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丽.格里森与布兰奇.杜波依斯——生活在美国旧南方幻想中的两个女人

合集下载

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及《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疯癫的原因

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及《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疯癫的原因

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分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及《黄色墙纸》中主人公疯癫的原因【摘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黄色墙纸》是两部描写主人公疯癫的著名文学作品。

主人公们在孤立和压抑的环境中受到社会的期待和压力,加上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的影响,导致心理变态因素在其疯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人公最终经历心理崩溃和疯狂行为。

变态心理学认为主人公的疯癫源于对现实的逃避和压抑,深层次原因可能是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忧虑。

我们应该反思主人公疯癫背后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困境,从中得到启示并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黄色墙纸》、疯癫、孤立、压抑、社会期待、家庭背景、童年经历、心理变态、心理崩溃、疯狂行为、变态心理学、深层次原因、反思、启示1. 引言1.1 介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黄色墙纸》《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黄色墙纸》是两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分别描写了主人公在心理上的疯狂和疯癫。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讲述了一个独特女孩的故事,她过度幻想和病态妄想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艾米丽因为过于幻想、病态地崇拜一朵玫瑰而导致她的疯狂。

而《黄色墙纸》则描写了一个女主人公在被囚禁在一间有着黄色墙纸的房间中逐渐陷入疯狂的过程。

这两部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疯癫症状,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了心理变态因素在疯狂中的作用,引发了人们对于主人公疯狂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心理崩溃和疯癫的原因,以及变态心理学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1.2 简述主人公的疯癫症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黄色墙纸》中的主人公都展现出了明显的疯癫症状。

在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们表现出了严重的精神错乱和行为异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疯狂行为和思维错乱,常常让人感到不安和胆寒。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主人公的疯癫表现在对爱情的极端迷恋和执着。

他将玫瑰花视为唯一的爱情象征,无法割舍。

这种病态的爱情观念和行为举止,突显了主人公的精神问题。

[花火杂志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杂志

[花火杂志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杂志

[花火杂志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杂志第一篇短篇小说杂志:经典短篇小说推荐人们总是说没有时间读书,总是为自己找诸多理由。

不妨读一本短篇小说集,让你的零碎时间不再被手机霸占。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短篇小说,一起来看看吧!1.《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作者:威廉·福克纳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瑞典学院评价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精选了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7个短篇,讲述了美国内战爆发后,南方的传统文化与北方价值观经历的巨大冲击与转变,用奇特而扭曲的语言描述了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没落的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冲突。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1930年4月发表在《论坛》杂志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同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在其演说中称福克纳“把南方从多愁善感的女人的眼泪中解放了出来”。

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人们是出于爱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

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

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2.《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与成名作,是阅读和了解这位天才作家的最佳切入点。

伊恩·麦克尤恩尤其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

本书由八个短篇组成,分别从八个处于童年、青春期和青年等不同阶段的男性视角出发,以意识和潜意识交接地带的经验为揭示对象,让读者看到,男孩对于长大,是有一些恐惧的。

在男孩们看来,青春正在远逝,这是多么悲伤的事啊。

八个故事各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

平地与深渊,生与死,真实与玄幻,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恍若蛛丝般轻薄,看后令人或怅然或倒吸凉气,同时又觉得其魔力不可抗拒。

desire under the elms中英文对照

desire under the elms中英文对照

《Desire Under the Elms》(槐树下的欲望)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于1924年创作的戏剧作品,是他的三大美国悲剧之一。

该剧以农村乡土生活为背景,以描述家庭间的欲望和冲突为主题。

下面是《槐树下的欲望》的中英文内容对照及相关参考内容。

第一幕第一场场景:卡勒姆农舍的门前角色:祖母彼德斯;伊麦尔;尤松;大姐;阿巴尔 (Grandmother Peters is sitting in a chair nursing a baby, her face withered and wrinkled. Eben, a surly-looking young man, and Simon, a gaunt, bony man, enter the yard.) Grandmother Peters: (to the child) Sleep, sleep! (rocking the cradle slowly) Don’t wak e up, Little One.(祖母彼德斯坐在椅子上抱着一个婴儿,她的脸看上去枯萎而皱纹纹丝不动。

伊麦尔,一个看上去暴躁的年轻人,和西蒙,一个消瘦的骨瘦如柴的人,走进院子里。

)祖母彼德斯:(对孩子)睡觉,睡觉!(慢慢摇动摇篮)别醒来,小家伙。

Simon: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at baby that it durn’t keep still? (Simon sits down on the doorstep) Eben: You’re setting on th’ wrong side o’ the family; it’s so as to set th’ blame on the baby.(西蒙:那个孩子怎么了,怎么老是动不动?(西蒙坐在门槛上))伊麦尔:你坐在了错误的家庭这一边,这样就可以把责任怪在孩子身上了。

