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游离氧化镁
初级装饰镶贴工试题(带答案)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初级装饰镶贴工模拟试题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建筑图纸上的标高是以米为单位的。
()2.储存超过3个月的水泥,仍可按原强度等级使用。
()3.饰面砖适用于室内外镶贴。
()4.抹灰通常由底层、中层、面层组成。
()5.抹灰砂浆的底层主要起粘接作用。
()6.一般来说,砂浆的强度越高,粘接力越强。
()7.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是同一种水泥。
()8.不同品种的水泥可以混合使用。
()9.陶瓷锦砖俗称马赛克。
()10.一次抹灰的厚度宜为7~9mm。
()11.镶贴面砖的找平层应平整光滑。
()12.外墙面砖的镶贴,宜自上而下进行。
()1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硬底鞋和拖鞋。
()14.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15.使用水浸泡过的砖,砖表面上可以有明水。
()16.陶瓷地砖在使用前,要进行套选。
()17.屋顶起围护作用,一般不承重。
()18.顶棚抹灰应搭设满堂脚手架。
()19.抹水泥砂浆墙面,不允许使用隔夜筋。
()20.勾缝宜按先垂直后水平的顺序进行。
()21.一般情况下,勾缝用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1∶2。
()22.手持砂轮机必须装置防护罩。
()23.砂浆的和易性取决于流动性和保水性。
()24.保水性良好的砂浆,其分层度是较小的。
()25.砂浆抹灰层在硬化初期,不得受冻。
()26.白乳胶可用水兑稀。
()27.比例为1∶30,是指图上距离为1,实际距离为30。
()28.砂浆中的含泥量一般不超过8%。
()29.用胶粘贴釉面砖时,砖不用水浸泡。
()30.石灰的稳定性差,是指石灰碳化失去粘结能力。
()31.在楼层平面图上,可以看到房间的名称和编号。
()32.装饰工程选用颜料时,应用耐碱、耐晒、耐热、遮盖力和着色力强的颜料。
()33.石灰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可用于潮湿环境中。
()34.白色陶质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大于22%。
()35.砂浆抹灰层在硬化初期不得受冻。
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几种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SO3 含量:SO3 含量过高,影响安定性,多余的 SO3 在水泥硬化 后继续与水和 C3A 形成钙钒石,产生膨胀应力而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4、Fe2O3 被还原成 FeO:FeO 取代 C2S 的 CaO 生成钙橄榄石(CaO· FeO·SiO2);FeO 被还原生成 FeS 能水化成 Fe(OH)3 体积膨胀 38%;同 时 Fe2O3 在 125℃时能处使 C3S 分解生成游离氧化钙。
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几种因素
1、死烧状态的 f-CaO:因其水化速度很慢,在硬化的水泥石中 继续与水生成六方板块的 Ca(OH)2 晶体体积增大近一倍(97.9%),产 生膨胀应力,以致破坏水泥石。
2、游离氧化镁,即方镁石:它的水化速度更慢,水化生成 Mg(OH)2 时,体积膨胀 148%,但急冷的熟料中的方镁石结晶细小,对安定性 影响不大。
混凝土游离氧化钙氧化镁过高的原因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然而,在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和工程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过高的原因。
1. 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而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如果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或者骨料中含有矿物质粒中游离氧化镁、氧化钙等物质,就会导致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过高。
2. 施工工艺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养护条件等施工工艺因素也会影响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
施工过程中搅拌不均匀、养护条件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过高。
3. 环境因素建筑工地周围的环境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往往会增加,因此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也是造成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过高的原因之一。
4. 设计不当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如果设计不当,缺乏对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合理考虑,也会导致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过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合理考虑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问题、环境因素以及设计不当等方面。
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骨料和水泥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秀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和工程安全隐患。
