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外译何以“走出去”

合集下载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籍外译是指将中国的古典文献、典籍、文化经典等翻译成外国语言,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传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古籍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使得中国的文化与智慧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诗词、经史、哲学、艺术、医学、农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

这些古籍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展示了中国人民多元而博大的精神世界。

通过将这些文化遗产翻译成外语,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古籍外译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翻译人员的专业培养和素质提升,提高对中国古籍的理解和翻译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外传播与推广古籍翻译成果的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古籍的翻译成果,增强古籍外译的影响力。

此外,还应该注重翻译成果的前沿性与创新性,挖掘更多有价值且具有代表性的古籍进行翻译。

总之,中国古籍外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翻译工作的力度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独特魅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古籍外译的推动下,中国文化将更好地融入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展开和主题论述。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在概述中,会简要介绍中国古籍外译的背景和现状,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而文章结构部分,则是在引言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内容的简要描述。

最后,目的部分会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论述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提出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来探讨和分析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方法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方法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方法研究作者:赵梦雅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期摘要:想要使得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出去”,也就是走向世界,就需要将中国的经典文学之中的文章原文进行精准地传达,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化翻译”。

这种文化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将存在于原文的文化内容和要素进行更加准确地表述,使得它更为容易地被接受。

事实上,众多的中国文化遗产总是出现在中国的经典文学之中。

运用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表达式对中国的经典文学进行恰当地翻译,不仅能够有助于将具备着鲜明的文化特征的汉语展现在外国人面前,而且还能够加快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步伐。

所以,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本文对其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出文化翻译的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进一步地促进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翻译;文化植入法;文化嵌入法1引言跨文化翻译在世界文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国对待“文化走出去”的态度以及具体的操作,例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相关国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相关战略和决定;中共十八大报告也就此方面做出的重要部署以及2013年提出来的相关战略构想等。

都能看出中国已经将其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重要高度。

从当今的翻译活动来看,中国目前的翻译是将中华民族文化翻译出来,然后将其推向全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的文化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对中国典籍文学进行译介不仅能够便利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地步伐。

然而,国外对如今的中国文学译介作品的好评度不是很高,由此可见中国文学译介作品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引起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使用的译介方法欠缺合理性和理想化。

因此,基于此,如何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学经典作品进行丰富且深刻地译介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针对这个问题去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2“文化翻译”的界定事实上,将蕴含在原文之中的文化意义进行传达就是“文化翻译”的真实内涵,更为准确地来说,“文化翻译”是一个立足于原语文化的基础之上,将蕴藏在原文中的文化意义进行精准地再现,再通过目的语中呈现出来的过程。

“文化翻译”走出去(1)

“文化翻译”走出去(1)

“文化翻译”走出去提到“文化翻译”,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翻译什么,以及由谁翻译的问题。

既然是翻译,还要想翻译之后如何传播的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化作品向外传播?“文化翻译”要想走出去,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其次是要有懂作品的译者,能够赋予作品二次生命,使其在国外也能够绽放异彩。

中国目前的文化贸易还处于“逆差”的状态,所以积极的翻译作品、向外推介成为文化输出的常态,但是文化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的“文化翻译”要想走出去也要顺应这一规律。

当然,规律之外也会有一些例外,中国网络文学在国外的流行就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的一种例外,它不是靠政府组织,而是由民间自主翻译、自发传播的一种文学形态。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文学打开中国“文化翻译”向外推广的新的道路。

“文化翻译”走出去要靠优秀的作品,优秀的译者。

莫言在2012年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我国无法得诺贝尔奖的魔咒,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懂得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品不行,比不上国外的作品,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国人不行,生产不出足以影响世界的作品。

莫言之所以能够得诺贝尔文学奖与他本人的作品深度以及充满魔幻色彩的风格密不可分,若不是其作品足够有魅力,有吸引力,也无法吸引译者的关注。

其次就是与莫言作品的翻译者葛浩文先生也有着极大的关联,葛浩文先生在翻译莫言作品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遵循原著,而是对原著进行了“二次加工”。

葛浩文先生曾说:“作者是为中国人写作,而我是为外国人翻译,翻译是重新写作的过程”,正是由于其强烈的读者意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偏好,才有了莫言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以及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激励人心的事件。

