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和巩固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案--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案--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研组长签字:教导处审批: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莫高窟壁画)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图片,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就是在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开辟的!而今天的一带一路就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那么,汉代时期的中国还有那些重大成就?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
(1)背景: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2)措施: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十五税一)、徭役和刑法(废除肉刑)
(3)影响: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3.汉承秦制
概况: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

结果:汉景帝削减诸侯王封地,引发“七国之乱”。

二、西汉的强盛
1.中央集权的强化
(1)政治上:
教训,认为秦是不行分封,“孤立而亡”的。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有四百年之久;内容非常丰富,知识点密集,概念众多。

面对大容量,教师以大汉帝国的兴衰作为主线;教学环节合理,层层推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堂时间紧张,不能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课时任务;教学语言仍需锤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和教学各环节的时间。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诸侯王表序》材料三匈奴得信(韩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

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

——《史记·匈奴列传》步骤二;根据材料和所学归纳西汉初期的现实残局和秦朝统治教训步骤三:运用相关材料分析西汉初期重建大一统国家的举措。

步骤四:汉初无为而治的成效与问题二、武帝时代:大一统帝国巩固步骤一:展示材料,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思想措施。

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步骤二:运用时间轴,展示文字材料和地图,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1.培养时空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2.认识汉武帝以雄才大略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家国情怀)步骤三:图示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步骤四:总结升华:引用电视剧《汉武大帝》开篇序幕词,认识汉武帝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三、西汉后期:问题丛生、政权衰亡步骤一:展示西汉后期世系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认识西汉后期政治统治日趋黑暗,社会问题丛生,矛盾激化,导致了政权衰亡。

通过汉王朝的兴衰原因的总结,得出“利民则国兴、损民则国衰”的结论,进而认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强盛的意义。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步骤二:了解处于过渡时期短暂的王莽政权,师生共同分析王莽新朝灭亡的原因。

四、东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一)光武中兴步骤一:教师解释“中兴”含义步骤二: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

步骤三: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概述封建社会治世局面的共同因素。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不足: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 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理性 思维正在形成的特点,结合本课内容,我将运用我校创 立的五环节教学法、直观演示、探究归纳、讲解点播法、 教学策略选 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 择与设计 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看 书、思考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 教法(问答法),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 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 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通过颁布“推恩令”,汉武帝重重地削弱了诸侯国 教学过程 的势力。但这却招来诸侯王门下诸子百家的责难。他们 从自身角度出发,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这种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从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
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史实,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
的相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 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优势:思维直观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七年级 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成熟,尚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 学生学习能 是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有助 力分析 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学法上采用思考探究法、 对比评价法、分析归纳法、历史短剧展演法等。
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权。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后,一直延
续了 2000 多年。
3.为了贯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
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办法?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熟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稳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时期的社会冲突和农夫起义,熟识两汉衰亡的缘由。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从单元角度看,西汉与东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时期,上承秦制下又开启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所以是第一单元和其次单元的承上启下之课。

从本课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四个子目,以历史开展的挨次呈现两汉充分稳固大一统国家开展的模式,以及社会危机导致王朝覆亡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其次子目是西汉的强盛,第三子目是东汉的兴衰,第四子目是两汉的文化。

这四个子目之间呈现出历史开展的因果关系,兴盛的局面因社会冲突渐渐积累而走向衰亡,最终消失了东汉末期的分裂动乱和割据局面,以致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同学识记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时空观念:通过?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稳固?教科书和配套课件,熟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使同学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提高同学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

历史解释:引导同学运用文献资料所供应的有效信息,熟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教学,熟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开展进步,培育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同学是一般高中高一班级同学,他们刚刚经受完义务教育阶段,对汉代历史有一个根本的认知。

