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知识体系

合集下载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法义梳理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法义梳理

《佛教与中国传统⽂化》法义梳理•⼩组共修⾃列提纲现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的、普遍没有宗教信仰的⼈群。

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其实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液中,我们的很多⼈⽣观念,早已浸润在佛法的滋养之下,与佛教有着⽆法分割的密切关系。

然⽽,对于这样⼀个在各个领域对我们有着深刻影响,却⼜普遍为⼤众所误解,因⽽貌似熟悉但实际却有着巨⼤隔膜的优秀思想,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识和对待,并在此基础上,运⽤佛法智慧帮助我们化解烦恼,过上幸福、安乐的⽣活,值得每个⼈认真地思考。

进⼀步的,对于已经对佛法⽣起信⼼的我们,如何依循导师的教导,建⽴起正确的信仰和⾏为规范,也正是学习本章(信仰篇)所要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SPAN>⼀>、多⾓度阐明佛教对中国社会⼴泛⽽深远的影响、佛教与传统⽂化⽔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佛教与哲学。

⼀、总叙:1、佛教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影响;2、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地位;3、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法对中国⽂化有全⾯的认识。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法对中国⽂化有全⾯的认识。

⼆、主⼲内容:⼀条轴线、两个视点。

1、略梳脉络——时间轴:春秋(百家争鸣)→西汉哀帝(公元前2年,传⼊中国)→汉魏(三家确⽴)→魏晋⽞学(般若思想,南北朝⿍盛)→隋唐哲学(主要内涵,离此则⼏为空⽩)→宋明理学(重点落实于“⼼性”,佛教内涵、深厚影响)→清末民初(⼤乘精神。

谭嗣同《仁学》、康有为《⼤同书》)→近代(唯识的发展及在学界的影响。

欧阳竟⽆、⽀那内学院)2、渊源与发展:(1)、追溯渊源:a、印度⽂化传统的特点:①宗教和哲学特别发达;②宗教与哲学⼀体化的特点。

——举例《奥义书》:印度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①既是宗教经典,也是哲学名著。

(⼀体化)②叔本华评价:我得到此书,⽣前可以安慰,死后可以安息。

b、根植于印度⽂化传统,佛教形成了深厚、系统的哲学义理,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第三讲佛教基本教义佛法基本体系与基本理论框架

第三讲佛教基本教义佛法基本体系与基本理论框架

空劫——坏劫之后,便是空劫,此世界已 坏灭,在欲、色二界之中,除四禅天尚存, 其他则全入于长久旳空虚之中,形成世界 未成,万物未生时期旳状态。
空劫之后,又开始另一期旳成、住、坏、 空,也就是另一种世界又开始成立、连续、 破坏。
世界从成到住、住到坏、坏到空、空到成, 各需要大约三亿二千万年,宇宙就在成住 坏空旳过程中,反复生灭,每一周期大约 需时十二亿八千万年。
菩萨戒,是发大乘心旳菩萨所受持旳戒律,分为 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两种。出家菩萨戒出自 《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共有十重四十八轻 戒;在家菩萨戒则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 计有六重二十八轻戒。 重,即是重法罪,共有六条,乃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以及不说四众过 戒。轻,指失意罪。“失意”,谓失菩提正意念, 亦失世间善意念。此失意罪,共有二十八条,为 轻罪。
风——变化性 火——温暖性 水——聚合性 地——坚实性
住劫——是指器世间和众生世间安稳存住旳时期, 其间凡二十中劫。根据佛经上说,我们目前正是住 劫,在住劫又有减劫和增劫旳分别。 所谓减劫就是人类旳寿命从八万岁,每经过一 百年降低一岁,一直减到十岁,所需要旳时间。增 劫就是人类旳寿命从十岁,每经过一百年增长一岁, 一直增长到八万岁,所需要旳时间。 一种增劫,一种减劫,合称为一种中劫。中劫 中定有刀兵、疾疫、饥馑等三种灾害产生,称为三 小灾。
2、中级目旳相应旳修行方法——:观轮回 苦,生出离心,修慧悟道。
3、与终极目旳相应旳修行方法——生出离 心、悲智双修、断烦恼障和所知障。
修道基本途径——闻思修
佛法是实证旳宗教,不但有一套完整旳理 论体系,而且提出了修行目旳,并制定到 达目旳旳详细措施和途径——闻、思、修。
首先是“闻”:学佛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听 闻和学习佛法理论、从理论上掌握佛法智 慧,从而生起闻所生慧;

佛法讲座知识点总结大全

佛法讲座知识点总结大全

佛法讲座知识点总结大全佛法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涵盖宇宙万物和人类生活的广泛哲学体系。

