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一上《小于、等于、大于》word教案1
小学数学沪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字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动物乐园玩,动物乐园里有好多小动物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猴子们,老师先请几位小朋友来数一数有几只小猴子(请几位学生数,假设是5只)。接着再看看小兔子们,再请几位小朋友来数一数小兔子的数量(假设是3只)。
设计意图:在理解等于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引出大于号,让学生观察大于号的形状特点并理解其含义。
教师操作:把黑板上的苹果图片增加到7个,香蕉图片还是5个。
引导提问:现在苹果和香蕉的数量还一样多吗?(不一样)那苹果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怎么样呢?(多)那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这种关系,这个符号是“>”(板书:>),这个符号就叫做大于号。
教师操作:把黑板上的苹果图片变回5个,香蕉图片增加到8个。
引导提问:现在香蕉的数量比苹果的数量怎么样呢?(多)那反过来,苹果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呢?(少)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苹果比香蕉少的关系,这个符号是“<”(板书:<),这个符号就叫做小于号。
对比引导:小朋友们看看小于号和大于号,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大于号开口向左,小于号开口向右)那我们可以怎么记住它们呢?(可以用儿歌:大于号,开口朝左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右小于号)
小学数学沪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于、等于、大于”是小学数学沪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的起始课,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学运算奠定基础。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和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小于、等于、大于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沪教版数学一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一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教材在认识1~5和0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
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
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
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一、游戏复习导入,诱发参与(1)导入:小朋友们,前面我们认识了6个数字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个数字宝宝抢读游戏,第一个举起小手的机会就是你的。
准备好了吗?(2)数字宝宝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为了奖励你们,我请你们去参加动物们的森林运动会,在那里,我们还学会很多数学知识呢!(3)打开文本18页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
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
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18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
(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二、新授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
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
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3。
念作1小于3。
用心爱心专心谁来说?(多请几个)练一练摆计算条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 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
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
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
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
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
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B:名称C:解释形状D:说图意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一起书空大于号。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范本三篇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范本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于、等于、大于3教案沪教版
7.小于、等于、大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和“ =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 =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N”、\”,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 2 分钟:10 的分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
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18 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
(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二、新授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
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
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3。
念作 1 小于 3 。
谁来说?(多请几个)练一练:1)摆计算条左边放 2 个,右边放 5 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2)左边放1 个,右边放 4 个,(独立完成,写一写)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2和 2 相等也就是 2 等于2。
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
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
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
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
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B:名称C:解释形状D:说图意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一起书空大于号。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小于、等于、大于的概念。
2.掌握小于、等于、大于的符号。
3.能够用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2.教具:卡片、数字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出示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并问他们怎样表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学习新概念老师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写有“小于”、“等于”、“大于”三个字,让学生看一看,让他们知道有这三个概念,带领学生大声读出来。
让学生再看看卡片上的符号“<”、“=”、“>”,并说出对应的概念。
3. 练习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老师出示数字牌让学生推理大小关系,并用符号表示。
如:“9 _____ 7”,学生用“<”表示出大小关系。
4. 操作实践老师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即将数字牌按照大小关系进行配对,并用符号表示。
如:“5”、“7”,学生用“<”将它们连接起来,“5 < 7”。
5. 游戏巩固老师出示计数器并摆在桌子上,要求学生用符号表示计数器中的数字大小关系。
如:“计数器上的数字是3”,学生用“=”表示。
老师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学生初学小于、等于、大于,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概念,通过卡片和数字牌让学生看到图像化的表达形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也可以布置一些小游戏作为课后巩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程度。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积极学习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
沪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7. 小于、等于、大于》word教案5
“小于、等于、大于”说课
“小于、等于、大于”一课,是在学生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还要求能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大小的比较,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所以总体的教学思路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尝试探究。
在课的开始,设计以“小马过河”这一故事的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初步感受比较的思想,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接着,再让学生通过摆计算条,在两条计算条上拉直线,形象的再现长短比较,引出等于号、小于号、大于号,使数学学习活动化。
紧接着的编题练习,把枯燥无味的数字比较和现实生活情境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比较、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最后的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白兔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全课教学,紧紧围绕“比”字展开,在比较中引入,在比较中探索,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运用,在比较中拓展。
试图能够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全体学生全面的投身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来,并且体验到自己成功的欣喜。
