,从容中显实效。他把索然无味的数学课堂演绎成幸福的殿堂,令我着迷,令我陶醉。

本次张齐华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他独特的构思,令人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下面与大家分享他的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利用a b两个字母,写出加法交换律,从而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字母不仅表示数,还表示任意数。第二环节利用两个存钱罐创编出问题:一个存钱罐里面有a 元,另一个里面有5元,两个一共()元。并通过与学生的小游戏“这个是存钱罐a元,另一个是5元倒出放到a元的存钱罐,现在“结果”是?”让学生非常形象的理解a +5既表示算式,还表示结果。第三个环节教学“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吗?”时更加有艺术,不是教师直接讲解,而是请学生看资料,看数学家的规定,而后再来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接着配合习题让学生

真正理解掌握个中方法。最令人欣赏的要数最后一个环节:巧妙的通过他的年龄与儿子、神秘人的年龄关系,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及关系,还令学生产生了种种无限的遐想……

在这一节课中张老师深厚的功底、巧妙的设计、细致的点拨、独到的见解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如品春茶,回味无穷;如润春雨,心花绽放。

让学生站在前台——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赏析

让学生站在前台——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赏析

教育创新I®让学生站在前台

—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赏析

◎唐慧彬

一提到“数学王子”张齐华,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闪现 “精巧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精细的引导、精致的语言……”的确,听课的老师每次都被他匠心独运的课堂所深深折服。不过近几年张齐华老师的课却悄然发生了改变,很多时候全 课只有一张练习纸,即使有课件,也只是作为呈现习题之 用。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活动”中,张齐华老师就为大家奉上了如此风格的《小数乘 小数》,看似“粗放简约”的课堂却带给听课者深刻的思考 和启发。

片段一:选题一自主复习

出示六道计算题:①1.6x24 =____②1.36x4 =

____③ 9x4.7 =____④ 72 x0.56 =____©4.2x32 =

_⑥1.15x12 =_。师: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做两 题。小组讨论,选哪两题合适?说出理由。生1 :我们组选 的是1.6x24和72x0.56,既有一个数乘一位小数,也有一 个数乘两位小数。生2:我们组选的是72 x0.56和1.15 x 1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有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两位数乘三位 数。生3:我们组选的是1.36x4和1.15x12,虽然都是两 位小数乘整数,但是有第二个算式积的末尾有0。……

【品析】张老师遵循着传统的复习铺垫引人新课,但是 他没有直接提问“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没有安 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也没有组织列竖式计算。而是让学生 自主选题——“准备选哪两题?说说理由”。看似平常的一 问,学生的兴致却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可以随意进行选择。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或是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选择;或是根据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类型进行分类;或是找出了积末 尾有0的特殊情况……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对 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进行提取,互相提醒计算的注意点,并在 交流中及时补充。

金秋那份沉甸甸的收获——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有感

金秋那份沉甸甸的收获——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有感

金秋那份沉甸甸的收获——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教

师风采展示活动有感

硕果累累的金秋,因为有了“智慧﹒互动﹒成长”,让我有了份沉甸甸的收获!

以智慧为内容、互动为形式、成长为目标的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在厦门举行。11月3日---11月4日,我很荣幸能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名师的课堂教学,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

不同的名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学习时间,但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敏的教学机智、高尚的人格魅力不时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我也不禁叹服于他们的自信,他们的敏锐,他们的渊博。

在众多名师中,张齐华老师的课令我印象深刻。课堂上他举手投足温文尔雅,全身洋溢着一种儒雅之书卷气。张齐华老师是近年来活跃在小学数学课改舞台上的新秀之一。他的“唯美严谨、文化数学”、“质朴中内蕴思想深度、灵动中张显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受到人们热捧,他被小学数学教学界誉为“数学王子”。有人是这样评价他的:“张齐华老师上课,你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我也带着这种期待认真听了他的两堂课。课堂上,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有方法的引导、思想的启迪、文化的浸润、精神的熏陶,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元而立体的。课堂上,他行云流水的教学语言,跌宕起伏的教学过程,灵动飘逸的教学风格,对听课者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凸显出了此次活动的主题“超越自我”,《认识方程》致力于展示对数学内容理解的超越;《认识负数》致力于体现课堂风格的转变与超越。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我的座右铭。随着对数学、儿童以及课堂的思考不断深入,年近不惑的我,对自己的教学变革之路又有了新的领悟。今天就和大家讲讲我的几次超越之旅。

