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应用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应用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提供多样化的应用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供多样化的应用题,包括真实的生活场景、实际的经济问题、物理现象等。
这些应用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解决关于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提倡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即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跨学科思维数学在应用题中往往需要跟其他学科进行结合,例如在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时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跨学科思维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性的应用题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团队合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解决应用题问题,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意识。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更能够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中,学生需要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其中包括推理,证明,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激活并注重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引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利用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进行应用题的教学,通过使用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教学应用题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或者动手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创新意识。
在应用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们应该重视的工作。
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工作,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辨证法思想。
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
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在定理证明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
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经过高考,师生们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
2.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
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呢?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讲解“长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然后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或完整,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一,利用数学游戏和活动。
数学游戏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猜谜、数学竞赛、数学魔术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其二,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例如,在讲解“小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讲解“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 学 中最 可
,
的品
★节
质 是创 新 思 维
,
因为创 新 意 味
,
去 发 生的 生 刘 甘 肃 省 瓜 州 县 向 阳 学 校 识 启 全 学 柳 的元 思 维 如何 才能 培养学 生 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 思 维
、
,
克服传
,
个 关 心 的 眼 神 和 动作 都 能把
,
等形 式
。
小 报 的 内 容 可 以 是 学 生 自己 谈 学 数 学
、
统 教学 中的 只唯 书 而 不 关心 学
生 的独 立 思 维 的 弊 端
。
爱 传 达 给学 生 温 暖 他 的心 也 能激 发 学生学 习
。
。
一
种 重 要 的思 维方 式 任何 发
。
,
“
立 以 学 生 发 展 为本 的新 观 念 要
对 课 本 上 的 知 识 或 老 师 的 讲 课 内容 产 生 怀 疑
,
现 和 发 明 任何 科学 理 论 的 创 立 都是建 立 在 发
在 教 学 过 程 中体 现
,
, ”
学 生 为主
,
提 出疑 问
2
.
具 体来说 应 做 到 : 是 以 新 引起 学 生 的
一
“
”
,
师 应该 积 极 主 动地 多角 度 多 渠道 全 方位 地 引
、 、
除 了 了解 研 究数 学 课 本 上
,
学 习兴 趣
。
在教学 过 程 中 通 过 新 的教学 理 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叶圣陶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
为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引领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想创新。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这样他们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也会更感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种用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等做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
让学生感受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休体积的应用》时,我拿出一个钢球,一个长方体塑料盒和一些水,要学生思考怎样求出这个钢球的体积。
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学生试探说:“能不能告诉我们球的体积公式?知道了公式,只要找到公式中未知的量,不就可以求出钢球的体积了吗?”听到这句话,我马上补充说:“如果不告诉你们球的体积公式,能求出这个钢球的体积吗?”学生一时被问住了,不知道球的体积公式,怎么求钢球的体积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球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中心小学028000〖hj1.8mm〗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1.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
让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其次,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因此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1.2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21世纪人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从创新意识的培养抓起。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尊重信任学生,精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教学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研究数学时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全面的想法,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学生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敢想、敢说、敢提问,这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就会开启,智慧的火花就会闪现。
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尝试操作:把圆柱的侧面积展开,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同学像课本那样沿圆柱的一条高线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而生1:“这种方法不具有普遍性,在圆柱的两底圆周上各任取一点,沿着这两点直线展开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我表扬了这位同学不盲从课本的创新精神,他高兴极了,其他同学也情绪高涨。
这时生2说:“展开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
”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什么样的圆柱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正方形呢?”学生顿时思维活跃,把学生的活跃又推向一个新高潮。
最后,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发现:不论展开后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也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2鼓励质疑问难,激励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和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和策略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1. 适龄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遵循以易学为本,以适龄为重的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规律性原则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和规律的学科,规律性原则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整体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以整体性思维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创造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以实践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2. 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元素,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进行开放性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座谈讨论、课外拓展等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采集、整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5.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的想法,敢于尝试新的方法,敢于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6. 注重情感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创新环境,激励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
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
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
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