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混凝土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来探讨一下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等奖: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检测试验中注意的问题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检测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王谊)摘要:本文简述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以及检测试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水泥体积安定性游离氧化钙(f-CaO)时效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简称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是评判水泥品质的“一票否决性”的指标之一,也是在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各项指标中最主要的一个指标。
事实上,水泥遇水后,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体积必然要发生变化,但变化不能太大并应保持均匀。
因此,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于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检测决不能掉以轻心。
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是指水泥中的不安定因素(游离氧化钙f-CaO和游离氧化镁f-MgO等)的水化反应,发生在水泥浆体凝结硬化以后,且水化时伴随着一定的体积膨胀,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在已经硬化的水泥石内部产生内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巨大的膨胀应力,致使混凝土的强度急剧下降的情况。
当膨胀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损坏。
因此,无论何时实施的国家标准中都规定,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是废品,是绝对不能用于工程上的。
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引起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f-CaO)和游离氧化镁(f-MgO)以及三氧化硫(SO3);但是由于游离氧化镁需要在蒸压条件下才能加速水化反应,而三氧化硫则需要长期在常温水中才会与水化铝酸钙(3CaO·Al2O3·6H2O)发生反应,所以这二者都不便于快速检验,故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国家标准中对水泥产品中游离氧化镁以及三氧化硫的含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可以说,通常在工程质检中出现安定性不合格主要是由于游离氧化钙过多引起的。
我们知道,水泥熟料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CaO,它与SiO2生成硅酸钙,与Al2O3和Fe2O3生成铝酸盐和铁铝酸盐。
要生产出高品位的优质水泥,就需要有足量的碱性氧化物(即CaO)来满足酸性氧化物的需要。
氧化镁对水泥熟料烧成及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N a C 1 型晶体结构 , 所以 M g ¨能够取 代 c a ¨ 固溶在
熟料 矿 物 中 ; ② 固溶 或包裹 于玻璃 相 中 , 熟料 烧 成后 采用 急 冷措施 会 形 成 过 冷玻 璃 体 , 其 中会 包 含 一 部
分 Mg O; ③ 剩 下 的 Mg O则 以游 离 的形 式存 在 , 形 成
方镁 石 。水 泥水 化过 程 中 , 前 两种 形 式 的 Mg O 不会
对水 泥 性能 产生 影 响 , 而 方镁 石水 化 生成水 镁石 , 体
使C S和 C a O在熔 融状 态下 扩散 形成 C S 。结 粒 的 好 坏直 接决 定熟 料 的 性 能 , 结粒 的强 度 取 决 于桥 的
强度 , 桥 的强 度与 液相 表面 张力 、 黏度 、 颗粒 分 布 、 时 间、 温度 等 因素有 关 。 因此 要结 好粒 , 必须 有足 够 的 液相、 较 大 的表 面张 力 、 较 小 的黏 度 、 适 宜 的结 粒 时 间和温度 。Mg O是水 泥 次 要成 分 中含量 最 多 的 , 对 液相 的影 响与 F e : 0 。类 似 , 近 些 年发 表 的液 相 量 公
文章编 号 : 1 0 0 9— 9 4 4 1 ( 2 0 1 7 J 0 5— 0 0 0 9一 O 5
氧化镁对水泥熟料烧成及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口 口 赵 森 林 。 艾 红梅 ( 大 连理 工大 学 建筑 材料 研究 所 , 辽宁 大 连 1 1 6 0 2 4 )
摘 要 : 水泥生产对 石灰 石消耗量 巨大。随着石灰 石资源 的 日益枯竭 , 使用低 品位 的高镁 石灰 石资源能很好地解决 这一 问题 。水泥 中 Mg O含 量过 高会 带来 强度 低 、 安定 性不 良等 问题 , 因此对水泥 中 Mg O 的研 究越 来越 受到 重视。从 Mg O 对水 泥熟料的影响 , 生料组 成、 煅 烧制度 和掺 杂对 高镁水 泥 的影 响等方面 , 阐述 了国内外 的研 究进展 , 9 3 - 纳 了现有 的研
浅谈水泥中氧化镁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块会粘在坩埚上,用热盐酸 ( 1 + 5 ) 很难洗下来,易造成样 品的损失 : 而在高温炉温度升到 6 5 0  ̄7 0 0 ℃, 熔融 1 0 m i n 左右 的时候取 出坩埚
Hale Waihona Puke 摇动一次,使熔块混合均匀 ,那么就不会有熔块粘在坩埚上不易洗 下 ,可保证样 品全部转移至烧杯 中,不造成损失 。
使氧化钙的测定结果偏大 。 钙 镁 合 量 的测 定 步 骤 : 吸取 2 5 m L溶 液 放 入 4 0 0 m L烧 杯 中 ,加 水稀释至约 2 0 0 m L ,加 l m L酒石酸钾钠溶液 ,5 m L三 乙醇胺 ,搅 拌 ,然后加入 2 5 m L p H 1 0的缓冲溶液及少许酸性铬蓝 K 一 萘酚绿 B
