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性1.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而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学生能够结合理论和实践,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2.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校企合作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也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校引进更多的实践性项目和资源。

这不仅能够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校企合作的深化路径1.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通过加强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建立校企合作平台3.推动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学校应该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合作项目中取得的成果,学校应该积极推动其产业化和商业化,提高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开展各种校企合作项目,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2.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校企合作需要有一支合适的教师团队来支持和推动,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培养更多的实践型教师。

通过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学校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校企合作项目,提高项目的成效和效果。

校企合作需要有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高职院校应该构建校企合作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

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文化,学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和企业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摘要]以校企合作为表现形式、以产学结合为实质内容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贯穿学校与企业发展全过程的人力资源培养方式。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探索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必然选择。

校企合作的刚性和产学结合的弹性,使学校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具有物质化、开放化和柔性化的特征,使企业管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改善工作过程管理质量,放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空间。

“2+1”仍然是教学年制,“订单”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工作过程导向是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互惠互利导向是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资源的融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如何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形成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点的产学结合模式,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教育与产业的合作,表现为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即校企合作是表现形式;也应是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即产学结合是实质内容。

校企合作侧重于学校与行业企业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合作,表现为投资建校,提供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条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则给予其投资回报并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产学结合侧重于教育内容的结合,结合的重点在教育,在于如何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职业针对性的高技能人才,表现为共同开发教育项目、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等。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范围是宽泛的,同时又是具体的,大到专业教育项目的合作,小到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开发,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

校企合作的刚性和产学结合的弹性,使学校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具有物质化、开放化和柔性化的特征,使企业管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改善工作过程管理质量,拓展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空间。

一、“2+1”:对教学年制的思考多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形成了“2+1”模式,这是一种以教学年为基本特征的模式。

所谓“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内进行学习和生产实习,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校企合作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及发展路径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现状入手,探讨其深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也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表面合作”阶段,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缺乏深度和内涵。

由于各方利益的不同,学校与企业之间常常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合作的效果和成果。

二、深化发展路径1. 加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更加密切地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供实习机会和技能培训。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可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双赢。

2. 拓展合作的领域和范围除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还可以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共建科研基地等合作,将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学校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3. 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为了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需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建立双向反馈的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反馈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这样可以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保障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 产教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 产教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补。 互利双 赢
( 校 企合 作 、 一) 产教 结合 可 以 为 学校拓 展 更 大
的发展 空 间
职业技术教育 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 的思想 素质和 理论 素 质 以及 实 践 动 手 能力 、 能适 应 企 业 要 求 的应
收 稿 日期 :07—1 1 20 1— 0 作者简介 : 费丽平 (9 8一 ) 女 , 16 , 吉林长春人 , 长春工业技 术学校招 生就业 办公 室一级实 习指导 教师 , 主要从 事招生 、 就 业工作 。
Absr c Be i n n t he a v ntg fc o r to t e c o la d e tr is c mbi — t a t: gn i g h t d a a e o o pe a n bewe n s h i n n epr e. o na to e e n i u t d e u a o t ea tc es tss me fe i emo ea d p o lmsi r c in b t e nd sr a d c t n, ril t e o xbl d r b e n p a — w yn i h a l n
Co pe a i n Be we n S h o nd Ent r ie o r to t e c o la e prs
— —
CO bi a i n t e nd t y a d Ed a i n m n to Be we n I usr n uc to
FEILi , .有 求得 发展 。 目前 , 不少 职 业 中学生 源不足 , 学生 素质 较 差 , 毕业 生 就业 层次 低 , 学设 备 陈 旧 , 学 经 费 短 缺 。为 此 , 教 办 职业 学校 必须 更新 观念 , 强 自身适 应 社会 的 能力 , 增 积极 兴办 专业 产业 , 使产 业 与教 学密 切 结合 , 以此 来增 强 学生 的动 手 能 力 和创 业 能力 , 分 发 挥 教 育 性 和产 充 业 性 的双重 功 能 , 动学 校 的招 生工 作 和 就业 工 作 。 带 而且 , 兴办 专 业 产 业 还 会 给学 校 带 来 一定 的 经济 利 益 , 样 也 可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弥 补 职 业 学校 办 学 经 费 这 的不 足 , 从而 使 职业学 校 摆脱 困境 , 得发 展 。 求 2 .有 利于促 进 学 校 理论 教 学 和实 践 教 学 改 革 。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近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提升办学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创新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现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产教融合程度不高、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制约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不足、合作机制不健全、办学模式创新不够等。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1.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2.促进产业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可以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

3.增强学校竞争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增强学校竞争力。

四、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措施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校企双方深入合作。

2.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

3.创新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提高产教融合程度。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实践经验。

