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

内容涵盖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性。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圆的相关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相关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复习: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3. 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圆的整理和复习2. 板书内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实例讲解。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圆的计算。

3. 拓展题:研究圆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巩固了圆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其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来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子、钟表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圆的存在和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通过本节课,学生将回顾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还将对学生在学习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巩固对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的定义、性质,并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性质: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圆的对称性、圆周角定理等性质的掌握。

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正确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圆的知识应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圆的轨迹问题、圆与生活用品的联系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例题演示公式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与性质: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圆周角定理等。

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例题展示。

3. 实际应用: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圆的轨迹问题、圆与生活用品的联系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计算题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探究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圆的实例,思考圆的应用,并记录下来,下次课进行分享。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圆》整理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圆》整理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圆》整理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的定义、半径、直径、圆心等。

2.掌握圆的相关性质,如圆心角、弧和弦的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圆规、量角器等3.课件:电子版教案、习题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圆,引导学生讨论圆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概念学习(15分钟)1.定义圆:圆是由平面内与一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的概念。

3.学生进行课本上相关概念的讲解。

三、示范演练(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不同大小的圆,让学生测量半径和直径,并求出圆心。

四、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互相练习画圆、测量直径、半径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引入新知(10分钟)1.圆心角、弧、弦的概念。

2.圆心角的性质。

3.弧和弦的关系。

三、示范演练(1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具有不同圆心角的圆,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四、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圆心角、弧和弦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圆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关于圆的练习题。

2.总结圆心角、弧和弦的性质。

3.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整理与复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圆相关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主题是圆的整理与复习,使用的是人教新课标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回顾和整理人教新课标教材中关于圆的相关知识,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对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重点则是通过复习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PPT等教具,以及学生们需要的笔记本和练习册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解题步骤和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0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31.4厘米,面积=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的知识掌握得还不错,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圆的拓展知识,比如圆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是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我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教学目标是希望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另外,教学难点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们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

我需要通过详细的解释和示例,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计算方法,并在随堂练习中及时巩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圆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圆的基本知识,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对圆的性质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圆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学生自带的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帮助学生对圆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单元复习。

复习内容涵盖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以及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应能巩固和深化对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钟表等,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交流:分组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如计算花坛的周长和面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设计,通过图表、公式和典型例题的展示,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练习: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游泳池的周长和面积。

3. 拓展练习: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关系,如圆与正方形的面积比较。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圆的相关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圆的整理与复习”这一课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位置和圆的画法。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但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仍然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圆的相关知识。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圆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

提问: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征?2.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提问: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怎样计算?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圆形物体,测量其周长和面积,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总结,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为10米,求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圆的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圆的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圆的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5.5圆的整理和复习(4)》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圆的基本知识,对圆的周长、面积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圆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尤其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相关知识。

2.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

3.准备圆的相关教具,如圆规、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的图片,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这些图片中的圆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通过PPT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整理和复习1教案人教版.doc

六年级数学上册5圆整理和复习1教案人教版.doc

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P77。

▶教学目标1.加深对圆和扇形的理解和认识,巩固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2.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自主整理、构建圆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初步回顾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圆。

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出本单元的部分知识,可能有重复或遗漏,也可能是杂乱无序的,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谈话聊天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二、自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1.学生自主整理。

师:对本单元的知识,大家都掌握得比较好,但知识都是零散的。

我们已经学过整理知识的方法,能否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理一下,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能)师:谁能说说你准备怎样进行整理?【学情预设】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整理的方法,他们会说利用表格、树状图、集合图、大括号等进行整理。

师:这些方法都非常好,能有序地将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呈现,能在此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刚才我们回忆的各个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或规律整理出来。

学生独立整理。

(此处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教师要耐心指导。

)【教学提示】此环节虽然只是学生初步的回顾,但还是要引导学生尽可能说完整,为后面的梳理打基础。

【设计意图】整理复习课,其价值追求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学生经历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这样的复习课不再是只回顾旧知识,而是让学生有了新的学习内容,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整理和复习》人教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理解圆的常见应用3.熟练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2.熟练掌握圆的切线和弦的性质以及圆的相交关系3.学会解决圆与直线、圆与圆的问题教学难点1.圆与直线、圆与圆的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与坐标系有关的问题,需要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1 圆的定义和常见术语•定义: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圆心(O):定点。

