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形而上思想_读蔡新乐_翻译的本体论研究_
论翻译研究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潘文国、谭慧敏则 认为微观研究是 对
2009 年第 4期
论翻译研究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描写或预测上述现象 并将翻译学划分为 纯
的
普遍原理
[ 6 ] ( P 415)
;
性和科学性的辩证法及翻译理论的艺术论与科学 论的辩证法。 此外, 该书还提出了作者对翻译 学的体系构架及其基本特征的设想, 廓清了翻译 学中的 一些基 本概 念, 探 讨了 翻译 学的 根本 性 质 , 勾勒了翻译学的体系架构。这些都是翻译研 究者需要运用宏观研究的方法加以 解决的问题 , 需要研究者具有 高瞻远瞩 的视野。 胡庚申 的 !翻译 适应选 择论 ∀ 以达 尔文 的 适应 /选 择 学说为基础对翻译本质、过程、原 则、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宏观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 研究, 是 一 部具有探 索精神 的译学新 著
西方学者 R. R. K H artm an 等认为, 宏观语 言学指与各种人类交际相关联的语言学外围研究 领域
[ 2]
, 它不仅包括微观语言学 , 而且还包括象 前语言 现象, 以及辅助语言
模仿和手势等的
特征和文化行为等; 微观语言学指对语言材料进 行直接分析的语言研究 , 如音系学、语法学、词 汇学等。中国学者刘重德则把宏观研究看作是语 言结合社会、思想、文化等因素的研究 , 具体表 现为对 语 言 表 达 法 和 不 同 民 族 语 言 心 理 的 研 究。
[ 12] [ 11]
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 ,
认为应高度 重视 翻译研 究中 感性、理性 和知 性 ( 即形而上学 ) 的认 识作用。许 钧认为, 翻译 是 多层次的实践活动 , 要认识翻译活动的本质 , 应 该具有系统和层次的观点 , 还需要有跨学科的视 野。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1.从哲学角度看翻译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
对翻译本质的哲学认知甚至也可追溯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语言的思考,他在《修辞学》一书中针对不同民族间语言的转换(即翻译)就有过哲学的阐释,“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各个民族的口语和文字都是不同的。
然而,虽然各个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约定,但内心的经验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由这种内心经验所表现的对象也是相同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翻译是以客观存在为标准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因此,翻译思维和翻译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翻译研究的基本范畴,即如何处理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的关系问题。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随之成为翻译界研究的热点。
实践总是先于理论的形成。
西方译学的奠基人霍尔姆斯在哲学家亨普顿经验科学与非经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翻译是一门经验科学,并指出译学研究涉及两大主要目标:一是按照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翻译即翻译作品的现象进行描写;二是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的普遍原则。
如果从哲学的形而上学立场来看,一切自然规律和真理都属于客观规律,与个人主观意志无关。
比如,柏拉图强调意义具有普遍性,且在经过语言传递前后都具有安全性。
即一个事实(实际意义)在跨过语言边界后,其本身意义依旧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并未因为受到语言的影响而产生丝毫的扭曲。
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我们无法通过不同的语言版本来理解最“原汁原味”的西方哲学思想,正如外国人无法通过中文以外的语言形式完全接受中国的“之乎者也”。
因此,柏拉图在阐述这一哲学思想时并未从翻译层面加以考虑。
如果从认知的立场来看,正如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人通过自身感受器官感知世界,只能认识到非常主观的事物表象,而不能接触到世界的本质。
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翻译本体和认知视阈下翻译.doc
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翻译本体和认知视阈下翻译—、引言翻译是什么和翻译什么差翻译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
在翻译理论界巳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尚无定论。
翻译是什么和翻译什么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
翻译是什么是翻译的本体论问题,而翻译什么是翻译的客体问题。
翻译理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翻译是什么的问题。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于翻译是什么,翻译理论家的观点不一而足。
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有利于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声音探讨中进一步发展。
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探讨翻译的本质问题是其中的一个角度。
中国的哲学博大精深,对本体的阐释十分透彻。
而深受中国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译论思想,钱钟书先生的“化境”和道安的“五不翻,三不易”思想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翻译的本体。
翻译的客体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指向、认知和改造的对象,是随着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断深化的。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本文不做重点探讨。
随着人类认知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人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在认知取向下,翻译象不仅是概念内容,而且是理解概念内容的能力,不同识解维度下概念内容。
本文从中国哲学本体论角度探究翻译的本体,从认知取向探究翻译的客体。
认为翻译的本体是化境,翻译的客体的是概念内容和识解维度。
二、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的翻译本体探究不同的翻译学家对翻译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
自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领域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的视角由原文转向译文,研究的方法由规定转向描写,研究的重心由语言转向文化、认知。
除了翻译界以外,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也把目光投向翻译研究,翻译的领域越来越大,翻译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如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不一而足。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本体回归”——对我国翻译研究现状的
第16卷第2期衡水学院学报Vol.16,No.2 2014年4月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Apr.2014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4.02.021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本体回归”——对我国翻译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朱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衡水053000)摘要:针对当前翻译研究中对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和翻译本体研究的一些偏颇认识,在对译学研究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文化学派翻译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目的进行探讨,廓清了其在翻译学研究体系中的位置。
另外,对否定文化学派研究而提倡翻译研究本体回归的观点之偏颇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翻译本体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新发展,指出翻译本体研究同样在走多元发展的道路,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与本体研究在翻译研究系统下互相关联,并倡导以多元兼容的系统论学术思维对待不同层次的翻译理论研究。