Grandmother Peters—Antonia—daughter—Eben—her child: through several generations the farm and the family have gone on, till now they are the Elms that twist their branches through the house and in upon us.(祖母彼德斯——安东尼娅——女儿——伊麦尔——她的孩子:几代人的时间里,农场和家族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现在,这些槐树在屋子里的地方绞动他们的树枝,卷进我们的生活中。

A-Rose-for-Emily-完整版译文精编版

A-Rose-for-Emily-完整版译文精编版

一、爱米丽·格利尔逊小姐走了,全镇的人都去送葬:男人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座丰碑倒塌了;女人们大多出于好奇之心,都想到爱米丽屋里看个究竟。

除了一个园丁兼厨师的上了年纪的男仆外,至少已经十年都没有人进去看过了。

那是一幢曾经漆成白色的方形大木屋,圆圆的顶阁,尖尖的塔顶,涡形花纹的阳台,尽显出浓浓的七十年代轻松愉快的风格。

房屋所在的街道曾经是全镇最为繁华之地。

但这里早已被附近的汽修厂和扎棉机侵占了,就连那些庄严的名字也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岿然不动的,只有爱米丽小姐的房子,虽有破败之势,却依然显得执拗不训,风韵犹存,与周围的四轮棉花车和汽油泵一样,太过碍眼了。

如今爱米丽小姐也进入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庄严的名字行列之中,他们长眠在雪松环拥的墓地里,那是南北战争时期杰斐逊战役中阵亡的军人之墓,有的是南方军人,有的是北方士兵;有的是高职位,有的是无名氏。

生前,爱米丽小姐代表着一个传统、一种职责;她既是人们关注的目标,也是全镇传承下来对她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是从一八九四年开始的,当时的镇长萨特里斯上校——还颁布了一道命令:严禁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上街——豁免了她各种税款;这种特惠政策从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一直到她不在人世之时为止。

这并不是说爱米丽爱占人们的便宜,而是萨特里斯上校编造了一套不清不楚的瞎话,说什么爱米丽的父亲曾贷款给镇政府,而镇政府,作为交易,以这种方式偿还。

这种瞎话,只有萨特里斯上校那一代人以及像他那样的脑袋的人才瞎编的出来,也只有女人们才会相信这种瞎话。

到了第二代人,他们当上了镇长和议员,思想更加前卫,便对这种免税约定产生了一丝不满。

那年元旦,他们寄给她一张纳税通知单,可是到了二月,依然没有回信。

他们给她发了一封公函,要她方便时到镇治安办公室去一趟。

一周后,镇长亲自书函一封给她,表示愿意登门拜访,或派车接她;镇长得到的回信却是一张便条,字是写在一张古香古色的信笺上,书法流利,字迹纤细,墨迹已干,大意是说,她根本不再外出。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时间轴情节分析plot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时间轴情节分析plot

情节的高潮与结局
艾米丽的悲剧结局
描述艾米丽最终的命运,以及她如何 选择面对家族传统和自己的感情。
故事的启示
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意义,探讨艾米丽 的悲剧对读者带来的启示。
03
主题分析
主题的阐述
爱情与死亡
小说通过讲述艾米丽和格里尔森 的悲剧爱情,以及艾米丽死后镇 民对她的态度,展现了爱情与死 亡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艾米丽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性格孤僻、 怪异的女子,因为家庭和社会的 压力而被迫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镇民
镇上的居民,对艾米丽的怪异行为 议论纷纷,对她的生活和人生持有 一种狭隘的看法。
南方贵族
艾米丽的家族背景,这个阶层在当 时的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 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没落。
简洁明了
福克纳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 冗长的句子,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有力。
细腻入微
福克纳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
地域特色
福克纳的语言充满了美国南部的地域特色,运用 方言和俚语使得故事更具地方色彩。
语言的象征意义
玫瑰花的象征
故事中的玫瑰花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爱情的象征, 代表着艾米丽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镇民的态度
镇民对艾米丽的态度从开始的歧视到最后的理解和 接受,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宽容,使主题更加丰 富和立体。
悲剧美学
小说通过悲剧的形式展现爱情与死亡的主题 ,使主题更加震撼人心,引发读者深思。
主题的启示
爱情的真谛
小说启示我们,爱情不仅仅是表面的浪漫,更是一种深沉 的责任和牺牲,是对彼此内心的坚守和承诺。
南方贵族的衰落

