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

2.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4.通过学习《伯牙绝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伯牙绝弦》故事情节、音乐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难点:音乐欣赏的引导和讨论。

四、教学准备:1.播放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2.《伯牙绝弦》的音乐录音。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共同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古琴》、《筝》等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方法。

2.学习:(1)师生共同阅读《伯牙绝弦》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t- 《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是什么?\t- 伯牙和子期为什么成为了好朋友?\t- 伯牙弹琴的时候,为什么子期也能听到声音?(2)播放《伯牙绝弦》的音乐录音,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聆听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3.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来表演《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并配上适当的音乐。

(2)学生可以自行编写故事剧本,或者基于已有的剧本进行改编。

(3)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进行小组间的欣赏和讨论。

4.展示和总结:(1)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看和欣赏,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和讨论。

(2)师生共同总结《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的情感,并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伯牙绝弦》中的友谊和美好情感。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伯牙绝弦》中的道理和寓意,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既能够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的情感,又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伯牙绝弦》的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的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2)引导学生理解“知音难觅”的道理,懂得珍惜身边的知音。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及其道理。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伯牙绝弦》故事深层道理的理解。

2.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知音”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资料,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道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互相交流。

5.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知音难觅”的现实意义。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知音和珍惜友情的故事。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伯牙绝弦》的故事道理和情感体验。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

(2)学生抄写并背诵课文。

(3)学生写一篇关于“知音难觅”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标题:《伯牙绝弦》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一、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及歌曲内容,理解传统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2.学习与演奏《伯牙绝弦》曲目,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并传承传统音乐。

二、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演示播放《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介绍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和渊源。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和音乐在人类情感交流中的作用。

2.音乐理论学习(2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示范,教授乐器名称和演奏技巧。

重点讲解箫、琴、琵琶和鼓等乐器的特点。

3.合奏实践(30分钟):安排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乐器进行合奏。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分配箫、琴、琵琶和鼓等乐器,让学生亲自了解和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

4.曲目学习与表演(30分钟):教授《伯牙绝弦》曲目的乐谱,通过简单的演奏示范和练习,逐渐引导学生熟悉曲目的基本曲调和节奏。

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曲目的小组演奏,加强合作和协调能力。

5.个人表演与讨论(30分钟):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的音乐表演,并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伯牙绝弦》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传统音乐的思考。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发扬传统音乐的精髓和创造出属于现代社会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参与合奏和个人表演时的表现和乐器演奏的准确程度。

2.收集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评价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力。

3.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创新。

四、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与传统音乐相关的音乐会或演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欣赏能力。

2.设计学生自主创作音乐作品的任务,鼓励学生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相结合,展示传统音乐的创新可能性。

3.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舞台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新成果。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一、绪论1.1 教学背景和意义《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之一,讲述了两位音乐家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和音乐传承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能力。

此外,通过学习《伯牙绝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了解古代乐器琴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音乐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伯牙绝弦》的故事理解和琴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教育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伯牙绝弦》故事介绍•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音乐表演和合作2.2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和琴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演示法:通过演示琴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琴的演奏和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流程3.1 教学准备•准备一台琴和其他辅助材料。

•准备《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片段。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伯牙绝弦》故事(15分钟)•讲授《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二:介绍琴的基本知识(15分钟)•讲解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演示琴的演奏技巧和音色效果。

步骤三:演示音乐表演(20分钟)•演示一段《伯牙绝弦》的音乐表演。

•解读演奏中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让学生体验琴的演奏和音乐表演。

步骤四:学生实践和合作(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用琴进行合作演奏。

•指导学生进行琴的练习和合作表演。

•监督学生的表演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伯牙绝弦》的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的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了解有关古琴的知识。

(2)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珍惜知音,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与悲伤。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和宽容他人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2)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2 教学难点:(1)理解“绝弦”的意思,体会伯牙绝弦的深层含义。

(2)感悟课文中表达的友谊、珍惜知音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伯牙绝弦的故事插图,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让学生圈出生字词,并查找其意思。

3.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故事复述,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

3.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2)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绝弦”的深层含义。

3.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珍惜知音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总结珍惜友谊、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4.1 字词练习(1)让学生在课文旁边标注生字词,并组词练习。

(2)让学生进行句子仿写,运用所学生字词。

4.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记忆。

五、课后作业5.1 家庭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2)引导学生明白“知音难觅”的道理,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 理解故事内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知音难觅”的道理。

2.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伯牙绝弦》。

2. 课件:故事图片、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作者及故事背景。

(2)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4.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情感氛围。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正确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