关键词:翻译研究;文化学派;本体研究;多元性;层次性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14)02-0096-05当下翻译理论研究众声嘈杂,不同声音在相互碰撞。
有人极力推崇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出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有人大力批判文化研究学派的翻译理论,认为这根本不是翻译研究,而是文化政治研究;有人担心文化研究大行其道会致使翻译研究面临着被文化研究所取代的危险,因而大力提倡从文化回归到文本;也有人以归结主义方法提倡翻译研究的本体复归;还有人认为,后现代理论、解构主义已经解构了“忠实”概念,翻译“对等”已经成了虚幻的追求。
面对这些不同的观点,相信对翻译学研究体系的多元性和层次性分析,以及多元兼容的系统论学术思维会借我们一双慧眼,去观察和分析当下翻译理论研究现状,从而对相关问题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翻译学研究体系的多元性与层次性从学科发展角度而言,任何学科都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
论语内翻译中的译者阐释——兼评张爱玲《海上花列传》国语翻译
噩梦惊醒就可以结束了,这一跋确有画蛇添足之嫌。古典小 实、现世,如何看待过去、往昔、历史并加以解释的规则问
说多在结尾处交待书中各色人物的命运,有一个封闭式的结 局。现代小说则往往嘎然而止,留下诸多的空白与悬念,给
题,而是在根本上代表了人的生存方式在她/他自身的解释 之中最大可能地体现生存本身的走向或形式”[3]。从这个意
件下,译者对原作做出的新的解释,并且是在对传统继承基础上的新的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是语内翻译中译者阐
释的结果,具体体现为译文与原文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两个方面。张爱玲《海上花列传》的国语翻译集中体现了语
内翻译中译者的阐释过程。
关键词:语内翻译;同一性;差异性;张爱玲;《海上花列传》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4-0037-03
一、语内翻译及译者的阐释 1959 年,罗曼·雅可布逊在一篇题为《论翻译的语言 学问题》中,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翻译,即语内翻译 (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 语 际 翻 译 (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雅可布 逊高度概括了语内翻译的意义:“用同一语言的符号对其他 符号进行的解释。”[1]其实,语内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在同一 语言内部进行的语码转换过程,“它涉及到一种语言所代表 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 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2]这一系列的互变因素包含了翻 译历史性的解释问题,包含了翻译中古今相互转化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语内翻译是在同一语境内部,在保持一定 时空距离的条件下,译者对原作做出的新的解释,并且是在 对传统继承基础上的新的发展。正如蔡新乐在《翻译的本体 论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与其说人是在记录历史,不如 说她他们在本体论意义上以语内翻译的特殊形式解释历史 的生成与展开。换言之,语内翻译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本体论的模式。在这里,人自主而又自立地回忆着最为美好 的事物,因而也就能够最为妥善地呈现事物的原初面貌以及 它的生成起因。”[3] 语内翻译中译者的阐释具体体现为译文与原文的“同一 性”与“差异性”两个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语内翻译 是在同一语境条件下进行的,置身于翻译交流之中的主体是 在同一个“场所”的主体。从文学系统的角度来看,原作是 一个整体的系统,这一系统具体为定义、逻辑、习惯和概念, 这些是原作者创作经验的结果;而这些由定义、逻辑、习惯
翻译的本体论:“科学观”与“艺术观”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翻译的本体论:“科学观”与“艺术观”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评析刘云虹一翻译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其间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翻译研究因而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中,而翻译的“科学观”与“艺术观”更是近十多年来引起翻译界激烈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这种矛盾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峙局面已经大大妨碍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不少学者和翻译家开始对此产生质疑,并力图消解这种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探寻两难困境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蔡新乐教授的新著《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正是一部以为徘徊于“科学观”与“艺术观”所含有的工具论与艺术论两极之间的翻译研究开辟出新途径为主旨的力作。
通过对当前翻译研究的科学观与艺术观中含有的工具论倾向的批判及对其不可避免的缺失的分析,作者明确指出翻译的本体论应是翻译学研究的可靠出路。
二《翻译的本体论研究》全书近33万字,共分前言、后记及七个篇章,除第七章外,每章的最后一节均为“本章小结”,对整章论述加以简要的概括。
第一章“走向第三条道路”,以德里达对待翻译的态度为切入点,开门见山地提出“走向第三条道路”的问题;第二章“什么是第三条道路——翻译学的本体论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翻译研究的两条路线——翻译的科学观,“或者说科学主义的、理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思想”,与翻译的艺术观,“即坚持翻译的艺术特性,主张从艺术的角度探讨翻译,并且强调艺术原本就是理论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本质的研究路线”(蔡新乐,2005:35)——所面临的困境,批判两者所显露的工具论倾向,明确指出,与其固守“落后于时代”、僵化的译论科学观和译论艺术观,倒不如以“既坚持理性的反思精神”,“同时又不忽略翻译学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员应有的艺术作用与意义”(蔡新乐,2005:38)这一辨证统一思想,走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翻译的本体论,即“对‘存在’中的人与翻译的关系问题的形而上理论反思以及人在‘翻译’之中的存在表现等问题的理论探讨”(蔡新乐,2005:39);第三章“语言起源的倒塌与翻译的无源之始”,通过对德里达和奈达的翻译思想的反思与批判,探寻建构西方“理性主义”以外的翻译思想的可能性;第四章“翻译的历史表现及其教训——从明末清初耶稣会来华传教士的一些作为看‘对等’的结构建制”,以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的几种“解释实践”为例,对所谓的“一体化”和“全球化”提出质疑,强调翻译与人的关系问题,即人在翻译之中所起的作用,是翻译的跨文化交流当中不应被忽视的重要方面,因为翻译是人的文化或跨文化活动,它的一切表现都是人在其文化创造和构成中所必须面对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对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的探讨;第五章“‘间’的本体论意义及其对翻译理论建构的作用——从中华文化之中的‘间’到跨文化翻译之中的主体间性”,把“主体间性”这一概念中的“间”作为阐释的关键,借助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中有关“间”的论述,着重探讨语内和语际翻译中的主体间性问题以及“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第六章“翻译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元翻译构成”,就主体本身与翻译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人与翻译的关系的最基本可能性加以必要的说明或描述,指出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等外在翻译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本身就是翻译所必需的根基,在这一根基之内蕴藏着翻译的可能性”(蔡新乐,2005:10),即元翻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翻译的问题不能被理解为单纯的技术性或实用性的工具论问题,而应被视为一个与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的本体论问题;第七章“余论:相关的几个问题——翻译的‘言语’的本性、翻译的人及其他”,引入“通化翻译”的概念,通过对海德格尔的“历史化”翻译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化”翻译观、维特根斯坦的“语法化”翻译观、释义学的“跨文化化”翻译观、本雅明的“神圣化”翻译观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化”翻译观的辨析,强调无论就思想现实、研究视角或翻译本身的目的而论,翻译都显示出根本的多元化特征。
《鲁迅翻译思想研究》的学理逻辑
来 成 为学界 的 热 点 。久 未谋 面 的鲁 迅 译作 不 断 出 版 ①, 在鲁迅研究似乎被开掘殆尽之际 . 人 们 突然
发 现鲁 迅 翻译研 究 即便不 是一 块处 女地 . 也还 远未
、
以翻 译思想 立题