疯掉的南方淑女布兰奇_欲望号街车_女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女性主义解读

疯掉的南方淑女布兰奇_欲望号街车_女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女性主义解读
-$$. /’’0 1 ’/23
映。斯泰拉并不是斯坦利平等意义上的妻子,她对 斯坦利逆来顺受,对其所作所为包括对自己姐姐的 施暴无能为力。尽管布兰奇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权 利、地位做出了全部的努力和抗争,但仍然作为失 败者而告退。 更令人深感悲凉的是,每当布兰奇陷入困境或 处于危难之时,她所求助的仍是男性。她恳求斯坦 利的牌友米奇娶她,一是作为对斯坦利的反击,一 是可以搬出妹妹的家,避开斯坦利,开始自己的新 生活,但结果仍是失败。在斯坦利的阴谋策划下, 米奇离开了她。在困境中,布兰奇从残酷的现实退 入到幻想世界。但是即使在自欺欺人的幻想世界里 她把求助的双手仍然伸向男性:她告诉斯坦利往日 的一个崇拜者打电报来“邀她去加勒比海乘游艇游 弋”。正是在这一点上,田纳西・威廉斯遭到女权 主义者的批评。 事实证明,男人拯救不了女人的命运,她们只 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力量。尽管布兰奇拥有对美好 生活的渴望,但她把自己的幸福寄希望于男人身 上,这正是导致布兰奇悲剧性命运的原因。 布兰奇・杜布瓦虽然生活放荡4 但是归根结底 是个弱女子和受害者 4 值得同情。作者威廉斯曾说 5 “《欲望号街车》写的是现在社会里各种野蛮残忍 的势力强奸了温柔敏感和优雅的人。” 《欲望号街车》毫无疑问是一首女性的悲歌, 以布兰奇为代表的南方女性的经历深刻反映了现代 美国人的精神苦闷和困惑,体现了现代人的生活矛 盾,展现了肉与灵、欲望与现实的冲突,揭示了人 类灵魂所遭受的种种折磨和痛苦挣扎。虽然布兰奇 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但这种苦难的抗 争使她的形象有了一定的高度,同时也鼓励现代女 性超越苦难,为文明和进步奋斗。
D68:A6 ? 中的最后一幕,也是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悲
望号街车》一剧中所展现的美国父权制社会中女性 所处的低下地位,女性与男性不可调和的矛盾,以 及女性为了反抗父权压迫所做的艰难斗争等方面, 对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的悲剧性命运形成的原因进 行不同于传统的剖析。

A_ROSE_FOR_EMILY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文

A_ROSE_FOR_EMILY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文

A ROSE FOR EMIL Y的中文一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

只有爱米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

现在爱米丽小姐已经加入了那些名字庄严的代表人物的行列,他们沉睡在雪松环绕的墓园之中,那里尽是一排排在南北战争时期杰斐逊战役中阵亡的南方和北方的无名军人墓。

打一八九四年某日镇长沙多里斯上校——也就是他下了一道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不得上街的命令——豁免了她一切应纳的税款起,期限从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这是全镇沿袭下来对她的一种义务。

这也并非说爱米丽甘愿接受施舍,原来是沙多里斯上校编造了一大套无中生有的话,说是爱米丽的父亲曾经贷款给镇政府,因此,镇政府作为一种交易,宁愿以这种方式偿还。

这一套话,只有沙多里斯一代的人以及像沙多里斯一样头脑的人才能编得出来,也只有妇道人家才会相信。

示愿意登门访问,或派车迎接她,而所得回信却是一张便条,写在古色古香的信笺上,书法流利,字迹细小,但墨水已不鲜艳,信的大意是说她已根本不外出。

纳税通知附还,没有表示意见。

参议员们开了个特别会议,派出一个代表团对她进行了访问。

他们敲敲门,自从八年男仆把他们接待进阴暗的门厅,从那里再由楼梯上去,光线就更暗了。

一股尘封的气味扑鼻而来,空气阴湿而又不透气,这屋子长久没有人住了。

黑人领他们到客厅里,里面摆设的笨重家具全都包着皮套子。

黑人打开了一扇百叶窗,这时,便更可看出皮套子已经坼裂;等他们坐了下来,大腿两边就有一阵灰尘冉冉上升,尘粒在那一缕阳光中缓缓旋转。

壁炉前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上面放着爱米丽父亲的炭笔画像。

她一进屋,他们全都站了起来。

一个小模小样,腰圆体胖的女人,穿了一身黑服,一条细细的金表链拖到腰部,落到腰带里去了,一根乌木拐杖支撑着她的身体,拐杖头的镶金已经失去光泽。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成因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成因

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成因摘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艾米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悲剧命运。

本文将从家庭、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导致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艾米丽;悲剧命运;原因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90-01一、引言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南方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创作了很多小说来描写美国南部的风土人情,这些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变迁时期南方贵族的衰落,新兴资本主义与旧势力之间的摩擦,以及新旧价值观的矛盾。

他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发表于1930年,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格里尔逊家族中艾米丽小姐一生的悲剧经历。

这篇文章,格调灰暗,结尾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对艾米丽的人生悲剧感到震惊,同时也不禁会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二、导致艾米丽人生悲剧的原因艾米丽悲剧命运的发生绝不是偶然性的,这其中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接下来本文将从家庭、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来分析。

