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物理化学与有机化学
化学基础知识书籍
化学基础知识书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对于学习化学的人来说,拥有一本优质的化学基础知识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一本好的化学基础知识书籍,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门科学。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化学基础知识书籍。
1.《化学原理》《化学原理》是由尤金·狄特赫(Eugene LeMay)等人编写的经典化学教材。
这本书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物质和测量开始,到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习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2.《现代无机化学》《现代无机化学》是由蔡灼辉教授编写的一本无机化学教材。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无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原理,包括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合物、配合化合物等内容。
书中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表,清晰地阐述了无机化学的重要概念,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3.《有机化学导论》《有机化学导论》由弗兰西斯·A·凯里(Francis A. Carey)等人编写,是一本广受欢迎的有机化学教材。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属性和反应等内容。
书中的案例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并从实践中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
4.《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由彭维明主编的一本物理化学教材。
该书全面介绍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内容。
书中的例题和习题有助于读者理解物理化学的理论,并提供了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
5.《化学实验教程》《化学实验教程》是一本由多位化学教育专家编写的实验指导书。
该书涵盖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包括实验室安全、常用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内容。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案例和实验设计,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
以上是我推荐的几本化学基础知识书籍,它们在内容覆盖、知识讲解和实例说明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质量。
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_成都理工大学考研
标题010108科学技术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第二版),胡显章、曾国屏主编,李正凤主持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自然辩证法原理:《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哲学综合:《哲学通论》(修订版),孙正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科学技术史:《新编科学技术史教程》,刘兵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020200应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版,宏观+微观),2014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曼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版),2012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王尔大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商务与经济统计:《商务与经济统计》,戴维•R•安德森等著,张建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0251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金融学(第三版)》,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公司理财(原书第十版)》,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金融市场学:《金融市场学教程(第2版)》,霍文文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曼昆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版),201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程宏伟,张霞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025200应用统计:统计学:《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庞皓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陈先达,杨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部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版)》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部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人民出版社,2006年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二外国语(任选):1.《新编日语教程》(上、下),刘旭宝,西南交大出版社,2011.072.《大学法语二外教程》,徐友香、李培西,西南交大出版社,2006.02综合英语:1.CollegeEnglish(1-6册),胡文仲、杨立民、王家湘、张中载等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012.《新编英语语法》,章振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093.《现代英语词汇学》,陆国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064.《英语修辞大全》(修订版),冯翠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015.《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076.《英汉翻译教程》,穆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03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1.《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32.《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戴炜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05050302传播学: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戴元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电视传播学,石长顺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媒介通论,高红玲编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电视文化学,陈默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公共关系实物(第10版)(美)西泰尔,潘艳丽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055101英语笔译、055102英语口译:《现代汉语》(第四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翻译概论》(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A Course in Translation Basic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7《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叶子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基础口译》,仲伟合,王斌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70100数学数学分析:《微积分》上、下册,魏贵民、胡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数学分析》上、下册,陈纪修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线性代数:《线性代数》,魏贵民、胡灿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高等代数教程》上、下册,王萼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与实习》(第4版),袁慰平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魏贵民、周仲礼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最优化方法:《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郭科、陈聆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丁同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常微分方程》,焦宝聪,王在洪,时红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离散数学:《离散数学》,魏贵民、胡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0300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徐寿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有机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王玉炉,科学出版社07050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自然地理学》,陈效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朱创业,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生态学:《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第二版),肖笃宁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土地利用规划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原理与方法》,师学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阎传海,科学出版社,200107050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