佛法的核心理念是解脱生死轮回,摆脱痛苦,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在佛法讲座中,人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有关佛法的知识,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佛法的基本理念、修行方法、生活指导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佛法讲座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佛法的基本理念1. 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是佛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众生在生与死的循环中无休止地轮回。

佛教认为生死轮回是由于众生的贪、瞋、痴所造成的,要摆脱生死轮回,就需要通过修行来超越这些烦恼,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

2. 四圣谛:四圣谛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义之一,包括苦、集、灭、道四个部分。

苦指的是生命中的痛苦和不满足感;集指的是痛苦的根源,即贪欲、瞋恨和愚痴;灭指的是摆脱痛苦的方法,即断除烦恼,以及达到解脱;道指的是通向解脱的修行之道。

3. 缘起空性:缘起空性是佛法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而且都是空性的,并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缘起空性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无常的,并且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4. 六度:在佛法中,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六个方面的修行方法。

通过六度修行,众生可以培养慈悲心和智慧,最终实现解脱和觉悟。

二、佛法的修行方法1. 禅定:禅定是佛法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它通过冥想和专注来平静心灵,消除杂念,达到心性净化和解脱的境界。

禅定可以帮助修行者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提升自我修行的效果。

2. 念佛:念佛是佛法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念佛,修行者可以净化心灵,摆脱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念佛可以让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佛法的警觉和敬畏。

3. 行持戒:持戒是佛法中的修行方法之一,它指的是修行者遵守佛教的戒律,远离恶行,培养慈悲心和道德品行。

持戒可以帮助修行者净化内心,避免造恶业,积累善德,从而达到解脱和觉悟。

4. 忍辱:忍辱是佛法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它指的是修行者在遭受苦难和不幸时,能够忍耐和宽容,不抱怨和抵抗。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一佛学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论,这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佛法也就不成为佛法了,所以必须要了解这种理论.那么缘起论是什么呢?缘起论是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的论说。

与"实相论"相对称。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法印之内容,一般最常见者为‘三法印’,即:(一)诸行无常,谓自时间上观之,一切现象(有为法)皆属迁流变化而刹那生灭者,故无固定不变坏之物存在。

(二)诸法无我,谓自空间上观之,诸法(包括有为、无为法)依缘起之法则,互相依存,而无‘我’之实体可言。

(三)涅槃寂静,谓有情众生颠倒诸法实相,妄执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如能悟解‘无我’,则惑乱不起,当下即能正觉诸法实相,深彻法性寂灭,获得无碍自在,而证一切皆即寂静涅槃。

除三法印之外,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或仅以‘一切皆苦’与‘涅槃寂静’二者并称为‘二法印’者。

一切皆苦系自理想之观点考察现实世界所获之结论;盖现实世界乃凡夫之轮回界,充满苦恼与不满,而无任何绝对之幸福、快乐、完美、圆满、纯净等可言,故谓一切皆苦。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共由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即:(一)老死,包括老、死、忧、悲、苦、恼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实,以此为观察之起点。

(二)生,为老死之源。

(三)有,即所谓之‘存在’,为‘生’之源,具体言之,即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经由此三有之依报、正报,始有吾人之‘生’。

(四)取,即执着之意;由于执着妄心之故,吾人方堕于三有之境界。

(五)爱,为执着之本源,亦为现实界之根源。

(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于自身,而系由刺激之反应而生者。

(七)触,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又称六根,为触所依赖之感觉器官,亦为一切爱欲缘起之条件。

(九)名色,即心、身,为生命组织之全体,亦为五蕴之有机复合体,乃六入所赖以成立者。

佛学知识体系

佛学知识体系

佛学知识体系
佛学知识体系是指包含佛教核心理念、教义以及相关概念、观念、方法和修行体系的综合性体系。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
1. 佛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指出人类存在着苦难,苦难的原因是贪欲、痛苦可以消除,以及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超脱苦难的境界。

2.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意指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由五个方面的蕴所构成。

3.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教修行的六项主要实践。

4. 四谛观:观察和认识苦、集、灭、道谛的实证性的方式。

5. 轮回与涅槃:指生死轮回的循环,以及通过修行实现涅槃(解脱)的境界。

6. 中道:佛陀所提倡的超越极端的修行方法,旨在避免贪欲和自我克制之间的极端。

7. 无我:佛教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人无真实、独立的自我实体。

8. 因果业力: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善行带来善果,恶
行带来恶果。

9. 禅定与般若:修行中的两个重要要素,通过禅定(静心)和般若(智慧)来获得觉悟。

10. 六道轮回:指六个不同生命境界,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

11. 三宝:佛、法、僧,也称为佛教的三个重要对象,分别代表佛陀、佛法和修行者。

以上只是佛教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佛学还包括众多经典著作、注释和佛教哲学的发展流派等内容。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一、佛陀创教进入佛教寺院的巍峨大雄宝殿,正中有一尊结跏趺坐、表情安祥的佛像。

