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原文
![离骚节选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2dee5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1.png)
离骚节选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改此度一作: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译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那年正当孟陬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予我贞祥的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君王不趁早修好美德,又怎能将不好法度改掉?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注释离骚:离别的忧愁。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小序》:离,别也;骚,愁也。
此题目之义,历来多有争议。
高阳:楚之远祖颛顼之号。
一说即祝融吴回。
苗裔:喻指子孙后代。
裔,衣服的末边。
朕:我。
皇考:已故父亲的尊称。
一说指太祖或曾祖。
皇,美,即光明,伟大。
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
此指寅年。
贞:正当。
孟陬:夏历正月。
庚寅:指庚寅日。
降:降生,出生。
皇:皇考。
揆:揣测。
肇:开始。
锡:赐。
名:命名。
字:起个表字。
纷:盛多貌,修饰“内美”。
内美:先天具有的美好品质。
重:加上。
修:美好。
扈:披。
江离:香草名。
辟:同“僻”,幽僻。
芷:白芷,香草名。
纫:草有茎叶可做绳索。
秋兰:香草名。
即泽兰,秋季开花。
汩:水流急貌。
此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不吾与:即“不与吾”。
与,等待。
搴:摘。
阰:山坡。
揽:采。
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离骚》节选,参考注释翻译全文
![《离骚》节选,参考注释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1229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9.png)
离骚(节选)屈原〔先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ff3d01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7f.png)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节选)○屈原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只要内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再穿上带着露珠的薜荔。
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绞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
我是如此虔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
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创作背景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
”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
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写作时间当在秋天。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原文节选及翻译
![《离骚》原文节选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35f028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7.png)
《离骚》原文节选及翻译《离骚》原文节选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离骚应该都不陌生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离骚》原文节选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译文: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
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
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
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
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
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
离骚 古诗文
![离骚 古诗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8c77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5.png)
离骚古诗文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原文较长,以下是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注释、译文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8185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b.png)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原文】《离骚(节选)》战国·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①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③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④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⑤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⑥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⑦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⑧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⑩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1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4)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7)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18)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2)何方圜之能周兮?(23)夫孰异道而相安?(2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2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27)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28)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29)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30)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3)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34)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35)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3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8)【注释】①高阳:传说中的上古部族首领颛顼(zhuān xū),号高阳氏,相传是楚国开国君主的远祖。