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掌握程度不同,学习能力可能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而,本课在学生操作活动及拓展练习的反馈中,需视不同情况加以指导。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小于大于等于》经典教案设计范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小于大于等于》经典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小于”、“大于”和“等于”三种基本数学关系,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观察实物、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于”、“大于”和“等于”的数学含义。
学会使用“<”、“>”和“=”符号表示三种关系。
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判断并应用“小于”、“大于”和“等于”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猜数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新课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读写、数的顺序等。
2. 新课呈现利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引出“小于”、“大于”和“等于”的概念,并展示对应的数学符号。
结合生活实例,解释三种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数量或大小,加深对“小于”、“大于”和“等于”的理解。
指导学生使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结果,并互相检查纠错,确保理解的准确性。
4.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如比较身高、年龄、成绩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小于”、“大于”和“等于”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直观式教学: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沪教版数学一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一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沪教版数学一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教材在认识1~5和0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
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
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
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
(板书)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
(板书:等号上下两横平又直)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教师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让学生写一写,并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3、学生猜一猜,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板书)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大于、小于、等于
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21【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比身高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符号感”,同时,通过将学具的对应排列,让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只是在脑海有一个初步的表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
整节课按照“情境引入——图片感知——数字抽象——生活实际”四个层次让学生体会知识,发展思维。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比身高的游戏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抽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什么和什么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
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21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于、等于、大于1教案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于、等于、大于1教案沪教版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小于、等于、大于 1教案沪教版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内容:P21“小于、等于、大于”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
【能力目标】1.能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能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大小比较。
3.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实践、主动体验、理解知识获得感悟,进而学习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计算条,“﹤、﹥、=”符号卡片,“小马过河”故事磁带,录音机学具准备:计算条,“﹤、﹥、=”符号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听故事:小马过河。
2.师:小朋友们,小马现在碰到了问题,你们能帮它解决吗?为什么松鼠妈妈说,大黄牛和小山羊都说得对呢?生互相讨论。
提出解决方案。
3.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因为他们要过的是同一条河,大黄牛个大,比河水要高很多,所以很容用心爱心专心 1易就能过河,而小山羊的个子比较小,与河水差不多高,所以它过河就有一定的困难。
4.师:那么,最终小马有没有过河呢?5.问:小马最后过河了吗?河中央的河水到了小马身体的哪个部分呀?6.启发: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生:做任何事情,不能光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试一试。
师:对呀,由于大黄牛、小山羊、小马的个头不一样,所以他们过河时,会有不同的体验。
请你们来说一说,在这则故事中,谁比谁的个头大,谁比谁的个头小?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回答。
7.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需要我们比一比的情况,可以是比大小,也可能是比高矮,还可以比什么?生:还可以比多少、比厚薄、比轻重……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出示课本P21/1“比高低”题图(多媒体教学平台)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小丁丁小组在比身高呢,他们比的结果怎样呢?⑴说一说比的结果(多请几个从不同角度说)⑵汇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 小于、等于、大于 3教案 沪教版
7.小于、等于、大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2分钟:10的分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
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18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
(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二、新授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
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
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3。
念作1小于3。
谁来说?(多请几个)练一练:1)摆计算条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2)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
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
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
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
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
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B:名称C:解释形状D:说图意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一起书空大于号。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大于、小于、等于
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21【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比身高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符号感”,同时,通过将学具的对应排列,让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只是在脑海有一个初步的表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
整节课按照“情境引入——图片感知——数字抽象——生活实际”四个层次让学生体会知识,发展思维。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比身高的游戏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抽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什么和什么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
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21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于、等于、大于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18页。
教学目标:
1、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用小于、等于、大于号连接。
2、通过比较物体高低、大小的过程,理解小于、等于、大于的意义。
3、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用小于、等于、大于号连接。
教学难点:从实物抽象到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比身高(出示主题图)
师:昨天,我们小朋友自己比了比身高,今天呀,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亚他们也来比身高啦,看,他们谁和谁在比呀?