对楚汉之争、“文景之治〞、汉武帝、光武中兴丝绸之路等与汉代有关的典故、人物有初步的了解。

对西汉与东汉的时空关系,以及两汉所处的时空位置具备简洁的认知。

高一同学具备了肯定的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的力量,能够简洁概括和归纳史料的主要内容,并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另外,中同学对历史人物较为感爱好,并乐于接受老师有新意的教学方式。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教学设计(二)教学难点西汉衰亡的历史原因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视频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4课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一、西汉的经济二、西汉的政治三、西汉的文化四、西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视频、图片和材料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西汉的经济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思考:结合课本汉初经济凋敝,到了海昏侯刘贺时期仅仅几十年西汉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一、文景之治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班固《汉书·景帝纪》至今上(景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瘐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思考:班固《汉书》“汉言文景,美矣!”历史上如何称赞这一盛世的?出现这一盛世的原因?盛世的表现?二、汉武帝经济措施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合作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如何评价?2、西汉政治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髆去世。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最突出特点是融入“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体现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基于此,笔者根据《课标》提出的“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运用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课标》关于本课的叙述:“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学目标:第3课的主题在于大一统国家如何“建立”,第4课的主题在于大一统国家如何“巩固”,而从秦到汉的政权更迭中,背后有一种相似的模式在起作用,而且在后世会反复起作用,由此,笔者最终确定本课的重点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举措”,本课的难点为“如何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进而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重点、难点蕴涵的价值导向确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央集权下的国家治理模式是历史的选择。

二、教学过程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两汉的建立与强盛——大一统国家的巩固1.西汉的建立与强盛(1)初期的发展与隐患(2)西汉的强盛2.东汉的兴起与发展二、两汉的文化——大一统国家下文化的发展三、两汉的衰亡——大一统国家覆亡的模式1.西汉与东汉的衰亡2.大一统国家的覆亡在教学中,笔者围绕着本课的主题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举措”,主要体现在“西汉的强盛”这一内容上,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围绕这方面的内容展开,整体教学设计如下: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国家出现强盛的局面(如图1所示)。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通过了解两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绍子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破产流亡的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包括四个子目,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现两汉充分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模式,以及社会危机导致王朝覆亡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第二子目是“西汉的强盛”,第三子目是“东汉的兴衰”,第四子目是“两汉的文化”。

这四个子目之间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兴盛的局面因社会矛盾逐渐积累而走向衰亡。

3.内容取舍的考虑本课在内容取舍上,首先从驷马安车图导人,将问题引入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方面。

西汉建立之初,经历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社会满目疮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物价飞涨。

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面对这种残破局面,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从汉高祖至文景时期的各项措施,就是休养生息政策。

第一子目重点讲述了汉初施政方针的重大调整,统治者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措施,以及因此取得的显著效果。

第二子目突出了汉武帝施行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子目介社会矛盾。

东汉兴衰实际上与这两大社会矛盾发展态势密切相关。

第四子目重点介绍了两汉在史学、文学、天文、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本课没有讲述西汉中后期采取与汉初相似的“与民休息”政策,延续西汉兴盛的中兴局面等内容。

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本课涉及的历史时期跨度长、内涵多且复杂,故四个子目各有其重点、难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虽已了解过相关内容,但要理解本课仍然有较大难度。

第一子目是“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本子目内容由三个要点构成: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案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继秦大一统的局面之后,汉朝又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特别是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唯物史观】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中的表现。

难点:两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汉代的经济发展。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教材,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后都洛阳,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探究合作】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答: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

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得以出台并顺利实施。

1、减轻农民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2、奖励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1、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阅读文字”介绍了汉武帝哪一方面特点?这个特点与前面学过的哪些人物相似?A、汉武帝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0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0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本课通过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讲述西汉与东汉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认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时代特征。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1.重点:两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两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联系。

《汉朝大一统格局的巩固》教学设计

《汉朝大一统格局的巩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理解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到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掌握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特点以及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能够分析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和影响,并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其对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一定的中国历史基础知识,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有一定了解。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活动,以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教学方法:1. 讲授与展示相结合: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结合图片、视频和多媒体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等。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他们研究该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影响和评价,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3. 角色扮演:设计几个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和影响。

4. 辩论活动:安排学生参与辩论活动,根据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讨论和辩论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和影响。

