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观摩名师张齐华讲座《倾听:让学习真正发生》学习体会
观摩名师张齐华讲座《倾听:让学习真正发生》学习体会2020年3月3日接到教研员通知3月4日下午全县小学数学老师再次线上观摩名师讲座《倾听——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前百度了一下我们的名师:张齐华,有着“数学王子”的称号,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现在我们都是处于信息超载的社会,听过很多报道和分享,也参加过很多次的学习,我们学习心态是怎样的呢?是拿起笔记录的仪式感还是听过就过的消极过滤?张老师通过他的读书心得用一张思维导图来告诉我们倾听过后要心动不如行动。
那如何倾听呢?首先,一张目录告诉我们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1.什么是倾听?2.学生的倾听力怎么样?3.如何提升学生的倾听力?张老师从《百度百科》、说文解字以及心理学上解释了什么是倾听?倾听,不仅表现在动作上,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维活动。
学生的倾听力怎么样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情况并不理想,作为一名老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很清楚,从学生源头分析:1.课堂上部分学生不愿意倾听,他觉得听别人讲是浪费时间;2.不知道听谁的,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3.你一言我一语,不知道听什么;4.不知道怎么倾听;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提出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倾听力?这是此次报告的重点,也是我们老师急需知道的。
问题1:不愿听?策略一:用“规则”约束倾听张老师的团队还编写了一首倾听儿歌:身坐正,脚放平,不急举手倾耳听。
会思考,能判断,我会做个小裁判。
策略二:用“表达”撬动倾听1.由你想——他想2.由你想——原想,现想3.由你想——团队想课堂上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想孩子们一定会极愿意去倾听别人的想法,这三种学习工具是对我印象最深的,我想我会把它变成实际行动的。
问题2听谁的?这是课堂上的四种倾听模式:听老师讲,听学生讲,听老师和学生讲,听老师和学生互讲,告诉学生何时该听谁的。
张齐华小数乘整数观后感
张齐华小数乘整数观后感让学习真实而又高品质的发生——观《小数乘整数》有感再次观看“数学王子”张齐华的社会化学习课,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社会化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学习单,学习单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我的目标、我的研究、组内过关、当堂达标,本节课的开始王子先简单介绍学习单,并提出了学习要求,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讨论时间一共15分钟,在12分钟左右开始交流每人提出的问题,最后把小组内提出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记录到老师发的便签纸上。
看点来了,真正的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在有个人思考的前提下,生生开始对话,小组长发挥了组织协调的作用,来一波小组长的语言:“请圈出关键词”、“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大家还有补充吗?”、“这个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请×××回答”、“请××继续解答”、“很不错”、“我来说第四题,谁有补充?请××说”,小组长用丰富的课堂语言串联讨论过程,小组共学有序、有效。
质疑深化环节在王子对收集上来的学习单排序、筛选的基础上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由浅表到深层,思维水平由初级到高级,先探讨2.35×3,在明确是什么的情况下深究为什么?在孩子的质疑、补充下,明确了算理,通过“看”和“想”进一步明确了计算的方法,有问题提一提,深入聊一聊,使思路更清楚了。
针对学生提出的三位数乘整数和小数乘整数应该如何算,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此时学生信心满满、跃跃欲试,王子放开手,让孩子去尝试,王子用语言进行激励:你们激起了我的斗志,谁有本事把理说透我就服你们!在学霸的助力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而且把后面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算理也搞清楚了。
有人说,真正有“生长力”的课堂不是解决提出的问题,而是产生新的问题,而王子的课不仅产生了新的问题,又把它解决了。
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一、关注细节让学习更到位,如红笔的运用、板书的设计以及板书的规范性、语言的引导、对时间的要求等。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10月19日,有幸参加了在厦门举行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上,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张兴华带领他的名师团队张齐华、施银燕、刘延革、刘伟男、强震球等名师,为我们与会的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盛宴。
两天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其中最有感触的是“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做的主题讲座——《做最好的自己》。
张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他为在座的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学习别人,切勿迷失自己;博采众长,取长未必补短;认识自我,发现优势领域;理性探索,创造独特风格,把数学课堂上成有文化的数学课。
