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上册语文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共40套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共40套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共40套1. 观沧海(东汉•曹操)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4课;◎语文七上第21课;◎苏教九下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主旨: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洗练的笔法,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起笔气势不凡。

B. 诗人把登上碣石山,观望沧海所见到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壮阔、宏观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萧瑟”一词营造了一种宏大、壮阔的氛围;“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洪波连天的形态,还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 这首诗场面宏大,气象壮阔、宏伟,通篇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壮美、豪迈的情感。

它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1. 观沧海1.(2分)D 【解析】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D项中“通篇以写实的手法”赏析有误。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4课;◎语第21课;◎苏教七上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主旨: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深表同情和关心,于是写下这首诗,遥寄给友人,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B. 首句写景。

其中“杨花落尽”和“子规啼”不但点明时令,烘托一种凄凉悲惋的气氛,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还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C. 第二句由写景转入言事。

从“闻道”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得知友人遭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试题总汇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试题总汇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及试题总汇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两处典故,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一是吕尚,九十岁在溪边钓鱼,得遇文王;一是伊尹,在受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终得重用的经历,诗人又增加了信心。

表达诗人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3.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顽强的追求。

表明诗人对重回朝廷建功立业仍然抱有希望。

4.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理解。

总有一天,我会乘着长风破万里巨浪,以展自己的志向,高挂云帆,直渡茫茫大海,达到理想的彼岸。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行或春行钱塘湖早春美景)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动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如“争”和“啄”两个动词,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如“几处”照应“早莺”,“谁家”照应“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的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2019年秋期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文阅读与赏析题】复习练附解析

2019年秋期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文阅读与赏析题】复习练附解析

2019年秋期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文阅读与赏析题】复习练附解析2019年秋期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文阅读与赏析题】复习练古诗词赏析技巧一方面指出写景的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设问等)、用词的生动性、表达技巧(托物寓意、对比)等。

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

一、针对诗句的题型可分为以下三类1.描绘画面。

①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②结合上下句,整体理解。

③发挥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2.赏析句子。

①分类考虑。

可以把诗句分为写景、抒情、言理等几类进行赏析。

②按现代文赏析题作答。

先考虑修辞手法,再考虑词语运用。

3.概括画面。

①确定时空特点(什么时,什么景)。

②明确景物氛围。

二、典故追溯1.了解典故本意,本意要联系实际。

2.结合上下文,联系作者生平分析出潜台词。

3.典故的使用,既。

能丰富诗歌的内容又能委婉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使诗歌风格显得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三、情感体悟1.明确诗歌体裁(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等)。

2.分析诗歌意象。

3.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

4.储蓄一些专业性词语:离愁别绪、清高孤傲、孤寂惆怅、乐观旷达、忧国忧民、怀古伤今等。

5.了解一些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鸟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中,“观”字统领全诗。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运用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3.请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滴动,感慨万千。

4.从“水何”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描写了水、山、树木、百草、秋风、洪波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写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诗歌鉴赏复习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诗歌鉴赏复习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诗歌鉴赏复习资料第1首观沧海[东汉]曹操(七上)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洪波涌起”一句中的“涌”字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秋风阵阵,树木簌簌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

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伟大抱负和博大胸襟。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七上)A.第一句选取两种令人伤感的事物,描绘出暮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B.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在听说王昌龄走过了“五溪”艰难之地后的欣慰之情。

C.三四两句,诗人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去传达自己对朋友的忧虑、关切之情。

D.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字里行间都饱含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第3首次①北固山下[唐]王湾(七上)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语文版)2019届中考总复习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上册(原创)

(语文版)2019届中考总复习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上册(原创)

2019届中考总复习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上册(原创)班别:姓名: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3.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

正如《论语六则》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一反送别诗的悲戚之态,写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5.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正如《论语六则》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用典抒发作者无限怅惘心怀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得十分工整、开阔的地名的句子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9.现今人们仍常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不愈矩。

”(《论语六则》)11.人们在品读《望岳》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感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

12.高瞻远瞩,是中法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

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一直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探索和实践。

(填王安石诗中的一句)13.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就不禁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中描写英姿飒爽奔赴战场的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5.《木兰诗》中剪影式表现战争生活艰苦:“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曹操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苍茫动荡,惊涛拍岸,吞吐日月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达作者胸襟开阔、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具体写登山所见所感。

5.(2018·福州)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的“过”字凸显了诗人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被贬地荒凉的感情。

2.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

(一)课内古诗词曲专项训练七年级(上册)(一)杂诗1.古诗词一般避免重复用字,而本诗却连用了两个“故乡”,这是诗人的疏忽吗?为什么?这不是诗人的疏忽,连用两个“故乡”,表达了游子他乡遇故人时渴望了解故乡人、故乡事的急切心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采用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用叙家常的形式表现对家乡的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

(二)夜雨寄北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字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暗含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渐浓,衬托出了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三)淮上与友人别1.第一、二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交代了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与朋友分别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别之苦。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同是宦.游人(出外做官)(2)无.为在歧路(不要)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

(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汇编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汇编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复习汇编0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01 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

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

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默写考点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诗作中诗人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2019年试题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2019年试题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2019年试题汇编(含《课外古诗词诵读》,共2大题,答案附后)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⑴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⑵《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C2、⑴“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

