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新教材]...
《离骚(节选)》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 辞的文学知识
2.学习第一段(掌握文言 实词、虚词、句式)
二、问题导学
1.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掌握第一段中重要的文 言实词、虚词、句式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杰出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 者。名平,字原。楚武王后 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苟余情其信芳(副词,确实) 信怀信侘傺(名词,忠诚)
4、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
5、《楚辞》为西汉刘向所编,收有屈原、宋_玉_、唐勒、景差和汉
代贾谊、东方朔等人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第二段(掌握文言 实词、虚词、句式)
二、问题导学
1,掌握第二段文言实词、 虚词、句式
三
点
拨第 精二 讲段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使动用法,
表承接
使……返回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使动用法,使……步行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表转折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做翻译1(开头10句)
悔恨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我久 久伫立而想返回。 转过我的车马返回 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
《离骚(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二,“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的 美人指代楚怀王,这里直接说的是 担心楚王衰老不堪大任;其实更想 指出担忧的是楚王不思变革,不图 进取,苟且偷安,昏聩误国。这反 应了屈原面对楚王昏庸、国家颓势 自己却不能及时地有所作为的焦虑 心情,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 品德。
• 原文: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想到草木花草的飘零堕落,恐怕有 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也会逐渐衰老。
• 诗中出现的两个“恐”字,说说诗 人“恐”的内容各是什么?这种 “恐”反映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 现他怎样的品德?
• 第一,“恐年岁之不吾与”,担心 光阴似水,时不我待,不能把美好 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国家,以 完成振兴楚国的大任。
• 译文: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投案, 贪图享乐,国家的前途既黑暗又危险。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 惮:畏惧,害怕。殃:灾祸。
• 皇舆:君王所乘的车子,这里用来比喻国 家。败绩:原指军队大败,这里比喻国家 的覆亡。
• 译文:难道我害怕灾祸,只是恐怕国 家遭受灭亡。
原文: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忽:匆匆忙忙的样子。 奔走以先后:在国君前后奔走,指为国
• 不:“何不”的省略 • 抚:凭借,把握。 • 壮:壮盛之年 • 弃秽:抛弃污秽的品行。 • 度:法度。 • 译文:君王为什么不把握壮盛之年,
抛弃污秽的品行。为什么不改变这种 法度?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 骐骥:良马 • 道:通“导”,引导。 • 先路:做先驱带路。 • 乘坐良马快跑吧,来啊,我愿在前
《离骚》屈原
原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纷:盛多的样子。繁多。 此:这些。指代上文所说的家世、生辰、嘉名。 美:形作名,美德。 又重之以修能:介词后置。应为:又以修能重之。 译为:又把培养自己优秀的才能加在这些内美上。
高二语文新教材《离骚(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离骚(节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分,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对偶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发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辨析。
本题中,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误,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的字数不相等。
D项,“将自己与般百姓形成对比”有误,没有对比。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本题中,A项,“察”,应是“看清楚”的意思。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伏清白..兮..以死直兮B.怨灵修之浩荡C.宁溘死以流亡..兮D.长余佩之陆离..【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
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古义指,;今义:。
A项,“清白”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纯洁;没有污点。
B项,“浩荡”: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C项,“流亡”:古义:随水流而消逝。
离骚全文及高中离骚节选及翻译
高中离骚节选及翻译:2~3页离骚全篇及翻译:3~12页高中《离骚》节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民生之多艰:为百姓的生活艰辛而悲伤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已,謇朝谇而夕替:早晨进谏傍晚就被罢官。
既替余以蕙纕兮:他们以我佩戴惠草做的腰带为理由罢免我,又申之以揽茝: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怨就怨神仙(指楚王)这样荒唐啊,终不察夫民心:他始终不体察人民的心声。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那些女子(指奸臣)妒忌我的秀美的眉毛(指高尚的德行),谣诼谓余以善淫:造谣诬蔑说我好做淫荡之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偭规矩而改错:背弃规矩而又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违背是非标准追求歪曲事实,竞周容以为度: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原则。
忳郁邑余侘傺兮: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余不忍为此态也:我坚决不以媚俗取巧为姿态。
鸷鸟之不群兮: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自前世而固然: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方与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夫孰异道而相安:志向不同何以彼此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宁愿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尤而攘诟:暂时忍受罪过,等待将来除去耻辱.伏清白以死直兮: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固前圣之所厚: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悔相道之不察兮: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延伫乎吾将反: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回朕车以复路兮: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步余马于兰皋兮:赶着我的马车缓缓在兰草水边行走,驰椒丘且焉止息: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进不入以离尤兮: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退将复修吾初服: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偿宿愿。
制芰荷以为衣兮: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集芙蓉以为裳: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不吾知其亦已兮: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新教材高中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第一单元离骚(节选)
(4)及 ①及.行迷之未远( 趁着 ) ②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至,到达 ) ③望尘莫及.( 赶得上 ) ④其贤不及.孔子( 比得上 )
(5)反 ①延伫乎吾将反.( 返回 ) 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类推 ) ③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翻转 )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反省 ) 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违背 )