这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

相传2000多年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有一个释迦族居拘萨属国的迦毗罗卫国。

他们是古印度著名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汉译“甘蔗王”)的后裔。

当时的国王叫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妻子摩耶夫人是与迦毗罗王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在佛经中又被尊称为摩诃摩耶(意为伟大的摩耶)。

有一天,摩诃夫人梦见一头白象进入她的左肋,从而怀孕。

她在怀胎十月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回娘家待产,在四月的第八天于蓝毗尼园(Lumbini)停留。

在园中她举手攀一根树枝(无忧树,或娑罗树)休息的时候,释迦牟尼即从她的右肋而出。

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

此日即为浴佛日。

关于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佛经记载他活了八十岁。

此时约当我国春秋战国时,与中国孔子大致为同一时代的人物。

悉达多出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波闍波提养育长大。

幼年时代的悉达多生活是优裕舒适的,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宫殿,冬天御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

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

净饭王对王子寄予厚望,从小就从各方面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让他向婆罗门大师学习文学、哲学、算学,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等等。

希望他能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君--“转轮王”。

王子16岁时,奉父命与表妹耶输陀罗完婚,生下儿子罗睺罗。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

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佛法与科学(一)

佛法与科学(一)

佛法与科学(一)智行(本讲稿作者为核物理专家,退休后研究佛法)向释迦牟尼佛合十敬礼向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合十敬礼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能参加这个庄严的法会,真是一个殊胜的因缘。

我来参加这个法会的目的,是来聆听诸山长老的开示接受各位大德的教诲并与各位同修一起研讨、交流学习佛法的心得体会。

但是,周居士通知我来参加这一法会时,要求我也讲一讲,并且出了个题目。

几十年来,我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

但是,对于科学,我懂得的确实太少,太浅薄。

而对于佛法,我更是在退休之后才逐步开始学习的。

至于皈依佛门,作为一个佛弟子,日子就更短了。

的确,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在这里讲。

今天,我谨作一个引玉之砖,我把学习佛法的点滴心得体会向各位做个汇报,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一、引子(也就是破题)我认为:佛法不是科学,佛法也是科学。

这要从科学与佛法本身来研究一下。

首先,科学是什么?根据辞典的解说,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惟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人们常说,这件事情是科学的,或说,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其含义也就是,这件事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或者,这种方法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正确的。

再说,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佛的教法,是让人们觉悟宇宙、人生之大法。

本来,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

而到了现代,所谓宗教是泛指对神道的信仰。

既然,佛法已经成为宗教,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已经仅仅是烧香拜佛,作揖磕头,烧纸放鞭炮,求佛菩萨保佑发财,保佑身体健康、保佑生个胖娃娃……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当然不是科学。

第二步,我们从科学与佛法研究之对象,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对结果的判定、讲究上来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体,说白了就是“我研究你”。

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外求,也就是它要使用仪器、工具,例如要研究细菌,就要用放大镜、显微镜;要研究天文、研究星星,就要使用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在地面上看不清楚就把望远镜装到卫星上,如此等等;科学对研究的目标、结果、讲求实证。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

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篇一: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佛教是一种起源于印度的思想体系,对世界和人类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见解。

虽然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比较晚,但它的影响却深远地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中。

在我的眼中,佛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和“八正道”,其中“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四个层次,而“八正道”则是指正确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帮助我们消除痛苦和达到涅槃(解脱)。

在这个层次上,苦是指人类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集是指这些痛苦是由因产生的,灭是指这些痛苦可以被消除,道是指通过正确的思想和行动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佛教还强调了“无常”这个概念,即一切物体和事件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这种认识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并帮助我们接受和处理生活中的挑战。

佛教还强调了慈悲和无我的观念,认为所有生命都有价值和意义,而我们自己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这种认识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帮助我们减轻对他人的负面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提醒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教导我们如何消除痛苦和达到涅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命中的美好和珍贵之处。

除了思想之外,佛教还提供了实践的方法。

佛教强调修行和实践,即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正,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完善。

佛教中的一些修行方法,如禅修和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提高我们的意识和感知能力。