莫言作品在国外的成功传播为我们文化翻译以及文化翻译走出去提供了借鉴意义。

好的文学作品加优秀的译者是文学作品得以在国外传播的保障。

目前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可谓不多,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风格的多样保证了文学作品类型的丰富,这为我国文学作品向外推介提供了样品素材。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

1引言翻译,对于提升跨文化传播的广度及深度均有重要影响。

随着海外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增强,学习汉学热潮再度兴起。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从官方至民间,人们普遍希望通过译介中华经典的方式来实现。

如何做好相关译介,用外语发声,表达价值诉求,减少他国误读,是当今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在学术界、传播界及海外文化圈享有盛誉,是“中华文化典籍传播”的标志。

本文通过调查《论语》不同英译本在谷歌学术引擎的受关注情况,结合亚马逊图书网上的销售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被学界认可、受关注度较高的两个译本的翻译情况进行剖析,探析其翻译特点、策略,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2中国文化典籍英译问题研究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在翻译中,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仍是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众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王妍(2019)认为,由于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合理的翻译使得中国文化不能很好地走向国际舞台。

祝东江(2018)认为,中国文化需要通过翻译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广泛的理解与接受,然而各类对外翻译中,硬译、乱译及“奇葩”翻译层出不穷。

在译本的认同性及翻译策略上,谢天振指出:西方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忠实译本并未完全理解。

在译介中国文学时常用归化、删节,故译者应更新翻译观念,不能贪大、贪全,应更多地进行节译和改写。

胡安江(2010)认为:真正具有价值的翻译需要汉学家和中国学者共同努力,尽量采用归化策略。

许钧(2014)认为:对外译介是将中华民族最核心、最精华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通过目的语国家受众较易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方式逐步推介。

译者需加强史料搜集梳理,以正确的文化史观,准确翻译中国文化作品。

3《论语》翻译出版及代表性版本情况3.1《论语》翻译出版史《论语》外译,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期,先后有众多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海内外华人学者等对《论语》进作者简介:邓凯月,翻译硕士在读。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1. 引言1.1 中国文学“走出去”现状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指中国文学作品通过翻译传播到国际舞台,为世界读者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收获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中国作家也在国际文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声誉和地位,成为世界文学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阅读的普及,中国文学作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大大扩展,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也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完,剩余内容需要继续输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中国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文学交流的重要议题,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价值观。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翻译模式的变迁和影响,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体系。

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分析各种翻译模式的优劣势,为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还可以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范本,促进中国翻译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通过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推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对话与融合作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中国文学“走出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改革,中国文学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在古代,中国文学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比如隋唐时期的唐诗宋词在东亚地区广为流传,甚至对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走出去”还是在20世纪以后才逐渐展现出来的。

典籍外译“走出去”的思考与对策——以《红楼梦》为例

典籍外译“走出去”的思考与对策——以《红楼梦》为例
译 “ 走 出去” 的思考 与对策
— —
以《 红楼 梦 》 为例
刘泽 权 , 刘 艳 红
( 燕 山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河北 秦 皇 岛
0 6 6 0 0 4 )

要 :中 国 的 外译 典 籍 是 中 国 文化 复 兴和 “ 文 化 走 出去 ” 的 一 面旗 帜 , 外 译 可 以使 中华 典 籍 不 朽 生命 在 异
特 点 。
和典籍 外译 工程 , 推 动 中华 文 化走 向世 界 。中 国的 外译典 籍 , 是 中国文 化复兴 和 “ 文化走 出去” 的一 面 旗 帜 。相对 于我 国其 它古 典文 学作 品 , 没有 哪一部
有《 红楼 梦 》 这样 丰盈 的文 化包 容量 , 从 中几乎 看 到
中 国矿 业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版 )
2 0 1 3年 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8 L Te c h n o 1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 走 出去 ” 的 真 正 实 现 需 要 新 设 想 予 以 支持 , 以期 推 动《 红楼梦》 对 外译 介 、 传播及研究事业的发展 。
关键词 : 典籍外译 ; 文 化 传播 ; 《 红楼梦》 ; 翻 译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 4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1 0 5 X ( 2 0 1 3 ) 0 1 — 0 1 2 7 - 0 5
了整个 中国文化 , 特 别是我 们 民族 的人 文意识 和人 文传 统 , 可 以说 尽在 其 中 。对 于广 大翻译 工作 者 和 翻译研 究 者来说 , 加 强文 化 典 籍 翻译 、 整 理 和 出版 等工作 , 推 进文 化典 籍 ( 及其外译) 资 源数 字 化 , 推 动 中华 文化 走 向世界 , 既是 机 遇 , 又 是挑 战 。本 文 基于有 “ 中华 文 化百 科 全 书” 之 称 的《 红楼梦》 对 外 译 介 的现状 分析 , 尝 试提 出若 干举措 , 以加强《 红楼 梦》 相关 文 化 内容及 资源 的整理 、 译介 和对 外传 播 。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引言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是指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并推广到国际市场上。