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

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⑵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与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对友人孤独前行的深情安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所展现的画面。

(2分)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

2.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2分)将我的怀念之心拜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乐趣,活泼形象地表达了墨客忧愁、无法的惜别之情和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齐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作简要赏析。

(2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包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往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往事物,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重生的美功德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悲观、积极、向上的头脑豪情。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活泼。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思念故乡。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19中考古诗文专题复习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共28张PPT)

2019中考古诗文专题复习语文课件:七年级上册(共28张PPT)

三、次北固山下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客路青山外, 赏析:本诗的第三联历来脍炙人口。当残
行舟绿水前。 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潮平两岸阔, 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
风正一帆悬。 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
海日生残夜,
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 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
的图画,构成明远哀丽的
意境,表达了他对好友强
烈而深切的思念。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理解默写: 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 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中“仰头看明来自, 寄情千里光”意境相似的名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2.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亲人朋友聚少离多。 于是,富于幻想色彩的诗人们常常因为月亮浮 想联翩: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用“ 我寄愁心与明月 ,
物取代。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就给
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
2.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
,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的美景。
四、天净沙•秋思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六、江南逢李龟年
理解默写: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 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2.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写出了国破家亡之际的深切感慨。该诗 中与此相类似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019届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阅读(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019届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阅读(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019届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阅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校:班别:姓名:〖一〗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

但“故乡“一词连用,显得有点重复累赘。

B.诗中的“我”,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因为这株“寒梅”,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是故乡的一种象征。

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这株寒梅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C.诗以纯白描记言的手法,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

D.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简洁而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

2.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用两个“故乡”来突出故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暗示“我”离乡之久。

B.用略带主观臆测的“应知”一词来表现“我”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C.“我”问故乡的梅花是否开了,表现了“我”对故乡“寒梅”的思念与赞美。

D.诗中的“寒梅”象征了亲情、友情、故乡情等,诗人正是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

〖二〗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B.“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

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C.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D.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部编】最新统编语文2019-2020学年版7--9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卷

【部编】最新统编语文2019-2020学年版7--9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卷

7--9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卷一、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考点分析]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

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二、初中古诗词赏析分册复习卷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

该诗亦如此。

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1、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1)、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3)、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3、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

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上册

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上册

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上册2019年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上册2019届中考复习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七上古诗词欣赏试题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6、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七年级上册课内外1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计划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课内外1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计划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课内外14 首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仅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答: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2、作者大方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答: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断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讨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好遵照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若是保养得法,也可以盛情延年。

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理想。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情况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莽浩荡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

山岛之上树木丰茂,活力盎然。

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向的“涟漪的海水” 、“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 、“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怪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魄力,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觉。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宏伟的政治理想——一致中国立功立业的壮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理想(诗中“若”字用得幸好哪里)答:经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弘大魄力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广博的胸怀和一致中国的壮心壮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复习训练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复习训练

2019-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复习训练,;《木兰诗》中的一 .《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虑关系的句子“,”这两句诗,经过环境描述,渲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刚毅的性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格。

描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话:,。

③孔子小题大做,教育弟是:,;从“回来见天子”一段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活?,,。

概括木兰十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脚扎实地,不能够不懂装懂的句年征战生活的句子子是:,,;⑥阐述读书修业识是:,。

,的态度是以修业为快乐的句子是:,;⑦。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空中楼阁”比喻事情千头万绪,不易孔子惋惜岁月易逝,以鼓舞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修业的句子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是:,。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表现花草旺盛的句学习方法子:,。

的:,;,杜甫的《望岳》:包含所有有所作为的人都应拥有不怕困难、敢于。

⑨当别人不认识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登攀绝顶,俯视所有的壮心平和概真谛的诗句当采用的正确态度是:,。

⑩《论是:,。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语》的“论”读,它是记录的言行的书。

文中告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理想(有人生真谛)的诗句是:诉我们,学习必定要有正确的和.⑾“,。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其余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话能够表达这种欢乐;“,?”句:,;宽慰友人不要悲伤,表二、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的达出诗人豪迈、爽朗的胸襟的诗句:,;把是:,,,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真谛,写出四海之内有贴心朋友,就是在;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相同的亲近,说明贴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是 :,,,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
上册
2019届中考复习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
七上古诗词欣赏试题
一、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
作者曹操的认识。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是:
为什么:
2、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3、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
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5、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
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6、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3分)
5、本诗写了杭州西湖季节的景物,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6、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点击加入初中学习小组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小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
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3、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
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4、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五、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情趣。

B、“稻花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硕果累累的欢乐之中。

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
七上
一、1、C 2、略
二、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回答须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
环境”来表述。

2、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3、选取句子并言之成理(可以从思想感情、修辞、炼字或者根据自己的联想、想像来谈,表达有个性。

4、D
5、D
6、思念故乡
7、D
三、1、C 2、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3、D 4、开放题。

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能抓住“乱花”、“浅草”进行赏析的给1。

5分;能抓住“浅欲”、“才能”或“迷”、“没” 进行赏析的给1。

5分。

能全面
抓住语进行赏析,语言通顺的给3分。

5、早春喜爱
6、C
四、1、C
2、寓情于景断肠
3、深秋晚景图
4、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5、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