李小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朱创业,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城市规划概论:《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城市规划概论》,陈锦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李晓琴,朱创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地图学:《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070800地球物理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程守珠,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球物理学基础:《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傅容衫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勘探地球物理教程,孟令顺,地质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基础》曹建章、张正阶、李景镇,科学出版社岩石物理学:《岩石物理学》陈颙,黄庭芳,刘恩儒著,2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070900地质学(地科院):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岩石学:《岩石学简明教程》,肖渊甫等,地质出版社,2009矿床学:《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李忠权等,地质出版社,2010矿物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潘兆橹,地质出版社矿物学:《矿物学简明教程》,刘显凡等,地质出版社,2010岩相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刘宝珺、曾允孚,地质出版社沉积岩实验方法:《沉积岩实验方法》,刘岫锋,地质出版社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李忠权等、地质出版社,2010地球化学概论:《地球化学》,韩吟文,地质出版社,2003年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070900地质学(材化院):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有机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王玉炉,科学出版社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周亚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赵品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古生物学:《古生物地史学简明教程》,付英祺,地质出版社,1995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地史学:《地史学简明教材》,赵兵,庞艳春,地质出版社,20140709Z1沉积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岩石学》,赵澄林,朱筱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沉积岩石学》,曾允孚,地质出版社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岩相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刘宝珺、曾允孚,地质出版社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李忠权等、地质出版社,2010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单片微机原理:《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方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理论力学:《理论力学》(第一册)(第七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王宝祥,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贾伯年,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原理》(第二版),李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电路分析:《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李瀚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计算机建模与渲染:《RHINO&VRAY产品设计创意表达》艾萍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基础》,周美玲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赵品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周亚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80902电路与系统:电路分析:《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翰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闫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方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电路分析:《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翰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闫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方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钱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计算机技术综合知识:《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081400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范涛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混凝土结构设计》(第四版),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力学:《土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合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地基与基础:《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五版),陈希哲、叶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三版),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2008《工程地质勘察》,张倬元等,地质出版社,1981《工程岩土学》,孔德坊,地质出版社,199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土木工程CAD基础:《土木工程CAD基础》,尚守平,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0814Z1钻掘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掘工程学》,鄢泰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岩土钻掘工艺学》,鄢泰宁,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其他同081400土木工程0814Z2核废物地质处置工程:核电子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阎石编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核辐射测量方法:《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年地球化学概论:《地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铀矿床学:《铀矿地质与勘查简明教程》李巨初,陈友良,张成江,地质出版社,2011年辐射物理:《辐射物理》丁富荣,班勇,夏宗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测绘学基础:《数字地形测量学》,潘正风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3S技术及应用:《3S技术及应用》冯学智等,商务印书馆大地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郭际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数学处理》,丰戊森,地质出版社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GIS设计与实现》,李满春等,科学出版社081700化学工程与工艺: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上、下),柴诚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有机合成:《有机合成化学》,王玉炉,科学出版社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沉积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曾允孚等,地质出版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徐国盛等,地质出版社,2012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油层物理学:《油层物理学》,王允诚等,四川省科学出版社,2006测井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王贵文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地震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牟中海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测井原理与应用:《测井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教材》,刘红岐,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矿产资源勘查学:《矿产资源勘查学》,阳正熙,科学出版社,2006矿物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赵珊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徐开礼等,地质出版社,1989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清华大学出版社地球物理学基础:《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傅容衫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勘查技术工程学》李正文、贺振华编,地质出版社,2002普通物理:《普通物理》,程守珠,高等教育出版社081803地质工程工程与环境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构造地质学》第三版,李忠权,刘顺,地质出版社,2010土力学:《土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合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