它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可以使外国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提高中国文学的国际声誉。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中国文学的翻译现状中国文学的翻译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目前,大多数翻译作品质量不高,很难体现出原著的精神内涵。

2. 翻译过程中的失真问题。

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难度,很难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这导致了一些翻译作品与原作存在较大差异。

3. 翻译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对中国文学的需求不足,很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无法推广到国际市场上。

二、中国文学的译介模式中国文学的译介模式可以分为官方推动和个人推动两种。

1. 官方推动:这是指通过国家机构或文化组织的协助,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并组织举办文学展览、书籍推广等活动。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也存在资源投入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2. 个人推动:这是指个人翻译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并推广到国际市场上。

这种方式灵活、自由,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原味,但也存在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改进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模式为了改进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提高翻译质量。

采取更加严谨、专业的翻译方法,选择经验丰富的翻译者进行翻译工作,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和可读性。

2. 加强文化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加强与外国翻译者的沟通和合作,依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进行合理调整,使翻译作品更容易被外国读者接受和理解。

3. 创新翻译方式。

可以尝试采用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的翻译方式,如跨文化翻译,使中外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原著的文化内涵。

4. 增加投入力度。

加大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平台等方式,鼓励更多的翻译者和机构参与到中国文学的翻译与推广工作中。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学也呈现出“走出去”的趋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推广对于增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译成外语和引进外国文学。

第一种方式是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成外语。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种外语传播到全世界。

这种方式对于推广中国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学的风采和特色。

莫言的《蛙》、李娟的《东方传说》等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并在国际文坛上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随着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获得的认可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和翻译家开始参与到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来,为中国文学创造了更多的国际传播机会。

第二种方式是引进外国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仅仅是向外界推广中国文学,也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了解和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丰富中国文学的内涵。

目前,许多中国出版社和文学机构都积极引进外国文学作品,并进行翻译和出版。

这种方式对于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培养读者的国际视野有着积极的意义。

米兰·昆德拉、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国外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使得中国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世界文学的魅力。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仅仅是翻译和引进的问题,还存在着一系列挑战和难题。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工作变得复杂和困难。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中国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主题在国外可能并不被广大读者所理解和认同。

完善的推广策略和宣传工作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至关重要。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学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文学的国际化趋势成为当下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中国作家也在国际文学界崭露头角。

这个现象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更是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地位日益增强的表现。

本文将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指的是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被广泛传播、翻译并受到赞誉的现象。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渠道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国际图书市场上,不少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并被外国读者阅读和传播,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都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有不少中国作家通过获得国际文学奖项或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而被世界瞩目,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庸作品在国际上被引入电影、电视剧等多媒体领域。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可以说是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中国作家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国内,他们更加注重与国际文学接轨,在作品中融入更多世界元素,提高了作品的国际影响力和阅读价值。

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也日益增加,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是积极的、稳定的,是中国文学迈向国际舞台的必然趋势。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外开放,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增加。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容易地传播到国际上,受到海外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2. 中国作家的创作素材和视野中国作家的创作素材和视野也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原因。

中国文学作品能够走向国际舞台,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状况、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创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作品和国际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中国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更多世界元素和国际化视野,使得作品更具有全球性的关注度和价值。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中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即在国际上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学“走出去”时的翻译模式,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一大批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开始在国际上流传。

在最初的翻译模式中,主要采用了“译介”模式,即(模仿)注释、注释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形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原著的内容进行直译,尽量忠实于原作的风格和表达。