5.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成功案例分享1.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例:该校与当地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2.某校企合作项目成果: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为企业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地位日益突出。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实际技能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也日益凸显,如何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企业间开展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学校往往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也很难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导致双方合作效果不佳。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双方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导致合作项目无法长期持续推进。

校企合作中存在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一些学校只是形式上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实际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二、产教融合的意义与需求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进行无缝对接,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产教融合可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双赢。

产教融合的发展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产教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实践性。

三、推动产教融合的途径与举措要推动产教融合,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包括政府、学校和企业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为产教融合提供政策保障。

学校需要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投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完善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中,提供学生实习机会,为学校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职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高职教育仍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计划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二、创新合作模式1. 建设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一个集实践教学、企业培训、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

该平台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2. 实施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学生将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实际工作项目,提高职业技能。

3. 开展深度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环节,共同推进教学改革。

同时,学校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等服务。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合作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推动双方深度合作。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条件。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企业专家、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 开展多元化合作:除了传统的实践教学外,还可以开展科研合作、技术转让、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5. 建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合作效果。

四、预期成果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2.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3. 提升学校影响力: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

4. 促进教师成长:教师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促产教融合的发展新思路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促产教融合的发展新思路

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促 "产教融合 "的发展新思路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技术和教育转变的新起点。

企业、职业教育和政府利益之间的关系需要被重新定义。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在职业教育阶段,以校企合作形式,促产教融合,企业、职业教育和政府共同努力打造行业驱动的新型教育模式教育。

本文将使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基于产教融合式的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了在全球竞争,我国制造商必须在利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进行产品和流程的改进。

然而,这一切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并没有培养出足够熟练的工人,同事满足操作和维护现代技术产品所需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而且,现在的教育系统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再加上,随着我国制造业人才的严重短缺,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一、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促"产教融合"的目标为了实现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满足国内和国际公认的双重教育标准愿景,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需要制定符合行业技能要求的标准,来评估我们学生的能力和所学课程是否符合行业要求。

目标包括:•行业课程的评估•标准化课程要素•讲师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本文基于已有案例研究分析,探索校企合作促产教融合的发展新思路,基于行业标准驱动、有效协调职业教育系统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

二、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促"产教融合"的方法2.1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建立企业和学校共同培训新模式,设计可重复的教学过程,并且制定课程评估标准,并且符合行业标准和行业开发的技术课程。

比如,建立相关的的培训机构,设定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其他以服务为导向的“实习”。

此时需要明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合同提供了基于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培训细则。

关于学校的的学习,通常持续二到三年,而企业实习期只有一到两年。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校提供基础教育,企业提供实践教育,相互合作,协同发展。

校企合作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实践经验,增加对真实工作环境的了解,而且还能够让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贴近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培训,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良性互动。

产教融合是将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在产教融合中,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学校与企业实现紧密合作,以满足市场需求,打造具有产业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是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无缝衔接。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到实用技能,而且还可以为企业输送人才,帮助企业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校企合作可以依托产教融合,加强共同研发、培训、推广等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的资源。

产教融合可以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合作方向和内容。

目前,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已成为推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各地已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创新模式、教育资源共享,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职业教育新机制,助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和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成为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意义、产教融合的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合作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贴近实际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使学生的技能更贴近市场需求。

2. 优化资源配置。

学校和企业在教育资源、科研资源等各方面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配置。

3. 提高就业率。

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接触企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产教融合的模式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使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

产教融合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模式:1. 产学深度合作。

这是指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使得学校的培养计划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适应市场的高素质人才。

2. 企业办学。

企业办学是指企业自主办学,成立职业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产业需求和教育培养紧密结合。

3.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这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为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做好准备。

4. 专业教师兼职企业。

通过专业教师兼职企业,使得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市场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必然会在未来更加深入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度融合。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职业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备受关注。

传统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面临着就业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如何促使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办学、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形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

而产教融合强调的是将产业需求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产业导向的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实践教学等方式,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

这一新模式的实施,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动力。

一、校企合作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学校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课程,推动人才培养由“供给侧”转向“需求侧”。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专家、管理精英来校任教或参与课程设计,借助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校企合作下,学校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合作办学探索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与企业共同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将学生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更好地对接,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还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设备和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二、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向产业紧密对接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强调的是将产业需求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产教融合下,学校不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培养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设立产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人才和提升就业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作为重要的发展路径,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

一、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共同体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与企业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机构与实际产业之间的藩篱,将教育和实际岗位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并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适应性;而企业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解决用工难题。

通过双方的合作,形成了校企共同体,实现了教育和实际产业的有机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与企业建立起联系,通过实习实训锻炼自己的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而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为自己的用工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产教融合: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其核心在于促进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教育更贴近产业的需求,让产业更加关注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的实施,首先要强调产业的引领作用。

教育要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新的课程,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真正做到产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持产业需要与教育输出之间的匹配度,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就业。