具体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两汉时期的文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授:依次介绍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等。

通过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他们研究该事件或人物的背景、影响和评价,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4. 角色扮演:设计几个典型的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和影响。

5. 辩论活动:安排学生参与辩论活动,根据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讨论和辩论两汉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和影响。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两汉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后期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认识两汉时期思想文化及对外交往领域的新成就。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

高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理性思维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通过各种史料并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两汉历史的演进发展,探讨历史经验和教训,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汉初期统治政策变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对两汉建立和社会发展历程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能力。

2.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学习两汉国力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影响力不断加强的史实,加深学生对两汉历史地位的理性认识,激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升华家国情怀。

3.通过分析两汉强盛和衰弱的原因,认识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1.重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措施,光武中兴,两汉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成就。

2.难点:西汉政治制度演变及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展示材料:投影刘邦的《大风歌》,由学生齐声朗读,体会诗歌所反映的情感。

大风起兮云飞扬,成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大风歌),并思考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朴实,气势豪迈,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他忧的是什么?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他一手缔造的汉朝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以此导入两汉历史的学习,回顾这段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历史。

【设计意图】导入刘邦的《大风歌》,既契合本课教学内容,又与家国情怀相结合;以问题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两汉时期末期产生的社会问题(二)教学难点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与历史意义;理解两汉衰亡的原因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史料分析法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提起和亲,想起了哪些著名的和亲?简单解释和亲的概念展示西汉初期以及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和亲关系的两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思考变化。

对材料简单分析,【提出问题】从“奉”到“赐”,在对匈奴的政策上,汉初为什么要主动和亲,在武帝时期和亲的主被动关系又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阅读两组史料,思考问题本课内容以汉朝与匈奴和亲关系的变化为线索,来梳理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政策的变化和及其影响,以和亲引起学生兴趣,并提出问题,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一、西汉的建立与强盛(一)以和亲为线索理解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政策的变化承接导入部分的问题,首先提出【问题1】汉初为什么要实行和亲政策?并且给出思路,展示西汉初期的以及此时匈奴实力的材料,提问学生从中有什么发现。

根据前面的材料得出西汉初年与匈奴实力对比的差距,从对内汉朝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外面临的压力来理解汉初主动与匈奴和亲的原因,这种和亲政策也是对外政策的体现,对外政策必定是治国策略的体现,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汉初实行的国策——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进而解读无为而治,请同学根据课本说出无为而治的措施有哪些?在对外方面的表现就是与匈奴修好,实行和亲,因此可以回答【问题1】,汉初实行和亲政策是为了避免直接的武装冲突,积蓄国力,稳定政权,恢复经济。

学生首先明确问题,再根据思路,阅读两则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从前面的材料中进一步思考问题,理解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背景。

根据课本梳理无为而治的措施。

将问题串联在知识讲授中,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下思考、理解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为应对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的学科要求,即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历史学科的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它相关素养皆各有指向性,并最终汇聚为价值观的积淀与反映。

即便如此,高中历史的教学仍然需要在脚踏实际的基础上,融合已有的经验,渐进式的走向新的阶段。

课堂上的系列教材、用语、多媒体以及板书等,依旧是目前必须依赖的手段。

鉴于初中历史的学习重事件、故事,学生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可能稍感无趣与枯燥,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为此,引导式教学并穿插有新时代特色的手段应该是一个可能的尝试。

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围绕两汉的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其核心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秦朝虽然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但真正让其形成并传承后代的是两汉,尤其是西汉,所以本课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围绕西汉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的。

汉初王朝的初步设想与借鉴秦王的教训,使得统治者秉持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统治理念,宽减刑罚、郡国并行、与匈奴和亲等,皆为恢复社会之安定,也是初步完成了大一统;但汉初的做法是不稳定也不彻底,遂有汉武帝铸就西汉之强盛,而西汉的统治很容易被东汉所继承并发扬。

在两汉长期的大一统的形式下,政治的稳定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并最终成就了辉煌的汉代文化。