那么,如何把数学课堂上成有文化的数学课呢?从张老师的课堂和讲座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沉默的活火山,蕴藏无穷,价值无比,我们能做的远比我们想像得多很多,而这份潜能等着我们去发觉,等着我们去唤醒。
人的成功源于际遇,更源于潜能的释放,火山不是沉寂,不是自我封闭,人生就是不断找寻一个个突破口的历练过程,小小的成功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信源于日积月累的成功,循环反复,成功——自信——成功,人生小宇宙的爆发为你造就际遇,把握际遇为你带来人生不一般的高度。
其次,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贵人;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总会遇上数不清的支流。
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贵人。
感恩母亲,是母亲给我生命,抚养我成人;感恩我们的老师,在求学生涯中为我们指引;感恩我们的朋友,在我们低落的时候给我们鼓励,在得意的时候给我们鞭策!最后,还要虚心学习并坚持自我。
风雨过后有彩虹,黑暗过后有曙光,历练过后筑人生。
我们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提升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王子精彩演绎“赤裸裸”的数学课
王子精彩演绎“赤裸裸”的数学课◆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王子精彩演绎“赤裸裸”的数学课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王子精彩演绎“赤裸裸”的数学课2022年7月2123日,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新课题开题大会在三明影剧院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1400多名与会代表有幸聆听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专题讲座《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从教材到学材的构想》和示范课《圆的认识》。
我被他与自身年龄不相称精湛技艺深深折服:像一个学生,贪婪地呼吸着弥散在课堂字里行间、细枝末节中浓浓的数学文化;更像一名观众,正坐在金壁辉煌的剧院里,欣赏着一场主旋律是美丽魅力的音乐会。
是谁让枯燥单调的数字如此生动鲜活?是谁让孩子的思维如此韵律灵动?张齐华老师就是这场室内交响乐的指挥大师!张齐华,一个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何以在短短的教学生涯中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走进张齐华,感受他的数学温情,倾听他的数字旋律,从张老师的课堂和讲座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感悟之一:学养源自积淀在去三明听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张齐华的许多课例,阅读了许多他的文章,算是提前领略了一下名师风采:《认识整万数》、《因数和倍数》、《运算律》、《认识分数》、《走进圆的世界》、《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无不精彩;对《数学教师理应具备的几种视角》、《数学究竟姓什么》、《学校为谁而美丽?》、《为孩子的数学心灵积蓄一种力量》颇有感慨,与此同时,心底的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带着这份崇敬之情走进了他的课堂,无论是他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是艺术水准,都使我鞭策莫及。
他的课清新自然,在从容、幽默的语言中,更多了一份智慧、灵动和诗意。
他的引导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他的评价是那么的睿智幽默、他的激励是那么的真诚大方、他的倾诉是那么的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他的教学,已不再是刻意牵引,更多的是主张师生的平等对话、学生的个性张扬。
难怪有人这样评价他的课,质朴中内蕴思想深度、灵动中彰显人格魅力。
观张齐华老师
观张齐华老师《认识分数》有感胡萍早就听闻张齐华老师是有名的“数学王子”,于是便找到他的教学视频,看了《认识分数》的示范课,我对数学课的“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深度理解教材,把握了“为什么教”。
《认识分数》一节课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点课,这是个“元认知”的建构问题。
本节课是前面学生学习过的“平均分”的延续,是以后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体系中的“承前启后”“螺旋式上升”环节中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学生学习和建构“分数”模块具有“循序渐进”的奠基作用。
张老师在深度理解教材之后,把握了“为什么教”这个问题。
二、准确了解学情,吃准了“教什么”。
学生是一张白纸吗?任由我们做教师的随意涂画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每个学生都有着与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教学要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入手,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学起来才会感到亲切。
本节课张老师就是准确地了解了学情:学生从二年级起对于整数范围内的“平均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再者,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可以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探究所学的知识。
固此,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把教学目标定在了:1、借助“平均分”“一半”等学生熟稔的知识来理解;2、在经历折纸、涂色、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准确理解“几分之一”;3、多元信息呈现,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细心评价,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诠释了“怎么教”。