三版),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2008《工程地质勘察》,张倬元编,地质出版社,1981《工程岩土学》,孔德坊,地质出版社,1992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王大纯编,地质出版社,2011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掘工程学》,鄢泰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岩土钻掘工艺学》,鄢泰宁,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工程岩土学:《工程岩土学》,孔德坊等编,地质出版社,199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王运生,成都理工大学自编教材0818Z2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核电子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阎石编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核辐射测量方法:《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年地球化学概论:《地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铀矿床学:《铀矿地质与勘查简明教程》李巨初,陈友良,张成江,地质出版社,2011年辐射物理:《辐射物理》丁富荣,班勇,夏宗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818J1环境地质学工程与环境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构造地质学》第三版,李忠权,刘顺,地质出版社,2010土力学:《土力学》(第三版),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合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三版),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2008《工程地质勘察》,张倬元编,地质出版社,1981《工程岩土学》,孔德坊,地质出版社,1992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王大纯编,地质出版社,2011工程岩土学:《工程岩土学》,孔德坊等编,地质出版社,199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王运生,成都理工大学自编教材0818J5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曾允孚等,地质出版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徐国盛等,地质出版社,2012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油层物理学:《油层物理学》,王允诚等,四川省科学出版社,2006测井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王贵文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地震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牟中海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测井原理与应用:《测井原理与应用(高等学校教材》,刘红岐,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0818J6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同上0818J7数学地质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尹镇南,地质出版社,2012《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孙洪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最优化方法:《最优化方法及其应用》,郭科、陈聆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矿床学:《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5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魏贵民、周仲礼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李爱萍,崔冬华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软件工程》,韩利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818J8资源与环境遥感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遥感导论:《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资源与环境概论》,王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数学处理》,丰戊森,地质出版社0818J9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陶晓风、吴德超,科学出版社,2007水文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王大纯编,地质出版社,2011专门水文地质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曹剑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王焰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地下水污染控制》,钱家忠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王运生,成都理工大学编教材082001油气井工程油层物理学:《油层物理学》,王允诚等,四川省科学出版社,2006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李颖川,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钻完井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陈平,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油田化学:《油田化学》,周小玲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油层物理学:《油层物理学》,王允诚等,四川省科学出版社,2006渗流力学:《油气渗流力学基础》,冯文光,科学出版社,2007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夏位荣,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油藏工程:《油藏工程基础》,刘德华,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油田化学:《油田化学》,周小玲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082703核技术及应用:原子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及原子核物理》,郭江赵晓凤彭直兴,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核电子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阎石编,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普通物理:《普通物理》,程守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与实习》(第五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核技术应用:《核技术应用》,罗顺忠,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核辐射测量方法:《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年辐射物理:《辐射物理》丁富荣,班勇,夏宗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82704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辐射测量方法:《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年核电子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阎石编,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辐射防护:《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夏益华陈凌,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年核技术应用:《核技术应用》,罗顺忠,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辐射物理:《辐射物理》丁富荣,班勇,夏宗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2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地下水科学概论:《地下科学概论》,周训,胡伏生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9年《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王大纯编,地质出版社,2011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王焰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地下水污染控制》,钱家忠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普通化学:《普通化学》修订本、胡忠鲠,四川科技出版社083500软件工程高级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钱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计算机技术综合知识:《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85201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赵雪松赵晓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机电综合:教材1:《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董景新、赵长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通识选修课课程组长:总学分值:总学分:2学分,其中理论2学分,实验实践0学分。
总学时数: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0学时。
适用专业:酿酒工程先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与定位: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食品,生物,农林,材料等各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本学科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提高对物理化学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授课的过程中,坚持物理化学理论与食品学科知识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同时要求学生关注物理化学在食品中应用的最新动态,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理论去分析解决食品生产和检测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字数原则上控制在260字左右)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1)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以及教学安排。