第一次超越:让平淡的数学焕发别样的风采

2003 年,那时我在江苏海安拿到一个参加县级比赛的机会。主办方告诉我,如果你能从县里比出来,就到市里,完了到省里,然后到全国。

当时准备的课是“走进圆的世界”,我就尝试给课堂一些新鲜的色彩。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上的能够跟别人的有所不同。所以这堂课是这样进入的:平静的水面丢进一颗石子,荡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圆。“大自然当中,圆不只是这样的……”,于是画面、音乐和我还算诗情画意的语言融合在一起。

当时这个课是非常精致的,精致到画面怎么出现,音乐什么时候停,停的时候是多少秒,都非常讲究。课的中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象,《墨子》中“圆,一中同长也”的论述,“圆出于方”的方法等,都用PPT做了精美的展示。

11 年前的这堂课的确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省里赛课,下课前我问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这堂课在那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但有教学论坛,大家在论坛上给了很高的评价,综合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美。

第二次超越:脱掉技术外套,向数学本质回归

对这堂课的满意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一天,师傅张兴华给我打电话,师父说,齐华,听说你的“走进圆的世界”特别有文化,我想问问你,“数学文化”和“数学+文化”是同一个概念吗?还没等我回答,师傅第二个问题就来了,他说,听说你的课上有个小男孩说了一句“圆真是太美了”,你当时有没有追问他说的圆指的是黑板上

张齐华 1

张齐华 1

张齐华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1简介

从最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因为热爱、执著和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男,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人民教育》《小

杨瑞科

学青年教师》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报道。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连续四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2荣誉成就

1998年,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在数学教学领域引起积极反响。

路漫漫十年课改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十年课改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十年课改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0年,国家强力推行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时间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千姿百态,花样别出。理论界南腔北调,争论不休,一线教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应了“教无定法”那句名言。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教学根深蒂固,教育观念难以转变;二是理论培训,实战指导跟不上步伐,形式主义成分多;三是教材编排过于零散,缺乏统一性;四是考试指挥棒墨守陈规,功利性驱动阴阳两面;五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教师欲罢不敢。因此,在农村学校,很多教师仍是新教材、老教法占据课堂,偶遇公开课便刻意打磨一番不排除“作秀”之意,无多大实际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研讨的深入推进,实战中问题的破解,国家政策的强化,让老师们逐渐尝到了课改的乐趣,大部分教者已由起初的“应付”逐渐转移到“试一试”,少数思想活跃前卫的优秀教师已基本脱胎换骨,新课程占据了主课堂,且呈燎原之势,在学校助推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新的成果,欣喜之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希望,感悟到了国家推行新课改的战略远景。

时至今日,课改之路已走过十年有余,可谓是路漫漫兮,吾等上下而求索。回味十年来一步一步的艰辛之路,有过彷徨,有过迷茫,而更多的是探索。作为贫困山区农村示范学校的校长,教师们一刻也未停息过,总想撕开一个缺口,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也许就是教育人的大爱。“一切为了孩子啊!”功夫不负,收获必至,现在的校

园无论集会研讨、课堂展示,还是闲下之余,大家都在谈论课改,反思课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破解让老师们分享着成功的收获,一则又一则的经验总结推广,让课堂更加理性、活跃起来,一篇又一篇的研讨论文让校园课改生机勃勃。过去的担心被完全抛弃,还课堂给学生不影响质量,反而让老师们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靠打时间仗取胜”中解脱出来,高效的精品课堂必将带来高效的质量,而且尊重每一个孩子,挖掘每一个孩子潜力,诱发孩子成功的欲望,也让孩子们成了课改的最大受惠者。这也许才是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第八届“新经典大讲坛”张齐华老师演讲实录

“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我的座右铭。随着对数学、儿童以及课堂的思考不断深入,年近不惑的我,对自己的教学变革之路又有了新的领悟。今天就和大家讲讲我的几次超越之旅。

