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 教学设计和反思宁夏灵武市第七小学 杨永萍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 20—21 页。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20 页---21 页的“看 一看(二)”。

这节内容是在前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已经能从前、 后、左、右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 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的探究题材,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 观察、表达,积累和发展学生的观察经验。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 通过 第一节课“看一看(一) ”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 后、左、右)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拓展到从上面观察物体, 根据前一节课学生学习的良好状况和已有经验, 相信探究起来会比较 容易的。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 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初步发展观察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储蓄罐和大家喜欢的一些玩具学 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看一 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并能正确进行判断和辨认。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件、题卡(二),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老师希望大家用你那双小小的慧眼大胆的发现吧!有没有信心?二、初步观察,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说课稿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说课稿设计如下:一、说教材《看一看(一)》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正处于启蒙阶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需要通过数学活动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评价上,我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前言
数学是一门需要切实运用和实践的学科,不断地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

本文将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看一看(一)4”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通过有趣的游戏和绘画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中的数“零”的概念和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纸笔、彩笔
•幼儿教学板书
教学内容
游戏活动
•游戏1:猜数字
1.老师将三个数字依次展示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分别说出这三个数字中有多少个是“零”。

2.学生回答后,老师会用彩笔将“零”的数字圈出来并讲解答案为何。

•游戏2:跳数字
1.老师将一条由数字0-10组成的线条画在黑板上。

2.学生将随机抽到的数依次念出,并跳到该数字所在的位置。

要求跳到“零”的数字时做出特定的动作(如边跳边报数、侧身跳等)。

3.老师会在跳数字的过程中解释如何辨别数字中的“零”。

绘画活动
1.学生拿起纸笔,按照老师的示范画出数字0和数字8。

2.学生对照画出的数字,对数字中的“零”的字形特点进行总结。

在白板上进行展示。

教学总结
通过游戏和绘画两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对“零”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学生在游戏中也得到了放松和愉悦的体验,保持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课后作业
1.家长帮助孩子练习数字0和数字8的写法,并回答孩子关于数字中“零”的问题。

2.学生完成教材上课后练习本中有关“零”的习题。

参考文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看一看(二)教学设计一、课前游戏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

那么,别人在看你的耳朵的时候,能不能看得见?自己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为什么呢?(指名回答)因为耳朵长在脑袋的两侧。

说的都似乎有道理,如果看你同桌的耳朵,从不同的位置看,看到的形状一样吗?2. 先别忙着下结论,全体起立,请看看同桌的耳朵,注意是从不同的位置,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了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桌的耳朵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观察物体中的《看一看(二)》板书,课件出示看一看(二)二、授新1.老师出示汽车玩具。

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走到同学中间)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在你的位置上看到的汽车的什么面,都有什么?并快速的画出来。

(教师巡视,并找出几个代表性的贴在黑板上)师:这几个同学画好的作品,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呢?生一一作答。

(正面侧面后面)师:老师给车子拍了一张照片(贴在黑板上)你能不能判断出我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板书:上面)为什么呢?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从侧面、正面、后面和上面观察的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四人一组)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那一组的成果。

(板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2.教师出示ppt:一个好朋友天天离不了喜欢装图书用处真不少是什么呢?(书包)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书包,现在同学们把书包小朋友轻轻的放在书桌上,老师要加以表扬轻放的孩子。

师:把你的书包正面对着你,给它拍张照。

然后侧面对着你,也拍张照。

(咔嚓)背面也对着你,还有一个侧面,赶紧拍一下。

3.现在老师把书包放在了大屏幕上了(出示书包题目),请你断一下,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O”4.我们来换一张图片,请看,出示ppt茶壶图案,师生一起完成。