(2)理解《物理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学好本课程对未来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
(3)掌握本课程学习的方法,以及利用课下其他资源扩展专业知识能力。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对物理化学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学习好物理化学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1、物理化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
3、物理化学在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作用。
4、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物理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物理化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3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热力学平衡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能、热容等基本概念;了解状态函数的全微分性质。
959普通化学参考书目
959普通化学参考书目摘要:普通化学参考书目一、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第五版)2.《无机化学教程》3.《无机化学实验教程》二、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第五版)2.《有机化学教程》3.《有机化学实验教程》三、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第五版)2.《分析化学教程》3.《分析化学实验教程》四、物理化学1.《物理化学》(第五版)2.《物理化学教程》3.《物理化学实验教程》五、生物化学1.《生物化学》(第五版)2.《生物化学教程》3.《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六、化学工程1.《化学工程原理》2.《化学反应工程》3.《化工热力学》正文:普通化学参考书目在学习和研究普通化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我们为您推荐了一些在化学领域广受好评的参考书目,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部分,它主要研究无机物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我们推荐的经典教材有《无机化学》(第五版),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无机化学教程》,该书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适合广大化学工作者和化学爱好者阅读。
此外,《无机化学实验教程》详细介绍了无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非常有帮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和制备的学科。
我们推荐的教材有《有机化学》(第五版),该书内容丰富,论述清晰,是一本优秀的有机化学教材;以及《有机化学教程》,该书以丰富的实例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有机化学实验教程》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非常有帮助。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我们推荐的教材有《分析化学》(第五版),该书详细阐述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分析化学教程》,该书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适合广大化学工作者和化学爱好者阅读。
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
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化学是一门极其繁复的科学,其中就包括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分支。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这两个分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与其化学反应规律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其中包括热力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量子化学等分支。
1. 热力学热力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物理化学中最基础的分支之一。
其中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函数等概念。
热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2.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力学行为的科学。
它主要涉及到反应焓、反应熵、反应自由能等概念。
化学热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药物合成、材料研究等领域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3.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
化学动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药物合成、工业生产等。
4.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电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电解、电化学反应等。
电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电池、电容器、电解制氢等。
5.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能级变化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量子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如化学键、反应动力学等。
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的学科。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天然产物、生命体系中的分子以及各种药物、材料等。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是有机化学中非常基础的一块知识,其通过对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描述来确定其分子式和命名。
2. 有机反应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物的过程。
有机反应可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多种类型。
3. 手性化学手性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中存在的对映异构体结构与性质的学科。
化学的五大分支学科
化学的五大分支学科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化学可分为五大分支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
一、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无机物质包括无机元素、无机化合物和无机杂质。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广泛,涉及无机物质的合成、分离、纯化、晶体学以及无机化合物的催化性质、电子结构、磁性、光学性质等。
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有机物质是以碳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和其它含氧、氮、硫等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有机合成、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分析以及有机物质的光谱学等。
有机化学在药学、农学、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物理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电化学等。
物理化学与物理学和化学紧密相关,它通过物理学的方法和理论解释和预测化学现象,同时也为物理学提供了实验验证的基础。
物理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四、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分析化学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它们的性质,而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某几种成分的含量。
分析化学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检测等领域,为其他化学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五、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
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为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化学的学科体系
化学的学科体系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
规律。
它涉及到物理、生物、工程、环境等多个领域,是研究物质世
界的基础学科。
那么,化学的学科体系如下:
1.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变化以及应用等方面。
它是化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包括金属元素、无机非金属元素和
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内容。
2.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物质的性质、合成、结构和反应等方面。
有机物质
是含碳的化合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还是生命体系的基础。
因此,有机化学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结构等方面的
学科。
它是理论化学的基础,与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物理
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光谱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等。
4.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及其分析方法的基础学科。
它主
要涉及样品准备、分离、检测和测量等方面的技术与方法。
分析化学在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5.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是将化学原理应用于工业过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工程设计、控制、优化以及化学制品的生产、加工、贮存与运输等方面。