春秋时,楚武王熊通有子名瑕,受封于屈邑,子孙因以屈为氏,屈原是瑕的后人。
高中背诵古诗文—离骚(节选)
![高中背诵古诗文—离骚(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94a7b82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f.png)
高中背诵古诗文—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作者简介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时楚人,他与楚王是同姓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对内主张明修法度,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这些进步主张却遭到楚国贵族保守派的反对,屈原被他们谗毁、诬陷,楚王将屈原放逐。
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国攻破,在楚国覆亡前夕,屈原悲愤忧郁,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解读《离骚》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在一开始叙述了自己的身世背景、出生日期、名字的含义等。
诗人是高阳氏的后人,与楚国国君同宗,有辉煌的祖先;出生日期也非常巧,寅年寅月寅日出生;名字也非常美好:名为正则,字为灵均,内含着公正、法则、灵善等义。
这些都赋予了诗人美好的品质,是诗人爱国主义思想的来源,也是诗人积极进取的动力来源。
诗人不但有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而且还有多方面的卓越才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诗人用香花香草来比喻自己的美好品质,披江离,佩秋兰,情操高尚。
诗人热爱生活,珍惜时间,担心时间流逝快,因而朝夕必争,早上采山冈上的木兰花,晚上摘小洲边的宿莽,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锻炼才能。
诗人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在改革楚国的政治中贡献力量,让楚国变得富裕强大。
所以诗人劝导楚怀王,趁着年富力强,赶快抛弃秽浊的行为,把不好的法规制度改变,让国家走上正确的道路。
《离骚》节选原文 注释 翻译(杨朗)
![《离骚》节选原文 注释 翻译(杨朗)](https://img.taocdn.com/s3/m/398b018e58f5f61fb73666af.png)
《离骚》节选原文详注翻译帝:天帝,上帝,古代指天神。
德合天地称帝。
高阳:古帝颛顼的称号。
远古帝王颛顼氏有天下时的称号。
苗裔:后代。
苗裔指远末的后代子孙,是对祖先而言的。
楚国始封君熊绎(周成王时受封)。
据说是颛顼的后代。
屈原这支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
追本溯源,高阳当是屈原的远祖。
楚为颛顼之后,而屈原又是楚国的同姓。
朕:与“我”同意。
秦以后,才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
先秦之人不论上下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朕”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
皇考:对死去的父亲(或祖先)的美称。
皇,光大的意思。
伯庸:为屈原的皇考的字。
按:屈原此句意在自述出身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对楚之兴亡有重大责任,也为至死不能去国作铺垫。
写自己1、高贵的出身。
2、降生时刻的不凡。
3、美好的名和字。
4、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
宫。
以岁星(木星)在天空转运所指向的方位来纪年。
岁星指向寅宫(斗、牛之间)的那一年,叫做摄提格。
即寅年的别名。
这年大概在公元前三四零年前后。
各家的推算不同,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贞:正,当,犹言“正指着”、“对准了”。
孟陬:孟,始。
陬,即陬月,是夏历正月的别名。
夏历正月建寅,孟陬,孟春正月、寅月。
惟:《白话楚辞》:句首发语词。
庚寅:纪日的干支,日也。
正月里的一天,是寅日。
降:降生,下也。
强调自天而降。
按:据王逸说,屈原应诞生在寅年寅月寅日。
但据朱熹说,则以“摄提”为星名,而此星每年正月,皆指在寅的方位,则屈原的生年不一定在寅年,仅为寅月寅日而已。
“三寅”是周代民俗中最重要的吉祥日子。
“《孝经》曰:故亲生之膝下。
寅为阳正,故男始生而立于寅。
庚为阴证,故女始生而立于庚。
言己以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下母之体而生,得阴阳之正中也。
”(《楚辞补注》))有记载。
而“肇”若单纯讲初生时,文中已有在此处也没有什么作用,据中国古代的习俗,“肇”通“兆”合理一些,况且屈原出生不凡。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离骚》节选(解析版)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离骚》节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07e85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b.png)
《离骚》节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离骚〔先秦〕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完整版)人教版语文离骚节选原文翻译及注释
![(完整版)人教版语文离骚节选原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3e2dbc3ddccda38366baf60.png)
长太息①以掩涕兮,哀民生②之多艰。
余虽好③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④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⑤兮,又申⑥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⑦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⑧兮,终不察夫民心⑨。
众女嫉余之蛾眉⑩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⑴道之不察兮,延伫⑵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⑶兮,驰椒丘⑷且焉止息。
进⑸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⑹。
制芰⑺荷以为衣兮,集⑻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⑼兮,苟余情其信芳⑽。
高余冠之岌岌⑾兮,长余佩之陆离⑿。
芳与泽其杂糅⒀兮,唯昭质⒁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⒂兮,将往观乎四荒⒃。
佩缤纷⒄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⒅。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⒆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⒇?①太息:叹气。
②民:人。
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③好:喜欢。