第一次超越:让平淡的数学焕发别样的风采

2003 年,那时我在江苏海安拿到一个参加县级比赛的机会。主办方告诉我,如果你能从县里比出来,就到市里,完了到省里,然后到全国。

当时准备的课是“走进圆的世界”,我就尝试给课堂一些新鲜的色彩。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上的能够跟别人的有所不同。所以这堂课是这样进入的:平静的水面丢进一颗石子,荡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圆。“大自然当中,圆不只是这样的……”,于是画面、音乐和我还算诗情画意的语言融合在一起。

当时这个课是非常精致的,精致到画面怎么出现,音乐什么时候停,停的时候是多少秒,都非常讲究。课的中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象,《墨子》中“圆,一中同长也”的论述,“圆出于方”的方法等,都用PPT做了精美的展示。

11 年前的这堂课的确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省里赛课,下课前我问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这堂课在那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但有教学论坛,大家在论坛上给了很高的评价,综合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美。

第二次超越:脱掉技术外套,向数学本质回归

对这堂课的满意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一天,师傅张兴华给我打电话,师父说,齐华,听说你的“走进圆的世界”特别有文化,我想问问你,“数学文化”和“数学+文化”是同一个概念吗?还没等我回答,师傅第二个问题就来了,他说,听说你的课上有个小男孩说了一句“圆真是太美了”,你当时有没有追问他说的圆指的是黑板上那个到顶点距离等于定长的轨迹太美了,还是那一大堆的画面太美了。

师傅的话一在论坛上传开,有些人就说了,齐华的课你别看他多好,其实就剩下声光电三样东西。总之一句话,这是一堂没有内涵的课。

既然师傅和那么多好朋友提出来,我就反思,我的数学课是不是少了一点数学的东西?我当时定下一个誓言,三年的时间,重上“圆的认识”。而且,我定了三个要求:第一,大家都说你的课都是绚丽的画面,那再上的话,不允许出现一处和生活有关的画面。第二,大家都说你靠华丽的色彩,那就只允许出现黑白两色。第三,大家说你的课音乐悠扬,行,那就什么音乐都不出现。我决定来一个“三无产品”。

就在第三年,我备出了这堂课,名字叫“圆的认识”。这堂课这样进入:让孩子们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圆,在摸的过程当中,感受圆这个曲线图形和其他直线图形整体的差异。然后,给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这个论断。

整堂课围绕“圆究竟美在哪里”展开。孩子们觉得圆最美是因为它特别和谐,特别对称,特别光滑。是什么原因让圆显得那么光滑匀称,因为半径处处相等。这样就把半径、直径等研究内容串起来了。

第一版的“一中同长”只是作为史料呈现一下,新版本则是让学生感受,如果半径一会儿长,一会儿短,就得不到完美的圆形了。当然处处相等的不仅是圆,正三角形其实也有半径,只不过它是三条,正四边形是四条,正五边形五条,等等。设置了这个问题后,我让学生想象队伍里最远端的是谁,孩子异口同声地喊“圆”!我说不对呀!都是直线图形的队伍,你曲线图形来干什么?曲线和直线的关联,极限的思想就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了。

没有技术的日子是很痛苦的,但这堂课,代表了我的追求,那就是我希望实现一个由外而内的转变,向数学的本质回归。

第三次超越:在教与学之间寻找平衡

有一次,我很骄傲地跟我师傅说,我最长的一篇文章有21 页。师父看了文章后说,齐华,你不感到汗颜吗?这21 页的话有十四五页差不多都是你说的,你不觉得有点太多了吗?教学,教学,不光有“教”还要有“学”。

我的一个朋友也提醒我,听你的课,你永远是课堂的核心,而这是不对的。正是他们投来的“匕首”让我决定再一次调整,那就是在教与学之间寻找平衡。“平均数”是我转型非常重要的一堂课。

2003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 岁。课堂上,我呈现了这个素材后就抛出了“三连问”:这么些年过去了,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变短了还是长了?这是坏事还是好事?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我这“三连问”其实为的是最后的情境:可是一位70 岁的老爷爷,看到这个新闻却高兴不起来,还哭了,知道为什么吗?