化学工程在能源、化学、环保、材料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化学学科体系涵盖了无机、有机、物理、分析和工程等多个领域,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化学研究的完整体系,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自然世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大学化学易考知识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
大学化学易考知识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大学化学易考知识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是大学化学学科的五个重要分支。
在考试中,这些分支的知识点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考点。
本文将针对这五个分支的易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2.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对于羟基、醛基、酮基、羧基等常见的有机官能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典型反应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重点掌握酸碱催化、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的机制和反应条件。
4.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凝固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等。
2. 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性质。
3. 酸碱反应与盐的生成:了解酸、碱和盐的定义,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滴定的原理与方法。
4. 配位化学:掌握化合物的配位数、空位理论和配位的几何构型以及配体的电荷等重要概念。
三、分析化学1. 基础分析方法与仪器:掌握常见的分析方法,如滴定法、量热法和溶度法,并了解常用的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等。
2. 分析化学常用计算方法:掌握计算酸碱滴定曲线的终点和滴定常数,了解离子平衡、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3. 质量分析和定量分析:了解质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质谱法和元素分析法。
同时,熟悉定量分析的方法和计算。
四、物理化学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过程,掌握摩尔气体定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
2. 热力学基本原理: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焓、熵和自由能的变化等,熟悉热力学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
3. 化学动力学与平衡态: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平衡态的条件,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要考有机和物化的学校
要考有机和物化的学校:1、中国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复旦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含结构化学)}3、华中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4、华南理工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5、陕西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含结构化学)}6、湖南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7、广西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8、华中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9、天津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含30%结构化学)}10、河南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1、扬州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2、陕西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3、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4、上海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含结构化学)}15、浙江理工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6、浙江工业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7、杭州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8、湖南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19、湖北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0、河北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1、河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2、山西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3、青岛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4、江西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5、曲阜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6、安徽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7、大连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8、福建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29、长沙理工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30、赣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31、海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
化学专业分类
化学专业05023001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110—6—1、2】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的基本知识。
一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修读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各院校的教材。
《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数学辅导及教材习题解析》,海洋出版社。
《高等数学附册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05023002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72—4—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大学物理学是理、工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刚体力学、振动学基础、热力学基础和电磁学、光学等内容。
通过《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对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数学分析。
修读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普通物理学解题指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华东师大《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倪光炯05023003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110—6—1、2】内容提要: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的第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化学结构和元素化学三大部分。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网络课程建设标准一、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物理化学课程是采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的一门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等专业学科基础必修核心课程。
其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适用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等专业。
1、课程的任务该课程主要讲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这些知识和原理不仅是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其它与化学有关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能够恰当地表达化学工程中涉及到的物理化学问题;(2) 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的同时,适度反映现代物理化学学科领域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理解。
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了解其来源、含义和适用范围;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应注意所引进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并估计其可能产生误差的根源;要求至少做200道习题。
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物理化学知识和技能。
3、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采用远程教学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远程教学包括学生收看网上的IP课件和网上教学辅导等教学形式;面授辅导考虑学生在职和成人的特点和需求,在业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平时作业是很重要的形成性考核手段,各级学习中心应配合面授辅导教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和反馈,必要时应要求学生重做。
4、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较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处理和解答与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619《有机与物理化学》教材