产教融合还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作为校园与产业之间的桥梁,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是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转型,高职教育面临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任务。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能够了解企业在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上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和符合市场需求。

同时,校企合作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选择。

常见的合作模式包括:1. 实习就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就业项目,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并有机会留用就业。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2. 项目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项目,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增强动手能力。

3. 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项目,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这种模式能够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

三、校企合作的成果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合作企业能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够学习到实用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此外,校企合作还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

总结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对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能够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合作企业也能够借助校企合作项目,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以学校为中心,企业为外围,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和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实践环境和职业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校企合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产教融合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和共同参与,注重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的融合,旨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实训基地,提供师资和设备支持,为学生提供更真实、实用的实践环境。

通过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开展校企共建的实践课程。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和开设实践课程。

学校提供理论知识和教学资源,企业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指导。

学生在课程中可以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行校企共建的学生实习就业计划。

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和职业要求,锻炼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企业也可以直接培养和选拔人才,增加用人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立校企共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

通过校企共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学业规划和实践选择,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的转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是一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加优秀的人才资源。

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成为了高职教育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校企合作1.校企合作的定义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模式,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

学校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校企合作的好处校企合作对于学生和企业来说都有很多好处。

学生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未来潜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基础。

3.加强校企合作的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有很多途径,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

二、产教融合1.产教融合的定义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之间的一种协同合作关系,它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校企合作的一种发展形式。

产教融合通过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

2.产教融合的好处产教融合对于学生和企业来说都有很多好处。

通过产教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而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人才信息和技术支持,推动企业的发展。

3.加强产教融合的途径加强产教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产业对接等方式。

同时,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

三、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

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联系机制。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发展迅猛,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更为迅猛。

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在推动发展中的一大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和政府
都加入了这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即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

首先,为了加强校企合作,政府或学校可以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性,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此外,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双向交流,包括学校多向
吸纳企业技术人才、企业让学生了解实际的企业环境。

这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和交
流就能变得更加务实和高效。

其次,要开展产教融合,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具体而言,可以借助现代
信息技术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起一个互联网化的教学环境,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在
此基础上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增强企业理解职业教育所涉及的新事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
服务实用教育。

此外,我们也可以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进行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通过捐
赠或合作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利用企业资源来支撑教育事业。

最后,要实现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政府在长期政策制定和改革实施方面
也需要进一步推动,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只有完善的教育政策和改革,才能实现教育
的可持续发展。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是构建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企
业开展职业教育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实现科技教育改革的目标。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摘要】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校企合作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践。

随后介绍了产教融合的定义、特点以及实施策略,探讨了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

论述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指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模式的持续探索将为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实践案例、定义、特点、实施策略、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必然趋势、就业能力、相互促进、推动发展。

1. 引言1.1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需求的增长,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加大,传统职业教育模式逐渐滞后,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涌现出了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正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校企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接企业需求,使教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也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校企合作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2 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更贴近企业的需求,了解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校企合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导语:在当前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方案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背景和重要性1.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背景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实际技能的教育形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长时间以来,职业教育与实际产业之间的鸿沟一直存在,学生学得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势在必行。

2.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性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它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

另企业也能够从中受益。

他们可以通过与职校合作,获取有竞争力的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方案1. 搭建平台和机制搭建平台和机制是实施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第一步。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基地。

这种合作机制能够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 设计课程体系设计适应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是实施深度发展的关键。

学校需要与企业一起研究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3. 优化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效果。

学校可以建设实训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践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行业了解和指导。

4.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反馈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效果。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终审稿)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终审稿)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内容摘要: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

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是企业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校企一体,产学结合”,就是在新形势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校企一体,产学结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企业所需合格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至用”,将实践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联系,达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内涵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一个由“学校”,“企业”,“学生”,“市场”四个要素所组成的闭环系统。

这个系统的实质是:以市场为核心,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各元素间的紧密沟通,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学生实用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市场中行业岗位的有效填补,实现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面。

产学融合:校企携手共筑职业发展之路

产学融合:校企携手共筑职业发展之路

产学融合:校企携手共筑职业发展之路
10月18日下午,乌鲁木齐市万通技工学校与我爱我车汽车美容会签订了产学融合合作协议,以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

我爱我车汽车美容会所于2023年10月成立,公司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仓房沟路彩云名邸24号楼负一楼,主要经营汽车美容,汽车贴膜,存换轮胎,快保快修,机油销售,汽车用品等产品,公司致力于产业,切实推进与各大企业,厂家的合作,用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服务于社会和广阔用户。

根据产学融合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方式,加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协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职业院校和学校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此次产学融合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职业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提高企业自身的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我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通过产学融合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学融合合作协议的签订方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和发展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内容摘要: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