鲁迅 的文 学事业 起 步于 1 9 0 3年 翻译法 国雨 果 的《 哀尘》 , 并 终 生译 笔 不 辍 。翻 译 在 鲁 迅 的 文 学
生 涯 乃 至 整 个 人 生 中都 占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地 位 。 “ 要认 识一 个完 全 的鲁 迅 , 阅读 和研 究 他 的译 文 必
被 精耕 细作 。因此 鲁 迅 翻译 研 究 进 人 学 界 的视 野
并 引起 广 泛 的 重 视 , 自是 情 理 之 中 的事 情② 自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1 1
作者简介: 王姬 ( 1 9 9 0 - ) , 女, 山东淄博人 , 南开 大学 文学 院文艺学 2 0 1 6级博士生。
鲁 迅 翻译研 究 , 在 沉 寂 了半 个 世 纪之 后 , 近年
将鲁 迅 翻译理 论和 翻译 实践进 行 了有机 融合 。 从 总 体结 构到具 体论 证都 具有 较强 的学 理逻辑 。
摘
要: 冯玉文《 鲁迅 翻译思想研 究》 是鲁迅翻译研 究的新成 果。该 书以鲁迅翻 译思想为论题 , 将鲁迅的全部翻译 活动
统摄 于翻译 思想之下 ; 又以鲁迅翻译 “ 立人”目的为核 心, 阐释鲁迅翻译 的选材和策略 ; 再以鲁迅翻译作 品的读 者多寡、 反 映 作 为明鉴 , 客观公正 、 知人 论世 地评价鲁迅翻译的得失 。该著 总体结构和具体论证都具有较 强的学理逻辑 。 关键 词 : 鲁迅 ; 翻译思想 ; 翻译 目的; 翻译选材 ; 翻译 策略 ; 预 想读 者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在过去的30 年里,我们的文学翻译研究者积极地进行理论探索,在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探索、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翻译研究领域拓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
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是指将文学翻译研究视为翻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文学翻译的性质、原则、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理论范畴、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理论。
张今(1987)的《文学翻译原理》提出了文学翻译的定义,从哲学和美学角度研究文学翻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了文学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六对矛盾和表达过程中的十对矛盾。
蔡新乐(2001)的《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将含意本体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运用现象学的理论观点从精神、文化和语言等多元层面研究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研究了文学翻译与精神之间、精神的境界与翻译的语境之间的关系。
郑海凌(2000)的《文学翻译学》明确地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区别开来,以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为中心,用一整套概括性较强的概念系统及独具学科特点的知识框架,借助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文学翻译现象和命题做了理论勾勒,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译者的再创造、创造心理和文学翻译的方法原则进行研究。
从综合视角关注文学翻译基本问题的概论性著作还有王金玲(1999)的《文学翻译新论》,张成柱(2002)的《文学翻译研究》,成昭伟(2007)的《文学翻译概论》,胡显耀、李力(2009)的《高级文学翻译》, 李冰梅(2011)的《文学翻译新视野》和周方珠(2014)的《文学翻译论》等。
许钧(2015)的《历史的奇遇:文学翻译论》对文学翻译本质、文学名著译介与评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思考,从忠实、叛逆和再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文学译者的身份认同,从意愿、现实与道德等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制约翻译主体的因素进行了宏观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还结合翻译所承担的使命论述了文学翻译过程中“译什么”“怎么译”的各种选择,从翻译的文本生命历程入手对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观察,以确立译作应有的历史与文化地位,另外还讨论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度”。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1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易曾权编编辑说明一本《书目选编》主要供翻译研究人员、外语院校系师生、翻译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士使用。
二本《书目选编》收编翻译研究图书,选择性地收编翻译教学图书和翻译研究/教学/实践工具书,兼收一些涉及翻译家、翻译管理以及翻译经营等方面的图书。
三本《书目选编》正文条目按照图书作者/编者/译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音序或拉丁字母顺序编排。
四本《书目选编》中有些图书,从书名上看不出而实际上是翻译研究图书。
这类图书一律收编。
五由于编辑客观条件有限,本《书目选编》还存在遗漏、差错和不足,欢迎读者指出,以便今后修订书目时增添、修改和弥补。
目录一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1—30页)翻译理论•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教学•英汉/汉英翻译•文言/白话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二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30—36页)除英语外的外国语与汉语双向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三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36—37页)少数民族地区语文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向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四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37—45页)一)台湾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二)香港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三)澳门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五我国翻译、引进出版国外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45—49页)六我国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工具书书目(49—51页)一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翻译理论•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教学•英汉/汉英翻译•文言/白话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安菊梅.英汉翻译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巴金等.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王寿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55页.白靖宇.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7页.包惠南.语法与翻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50页.包惠南,包昂.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1.350页.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336页.包家仁.汉英句型比较与翻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6页.保清,符之.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343页.鲍刚.口译理论概述.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3页.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57级全体同学集体编.中国翻译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西语系,196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书编委会编.语言与翻译(论文集)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本社编.导游翻译经验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121页.本书局编辑部编.英文翻译指南(2册).上海:文艺书局,1933.卞立强.卞立强:一个翻译家的轨迹.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02页.蔡基刚.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8页.