(一)家庭原因——父权制的压迫在父权制社会,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她们只能服从父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艾米丽的父亲对她一生的影响。

对于艾米丽和父亲的关系,镇上人心中有这样的一幅画:“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身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

”艾米丽“身段苗条、身着白衣”表明了她的柔弱和纯洁。

站在父亲背后说明她一直受父亲的保护和制约。

而她的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体现了他的地位,他是家里不可动摇的权威。

“背对艾米丽”表明他并不关心艾米丽本人的意愿,用自己的方式决定女儿的命运。

“手执一根马鞭”仿佛准备随时赶走那些接近他女儿的人,于是艾米丽在父亲的这种“保护”下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机会。

女性的意像:阁楼上的疯女人

女性的意像:阁楼上的疯女人

女性的意像:阁楼上的疯女人编者按:影视剧或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疯女”的形象,比如《艺伎回忆录》中的初桃、《恶女花魁》中的高尾花魁、《雷雨》中的繁漪、《小李飞刀》中的林仙儿以及第一次被捞出来正视的疯女——《简·爱》中阁楼上被关着的前妻伯莎,都象征性地隐喻着“疯女人”及其背后意蕴深刻的寻味。

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异性恋、无一例外地爱而不得、也无一例外地追求超越女性角色的自由,也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最终的毁灭。

美色无边的她们,成为了欲望对象,却没有得到爱的救赎,于是作者为她们选择了疯癫的命运,这究竟是她们的疯癫,还是男性文化的意淫,编者并不知道。

^_^"女性的美德是男性最伟大的创造。

"——Cornelia Otis Skinner 镜中自我:阁楼上的疯女人节选自原题《自我与灵魂的对话:相貌平常的简的历程》by 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Edited and amended by Ro《简·爱》的故事简介01《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不久父母相继去世。

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

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患肺结核去世。

海伦去世后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

简·爱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

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音乐歌剧《弄臣》赏析

音乐歌剧《弄臣》赏析

威尔第-弄臣VERDLRigoldto这部3幕歌剧由皮亚维(Piave)据雨果的戏剧(欢乐之王)(LeRoiS'Amuse)撰脚本,原题为(利戈莱托),把雨果剧中的地点从巴黎改到意大利北部的曼图瓦。

剧中人物曼图瓦公爵Duke of Mantua公爵男高音利戈莱托Rigoletto 公爵弄臣男中音吉尔达Gilda弄臣的女儿女高音切普拉诺Count Ceprano朝臣伯爵男低音切普拉诺太太Mrs.Ceprano女中音蒙特龙内Monterone伯爵男低音斯帕拉夫奇利Sparafucile刺客男低音乔瓦娜G1ovanna吉尔达的奶妈女中音波尔萨Borsa朝臣男高音马达莱娜Maddalena刺客之妹女中音3幕分别为:第一幕第一场,曼图瓦公爵宫廷。

前奏曲为C小调,持续的行板,中心旋律是诅咒动机。

舞会上曼图瓦公爵(IlDmdiMantova)和贵族波尔萨交谈着上场,好色的公爵称他最近的收获,称:"3个月前在教堂发现一个可爱的姑娘,她住在市郊,每晚都有一个男人去那里,我多希望尽快把她弄到手。

"这时一群贵妇与骑士走过,公爵向最漂亮的切普拉诺伯爵夫人唱咏叹调〈美女如云〉P1(02:10-02:58)。

他称:"全是美人,我绝不只有一人,今天即使与我亲密,但明天就难预料,恋爱一定要自由。

"公爵走近切普拉诺伯爵夫人身边,邀她同舞。

乐队奏小步舞曲,切普拉诺伯爵见公爵拉他妻子进里屋跳舞,妒火中烧,这时驼背的弄臣利戈莱托登场嘲笑切普拉诺伯爵,伯爵追公爵而去,利戈莱托也随之下场。

P1(02:58-03:57)台上出现贵族马鲁洛,称听到一则新闻,说利戈莱托在郊外金屋藏娇。

大家听驼子也有艳事,不禁惊奇不已。

P1(04:00-04:18)公爵与利戈莱托回来,公爵称伯爵夫人美丽,但她丈夫实在碍事。

利戈莱托称"把他投入地牢或驱逐出境,再不就砍头",贵族们听后都非常气愤。

切普拉诺伯爵上场臭骂利戈莱托 ,大家都与他一起讽刺,惩罚利戈莱托。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分析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分析

前言:《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4月发表的短篇小说,也是福克纳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