一说: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④谇(suì):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极言谏。
⑤蕙纕(xiānɡ)其后果严重。
⑧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⑨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
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竞:争相。
:忧愁、烦闷,副词,作“郁周容:苟合取容。
度:法则。
?忳(tún)邑”的状语。
?溘死:忽然死去。
?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圜:同“圆”。
?攘诟:遭到耻辱。
?伏:通“服”,保持。
⑴相:看;观察。
⑵延伫:长久站立。
⑶皋:水边之地。
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离骚(节选)》屈原
![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离骚(节选)》屈原](https://img.taocdn.com/s3/m/5cde8a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b.png)
名句默写 1. 在《离骚》(节选)中,“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又重之以修能 ”两句写诗 人既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特别注重个人的才能。 2. 在《离骚》(节选)中,“ 扈江离与辟芷兮 , 纫秋兰以为佩 ”两句以“香 草”比兴,借披挂佩戴香草,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3. 在《离骚》(节选)中,“ 日月忽其不淹兮 , 春与秋其代序 ”两句表现了 时间变化迅速,四季更替有规律。 4. 在《离骚》(节选)中,“ 惟草木之零落兮 , 恐美人之迟暮 ”两句以“美 人”的衰老和草木的由盛到衰来表现诗人害怕有才德的人会衰老。
1
2
3
4
5
6
5. 在《离骚》(节选)中,“ 不抚壮而弃秽兮 , 何不改此度 ”两句写诗人期 望君王在盛年时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6. 在《离骚》(节选)中,“ 乘骐骥以驰骋兮 , 来吾道夫先路 ”两句表达诗 人愿意在前面领路,以让君王能纵横驰骋。
1
2
3句默写 《离骚(节选)》屈原
原文呈现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
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
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人教版语文离骚节选逐句翻译及注释
![人教版语文离骚节选逐句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af20088762caaedd33d4b3.png)
《离骚》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注释:太息:叹息,叹气。
掩涕:拭泪民生:百姓的生活。
句意:我长长叹息不断地拭泪, 哀伤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余虽好(hào)修姱(kuā)以革几(jī)羁(jī)兮,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注释:虽:只是好:喜欢。
修=姱:美好革几(jī):马缰绳羁(jī):马笼头謇:语气词朝:早晨谇:进谏替:解职,废弃句意: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是早上刚刚进谏,晚上就遭到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xiānɡ)兮,又申之以揽茝。
注释:替:废弃,贬黜。
蕙:蕙草。
纕:佩戴。
申:加。
以:因为。
揽茝:采集白芷。
句意:既因为佩戴蕙草而贬黜我啊,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句意:只要是我所向往和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fú)民心。
注释:灵修:楚怀王。
浩荡:荒唐。
民心:人心,诗人的苦心。
句意:怨君王你太荒唐啊!始终不知道体察我的苦心。
众女嫉(jí)余之蛾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注释:众女:比喻“群小”,小人们。
蛾眉:细长的眉,谓如蚕蛾之触角。
此处指美好的容貌,借以比喻“贤才”。
谣诼:造谣毁谤。
淫:行为不端。
句意:小人们嫉妒我的贤能,反而造谣污蔑说我是淫邪的人。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
注释:固:本来。
时俗:世俗,流俗。
工:善于,善长。
偭:违背。
错:通“措”,措施。
句意:本来,世俗就是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bèi)绳墨以追曲(qū)兮,竞周容以为度。
注释:绳墨:木工打直线的准绳和墨斗。
比喻规矩或法度。
周容:迎合讨好。
以为:作为。
度:法度,准则。
句意:离开准绳墨斗准求邪曲,争着把迎合讨好作为处世准则。
忳(tún)郁邑余侘傺(chà chì)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注释:忳:愤懑。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72ccd194b35eefdc9d3333c.png)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原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我一面擦泪一面长长叹息,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jī jiǎn zhāo sùi2、原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翻译:我唯爱好修洁自我约束,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
Hùi xiāng chǎi3、原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翻译: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重责我采集苗兰。
4、原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即使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5、原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翻译:我埋怨王上太志意放荡,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
jízhuó6、原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翻译: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谗毁我放荡不羁。
miǎn7、原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翻译:庸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他们面对着规矩,却能改变措施。
8、原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翻译:违背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以取悦于人(苟合以取容)成为法度。
tún chà chì9.原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翻译:我愤懑抑郁失神而立,现在我多么孤独穷困!kè10.原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翻译:也不愿采取这种态度取悦于人。