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页.蔡新乐.翻译的艺术哲学——文学翻译的含意本体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蔡新乐.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页.蔡新乐.相关的相关:德里达“…相关的‟翻译”思想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页.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曹菡艾,赵兴民.联合国文件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曹雷.过去的回响——六十部译制片配音笔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40页.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15页.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89页.曹顺发.走近可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58页.曹顺发.走近“形美”:古汉诗英译实践点滴.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28页.曹汀.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曹炜等.文言文今译方法和规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柴明颎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英文、中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柴秀娟. 翻译描述中的语域: 英汉虚构类翻译平行语篇的语域分析模式(英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63页.常玉田.经贸英译汉教程.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520页.车丽娟,贾秀梅主编.商务英语翻译教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陈艾莎主编.飞行翻译教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71页.陈达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成都:巴蜀书社,2003.232页.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陈德彰.翻译辨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80页.陈德彰.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40页.陈登,谭琼琳.英汉翻译实例评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998 .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84页.陈定安.翻译精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84页.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0.521页/527页.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37页.陈光火主编.电子翻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漫谈.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3.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7.258页.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000.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陈宏薇,李亚丹主编.新编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46页.陈建平.法律文体翻译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陈洁等编.英语口译技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0页.陈茂新.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415页.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34页.陈蒲清.文言今译学.长沙:岳麓书社,1999/2000.陈清贵.翻译与翻译教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陈清贵,杨显宇.翻译教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陈秋劲,Richard B. Baldauf, Jr.; David Gordon Etheridge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30页.陈生保.英汉翻译津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陈仕彬编.金融翻译技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389页.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英汉对照) .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陈树培编.英汉报刊翻译常见错误.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04页.陈苏东,陈建平.商务英语口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陈苏东,张新红,李明主编.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2页.陈廷祐.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2001.陈廷祐.跟我学翻译——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华龄出版社,1994.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7页. 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7页.陈文伯.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537页.陈文伯.教你如何掌握汉译英技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陈文伯.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493页.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5.377页.陈文伯.译艺:英汉双向笔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382页.陈翔主编.同传捷径——英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1页.陈翔主编.同传捷径——高级英语口译实战演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陈小慰编.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陈小慰编.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52页.陈新主编.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9页.陈秀等编.浙江省译家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7页.陈胥华.英汉对译指导.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984/2000.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陈振东编.英汉汉英口译基础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92页.陈中绳.英译汉病句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陈中绳.汉英词语翻译漫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陈中绳,吴娟.英汉新词新义佳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陈忠诚.词语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000.陈忠诚.汉英、英汉词语翻译趣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278页.陈忠诚.法窗译话──法律翻译絮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295页.陈忠诚.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陈忠诚.法苑译谭.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04页.陈忠诚.汉英语对译正误辨析.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390页.陈忠诚.汉英词语翻译漫话.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59页.陈忠诚,陈国权,陈新.译仁译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5页.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丛谈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98页.