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2.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学生能提出疑难问题,说明学生已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
因此,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
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当今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已进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改革时期,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应充分考虑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主体性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要提高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自觉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充分认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确立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六多、七少:教学目标强求一致多,教师照本宣科讲得多,自己启动问题多,让优生发言一问一答多,机械重复练习多,大课堂形式多。
让学生动手少、启动问题少,智力活动少,多层次变式练习少,个人、小组学习交流少,困难生发言少,得到鼓励创新少。
因此学生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数学知识,大脑成了数学知识容器,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行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争取生动活泼地发展。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的茁壮成长呢?一、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
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
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
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
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
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
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二、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正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教育要适应创新、引导创新、培养创新。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了“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这一目标,并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
这是与旧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
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
这一教学目标指出,要求我们应注重创造、实验、猜想,归纳等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积极有效地思维活动,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下面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浅谈我的认识与做法。
一、设问题情景,诱发创新意识创造源于想象,想象为实际的创造活动指出方向,想象是创新活动的工具,想象是创造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创造和谐氛围启发学生想象。
使他们的想象向更丰富,更新颖,更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中,老师应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由。
达到“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跃流畅”的最佳意境,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在复习小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们回忆起“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这一结论,然后提出‘你能否证明这一结论吗?”于是同学们开始冥思苦想,但很多同学们不知从何人手,此时我让学生们动手做一个实验,剪出一个三角形纸片,剪下其中的两个角,拼到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看能否从中得到启示,要动手实验,学生们都来了兴趣,开始动起手来,有的同学在进行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拼接合适,很快得出证明方法。
有的同学的拼法很难解决,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不仅找到了不同证明方法,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规律。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培养:1. 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进行探索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观察一种数学模式或规律,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给学生一个数学游戏,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创设情境,激发创意: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多样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6. 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7. 提供机会展示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
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些数学展览或演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给予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思考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鼓励多样性思维,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并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培养跨世纪成长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桌历史赋予的重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鼓励学生“会学”“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会学”是侧重于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
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的设计。
引导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造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问题的多角度性去积极思考,寻根问底。
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活动中开始的,“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来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充分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猜一猜等。
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得生动有趣,又可以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发展思维。
在操作中应大胆放开操作形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有转转盘的活动,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蓝、黄、红区域的大小,猜一猜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接着安排学生具体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得出:在一个转盘中,哪种颜色的面积大,指针停在这种颜色的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两种颜色的面积相同,指针停在这两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就相同。
接着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转盘,自己试验,再次验证这个结论。
此时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对结论记忆深刻,运用灵活。
三、鼓励思维,享受数学的美数学历来被看成事“思维的体操”,这是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肯定,同时,也因众口一词,把数学教育推向了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模式,认为数学教育的功能就是促进智力发展,忽视了数学的其他功能。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
一、追根朔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夯实基础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对于基础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生活情景,或者有关一些伟大的数学家奋发学习及创新的历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学习函数、立几、解几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质感、美感。
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
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
如果能根据课堂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等,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激活创新思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学生敢创造.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造能力。
如问题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历,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教学内容应注意与生活、生产及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
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实用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新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融合学科前沿、高新科技,这样,既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激发。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提倡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
给学生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的方法。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逐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做题、解题和探索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鼓励团队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和解题,通过合作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5.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6.鼓励学生探索数学的美数学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欣赏数学的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关系到其