(你怎么判断出来这个是笑笑看到的呢?判断的非常准确)三、课外延伸1. 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同学们讨论的也非常激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画几个作品,出示黑板上的三个O,我添上几笔之后,它就会变成几个不同的图片,请看:(能不能告诉同学们,这是从什么面看到的呢?)(老师把这个大大的笑脸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2.老师也给我们美丽的学校拍了几张照片,同学们看看这些是从哪面拍的?三、小结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片,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准备的玩具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分小组说一说你们各自看到的有什么,又是从什么面看到的呢。

《看一看》教学设计8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8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8篇教学内容:“看一看(二)由立体转化为平面”教学目标:1.经受用正方体搭简洁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看它的活动,识别简洁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外形。

2.在搭摆和观看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外形可能一样;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一样。

3.培育动手实践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经受用正方体搭简洁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看它的活动,识别简洁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外形。

2.在搭摆和观看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外形可能一样;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一样。

教学难点: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外形可能一样;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一样。

课前预备:课件、小立方体若干、本子等教学方法:独立思索,独立操作,合作操作,小组沟通,独立练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寻常喜爱玩积木吧?今日我们来玩积木,好吗?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外形?(电脑演示:笑笑、调皮、机智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今日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看由正方体搭成的简洁物体。

揭题:看一看)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仔细观看笑笑、调皮、机智狗把三个正方体搭的物体,是什么外形?想一想,笑笑、调皮、机智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外形呢?先请试着连一连。

师:谁能说说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外形吗?师:针对观看到的外形,你们有什么发觉?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小结:观看得很认真!可以看出在侧面和正面2个方向看,看到的积木的外形是一样的,都是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也学着调皮他们来搭一搭吧!1、师生一起搭:请学生照着教师的样子用3个小立方体竖着搭起来。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相似性质,并能够对其进行描述。

2.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观察图片,准确提取信息,加强自身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出现相等、不等、交集、并集等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准确观察、抽象、归纳图片中的相似性质2.如何通过图片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图片,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2.如何在观察图片时,不受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保持客观并且准确地提取信息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试着描述图片中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激发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数字世界和数学本质。

2. 学习新知老师针对图片的特征,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如“相似图形”、“交集”、“并集”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联系和差别。

3. 讨论案例老师在课堂上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寻找其相同之处,并学习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

4. 分组练习老师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的特征,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5.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认为本次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现:1.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学生积极参与、获益匪浅: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解和认识。

3.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老师不仅采用了导入和讲解等传统方法,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教案-教学设计

《看一看》教案设计1. 故事引入:师:看到小朋友们做的这么直,我决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森林里住着两只小蚂蚁,有一天,两只小蚂蚁去散步,碰见了一头牛,于是他们讨论起了牛的样子,一只小蚂蚁爬在牛的蹄子,看着牛蹄子说:牛是圆的,有碗那么大。

一只小蚂蚁爬在牛角上,看着牛角说:不对,牛是弯的,长短和黄瓜差不多。

孩子们,你们觉得两只蚂蚁说的对么?生:它们说的都不对。

他们只看到了牛的一部分,不是牛的全貌。

师:你说的很对,那这两只小蚂蚁为什么只看到了牛的一部分呢?生: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一只是爬在牛蹄子上看的,一只是爬在牛角上面看的。

师:你说的非常准确,完整,两只小蚂蚁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所以观察到牛的形状就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看一看》这一课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2. 观察实践(1)看一看。

观察前面:明确观察哪一面就要站在哪个位置。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做豆豆,这节课张老师请豆豆陪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今天豆豆要请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她,她说观察的最认真孩子,就是今天的最佳观察员,下课可以和她一起合影拍照。

(出示豆豆,正面朝前摆放在讲台上。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在这个豆豆的哪个位置?生:我们在豆豆的前面。

师:既然你们在豆豆的前面,就请孩子们从前面来观察一下豆豆,要从前面观察豆豆,应该站在哪个位置观察最合适呢?生:要站在豆豆的正前面,眼睛正对着豆豆。

师:张老师,把豆豆移动起来,让孩子们从正面,看一看,你从豆豆的前面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豆豆的眼睛、嘴巴。

