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备课董家徐玉荣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1)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扩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

第一课“买文具”,结合购物的情境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初步建立小数概念。

在“买文具”时,会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它们的价格,从而自然地引入小数;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第二课“货比三家”,要建立小数大小的初步认识。

在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把两个小数都改写为几元几角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切忌把成人认为更简单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简单的方法可能也更理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不良后果;如果更简单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那应该鼓励。

在进一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去哪个文具店买橡皮便宜”的问题,它涉及到比较3个小数的大小,要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更具有挑战性。

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的策略,即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拿其中较小的数与第三个数比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数。

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体验进行有条理地数学思考的过程。

第三课“买书”与第四课“寄书”的问题情境,是为理解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及算法而创设的。

前后这两节课的区别在于,前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后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这两节课都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算法的基础上,独立去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教学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学内容:等量代换的思想(课本第109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相应的物体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认识天平1、取出天平,让学生认识天平及法码。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称其重量。

理解只有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一样重,右边法码是多少克(或千克),左边物体的重量也是多少克(或千克)。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2第一幅图,学生观摩天平,教师提问(1)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2)1个西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2、出示第2个图: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是否平衡,这说明了什么?4个苹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3、这时让学生观察第1、2两个图:从这两个图例中,你们还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4、出示第3个图(1)学生观察天平,领会图示的意义,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2)小组讨论①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答案想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教具:题卡、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根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生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运多少箱?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约运多少箱?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指第一个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列式)请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会读吗?指名读(顺读、倒读)三、思考交流,探索新知1、60÷3=20(箱)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

方法四:6个十÷3=2个十=20。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精选5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精选5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精选5篇)第一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群力兆麟小学春季运动会即将召开了,来,看看我们班的报名单,这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7人),这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8人),快来算一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2、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人重复报名)3、教师追问:重复是什么意思?哪几人重复了?到底有几人参加比赛(12人)4、过渡:刚才我们在观察报名单,研究参加比赛总人数时,有同学说15人,有同学说14人,还有同学说12人,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份报名单上没有将重复报名的3名同学清楚地表示出来。

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加直观的办法,让我们一目了然就能知道哪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哪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哪些是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

(出现具体要求)二、自主探索,对比设计方案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第一组:标注记号法第二组:分类记录第三组: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4、对比交流,选择最佳方案(1)出示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简便。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3)过渡:看来,我们在交流中发现,利用这样一幅图表示报名情况,不仅简便,而且还能从中获取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将方法重新呈现在黑板上。

三、了解韦恩图的各部分意义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2、思考汇报:3、进一步巩固理解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共有24个学生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1人。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新学期,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教学目标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_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_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_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202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

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

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

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育教学方面:一年来我一直担任三年级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主的关键。

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个人工作总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首先,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个人工作总结,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

2022重叠问题说课稿

2022重叠问题说课稿
(四)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是我设计练习的宗旨。因此,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给动物分分类。再次巩固对集合图的理解。
2、依据直观图画,计算商店一共进货多少种,让学生利用集合学问解决问题。
3、依据统计表解决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所学学问对解决问题的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对重复部份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遵循多学少教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感受新知
创设“理发师的困惑”的问题情境,从学生熟识的生活阅历,两对父子的身份关系入手,在解决为什么只有三个人的困惑中,理解两对父子中的重复身份,引导学生用四个手指表示重复关系,使学生初步建立“重复”的数学模型。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依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创重组,以学生喜爱的嬉戏活动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思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努力做到以学为主,当堂达标。
(二)引出集合图,加深理解
集合是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是不现实的。这须要老师帮学生搭好思索的舞台。因此,我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先画好了两个不同颜色的集合圈,分别表示报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让学生通过以下几个环节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时间: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学习数据的简单汇总和简单的排序、分组,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初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通过简单的排序和分组,寻找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简单的数据汇总 1课时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1课时
练习十二 1课时
上学时间 1课时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1.引导学生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展相应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积累基本的统计活动经验。
2.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整理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初步体会相同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而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3.精心选择统计活动素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统计活动,逐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时蕴含信息的,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与同伴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数据。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会进行计算,学会检查,并提高准确率。