作者福克纳善于描写美国南部的风土人情,被看作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

1930年正值美国社会发展与改革时期,南方旧传统和北方现代文明碰撞下呈现出众多的社会矛盾,小说以此为背景从多维度揭示了特殊环境下的父女矛盾、社会等级矛盾、女性反抗与被压迫的矛盾等无法调和的社会问题。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生活在杰斐逊镇的格里尔森家族即艾米丽的父亲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南方做派”,为了维护所谓的等级和尊严,赶走了所有喜欢艾米丽的男子。

导致艾米丽在父亲去世后,不顾世俗的观念爱上了小镇修建铁路的工头北方佬荷默·伯隆,当她发现荷默无意与自己结婚时,为了留住爱情保、住名声用砒霜毒死了自己的爱人。

从此,艾米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与荷默的尸体同床共枕40年。

直到她去世,小镇的居民在艾米丽的葬礼上才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

这部小说中的艾米丽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一样,家道中落却依旧恪守着衰微的南方贵族传统,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剧人物,是南方传统思想下的牺牲品。

今天,我将从小说的叙事手法、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小说中三次死亡的象征意义及艾米丽受到的三次否定来分析这部带给我们震撼的艺术作品。

在文章的最后,我会谈谈通过这本小说带给我的思考。

1、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开篇的叙述便揭示了艾米丽的死亡,勾起读者的想要探究的欲望,最后又以艾米丽的葬礼和揭露荷默死亡的真相作为结尾,用诡异恐怖的基调把情节推向高潮。

①时序交织、倒错的情节法国的叙事学家热奈特说过:“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

”本篇小说中的布局十分精细,并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结构上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而是在小说时序中采取跳跃与颠倒的叙述模式,将小说分为五个无标题部分为小说设置悬念。

艾米丽·格里森与布兰奇·杜波依斯——生活在美国旧南方幻想中的两个女人

艾米丽·格里森与布兰奇·杜波依斯——生活在美国旧南方幻想中的两个女人
在对 南方 传统 的幻 想之 中 ,最 终 也造成 了她们 的悲 剧 ,都 找不到 爱情 的归 宿 ,艾 米 丽过 着 隐士般 的生
另外 。艾 米丽 的爱情 悲剧 也 表 明 了她 对 时 间变
化 的抗拒 。她 杀死 了她 深爱 的 的情 人 赫 马 ・ 巴伦 . 而
他几 乎将要 帮 她摆脱 了南 方幻 想 。艾 米 丽 的表兄 强
作。 田纳西 ・ 威廉 斯 的戏剧 《 欲望 号街 车》 同样反 映 了
描述 , 但 这 个 象 征表 明 了“ 人 们对 南 方 传 统 的思 念 ,
并 进 一步 暗示 了艾米 丽 的生 活正像 一 朵玫 瑰依 然 保 留在 南方人 们 的记忆 之 中 。 ”【 2 1 l 钾艾 米丽 本人 就是 一
不想 承认 南方 传统 的败 落 。 首 先她 几次 拒绝 交税 , 并
坚 持 认 为 撒 托 里 斯 上 校 已 经 免 除 了她 的 税 务 , 说
“ 你 去 找 撒托 里 斯 上 校 .我 已经在 杰 斐逊 交 过 税 了
收 稿 日期 : 2 01 4 — 1 1 - 2 1
作者简介: 刘 现合 ( 1 9 7 4 一 ) , 男, 山 东 定 陶人 , 新疆 教 育 学 院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上海 师 范 大 学 比较 文 学 与世 界 文 学 研 究 中心 博 士研
最优 雅 的例 子 , [ 5 】 4 6 所 以艾米 丽 想要 保 持南 方 传统 的
最后 一 丝希 望 。
布 兰 奇也 和 艾 米 丽处 境 类 似 . 也 想 要 努 力保 持 住 她 的贵 族形 象 和地 位 , 并 且 她 永远 也 无 法 忘记 自
烈反 对两人 结 婚 , 认 为北 方 的这个 男人 ( t h e Y a n k e e )

挣扎的女人——解读艾米莉的性格缺陷

挣扎的女人——解读艾米莉的性格缺陷

挣扎的女人——解读艾米莉的性格缺陷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杰弗逊小镇上的恐怖爱情故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美国南方贵族女性——艾米莉。

本人旨在以主人公艾米莉的性格特征为中心线索,从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解读她是如何形成这种变态扭曲的性格,最终造成以毒死情人的方式来守护爱情。

标签:艾米莉本我自我超我《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美国南方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

该小说首次发表于《星期六邮报》(1930年)上,随之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小说叙述了发生在南方杰弗逊小镇上的一个爱情悲剧,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女性形象——艾米莉。