眼睛是圆形的,嘴巴是半圆形的。

生2:我看到了豆豆的眼镜,眼镜是方形的。

生3:我看到了豆豆的衣服,上面还有桃心。

生4:我看到了豆豆的眉毛,眉毛是弯弯的。

生5:我看到了豆豆的背包,有长长的带子,带子像长方形。

生6:我看到了豆豆头上的花,是圆形的。

师: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就像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从前面观察到了豆豆前面的很多形状,请你伸出右手,跟我一起来从上往下隔空摸一摸从豆豆前面可以看到的所有形状。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能够观察并描述物品的常见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语言表述准确。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物品的不同属性,培养学生分类、归纳、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认识物品的常见属性,并学会把物品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开展综合训练,把物品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多种物品的观察,让学生发现物品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2. 活动法巧妙地设计活动任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球、小木块、小花等物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2. 属性认知环节教师设计物品分类任务,通过比较物品的形状、颜色等属性,让学生把物品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3. 总结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共同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料1. 资源准备•小球•小木块•小花2. 教学手段•物品分类任务表七、教学评价1. 教学方式评价本课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落实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配合教材精选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家庭作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2. 学生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物品属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物品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活动等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努力营造宽松、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看一看(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写说明为了便于操作,教科书设计了小宇和小霞分别从小兔的侧面、前面观察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

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教科书设计按“观察实物—推理判断—实践感知”的思路展开,安排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主要让学生观察储钱罐,说说看到了什么,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画“√”)在上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直接观察的基础上,这一问题是间接观察,让学生根据图,在头脑中想象实际是什么样的,判断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利用自带学具分组观察,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学具的样子,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的经验,初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观察和体验的实践活动中。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的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思考。

在此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见“教育新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习习惯的要求”)。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体验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物体前后位置关系;二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对物体前后位置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但是,对于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并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位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2.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小汽车、小动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知。

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摆放玩具,并用语言描述玩具的前后位置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卡片,学生抢答,并用语言描述卡片中的物体前后位置。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在哪些情况下用到物体前后位置关系?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对物体前后位置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9的顺序,并能在0-9之间进行大小比较;2.认识连线图,并准确运用连线图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数字0-9的顺序;2.连线图的认识和作用;3.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具体问题;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老师用0-9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分别排列,让学生找出顺序,并在黑板上写出来;2.老师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在黑板上写下来。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的顺序,说出数字;2.学生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建议学生在完成活动后,老师可提问学生: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字母的大小顺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数字大小顺序是由小到大,而字母大小顺序是由A到Z。

讲解新知识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个“连线图”样板,解释其作用及画法;2.老师用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试着利用连线图来解答。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样板,并尝试自己画出一幅;2.学生利用连线图,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连线图来解答,例如,卖柿子的机会,在某个菜市场卖了第一篮柿子,第二篮柿子又买了第几篮?拓展练习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和字母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大小顺序连线;2.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相同特征对图片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大小顺序,连接数字和字母;2.学生对图片进行分类。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在活动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展示,让学生查漏补缺。

作业和小结作业1.画出数字0-9的连线图;2.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字母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数字大小顺序和连线图作用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初步认识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3. 运用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初步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但是,对于具体物体的位置描述,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些折纸、彩笔等动手操作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故事、游戏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一些有关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例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四章“看一看(一)”,教学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认识1-10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写出这些数字;2.能够将1-100之间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并进行比较;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字意识。

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识数字,教师带领学生数数,重点教授数字1-100。

2. 数字顺序排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将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醒学生注意数字的大小关系,可以使用比大小的手势,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3. 数字大小比较通过习题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使用比大小的方法,将数字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小比赛的形式来加深记忆。

4. 认读数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并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例如让学生将10, 20, 30, 40 等数字进行识别和写出。

5. 数字的预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家族,让学生可以预习下一节课程的内容,增加学生对数字的习惯和自信。