有机与物理化学是大学化学课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制,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物理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内容,也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有机与物理化学》教材进行介绍和评价。
一、教材内容概述《有机与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教材,它既包括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又涵盖了物理化学的相关内容。
在有机化学部分,教材详细介绍了有机物的结构、键合理论、化学键的性质、有机反应的类型及机理等内容;而在物理化学部分,教材涵盖了热力学、化学平衡、电化学、量子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总体而言,该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全面,逻辑清晰,是一部很好的化学基础教材。
二、教材文字表述《有机与物理化学》教材的文字表述清晰、准确,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材在解释化学现象和理论时,用词简练清楚,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教材在具体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方面也做了详细的说明,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供了便利。
三、实例分析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有机与物理化学》教材在内容设置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分析,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点难易程度教材设计上,难易程度的掌握十分关键。
《有机与物理化学》教材在难易程度上做得比较好,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不失初学者的易懂性。
在有机化学的键合理论部分,教材通过生动的比喻,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而在物理化学的热力学部分,教材通过具体实例和数学推导,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
五、教材的实用性《有机与物理化学》教材的实用性较强。
它不仅包含了基本理论知识,还关联了实际应用。
在有机化学部分,教材涉及了有机合成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条件;而在物理化学部分,教材涵盖了电化学的应用实例和计算方法。
物理化学PPT课件
13.02.2021
-
20
§0.2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主要研究:
(1)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各种因素如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对化学变化的
影响等。这类问题属于化学热力学的范畴。
(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 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对反
应速率的影响。这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
(3)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这类问题有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两个分支。
(南大第五版),陈亚芍编,科学出版社,2006. 7、《物理化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南大第五版),
于文静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8、《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高校核心课程
学习指导丛书),范崇正,杭瑚,蒋淮渭编,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9、核心教程立体化教材系列),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 2004.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主讲教师:林娟娟 教授
E-mail: Ljj@ 13806880067
13.02.2021
-
1
13.02.2021
-
2
参考书 1、《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多媒体CAI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玉普主编,大
早使用“物理化学”
这一术语。
13.02.2021
-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 6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887年德国科学家W.Ostwald和荷兰科学家J.H. van’t Hoff 合办的《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创刊。
W. Ostwald
J. H. van’t Hoff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关系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关系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物理化学则是研究化学过程中引入了物理理论和实验,以理论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有机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原理有机化学中的一些现象与物理化学的原理密切相关。
例如,有机化学中的反应速率与物理化学中的反应动力学有关。
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温度和添加催化剂等因素,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实现有机合成的目标。
此外,有机化学中的溶剂选择也与物理化学有关。
溶剂的选择可以影响反应物质在反应中的溶解度和离子化程度,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
二、物理化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物理化学提供了许多实验方法和理论工具,用于研究有机化学现象。
例如,物理化学中的光谱学提供了许多用于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并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
此外,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和平衡化学原理也被应用于有机化学中。
通过热力学原理,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反应物之间的平衡浓度。
平衡化学原理则可以用来设计有机合成的反应条件,以实现高效率和高产率的反应。
三、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交叉学科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科学原理的应用上,还体现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
例如,计算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计算化学方法,可以模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并预测其化学反应的潜在机理。
此外,化学动力学和量子化学也是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化学动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有机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化学则研究了分子和原子尺度上的量子力学行为,在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性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完整版)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PhysicalChemistry)所属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必选)学分: 3学分(54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找出化学运动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共包括4部分内容:第1部分,热力学。
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化学平衡、相平衡。
第2部分,电化学。
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不可逆电池过程。
第3部分,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内容包括:表面现象、分散系统。
第4部分,化学动力学。
内容包括: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复合反应动力学。
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高等数学(微分、积分)、大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续相关课程:无。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参考书目:[1] 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2] 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中、下册. 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3] 宋世谟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4]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例题与习题,第二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绪论讲授,1学时。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1.2 几个基本概念1.3 能量守恒1.4 体积功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1.7 热容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1生成焓及燃烧焓1.12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讲授,8学时。
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前景
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前景在当今世界,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的两大支柱,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物理化学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为主要内容,探讨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解释了化学反应背后的物理机制。