3.《离骚》一诗塑造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高余冠之 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 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 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 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 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 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 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 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 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答案:一个爱国诗人,关心国运、关心民生是他心之所系。但 在那个时代里,人民的生活艰难悲惨,不能不使诗人哀叹不已,伤 感有加。作为一个几遭贬抑的封建士大夫,却只能仰天长叹,掩面 哭泣。
2.“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悔”字应怎 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 盾?为什么?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 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 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 《屈原赋注》等注本。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原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我一面擦泪一面长长叹息,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jī jiǎn zhāo sùi2、原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翻译:我唯爱好修洁自我约束,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
Hùi xiāng chǎi3、原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翻译: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重责我采集苗兰。
4、原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即使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5、原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翻译:我埋怨王上太志意放荡,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
jízhuó6、原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翻译: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谗毁我放荡不羁。
miǎn7、原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翻译:庸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他们面对着规矩,却能改变措施。
8、原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翻译:违背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以取悦于人(苟合以取容)成为法度。
tún chà chì9.原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翻译:我愤懑抑郁失神而立,现在我多么孤独穷困!kè10.原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翻译:也不愿采取这种态度取悦于人。
11.原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翻译:雄鹰不与燕雀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12.原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翻译:方与圆怎能互相配合? 志向不同怎能彼此相安?rǎng gòu13.原句: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翻译14.翻译15.原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翻译:我后悔没有仔细察看道路,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
16.原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翻译:我调转车子走回原路,趁我迷途还不太远的时候。
17.原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翻译:我牵着马在滋生兰草的水湾边漫步,跑上椒木林立的小山并且在这里稍事停留。
高中人教版屈原《离骚》节选全文_屈原离骚
高中人教版屈原《离骚》节选全文_屈原离骚高中人教版屈原《离骚》节选全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高中人教版屈原《离骚》节选译文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我只怨君主啊真是荒唐,你始终是不肯洞察我的胸臆。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姿容,于是造出百般谣言,说我妖艳狐媚!那些贪图利禄的小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方圆和规矩他们可以全部抛弃。
追随着邪曲,违背了法度,却厚着脸皮自吹符合先王的道义。
我忧愁,我烦闷,我承受着无边的罪戾,我困顿潦倒在这人妖颠倒的时期!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哦,那凤鸟怎么能和家雀合群?自古以来本就这样泾渭分明。
哪有圆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异路人能携手同行!我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担承。
《离骚(节选)》-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写作 原因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 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 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mǐ)不毕见(xiàn)。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举类迩(ěr)而见(xiàn)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长短不一,多用 “兮”字。
《楚辞》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
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解决生字词,感受楚辞语言特色。
解题
• “离”,通“罹”,“遭遇” • “骚”,“忧愁”
• 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
•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4.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5.览揆(kuí): 6.肇(zhào):
字余曰灵均。
7.锡:通“赐”。
⑫正则:公平而有法则。
这是屈原名“平”的解释。
⑬灵均:灵善而质均。这是对屈原字“原”的解释。
作者在《离骚》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高贵的出身 是楚王同姓之臣,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
① 高、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加高,加长 ② 岌岌:形容山势高耸;形容十分危险,岌岌可危
③ 陆离:修长 ④ 芳、泽:芬芳、润泽 杂糅:混杂糅合 ⑤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⑥ 反顾:回头看 ⑦四荒:四方荒远之地 ⑧章:“彰”,明显 ⑨民生:人生 ⑩惩:改变
一.外在形象
奇装异服,显示出他性格的卓尔不群,与众不同,高洁不俗
国是我的本分,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降生时刻的不凡 标明降生在一个特殊时刻,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氓离骚(节选)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 离骚(节选)
1.阅读《氓》,把握文中叙事与抒情巧妙结合的特色,感受诗歌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2.阅读《离骚》(节选),把握“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 人的情志。 3.理解两首诗中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比较两首诗不同的艺术 风格,认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
[10]在对自己不见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后,诗 人“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可见其虽然抑郁难平,但 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 直”,诗人愿意为正道而死。“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以 前贤为榜样,同时透露出其精神力量的来源。