比如在《红楼梦》的英文译本中,常常会附有大量的注释,解释其中的文化背景和一些隐晦的词句。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学的魅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随着对中国文学的翻译需求日益增长,这种模式却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中国文学的特殊性,很多文化元素无法直接用词语翻译出来,需要通过注释等方式进行解释,这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过多的注释容易破坏原著的语言美感,使得作品的整体效果不佳。

由于翻译者的不同水平和个人理解的不同,注释的内容也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出现误导读者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文学的翻译模式逐渐向“文化导向”转变。

在这种翻译模式下,翻译者不再仅仅关注原著的表面层面,而是试图通过翻译表达原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这种模式主张保留原著的风格和语言特色,但在需要解释的情况下,也会通过译者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来进行表达。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的英文译本中,翻译者尽可能使用英文表达出原著中的寓意和内涵,使读者更加自然地理解作品的精神。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传达原著的文化内涵,增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认同。

它也能给翻译者更多的创作空间,使翻译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这种模式的缺点同样明显。

由于翻译者的个人理解和创作,不同的翻译版本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读者的理解和认知产生偏差。

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以《史记》英译为例

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以《史记》英译为例

语言与翻译2020年第1期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以《史记》英译为例魏泓(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淮北235000)摘要:颇为成功的《史记》英译案例对于中国典籍如何“走向世界”深具启示意义。

《史记》英译的系统性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生了许多零星翻译和七个节译本。

《史记》译本各具特色与功能,其中以倪豪士、华兹生、杨宪益的翻译内容为最多。

侧重可读性的华译接受广泛,大大拓宽了《史记》在西方的接受广度;志在充分性全译的倪译满足了学术读者需求,大大拓深了《史记》在西方的接受深度。

中国典籍若要“走出去”,需采用多种译介方式,调动多种系统因素。

现阶段,要想让中国典籍“走进去”“走‘深’进去”,以汉学家为译者的译介主体、以汉学家主导的国际性团队合作模式最为可取。

关键词:中国典籍;翻译;传播;汉学家;国际性团队合作模式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823(2020)01-0058-061.引言《史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巅峰之作,既是历史、亦是文学名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

西方比较正式的《史记》翻译可能是始于1828年,小布罗塞(Marie —FélicitéBrosset)把《史记》第123篇《大宛列传》翻译成法语(Pokora1962:154)。

《史记》有着近二百年的西传翻译史,已被翻译成世界多国语言,产出了多样化的译本与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史记》是中国典籍中的典范之作,其英译成果丰硕,举世瞩目。

《史记》英译虽属个案,但对中国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深’进去”深具启示意义。

本文借用描述翻译学进行全面描写与系统阐释,同时应用译介学考察翻译传播与接受效果。

2.《史记》译介与中国典籍“走向世界”体大思精的《史记》颇受世界关注。

西方学者涉及到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话题时,常会涉及到《史记》内容的翻译。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 引言1.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推广和传播,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和交流。

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也能够为世界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为人类文学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方面。

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感。

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也能够为中国作家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有利于激发作家们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潜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舞台。

【2000字】1.2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学也逐渐走出国门,逐步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翻译出版数量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语,被引进到国外读者的视野中。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学的影响力。

中国文学在国际文学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一些中国文学作家通过其优秀的作品赢得了国际文学奖项,如诺贝尔文学奖等,为中国文学的国际声誉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文学的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

中国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为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信与魅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正文2.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原因分析2. 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中国文学作品的版权售出和海外推广也成为一种经济增长点。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中国文学在21世纪以来,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

这种“走出去”的现象,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增加。

中国文学要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影响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学的译介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当时,中国作家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西方文学思想引入中国,实现文化的现代化。

这种思潮继续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院和大学等学术机构中。

这些研究机构通过翻译和研究西方文学作品,帮助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在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往往会面临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

中国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可能是陌生的,这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中国文学的翻译模式主要有两种:直译和改译。

直译是指将原文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改译则是在直译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两种翻译模式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直译的优势在于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作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这种翻译模式适用于那些在目标读者中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作品。

通过直译,这些作品可以使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

直译也有一些缺点。

由于语言的差异,直译可能会导致一些理解上的困惑,读者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原作的意图。

改译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通过改译,译者可以对作品进行适度的修饰和调整,使其更容易被外国读者接受和理解。