(二)学生情况分析关于汉代的历史,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通过了基础的考核,具备基本的观念,但问题有二,其一为知识的错乱与遗忘,对两汉的基本知识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甚至不能鉴别基本的内容正确与否;其二,对两汉统治的理解过于浅显,不熟悉内在的理路,也不清楚很多举措的深层次含义。

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认识并理解汉代接续、完善秦制所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过程及意义。

2.能通过史料分析汉代初建并逐步巩固大一统的历史(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面批时间:________【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2.时空观念: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

4.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

5.家国情怀: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

【学习过程】(研辅共用A层)任务一:西汉的统治【指向目标1、2、3】1.阅读P20导言和“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目内容,思考:(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2)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和结果?(3)根据p20“学习聚焦”分析“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4)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何特点?又有哪些影响?如何解决封国问题的?2.阅读P21“西汉的强盛”一目内容,梳理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

思考:(1)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中朝和外朝的关系?(2)何为“推恩令”?为何要推行“推恩令”?“推恩令”巧妙在哪里?(3)何为“刺史”制度?汉武帝为何要建立刺史制度?(4)“均输平准”政策的含义和作用?(5)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与秦朝有什么不同?(6)汉武帝开拓疆域的措施?3.西汉灭亡的原因?任务二:东汉的统治【指向目标4】阅读p22-23“东汉的兴衰”一目内容,思考:1.东汉初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3.阅读p24探究与拓展,思考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本课总结】两汉时间轴【课堂检测】(研辅共用B层)一、选择题1.“公元前202年,在皇帝控制的中央14个行政单位的东面和北面的大片土地上总共建立了10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1.3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二节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和巩固
一、学习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1.3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和巩固”。

内容标准是,通过西汉王朝的基本历史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时间轴和秦汉疆域图了解秦末汉初的相关史实,掌握西汉初年的基本历史和汉武帝时期文治武功的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2、通过对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综合多种史料并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的核心概念做出合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3、了解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从地理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等多领域助推而成,体会中华民族乃是汇聚了各地域不同文化的文化共同体,涵养家国情怀。

三、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西汉王朝建立和巩固大一统政治的相关历史。

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中打败项羽建立大一统政治。

之后,大体上继承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对新生政权加以巩固。

汉武帝时,为彻底解决王国问题、边境问题和土地兼并等现象,他采纳董
仲舒的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推行推恩令、中朝制度、刺史制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设立太学并北击匈奴,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巩固了大一统,为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四、学生分析
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高一学生对汉朝的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对汉高祖刘邦、萧何、汉武帝刘彻和儒生董仲舒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相对熟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有别于初中历史,高中在涉及这段历史时思维更加深入,需要思考秦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更要分析同样为了大一统,秦汉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高一学生在思维力上有待激发。

在常规的教学后,学生对汉承秦制与秦汉王朝寿命天差地别之间的矛盾往往会提出疑问,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史料对汉王朝相比较秦所采取的创新性举措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出汉朝文化的包容性和可变性,以此得出“汉朝凝聚和整合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从而使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进而巩固大一统政治”的结论。

五、设计构想
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看上去已经是一个盖棺定论的问题,人们往往归咎于其暴政,认为其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无罪。

诚然,这套制度给后世历代王朝奠定了基本的政治格局,但从唯物史观出发,任何事物被大众所接受都需要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哪怕它是正确的。

通过史料,创设秦末汉初的历史情境,指出秦末起义中楚地最为激烈,归根到底是楚地人民对秦文化的强烈不适感,因而对新政权缺乏文化认同。

而汉朝,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史实可以印证它吸收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并加以整合成符合新王朝发展的多元一体文化,这似乎是大汉得以长治久安的原因,本课的教学就是从这一思路出发,引导学生依次
剖析汉王朝内在吸收的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并着眼整个中国历史,探讨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原因。

六、教学活动
导入学习任务根据秦始皇巡游时的两个故事认识到秦初人民对新政权的文化认同感缺失,分析秦在包容各地文化上的不足并引发农民起义,从而引出本课主题“汉朝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凝聚和整合,以巩固大一统政治”。