[11]这几句诗是对“初服”的具体描绘。诗人不惮繁复 地描述种种衣饰,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意在表明他修 身之严,坚持清白的操守而至死不渝,这几句给人无限郑重之 感。“芰荷”“芙蓉”,诗人通过芬芳的花草和繁盛的装饰来 表现其高洁的品格和志向。“高余冠”“长余佩”两句描写 自己独特的穿戴,表现自己不同流俗、才华非凡,也表现了对 自我的张扬和对世俗的傲视。
古义: 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古义: 差错、过失。 今义:明朗,清亮;(性格)率直,痛快;舒服,畅快。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判断句 ) 译文: 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啊。 2.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 ) 译文: 把秋天订为婚期。 3.二三其德。( 主谓倒装句 ) 译文: 负德变心。
[4]本章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桑树起兴,以“其叶沃若” 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和美丽容颜。以桑葚比喻爱情,把恋爱中 的女子比作贪食桑葚而快乐的斑鸠。桑葚是酸甜的,斑鸠多食 则易昏醉;爱情是美好的,人过于迷恋则易上当受骗。女子从 失败的爱情中得出慨叹,告诫后人:女子不要过分迷恋男子,沉 溺于爱情。
战国楚国-屈原《离骚(节选,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战国楚国-屈原《离骚(节选,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离骚(节选,高中选修版)战国楚国-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翻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1.2 《离骚(节选)》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观察 衡量
开始 赐 美好
出生时的情况
n→v
n→v
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先父名为伯庸。正当寅年的寅月寅 日,我降生了。先父观察衡量我降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赐 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
知识补充
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 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 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 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 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 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 平正就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 形,就是地的象征,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 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 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 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思考: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高贵出身:与王同宗
述家世
降生不凡:诞辰吉祥 赐予嘉名:政治理想
作用: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 亡负有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详解
披(楚地方言)
省略句,以(之)为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各种香草: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
比喻美好品德 和高尚情操
修
身
比喻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美人
比喻有才德、有作为的人
治
乘骐骥
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Nhomakorabea国
思考: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述理想
注重修身,提高品德才能 注重辅国,使国家富强
移情法:移情于物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把握时间,为楚王和国家献 身,一往无前。
1-2《离骚(节选)》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内心苦太闷息,:忧叹国息忧;民。 民生:人生;
第 三 段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修姱:美好; 鞿羁:喻指束缚、约束;
謇朝谇而夕替。
謇:助词,无义; 谇:谏诤;替:废弃;
既替余以蕙纕兮, 写自蕙己纕修:心用养香性蕙却作受佩到带不;公正的待遇。
又申之以揽茝。
揽茝:采摘白芷;
固时俗之工巧兮, 认时清俗时:势世俗,;孤独苦闷
偭规矩而改错。
偭:违背; 错:同“措”,举措;
背绳墨以追曲兮, 绳墨:喻指准绳、准则; 追曲:追随邪佞;
竞周容以为度。
周容:迎合讨好;
忳郁邑余侘傺兮, 忳郁邑:强调忧闷之深切;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侘傺:失意的样子;
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写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作 背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景
——司马迁《屈原列传》
“屈原放逐,著《离骚》。”
——《史记·太史公自序》
《离骚》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读
准 苗裔(yì) 字
孟陬(zōu) 庚寅
览揆(kuí)
(gēng yín)
苗裔:远代子孙
朕:我;
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 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皇,大;
正当寅年寅月寅日那天,
摄提:古代纪年术语我,降寅生年了;。
孟陬:孟春正月,寅父月亲;观察衡量我出生的
览揆:观察衡量; 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
美名:
初度:出生时的情况;
肇:开始;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我的字叫作灵均。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节选)○屈原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只要内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再穿上带着露珠的薜荔。
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绞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
我是如此虔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
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创作背景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
”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
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写作时间当在秋天。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节选)课文原文
《离骚》(节选)课⽂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申之以揽茝。
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
众⼥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巧兮,偭规矩⽽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前世⽽固然。
何⽅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相安?屈⼼⽽抑志兮,忍尤⽽攘诟。
伏清⽩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息。
进不⼊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之可惩?--------------------------------------------------------------------------------屈原·离骚(全⽂)--------------------------------------------------------------------------------帝⾼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正则兮,字余⽈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之⽊兰兮,⼣揽洲之宿莽;⽇⽉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之零落兮,恐美⼈之迟暮;不抚壮⽽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期”)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兮,后悔遁⽽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1、对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预习1、正音苗裔孟陬揆扈芷汩搴骐骥申椒昌被惮踵荃謇羌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