儿童学数学的过程是建立在他们的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经同化、顺应、概括、具体化等的心理过程后,实现原有经验对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解释,并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正是抓住了这个“理”,才引导学生走上了探究的这个“道”。
(1)找准起点,“一半”引入分数。
“平均分”是学生在“整数分”的过程中经常遭遇的。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晋江市名师课堂第十七期活动”于8月24日在晋江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观摩了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及其报告《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
张齐华老师绝妙的设计、睿智风趣的评价、真诚大方的鼓励、恰到好处的引导、必要的拓展与提升,以及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听了他的课,我才知道了数学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他的课至今让我意犹味尽。
张齐华老师在授课《平均数》时首先以“1分钟投篮挑战赛”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是用一次投篮投中的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还是用几次投篮中的某一次投中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抑或是用几次投篮的总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这体现了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核心,让学生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其次,张老师在课上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也可以),通过动态的“割补”来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所表示的均匀水平提供感性支撑。
首先两次在直观水平上通过“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课堂精彩不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后,张老师将课堂知识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加深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
挖掘生活中典型的小故事,小事例,让学生始终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时时有平均数,处处有平均数。
实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也把求平均数这节课推向另一个高度。
“①姚明所在篮球队的平均身高200厘米”,但在随后出示的篮球队照片中,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身高都是200厘米,“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而“某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深化了学生对于平均数反映“整体水平”的认识。
“②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而东东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东东去河里游泳有危险吗?③《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
一位老爷70岁了他看着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为什么流泪呀?这位老爷显然不懂平均数,你们是学过平均数的,赶紧商量商量怎样劝劝这位老爷爷。
无意中看到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一堂课——加法交换律,才知道原来加法交换律还可以上成这个样子,太佩服张老师了!当然学生也生成了很多精彩,
无意中看到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一堂课——加法交换律,才知道原来加法交换律还可以上成这个样子,太佩服张老师了!当然学生也生成了很多精彩,这也充分说明上课是需要思考的。
哎,五体投地!我只有拍手叫好的份了。
看完整节课,才发现数学的严谨在这节课中就这样春风化雨般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当然这节课还让学生有更多非知识性的收获,怎么可以这么有才呢?上课是要动脑筋的!下面是张老师这节课的实录:教学《交换律》(张齐华)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
(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
(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
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
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
”改为“?”)。
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生: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师:怎么验证呢?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
(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生2: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
走近张齐华
数学王子