是在 p H 1 0的溶液 中, 以酒石酸 钾钠和 三乙醇胺为掩 蔽剂, 以酸性铬 蓝K 一 萘酚绿 B作指示剂 , 用E D T A滴定钙镁 含量, 然后扣除氧化钙的
混合指示剂 , 用E D T A 标准溶液滴定, 近终 点时应缓慢滴 定至纯蓝色 当加入 K B指示剂 ,溶液变成 红色 ,滴 定时溶液要经历从红色变
氧化钙的测定步骤 :吸取 2 5 m L溶液放入 4 0 0 m L烧杯 中,加入 7 m L氟化钾溶液 ,搅拌并放置 2 m i n以上 ,加水稀释至 2 0 0 m L , 加5 m L三 乙醇胺 ( 1 + 2 )及少许 C M P指示剂 ,在搅拌下加氢氧化钾溶
【 关键词 】 水泥 ;氧化镁 ;E D T A 滴定
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 5  ̄8 m L , 此 时溶 液 p H 在1 3 以上 , 用E D T A 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完全消失并呈现红色 。滴定终点是 “ 绿色 荧光完全消失并呈现红色 ” , 滴定操作 时我们一般 习惯直接从上往下
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标准
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其中,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标准,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二、混凝土中氧化镁的含量混凝土中氧化镁是指混凝土中氧化镁的总含量,包括游离氧化镁和结合氧化镁。
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大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中氧化镁的含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方法混凝土中氧化镁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进行检测。
具体方法如下:1. 取混凝土样品,样品数量应当足够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将混凝土样品研磨成粉末,并过筛,筛孔直径不应大于0.075mm。
3. 将粉末样品与浓硝酸混合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4. 将溶液中的氧化镁与硫酸铵络合,加入过量的氧化钠,使其沉淀。
5. 将沉淀洗净,干燥,称重,计算氧化镁的含量。
四、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标准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标准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制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限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要求制定。
以下为参考标准:1. 普通混凝土: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不应超过5%。
2. 高强混凝土: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不应超过3%。
3. 耐久性要求高的混凝土: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不应超过2%。
五、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控制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原材料的控制:应选择低氧化镁含量的原材料,如低氧化镁水泥、低氧化镁的骨料等。
2. 生产过程的控制: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和时间、混合时间、养护时间等,以保证混凝土品质的稳定性。
3. 检测的控制:应定期对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六、结论混凝土中氧化镁含量的检测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造成水泥混凝土地面强度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水泥混凝土地面强度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地坪漆一般都是涂装在水泥混凝土地面上的,施工地坪漆时,除了要把控温度和湿度,原水泥地面的强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水泥地面的强度不够,造成起砂、粉化以致表面抗拉强度下降,从而影响到地坪漆的附着力引起起壳、脱层。
造成水泥混凝土地面强度不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原材料质量问题1、水泥①水泥取样要规范对同一水泥厂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出厂的同一编号为一批。
散装水泥,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袋装水泥,一批的总量不超过100t,取样不少于12kg。
②水泥实际活性(强度)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又在水泥28d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等级配置混凝土,当28d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计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而影响强度。
③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MgO),有时也可能由于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
因为水泥熟料中的CaO和MgO都是烧过的,遇水后熟化极缓慢,熟化所产生的体积膨胀会延续很长时间。
当石膏掺量过多时,石膏遇水后,水泥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铝硫酸钙,也使体积膨胀。