我给学生两分钟,商量一下,如果这个老爷爷到现场来,你能不能从专业角度来劝劝他?孩子们很高兴,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起来。

两分钟过去了,一个男孩带着一脸坏笑举手了,他说,张爷爷,你好,我想送你一句话,那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生自古谁无死”。现场一百多位老师都笑趴下了。可学生才不管呢!他要的就是出风头的感觉。这时候课代表举起了手,这个女孩说,张爷爷你千万别难过,你可能不太懂平均数,平均数不代表个个都能活到71。我一听就傻了眼,全场又笑翻了。这时候班长举手了,我知道班长是来救场的。果不其然,班长说,张爷爷,你好,你千万别听他们的,他们不理解平均数,平均数啥意思,表示有的人会超过70,有的人活不到70。刚刚回答过的课代表站起来说,张爷爷不着急,我还有理由。我一听很高兴,我想他肯定会说张爷爷一定能长寿这样一些话。结果她说,张爷爷,你想中国有很多男性没有活到71岁对不对,既然有那么多人没有活到71岁,是不是多出了很多岁数呀,那多的那岁数不正好安到你头上嘛!——我的脸都绿啦!学生的回答带来一片笑声,但在笑声中是不是没了数学的影子?实际上,笑声的背后是学生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把握,是学生对平均数反应一组数据趋势的体会。

这一时期,我希望自己的数学课更好玩,更儿童一点,我希望数学课能接地气,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

第四次超越:向着“儿童”那方

有一位老师说,齐华,你的课非常有吸引力,钻研教材又很通透,课堂的驾驭能力又那么强,你的学生应该非常卓越。遗憾的是,我带过一届六年的学生,和平行班比较,成绩基本持平,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没有显著的差异。这无疑对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什么一个貌似卓越的老师并没有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学生呢?

于是我又开始上下而求索。说实在话,当我第一次看到郭思乐生本教育的课堂,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这是假课堂,六年级的孩子怎么可能这么卓越?

但后来,当我看到身边一所所学校在进行类似的实验,当我看到三四年后,他们的孩子就变得那么让人振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学生的素养,不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生长出来的。我决定用“认识负数”这堂课来转型!

当我决定重构这堂课后,我一直追问的是,课堂上,我们的孩子究竟在哪里?当然,转型是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我第一次拿出这堂课是在2009年,我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孩子表达对负数的理解,上完以后,满头大汗!有一位女老师跑到后台跟我讲,张老师,我求你,你千万不要改,好课有不同的标准,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那么有才华,嘴皮子那么好,你把自己的嘴锁得那么紧,把我们憋死了!

但是,我还不死心。在江苏淮安,第二次上课,我做了重大调整,依然是失败。我开始打退堂鼓,看来自己要一直能说会道下去。后来,我的一位师姐在我这堂课上加了一个环节,她让孩子们去画负数,她的做法一下子触发了我的灵感。

后来,我的课是这么展开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负数?孩子说楼梯上,天气预报,海拔,银行卡的余额里……于是,我先让孩子们分享对负数的通俗认识,接下来布置一个任务:你能把四个负数画下来吗?开始我只想实验,后来干脆放开,让孩子们把他看到的所有负数都画出来。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创意纷呈!-1 楼,-2楼,画一些汽车。天气预报,-2 度,画了毛主席,我愣了半天也没明白,学生说毛主席代表北京。

根据学生的作品,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老师只是在中间不停地穿插、点播和引导。当孩子们看到-2 厘米的时候,会有对话,会有置疑,会有争辩,会有完善。我在这当中会有引导,会有纠正,会有提升。这堂课就是在说负数,画负数,论负数的对话中把这堂课完整地向前推。让孩子们在充分对话过程当中,完成对数学意义的建构,这就是我现在对数学的理解。

从“走进圆的世界”,到现在的“认识负数”,我已经把所有的技术都洗干净了。未来的数学教学如果说还有新方法需要我们去挖掘的话,那就是无限地相信学生,有朝一日你会发现,他们太了解不起了!这就是我今天的发言,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