佛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通过阅读佛教的文献,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它的影响和价值,并希望能够将这些见解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篇二:透过佛法看世界读后感示例如下:佛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和文化之一,它提供了一种深刻的方法,让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幸福、和谐和有意义的世界。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人类的本质和生命的真相,对于我的人生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佛学是一种源自于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它包括了佛教、道教、密宗等多个流派,也渗透到了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佛学常识和名词众多,以下按类别进行介绍。

一、佛教基础知识1. 佛:又称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开创者和教主。

2. 佛教:一种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生苦难、解脱轮回的宗教信仰。

3. 法:佛学指导人们实现解脱的指导原则和教义。

4. 僧:指修行佛法、供养法师和传承佛法的人。

5. 奉行五戒、常住恶行和积攒善行是基于佛教信仰和原则下的履行。

6.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7. 四圣谛:痛苦存在、痛苦原因、痛苦停止、痛苦停止方法。

8. 十二因缘:指人一世到下世、生、受、想、爱、取、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再生。

二、修行方法及流派1. 禅修:通过打坐等方法,消除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

2. 念佛:一种对佛、对法、对僧的虔诚信仰和慈悲心。

3. 淨土:以信、愿、行来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4. 观修:通过思考及练习感官及心灵的观察与反省,达到解脱境界。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瓦解贪嗔痴等烦恼。

6. 台密法:追求超越自我、化身佛性的方法,以神秘的仪式实现。

7. 禅宗:流传于中国的一种佛教流派,注重提高修行者的宁静、专注、觉知之能力。

8. 淨土宗:强调以一心念佛、朝西禅定为修行方法,以建立实相世界为目标。

三、佛教名词1. 因果报应: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念,指善恶行为必定有相应的结果。

2. 菩提:意为“觉悟”,指悟道成佛之意,同时也指实现无上解脱的目的。

3. 佛性:指人身上的潜在潜质,是心性无尽、本具智慧、真实自在的特性。

4. 境界:指修行者达到的各个阶段,如修行思想、行为、修持等。

5. 缘起:佛教哲学的中心思想,指万事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6. 觉悟:指人们在人生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

7.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重要的对五种感觉与心理现象的分类。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宗教文化体系,并且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是学生接触佛教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和认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于其独特的教义和思想体系而被广泛接受。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觉悟和慈悲。

下面将详细介绍九年级佛教知识点。

第一部分: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一个王族家庭,后来抛弃了尘世的生活,寻求解脱和觉醒。

他最终在菩提树下获得了觉悟,并开始传授佛法。

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宗派,如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第二部分:佛教的教义和核心思想1.四圣谛:佛陀教导人们四个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这些谛是佛陀阐述人们苦难的原因以及如何摆脱苦难的方法。

2.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指导原则,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遵循八正道,人们可以达到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并最终达到解脱和觉悟的目标。

第三部分:佛教的仪轨和仪式佛教有许多特殊的仪轨和仪式,其中一些是用来表达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教仪轨和仪式:1.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每个佛教徒都要进行的仪式,包括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通过皈依三宝,人们表达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表示愿意遵守佛法教诲。

2.念佛礼赞:念佛礼赞是净土宗常见的仪式,通过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人们寄托对佛陀的虔诚和求救之心。

第四部分: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超出了印度和中国,它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佛教在这些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

佛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它强调慈悲、智慧和平等,鼓励人们关注内心的平静和他人的福祉。

佛学与人生智慧

佛学与人生智慧

佛学与人生智慧佛学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探索人生的意义和智慧,对于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学的角度,探讨人生智慧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可以提升人生智慧的方法和实践。

一、人生智慧的重要性人生智慧是指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时,能够正确理解和应对的能力。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心智和情绪管理能力,使我们更加成熟和稳定。

而佛学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提供了许多有益于培养人生智慧的思想和方法。

二、提升人生智慧的方法1. 学习佛法:佛学是提升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佛经和佛教思想,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智慧。

例如,佛学教导我们要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培养出超脱物质欲望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2. 冥想:冥想是佛学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冥想可以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和觉知能力。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从繁杂的思绪中解脱出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清晰。

通过定期的冥想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 培养慈悲心:慈悲心是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通过培养慈悲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体验他人的痛苦和困境,从而更加宽容和包容。

慈悲心不仅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智慧,使我们更加成熟和善良。

4. 反思和总结:反思和总结是提升人生智慧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经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成长。

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三、实践人生智慧的重要性拥有人生智慧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智慧的力量。

1. 接纳变化:人生中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而人生智慧就是在面对这些变化时,能够保持平静和从容。

通过接纳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寺院五堂功课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寺院五堂功课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寺院五堂功课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寺院五堂功课进行简要介绍。