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新话.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趣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4页.陈忠诚,吴幼娟.辞书与译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06页.陈忠华.科技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陈宗余等.现代英汉对译常见错误1000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成昭伟编.简明翻译教程(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12页.成昭伟.文学翻译概论(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18页.成昭伟主编.新英汉翻译实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02页.成昭伟主编.新汉英翻译实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96页.程尽能,吕和发主编.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35页.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45页.程永生编.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13页.程镇球.翻译问题探索——毛选英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程镇球.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英文本)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4页.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68页.褚东伟,马云霞主编.新编经贸英语翻译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4页.楚至大.翻译理论与实践——桑榆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71页.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4页.崔长青, 张碧竹编.翻译的要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崔永禄等.实用英语口译(英汉)新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崔永禄主编.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520页.崔永禄等主编.新编英汉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06页.戴剑飚主编.专业翻译实战速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08.218页/240页.戴明瑜等主编.译苑人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99页.戴延年等编.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大事记(1、2).北京:新星出版社,1999. 465页(1),439页(2). 戴云主编.研究生英语译写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43页.但汉源.翻译基础:原理与方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但汉源.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选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丁菲菲主编.翻译入门——汉译英.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46页.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327页.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13页.丁小丽,程华主编.商务英语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10页.丁孝文.实用英语口译捷径手册.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276页.东万育.实用科技英语翻译.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董国忠.英译汉须知.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董乐山.译余废墨.北京:三联书店,1987.231页.董乐山.董乐山文集(第二卷).李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4页.董乐山.西行的足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90页.董力争.医学英语翻译技巧.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38页.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17页.杜碧玉主编.法律口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316页.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330页.杜瑞清,党金学主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六卷)——翻译的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从语法构造和语用心理看动词形容词的重叠性
制约。 过去已取得共 ! "! 从动词的语义类别上看, 识的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 可以重复进行的、 人的主 观上可以控制的动词可以重叠, 其他动词一般难以 重叠, 这的确能够解释许多语言现象。但问题是, 并 非所有人的主观上可以控制、 可以反复进行的动作 行为动词都能重叠。我们觉得还可以进一步联系人 的心理感受来考察动词的重叠性, 这样, 解释的概括 性更强。 ! " ! " # 词义的褒贬是通过人的心理感受反映出 来的, 所有带贬义的动作行为动词, 它们所代表的动 作行为, 尽管主观上可以控制, 也可以重复, 但是人 们在心理情感上都不愿意承受, 人们也一般不重叠 使用它们。贬义动词如 “偷、 抢、 扒、 嫖、 糟蹋、 破坏、 践踏” 等等, 一般都不能重叠。在 《动词用法词典》 中 可以重叠的 $#% 个动词里, 在我们所收集到的动词 重叠的语料里, 几乎找不到有贬义的动词, 可以重叠 的动词一般都是非贬义的、 心理上可以承受的。 也并非所有无贬义的动词就都能 ! "! " ! 当然, 重叠。有些有消极义的动词, 如 “污染、 放逐、 忧虑” 等, 它们自身都没有明显的贬义, 但人们心理上都不 愿意, 不希望这些动作行为被自己所承受, 这类动词 也都不被人们重叠使用。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更 能说明问题, “斗” 有 & 个义项 ( ’、 斗争; 使动物斗; (、 比赛争胜) , )、 ’ 义项是人们心理上不愿意承受的, 谁也不愿意被斗争, 《动词用法词典》 中, 这个义项没 有重叠用法。后两个义项, 不存在人们心理上不愿 意承受的问题, 《 动词用法词典》 都有重叠的用法: “咱们斗斗蛐蛐儿吧。 ” “我偏要跟他斗斗气儿。 ” 也有少数似乎可以看作人们心理上不大愿意承 受的动作动词, 如 “报复、 防备、 讽刺、 折腾” 等, 在特 定的语境条件下, 如在祈使句、 评义句等特殊句式 中, 偶尔可以看到重叠的用法, 如 “你也报复报复 * 防 备防备 * 讽刺讽刺 * 折腾折腾他, 让他知道被报复 * 防 备 * 讽刺 * 折腾的滋味。 ” 为了区别起见, 我们把这些 少数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叠的非意愿动词叫做 “弱 性非意愿动词” , 与之相对的绝大多数一般不重叠的 非意愿动词叫 “强性非意愿动词” 。 “弱性非愿意动 词” 的重叠, 也可以从心理感受上得到解释, 即说话 人在特殊情况下认为它们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受动 者在心理上可以并且应该承受的。 “强性非意愿动 词” 通常不能重叠, 少数 “弱性非意愿动词” 在特殊条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本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以及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问题,英译本往往无法完美地呈现原著的语境本体性。
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广中国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历程及现状中国哲学典籍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不少中国哲学典籍因其独特的思想特点和对人类思想的重要贡献而备受世人瞩目。
由于古代语言的限制以及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一些中国哲学典籍开始被翻译成英文,如《道德经》、《论语》等。
由于当时对中国文化认知的不足,翻译者在语境理解和转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译文的语境本体性不够准确。
随着中国哲学典籍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重要的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本相继问世,如《孟子》、《庄子》等。
仍有不少翻译存在着语境本体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有效传播。