这些体积变化若在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都会破坏水泥结构,更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虽无明显裂缝,但强度极度低下。
2、粗细骨料①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见不少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强度低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②石子体积稳定性差有些由多孔燧石、页岩、带有膨胀黏土的石灰岩等制成的碎石,在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常表现为体积稳定性差,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③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针片状石子含量高影响混凝土强度。
而石子具有粗糙的和多孔的表面,因与水泥结合较好,而对混凝土强度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是抗弯和抗拉强度。
水泥氧化镁的标准
水泥氧化镁的标准
摘要:
1.水泥氧化镁的概述
2.水泥氧化镁的测定方法
3.水泥氧化镁的标准含量
4.不同类型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要求
5.水泥氧化镁的价格概况
正文:
一、水泥氧化镁的概述
水泥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行业。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氧化镁是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泥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水泥行业中,对氧化镁含量的测定和控制十分重要。
二、水泥氧化镁的测定方法
水泥氧化镁的测定方法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水泥中氧化镁的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滴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三、水泥氧化镁的标准含量
水泥氧化镁的标准含量是根据水泥类型和用途来规定的。
根据国家标准GB/T175-2007《硅酸盐普通酸盐水泥》规定,硅酸盐普通酸盐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应不超过5.0%。
其他类型的水泥,如复合水泥、矿渣水泥等,对氧化镁含量的要求也不同。
四、不同类型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要求
1.硅酸盐普通酸盐水泥:氧化镁含量不超过5.0%;
2.复合水泥:氧化镁含量要求因类型而异,一般在1.0%-5.0% 之间;
3.矿渣水泥:氧化镁含量要求因类型而异,一般在1.0%-5.0% 之间;
4.低热矿渣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得超过1.2%。
浅谈水泥中氧化镁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浅谈水泥中氧化镁测定时的注意事项【摘要】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是影响水泥性能的品质指标之一,也是判断水泥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因此准确测定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十分重要。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EDTA滴定法,该法所用仪器价廉、步骤简单、准确可靠。
但仍有很多注意事项应引起分析人员注的重视。
【关键词】水泥;氧化镁;EDTA滴定氧化镁和游离氧化钙都是水泥中的有害成分,两者都是过烧的,在水泥已经硬化后才发生熟化反应,造成固相体积膨胀,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导致水泥石开裂。
游离氧化钙引起的体积安定性不良,可用沸煮法检测,有试饼法和雷氏夹法,由于氧化镁在压蒸条件下会加速熟化,不便于快速检测,所以目前采用的安定性检测方法只是针对游离氧化钙而言,并未涉及氧化镁造成的体积安定性问题。
为了保证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合格,对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若经压蒸试验合格,允许放宽到6.0%。
目前,氧化镁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原子吸收光谱法和EDTA滴定法,前者是直接测定氧化镁含量,结果不受氧化钙测定的影响,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但由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价格昂贵,该法并没有普及,尽管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镁含量是一种间接测定法,往往会因氧化钙测定的误差引起氧化镁更大的误差,但该法简单实用,经济实惠,在工程建设中,一般工地试验室都用该法测定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也广泛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镁的含量。
EDTA滴定差减法测定氧化镁的原理是在pH10的溶液中,以酒石酸钾钠和三乙醇胺为掩蔽剂,以酸性铬蓝K-萘酚绿B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钙镁含量,然后扣除氧化钙的含量,即得到氧化镁含量。