教学方法与技巧1.多媒体辅助讲解,通过数字卡片、电子板书等方式进行数字的展示和解释。

2.灵活运用分组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唱歌、游戏等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适当设置小游戏和小练习,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和讨论。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练习题,评测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另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课堂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价。

教学材料1.数字卡片(1-100)。

2.电子板书或者白板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已基本能够掌握数字的基本认识和大小关系,但仍需后续巩固和加强。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创设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字,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成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_(4)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_(4)

说课稿《看一看(一)》一、说教材《看一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整数的认识,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顺序,体验数的大小比较,从而达到理解数的认识的目的。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对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顺序;游戏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小游戏,让学生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分发一些小卡片,卡片上写有不同的数,让学生通过比较卡片上的数,找出大小不同的数,并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课堂讲解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讲解比较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看一看(二)

通过观察我们发觉小鸟在房子的上面,小鸟看到了屋顶,所以小鸟与第三幅图相连,蜗牛在房子的侧面,房子侧面有一扇圆形的窗子,所以与第二幅图相连,而蚂蚁在房子的正面,能看到房门所以与第一幅图相连。

师:淘气和笑笑也遇到了观察物体的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先观察第一组情境图,笑笑面对壶嘴所以在笑笑的视角上壶嘴是正对着笑笑的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而淘气跟我们视角接近,又是背对着我们,所以方向和我们也一致那他看到的回嘴是向右的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我们再观察情景二,笑笑从上面观察茶壶,能看到整个圆形的壶盖,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淘气正对着壶把手,这时壶把手在他的视角上是一条直线,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你做对了吗?同学们,解决了这两道题啊,淘气和笑笑可太欢乐了,可是没欢乐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跑来想我们求助了。

通过观察连一连说一说下图这种哪幅是笑笑看到的,哪幅是淘气看到的吧。

我们先观察笑笑显然笑笑正对着数面,所以她看到的是数的正面,而淘气对着书的侧面,也就是书有厚度的一面。

你连对了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观察物体时,面对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上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的样子。

想快速找出所观察物品所对应的角度,可以找出观察时此角度独有的物品做参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带来的布偶。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当堂检测】
1.课件出示笑笑、淘气、机灵狗观察智慧老爷爷的生日礼物,这是他们三个人看到的,你能说出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2.课本练一练第4题。

先独学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说说怎么确定小狗和小兔看到的猫警长的动作。

【拓展延伸】
右面的图分别
是谁看到的?
【盘点收获】
同学们说说你的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前面、后面、侧面。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作业设计课堂
作业
必做题:完成课本19页练一练1、2、3题。

选做题:明明从上面看长方体,他看到的是哪幅图?
家庭
作业
作业反馈课后反思。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看一看(二)课标分析:本单元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

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教科书在设计上,一方面运用了学生在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实质性的发展。

教材比较分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本节课从图片引入激趣,通过各类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

初步形成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前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等位置关系,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由直观认知逐步向抽象认知过渡的阶段,他们的空间观念也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本课内容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所以,本课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时应增强学生对观察物体的活动体验,如实物观察小汽车、玩具等活动,以此来拓宽儿童体验的渠道,让儿童自由充分地参与活动,形成正确、强烈的认知表象,促进推理的形成、数学观念的养成、思辨能力的提高。

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错,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1)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环节,让学生了解几何形状中的“正方形”概念及其特点。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方形”概念,正确区分各种长方形。

3.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正方形”应用场景。

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2.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菱形的区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教材。

2.学生需要准备比较长的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红色正方形、黄色矩形、蓝色正方形、黑色长方形等),询问学生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吗?2.引导学生讲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名称。

3.以此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对正方形的认知(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大小颜色等)的正方形,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四条边是否相等并表达出来。

2.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并讲述他们自己的理解。

3.对于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补充。

学习正方形知识(30分钟)1.呈现正方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看图说话,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概念。

2.让学生分组自带教具(如橡皮擦、书、盒子等),进行形状分类游戏,在小组内将同类形状放在一起,并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代表图形进行演讲讲述。