针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他们对中国哲学典籍的文化内涵和语境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揭示了诸多中国哲学典籍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格局。
他们还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有译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翻译的语境失真现象。
他们还尝试从翻译理论、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和解读,提出了一些改善翻译质量的建议和方法。
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对于某些中国哲学典籍的语境本体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于比较冷门的中国哲学典籍的研究还需加强。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典籍的翻译问题进行分析,还缺乏对整体翻译质量的评估及提升的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考虑典籍的本体性,并对其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将其传递给世界。
中国哲学典籍凝结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深受世界各地学者的尊重和追捧。
在将其翻译为英语时,我们首先要掌握典籍的愿景和目的,同时尊重其本体性。
本体性是指典籍内在的真实性和独特性,是典籍所特有的精神内核。
每一本中国哲学典籍都有自己的本体性,其中包含着作者的思想、生活背景和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念。
英译必须尊重这些本体性,以保持典籍原有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研究典籍的本体性需要多方面的方法。
除了深入了解典籍的背景和历史,还需要对其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译者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方式,以表达典籍的独特精神。
在翻译中国哲学典籍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还要注重文化的传递。
中国哲学典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者必须理解并传达这些文化内涵。
只有这样,翻译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哲学的智慧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中英文功底、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以及对典籍本体性的敏锐洞察力。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探索,翻译者才能准确地传递中国哲学的思想和价值观。
我们还应当意识到,翻译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尽管我们需要尊重典籍的本体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全盘照搬原作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当灵活运用语言,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随着中国崛起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国哲学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关注和影响力。
我们应当加强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研究和翻译,以更好地将中国哲学的智慧传递给世界,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研究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语境本体性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典籍的本体性,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和文化的传递。
通过这样的研究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哲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读者,为促进文化理解和交流做出贡献。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中国哲学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将中国哲学典籍翻译成英文,已成为了学术界和文化交流领域的重要课题。
由于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在语境和本体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语境的问题语境是指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包括时间、地点、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中国哲学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其语境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的哲学体系及其相关的文化、宗教、社会背景。
在翻译这些经典作品时,如何将其独特的语境和文化内涵传达给英文读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中国哲学典籍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
例如《道德经》中的“道”、“德”、“无为”,在英文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如何用英文准确表达这些概念,成为了翻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受众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
在西方社会,“礼”、“义”、“廉”等儒家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在英文中可能需要借助其他语境和文化现象进行解释和表达,才能让英文读者理解其内涵。
二、本体性的问题本体性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中国哲学典籍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往往具有独特的本体性特征,其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
在翻译这些经典作品时,如何保持其本体性特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中国哲学典籍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和智慧的本质特征。
儒家的仁、义、礼、智等观念,道家的无为、自然、道德经的无为而治等观念,这些概念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其本体性特征,成为了翻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受众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其本体性特征的让英文读者理解并接受这些中国哲学典籍的思想和智慧,成为了翻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典籍和理论体系。
这些典籍的英译对于西方学者和读者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这些典籍的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还比较薄弱。
本文将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语境本体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语境本体性”。
语境本体性是指翻译作品中所包含的原文语境和文化背景,并且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的语境和本体性。
在翻译中国哲学典籍时,语境本体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国哲学典籍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体系,需要通过翻译准确地传达给西方读者。
我们需要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中国哲学典籍包括了《道德经》、《易经》、《老子》、《庄子》等经典著作,这些典籍的英译版本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翻译未能很好地保持原文的语境和本体性,导致西方读者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产生偏差。
我们需要对这些英译版本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针对现有的英译版本,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提升其语境本体性。
翻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国哲学知识和丰富的英文表达能力。
只有翻译者具备了这些基本素养,才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本体性,并将其有效地传达给西方读者。
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原文语境的把握。