小说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艾米莉的葬礼为开篇,叙述全镇人们哀悼艾米莉这座“倒塌了的纪念碑”,接着叙述新市长向艾米莉追讨税款而艾米莉拒付的事;第二部分叙述艾米莉的房子里出现了古怪气味,接着又提到她父亲的死;第三部分以“她病了很久”开篇后叙述她与新来的北方工头霍默的恋爱故事,一直到最后她进药店买砒霜;第四部分提到人们以为艾米莉要自杀了,但是她没有,并且继续跟霍默交往,这样引来了全镇人对他们交往的干涉,终于在她堂姊妹的劝说下,霍默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该部分以艾米莉的死为结束;第五部分小说又回到了艾米莉的葬礼,就在人们的哀悼和揣测之中,人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真相:艾米莉竟然与霍默的干尸同床共枕了近四十年。

这部小说以其别具一格的叙事特征、恐怖因素等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艾米莉的悲剧成因来探索南方旧社会和福克纳的思想,尤其是他對传统与变革复杂而矛盾的态度,研究的范围也仅限于女性主义、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范畴。

而本文旨在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深度解读艾米莉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这种新的解读可以让读者深入窥视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挣扎的女人

挣扎的女人

挣扎的女人【内容摘要】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杰弗逊小镇上的恐怖爱情故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美国南方贵族女性——艾米莉。

本人旨在以主人公艾米莉的性格特征为中心线索,从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解读她是如何形成这种变态扭曲的性格,最终造成以毒死情人的方式来守护爱情。

【关键词】艾米莉本我自我超我《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美国南方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

该小说首次发表于《星期六邮报》(1930年)上,随之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小说叙述了发生在南方杰弗逊小镇上的一个爱情悲剧,刻画了一个思想守旧、行为怪异、性格扭曲的女性形象——艾米莉。

小说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艾米莉的葬礼为开篇,叙述全镇人们哀悼艾米莉这座“倒塌了的纪念碑”,接着叙述新市长向艾米莉追讨税款而艾米莉拒付的事;第二部分叙述艾米莉的房子里出现了古怪气味,接着又提到她父亲的死;第三部分以“她病了很久”开篇后叙述她与新来的北方工头霍默的恋爱故事,一直到最后她进药店买砒霜;第四部分提到人们以为艾米莉要自杀了,但是她没有,并且继续跟霍默交往,这样引来了全镇人对他们交往的干涉,终于在她堂姊妹的劝说下,霍默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该部分以艾米莉的死为结束;第五部分小说又回到了艾米莉的葬礼,就在人们的哀悼和揣测之中,人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真相:艾米莉竟然与霍默的干尸同床共枕了近四十年。

这部小说以其别具一格的叙事特征、恐怖因素等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艾米莉的悲剧成因来探索南方旧社会和福克纳的思想,尤其是他对传统与变革复杂而矛盾的态度,研究的范围也仅限于女性主义、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范畴。

而本文旨在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来深度解读艾米莉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这种新的解读可以让读者深入窥视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36种剧情模式

36种剧情模式

在电影艺术诞生100多年前的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

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36种剧情模式。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

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显然有不尽相同之处,但他依然自信地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

在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洪深先生就向国人翻译介绍了,并在其一系列电影剧本创作中予以实践。

普罗第由戏剧作品总结出来的的36种剧情模式,在今天的电影剧作创作中究竟还有没有实用性36种剧情模式是否像某些西方专业人士吹嘘的如此神奇?它能否涵盖当代剧情电影的全部电影片目选择据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由1200部戏剧作品研究得出,本文也有意在此精选了1916年至2002年间的120部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显示选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文中选用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一书列举的,1916年至1988年100部经典影片。

这100部影片,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0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电影篇目中精心挑选而出,推荐给电影学院的莘莘学子们的必读影片。

为了反映世界电影的最新面貌,文中又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中获奖的20部影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这120部世界经典影片对36种剧情模式的继承与突破。

这120部影片中,有美国影片35部,欧洲影片49部,中国影片21部,三者相加共计105部。

此外还有日本影片8部,其它国家影片7部。

戏剧剧情模式与电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

南方女性的哀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分析

南方女性的哀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分析

南方女性的哀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分析南方女性的哀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分析《欲望号街车》是著名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作品之一。

该剧以南方的新奥尔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欲望、疯狂和绝望的故事。

在这个剧中,女性角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她们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南方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哀歌。