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是企业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校企一体,产学结合”,就是在新形势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校企一体,产学结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企业所需合格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至用”,将实践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联系,达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内涵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一个由“学校”,“企业”,“学生”,“市场”四个要素所组成的闭环系统。

这个系统的实质是:以市场为核心,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各元素间的紧密沟通,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学生实用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市场中行业岗位的有效填补,实现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面。

校企合作并不是片面的强强联合,而是突出优势,补充劣势,共同发展的思路。

学校教学不能闭门造车,要关注市场需求,关注企业动态。

而企业需要人才不能“守株待兔”,要未雨绸缪地进行“梯队”的规划和建设,适当地为企业进行人才贮备。

企业是进行第一线的生产,学校是作为指导第一线生产的教学单位,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相得益彰,运用在生产中就会事半功倍。

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供求关系的实体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达到满意效果。

校企合作,本着学校做大、企业做强的双赢目的。

为学校提供办学咨询、策划与指导学生就业指导、毕业实习、就业安置、安置后管理提供“一条龙”的全程服务了;为企业提供合适人才,节省人力资源的成本。

双方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企业要求为“标尺”检验教学;以教学为起点,达到解决企业需求和当前就业困难这些难题。

二、“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职业学校摆脱困境,求得发展。

在计划经济下,职业学校奉命办学,“招生靠计划、分配靠政府、经费靠拨款”,现在,这种办学机制已被彻底打破,职业学校已经完全置身于市场当中,学校关键的办学因素,如生源、毕业生就业、办学经费等都没有计划保证,职业学校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目前,不少职业中学生源不足,学生素质较差,毕业生就业层次低,教学设备陈旧,办学经费短缺,真可谓是举步维艰,濒临困境。

在此之下,职业学校必须增强自身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新观念,积极兴办专业产业,并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育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功能,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职业学校的不好印象和看法,带动学校的招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而且由于专业产业还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盈利,这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从而使职业学校摆脱困境,求得发展。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职业学校兴办专业产业,并使之与教学相结合,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

在生产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仅如此,产教结合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还有,我们都知道,职业中学里不少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家庭并不太富裕,学校兴办专业产业,让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取得一定的报酬,这客观上也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现在,职业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分配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创设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职业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是最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它与当地经济建设关系密切、联系广泛,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都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相关。

由于学校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头脑灵活,他们依靠科技兴办产业,因而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同时,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他们走上社会,必然会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1.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企业介入专业建设,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计划的制定上进行有效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需求情况及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认真的讨论与指导。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实施双证书制度、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全方位地参与了专业建设的各项主要工作,以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选择一批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优秀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校企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广泛合作,签定校企共建协议,建设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学校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生产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并在岗位工作中完成一定的任务,获得一定的报酬。

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到生产现场实际操作,“请进来”就是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到学校实训中心来指导学生实训。

建立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3.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产学结合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对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双师型”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为此,我校采取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多渠道、多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1)安排教师深入企业,提高实践能力。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跟班辅导,同时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既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又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利用暑假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打造教师队伍,密切校企关系。

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引进企业高工,聘请兼职教师。

积极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充实教学队伍,不仅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水平,还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市场的结合和沟通,带来了最新的市场需求信息,推动专业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互补,提高专业教师向“双师型”的转化。

(3)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双师型”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激发专业教师参加“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对正在积极获取“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给予扶持,发放企业实习补助、工程项目补贴等;对已经获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给予专项津贴、项目补贴等优惠待遇,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4.以课题为纽带,促进产学结合,巩固长效机制校企合作,互惠互利。

企业要在产学结合中受益才会有积极性,因此产学结合必须要体现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

学校各专业主动与企业联系,到企业中寻找课题,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课题为纽带,促进产学结合。

课题研究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知识、能力、技术的融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标。

通过这种校企合作,联合科技攻关的形式,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巩固了产学结合长效机制。

5.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人才急企业之所急,举办各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班,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教学计划,由学校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企业费用报销或奖金比例挂钩。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层次技术人才。

6.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创新“4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学结合新路“4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可归纳为“专业+企业”、“就业到创业”,即: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强专业、做强专业促就业、加盟企业搞创业。

其核心是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深度结合。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近两年“4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得到了锻炼,企业得到了发展,专业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学生、企业、专业“三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探索产学结合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对校企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互补的系统工程,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应从长远利益出发,视技能人才培养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使命,积极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

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应结合生产需求与中职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通过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并提供设备、教师支持等方式,与职业学校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同时,职业学校需要克服封闭办学、脱离产业需求背景的作风,大胆引进产业技术技能师资资源。

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模式也应尊重产业需求,注重专业复合、形成学制多元与进程安排灵活的弹性模式,从而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

只有这样,企业和中职学校才能利用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两者的优势和潜能,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良好发展。

以后在我们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中,我们还要继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