11.原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翻译:雄鹰不与燕雀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12.原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翻译:方与圆怎能互相配合? 志向不同怎能彼此相安?rǎng gòu13.原句: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翻译14.翻译15.原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翻译:我后悔没有仔细察看道路,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
16.原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翻译:我调转车子走回原路,趁我迷途还不太远的时候。
17.原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翻译:我牵着马在滋生兰草的水湾边漫步,跑上椒木林立的小山并且在这里稍事停留。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b7ccd99aaf1ffc4fff47ace3.png)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原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我一面擦泪一面长长叹息,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jī jiǎn zhāo sùi2、原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翻译:我唯爱好修洁自我约束,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
Hùi xiāng chǎi3、原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翻译: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重责我采集苗兰。
4、原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即使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5、原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翻译:我埋怨王上太志意放荡,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
jí zhuó6、原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翻译: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谗毁我放荡不羁。
miǎn7、原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翻译:庸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他们面对着规矩,却能改变措施。
8、原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翻译:违背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以取悦于人(苟合以取容)成为法度。
tún chà chì9。
原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翻译:我愤懑抑郁失神而立,现在我多么孤独穷困!kè10。
原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翻译:我宁愿忽然死去魂离魄散,也不愿采取这种态度取悦于人。
zhì11.原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翻译:雄鹰不与燕雀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Yuán fú12。
原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翻译:方与圆怎能互相配合?志向不同怎能彼此相安?rǎng gòu13.原句: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翻译:只好暂时委屈心志,抑制感情14xiāng15。
原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翻译:我后悔没有仔细察看道路, 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16。
原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b7ccd99aaf1ffc4fff47ace3.png)
离骚节选原文和翻译1、原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我一面擦泪一面长长叹息,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jī jiǎn zhāo sùi2、原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翻译:我唯爱好修洁自我约束,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
Hùi xiāng chǎi3、原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翻译: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重责我采集苗兰。
4、原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即使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5、原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翻译:我埋怨王上太志意放荡,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
jí zhuó6、原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翻译: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谗毁我放荡不羁。
miǎn7、原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翻译:庸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他们面对着规矩,却能改变措施。
8、原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翻译:违背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以取悦于人(苟合以取容)成为法度。
tún chà chì9。
原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翻译:我愤懑抑郁失神而立,现在我多么孤独穷困!kè10。
原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翻译:我宁愿忽然死去魂离魄散,也不愿采取这种态度取悦于人。
zhì11.原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翻译:雄鹰不与燕雀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Yuán fú12。
原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翻译:方与圆怎能互相配合?志向不同怎能彼此相安?rǎng gòu13.原句: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翻译:只好暂时委屈心志,抑制感情14xiāng15。
原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翻译:我后悔没有仔细察看道路, 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16。