翻译者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准确理解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并在翻译过程中将其娴熟地呈现出来。
翻译者需要注重整体文化背景的传达。
中国哲学典籍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往往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翻译者需要通过一定的注解和解释,将这些文化背景传达给西方读者,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哲学的思想。
我们还需要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接受问题。
目前,西方读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局限于一些流行的英译版本,这些版本往往无法很好地传达原文的语境和本体性,导致西方读者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产生偏差。
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推广工作,让西方读者更好地接触和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和文化,增进中西方哲学交流互鉴。
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
作者: 吕俊[1]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210097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
页码: 53-59页
主题词: 翻译学;皮埃尔·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理论;民族文化
摘要:本文分析了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产生的原因,以及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作者运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作者主张运用他的“双重解读”策略来对待拟译文本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指出文化研究属于文本的外部研究,而语言研究才是内部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本体。
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有赖于本体的研究。
对翻译本体的几点思考
对翻译本体的几点思考
高文峻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本文对与翻译本身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这几个问题是:译者翻译的动力何在、原文是否可译和译文是否需要完全忠实于原文.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高文峻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翻译研究本体的回归——从本体论之倒退论说起
2.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本体回归”--对我国翻译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
3.“翻译本体”和“翻译本体论”概念辨析
4.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翻译本体和认知视阈下翻译客体探究
5.翻译综合学派对翻译本体论研究的贡献及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本体性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实体、本质等概念密切相关,是使哲学系统稳定的基础。
在中国哲学典籍中,本体性的研究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道德经》中,本体性被阐发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出了宇宙中存在的本体性特征,即万物归于一的本体性特征。
在《周易》中,卦象变化的本体性被表现为“天地异而同;阴阳交而易”,阐明了宇宙的万物皆有其本体性特质。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性、情等概念,表现了人的本体性特征。
在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中,本体性的研究往往需要灵活运用语境,方能更好地表达原意。
例如,《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英译时需要特别注意“道”这一概念的语境解释,以免出现误解。
在《周易》中,卦象变化的本体性可以采用“metaphysical essence”来表达,这样既表现了变化的过程性特征,又表现了它们共同的本体。
在《论语》中,孔子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将其翻译为“quick to learn and willing to ask questions”,这样更贴近英语语境。
总之,研究这些中国哲学典籍时,必须重视对本体性的探索,并灵活运用语境来准确表达原意。
当代翻译理论(根茨勒)——中文笔记
美国翻译培训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注重文学作品的翻译,其指导思想是翻译是一门艺术,培训班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学、语言和诠释的认识和理解,进而通过翻译经验的交流提高翻译技艺和水平。
里查兹、庞德和威尔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
里查兹(I. A. Richards)曾在哈佛大学创办阅读培训班,为翻译培训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翻译培训班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达成正确而统一的反映和体验,并用完美的口、笔译形式再现或阐述这一体验。
其理论前提显然是文学作品有一个终极的、统一的意义。
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人们就能准确地理解原文。
翻译培训班的任务就是制定若干条款和程序,排除一切妨碍正确理解的障碍。
庞德(Ezra Pound)认为文学作品刻意塑造的是形象,而非内容或意义。
在翻译中译者应注重的不是所描写的事物,而是描述的过程和语言的形式与能量(energy)。
译者如同艺术家、雕刻家和书法家,应精确地再现细节、词语、片段和整个意象。
作品真正的灵魂常常蕴藏于“一瞥或一瞬之间”。
威尔(Frederic Will)认为文学作品是表现自我、统一而连贯的形式,能赋予我们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
语际交际和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的体验和情感有一个共核。
在翻译中他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在诗歌翻译中,有天赋的翻译家即使不精通原作的语言也同样可以再现原作的精髓与本质。
他认为,所谓精髓和本质就是作品的能量和冲量(thrust),译文不仅是原作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使原作获得新的生命,勃发出新的生机。
美国翻译培训派对人类主观无意识的研究、强调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转换(creative transposition)”、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在译文忠实的标准问题上提出的新颖观点等,都对其后的翻译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
翻译科学派(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亦称翻译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学派、交际理论派和俄国语言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1期学术版翻译研究的形而上思想—读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欧阳燕(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蔡新乐教授在其著作《翻译的本体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元翻译”、“主体间性”、“间”、“关系”、“翻译的本体论”、“翻译研究的本体论”等概念的主要内涵,指出对翻译及翻译研究进行形而上的思辨、从形而上的道路,以哲学的形而上之维进入翻译的探讨是可行的。
学科理论的建设需要形而上的思考。
翻译哲学要揭示出“人在翻译中”的存在态势,同时最大可能地消除思想变化的限制与制约因素,将人的自由还原给翻译;这也就是探讨翻译的作用及其意义的本体论地位问题———亦即“间”的问题。
关键词:元翻译;主体间性;翻译研究的本体论;形而上近三十年来,翻译研究从静态的语言学研究视角逐渐发展到动态的多元系统视角,人们开始跳出翻译过程中原语及原文本等内部因素对翻译的束缚,更多地强调译者的主体作用以及目的语范围内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的种种外部因素。
200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大学蔡新乐教授所撰写的《翻译的本体论研究》就是一部从宏观的角度论述翻译及翻译研究本体论思想的著作。
1.“元翻译”概念的提出本书着重从翻译与人的关系这一视角入手(蔡新乐2005:前言1),认为人以其自身作为翻译的出发点,人内在地拥有翻译,人自身就是一种“翻译的构成”。
从而提出了元翻译概念:即蕴藏在人本身之内的翻译的可能性(蔡新乐2005:前言10)。
由个体及其差异形成的翻译世界及其多元格局:其基础正是人的“元翻译构成”,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这是翻译的基础(蔡新乐2005:前言2)。