可以描述这些功课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修行者的意义和影响。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概述内容:概述部分:寺院五堂功课是一套在寺院中进行的修行课程,对于修行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功课旨在帮助修行者提升内心的修养,开发心灵智慧,培养自律和悟性。

通过参与这些功课,修行者可以更好地净化心灵,提升自我修养,达到对世界和自身更深层次的认知。

这些功课通常包括禅修、经典诵读、心灵冥想、行善事和举行法会等方面。

每一堂功课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目的。

第一堂功课主要侧重于培养修行者的内在专注力和静心能力。

在这个阶段,修行者将学习如何通过呼吸调节和身心冥想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第二堂功课则致力于经典诵读,通过背诵和解读经典,修行者可以更深入地领悟佛法中的智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堂功课是心灵冥想,通过修习禅定和心灵冥想,修行者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第四堂功课则强调行善事,包括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通过行善事,修行者可以培养慈悲心和善行习惯。

最后一堂功课是举行法会,通过参与法会活动,修行者可以与其他修行者一起学习和修行,增强修行的力量和能量。

总之,寺院五堂功课在培养修行者的修养、智慧和慈悲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这些功课,修行者可以得到内在的平静与安宁,逐渐提升心灵境界,实现修行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堂功课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章节的介绍。

以下是可作为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的一个例子: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寺院五堂功课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包括寺院五堂功课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

在引言的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寺院五堂功课的由来和目的。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提供读者关于本文主要内容的整体了解。

古代中国的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

古代中国的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

古代中国的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佛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条重要的文化传统,及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教经典和禅宗思想。

佛教经典和禅宗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至今对于中国的佛教文化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古代中国佛教经典和禅宗思想的一些知识,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古代中国佛教经典佛教经典,包括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密宗佛教等,是佛教教义和思想的基石。

其中,最核心的佛经当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中国佛教最著名的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经典之一。

这部经典被誉为佛教最高的教导,可以说是所有佛教信仰的基石。

它详细解释了佛教整体思想的实质和精神,是中国佛教教义中最独特、最深奥的部分之一。

《法华经》则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指一切佛法的精髓,也是大乘佛教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法华经》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车一乘”的思想体系,即咒(一车)、华(二车)、般若(三车)和成佛(一乘)。

因此,《法华经》被称为佛法的王者。

《华严经》是佛教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经典之一,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也被称为《华严经大佛母经》。

这部经典强调无视和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佛教思想体系的最全面的表述。

《华严经》被誉为佛教的宝藏,是佛教理论体系的杰作。

《涅槃经》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同时也是大乘和小乘佛教思想的融合体。

这部经典重点讲解了佛的涅槃的概念和思想,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如“无我”和“缘起性空”。

二、禅宗思想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中最独特而又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

禅宗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主要强调对于实践的重视。

禅宗思想提倡瞬间顿悟,即瞬间觉悟。

禅宗思想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思想,强调通过念字、禅坐、行功等实践方法达到觉悟的境界。

禅宗的主要流派有五山派、曹洞宗和禅宗等。

百法第三课心得(1)

百法第三课心得(1)

佛法经过三次集结之后通过不同语系广泛传播,在中国地区被称为汉传佛教,有八个宗派进行传承,但由于各宗派都是围绕着一本经论建立自己的修学体系、修学重点和方法,很多学人不知如何学起,也不知道那个派系适合自己,往往学习佛法抓不到要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所以特别需要一个适合大众修学的修学体系。

而济群法师提出的三级修学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不仅适合在家人也特别适合出家人。

任何一个宗派都是围绕着这些要素来学习的,其次佛法学习是非常有次第的,不可空中楼阁或偏废其一,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实践的方法。

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做到那种程度才符合标准等等,这样学人才能心中有数。

从这里也看到了导师的良苦用心。

每次导师开示的内容都觉得和自己当下发生的特别相应,也觉得导师特别智慧似乎有洞穿人的心里的能力。

其实是导师可以自如的运用自他相换吧,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者大众学者,我最想得到的是怎样的修学导航和体系?所以导师会如此完整的给到我们一个简明扼要又有站点又有标准的修学体系。

我接触过一些净土宗,我也深知念佛号的殊胜,但是为什么要念带着一颗怎样的心去念,念到什么程度(我个人觉得不止是数量决定的,而是心的那个程度应该有个标准的吧?)比如我现在也一直有接触的南传上座部,可能我没有遇到完整的修学体系,我只知道我很有发心、那段时间也很守戒律(食素三年多)一有禅修就去护持做义工,也在那边皈依,但是我没有正见,心不能持续,做着做着就没有了心力,可能知识层面知道了一些有道听途说了一些师兄们的各种感受,可自己没有正见不知道如何修这颗心,在观念和心态上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法不入心,也不知道如何入心。