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 小学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
张老师简介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 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 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 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人民教育》《小 学青年教师》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报道。曾 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 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 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 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连 续四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六十余 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参与数学课程标准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张齐华-教学特色 1. 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 2.以一种“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对问 题的思考,进而与学生一起交流、沟通、协 商:儿童的“前数学经验”。 3. 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与气度。 4.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搭建出了“文化数学” 这一崭新的教学平台
圆的认识
“和其他直线图形相比,你觉得圆美在哪里?” (圆由曲线围成) “可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或者椭圆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呀, 和他们相比,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圆看起来更光滑、匀称) “除了外表光滑、匀称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原因, 让圆成为最美的平面图形?”“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与 圆的美有什么重要的关联吗?” (事实上,正因为半径处处相等,才使得圆具备了一种无 限对称的和谐结构,美因此而生)
张齐华-荣誉成就
张齐华教学艺术
张齐华教学艺术之一:教学智慧彰显在细节中■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张齐华,男,1976年6月生,江苏海门人。
1997年任教于海门市实验小学,2004年调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工作,任教科室主任。
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先后获南通市骨干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成功在细节”。
成功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是一堂课出彩的关键。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张齐华老师将教材(图略)中的等分线作了隐藏处理,先出示第一条,告诉学生把一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来表示,请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
学生有的猜1/3,有的猜1/2。
课件验证后得出涂色部分是1/3。
教师继续出示第三张纸条,同样请学生估计。
许多学生一下子就估计出是1/6,老师让学生交流是怎么估的,有没有什么窍门。
原来学生用第三张与第二张纸条的1/3进行比较,发现这次涂色部分只有它的一半,所以确定用1/6来表示。
教师随即总结说:“瞧,借助观察和比较进行估计,这是多好的思考策略呀!”这个小小的一个细节却有思想在其中。
然而,精彩的还不仅仅停留于此,接下去,张老师凭借这张小纸条做大文章,让学生观察这里的涂色部分和对应的数,并谈谈发现。
学生有的发现了同样一张纸条,它的1/3要比1/6大;1里面有3个1/3,1里面有6个1/6;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涂色的一份也就越小……学生唧唧喳喳,思维异常活跃。
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从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到数学思维策略的综合训练,再到极限思想的有机渗透,朴素的内容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一切精彩源于老师关注细节。
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笔者还发现在教学《交换律》一课时,张老师勇做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
让学生站在前台——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赏析
教育创新I®让学生站在前台—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赏析◎唐慧彬一提到“数学王子”张齐华,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闪现 “精巧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精细的引导、精致的语言……”的确,听课的老师每次都被他匠心独运的课堂所深深折服。
不过近几年张齐华老师的课却悄然发生了改变,很多时候全 课只有一张练习纸,即使有课件,也只是作为呈现习题之 用。
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活动”中,张齐华老师就为大家奉上了如此风格的《小数乘 小数》,看似“粗放简约”的课堂却带给听课者深刻的思考 和启发。