首先,女主角布兰奇·杜波瓦,是一个寡妇。

她失去了丈夫,只能依赖父亲的退休金生活。

她是一个心灵受创的人,在与丈夫和父亲的关系中遭受了极大的伤害。

她试图通过与其他男人的关系寻找自己失去的幸福和尊严,但这只使她沉溺于一个个短暂的爱情片段中。

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她无法为自己争取到一份合理的工作,只能依附于男人。

她渴望的爱情和自由远未实现,只有在酒精的麻痹下才能勉强忘却内心的困惑和苦涩。

另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是斯坦利·卡拉汉。

斯坦利是布兰奇的姐姐斯泰拉的丈夫,是一个有力量和动物本能的男人。

他粗鲁、暴力,对布兰奇进行了强奸,彻底粉碎了她内心的尊严和自由。

从布兰奇触及到斯坦利关于复仇的情感时,如野蛮人一般,斯坦利以他那动物性的力量和本能,将布兰奇粉碎,将她摧毁。

斯坦利是压迫南方女性的象征,他代表着男性主导的社会和传统的权力结构。

与布兰奇的冲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女性角色斯泰拉。

她是一个温柔、敏感,但相对于布兰奇来说,还是相对坚强和有希望的人物。

斯泰拉对丈夫斯坦利依然充满热爱和依赖,尽管他对布兰奇的暴行令她感到痛苦和愤怒。

她的无助和受伤并没有使她丧失希望,她仍然相信,只要她努力生活,她和斯坦利之间的问题可以解决。

斯泰拉是南方女性的缩影,她们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要么服从男人的支配,要么默默忍受,但她们依然保有梦想和希望。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是米切尔。

他是斯泰拉的婚外情人,一个文雅、有品位且同情心强的角色。

米切尔和布兰奇在剧中被描绘出一种特别的关系,他们都在寻求对方给予的关爱和理解。

安奈伊斯的双重生活

安奈伊斯的双重生活

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有一部奇妙的电影《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两个都叫薇罗尼卡的的少女分别生活在波兰和法国,她们之间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心灵感应,但她们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

后来,波兰的薇罗尼卡死了,法国的薇罗尼卡还继续活着……港台将此部电影译作《双生花》,似乎更为优美贴切一些,仿佛一个少女面对一面镜子,那朦胧而又真切的影像,雾非雾,花非花,怎一个美字了得。

我要说的安奈伊斯的双重生活却并非如此神秘、虚幻,而是十分现实的一个故事:这个女人居然在不同的地方有两个丈夫和家庭,多年来,她往来穿梭于两个家庭之间,竟然相安无事。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女人身上,就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了。

瞠目结舌之余,不由人好奇心大增:此乃何等人物,如此胆大妄为、长袖善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安奈伊斯·宁(Anais Nin ,1903—1977),美国女性情色小说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高涨时期曾一度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先驱。

她一生写过两部色情小说:《爱神的三角洲》、《小鸟》,还有煌煌七卷本的《安奈伊斯·宁日记》(1931—1966)。

但她最终在文学史上留名,却并非由于她的文学成就,而因为她是一个文学“人物”——一个私生活开放大胆、丰富有趣的“尤物”:她一生除了有两个丈夫,还与父亲有着暧昧的乱伦之恋。

还曾经是亨利·米勒长达十余年的情人,并与亨利·米勒的妻子琼有同性恋瓜葛,有一部电影《亨利与琼》即是根据他们三人的奇特关系改编而成。

除此之外,在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和五六十年代的纽约、洛杉矶的文艺沙龙里,她还有着许许多多萍水相逢、一晌贪欢的“偶然的爱情”。

安奈伊斯1903年出生于古巴,母亲是一个古巴贵族之女,父亲是一个才华横溢、英俊潇洒但风流成性的音乐家。

从小她就随父母在欧洲各地表演而习惯了漂泊流浪。

当她10岁时,父亲抛弃了她和母亲,但安奈伊斯却并不恨父亲,她心目中的父亲形象永远高大英俊而又永远缺席,她最初的日记就是怀着哀怨爱慕的心情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小女人的性情已初露端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生活在 美 国旧南方 幻想 中的两个 女人
刘现 合
( 1 .新疆教育学院
外 国语 学院 ,乌鲁木 齐
8 3 0 0 4 3 ; 2 .上海师 范大学
比较 文学 与世界文学研究 中心 ,上海
2 0 0 2 3 4 )
摘要: 威廉 ・ 福克纳 的《 艾米 丽的玫瑰》 中的艾米丽 ・ 格 里森 和 田纳西 ・ 威廉斯 的《 欲 望号街车》 中的布 兰奇 ・
( 一 )幻想 中的艾米 丽 ・ 格 里 森 从 故 事 的开始 到她 去 世 , 艾 米 丽 一 直都 生 活 在
南方传 统 的幻 想 之 中 。她 从 来 看 不 到 时 间 的变 化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1—1 2
作者 简介 : 刘现合 ( 1 9 7 4 一) , 男, 山东定陶人 , 新疆教育学 院外 国语学 院讲师 , 上海 师范大学 比较文 学与世 界文学研 究 中心博
引言
也不 想 承认南 方 传 统 的败 落 。 首先 , 她 几 次 拒 绝 交
美国南方传统对 于美 国南方人来 说是 一种记 税 , 并坚 持认 为撒 托 里斯 上校 已经免 除 了她 的税务 ,
忆、 一 种 高贵 的理 想 、 一种 贵 族 化 的生 活 方 式 , 也 是