所以从那之后我知道我必须要系统学习,找了很多地方的佛学院,最后选择了适合在家人修行的、有完整修学体系的三级修学。

所以我像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知道佛法很好,但八万四千法门该怎么选,怎么修?三藏十二部经书如此浩瀚该从哪一本读起?如何识别善知识?该有个如何的次第来循序渐进,我起初都是懵的,仅凭着一颗不太纯正的发心去坚持,那真是坚持而非法喜。

第四道

第四道

第四道第四道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本世纪初自俄国流传到西方。

1912年,哲学家兼神圣舞蹈师葛吉夫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出现,开始传授“第四道”系统。

1915年俄罗斯数学家兼作家邬斯宾斯基遇到葛吉夫,也开始研究此系统。

他在以后的著作里详细地描述了其内容。

“第四道”就是从“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的角度来发展人的素质。

葛吉夫曾经说过,发展人的素质的传统道路有三条:第一道:通过本能运动方面的训练来发展人,即苦行僧之道;第二道:通过情感方面的训练来发展人,即僧侣之道;第三道:通过理智方面的训练来发展人,即瑜珈之道。

而第四道是同时工作人的身体、理智与情感,对于现代人而言,这是一条更容易开始的路。

与其他道路之不同在于,第四道要求的原则是了解,人必须不做任何他不了解的事,因此,知识要来得更为精确与完善。

有时,第四道也被称作“狡猾者的道路”。

"你们要随时随地记得自己。

"---乔治.葛吉夫——记得自己和转化痛苦————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人--就我们所知的人--并非完人。

大自然仅仅使人发展至某个阶段,以后就任凭人,或者靠着他自己的努力与设法,求得进一步的发展,或是活到死都如同出生时一般,没有发展,或者退化而丧失了发展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进化是指某些内在的性质和特征的发展;而这些性质通常都停留在未发展的阶段,而且是不会自行发展的。

按照第四道的主要传播者邬斯宾斯基,心理学有两类:第一类:是按照人的表现,或者从假设或想像人是什么样子来研究人。

近代“科学的”心理学,或者人们所知有关这种心理学的一切,都归于此类;第二类:不是从人的表现,或者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来研究人,而是从人可能变成什么样子的观点来研究。

换言之,从人“可能进化”的观点来研究人。

我们一旦了解从人可能进化的观点来研究人的重要性,那么就会明白,这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应该是:心理学是对人可能进化的种种原理、法则和事实的研究。

实际上就是原有的心理学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释见豪【摘要】: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从教法的功能与修学历程而言,可依「教、理、行、果」、「境、行、果」与「信、解、行、证」加以分类,但就整个佛法的内容而言,以「缘起说」为理论基础的「四圣谛」是一切教法开展的总纲。

所以,本文以释尊主要教导的两件事─苦生与苦灭为始,从「苦集」的流转生死与「灭道」的还灭解脱,来统摄一切兼并理论知见与实践解脱的佛法。

如何把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概念与方法运用到佛教的领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的。

「知识组织」有不同的方法,「知识聚类」是其中之一,又称「知识分类组织法」,以「主题概念聚类」为其方法之一(注1)。

本文拟以四谛为纲领,分四大主题--宇宙论、烦恼论、解脱论与修道论,以此为纵轴,并依时空发展而演变的思想--从原始佛教、部派思想到大乘佛教--为横轴,尝试建构整个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关键词:四圣谛;苦;集;灭;道;宇宙;缘起;烦恼;涅盘;修道;流转;还灭壹、前言释迦牟尼佛主要两大教导是:苦的生起与苦的止息。

佛陀以「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作为苦生与苦灭的原则,以此破斥宇宙生命的生灭是由一创造者所主宰的理论。

这缘起的宇宙生命问题之探讨主要以「四圣谛」来揭示,它是原始佛教教义的总纲,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思想,苦、集圣谛说明流转轮回,而灭、道圣谛表示还灭解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即是理论与实际解脱的四个历程(表1)。

因此,不论是原始佛教的教义,或是后来印度论师、中国祖师的论疏,皆不离四圣谛的范畴。

本文尝试从佛法的基本教义─四圣谛来架构整个佛法的思想体系(表2、表3、表4、表5),而文章主要重点是以基本的思想概念为架构,并说明每个「知识因子」间的点与线之关系,但对于教义的定义与争论点的详细探究,则不列入讨论。