片段一:选题一自主复习出示六道计算题:①1.6x24 =____②1.36x4 =____③ 9x4.7 =____④ 72 x0.56 =____©4.2x32 =_⑥1.15x12 =_。
师: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做两 题。
小组讨论,选哪两题合适?说出理由。
生1 :我们组选 的是1.6x24和72x0.56,既有一个数乘一位小数,也有一 个数乘两位小数。
生2:我们组选的是72 x0.56和1.15 x 1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有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两位数乘三位 数。
生3:我们组选的是1.36x4和1.15x12,虽然都是两 位小数乘整数,但是有第二个算式积的末尾有0。
……【品析】张老师遵循着传统的复习铺垫引人新课,但是 他没有直接提问“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没有安 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也没有组织列竖式计算。
而是让学生 自主选题——“准备选哪两题?说说理由”。
看似平常的一 问,学生的兴致却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可以随意进行选择。
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或是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选择;或是根据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类型进行分类;或是找出了积末 尾有0的特殊情况……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对 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进行提取,互相提醒计算的注意点,并在 交流中及时补充。
片段二:编题——积极建构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猜猜今天将要学习什 么知识?生齐答:小数乘小数。
听张齐华老师的课有感
听张齐华老师《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和顺冉春林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和全县数学送教队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参加了这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国·重庆),最兴奋的是见到我最崇拜的偶像张齐华老师“数学王子”。
聆听他的课就如品一杯醇厚的酒,清冽、甘甜,朴实中见智慧,从容中显实效。
他把索然无味的数学课堂演绎成幸福的殿堂,令我着迷,令我陶醉。
本次张齐华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
他独特的构思,令人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
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
下面与大家分享他的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利用a b两个字母,写出加法交换律,从而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字母不仅表示数,还表示任意数。
第二环节利用两个存钱罐创编出问题:一个存钱罐里面有a 元,另一个里面有5元,两个一共()元。
并通过与学生的小游戏“这个是存钱罐a元,另一个是5元倒出放到a元的存钱罐,现在“结果”是?”让学生非常形象的理解a +5既表示算式,还表示结果。
第三个环节教学“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吗?”时更加有艺术,不是教师直接讲解,而是请学生看资料,看数学家的规定,而后再来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接着配合习题让学生
真正理解掌握个中方法。
最令人欣赏的要数最后一个环节:巧妙的通过他的年龄与儿子、神秘人的年龄关系,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及关系,还令学生产生了种种无限的遐想……
在这一节课中张老师深厚的功底、巧妙的设计、细致的点拨、独到的见解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如品春茶,回味无穷;如润春雨,心花绽放。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我的座右铭。
随着对数学、儿童以及课堂的思考不断深入,年近不惑的我,对自己的教学变革之路又有了新的领悟。
今天就和大家讲讲我的几次超越之旅。
第一次超越:让平淡的数学焕发别样的风采2003 年,那时我在江苏海安拿到一个参加县级比赛的机会。
主办方告诉我,如果你能从县里比出来,就到市里,完了到省里,然后到全国。
当时准备的课是“走进圆的世界”,我就尝试给课堂一些新鲜的色彩。
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上的能够跟别人的有所不同。
所以这堂课是这样进入的:平静的水面丢进一颗石子,荡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圆。
“大自然当中,圆不只是这样的……”,于是画面、音乐和我还算诗情画意的语言融合在一起。
当时这个课是非常精致的,精致到画面怎么出现,音乐什么时候停,停的时候是多少秒,都非常讲究。
课的中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象,《墨子》中“圆,一中同长也”的论述,“圆出于方”的方法等,都用PPT做了精美的展示。
11 年前的这堂课的确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省里赛课,下课前我问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这堂课在那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但有教学论坛,大家在论坛上给了很高的评价,综合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美。