教学重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1、哪种要便宜。

出示书本上的两幅图,让学生看懂图意。

第一幅图: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为标准,那么小瓶的要达到大瓶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

如果把小瓶的作标准,那么大瓶装的买500克,只需要除以4,价钱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断哪种油便宜。

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

二、计算。

让学生把这些题做在2号本上,教师批改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

三、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样安排桌子?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让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没有空位。

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张圆桌,2张方桌;4张圆桌,7张方桌。

四、递等式计算。

也要求学生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

五、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时间: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扫地5分擦家具20分,晾衣服5分怎么样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教师引导学生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扫地、擦家具两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设计说明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1.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到被除数的十位发现不够商1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恰当地引导,从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计算规则分别进行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2课时复习乘法、除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2课时复习乘法、除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2课时复习乘法、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乘法和除法。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口诀,以及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

教材中包含了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加深对乘法和除法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2. 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乘法和除法的概念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苹果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乘法的概念。

2. 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回顾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例如,3乘以4表示3个4相加,即3×4=12。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3. 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介绍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

例如,12除以4表示12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个,即12÷4=3。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和演示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例如,计算“25乘以4”和“60除以4”。

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和理解。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例如,计算“30乘以5”和“80除以5”。

6.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和解答一些有关乘法和除法的问题。

例如,“如果有20个糖果,你想把它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乘法:3×4=12乘法口诀:3、4、52. 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步骤:除法:12÷4=3除法概念:分成4份,每份有3个七、作业设计2×3=4×5=6×7=18÷3=24÷4=30÷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复习乘法和除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了对乘法和除法概念的理解,并巩固了计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作者编辑阿青为大家找到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较新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2、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和分数大小比较的算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

计算下面各题:2/5+1/5=3/8+5/8=7/9-4/9=1-1/3=4/6+5/6=7/8-7/8=10-4/4=14/30+5/30=12/28+16/28=二、新授1、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2、涂一涂,比一比。

3、爸爸吃了六分之二,妈妈吃了六分之一。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2)还剩下几分之几?4、分数计算5、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个共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6、有三个苹果四个梨苹果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梨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苹果占的分数比梨少几分之几?7、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8、(1)参加跳绳活动的共有几人?(2)男同学占总人数几分之几,女同学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9、数学故事10、实践活动:制作七巧板。

这是个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想一想”中要用到分数的知识。

七巧板又变成了研究分数加减法的学具了。

一定要鼓励学生亲手制作七巧板,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能使他们借助操作完成“想一想”中的。

问题。

11、做一做(1)拿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的正方形,并剪下来。

(2)用剪下的正方形纸,按下面的顺序制作七巧板,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12、想一想(1)1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号呢?它们共占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3号、4号、5号、6号、7号图形分别占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3)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长方形或正方形,估一估,量一量,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多少?三、小结课后反思: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7篇

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7篇

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7篇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7篇数学的课件很有意义的。

优秀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篇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归纳总结法学法:练习法、测试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

(自学)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揭示课题三、探究新知(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

学生独立做七、拓展提高1、教材P50页第3题(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全册课件(篇2)教学目标:练习二P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单元教学内容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第六册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第九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就是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具体编排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出两个课外小组各有多少人,再说出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小组。

七彩课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七彩课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七彩课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七彩课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本课程是七彩课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包含以下内容:
1. 第七章:加减法的认识和运用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用,包括简单的数学口诀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结账、算账等。

2. 第八章:两位数加减法
本章节主要以两位数加减法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这些数学题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进行练习,如:购物结账、园游会买东西等。