氢氧化钠熔样-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钙的原理是在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氟化钾,以抑制硅酸的干扰,然后在pH13以上的强碱性溶液中,以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用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作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分别测定钙镁合量消耗的EDTA体积和氧化钙消耗的EDTA体积,两者相减就是氧化镁所消耗的EDTA体积。
氧化镁对水泥熟料煅烧的影响
氧化镁对水泥熟料煅烧的影响水泥熟料主要成份是CaO、SiO2、Al2O3、Fe2O3等四种化合物,次要成份为MgO、R2O、SO3等化合物,而其中MgO含量允许达到5%,是次要成份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通常人们认为MgO影响水泥产品的安定性,规定了限制值,但实际上MgO在一定程度影响着熟料的煅烧,这种情况往往被忽视。
现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工厂生产实践,讨论MgO对熟料煅烧及其产品性能的影响,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1、水泥原料中的MgO水泥生产中,生料中的MgO主要来源于石灰石中的镁质矿物,这些矿物主要以硅酸镁、白云石、菱镁矿、铁白云石等不同类型存在。
当石灰石中MgO以硅酸镁形式存在时,可获得均匀分布和细小(1~5μm)的方镁石晶体,而以白云石或菱镁矿形式存在时,易生成粗大(25~30μm)的方镁石晶体。
我院曾对不同年代所形成的石灰石中MgO含量对熟料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发现石灰石中MgO的含量对熟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总的趋势是石灰石中MgO含量越高,则熟料强度越低。
根据试验研究,镁质矿物中MgCO3的分解温度为660~700℃,白云石Mg(CO3)2的分解温度为800℃,而石灰石中CaCO3分解温度接近900℃。
在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MgO较CaO先形成。
2、MgO对熟料煅烧的影响熟料煅烧时,约有2%的MgO和熟料矿物结合成固熔体,此类固熔体甚多,例如CaO·MgO·SiO2、2CaO·MgO·SiO2、2CaO·MgO·2SiO2、3CaO·MgO·2SiO、7CaO·MgO·2Al2O3、3CaO·MgO·2Al2O3、MgO·Al2O3、MgO·Fe2O3以及C3MS2等,此类化合物的稳定温度在1200~1350℃,同时它还可能含有一些微量元素。
在温度超过1400℃以上时,MgO的化合物会分解,且从熔融物中结晶出来。
【揭秘混凝土】第28篇:水泥物理性质解析--水泥的安定性
【揭秘混凝土】第28篇:水泥物理性质解析--水泥的安定性水泥的安定性是指水泥浆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如果水泥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超出某一限度,水泥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均匀,会导致水泥石出现翘曲变形、开裂等现象,即体积安定性不良。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会使结构物产生开裂,降低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含量过多或石膏掺量过大等原因所造成的。
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都是经高温烧成的晶体颗粒,呈死烧状,表面有玻璃釉状物质包裹,熟化很慢,在水泥硬化后才进行熟化,引起周围水泥石固相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开裂。
当石膏掺量过多时,水泥硬化后,它还会继续与固态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体积约增大1.5倍,也会引起水泥石开裂。
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氧化钙(CaO)必须合格。
测试时可采用试饼法(代用法)或雷氏法(标准法),在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1、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成试饼,经恒沸3h以后,用眼睛观察试饼表面有无裂纹,用直尺检查试饼底部有无弯曲翘曲现象。
若试饼表面无裂纹且试饼底部也没有弯曲翘曲现象,则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2、雷氏法是测定水泥浆在雷氏夹中经沸煮3h后的膨胀值。
当两个试件沸煮后的膨胀值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 时,该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沸煮法只能检验出游离氧化钙(CaO)过量所引起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游离氧化镁(MgO)的水化作用比游离氧化钙(CaO)更加缓慢,因此,游离氧化镁(MgO)所造成的体积安定性不良,必须用压蒸方法才能检验出来;石膏的危害则需要长时间浸泡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
由于游离氧化镁和石膏的危害作用不便于快速检验,所以,国家标准对水泥熟料中氧化镁、三氧化硫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水泥中氧化镁(MgO)含量不得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MgO)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水泥中三氧化硫(SO3)的含量不得超过3.5%,以保证水泥质量。
水泥熟料氧化镁控制标准
水泥熟料氧化镁控制标准
为了提高水泥生产质量,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水泥熟料氧化镁的控制标准应遵循以下要求:
1. 熟料中氧化镁含量应控制在
2.5%以下,以确保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以防止过量的氧化镁进入熟料中。
3. 对于含氧化镁较高的原料,应进行适当的混合,以平衡氧化镁含量。
