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思想品德课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学生具有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中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基础的逻辑思维层面,而是应该通过思想品德课学习,了解到更多的远离,促进思维的开拓和深化。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作用。

例如,在讲解某个重要的思想或者事件时,可以适当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和探究;或者交给学生一些较为开放的老师,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引导学生养成探究、质疑、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究。

思想品德课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经验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见到社区义工等公益活动中,通过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文化差异,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建立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建立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下对于成绩、分数的过分强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在小组中的思考与尝试。

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有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促进各自的创造和创新,这些都可看做是实践和聚集点。

同时,学生也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新水平和能力。

总结: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需要在此时期开始培养。

通过教育引导的渠道或者承接起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空间,都可以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23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中所需的人才也发生了变化,仅拥有传统学术知识的学生将会渐渐失去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力求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达成这一目标呢?一、注重素质教育首先,中学德育工作要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人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注重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从而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积极开展体育、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推广多元化课程其次,中学德育工作要推广多元化课程。

多元化课程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还能为其提供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打开创新思路。

举个例子,新媒体技术是当下非常热门的领域,德育工作可以创设相关的新媒体开发、编辑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在现代化社会中更好地立足。

三、注重实践和实训除此之外,中学德育工作还要注重实践和实训。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体验性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实训是实践的延伸和深化,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并探索,才能逐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德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冬令营、夏令营、夏校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场合,便于学生的实践和实训。

四、借助优秀资源最后,中学德育工作要借助优秀资源。

优秀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力支持,包括文化、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资源。

在德育工作中,可以向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等力量争取支持,邀请优秀人才来校为学生讲授有关创新与实践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实践和实训中不断提升,从而创新思维更加敏锐、实践能力更加突出。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具有创新精神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变化迅速,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培育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营造宽松和谐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体现平等与和谐、诱发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因而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同学生平等相处,关心热爱尊重理解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言传身教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权利的尊重和对自己灵感积极性的肯定。

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会积极认真地学习,并敢于思考,敢于质疑,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到信任、关爱和鼓励,从而增强自信,激发创造性热情。

在教学中还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知识竞赛,法律教育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自信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善于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初二“礼仪展风采”教学中,我通过五种礼仪活动,充分让学生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最符合礼仪要求的表演。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才华和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增添自信。

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浅谈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为学生营造适于创新的环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学生德育教学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the new age of the students is the backbone of the country, s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mprov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is imminent. this paper is suitable for the students to create innovative environment, develop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potential,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reative person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 etc explored, 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he concrete method.keywords: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而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寻找创新点,并实践创新思维,提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一项重要的课堂任务。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校环境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的重要学科。

在这门课程中,通过合理设置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多方位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以一些案例、实践活动、讨论或者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在课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鼓励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并勇于提出新的观点。

2. 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

3.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他们的感受和心理状态。

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灌输和命题,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启示、而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答案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青少年最重要的理智特点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青少年特别要锻炼发散思维能力和习惯。

我们也只有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必须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为载体,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本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钻研教材备课过程中发掘教材本身的创造性因素。

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内容,应深入重点讲授。

如九年级《思想品德》中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拓新的天地。

又如“勇于开拓进取”一课中,重点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而开拓进取的关键是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就失去了动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

教材课后的一些练习问题,许多是具有发散性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好,有益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二、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运用多种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如在课堂练习判断题或选择题时,运用举手方式判断选择,让学生闭眼回答,效果较好。

学生答题能及时反馈信息,正误情况教师一目了然,发现了多数同学出错时,重点讲解,出现意见分岐时,还可抓住时机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意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

例如:《作业练习》中有一选择题:对于青少年来说,需要提倡发展的高雅情趣主要是:A、学习文化知识;B、进行文娱体育活动;C、学习科技知识,进行科技制作,发明创造;D、穿金戴银涂脂抹粉。

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急切地呼唤着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出现,期盼着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个缺乏创新思维的人,是很难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和发现的。

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强烈的创望。

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活动与认识事物的倾向性。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保证。

思品课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显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强烈的创新欲望呢?第一、运用多种形式的直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漫画、图表、电化教学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课的特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和当今社会的热点来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思考,以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学生具有了学习兴趣和创造个性,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学生思维的培养敞开了大门,奠定了基础。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积极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要因势利导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成为新一轮课改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创新;培养一、转换教师角色,为学生创新思维注入外力随着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冲击,思维敏捷而富有好奇心的青年学生在感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方面比相对年迈的教师们有着无比的优势,因此传统的“师德尊严”束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转换教师的角色。

作为一线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是要充当“导演”角色。

把课堂建成“群言堂”,把讲台变成“民主台”“自由台”,变成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大舞台,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依靠自己所学知识去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是教师要充当“厨师”角色。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试题的选编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想方设法去“调配”,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口味”“食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是要充当“挚友”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要视学生为“挚友”,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给学生之所需,在师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之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入了外在动力。