第二次超越:脱掉技术外套,向数学本质回归对这堂课的满意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有一天,师傅张兴华给我打电话,师父说,齐华,听说你的“走进圆的世界”特别有文化,我想问问你,“数学文化”和“数学+文化”是同一个概念吗?还没等我回答,师傅第二个问题就来了,他说,听说你的课上有个小男孩说了一句“圆真是太美了”,你当时有没有追问他说的圆指的是黑板上那个到顶点距离等于定长的轨迹太美了,还是那一大堆的画面太美了。
师傅的话一在论坛上传开,有些人就说了,齐华的课你别看他多好,其实就剩下声光电三样东西。
张齐华 1
张齐华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
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
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1简介从最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因为热爱、执著和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
男,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
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人民教育》《小杨瑞科学青年教师》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报道。
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
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连续四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
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2荣誉成就1998年,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在数学教学领域引起积极反响。
1999年,执教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因大胆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封闭、陈旧、机械的套路,有效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给传统应用题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0年,执教的“平均数”因充分关注“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听课教师中引起颇大反响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有关“平均数内涵”的大讨论。
路漫漫十年课改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十年课改吾将上下而求索2000年,国家强力推行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时间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千姿百态,花样别出。
理论界南腔北调,争论不休,一线教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应了“教无定法”那句名言。
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教学根深蒂固,教育观念难以转变;二是理论培训,实战指导跟不上步伐,形式主义成分多;三是教材编排过于零散,缺乏统一性;四是考试指挥棒墨守陈规,功利性驱动阴阳两面;五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教师欲罢不敢。
因此,在农村学校,很多教师仍是新教材、老教法占据课堂,偶遇公开课便刻意打磨一番不排除“作秀”之意,无多大实际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研讨的深入推进,实战中问题的破解,国家政策的强化,让老师们逐渐尝到了课改的乐趣,大部分教者已由起初的“应付”逐渐转移到“试一试”,少数思想活跃前卫的优秀教师已基本脱胎换骨,新课程占据了主课堂,且呈燎原之势,在学校助推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新的成果,欣喜之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希望,感悟到了国家推行新课改的战略远景。
时至今日,课改之路已走过十年有余,可谓是路漫漫兮,吾等上下而求索。
回味十年来一步一步的艰辛之路,有过彷徨,有过迷茫,而更多的是探索。
作为贫困山区农村示范学校的校长,教师们一刻也未停息过,总想撕开一个缺口,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也许就是教育人的大爱。
“一切为了孩子啊!”功夫不负,收获必至,现在的校园无论集会研讨、课堂展示,还是闲下之余,大家都在谈论课改,反思课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破解让老师们分享着成功的收获,一则又一则的经验总结推广,让课堂更加理性、活跃起来,一篇又一篇的研讨论文让校园课改生机勃勃。
过去的担心被完全抛弃,还课堂给学生不影响质量,反而让老师们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靠打时间仗取胜”中解脱出来,高效的精品课堂必将带来高效的质量,而且尊重每一个孩子,挖掘每一个孩子潜力,诱发孩子成功的欲望,也让孩子们成了课改的最大受惠者。
“反客为主”让思维在引领中超越——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感悟
“反客为主”让思维在引领中超越——张齐华“小数乘小数”教学感悟假期学习,有幸检索到张齐华老师的《小数乘小数》一课,带着欣喜和惊奇欣赏后彻底颠覆了我对计算课教学的认知,不禁感慨,原来计算课还可以这样上。
正如张齐华所说的那样,他的课堂没有单纯的数学知识、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堆砌,也没有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一节计算教学的课堂上给学生渗透的是数学方法的浸润和数学思维的超越,他对教材有着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理解,引领学生“反客为主”,为学生起飞的思维再次助航。
一、“反客为主”让旧知再现在复习铺垫的环节,张老师给学生提供了6道之前所学的小数乘整数的题目,让学生从中选择两道进行复习,一句“我相信真正有思考的同学他可不是随便挑的,他一定有自个的道理”引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最适合的题目。