•半径(r):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直径(d):由圆心两端点组成的线段。

•弧(L):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

•圆周(C):圆形上的长度。

1.2 圆的周长和面积•周长(C)= 2πr (π ≈ 3.14)•面积(S)= π * r²2. 圆的应用2.1 切线和弦•切线:和圆的切点相切的直线。

•弦:圆上的任意两点连线。

2.2 圆的相交关系•相离:两个圆没有任何交点。

•相切:两个圆仅在一个点处相交。

•相交:两个圆在两个点(或一个点)处相交。

3. 解决圆与直线、圆与圆的问题3.1 圆与直线的问题•问题一:判断圆和直线的相交关系。

•问题二:找到直线与圆的交点。

•问题三:求圆与直线的公共部分的面积。

3.2 圆与圆的问题•问题一: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二:找出两个圆的交点。

•问题三:求两圆的公共部分面积。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思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并拓展学生的知识点;•贯彻“观点导向、实践导向、综合导向”的原则,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点名答题”等方式,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常见的圆应用2.1 圆的周长和面积(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圆的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圆的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5圆的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圆”的整理和复习(4),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

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理解不深,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圆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对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圆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圆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圆的相关知识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圆的知识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实物: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形的玩具等,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圆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圆桌、圆形的饼干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概念。

然后提问:“你们对圆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圆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圆各部分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圆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圆各部分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梳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温故而知新,意思就是学过的知识去复习才能得到巩固和应用。

圆是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对圆的知识进行温故而知新。

(板书:圆的整理和复习)老师这有一个圆,你能联想到关于圆的哪些知识呢?1.出示圆形图片,让学生介绍圆的相关内容。

2.尽可能的说出来。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活动一:巩固所学,构建网络。

通过小小的圆片,同学们就回忆了这么多有关圆的知识,但老师感觉有点乱,需要把零乱的知识整理一下,你觉得从哪几个方面整理好呢?(生:定义、特征、周长、面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按照学习知识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

你能把圆的知识整理出来,汇成知识网络吗?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进行整理。

活动二:升华整理小组内交流需要补充的内容。

集体交流,展示成果。

板书圆的知识结构图。

1、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轴对称图形(板书)2、圆的周长:定义、圆周率、C=2πr或C=πD(板书)3、圆的面积:定义、S=Πr平方(板书)4、扇形:弧、扇形、圆心角、归纳总结。

三、应用练习,内化提升。

实际应用题:1.刘大爷用18.8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了一个半圆形的鸡舍,这个鸡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下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是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

–熟练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圆心、弧、弦等基本概念。

–能够灵活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圆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难点•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复习•圆的定义。

•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 圆的性质复习•圆的圆周角性质。

•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和学生一起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教学展开•引入新概念: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讲解相关的公式和定理。

•给学生一些例题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4. 知识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探究圆和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五、教学反馈1. 个别辅导•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点上的漏洞。

2. 组织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3. 性质检测•组织一次性质检测,检验学生对圆的相关性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圆整理和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圆》整理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圆》整理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圆》整理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复习第五单元《圆》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通过对圆的特征、半径、直径、弧等概念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圆的基本知识,对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圆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引导学生关注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如圆的定义、特征、半径、直径等。

通过示例,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关于圆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如自行车轮胎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圆桌的面积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这一章节进行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还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圆与生活的联系,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带领学生复习圆的定义、性质,巩固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一些与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与解答: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 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4.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了圆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对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圆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通过前序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计算及应用。

本节课旨在巩固学生对圆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提升解题能力,并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回忆并准确表述圆的相关概念、性质和公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圆周长和面积的精确计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小数点的处理错误,需要加强精确计算的训练。

2. 实际问题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将圆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圆规、尺子、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笔、圆规、尺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钟表等,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

二、知识回顾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回忆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实例解析出示具体题目,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成果展示邀请几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

2. 圆的性质:圆的对称性、圆周角定理等。

3. 圆的周长和面积: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4. 实例解析:具体题目的解题步骤。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圆的计算。

3. 拓展题:探索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准确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圆的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圆的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圆的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圆的知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这一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一单元牵涉到的知识点非常多,也比较杂。

学生往往说得头头是道,但做起题来错误百出,所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很有必要。

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对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2、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圆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提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4、体会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圆的知识系统整理。

四、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有关圆周长、面积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想(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对这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串点成线,联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