4. 在熟料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烧成温度和烧成时间,以确保熟料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5. 在熟料中发现氧化镁超标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避免影响水泥产品的品质。
6. 对于重要工程的水泥产品,应加强对氧化镁含量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水泥熟料氧化镁的控制标准是保证水泥产品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和实施。
- 1 -。
水泥中氧化镁的测定1
实验药品
水泥粉末、氢氧化钠、盐酸、盐 酸(1+5)、三乙醇胺(1+2)
硝酸、酸性铬蓝k-萘酚绿混合指 示剂B、EDTA标准溶液(5.86)、
酒石酸钾钠溶液(5.47)、PH=10 缓冲溶液(5.46)
3
实验仪器
烧杯、滴定管、移液管、玻璃棒 量筒、容量瓶、洗耳球、烘箱、 镍坩埚、表面皿、电炉、马弗炉
6
3.EDTA配置 •与标定
1.0.015mol/LEDTA的配置 称取5.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置于烧杯中,加入200ml水,加
热溶解,过滤,稀释至1L装于塑料瓶中,贴标签备用。 2.标定 吸取25ml碳酸钙溶液,放入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00ml加入
适量的CMP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20g/L)直至出 现绿色荧光再过量2-3ml,再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绿 色荧光消失出现红色,记录V1EDTA的体积。 公式:C1=m碳﹨V1.1.0009 c1——EDTA的浓度 M碳——碳酸钠的质量 V1——EDTA的体积。
8
实验结果
W(mgo)=[T(mgo) ×(V1-V2)]/m1-0,57×w(mno) T(mgo)——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单位为
mg/mL V1——钙,镁,锰消耗EDTA总体积。 V2—— 滴定氧化钙时消耗EDTA的体积。 m1——试料的质量。
9
注意事项
1.干扰物的消除, A.铁,钛,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剂消除 B.铝离子,在铝的条件下的的钙镁,铝含量不大于
4
实验步骤 1.水泥预处理
• 用电子天平称取0.5g试样,置于镍坩埚中,加入5-6g氢氧 化钠,盖上坩埚,留有缝隙,放入高温炉中,又低温升到 高温,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期间取出摇动1次), 取出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约有100ml沸水的300ml烧杯中, 盖上表面皿,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溶解,取出坩埚和坩 埚盖,用蒸馏水冲洗。在搅拌下加入25-30ml的盐酸,和 1ml的硝酸。用(1+5)盐酸洗坩埚和坩埚盖。待溶液煮沸 后取下待冷却至室温,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然后定容,贴
水泥氧化镁的标准
水泥氧化镁的标准一、氧化镁的化学成分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如果氧化镁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水泥的安定性;如果氧化镁的含量过低,则会影响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氧化镁的含量,以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氧化镁的物理性能氧化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密度、粒度、比表面积等。
其中,密度是衡量氧化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氧化镁的密度应大于3.5g/cm3。
粒度和比表面积也会影响氧化镁的质量和用途。
三、氧化镁的活性度氧化镁的活性度是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与水泥的相容性。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氧化镁的活性度,以保证其在水泥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活性度较高的氧化镁能够更好地与水泥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氧化镁的稳定性氧化镁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性能稳定的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氧化镁的稳定性,以保证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一般来说,稳定性较好的氧化镁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保持其性质稳定,从而保证水泥的质量和性能。
五、氧化镁的耐候性氧化镁的耐候性是指在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的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氧化镁的耐候性,以保证其在自然环境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一般来说,耐候性较好的氧化镁能够在自然环境下保持其性质稳定,从而保证水泥的质量和性能。
六、氧化镁的抗压强度氧化镁的抗压强度是指其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强度。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氧化镁的抗压强度,以保证其在承受压力时不会发生破坏。
一般来说,抗压强度较高的氧化镁能够更好地与水泥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七、氧化镁的抗折强度氧化镁的抗折强度是指其在弯曲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强度。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氧化镁的抗折强度,以保证其在承受弯曲应力时不会发生断裂。