3. 第九章:几何图形的认识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几何图形的种类及其特点。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和绘制直线、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4. 第十章:时间和温度的认识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时间和温度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学习使用时钟、电子钟、温度计等计时工具和温度计工具,从而学会度量时间和温度的基本方法。

5. 第十一章:数据的收集和分类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概念和收集方法,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学会使用图表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6. 第十二章: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认识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长度、重量和容积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学会使用尺子、秤、容器和计量杯等计量工具,以此提高学生的度量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七彩课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的相关参考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一)基本练习1.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1题。

(1)出示图,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师生共同归纳:先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看涂了几份。

2.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2题。

(1)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合适的小数。

(2)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

3.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3题。

(1)出示题目,请学生口头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各是几元几角?(2)比较,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3)。

4.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4题。

(1)引导看懂数轴,理解题意。

新课标第一(2)独立完成,思考哪个数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3)全班交流反馈。

(二)综合练习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写成小数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教学指导】复习的重点:除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外,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数学广角”主要是了解搭配的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知识结构】第1课时复习位置和方向教学内容:复习位置和方向(教材第108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讲授】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师: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2)打开书迅速复习本单元,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探索摆图形的规律◆教学内容教材92~93页探索摆图形的规律。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具备了探索规律的经验的基础上安排的,例1,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经验探索,让学生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算。

例2,利用正方形有4条边以及动手摆的经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难点是总结、概括例2的规律和数学表达式。

在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安排,设计紧密衔接、逐步深入的教学活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发现事物中的简单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简单推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整理、讨论等活动中,经历发现、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事物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难点重点:根据图形的数量变化找出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简单推算。

难点:从图形的变化规律中抽象出数及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课件火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介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排列有规律的事物,因为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才这样多姿多彩。

今天我们探究的内容就需要用到我们这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

引出课题:探索摆图形的规律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数学美感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1。

1、学生观察三组扣子图,找出规律,交流发现的规律。

每行、每列扣子的个数同样多,并且与图的序号相同。

2、学生根据规律,用○代表扣子画出图4和图5。

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图4和图5的画法。

3、根据摆出的扣子,完成教材中的统计表。

4、学生观察统计表,独立思考下面问题,全班交流。

问题1,从下面的统计表中,你发现各图中每行、每列扣子的个数和扣子的总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总结得出:各图中每行、每列扣子的个数相乘,等于扣子的总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课
董家镇中心小学设计者:徐玉荣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64页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第1、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

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第3、4题是情境题。

教材选择学校生活的实际事例,呈现给学生具体情境。

学情分析: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题意,再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然后交流检查计算结果。

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独立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 80×20 60×40 300×70 30×80
12×40 330×2 240×2 60×3 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

讲评。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董家镇中心小学设计者:徐玉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的第2、6题.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给学生下围棋的情境图:有两个小朋友下围棋,运用旁边小朋友思考的方式显示“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由小精灵聪聪告诉大家“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

”并显示算式:19×19=
接着,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鼓励学生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得数。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对不同方法评议。

注意强化不同方法的计算过程,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具准备:
围棋棋盘图.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

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

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19×19=
19≈20 20×19=380 19
20×20=400 380-19=361 ×19
大约400个。

171
19
361
教学反思:
练习课
董家镇中心小学设计者:徐玉荣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66~67页联习十六1、3、4、8.题。

教材分析:
第1题是进位乘法的基本练习。

用于巩固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3、4、8题,是情境题。

教材呈现给学生具体事例的情境,配以文字给学生提供信息数据,提出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第1题,教学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组内互相检查,推出最好的全班展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说解题方法和结果。

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
12×40 44×20 230×2 70×3 11×400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 33×31 43×12 11×25
23×34 54×13 39×27 17×28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
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学生板书练习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董家镇中心小学设计者:徐玉荣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是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提倡算法多样化,关注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遇到问题灵活选择算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

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七①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②笔算练习注意方法和书写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