7.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知音难觅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运用生字词的写作练习。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伯牙和子期的角色,表演故事中的经典对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学段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文言文是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健康课堂的理念,以自学为主,注重合作交流,通过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强化感悟,带领学生朗读、思考、积累,体验学习古文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共四篇课文,以“艺术魅力”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

《伯牙绝弦》是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的最为震撼人心的注解之一。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课是这组课文的的第一篇,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课文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领悟学习古文的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自学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会情感。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伯牙绝弦》行文简洁流畅,浅显易懂,大部分学生能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因此,教学本文应重在“悟情”,让学生在情感饱满的诵读中,既能理解文言文意思,又充分感受到朋友间的纯真友情;既丰富了情感,又积累了中华优秀经典诗文,从中感受中华古诗文的无限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生能够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懂得珍惜知音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故事内涵。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他人更加关爱。

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领悟故事中所传递的道理,懂得珍惜知音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分析人物心理,感受友谊的珍贵。

学生能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含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相关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边读边做笔记,记录关键词语和自己的想法。

三、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心理。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

讲解重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教师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确保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五、情感升华(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珍惜身边的人,如何面对挫折。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知音难觅珍惜友谊面对挫折乐观坚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伯牙绝弦》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的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知音难求,珍惜身边的知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绝弦”一词的含义。

(2)深入领会《伯牙绝弦》中所表现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伯牙绝弦》的故事氛围。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伯牙绝弦》的故事氛围。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思考:“绝弦”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组讨论:讨论《伯牙绝弦》中所表现的音乐美学思想。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知音好友,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知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伯牙绝弦教学流程icrosoft Word 文档

伯牙绝弦教学流程icrosoft Word 文档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杨湾小学杨丽萍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

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初步学习文言文的学法;二是在理解感悟中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变通地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品味知音的文化内涵;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二、教学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三、教学难点:理解“知音”的真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课件出示插图,插图上写有文章的题目)(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

课前,我们听了一首曲子,知道是什么曲子吗?(《高山流水》)流水依依,千折百回。

高山伫望,恍然如梦。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何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穿过岁月的尘埃,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弦”字正音。

理解“绝弦”,教师划斜线:伯牙|绝弦。

读得干脆一些!读得绵长一些!(二)练读课文,品味音韵。

1、《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

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吗?(预设答案:《杨氏之子》)2、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预设答案:读(节奏,感情)、理解(联系上下文和课文注释)、再读感悟(想象画面)、熟读成诵。

3、好!就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完后举手示意。

师:还是老师先来范读,给我一点鼓励。

(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拿起笔,你发现哪些地方需要停顿,请照我们的题目一样划一道斜线。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古代文人的音乐审美观。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主要学习《伯牙绝弦》的故事,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节,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2.2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提供相关的文学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故事,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学会珍惜友谊。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故事中的情节,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4.3 课堂讲解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4.4 课堂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4.5 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伯牙绝弦》的理解。

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知音难觅”的理解和体会。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对于《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对于《伯牙绝弦》的理解和体会,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年级课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课文《伯牙绝弦》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领悟友谊的真谛,珍惜身边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音乐知识。

2. 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伯牙绝弦》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资料和音乐知识资料。

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道具和教具。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伯牙绝弦》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讲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

4. 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情节。

(2)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关键词和句子来概括文章的主题和情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珍视和尊重,明白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伯牙绝弦》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伯牙是一位琴师,他的琴艺非常高超,但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音乐。

直到遇到了钟子期,他们成为了知己,彼此能够理解对方的心灵。

伯牙因为钟子期的离世而绝弦,表示他不再弹琴,因为没有知音能够欣赏他的音乐。

2.2 生字词:绝弦、知音、琴师、默契、心灵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能够运用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式进行表达。

3.2 教学难点:理解伯牙绝弦的意义和背后的寓意。

能够深刻体会到友谊的可贵和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背景。

使用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代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讲解课文: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解释伯牙绝弦的意义和背后的寓意。

5.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友谊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5.4 朗读与表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学生运用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式进行表达,培养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5.5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可贵和真诚相待的重要性。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课方案安陆市辛榨乡中心小学董莉课文简说:人生苦短,知己难求;云烟万里,美谈千载。

单纯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期间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模范,它流传到现在并给人恒久弥新的启示。

正是这个故事,确定了中华民族崇高人际关系与友谊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珍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勾魂摄魄、回味无量。

伯牙喜爱抚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峰同样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海洋同样奔跑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识。

不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正确地道出伯牙的情意。

伯牙因得悉音而大喜,道:“认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沉痛欲绝,感觉世上再没有人能这样真实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先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地,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篇课文的企图,一是让学生借助说明初步认识文言文粗心;二是累积中华优异经典诗文,感觉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赏识的单纯友谊;三是领会音乐艺术的无量魅力。