有机化学则专注于碳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的基础。
物理化学的前景物理化学的研究领域之广泛,内容之深入,让其在化学研究中独具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化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1.新能源材料开发:物理化学为新能源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模拟手段,如光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化学的支撑。
2.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是目前的热点领域,物理化学通过表征和调控纳米结构的方法,推动了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
3.化学动力学:物理化学对分子运动规律、反应速率等方面的研究,为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有机化学的前景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它有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的分支学科。
有机化学的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1.药物开发:绝大多数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材料合成:有机化学在合成聚合物、涂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需要有机化学的知识,有机合成方法的不断创新为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可能。
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交叉点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交叉点,二者的融合有望产生更为广泛、深入的应用。
比如:1.有机电子材料: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结合在有机电子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推动有机导电材料、光电材料等的发展。
2.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结合可以为生物学领域带来更深入的解析。
总的来说,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阅读精选化学名著
化学阅读精选化学名著在化学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名著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您精选几本化学名著,并对它们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化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1. 《化学原理》《化学原理》是由布朗、莱明和伯恩斯合著的一本经典教材,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涵盖了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化学动力学等方面内容。
这本书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也适用于对化学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
2.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由克莱森与弗谢尔合著的经典教材,被看作是有机化学领域的权威之作。
该书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为核心,全面解析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机理。
无论从教学还是研究的角度,都对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产生重要影响。
3. 《物理化学原理》本书是由阿特金斯和德保尔合著,被公认为物理化学领域的经典教材。
该书涵盖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内容。
以简明易懂的方式阐述了物理化学的关键概念和理论,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无机化学:原理与应用》由胡华伟等人合著的《无机化学:原理与应用》是无机化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以及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以上介绍的几本化学名著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们从不同角度深入介绍了化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实践应用。
无论是对于化学专业学生还是对于对化学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这些名著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将为您打开化学领域的大门,带来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体验。
高考化学用大学知识点
高考化学用大学知识点高考化学中涉及的大学知识点高考是每位学生迈向大学的重要关卡,而化学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高考化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大学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高考化学中涉及的一些大学知识点。
一、有机化学知识点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碳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在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1. 功能团的识别与特性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团包括羟基、卤素基、羰基等。
通过识别功能团,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2. 醇与酚的性质与反应醇与酚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和反应。
其中,醇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酚则具有强氧化性。
3. 碳链的命名与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常由碳链构成,其命名和结构对于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命名规则和结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有机反应过程。
二、无机化学知识点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在高考化学中,无机化学的知识点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
1. 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无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了解不同类型化学键的性质和本质,有助于我们理解无机化合物的反应机制和特性。
2.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中和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中和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在高考化学中,还需要掌握配位化合物的酸碱性质以及滴定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金属材料是无机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应用在高考化学中也需要我们掌握。
包括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特性以及合金的制备和应用。
三、物理化学知识点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科。
在高考化学中,物理化学的知识点同样不可忽视。
1. 热力学与化学平衡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能量转化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高考化学中,需要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反应焓变、反应熵变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科目代码:一.概念题(20题, 共40分)1.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K, 2p0经历: (1)等温可逆; (2)绝热可逆; (3)等压可逆三条途径膨胀至体积为始态的2倍, 所作的功分别为W1,W2和W3, 三种功之间的关系为: ( W3>W1>W2 )2. 298K气相反应: CO(g)+0.5O2(g)=CO2(g), 该反应的∆G___<___∆F, ∆U___>___∆H. (填入>,<,或= 号)3.298K, 1p0下, 1mol甲苯和1mol苯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此混合过程的∆mix H= _____0____,∆mix S= _____11.526J/K____, ∆mix V= __0______, ∆mix G= ___-3435 J____.4.已知373.2K下, 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2 kPa, 另一液体B可与A形成理想溶液. 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 A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3, 则在373.2K, 纯B的饱和蒸汽压为: _____66.66kPa_______.5. 4.4%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密度ρ=1.015×103 kg.m-3, 在300K时, 此溶液的渗透压为: ______6.189×105Pa_______.6.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箱中恒温至400K, NH4HCO3(s)按下式达分解平衡:NH4HCO3(s) = NH3(g) +H2O(g) +CO2(g), 此体系的物种数s=________4_____, 独立组分数C=____1______, 相数Φ=_____2______, 条件自由度f*=______0_______.7.合成氨反应: N2(g) + 3H2(g)= 2NH3(g) 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 且保持体系的温度, 总压不变, 则有: n(N2):_____增大____, n(H2): ___增大____, n(NH3): ____减小____, K p0:____不变_____.8.用分子配分函数q表达赫氏自由能F时, 独立可别粒子体系的F=______-kTlnq N_____, 不可别粒子体系的F=_____-kTln(q N/N!)_____; 若用体系配分函数Q来表达赫氏自由能F, 其表达式为:______-kTlnQ______.9.I2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为0.43×10-20J, 在298K下, 碘分子某振动能级与较底振动能级上分子数之比N i/N i-1为______0.35______.10.分子配分函数q可以分解为________分运动形式配分函数的乘积_____, 其数学表达式为: q=______q n q e q t q r q v_______.11.