一般来说,抗折强度较高的氧化镁能够更好地与水泥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氧化镁试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泥氧化镁试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泥氧化镁试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水泥中氧化镁(MgO)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利用特定的试剂和仪器,通过特定的操作步骤,来测定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
根据GB/T176-2017规定,水泥氧化镁试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所需的试剂包括:
氯化镁溶液:用于制备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的稀释液。
溴酸钾溶液:用于抑制干扰元素反应。
氯化钠溶液:用于调节溶液pH值。
硝酸铜溶液:用于去除磷酸盐的干扰。
氢氧化钠溶液:用于控制溶液pH值。
硝酸镁溶液:用于校正仪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制备待测样品溶液,并通过调节溶液pH值和加入特定的试剂来消除干扰元素的影响。
然后,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特定的波长下测定溶液中镁元素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快速准确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氧化镁含量的分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和试剂的加入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该方法可能受到一些干扰元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加入特定的试剂来消除这些干扰。
总之,水泥氧化镁试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用于测定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并为水泥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氧化镁对水泥熟料煅烧和水泥水化的影响
氧化镁对水泥熟料煅烧和水泥水化的影响摘要:随着现代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泥生产各工序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水泥熟料煅烧和水泥水化受氧化镁的影响十分显著。
为了能够让水泥熟料煅烧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需要对其整体的性质进行全面的分析。
本文将对水泥水化、水泥熟料股烧中氧化镁的影响进行探析,并提出水泥熟料生产中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泥水化;水泥;熟料股烧;氧化镁;影响在进行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能够让水泥水化受氧化镁的影响逐步降低,首先要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同时还要采用多种不同方式降低氧化镁的影响率,让水泥熟料煅烧的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一、水泥熟料煅烧受氧化镁的影响分析1、液相粘度与液相量受氧化镁的影响在股烧水泥熟料中,由于氧化镁本身表现出较弱的碱性,其会使1A2O3出现离解现象,此时液相粘度便会呈现降低趋势,离子移动性能在该趋势下不断增强,促使C3S产生。
而对于液相量,其一般会在氧化镁含量不同下发生一定变化。
从实际股烧熟料过程看,由于C涯F与C3S晶格中有氧化镁融人,此时液相颜色将由橄榄绿色取代原有的棕黑色,假若氧化镁含量超出C涯F与C3S的固溶能力,此时便会以方镁石晶体形式呈现出来。
假若氧化镁在熟料中的含量超过20%,其意味有较多eFZO3被加入熟料中,此时烧结范围将不断变窄,结大球、结圈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在窑内出现,烧成系统将难以可靠运行。
2、氧化镁对烧成温度影响在物料加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加热过程中组分所表现出来的液相温度。
这个温度称之为最低共熔温度。
当这个温度处于1250~1350℃之间时,氧化镁将产生比较多的过渡矿物。
如果温度达到1400℃,镁化合物将会被分解。
分解之后的液相里面将会出现MgO,并且液相的温度也会被降低以及总液相的含量也会增加。
综上所述,在熟料煅烧的过程中,氧化镁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共熔,并且对熟料煅烧的温度进行控制。
以此来保障熟料煅烧的质量。
混凝土构件中氧化镁的危害研究
质 , 目前 我们 对集 料 的质 量 控 制 标 准 并 而 不 完 善 , 内 外在 这 方面 研 究 工 作 开 展 较 国
少 。根据 美 国加 利 福 尼 亚 州 Oa ln k d城 近 a 来发 现 几 起混 凝 土 结构 构 件 膨 胀和 开 裂 事
土 构造 柱 、 圈梁 、钢 筋 混 凝 土楼 板 。 通 过 对 数例 住 宅 损 坏 情 况 的调 查 和 检 测 , 化 氧
镁 主要 引起 的 混凝 土 开裂 主要 呈放 射状 ,
甚至 出现 混 凝 土 空 鼓和 剥 落现 象。对于 早
般 由水泥 中 的游 离氧 化 镁 吸水 膨 胀 引起
e se eo a ne i m i e. e e i e s e r lopr pos d. xitnc fm g su ox d Pr v ntvem a ur sa eas o e
【 e wod K y rs】cn rt, g eim xd ,g rg t o ce man s o ie a ge a e u e
( 3)氧 化镁 引起 构 件 的混 凝 土 开 裂 ,
一
较 广 ,损 坏 较 为 严 重 , 目前 该 房 屋 已拆 除重建 。
132集 料 中 氧 化 镁 引起 混 凝土 构 件 开 裂 ..