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离骚(节选)赏析
1.诗人的形象:
“帝高阳”三句——诗人出身高贵,具 有与生俱来的不凡气度。
“名余”句——诗人名为“正则”,正: 公正;则:法则,隐括屈原名“平”。 诗人字为“灵均”,灵:美、善;均, 平坦,隐括屈原字“原”。诗人的名字 暗含其人格的公正、刚直。
“纷吾……迟暮”——喻诗人珍惜青春, 只争朝夕,修养高洁的志趣、纯正的品 格,锻炼治国的才能。
后悔对前途没有察看清楚啊,伫立眺望我想要 回返。回转我的车踏上昔日的路啊,趁着迷途 还不远。让我的马在生有兰草的河湾漫步啊, 在有椒树的山丘上奔驰且流连。进身君前不被 任用反而获罪啊,退步我将重新整制以前的衣 衫。裁制菱荷的叶做上衣啊,采集荷花来做裙 裳。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我的情操依旧高洁芬 芳。我头戴高高的冠冕啊,腰悬长长的佩剑。 香草的芬芳和佩玉的光泽交集啊,唯有光明纯 洁的品质还没有损伤。忽然回头纵目远望啊, 目光顾望到荒远的四方。我的佩饰缤纷而繁盛 啊,香草的芬芳浓烈而彰扬。人生各有所乐啊, 我独把修洁作为一贯的习尚。即使粉身碎骨我 也不会改变啊,我的心岂能被任何困厄挫伤。
第二,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 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 史人物、自然现象编织成幻想的世界。 如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 夕至悬圃(神话中的山),他以望舒 (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飞廉(风神 之名)鸾凰、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 仪仗,上叩帝阍(天帝的看门人),下 求佚女(帝喾的妃,商人祖先契的母 亲),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 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 理想的精神。
如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悬圃神话中的山他以望舒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飞廉风神之名鸾凰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帝阍天帝的看门人下求佚女帝喾的妃商人祖先契的母亲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1.2《离骚(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段: 述家世
高贵出身:与王同宗 降生不凡:诞辰吉祥 赐予嘉名:政治理想
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 诉说着他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 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 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 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离骚》节选
屈原
1 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文体知识。
学
习
2 疏通文言字词,把握文意,梳理行文脉络。
目
标
3 理解文中抒情主人公形象,赏析文本艺术特点。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 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 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 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 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 骚》,盖自怨生也。
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责任, 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 述理想
注重修身,提高品德才能 注重辅国,使国家富强
移情法:移情于物
自美、自爱、自傲、自负
“移情”技法的运用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 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 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 物”。
《离骚(节选)》(教案)-【新教材精创】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
《离骚(节选)》教案【文本解读】《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学习时不妨结合《屈原列传》,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
诵读时,要注意诗中繁复的意象、回旋复沓的表达、独特的节奏韵律,感受其中澎湃激荡的情感。
【素养目标】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把握“楚辞体”的特点。
2.领会本文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4.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难点】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屈原是诗歌王国里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他出现在中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仰慕的典范。
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是中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且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屈原,来领略《离骚》的美吧!一、知人论世1.了解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创立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2.相关背景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
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
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
于是,他就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节选)[新教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张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
1、正音
苗裔孟陬揆扈芷汩搴骐骥申椒昌被惮踵荃謇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
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
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
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
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
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
后人多各从其一说。
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
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
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孟陬:正月揆:揣度扈:被,披辟芷:幽僻的白芷。
芷,香草名,白芷汩:水急流通状搴:攀、折骐骥:骏马申椒:申地产的椒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惮:害怕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踵:脚后跟荃: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忠贞的样子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
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
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习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
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
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
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
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
息。
五、研究性学习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资料提供:www。
3hj。
cn)
六、板书设计
出身楚怀王同宗
内美兴盛楚王
排挤作者邮箱:zhangylwen@126。
com[1]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