当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张老师恰当的做出点评,对选择题目难度比较大的学生张老师说:“女生下手比较狠”,所选题目涵盖性比较强的学生张老师说:“不仅仅是简单和难的问题,你看它还涉及到了一位小数乘整数和两位小数乘整数”,这样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第一次“反客为主”的选题就在脑海里实现了旧知的再现。
接下来张老师和学生一起订正题目时,“明明是1.6乘4,为什么你竖式里写的却是64呢”“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可为什么你们的结果都是一位小数呢”两句点拨提问彻底唤醒了学生头脑中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以及算法。
二、“反客为主”成就课堂主宰新授时,张老师给出了只研究三道题目的要求,但至于研究哪三道呢,老师给出A和B两个方案,让学生在老师出题学生算和学生讨论出题全班算的选择上进行抉择,张老师不仅尊重孩子的意愿,也激发了学生研究的欲望。
在接下来小组讨论时,张老师给予了两点友情提醒,1、为了控制难度,所出题目只涉及到一位或者两位小数;2、不能随便设计,待会汇报时要说一下设计的意图是什么,说出自个的想法。
不难看出,学生汇报时所设计的小数乘小数乘法算式题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能说出题目设计特点,张老师尊重学生的设计,他从学生设计题目中分别选择了三道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让学生进行新知的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第八届“新经典大讲坛”张齐华老师演讲实录
“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我的座右铭。
随着对数学、儿童以及课堂的思考不断深入,年近不惑的我,对自己的教学变革之路又有了新的领悟。
今天就和大家讲讲我的几次超越之旅。
第一次超越:让平淡的数学焕发别样的风采
2003 年,那时我在江苏海安拿到一个参加县级比赛的机会。
主办方告诉我,如果你能从县里比出来,就到市里,完了到省里,然后到全国。
当时准备的课是“走进圆的世界”,我就尝试给课堂一些新鲜的色彩。
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上的能够跟别人的有所不同。
所以这堂课是这样进入的:平静的水面丢进一颗石子,荡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圆。
“大自然当中,圆不只是这样的……”,于是画面、音乐和我还算诗情画意的语言融合在一起。
当时这个课是非常精致的,精致到画面怎么出现,音乐什么时候停,停的时候是多少秒,都非常讲究。
课的中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象,《墨子》中“圆,一中同长也”的论述,“圆出于方”的方法等,都用PPT做了精美的展示。
11 年前的这堂课的确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省里赛课,下课前我问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这堂课在那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但有教学论坛,大家在论坛上给了很高的评价,综合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美。
第二次超越:脱掉技术外套,向数学本质回归
对这堂课的满意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有一天,师傅张兴华给我打电话,师父说,齐华,听说你的“走进圆的世界”特别有文化,我想问问你,“数学文化”和“数学+文化”是同一个概念吗?还没等我回答,师傅第二个问题就来了,他说,听说你的课上有个小男孩说了一句“圆真是太美了”,你当时有没有追问他说的圆指的是黑板上那个到顶点距离等于定长的轨迹太美了,还是那一大堆的画面太美了。
师傅的话一在论坛上传开,有些人就说了,齐华的课你别看他多好,其实就剩下声光电三样东西。
总之一句话,这是一堂没有内涵的课。
既然师傅和那么多好朋友提出来,我就反思,我的数学课是不是少了一点数学的东西?我当时定下一个誓言,三年的时间,重上“圆的认识”。
而且,我定了三个要求:第一,大家都说你的课都是绚丽的画面,那再上的话,不允许出现一处和生活有关的画面。
第二,大家都说你靠华丽的色彩,那就只允许出现黑白两色。
第三,大家说你的课音乐悠扬,行,那就什么音乐都不出现。
我决定来一个“三无产品”。
就在第三年,我备出了这堂课,名字叫“圆的认识”。
这堂课这样进入:让孩子们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圆,在摸的过程当中,感受圆这个曲线图形和其他直线图形整体的差异。
然后,给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这个论断。
整堂课围绕“圆究竟美在哪里”展开。
孩子们觉得圆最美是因为它特别和谐,特别对称,特别光滑。
是什么原因让圆显得那么光滑匀称,因为半径处处相等。
这样就把半径、直径等研究内容串起来了。
第一版的“一中同长”只是作为史料呈现一下,新版本则是让学生感受,如果半径一会儿长,一会儿短,就得不到完美的圆形了。
当然处处相等的不仅是圆,正三角形其实也有半径,只不过它是三条,正四边形是四条,正五边形五条,等等。
设置了这个问题后,我让学生想象队伍里最远端的是谁,孩子异口同声地喊“圆”!我说不对呀!都是直线图形的队伍,你曲线图形来干什么?曲线和直线的关联,极限的思想就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了。
没有技术的日子是很痛苦的,但这堂课,代表了我的追求,那就是我希望实现一个由外而内的转变,向数学的本质回归。
第三次超越:在教与学之间寻找平衡
有一次,我很骄傲地跟我师傅说,我最长的一篇文章有21 页。
师父看了文章后说,齐华,你不感到汗颜吗?这21 页的话有十四五页差不多都是你说的,你不觉得有点太多了吗?教学,教学,不光有“教”还要有“学”。
我的一个朋友也提醒我,听你的课,你永远是课堂的核心,而这是不对的。
正是他们投来的“匕首”让我决定再一次调整,那就是在教与学之间寻找平衡。
“平均数”是我转型非常重要的一堂课。
2003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 岁。
课堂上,我呈现了这个素材后就抛出了“三连问”:这么些年过去了,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变短了还是长了?这是坏事还是好事?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我这“三连问”其实为的是最后的情境:可是一位70 岁的老爷爷,看到这个新闻却高兴不起来,还哭了,知道为什么吗?