生1:小丁丁和小胖
师:他们比的结果怎么样呀?
生: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师:你说的太棒了!看,还有谁和谁在比身高呀?
生2:小明和小胖。
小明和小胖一样高。
生3:小亚和小巧。
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师:你们说的都太棒了,一下子就比出了他们的身高!小丁丁他们觉得比身高不好玩,于是去搭积木玩啦!
2、比实物大小(PPT出示图片)
师:看,谁和谁在一起搭积木?
生:小丁丁和小胖。
师:小丁丁搭了几个?生:2个
师:小胖搭了几个?生:3个
师:他们谁搭的多?谁搭的少?
生:小丁丁比小胖搭的少,小胖比小丁丁搭的多。
二、新授
1、小于号
1)认识小于号
师:小丁丁搭了2个积木,可是小胖却搭了3个,老师要送他们一个小符号,表扬小胖!看!
(出示小于号)谁可以来说说这个符号长什么样啊?
生1:老师,我知道这个符号叫小于号!
师:你真棒,老师还没教,你就知道这个符号的名字啦,那你可以来说说它长的什么样子么?
生2:是由两根线组成的,然后一端合在一起,一端是分开的。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个符号呀,上面一条线,下面一条线,然后在它的左边是合在一起的,右边是分开着的。
我们送这个符号一个名字:小于号。
全班跟老师念:小于号2)用小于号连接两个数
师:小丁丁搭的比小胖少,那2和3比?
生:2比3小
师:真厉害!那我们在2和3之间就用小于号连接,读作:2小于3(全班念,男生女生念)
2、等于号
1)认识等于号
师:刚才呀,小丁丁和小胖搭积木玩了,小亚和小巧也想搭积木玩!看她们搭了几个?
生:小巧和小亚都搭了2个;她们搭的一样多!
师:她们搭的一样多,我们也送她们一个小符号:等号。
全班跟我一起念:等号。
2)用等于号连接两个数
师:她们都搭了2个,我们就可以写成:2=2,读作:2等于2。
(全班念,男女生念)
3、认识大于号
1)认识大于号
师:看,小丁丁和小胖又来搭积木了,第一次小丁丁只搭了2个,他不服气,还要再搭一次!
看,这次?
生:小丁丁搭了3个,小胖搭了2个,小丁丁比小胖搭的多!
师:小丁丁这次厉害了,搭的比小胖多!我们也一起送他个符号奖励下!“>”,读作:大于号,跟我一起念:大于号。
2)用大于号连接两个数
师:我们用大于号把两个数字宝宝连接起来,“3>2”读作:3大于2,跟我一起念(先全班,后男生、女生)
4、小结: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哪些新符号?
生:小于号、等号、大于号。
师:他们连接数字宝宝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1:小于号连接两个数字宝宝的时候,前面的数字比后面小;等号连接两个数字宝宝的时候,前后两个数字宝宝一样大小;大于号连接两个数字宝宝的时候,前面的数字比后面的大。
(这里学生不能说的时候由老师来说)
生2:大于号、小于号,尖头永远对着小的那个数。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三、内化
1、看图比大小(P18练习3)
师:大家想不想试试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呀?生:想!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胖和小丁丁去吃冰糖葫芦啦,看,他们吃了几个冰糖葫芦呀?
生:一个吃了6个,一个吃了8个。
师:那我们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数字宝宝?生:小于号!
师:谁会来念下这个式子!生:6小于8
师:全班一起来念:6小于8!把我们的书本翻到P18页,小朋友们一起动手来做一做,第3大题。
师:谁来说说你做的第一题?生:5等于5(全班一起说)
谁来说说第二题?谁来说说第三题?(个人回答后由全班一起说一遍式子)
2、直接数字比较大小(P18练习4)
师:呀,现在没有图片啦,看我们小朋友还会不会比较,完成第4大题(开火车对答案)
3、后面藏着几?(P18练习5)
师:猜猜后面藏着几?(一边做题,一边集体讨论)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