3.教师通过演讲的方式补充、巩固正方形的知识。

拓展应用(15分钟)1.呈现一些场景(如正方形的家、饼干、方糖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正方形。

2.通过这些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正方形的应用场景。

3.呈现一些复杂的图形,并让学生判断其中是否有正方形。

课后作业(5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册 P14-15。

2.回到家中,看看有哪些正方形图形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全面让学生接触、认识正方形,并通过现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正方形的应用,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在游戏活动中未能很好地区分正方形与菱形,下一阶段再多补充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三道沟学校张婷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才能了解物体的全貌,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体验。

情感目标:
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盲人摸象故事导入
师:宝贝们,你们说盲人说的对吗?
师:那么为什么同一只大象,他们说的样子却不一样呢?谁来说?
师:其实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的时候,都是这样,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来观察他们的形状和特点,也许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因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动物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要想辨认它,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师:现在老师想帮一位同学照相,你们愿不愿意当小摄影师?现在请全班起立。

我们用手当小摄像机,如果图像合适了,你就说“咔嚓”行吗?如果好了,你就“咔嚓”。

我们再让她换个姿势,我们再拍一张,塔再换个
姿势,我们咔嚓。

师:谁能说一说刚才给她照了哪些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侧面,前面。


师:老师把她的像洗出来了,看看这是她的哪个面?
师总结:我们观察物体通常从前面、后面、侧面进行观察。

今天老师还请了一个小客人,现在请同学们把小兔子放到桌子中间,脸朝着黑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兔子的哪个面?你看到了什么?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

师提问:你在兔子的哪个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在小兔子的前面,我看到了兔子的脸、眼睛和耳朵
师:和她观察到一样的同学举手,为什么这些同学看到的一样?
生2:因为他们都在小兔子的正面,位置一样。

师:还有看到小兔子不同样子的吗?
生:我在兔子的后面,我看见兔子的后脑勺和耳朵。

师:有可看到兔子侧面的吗?请举手。

谁能说一说兔子侧面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兔子的侧面,我看到一只耳朵,一致胳膊。

师: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观察到俩边的同学都观察到处侧面?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侧面可以分成左侧面和右侧面。

师:观察到兔子左侧面的同学请举手。

师:观察到兔子右侧面的请举手。

三:换位置看一看
今天观察兔子的还有俩名同学,他们是怎样说的?
小霞说、小宇说,智慧老人说什么了,换一个方向说一说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和组内同学换座位观察一下好吗?
(学生很高兴地在小组内互换座位。


师: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小兔子的哪个面?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


师:我们再换一个位置?观察观察。

我们再换一个位置观察。

师:刚才,我们几个位置上对小白兔进行了观察?是什么位置?
生:共四个位置,前后左右。

学习了如何观察物体,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师: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霞观察小白兔。

谁来读一读题目?
师:为什么选第二幅?因为小霞在小兔子的后面,所以看见的是小兔子的后面。

总结: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齐读)
叫四个同学回答。

(三)应用拓展
1.勾对号,看图连线
师:根据刚才的经验,同学们把书翻到19页,练一练第一题,谁来读一读题?
师:淘气在熊的后面,所以看到的是后背。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2题,学生很顺利地说出准确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连线。


师:这两道题没有难住你们,有信心做下一道题吗?
2.拓展
同学们一定很累了,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小动物要到森林里召开动物大会,小动物开着自己的车往森林的方向赶去,这时候可忙坏了黑猫警官,黑猫警官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下面有一个文笔问题,谁来读一读?
3.总结:我们再回想下,老师刚开课讲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当然盲人摸的是错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正呢?那么我们可以怎么说呢?谁能把盲人的话改一改?
生:到处摸一摸
生: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大象的耳朵像。

大象的腿像。

大象的尾巴像。

大象的背像。

师: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
前面后面侧面
教后反思:学生积极活跃,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老师对孩子鼓励不到位,应加强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