在平行反应中, 要提高活化能较底的反应的产率, 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__降低温度____.12.在碰撞理论中, 有效的反应碰撞数占总碰撞数的分数为:____exp(-E c/kT)____.13.已知HI的光分解机理为:HI+hν→H+IH+HI→H2+II+I+M→I2+M该反应的量子效率Φ=____2____.14. 迁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 A: 希托夫法; B: 界面移动法; C: 电动势法.)15. 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K3PO4溶液, 其平均活度系数为γ±, 则K3PO4的活度a为: ( D )A: 4γ±4(m/m0)4, B: γ±4(m/m0),C: 4γ±(m/m0), D: 27γ±4(m/m0)4,16. 用Zn(s)和Ag(s)插在HCl溶液中所构成的原电池是不可逆电池, 其主要原因是: (电池在充放电时, 电池反应不可逆).17. 用Pt电极电解SnCl2水溶液, 在阴极因H2有超电势故先析出Sn(s), 在阳极上析出O2气,已知: a(Sn2+)=0.10, a(H+)=0.01, 氧在阳极上析出的超电势为0.3V, 已知ϕ0Sn2+,Sn= -0.140V, ϕ0O2,H2O,H+= 1.23V, 则此电池的实际分解电压= ( 1.782V ).18. 表面超量Γ2是指: ( 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具有相同质量溶剂的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差), 当dγ/da2<0时, Γ2>0, 此时将发生( 正)吸附; 反之, 当dγ/da2>0时, Γ2<0, 此时将发生( 负)吸附.19. 在298K下, 已知A液的表面张力是B液的一半, A的密度是B的两倍, 如果A液的毛细管上升是1cm, 则用相同的毛细管测定B液, B在毛细管中将会上升( 4 )cm. 20. 混合等体积的0.08 mol.dm-3KI和0.1 mol.dm-3 AgNO3溶液所得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AgI)m·nAg+·(n-x)NO3-}x+·xNO3-), 胶团电泳方向为( 向负极移动); 比较MgSO4, Na2SO4, CaCl2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循序为: (Na2SO4>MgSO4>CaCl2).二. (10分)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由始态(300K, 10p0), 经历如下途径膨胀到1p0: (1)等温可逆膨胀; (2)等温恒外压(1p0)膨胀; (3)向真空膨胀; (4)等外压(1p0)绝热膨胀,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F, ∆G? (最后一条途径不必求∆S,∆F和∆G)解: (1)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dT=0 ∴∆U=0; ∆H=0Q=W=nRTln(p1/p2)=8.314×300×ln(10/1)= 5743 J∆S=Q r/T=nRln(p1/p2)= 5743/300= 19.14 J.K-1∆F=∆G= nRTln(p2/p1)=-5743 J(2)等温恒外压膨胀:因为途径(2)与途径(1)的始末态相同, 故状态函数的改变值相同, 故有:∆U=0, ∆H=0, ∆S=19.14 J.K-1, ∆F=∆G=-5743 J.Q=W=p2(V2-V1)= p2V2-p2V1=p2V2-0.1p1V1=RT(1-0.1)=0.9RT= 2245 J(3)等温恒外压膨胀:因为途径(2)与途径(1)的始末态相同, 故状态函数的改变值相同, 故有:∆U=0, ∆H=0, ∆S=19.14 J.K-1, ∆F=∆G=-5743 J.∵p外=0 ∴W=Q=0(4) 绝热过程Q=0W=p2(V2-V1)=-∆U=C V(T1-T2)=3/2R(300-T2)RT2-0.1RT1=1.5R(300-T2)=R(T2-30)450-1.5T2=T2-30 2.5T2=480 T2=192K∆U= C V(T2-T1)=1.5R(192-300)=-1347 JW=-∆U= 1347 J∆H= C p(T2-T1)=2.5R(192-300)=-2245 J∆S=C p lnT2/T1+Rlnp1/p2=2.5R·ln192/300+R·ln10/1=9.88 J.K-1三. (10分) 下图为SiO 2-Al 2O 3体系的相图, 固体二氧化硅有白硅石和鳞石英两种晶形, 白硅石在较高温度下稳定, 鳞石英在较低温度下较稳定. (1) 指出图中各区域由哪些相组成;(2) 图中EF, CD, AB 线代表哪些相平衡共存; (3) 画出x, y, z 点的步冷曲线? ( 莫莱石的化学式为: 2Al 2O 3·3SiO 2 ).解:(1) 图中个区域相的组成为:区域1: 两相区, 熔液+二氧化硅, f=1;区域2: 两相区, 熔液+莫莱石, f=1;区域3: 两相区, 熔液+氧化铝, f=1;区域4: 两相区, 莫莱石+二氧化硅, f=1;区域5: 两相区, 鳞石英+莫莱石, f=1;区域6: 两相区, 莫莱石+氧化铝, f=1;区域7: 单相区, 熔液, f=2. (2) 图中的三条线均为三相线, 体系点处于三相线上时体系呈三相平衡态.AB: 鳞石英+白硅石+莫莱石, f=0;CD: 熔液+白硅石+莫莱石, f=0;EF: 熔液+莫莱石+氧化铝, f=0.(3) 步冷曲线见右图.四.(10分) 复相反应 2CuBr 2(s)=2CuBr(s)+Br 2(g) 在487K 下达平衡时, p(Br 2)=0.046p 0. 现有10升的容器, 其中装有过量的CuBr 2(s), 并加入0.1mol I 2(g), 由于发生气相反应: Br 2(g)+I 2(g)=2BrI(g), 使体系在达平衡时的总压为0.746p 0, 试求反应Br 2(g)+I 2(g)=2BrI(g)在487K 的平衡常数? (设气相反应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解: 容器中在加入I 2以前所含Br 2(g)的量为:n(Br 2)=pV/RT=0.046×101325×0.01/(8.314×487)=0.01151 mol2CuBr 2(s) = 2CuBr(s) + Br 2(g) (1)平衡时的摩尔数: 0.01151设加碘后, 碘的反应量为x 摩尔Br 2(g) + I 2(g) = 2BrI(g)(2)加碘后达平衡: 0.01151 0.1-x 2x因为反应(1)的平衡常数是一常数, 故加入碘后, 虽有溴参加反应生成BrI, 但反应体系达平衡后, 体系的溴分压不变, 故溴的量不变.体系中气相物质的总量为: n 总=0.1151+0.1-x+2x=0.11151+x另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n 总=pV/RT=0.746×101325×0.01/(8.314×487)=0.1867 mol ∴ 0.11151+x=0.1867 x=0.0752 mol∴ n(BrI)=2x=0.1504 mol n(Br 2)=0.01151 mol n(I 2)=0.0248 mol反应(2)是一等分子理想气体反应, 故有:K p 0=K p =K N =n(BrI)2/n(I 2)n(Br 2)=0.15042/(0.0248×0.01151)=79.24反应(2)在487K 下的平衡常数为79.24.五. (15分) 硝胺在水中按下式分解: NO 2NH 2→N 2O(g)+H 2O 反应的经验速率方程为: d[N 2O]/dt=k[NO 2NH 2]/[H 3O +]. 试求:(1) 在缓冲溶液中, 此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多少;(2) 下列反应机理中, 哪一个最能说明上述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并给出理由;机理A: NO 2NH 2−→−1kN 2O+H 2O 机理B: NO 2NH 2+H 3O+ 2NH 3+ +H 2O (快速平衡)NO 2NH 3+−→−3k N 2O+H 3O + (控制步骤) 机理C: NO 2NH 2+H 2O NO 2NH - +H 3O + (快速平衡)NO 2NH -−→−5k N 2O+OH - (控制步骤)H 3O ++OH -−→−6k2H 2O (快反应) (3) 试说明OH -离子催化硝胺分解的作用;(4) 在恒温恒压的缓冲溶液中研究此反应,测定N 2O 的分压得如下结果: (设N 2O 不溶于水)t(min): 0 5 10 15 20 25p(Pa): 0 6800 12400 17200 20800 24000在足够时间后, 压力稳定在40000Pa. (a.) 将压力表达为时间t 和速率常数k 的函数; (b) 计算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 ’,并给出其单位?解: (1) 在缓冲溶液中pH 值为定值, 故[H 3O +]为常数∴ r=k[NO 2NH 2]/[H 3O +]=k ’[NO 2NH 2]在缓冲溶液中, 反应是表观一级反应.(2) 按机理A: r=k 1[NO 2NH 2], 与实验结果不同.按机理B: r=r 3=k 3[NO 2NH 3+]∵ K=k 2/k -2=[NO 2NH 3+][H 2O]/ [NO 2NH 2][H 3O +]∴ [NO 2NH 3+]=K[NO 2NH 2][H 3O +]/[H 2O]r=k 3 K[NO 2NH 2][H 3O +]/[H 2O]=k ’[NO 2NH 2][H 3O +]与实验所得动力学方程不同.按机理C: 反应速率取决于第二步, 故有:k -2 k 2 k -4 k 4r=k5[NO2NH-]∵K= k4/k-4=[NO2NH-][H3O+]/ [NO2NH2][H2O]∴[NO2NH-]= k4/k-4·[NO2NH2][H2O]/ [H3O+]r=k5·k4/k-4·[NO2NH2][H2O]/ [H3O+]=k[NO2NH2]/[H3O+]其中: k= k5·k4/k-4·[H2O]故机理C与实验结果相吻合.(3) ∵[H3O+]=K w/[OH-]r= k/k w·[NO2NH2][OH-]故此反应的速率与OH-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所以OH-有催化作用.(4) (a) [N2O]=p(N2O)/RTr=d[N2O]/dt=1/RT·dp(N2O)/dt=k[NO2NH2]/[H3O+]∵[NO2NH2]=(n(NO2NH2)t=0-n(N2O))/V=(n(N2O)t=∞-n(N2O))/V=(p∞-p N2O)/RT∴r=1/RT·dp(N2O)/dt =k(p∞-p N2O)/(RT·[H3O+])dp(N2O)/dt= k(p∞-p N2O)/[H3O+]=k’(p∞-p N2O)积分得:ln(p∞/(p∞-p N2O))=k’t p=p∞(1-e-k’t)(b) 有数据得:k’=3.70×10-2min-1.六. (10分) 298K下有反应: H2(g,1p0)+I2(s)=2HI(aq, a=1)(1)将此反应安排为电化学反应, 写出电池表达式;(2)求298K下此电池反应的∆r G m0, 反应平衡常数K a0, 电池电动势E和E0;(3)若反应写为: 0.5H2(g,1p0)+0.5I2(s)=HI(aq, a=1), 求其∆r G m0, K a0, E和E0;(已知: I-(aq)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f G m0(I-,aq,a=1)=-51.67 kJ.mol-1)解:(1) 电池表达式为: Pt| H2(g,1p0)| HI(aq,a=1)| I2(s) |Pt(2) 化学反应式为: H2(g,1p0)+I2(s)=2HI(aq, a=1)∆r G m0=2∆f G m0(H+)+2∆f G m0(I-)-∆f G m0(H2,g)-∆f G m0(I2,s)=0+2×(-51.67)-0-0=-103.34 kJ.mol-1K a0=exp[-∆r G m0/RT]=1.3×1018E=E0=-∆r G m0/2F=0.5354 V(3) 若电池反应写为:0.5H2(g,1p0)+0.5I2(s)=HI(aq, a=1)∆r G m0=-51.67 kJ.mol-1K=1.14×109E=E0=0.5354 V七.(5分) 试求NO(g)在298.15K, 1p0下的标准摩尔熵(不考虑核运动和电子运动对熵的贡献)?已知: NO的Θr=2.42K, Θv=2690K, 电子基态与第一激发态的简并度均为2, 两能级之差为2.473×10-21 J.解: S m,t=R[1.5lnM r+2.5lnT-ln(p/p0)-1.165]=8.314(1.5·ln30.01+2.5ln298.15-1.165)=8.314·18.181=151.159 J.K-1.mol-1 S m,r=Rlnq r+R=R(ln(T/Θr)+1) ∵σ=1 (NO为异核双原子分子)=8.314·(ln(298.15/2.42)+1)=48.336 J.K-1.mol-1S m,v=R·x/(e x-1)-Rln(1-e-x) x=Θv/T=2690/198.15=9.0223=R(9.0223/(e9.0223-1)-ln(1-e-9.0223))=0.010 J.K-1.mol-1S m=151.159+48.366+0.010=199.505 J.K-1.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