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
造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尝试新方法的精神。
下面将从数学教学的方法和内
容两方面探讨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数学教学的方法
1. 提倡探索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
观察来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问题、解释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和
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勇于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
勇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引
入教具、实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引入启发性的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探索欲望,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游戏、数学趣味活动,以及一些“让学生猜的
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求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了几年的小学数学,时间虽短,但在教学中自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我感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
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就属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
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我来浅谈以下几个内容: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数学本身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审视全局,把握事物的全貌。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一个什么图形?当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行后,我则要求学生说出,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圆柱的什么?这样学生加深了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二、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思路。
例如: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这道题可以启发学生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
解法(1)120÷(120×20%÷5)-5解法(2)(120-120×20%)÷(120×20%÷5)这道也可以从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解法(3)1-(20%÷5)-5解法(4)(1-20%)÷(20%÷5)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常规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张华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张华贵摘要: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营造和谐宽松、积极向上、和睦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开展争论,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富于创新、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才能顺利发展。
关键词:创新意识兴趣问题魅力实践质疑问难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营造和谐宽松、积极向上、和睦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开展争论,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富于创新、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才能顺利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教师应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一、巧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创新欲望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元、角、分时,设计教学情景:我问可爱的小同学们,我们上商店买东西要带什么去呀?同学们大声说:“钱”。
还没等我再向下问,同学们就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了,有10元、5元的,有5角、2角、1角的,也有拿出少见的分币和100元的。
这一下,同学们的兴趣都起来了。
我说:“光有钱,认识钱还不行,还要清楚这元、角、分的不同。
这样,买东西时才不会出差错。
”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元、角、分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二、运用数学问题魅力,培养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
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
导入新课时设疑,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操作过程中设疑,使学生想象力丰富;在知识的关键点上设疑,使学生顺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学生带着疑问下课,更会回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
”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要。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注意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就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
而好奇又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许多事情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样的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对此,教师必须加以保护和鼓励,并努力调动和培养。
例如,在教学“能被2、5和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我亲切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听说做游戏,同学们可高兴了,叽叽喳喳地问:“老师,做什么游戏呀?”我说:“这个游戏就是,你们随便说一个多位数,我不用做除法,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能不能被2、5和3整除。
”孩子们积极性可高了,相继说出很多个多位数,老师迅速地给出了答案。
孩子们经过计算验证竟然也准确。
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
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新知,由此诱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标准指出: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是他们创新的开端和地点,是进行思考和认识的动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有疑才会引起思考,才会引发创新的火花。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难,让学生不断质疑,是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不要怕学生提出使教者难以下台的问题。
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耐心地予以修正、解答。
对于那些有创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鼓励、给予肯定,进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答疑难,使大家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学习“笔算乘数是一位数的进位”时,教师出示15€?=,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计算,然后教师提出问题,“4和5相乘得20,”“0”写在个位上,那么‘4’哥哥和‘2’弟弟争十位的位置怎么办?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
然后教师再出示几道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是三位、四位的笔算题让他们计算,这时教师又提出:“做这样的题型时,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你想一想,如何提醒其它同学,让他们引起注意呢?”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三、“另辟蹊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求与众不同的途径。
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大胆尝试,积极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某修路队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60米,7天修完。
若需提前1天修完,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修几米?”学生解题时,大部分学生列式为60€?€鳎?-1)=10(米),这是一种常规解法。
老师对上述的解答方法,给予了肯定后,再启发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更简捷的方法。
经过大家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得出了60€鳎?-1)=10(米)。
这样的解法,大大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
”实践活动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唯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际,则会扼杀创新。
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获取新知,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做轴对称图形”时,我先出示制作工具,然后直接让学生讨论“准备做什么,选择什么工具,怎么做,如何分工”等问题。
学生清楚了老师提出的要求后,便通过合作探究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轴对称图形。
有的学生在钉子板上用皮筋拉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将纸对折后用剪刀剪出了轴对称图形,还有的学生甚至想到了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后,将纸对折做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做法使学(下转第79页)(上接第76页)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构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平台。
总之,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今天一提创新,明天就出成果,而是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培养。
作为教师,必须要具有这样一种意识: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凡学生能独立探索得到的,决不替代。
让我们都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新之花定会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