原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b3f37b85cc22bcd126ff0c26.png)
•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 人,他留存下来的代表作品,有《离骚》、 《九歌》、《九章》、《天问》等。这些 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 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 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 屈原的作品是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发 展创造出来的,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 主的格式。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民间传说, 想象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充满着浪漫主 义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丰富了 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 为“骚体”,它在诗歌发展的历史上产生 过深远的影响。
• 屈原的全部作品都收入西汉末年刘向 所编的《楚辞》一书。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宋代洪兴祖的《补 注》、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蒋 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是比较通行的 注本。
◇通假字﹕ 1、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锡”通“赐” ,赐给 )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辟”通“僻”偏僻 )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道”通“导”,引导 ) 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为灵修之故也。 (“正”通“证”,作证 )
奸,
• 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把他放逐 到汉水以北。顷襄王继位后,屈原 曾被召回,但不久又被放逐到沅、 湘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 国国都郢。屈原痛心于祖国陷入败 亡的绝境,自己的政治主张又不能 实现。他满怀忧郁和悲愤,大约就 在这一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 江(在今湖南省境内)而死。
• 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划龙舟、吃 粽子,渐成习俗。 • 屈原的家乡秭归从唐代就有屈 原祠、屈原墓,20世纪70年代 末,因葛洲坝蓄水,屈原祠已 搬迁,几年后又因三峡大坝蓄 水而迁坟迁祠。
◇古今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以为 古义﹕ 把……当作﹔今义﹕认为) 2、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 古义﹕久 留﹔ 今义﹕淹没 ) 3、忍而不能舍也(不能 古义﹕不 愿﹔今义﹕不能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技巧来抒发政治抱负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领悟屈原爱国精神的实质。
2、了解楚辞的特点及《离骚》开创的浪漫主义传统。
二、导读据王泗原校释本,《离骚》有372句,分为93节,共2464字。
这里节选的是《离骚》原诗的20节至32节,共13节,52句。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至“固前圣之所厚”,这七节述怀,也揭示“朝谇而夕替”(朝进谏而夕见斥)的原因,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艰难。
“民生”也可解释为“人生”,那就感慨“人生艰难”了。
这两句承上启下。
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同学们要熟读背诵这些闪光的诗句,并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学习这首诗,要把鉴赏《离骚》优美语句与学习屈原爱国的精神结合起来。
在朗读时,感受、体会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理解诗人用异花香草来表现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的方法,通过“移情”,引起共鸣。
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离骚》的节奏韵律。
《诗经》以四言为主,也有杂言,而《离骚》却与之不同。
一是《离骚》语句多刚七言,句式较《诗经》长;二是《离骚》句中多用“兮”字,表明两句诗中间的停顿。
要想快速熟读课文,一要明确《离骚》的句式特点,读出节拍,“兮”字读音稍长,押韵尽量读重;二要在熟读中理解诗意。
1.生字注音姱(kuā)鞿(jī)謇(jiǎn)谇(suì)纕(xiāng)茞(chǎi)诼(zhuó)偭(mi ǎnì)忳(tún)侘傺(chà chì)溘死(kè)鸷(zhì)方圜(yuán)攘诟(rǎng gòu)朕(zhèn)芰荷(jì)裳(cháng)岌岌(jí jí)(根据以上注音大家自由练习5分钟)(5分钟后。
)(领大家读两遍,注意断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jiǎn)谇(suì)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xiāng)兮,又申之以揽茝(chǎi)。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ì)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tún)郁邑余侘傺(chà chì)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zhì)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rǎng gòu)。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jì)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cháng)。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jí jí)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多音字辨析裳:cháng(集芙蓉以为裳) shang(衣裳)、菲:fēi(芳菲)fěi(菲薄)3.字词解释(点同学起来回答字词解释)【太息】叹息。
【掩涕】掩面擦泪。
涕,眼泪。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兮,有时用在句中,有时用在句末。
【哀】哀伤。
【好】爱慕,崇尚。
【修姱】修洁而美好。
【羁】束缚、约束。
,马缰绳。
羁,马笼头。
【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
【谇】谏诤。
【替】废弃,贬斥。
【薌】佩带。
【申】加上罪名。
【揽茞】采集芳芷。
蕙薌、揽茞,比喻高尚的德行。
【所善】所崇尚的美德。
【灵修】圣明。
喻指君心。
【浩荡】荒唐。
【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谣诼】造谣、诽谤。
【时俗】世俗。
【工巧】善于取巧。
【偭】背向,引申为违背。
【错】通“措”,措施。
【绳墨】木匠取直线用的引绳弹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周容】苟合奉承以取悦于人。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度】法度,准则。
【忳郁邑】强调忧闷之深切。