这种翻译模式适用于那些在目标读者中知名度不高的作家和作品。

通过改译,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读者的口味和阅读习惯,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

中国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深的艺术内涵,对外传播是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传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的翻译模式及其影响。

一、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中国文学作为独具魅力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审美风格,一直备受世界文学界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学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诸如莫言、余华等中国文学家的作品在国际上广受好评,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文学“走出去”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壁垒。

中国文学的原著作品多为中文写作,而世界各国的读者多数并不懂中文,这就需要翻译家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

二、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模式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作为传播的关键环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翻译模式对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传播学视域下的翻译模式主要包括直译模式、文化适应模式和再创作模式。

1. 直译模式直译模式是最常见的翻译模式,它以忠实原文为宗旨,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尽管直译模式能够较为准确地传达原著的意思,但也往往带有本国文化的烙印,不易为外国读者所接受。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直译模式曾经是主要的翻译模式,但也因为其局限性而逐渐为人所批评。

2. 文化适应模式文化适应模式是在直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翻译方式。

它在尽量保持原作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适当的文化调整,以适应当地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文化适应模式能够更好地使原作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传播,但也容易带来译者主观色彩过重的问题。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中国文学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不仅仅是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语,在国际上进行推广,更是将其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本文将探究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专业翻译机构或作家自己的努力进行翻译和出版,让作品进入国际市场;另一种是通过在国际文学界的交流活动中,引起外国文学家和读者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中国文学。

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走出去”。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

中国文学通过翻译和出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中国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与西方文学有所不同,给外国读者带来了新奇和魅力。

中国文学通过参加国际文学活动,与外国文学家和读者进行交流,增加了文学的多样性和交流的机会。

中国文学通过在国际上获得认可,提升了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不仅仅是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更需要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传播效果。

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推广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出版、宣传和推广都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对于一些小众作品或作家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也受到文化差异和口味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学作品的偏好有所不同,中国的文学作品要想深入到国际市场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国际读者需求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和推广,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

加大对中国文学的出版和宣传力度,推动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国际市场。

加强与国际文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随着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学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开始向世界传播。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学,中国采取了一种名为“走出去”的译介模式。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是指将中国文学作品通过翻译,以多种形式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择适合外国读者接受的优秀中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二是找到合适的翻译者,确保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汁原味;三是积极开展中国文学的宣传推广活动,增强作品的知名度;四是建立与各国出版商、文学组织的合作关系,推动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

在选择作品方面,中国文学“走出去”注重推广那些质量高、代表性强的优秀文学作品。

钱钟书的《围城》、茅盾的《子夜》、鲁迅的《狂人日记》等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通过翻译这些作品,可以使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和欣赏到中国文学的魅力。

翻译是重中之重,好的翻译可以保持原文的艺术性和风格,并传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中国文学“走出去”对翻译者的要求非常高。

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文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还需要具备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写作功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不失真,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完整准确。

宣传推广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一环。

中国文学“走出去”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

举办中国文学作品的展览、研讨会,组织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竞赛等,都能有效地吸引更多的读者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

与各国出版商、文学组织的合作关系也是中国文学“走出去”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国文学“走出去”通过与各国的出版商、文学组织进行交流合作,将中国文学作品引入国际市场,并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为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推广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探究近年来,中国文学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读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通过翻译来建立与国际读者的联系。

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传递的过程。

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翻译准确与流畅,还要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递。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模式可以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是指将原作的意思以尽可能准确地方式表达出来,力求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特色。

意译则是在保留原作意思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翻译,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直译模式中,翻译者主要依靠对原作语言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他们力求尽可能忠实地将原作的语言、词汇和风格还原出来,以保持原作的独特风格和文化感。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语言清晰、风格醇厚的作品,如古典文学作品。

直译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有些原作在直译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很好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某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对应词汇,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意译。

在意译模式中,翻译者注重对原作的整体意义和情感的传达。

他们会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将原作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意译模式适用于那些语言、文化相对较为复杂的作品,如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意译,翻译者可以为目标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使他们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

无论是直译模式还是意译模式,翻译都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并根据目标读者的需要进行调整和翻译。

除了语言的翻译,还需要注重对原作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传递。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文学才能真正“走出去”,赢得更多的国际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中国文学“走出去”需要通过翻译来建立与国际读者的联系。