【创设情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了“显示权威、使海内臣服”,秦始皇在登基为皇帝后曾六次巡游全国,《史记》中记载了在巡游中曾经发生的两个故事:
良…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史记·留侯世家》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项羽本纪》【任务设计】思考:当时的人们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强吗?
【学生活动】生:文化认同感缺失。

(讨论后整理)
【教师总结】民心不稳,这是所有新生政权会遇到的难题。

秦始皇也在努力,比如通过统一文字、货币等。

但由于奉行法家思想,方式上过于简单粗暴,他将自己的秦国文化照搬到其他六国乃至更多的地方。

《哈佛中国史》提到,秦始皇的统治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对其他区域的统治,而且秦坚持它独一无二的地位,事实上阻碍了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帝国。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说为什么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大国,“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那么,这
种智慧最早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汲取并加以显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和巩固,一起感受中华文化共同体在这一时期如何基本定型的。

【设计意图】通过秦王朝时期六国后裔的抗秦活动,引申出秦朝统一之初并没有实现很强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的向心力对新生的国家政权来说,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时间去逐步深化,但秦国的法家思想方式上过于简单粗暴。

许倬云先生的话能为本课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国家的大一统需要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和调整,而西汉作为封建社会的起步时期,在这方面势必做出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由此导入本课。

一、西汉的建立
【任务设计】1.利用时间轴将秦末汉初的大事记进行梳理。

2.出示楚汉相争的地图,推导出刘邦与秦地的联系。

【学生活动】1.结合教材,回答:BC209年,陈胜吴广起义;BC207年,秦朝灭亡;BC206年-202年,楚汉相争;BC202年,西汉建立,刘邦即为汉高祖。

2.观察课件中的楚汉相争地图,联系语文《阿房宫赋》《鸿门宴》,与教师进行回答,点出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
【设计意图】指出刘邦的大本营在关中咸阳一带,原属战国时期的秦国。

利用语文课中的《阿房宫赋》点出秦人对项羽的痛恨,联系《鸿门宴》点出秦人对刘邦的拥护,指出刘邦平定天下,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秦之地、秦之人。

最终得出汉朝与秦地千丝万缕的关系。

为引出汉承秦制做铺垫。

【过渡】师:秦汉之间联系不仅于此,必修一我们听到过一个词是什么?
生:汉承秦制
师:没错,西汉初年在政治体制上基本沿袭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设计意图】北大历史系教授陈苏镇在《〈春秋〉与汉道》提到汉与秦之间的关系时用了“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三个词。

以此为思路,将秦末农民起义、楚汉相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等相关史实进行梳理,并联系学生已知的汉承秦制回顾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有关内容,为之后讲解郡国并行制和独尊儒术等知识点铺垫。

同时,用秦文化在西汉王朝的延续为同学们打开思维的空间,认识到大一统局面的建立与巩固是根据时代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有时看似对立的两种文化其实也有相通的可能,这也激发了学生对西汉王朝背后其他文化元素的兴趣。

二、西汉初年的统治
【任务设计】利用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图,梳理汉初的政治体制的相关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认识到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汉朝的延续。

【任务设计】思考:众所周知,秦朝统治二世而亡,还不到短短的十五年。

汉承秦制,假如是对秦朝制度的全盘继承,势必又会引发天下大乱,试问,哪一国的人民会反应最激烈?如果照搬秦朝制度,势必会引起六国人民反抗,特别是哪一国?(出示战国地图)
【学生活动】楚国。

楚国与秦国实力相近,被灭以后特别不服气。

【设计意图】体会到汉王朝需要照顾到楚地人民的感受,肯定要继承一部分楚文化。

从而引出以下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师:其实,汉王朝在弘扬楚文化方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先天优势,刘邦本就是楚国沛县人。

他有一首非常豪迈的诗歌《大风歌》,简单朗读后你觉得它属于哪种文学体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