本文教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依靠说明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累积。

教课目的:1.认识祖国悠长绚烂的古代文化,感觉文言文特有的语言特色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说明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经过朗诵,感觉朋友间诚挚的友谊,领会知己难觅,珍惜知己的感情。

教课要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畅、较有感情地朗诵,领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赏识的诚好友谊,感觉艺术(音乐)的美好。

2.经过朗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课难点:经过朗诵,领会伯牙为纪念知己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感情。

教课准备:多媒体白板课件,音乐素材(高峰流水、阳关三叠、林间、春节序曲、口哨与小狗、病中吟、赛马。

王莉莉伯牙绝弦教学设计.doc

王莉莉伯牙绝弦教学设计.doc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倘州市思源实验学校王莉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艺术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学情分析本文是文言文,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先把课文的字词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再进行对“知音”的解读。

四、教法、学法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谈话、揭题导入:1、听《高山流水》古筝曲。

2、谈话:你们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3、揭题。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朗读范文,学生读,师生合作读。

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题目意思理解了吗?(出示多媒体)谁来说说,生说大意。

(你很会读书)(你的理解能力真棒)那“伯牙绝弦”的意思就是?(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是什么让一代琴仙摔琴断弦,终身不复鼓呢?让我们深入课文寻找答案, 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读文,看注释,试理解课文。

(一)细品文本。

1、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伯牙绝弦》这个古代音乐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了解。

2.学习和掌握《伯牙绝弦》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知识和曲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故事背景(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片段引入《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同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古代音乐的特点和《伯牙绝弦》这首曲子在中国音乐历史上的地位。

第二步:学习曲调(3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伯牙绝弦》的基本曲调和乐器。

可以播放相关片段给学生听,让他们熟悉曲调和旋律。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这首曲子,锻炼他们的嗓音和节奏感。

第三步:分析曲调和情感(3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伯牙绝弦》这首曲子的曲调和情感。

讨论曲调的特点、情感的表达以及乐器的运用等方面。

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四步:创作表演(45分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和表演活动。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编创一段舞蹈、戏剧或音乐表演。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创作和表演中学习和提高。

第五步:分享和评价(2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表演后,可以邀请其他小组和全班学生观看,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学习和了解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表演技巧。

同时,学生还可以互相评价,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20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这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可以邀请学生表演他们创作的作品,展示他们的成果和进步。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学生对《伯牙绝弦》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和技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
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王莉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
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艺术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学情分析
本文是文言文,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先把课文的字词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再进行对“知音”的解读。

四、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谈话、揭题导入:
1、听《高山流水》古筝曲。

2、谈话:你们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3、揭题。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朗读范文,学生读,师生合作读。

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题目意思理解了吗?(出示多媒体)谁来说说,生说大意。

(你很会读书)(你的理解能力真棒)那“伯牙绝弦”的意思就是?(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是什么让一代琴仙摔琴断弦,终身不复鼓呢?让我们深入课文寻找答案,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读文,看注释,试理解课文。

(一)细品文本。

1、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理解: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志在流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师:既然伯牙是个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同学们想一想,还会表现什么呢?
师:现在你们就是子期,(出示短句,进行排比句练习。

)赞赞伯牙吧!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
小结: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是呀,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悲伤也罢,开怀也罢,真所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
5、师:其实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他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生答)
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

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

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

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
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

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

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

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的践踏。

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知音?
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向子期那样赞曰——
当他鼓琴志在流水时,没人赞曰——
所以他一个人来到山涧排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却能听懂他的琴声。

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引导学生说文言文。

)预测答案:知我者,子期也。

师:是啊,知音相遇,是心灵的交融。

6、过渡:可是世事难料,第二年春天,当伯牙带着这份欢乐与激动再与子期相约时,得到的却是子期不幸染病而亡的噩耗。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理解句子。

你读懂了什么?
7、子期死了,这对伯牙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的音乐再也无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无人能明白。

意味着他要回到以前孤独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这种痛苦,所以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出示句子: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课外拓展
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曲动人的乐曲又弹给何人听?于是伯牙就扯断琴弦,把琴箱摔向祭台,吟诵着为子期写的挽歌(幻灯出示,伴着音乐师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他用这种“为知己者死”的方式悼念知音,让我们带着伯牙深深地伤痛和悲怆读最后一句。

(指导学生读出悲痛、悲怆的气概。


五、背诵课文
师:短短的77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学生动笔写感受。

然后交流。


2.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3.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背诵课文。

会背的站起来背,还不太熟的,可以坐着小声地跟着背。

六、板书设计:
伯牙所念
25 伯牙绝弦知音
子期必得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