二、重视学法指导,为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思想品德课教育实践中,我愈来愈感到,单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擦的传统教法已过时,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从教者要在学法指导上下工夫,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就是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读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并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德育教学;创新素质;标新立异;激励德育教学是人的教育,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般思维规律。

思维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它的最高水平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水平的高低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创新思维能力水平越高,创新精神就越强。

所以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创造性教学的方法创造性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并不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取代日常教学的措施。

它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把这种创造性教学的精神渗透在日常教学的一切环节中。

而传统的教学下学生习惯听教师的安排,很少有自主活动、提出问题参与的机会。

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并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通过学习我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有两种。

1.直接激励法。

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或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思维的成果。

如在教学中充分采用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同时注意发挥师生之间对创造性思维的激励作用。

进而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间接激励。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消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抑制因素,从而达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成果越出了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不要强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纳入设计的轨道,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要提供大致相等的创造思维训练机会。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效。

思想品德教学中所说的创新思维,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

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那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创设教学情境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思维,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设置情景,学生利用网络等形式搜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将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3.调动学生主观创造性。

加大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力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在调动学生主观创造性方面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创新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

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案

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案

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案引言如今,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面对这样一个变化迅猛的时代,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提出挑战性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也可以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被激发出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问题的存在。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社区环境调查,让他们发现并思考环境问题,从而培养问题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以下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方法。

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逻辑谜题,让他们通过推理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科学、历史、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这样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以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1. 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思维被认为是学生成功的关键之一。

然而,中学教育常常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和创造新颖想法的能力。

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世界中,创新思维成为了学生成功的关键。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基石。

中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并提供资源和指导。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企业或博物馆,让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过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观看相关的科技、艺术和文化作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三、提倡多元思维和多元解决方案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多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游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实践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创新思维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和发展。

中学教师应该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科学课上可以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结果。

在艺术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创作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创新思维往往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来实现。

中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艺术展览或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辩论和演讲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成为教师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我们需要明确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展现出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以及求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创新思维的培养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师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索。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和情境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开展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开展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要求学生开展一项小型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项目,或者设计一项创意作品,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4.注重实践和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或企业,让他们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环境1.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

只有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加自主、积极地去探索和创新。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和教师还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当今许多学校的关注重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创造性教学法、艺术教育、游戏教育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新的思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扩展思维空间。

3.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网络资料、实验、野外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所需的素材、知识和方法。

4.开展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开展交流讨论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扩展思维视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5.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性,鼓励学生自己发掘思想、创造性地处理问题。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

6.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跨越学科框架,扩展思维视角。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还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组合和创新。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教师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在教学中建立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尝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学教学有其特定的目的,即培养学生迎接未来的能力。

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而且在形成思想品德的培养中,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学生们来说,创新意识
的培养是他们实现未来梦想的基础。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
他们的创新潜力,让他们有探索未来的能力和勇气。

首先,教师应在概念教学时,提供许多想象空间,让学生有机会从概念中发现规律,
拓展知识及其启示。

让学生从基础上学习到概念,体会概念的真谛,而不是死记硬背书本
上的知识。

由于概念本身是无限的,因此可以培养学生拓展思维,发现问题,提出解决
问题的建议,以期发现新的概念,养成推理思维的能力,从容应对学习任务,这些都是创
新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景教学的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把握具体的情境,发掘问题的实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主动发掘创新思维,通过对
问题的探究以及对事件的积极分析,学生可以从中收获解决问题的经验,激发他们的创新
能力。

最后,教师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活动,让学生去组织,寻求资源,把握机会,解决问题,以尝试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越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有越
来越强的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许多方式,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无疑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上述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将来梦想的实现提供指导。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琼斯曾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不断的创新。

”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取向。

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只有教师有了创新意识,才能通过教学把创新意识传递给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并把这种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从而使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师生的共识,形成一股合力,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向学生传递创新意识时,必须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即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全体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特别注意改善自己的个性。

如果语言犀利,态度严谨,很容易造成抑郁,课堂气氛沉闷。

如果学生连话都不敢说,就没有办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自由发言,积极回答问题,并确认各种答案中的合理因素,尤其是那些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新颖性的答案答案,即使学生回答是错误的,也要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给予肯定和赞扬,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最终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

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学科内容包容性强,涉及多学科内容,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拓展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1.解决多个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学习的阵地主要在课堂,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析中学思想道德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浅析中学思想道德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浅析中学思想道德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在教育阵线上,通过几年新课程的洗礼,各类新的教育理念纷至沓来,各类教育模式、方式、技术不断涌进课堂。

新课程不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学习方式,它踊跃提倡的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讨的精神一直贯穿于咱们的新课改的进程当中。