文化“走出去”与典籍英译研究

文化“走出去”与典籍英译研究

文化“走出去”与典籍英译研究作者:李小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6期李小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长沙410012)摘要: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互学互动的世纪。

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典籍;英译;意义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70-02“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顺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战略。

文化的内容既有先进文化又有糟粕,“走出去”的应该是先进文化。

文化“走出去”最本质的应是核心价值观“走出去”。

一、典籍英译的历时描述近年来,学者们逐渐重视对典籍英译史的整体考察。

黄中习总结了中国典籍英译历史发展的特点。

自1761年《好逑传》英译本首次在英国出版以来,中国典籍英译已经走过了250多年的历史。

回溯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的典籍英译主要经历了19世纪传教时期、20世纪上半叶、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及改革开放至今几个典型的阶段。

从16世纪到19世纪,在数以千计的散布在中国各地的传教士中,有不少人成为名载史册的汉学先驱。

他们著书立说,传播中国文化,对推动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做出了贡献。

以英国传教士为例,早期来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代表人物马礼逊、侨舒亚·马什曼、米怜、毕尔、韦廉臣、施敦力、湛约翰、杜嘉德、鲍康宁;传教士家庭出身的汉学人才马儒翰、美魏茶、杨格非;外交人员出身的汉学研究代表斯当东爵士、多马·斯当东、德庇时、李太郭、梅辉立;伟烈亚力、麦都思、罗伯聃、慕维廉、艾约瑟等。

进入20世纪,典籍英译愈加繁荣。

这一时期典籍英译的一大特点是中国人加入译者行列,可从时间上作如下划分:19世纪上半期,以辜鸿铭和林语堂为代表;1949-1978年,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代表;1978年至今,以汪榕培、许渊冲、王宏印等为代表。

典籍外译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典籍外译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典籍外译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近日首次颁出,美国学者康达维和中国学者许渊冲获奖。

该奖经中国国家汉办和北京大学批准设立,旨在推动中国传统典籍与当代国学研究著作的外译。

经典是在多个历史时期、以多种语言形式、被读者多次重读的作品,它体现了人类打破语言界限的努力,而翻译是促成文化沟通的伟大事业。

中国典籍的外译工作不仅需要精通中外双方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谙熟双方文化,用外国人习惯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

比如学者沙博理翻译的《水浒传》,正是在贴近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目前最好的《水浒传》英译本”。

让古籍学会说外语,对于扩大本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起到桥梁作用的翻译工作,其作用与受重视程度明显并不成正比。

稿费低、版权无保障、为迎合市场而组织的快速翻译队让低质量翻译横行,佶屈聱牙、难以卒读的译文中不乏误译、漏译,甚至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出版单位也推出了一些粗糙的译作。

经典的文章需要经典的译文,好的译本是典籍生命力的延续。

译者本身并不是典籍的搬运工,而是先要把典籍的精神吃透,这是对译者综合素质的考验。

这次获奖的康达维是辞赋研究专家,为准确翻译辞赋,他不但精研包括中国文化中文字、音韵、训诂在内的传统小学与文章学,更对与文学相关的政治、历史、风俗等进行了广泛探求与精深思考。

与此相比,虽然我国外语教学进步很快,但在国人对典籍尚存隔膜的前提下,有译者把Mencius(孟子)翻译成“孟修斯”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典籍只有一小部分被译介出去,有些重要典籍甚至还没有外译本,外译任务十分艰巨。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外的很多作品却有多个中译本。

例如现代以来,仅《战争与和平》就有郭沫若、高植、草婴、刘辽逸、娄自良等多个中译本。

就目前来看,业界更多的是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明显滞后,但文艺的繁荣发展、汉语教学的持续升温、翻译人才的大力培养等都已经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外译何以“走出去”
作者:王学强
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09期
【摘要】将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为外文版本并推动其面向世界各国发行,成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需要。

中华文化典籍浩若烟海,内涵丰富,在外译传播中需要健全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市场化的对外出版机制、建设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精品体系。

【关键词】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中华文化传播
【中国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而未曾遭遇中断的国家。

中华文化文脉绵长主要得益于大量文化典籍的传世。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文化的文脉流传及其精神内涵的缔造所形成的大量古代文献,从广义上看都属于中华文化典籍,如《中华文化典籍指要》一书便收录了先秦至晚清(1840年期间)多达1024部中华文化典籍,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哲学和科学五个方面。