我给学生两分钟,商量一下,如果这个老爷爷到现场来,你能不能从专业角度来劝劝他?孩子们很高兴,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起来。
两分钟过去了,一个男孩带着一脸坏笑举手了,他说,张爷爷,你好,我想送你一句话,那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生自古谁无死”。
现场一百多位老师都笑趴下了。
可学生才不管呢!他要的就是出风头的感觉。
这时候课代表举起了手,这个女孩说,张爷爷你千万别难过,你可能不太懂平均数,平均数不代表个个都能活到71。
我一听就傻了眼,全场又笑翻了。
这时候班长举手了,我知道班长是来救场的。
果不其然,班长说,张爷爷,你好,你千万别听他们的,他们不理解平均数,平均数啥意思,表示有的人会超过70,有的人活不到70。
刚刚回答过的课代表站起来说,张爷爷不着急,我还有理由。
我一听很高兴,我想他肯定会说张爷爷一定能长寿这样一些话。
结果她说,张爷爷,你想中国有很多男性没有活到71岁对不对,既然有那么多人没有活到71岁,是不是多出了很多岁数呀,那多的那岁数不正好安到你头上嘛!——我的脸都绿啦!学生的回答带来一片笑声,但在笑声中是不是没了数学的影子?实际上,笑声的背后是学生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把握,是学生对平均数反应一组数据趋势的体会。
这一时期,我希望自己的数学课更好玩,更儿童一点,我希望数学课能接地气,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
第四次超越:向着“儿童”那方
有一位老师说,齐华,你的课非常有吸引力,钻研教材又很通透,课堂的驾驭能力又那么强,你的学生应该非常卓越。
遗憾的是,我带过一届六年的学生,和平行班比较,成绩基本持平,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没有显著的差异。
这无疑对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什么一个貌似卓越的老师并没有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学生呢?
于是我又开始上下而求索。
说实在话,当我第一次看到郭思乐生本教育的课堂,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这是假课堂,六年级的孩子怎么可能这么卓越?
但后来,当我看到身边一所所学校在进行类似的实验,当我看到三四年后,他们的孩子就变得那么让人振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学生的素养,不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生长出来的。
我决定用“认识负数”这堂课来转型!
当我决定重构这堂课后,我一直追问的是,课堂上,我们的孩子究竟在哪里?当然,转型是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我第一次拿出这堂课是在2009年,我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孩子表达对负数的理解,上完以后,满头大汗!有一位女老师跑到后台跟我讲,张老师,我求你,你千万不要改,好课有不同的标准,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那么有才华,嘴皮子那么好,你把自己的嘴锁得那么紧,把我们憋死了!
但是,我还不死心。
在江苏淮安,第二次上课,我做了重大调整,依然是失败。
我开始打退堂鼓,看来自己要一直能说会道下去。
后来,我的一位师姐在我这堂课上加了一个环节,她让孩子们去画负数,她的做法一下子触发了我的灵感。
后来,我的课是这么展开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负数?孩子说楼梯上,天气预报,海拔,银行卡的余额里……于是,我先让孩子们分享对负数的通俗认识,接下来布置一个任务:你能把四个负数画下来吗?开始我只想实验,后来干脆放开,让孩子们把他看到的所有负数都画出来。
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创意纷呈!-1 楼,-2楼,画一些汽车。
天气预报,-2 度,画了毛主席,我愣了半天也没明白,学生说毛主席代表北京。
根据学生的作品,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老师只是在中间不停地穿插、点播和引导。
当孩子们看到-2 厘米的时候,会有对话,会有置疑,会有争辩,会有完善。
我在这当中会有引导,会有纠正,会有提升。
这堂课就是在说负数,画负数,论负数的对话中把这堂课完整地向前推。
让孩子们在充分对话过程当中,完成对数学意义的建构,这就是我现在对数学的理解。
从“走进圆的世界”,到现在的“认识负数”,我已经把所有的技术都洗干净了。
未来的数学教学如果说还有新方法需要我们去挖掘的话,那就是无限地相信学生,有朝一日你会发现,他们太了解不起了!这就是我今天的发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