贰、苦生-流转缘起苦、集圣谛是分别说明世间的果与因,主要是探究宇宙与人生万象的真实本质。

「苦」为何是人生价值的判断基准?宇宙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如实了解宇宙真相是生命得以解脱的依据?一、苦圣谛─宇宙论(一)苦的本质与种类「苦」的意义本身并非指人真的处在一种很困苦、不幸的状况,而是指不安、不满意。

因为人所经验的世界不断地在变化,不论苦、乐都是无常的,任何存在的环境与条件最终是变化与不可靠的,这就是苦的意义。

由于世间的无常性与无主宰性,宇宙万法因此具有「苦」的本质。

「苦」依本质可分为三种─苦苦、坏苦与行苦,分别由身与心所承受。

原始佛教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诸受是苦」─来揭示生命本质的特性。

透彻了解第一圣谛─苦谛,即完全认识了生命的本质。

(二)苦的分析佛教思想依宇宙的与心理的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苦」,也就是:众生出生、存在与死亡的可能环境,以及众生心理状况的可能经验。

这是两个不同但基本上关系密切的问题。

由苦所构成的生死流转,都是因为对世间万法无法如实知见。

为了探求苦的真实义,佛教对宇宙作了深层的分析。

从哲学立场言,苦谛的范围包括宇宙的结构(结构论)、组成的要素(要素论)、万象的产生(生成论)与本体论(注2)。

1. 宇宙的结构佛教解释的宇宙体系并非只有人类与畜生,还有不同种类的神、恶魔与梵天,而且宇宙是由很多的世界系统所构成。

宇宙中一个世界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时期,称为「四劫」,就是一个世界由成到坏的时间。

依据阿毗达磨,这些众生依「业」的决定而以「四生」、「四食」的方式与「四有」的过程,轮回于三十一个不同层次的范畴里,此三十一个范畴可区分为三界─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三界中适合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共有九范围,称「九有情居」,其中有七处是心识能存在的地方,称「七识住」(表6)。

三界原非意指空间性与客观性的存在,而是心理状况的三大区分,因此,人可因为不同的心理状况,而在不同的时间经验到不同的世界。

空间的三界概念乃由于业报思想所产生。

另外,大乘佛教安立无数的佛土世界,它们在宇宙系统的位置又有各种不同的学说:有在三界外的佛土,或说佛土与三界相即同体,或说佛土在众生心中(注3)。

中国的天台宗就将三界发展为四圣六凡的十界,且因为「界」指的是人的心理经验,因此,一个人的心可经验到十界,而有「十界互具」的理论(注4)。

2. 宇宙的要素认识了宇宙的结构,那么什么是构成有情与器世间的要素?宇宙间的一切法如何生起?万法为何有种种的差异?万法的本体是有或无?整个佛教思想乃从这些问题发展而出。

尽管宇宙的系统含有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但终究是个人内心经验的分析才能洞彻苦的究竟本质。

因此,五蕴-构成有情身心的五种要素─成了一切法的开展基础,也就是从人生现象到宇宙现象的分析。

原始佛教以蕴、处、界三科来分析宇宙的组成要素,把一切法的存在分类为五蕴、十二处与十八界,后期的阿毗达磨则以五位分类来归纳一切法(表7)。

不论三科或五位分类所要揭示的,就是证明一切法皆是无常、苦与无我的现象,而非当时印度思想家所主张的有一固定不变的实体为主体。

部派佛教将构成各类现象界的要素分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这是属于哲学上的多元论者;在发展上,大乘佛教则将宇宙万物的本体称之为真如、法性、实相、佛性、如来藏、唯心、一念等,是属于一元论。

不管是一元、二元或多元等概念,佛教皆以「无自性」作为宇宙观的基本态度。

3. 宇宙的生起与差异为了否定神权造物说,佛陀以独特的「缘起说」来解释一切法的产生,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法则来说明宇宙的一切世间现象都是因果关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除了无为法外,世间一切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

有部对万法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六因、四缘、五果理论,而瑜伽派则立十因说。

佛教各教宗派对探究万法生起的原因与差异现象不同,因而产生庞大的缘起论思想体系。

(1) 业感缘起部派把万法生起之因归诸人之业因的招感,以「十二因缘」来解释有情生命流转与还灭之因果关系,以「业」为缘生一切的基础。

有部以四种缘起(剎那、连缚、分位与远续)来解释「十二因缘」,并建立三世二重因果说(注5)。

原始佛教以主观性心理的缘起来解释惑、业、苦的因果业报,所以,业之体是思,由思发动,依身、语、意而造作。

然无色界众生虽有思业而无形质,不能有身、语业之思所作,那么如何作业感果?说一切有部为探究「业」存在的形式、如何作「业」与如何有异时感果等问题,而将业分为「表业」与「无表业」。