(2)关注学习过程。

要以学生为本,引导他们自主去整理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严密性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整理汇报1、请学生说说:看到圆,你会想到哪些有关圆的知识?这时学生畅所欲言。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生讨论从哪几方面进行整理?(1)在同一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同圆等圆,半径相等。

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是轴对称图形。

(2)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圆周率是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用π表示,π≈3.14周长=圆周率×直径周长= 圆周率×半径×2 板书:C=πd C=2πr(3)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说到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老师要进行总结:在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时候,我们都用到转化的方法来化曲为直,化圆为方从而求得它们的计算方法。

转化的思想确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圆整理和复习
一、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 77 页的整理和复习和练习十七。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和圆相关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巩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扇形的认识。

2.通过回顾梳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自主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应该怎么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先将学过的知识呈现出来,再不断地补充完善,进而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复习:
①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难点是什么?
②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二)课堂设计
1.汇报课前任务,梳理基础知识
(1)整理基本知识点
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汇报课前整理的本单元的知识点,汇报时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

①圆的认识
师:本单元我们先认识了圆,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 的圆,并用字母 O、r 、d
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思考 1:圆有哪些特征?
先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小结: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

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

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
②圆的周长
师:我们认识了圆的特征之后,学习了圆的周长,知道了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3 倍多一些,明白了 C=πd 或 C=2πr
思考 2:π 的意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得出来?
讨论交流。

归纳小结:π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任意圆的周长都是其直径的π 倍,不会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

它是经过多次实验和计算得出的结论。

典型题目: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6 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 周,照这样的速度,李老师从家到单位的路程是9000 米, 50 分钟能骑到单位吗?
3.14 ×0.6 ×100×50= 9420(米) 9420 米> 9000 米可以到。

学生完成汇报时,重在引导注意易错的地方。

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求周长。

③圆的面积
师: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又一起探索了圆的面积,明白了“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
面的大小”,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探索出的圆的面
积公式 S=πr2 。

思考 3: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后,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
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自主画图并交流。

归纳小结: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原来圆的半径。

所以圆的面积公式
才是 S=π r2 。

怎样运用圆的面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典型题目 A:公园草地上一种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2 米,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圆面积公式的一般练习)
典型题目 B:一块环形铁片,外圆半径是0.5m,内圆半径是 0.3m, 它的面积是多少 ?
学生归纳:圆环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差。

典型题目 C:课本 77 页整理复习第 1 题,增加一问,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这类题目有什么特点?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是怎样来分析题意的?解题的关键是
什么?
④扇形
师: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图形——扇形。

什么是扇形?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组交流。

归纳小结: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在不同圆中,圆心角相等,半径越长,扇形越大。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沟通知识的联系
师: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可以看出本单元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扇形,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

你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一单元整理一下么?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引导形成思维导图:
3.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 1)先在空白处画出图 A。

(2)图 A 中,阴影部分面积是()cm2,空白部分面积是()cm2。

【知识点】画圆、扇形、圆的面积
【答案】( 2) 3.14 cm2 ,0.86 cm2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画图中感知解决组合图形的方法,用转化的方法求阴影部分及空白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实际就是一个圆的面积,空白部分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差。

2.一个圆形餐桌,桌面的半径为 2m。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在这张餐桌的中央放一个半径为 1m的圆形转盘,剩下的桌面面积是多少?
(3)如果一个人需要 0.6m 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知识点】圆的面积、圆的周长、圆环的面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 , 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 , 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 , 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 , 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 , 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 , 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 , 学生收效甚微 , 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 或细读、默读、跳读 ,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 , 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
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 这种思想
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 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答案】① 3.14 ×22= 12.56 (㎡)
②3.14 ×( 22-12)= 9.42 (㎡)
③3.14 ×2×2= 12.56 (m)12.56 ÷0.6 ≈20(人)
【解析】题中呈现的信息灵活多变,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通过解决圆形餐桌面的大小、可
坐人数、转盘外空余面积等问题,实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 , 登在小黑板上 , 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
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 热爱生活 , 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
些 , 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此下去 , 除假期外 , 一年便可以积累 40 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
料 , 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3. 哥哥和弟弟分别利用圆和正方形设计出了图 A 与图 B(如下图所示),图 A 与图 B 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 1dm,请你计算一下,图 A 与图 B 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否相等?
【知识点】圆的认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
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
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答案】不相等。

【解析】根据圆与外切正方形、内接正方形的关系,分别求出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再
进行比较,也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比较推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