当然从不同的标准出发,中华文化典籍的数量不尽相同,但中华文化典籍用浩若烟海来形容实不为过,其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按现代学科来划分也非常宽广,正因如此,人们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华文化。

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和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都显著增强。

在此背景下,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正在成为出版业中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

实际上,自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启,中华文化典籍中诸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先秦经典、“四大名著”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和一些中医典籍便被陆续翻译和传播到世界各地,尤以英译本、法译本和日译本为多。

但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文化经典的外译传播主要由外国学者来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学者为主体的格局,且翻译作品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甚至一部经典被翻译成十几种乃至二十几种语言的现象也已出现,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文化具有开放性,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外译传播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

发出中国声音不仅需要讲述当代中国故事,也需要让世界人民从灵魂深处和精神本质上来认识中国。


此背景下,中华文化典籍便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而以传统文化典籍传播中华文化也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

专业翻译人才队伍匮乏,翻译人才教育覆盖范围过窄。

新时代,我国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坚定文化自信。

显然,这需要我国致力于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传播则是推进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基本方式之一。

文化典籍的外译传播离不开优质的翻译版本,而其关键在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专业翻译人才队伍匮乏,语种覆盖面也过于狭窄。

我国虽将英语作为国民教育基本内容,并基本建立起覆盖全球主要应用语种的高等教育体系,但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属于专业化要求较高的翻译工作,既需要翻译者熟知中华文化,也需要其对外译语种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拥有深刻了解,这种复合型的翻译人才正是我国在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中比较匮乏,并在现有翻译人才教育机制下难以在短时期内大量培养的。

面对西方文化强势竞争,市场化传播机制尚不健全。

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传播应当依靠市场化的出版机制,而国外受众阅读需求的培育则主要依靠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尤其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地位的提升。

目前,面对西方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强势地位,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传播在市场化出版中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竞争。

同时,中华文化典籍出版发行的市场需求也缺乏有效整合,而过度依赖国家财政投入或者将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纳入国家财政负担的文化交流机制当中将难以获得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持久动力。

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传播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国际出版需求市场的科学评估和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机制,是我国以中华文化典籍外译推进中华文化传播存在的重要问题。

文本翻译质量良莠不齐,本土文化适应性有待提高。

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市场的开拓,不仅需要培育国外受众阅读需求并将其纳入出版市场建设,还需要我国在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中树立精品意识,构建精品体系。

目前,我国在文化典籍的外文翻译中虽形成了一些优质版本,但存在着翻译作品质量不高,或对传统文化本身了解不够,或难以精确转化为翻译语种所在国家和民族的本土文化的情况,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

尤其是对于一些小语种国家和民族,我国因专业翻译人才水平有限,尚难以从事高质量的外文翻译,也难以形成可供选择的精品体系。

同时,在将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为外文时,我国在文本内容的本土化处理上也有待提高,而能否将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作品做到与语种所在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兼容将对作品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构成重要影响。

健全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外语教育语种数量。

我国应积极推进专业化翻译人才体系构建,在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中要立足专业化原则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比如,我国应在现行翻译专业中开设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专业,并将其与各语种的学习融合在一起。

在外语语种的学习中,我国可将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作为基本教学内容。

同时,我国还要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落实,增加外语教育中沿线国家和民族的语种教育,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华文化典籍翻译教育。

引导和培育国外受众阅读需求,构建市场化的对外出版机制。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动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认识
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应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各国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需要,并以优质的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版本推进市场化的对外出版机制建设。

我国应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出版企业积极“走出去”,在科学评估各国对中华文化典籍阅读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形成国外中华文化典籍阅读市场培育和对外出版产业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的良性互动机制。

构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精品体系,提高外译版本的本土适应性。

中华文化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所内涵的人文精神应当随着我国的发展走向世界。

我国应当积极推进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精品体系建设,在人才、资金和政策上予以保障的同时,还要建立精品化外译经典的标准体系,并针对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几个可供选择的优质版本。

在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精品体系建设中,我国应加强外译版本与各语种所属国家和民族本土文化的交流,并针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习俗选择不同的经典,避免经典内容与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习俗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