「表业」是可表显于外的外观行为,「无表业」是指业在造作者心中所留下的影响力,在善恶业未感果报前,业力仍然持续。

有部不在意业中立「无表业」,但从佛陀的动机论立场,心念的业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潜在的业力。

有部主张身、语的「表业」与「无表业」皆属于色法,身、语业的「无表业」则将随死亡而消失,这如何解释业力的相续问题?又,业力是以什么形式存在?部派依此议题产生犊子部与正量部「业体暂住说」的「不失法」、《成实论》的「无作业」、经量部的「思种子说」与大众部的「成就说」等(注6)。

接下来的问题是,摄持此业相续的主体是什么?此将于后面万法的体性问题再讨论。

(2) 中道缘起中观派否定有生、灭的极端对立,以离此二边说的「不生不灭」来解释万法的缘起。

龙树在自性空的基础上,提出「八不缘起」─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来否定世俗之八种邪执,以彰显中道之实义。

(3) 赖耶缘起瑜伽派认为一切万法皆由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现。

以「种子说」解释业感缘起的业为业种子,种子储存于阿赖耶识,待缘起现行,一切现象是由种子与万法的相互熏习与转变的关系而生起,而建立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

(4) 真如缘起也称「如来藏缘起」,是指由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生起一切万有之缘起论。

如来藏心为无明所染而成为阿赖耶识(藏识),并现起万有,然如来藏之本性不为毁损,因此,有「如来藏为体,藏识为相」之说。

赖耶缘起解释了无我的业感缘起论之主体的问题,真如缘起解释了赖耶缘起的产生。

(5) 法界缘起又称「无尽缘起」,华严从「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之理论出发,主张万法乃一心所造且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

(6) 六大缘起论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万有之本体,周遍法界,互具互遍,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众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种法身,众生国土等三种世间,皆为六大所生,此乃显示一切凡圣皆由六大所成,皆具性德,故可「即身成佛」。

4. 宇宙的本体论从探究苦之生起到苦之止息的解脱实践立场而言,可以了解佛陀为何认为无须对弟子们阐述「十四无记」的问题(注7),因为只要修学缘起法则所建立的四圣谛,就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

依「十四无记」的内容可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1) 时间是有限、无限?(2) 空间是有边、无边?(3) 生命轮回的主体是什么?(4) 涅盘体性的是有或无?佛法讲「无我」以否定自我的存在,但又肯定业力的作用与生死的轮回,那么,什么是轮回流转与业果相续的主体?以下是各派所立的受报、造业、轮回与解脱的主体:(1) 犊子部依五蕴立「补特伽罗」为轮回、记忆与认识的主体。

(2) 说有部立「世俗补特伽罗」说。

(3) 经量部的「胜义补特伽罗」说,此是现象界的「根边蕴」与本体界的「一味蕴」和合而成。

(4) 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5) 上座部以「九心输」中的「有分识」为生死相续的主体。

(6) 大众部提出「一心相续说」(或细意识)。

(7) 瑜伽派的阿赖耶识。

宇宙万法的组成由五蕴开展出十二处、十八界,而「缘起论」解说了宇宙万法的生起与种种差异的产生,但是在佛法无常、无我理论的背后,是否有一个究竟不变的「本体」?由缘起所构成蕴、处、界的法体是有或无呢?部派阿毗达磨、印度大乘中观、瑜伽派,乃至中国各宗派思想,因探究「本体存有命题」的论点而开始分歧。

依不同立场,将各家学派的主张分为以下几个论派(注8):(1) 法有论有「我法俱有」与「我空法有」之论说。

两者同时主张宇宙万法的法体是实有、恒常的。

但有部否定我体的实有,而犊子部认为补特伽罗为实有。

有关法体空有的思想发展:从有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到饮光部的过未法有体与无体的折衷说;接着经量部、大众部、法藏部主张现在的剎那有体、过未无体说;说假部提出现在法有假、有实的论点;说出世部以有漏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唯有无漏法实有,回应说假部;而一说部主张一切法皆无实体的假名说或虚无说(注9)。

(2) 法空论否定主观「我」与客观现象诸法之法体实有,而主张我体、法体俱空者,称为法空论(成实学说)。

以俗谛与真谛来解说万法的体性,并将客观对象分假名有、真法有与真空三种。

从俗谛说,五蕴法体实有,假有的「我」亦存在;但从真谛言,五蕴法体为毕竟空。

(3) 有空中道论基于实体之见地,主张现象属空或假有,但实体是真有者,称为有空中道论(唯识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