由于 有 比较 严 格 的 水 泥 质 量 监 督 体 系 ,使 得 水 泥 中 氧 化 镁 引 起 混凝 土 构 件 开 裂 的事 故 并 不 多 见 。 可 是 近 年 来 , 集
前 尚 未 形 成 对 氧 化 镁 的工 程 质 监 体 系 。 为 此 ,加 强 研 究 氧 化 镁 对 住 宅 混 凝 土 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CLJCSN0009 水泥氧化镁的测定EDTA 络合滴定法
F_CL_JC_SN_0009
水泥EDTA 络合滴定法
1 范围
本推荐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氧化镁
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制备上述水泥的熟料和适合本标准方法的其他水泥
中氧化镁的测定
或用氢氧化钠熔融加盐酸分解
在pHl0的条件下酒石酸钾钠为掩蔽剂荼酚绿B 混合指示剂
当试样中一氧化锰含量在0.5%以上时测定钙锰总量
3 试剂
3.1氢氧化钠 3.2硝酸
ρ1.19g/mL 1+5
将200g 氢氧化钾(KOH)溶于水中贮存于塑料
瓶中
pHl0将67.5g 氯化铵(NH 4Cl)溶解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1+2
将100g 洒石酸钾钠(C 4H 4KNaO 6稀释至l L HCl)
甲基百里香酚蓝称取1.000g 钙黄
绿素0.200g 酚酞与50g 已在105
保存在磨口瓶中
禁酚绿B 混合指示剂
烘干过的硝酸钾(KNO 3)混合研细
3.9 碳酸钙标准溶液(c(CaCO 3)=0.024mol/L] 110
精确至0.0001g 加入约100 mL 水沿杯口
滴加盐酸(1+1)至碳酸钙全部溶解将溶液冷至室温
用水稀释至标线
3.10 EDTA 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 3.10.1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5.6g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置于烧杯中加热溶解用水稀释至1L
加水稀释至约200mL
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200g/L)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2
以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1
10002511×
=××=
m m EDTA c 中
国分
析
网
式中mol/L
mL
g
g/mol
T
EDTA40.3l
式中mg/mL
g/mol
烧杯移液管
经0.080 mm方孔筛筛析
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0mm方孔筛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瓶中并密封
6.2 称样
称取约0.5g试样(m1)
6.3 试样分解
将称取的试样置于银坩埚中7g氢氧化钠700
取出冷却盖上表面皿
待熔块完全浸出后用水冲洗坩埚和盖30 mL盐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冷却
用水稀释至标线
6.4 氧化钙的测定
吸取25.00 mL溶液放入300 mI烧杯中加5mL三乙醇胺(1+2)及少许的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
8mL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0.015mol/L)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 mL烧杯中加1mL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搅拌茶酚绿B混合指示剂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以上时
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 mL烧杯中加1mL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搅拌
茶酚绿B混合指示剂1g盐酸经胺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7氧化镁的质量分数W MgO按下式计算W MgO──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T MgO──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质量
V2──滴定钙mL
mL
g
2 试样中一氧化锰含量在0.5%以上时
式中%
mg/mL
镁mL
mL
g
%
8 精密度
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25时
含量0.20%
含量0.25%
2%时
9 参考文献
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