忳,忧闷。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穷困】处境困窘,走投无路。
【溘】突然、忽然。
【流亡】随流水而消逝。
【不忍】不能容忍。
【此态】指众女之种种丑态。
【鸷鸟】凶猛的鸟,指鹰、雕等。
【不群】不合群。
【固然】本来这样。
然,这样。
【方圜】方和圆,方枘,榫头和圆凿。
圜;通“圆”。
【周】合。
【孰】何。
【异道】不同道。
【相安】相处,相容。
【尤】罪过。
【攘】忍受。
【诟】耻辱。
【伏】守、保持【厚】推重。
【相】观察,选择。
【延】久久。
【伫】久立而望。
【反】返回。
【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复路】回原路。
【及】趁着。
【行迷】走迷了路。
【步】步行,这时是使动用法。
【余马】的马车。
即上节中的“朕车”。
【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
【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
【止息】停下来休息。
【进】进、退,古代君子进则从政,兼济天下,退则隐居,独善其身。
【离】通“罹”,遭受。
【修】整理。
【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芰荷】荷叶。
【芙蓉】荷花。
【裳】下衣。
【不吾知】即“不知吾”。
【亦已兮】也就算了啊。
【苟】只要。
【信】确实。
【芳】美好。
【高】高、长,用做动词,加高,加长。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修长的样子。
【芳】芳香。
【泽】污浊。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唯……犹……】唯独(只有)……还………【游目】放眼观看。
【四荒】指辽阔大地。
【缤纷】繁多。
【繁饰】众多装饰品。
【芳菲菲】服饰品之芳香浓烈。
【弥章】更加明显。
章,通“彰”。
【好修】爱好,比喻修身养性。
【以为常】习以为常。
【体解】肢解。
【未变】不会改变。
【惩】挫败。
4.知识点串讲:(点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并纠正和完善)问题一:本文出现了哪些通假字?分别通什么?【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圆凿(受榫头的穿孔)【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本文中出现了哪些词类活用?(1)“屈心而抑志兮”:“屈”,使动用法,使……委屈。
(2)“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3)“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动用法,使……慢慢地走。
(4)“固前圣之所厚兮”:“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重。
(5)“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加高。
下文“长余佩”中的“长”与此用法相同,加长。
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不吾知其亦已兮”:“不吾知”,否定句宾语前置形式,实际为“不知吾”。
全文的翻译:(点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并纠正和完善)第一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长声叹息擦拭眼泪啊,哀伤人生多灾多难。
我虽然崇尚美德并且约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进谏而到晚上就被废斥离间。
屈原从事政治活动,是想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他的政治理想接近于儒家,要求统治者“圣哲茂行”,“举贤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楚怀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应屈原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但怀王是一个庸懦无能的人,任用一批佞臣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执政,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排斥贤臣,他们伺机陷害屈原。
他们对内搜刮无厌,政治腐败;对外贪图小利,听信秦国而和齐国绝交,失去外援,屡次被秦国打败。
怀王后来竟听了他们的以谗言。
他时刻忧念国家和人民的安危,“长太息以淹涕”,正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
第二节:既替余以蕙纕(xiāng)兮,又申之以揽茝(chǎi)。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既因为我佩带蕙草(行以忠正)而受到斥责,又因为我采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上罪名。
这也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决不改悔。
诗人以身许国,坚决、顽强、奋不顾身地战斗,以“九死”、“体解”的大无畏精神来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国危亡的决心。
第三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怨恨君王荒唐(糊涂;无思虑、茫然;放肆纵恣貌)啊,始终不能体察人心。
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说我好邪作乱就对我进行造谣诬蔑。
诗人一心为国、为君、为民,别无他图,正是这样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渝地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
可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第四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ì)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诚然,是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不走正道。
违背规矩追求邪曲啊,竞相以苟合取容于众人作为正当的法则。
这是比喻时人反常妄作,违背正道,追随邪僻。
诗人站在正义的一边,痛斥卖国贵族集团的荒淫无耻。
第五节:忳(tún)郁邑余侘傺(chà chì)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我烦恼苦闷,忧愁重重啊,我在此时怅然失意。
我宁可突然随着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能容忍做出小人苟合求容于世的样子呀!诗人忧郁不安,诗人感到孤独,诗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长逝,也决不卑躬屈节,同乎流俗。
第六节:鸷(zhì)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勇猛的人超出流俗啊,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
方和圆怎么能相合呢?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哪能相安无事呢?鸷鸟,不与众鸟同群,喻诗人忠贞自守,不同流合污。
道不同不相为谋,泾渭是分明的。
第七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rǎng gòu)。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委屈自己,克制自己啊,饮恨忍辱。
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这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诗人委屈着情怀,抑制着意志,忍受着归咎,忍受着耻辱,行清白之志而死忠直之节。
第八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