作为学校思想教育主阵地的道德课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及全面素质的提高。

尤其是在提倡有效、高效教学的今天,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鉴于此,笔者对如安在中学思想道德课上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一些浅显的尝试和探索。

一、摆脱文本课堂的桎梏,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1.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病,力求开放的教学气氛目前,在思想道德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教法陈腐,学法单一的弊病,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悦耳”或“放羊”式教学,必然程度上桎梏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抹杀了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现代教学一般采用的是“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自主探讨式”等模式,提倡学生在踊跃主动的学习进程中探求新知。

这就要求道德课堂教学应该构建在平等的基础上,尽力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使其创新的思维取得充分的发展。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经步入课堂,并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质。

例如《爱我中华·台湾篇》,针对台湾的现状,综合历史、地理相关学科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或收看央视的《海峡两岸》等节目的方式搜集有关“台湾的风俗习惯”、“台湾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及“台湾问题的现状”等资料,让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漫画、诗歌、歌曲等创作,同时针对台湾时政展开讨论或辩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为学生营造适于创新的环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学生德育教学创新思维
[作者]田冬梅焦作建筑经济学校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而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德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把握好机遇,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德育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为学生营造适于创新的环境
在德育课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比如讲“商品”时,我没有直接提问“什么是商品”,而是采取了迂回式提问:1 提到商品,同学们很自然会想到商店里香脆的牛肉面,可口的饮料。

那么,他们是怎么来的?他们又将到哪里去?2大自然中和熙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3 医院里给重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具体,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

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我们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恐惧心理,并告诉学生,只要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理的新观点,新方法都是创新。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德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些史实资料和新科技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创新理论,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的。

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发现课题,特别是在那些社会关注的问题上寻找课题,如节水问题,环保问题,生态,农业问题中着手,去发现那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宽松、和谐、活跃、充满生气的课堂氛围,废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与学生平等交流,鼓
励提问,指导学生把握思考的切入点、突破口,发现问题,提出怀疑,积极质疑。

通过肯定和表扬,保护其积极因素,增强问题意识。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严谨的科学态度来评价学生,了解学生的创造心理,培养他们坚忍不拔、不怕失败的优秀品质。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创新能力是创造性人格的智慧表现。

创新意志表现为开拓精神、探索精神、求真精神、挑战精神和坚韧精神等,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立即让学生回答,有些学生还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思维就被老师打断;有些学生回答了,若追问几个为什么,恐怕也答不出。

因为学生没有深思熟虑就回答问题,更有害的是,使学生养成不认真思考就乱下结论的不良习惯,就谈不上培养创造力了。

因此上课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教师察言观色,必要时加以指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不要盲目地否定错误答案。

其实,错误答案中可能含有合理的成分,应使学生弄清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错误。

教师应看到这些合理的成分,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这可能是创造的开始。

对于正确的结论,也要追问思维过程。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给学生独立创造的机会,就必须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就要容许学生犯错误,就要使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就要使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研究事物,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有生理遗传方面,有传统习俗方面,有客观环境,也有主观能动原因,从德育课角度讲,最重要性的因素还是来自教师。

因此,作为德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份。

学生对哪门课程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

因此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过程伊始要密切关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意识和思维情趣。

德育课知识,由于理论性强,抽象概念较多,有时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还由于情境的创设,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断层”,从而激发和维持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首先用投影仪出示关于香港、澳门被列强占领的图片资料。

使学生明确当今炎黄子孙面临着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的双重使命。

接着用录像机播放驻
港部队进驻香港的片断,同时用投影仪打出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驻港部队是怎样组建起来的?驻港部队进驻香港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录像与教育内容的交互启迪下,很自然地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

在这个基础上再播放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片断……。

由于教学形象逼真,学生兴趣盎然,从而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鼓励质疑,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古人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问是创造的先导。

有了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性,大脑才能活跃起来。

在德育课中,虽然正面灌输,正面教育是主要的原则和方法,但是在正面教育时,要同说疑、解惑相结合,让学生从问题中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设置兴奋环境。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发展学生求同思维的时候,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训练,对一个问题能够从正向、逆向、横向、纵向等方面去启发学生思考,克服思维定势。

比如说,一九九八年洪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可以从经济角度,哲学角度,政治角度等多角度去分析。

从经济角度讲,这次特大洪灾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也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但反过来看,灾害同样也是一次机遇,对不少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削减库存商品的绝佳时机。

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这次洪灾也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抗洪中形成的抗洪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结合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而且更主要的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

如果固守书本,墨守成规,不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思考那就会劳而无获。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思考、发现问题。

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学校我们可以通过演讲、办小报、实验操作比赛来锻炼学生,同时又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工厂、农村、听讲座,报告会等。

巩固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开拓视野,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清自己神圣的职责,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改革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付文水.浅谈德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吉林教育.2009(5)
[2]王海军.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3]李丽娟.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