“元翻译”正是翻译哲学所追问的“翻译何以可能”的问题:即研究翻译的条件和限度(单继刚2007:30)。
对人本身与翻译的关系的问题的探讨,其起点和终点都是为了更进一步追究翻译的根本,即它在现实之中的真正作用和意义(蔡新乐2005:28)。
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即从人的存在的角度看,翻译应该首先是与被认为同人的问题是一致的(蔡新乐2005:147)。
翻译是人在现实之中的实践,是在运作之中表现了人与他人共存、共处、以及交流的状态(蔡新乐2005:148),因此,翻译具有个性化;翻译在本质上是人的“自由”的表现;翻译是审美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形式,而不是规律性的、原则性的定则发挥的作用;翻译牵涉主体间的相互沟通、理解与认识(蔡新乐2005:148)。
2.“翻译的本体论”的明确在肯定翻译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本书首先从现象学视角分析翻译本体论。
作者简介:欧阳燕,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外语系讲师,1996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现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六队攻读翻译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
111海德格尔现象学的“现象”概念指的是:作为自身展示之物的存在者的存在、这个存在的意义、以及它的各种变异和衍生(蔡新乐2005:55)。
现象学要研究的是:让事物以其自身的方式显现自身。
那么,翻译也就以自身存在的方式存在着,它的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
认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一定能够达到所谓全方位,因而总是“方面”性质的,以“特定视角”所得出的。
只有在事物本身那里,事物才是一种“自在之物”,才是完全的、整体性的(蔡新乐2005:55)。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认识所不能把握的即认识所“余剩”的,反而有可能是事物本身本质的属性(蔡新乐2005:55)。
把翻译当作一种自足自满的现象,“还原”它存在者的本有存在形式,这不仅仅需要“认识”,还需要“看”“直观”,面对事情本身(蔡新乐2005:55)。
“看”的角度取舍以及能力强弱大小都会影响“看”的结果。
“看”本身就是有意识的选择,其运思方式是文化性的、历史化的、不完全纯粹的,正如海德格尔“理解”的“在先”结构、在先的拥有、在先的看到、以及在先的把握(蔡新乐2005:56)。
“回到事物本身”即回到某种历史性之中,即归入人的理解的“先在”结构(蔡新乐2005:56)。
现象就是它自身。
翻译现象就是译本,真正的存在者。
译者、目的语及其文化、作者、原本、始发语及其文化,这些都是翻译场的构件,即翻译的存在条件,而不是它的存在者的本有构成(蔡新乐2005:56)。
译本才是真正可以探讨的对象(蔡新乐2005:57)。
这就构成了翻译本体论:即译者如何真正做到“还原”,即保持原文的艺术境界的始源状态或始发态势,达到两种精神的契合和互化(蔡新乐2005:59)。
也就是说,译作要实现与原作所具有的本质上的关系:即同源关系(许钧2005:44-45)。
3.“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明确了翻译的本体论,作者进一步从现象学视角分析翻译研究,提出“主体间性”概念,讨论现实中的翻译在“间(间隔)”之中进行。
作者认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人本身是如何在根本上促成翻译及其可能性的,亦即主体对翻译的重要性问题(蔡新乐2005:前言6)。
这也就是探讨主体间性问题:人的主体的自觉性,主体对于翻译所形成的先决条件(蔡新乐2005:前言7)。
所谓翻译主体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存在者,是关系的结晶、关系的表现。
翻译主体是一个文化杂多的间主体(蔡新乐2005:前言7)。
翻译是多元的、对话的、多角度的、多形态的;人的“间性”促成了翻译的可能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翻译主体间性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蔡新乐2005:前言8)。
翻译是两个主体、两种语言或文化的“间形态”。
翻译的创造者是杂合而成的“间主体”(蔡新乐2005:前言9),同时具有主体性及主体间性。
主体性先于主体间性:主体性指主体的自由于创造的独一无二的精神;主体间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蔡新乐2005:前言9)。
主体间性是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独断论”(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向当代哲学中的“多元论”(巴赫金:众声喧哗)的一种转折(蔡新乐2005:前言8);这其实也就是作者在书中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
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对话,在互相关心爱护的基础上对各自的文化缺陷相互加以弥补,进而互相促进。
(蔡新乐2005:9)112第7卷第1期学术版建立在这样的“翻译”基础上的翻译研究在实质上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思想,即以翻译为名进行的尽可能平等地“交流”思想的一种乌托邦式构想(蔡新乐2005:9)。
但是翻译并不是权力真空的所在,翻译不能脱开历史,只有历史才能给予我们多样性(蔡新乐2005:12),所以我们应当从历时的角度审视翻译的走向和趋势。
而翻译研究也要调整思路,转向一种更为可行的道路:要使翻译研究走出“结构化”思路或模式,翻译理论不应该、不可能只追求“共时性”的“结构”(蔡新乐2005:140)。
翻译研究应该正视历史,充分揭示翻译的历史实质的空间,从人本身出发,面对历时性的翻译。
翻译,同其它人类实践活动一样,与人类的生存历史密切相关(蔡新乐2005:10)。
翻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打乱任何意义上的纯粹,同时把差异和异己的思想输送进原本其中没有它们的文化和语言之中(蔡新乐2005:19)。
翻译即沟通,即承认“他者”的存在权利及其文化建树和创造的思想意识(蔡新乐2005:21)。
“他者”可能是“我”的化身,具备与“我”相同的东西(巴赫金);有了“他者”,“自我”的在场才是有保证的;“他者”成为“自我”存在的先天条件;“他者”永远是预设的,是“自我”的实在性的保证(萨特)(蔡新乐2005:21)。
这其中,根本性的东西,不在于“他者”或“自我”的分设,以及它们之间的对立与统一,而是在于它们形成这些关系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那种基本条件———间,一片“空”着的空—那个保证它们存在的可能性的“场地”——白;既有“空间”的隔阂,又有“时区”的间隔;这二者构成了促成双方共同存在的根本条件,并且在这一条件下相应地赋予了二者的基本结构、关系以及相互交流或沟通的可能性(蔡新乐2005:22)。
过去的翻译研究,关注翻译的“共时性”或“现代性”,即总是将任何已逝的文本现代化,使之走向译者的时代,体现译者的时代特色和语言特性。
但是“他者”与“自我”的隔离是相对的,具有“非共时”性质,空间上“彼此有别”,时间上“先后之分”(蔡新乐2005:22-23)。
正是因为有了先后,才会出现理解和揭示,由此产生连续性。
只有如此,交流才能推动我们所理解的历史,走向通过话语进行的解释,并使之存留在我们的话语之中。
也只有如此,历史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蔡新乐2005:24)。
在翻译之中,空间的、时间的距离是延续历史的先决条件。
要关注翻译场所的构成,所以翻译研究首先探讨“之间”(蔡新乐2005:24)。
所谓“之间”,就是跨文化翻译的语境:“间”即语境。
因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意义在于用法:这就突出意义的“场景”,也就是“之间”(蔡新乐2005:25)翻译研究应该在“输出的一端”和“输入的一端”二者之间进行。
翻译的基本问题在于立足于共同的基础之上的“应许”:因为语言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既可以融化外来思想,又可以丰富自身的思想(蔡新乐2005:26)。
作者提出的“元翻译”、“主体间性”等概念就把翻译研究推向历史的轨道,摆脱全球化的神话(蔡新乐2005:27);同时使得翻译理论得以摆脱“工具论”,因为人的复杂与丰富,是“科学主义”的“现代性”所无法把握的(蔡新乐2005:前言3);翻译工具论根本使人无法真正面对“他者”进行平等交流。
与此相似,翻译艺术论也使人无法关注现实与实在。
只有跨文化语境的翻译研究才关注人本身、关注作为人的思想交流活动的翻译、关注翻译对人本身的构成所起的所用(蔡新乐2005:28)。
这样,本书讨论的中心议题:翻译研究的本体论就凸显了出来。
4.主题讨论: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翻译学的本体论问题传统上,翻译理论研究有两条路线:一是理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思想:翻译的科学观,系统性理论的科学阐述或建构;亦即翻译理论工具论;二是翻译的艺术观:重在实践的艺术阐发与个性张扬的美学思绪吐露与创获总结;亦即翻译理论艺术论。
这两条路线均落后于时代(蔡新乐2005:35-37)。
113世界进入了20世纪,人们开始更多地重视“差异”和“异见”(蔡新乐2005:35)。
对“差异”的关注是自“语言转向”或者干脆说自索绪尔的《普遍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的非常普遍的现象。
索绪尔:“语言中的意思只是一个差异的问题。
”“在词里,重要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使这个词区别于其它一切词的声音上的差别,因为带有意义的正是这些差别。
”“差异”这一概念几乎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个基石。
人文学科对“差异”广泛关注(蔡新乐2005:61)。
人的个性化促成差异的普遍性,而多元化则是这种普遍性的显示(蔡新乐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