“ 你 去找 撒 托 里 斯 上 校 , 我 已 经 在 杰 斐 逊 交 过 税 了
再者, 小说 中象 征 主 义 写 作 技 巧 更增 添 了艾 米
丽 的悲 剧色彩 。作 品 中尽 管 没有 明显 的玫 瑰形 象 的
取代 , 这对于南方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艾米丽 的 玫瑰》 是美 国作家威廉 ・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 , 是一部
怀念 因遭受 内战和工业 化影 响 而衰 败 的南 方 的代 表 作 。 田纳西 ・ 威 廉斯 的戏 剧《 欲 望号 街车 》 同样 反映
生活 , 而布 兰奇则 被送 到 了精神 病 院 。


生活 在南 方传 统幻想 中的女性
k e e ) 会辱没这个家族。赫马不得不离开艾米 丽, 但
艾米 丽 渴望 留住 赫 马 , 结 果 杀 死 了他 并 与 之 尸 体 同 睡, 在她 心里 , 赫马依然活着 , 因 为 时 间对 她 来 说 是 静 止 的。
留在 南方 人们 的记 忆之 中 。 ” _ 2 艾米 丽本人 就是 一 朵 凋谢 的玫瑰 。
都作出了强烈的反抗 , 但她们都遭受 到迫害并 只能
生活 在对 南方 传统 的幻 想 之 中 , 最 终 也 造 成 了她 们 的悲剧 , 都 找不 到爱情 的归 宿 , 艾米 丽 过着 隐 士般 的
( 撒 托里 斯上校 已经去 世 十年 了 ) 。 ” … 艾 米 丽 显 然
种农 业 的生产 方式 。但这 种 传统 在 美 国 的南 北 战
争之后 遭 到 了极 大 的破 坏 , 逐 渐 为北 方 的工 业 化 所
依 然生 活在南 方 的 旧时 代 幻 觉 之 中 , 她 抵 制 时 间 的 变化, 也 不愿 承认 新 一 代 已经 取 代 老 一 代 并 掌 握 了 南方。
亲 去世 后 , “ 她 告诉 邻居 , 她 的父 亲没 有 死 , 她这 样 说
她 走路 时 “ 高 昂 着 头—— 甚 至 当我 们 认 为 她会 摔倒 时也是 如此 。她似 乎 比任何 时候 都 更加 需 要对 她 作 为 格里 森家 族最 后一 位 继承 者 的 高贵 的认 可 。似 乎
另外 , 艾 米丽 的爱 情 悲 剧 也 表 明 了她 对 时 间 变
化 的抗 拒 。她 杀 死 了她 深爱 的 的 情人 赫 马 ・巴 伦 , 而他 几 乎将要 帮她 摆脱 了南 方 幻想 。艾 米 丽 的表 兄 强 烈反 对两人 结 婚 , 认 为 北 方 的 这个 男 人 ( t h e Y a n .
她 需要 那种 不 为一切 所 动 的坚 定 。 ” … 艾米 丽 尽 了
了三年。 ” … 显然艾米丽不愿意从南方传统的梦想
中醒来 , 她一 直生 活在 过去 的南 方传 统 之 中。
( 二 )幻想 中的 布 兰奇 ・ 杜 波依 斯 与艾 米 丽 一 样 , 布 兰 奇 同样 一 直 生 活 在 对 过 去
士, 研究方 向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英美文学 与文化 、 英语教学。
7 4
刘现合
艾米 丽. 格里森与布 兰奇. 杜波依斯—— 生活在美国 旧南方幻想 中的两个女人
父 亲 的死 亡也 是艾 米 丽不 愿 意 承认 的。在 她 父
她 依然 竭力 保 持 自己的 南 方 淑 女 的 贵 族 优 雅形 象 ,
杜波依斯是生活在 美国 旧南方幻想 中的两个 女人 , 同时遭 受到 了父权- 9男权 的迫害 , 并在反抗 中失败 。
关键词 : 旧南方 ; 父权制 ; 幻想
中 图分 类号 : 1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1 4 2 ( 2 0 1 5 ) 0 1 —0 0 7 4— 0 3
第3 2卷第 1 期
2 0 1 5年 3 月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Ab a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V0 1 . 3 2. No. 1 Ma r . 2 01 5
艾米丽 . 格 里 森 与布 兰 奇 . 杜 波 依 斯
了美国旧南方传统的衰落。两个作 品中的两位女主 描述 , 但这个象征 表明了“ 人们对南方传统的思念 ,
角艾 米丽 ・ 格里 森 和布兰 奇 ・ 杜 波依 斯都 经历 了 时 间和传 统 的变 化 , 但 都 不 愿 意 承 认 这 些 变 化 。尽 管 两人对 来 自北方 和父权 制 对她 们身 体 和精 神 的压 迫 并 进一 步 暗示 了艾 米丽 的生 活 正像 一朵 玫 瑰依 然 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