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乡村四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古诗赏析
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介绍】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
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二集互有出入。
【注释】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②子规——杜鹃鸟。
③才——刚刚。
.④山原-----山坡原野⑤蚕桑--种桑养蚕。
⑥了——料理完⑦如——好像【译文】(1、2句)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4句)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中心】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介绍】互有出入。
【注释】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②子规——杜鹃鸟。
③才——刚刚。
.④山原-----山坡原野⑤蚕桑--种桑养蚕。
⑥了——料理完⑦如——好像【译文】(1、2句)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4句)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中心】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赏析】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川流。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人教新课标 (共29张PPT)
你你尝尝梅梅子子留味酸道软很齿酸牙,,吃过之 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
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 你看芭蕉分也绿像与通窗人纱情。一样,
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 没有只顾自己,把绿色分了一
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 点给山窗坡纱上。
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乡村的风景格外
迷人。明媚的春光里,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乡村的四月
乡村的风景格外迷人。
春天
,
。
夏天
,
。
山坡上
,原野里
,菜园里
。一、此处添加标题来自赏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此处添加标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 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 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
人二们月惊初喜惊地见发现草有芽小。
草冒出了新芽。
夏日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 在蓝天白云下,描绘着一幅幅多 彩多姿的画卷。
你你看看那那边边绿,树绿阴树浓蔽夏日日,长遍,地浓 荫,白昼漫楼长台。倒楼影台入影池子塘,。倒映 池塘,宛若镜中美景。
原野里
乡村的风景格外迷人。初春时节,
千江里南莺大啼地绿上映黄红莺。在啼唱,
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转眼间,风儿带着微微的
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 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 去,夏天来了。
夏夏天天是是温温柔的柔,的瞧,!瞧无声!
泉的地泉 很眼眼 细无特 ,别 映声珍 在惜惜 水泉 上细水 的流, 树,让 阴它 喜流 欢 树这晴阴天照里柔水和爱的风晴光柔。。
菜园里
乡村的风景格外迷人。初春时节,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乡村四月古诗(精选7篇)
乡村四月古诗(精选7篇)乡村四月古诗篇一一、说教学资源(一)、说教材《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依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二)、说学情四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方法,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所以设计教学时我着重考虑如何激趣、激情。
(三)、说理念《乡村四月》是一首古诗,依据课标,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带着表情的朗读。
在本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主题,“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指导下,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
这里的读,是声情并茂地读出诗文的情和意,表达自己的情和感,促进感悟的内化与升华。
读出个情味,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与时间,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体悟,在互动评价中掌握情感的基调,最后进入意境,身心融入而忘情地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课文课件
悟诗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喜欢乡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怀着向往和希望
拓展延伸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解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 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 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自读提示
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 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
劳动的辛劳 劳动的快乐
悟诗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喜欢乡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 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 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 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 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 园词。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色彩:绿、黄
拓展延伸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导入课题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乡村四月》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乡村四月体裁:诗题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名字:翁卷年代:宋代描述: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
工诗,为“永喜四灵”之一。
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
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
以诗游士大夫间。
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翻译: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烟雨蒙蒙下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在杜鹃声声啼叫下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文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四月到了所以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
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赏析三:艺术特色“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这两句写自然风光。
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
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中必背的古诗包括以下几首: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乡村四月》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朝诗人翁卷的代表作,诗人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诗的文眼在最后一句“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意境优美,处处散发出诗的魅力,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蚕桑、卷、了”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乡村美景图、朗读课件、伴读音乐、事物卡片;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常喜欢。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唐代就出现过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才华横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
(板书:乡村四月)二、弄懂诗题师: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言师: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翁卷(教师板书:翁卷)三、知晓作者师:有谁了解翁卷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四、整体感知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一)、自由读(二)、指名读(三)、教师范读(四)、指名读(五)、齐读五、知诗情、悟诗意师:大家刚才读的非常有味道,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按照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小学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赏析
《乡村四月》赏析四年级语文教案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子规——布谷鸟。
②才了——刚刚做完。
【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乡村四月》
江南农村初
夏美景 紧张繁忙的 劳动景象
绿遍山原 白满川
③
①
②
,
子规 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 蚕桑又插田。④ Nhomakorabea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 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赞美。
静 乡村四月 四月桑田人未闲 动
景美 夏日水乡风光美
人忙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来宾市武宣县二塘镇朗村小学
赵凤池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能够熟练地读三首诗词,理解词语注释。
规
如
闲
插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景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人
词语解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读liǎo)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路小学丁少萍)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情境诵读,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结合本单元主题,学习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难点]:结合本单元主题,学习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体验乡村美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乡村,你觉得乡村美吗?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同学们,欣赏了刚才几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师:但见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令人陶醉!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写下了描写乡村美景的不朽诗文,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篇七百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写的《乡村四月》这首诗。
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四月即春末夏初的季节,正是农忙季节。
)(生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是翁卷,南宋诗人,字灵舒。
生卒年不详。
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市)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
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没有做过官。
他一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擅长写山水诗,也创作出了一些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
曾经隐居在一个深山村里,在那里搭了三四间小茅屋,种了些高粱和树木,安心自闲地写诗。
六十岁左右去世)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
1.把古诗自由地读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听老师范读,议一议,要读出怎样的节奏。
3.指句读,生自行评议,正音。
相机指导读准“了”“蚕”“桑”三个字,并了解多音字“了”的读音,应根据它的意思判断,读liǎo的时候,表示结束。
4.男女生合作读(前四后三)。
5.师生合作读诗。
(生读每句诗后,教师重复诗句后三个字。
)
6.学生配乐齐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品读赏句,想象悟情
(一)整体把握,感知古诗
师:咱们反反复复读了这么多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
现在请同学们把你看
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在诗中圈出来。
师:你看到的是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置身这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景美人忙
(二)学一、二句,感受“景美”
1.师:同学们,你从哪几句诗句中感受到乡村景美呢?
2.品读,感悟“绿遍山原白满川”。
①理解“山原”
师:(山陵和原野)山原其实就是丘陵小山。
那小山连着平地,平地连着小山。
交错着,绵延着,这就是——(生:山原)
②品读“绿”。
师:瞧,四月的乡村,遍地都是绿的,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你们还能在哪儿发现绿色?
生反馈:山下菜园里的菜,路旁的树,还有美丽的春江水……
③抓“遍”来悟景
师: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这么多的绿,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把它表现出来了,是哪个字?
师:一个“遍”字,给你怎样的感觉?(遍地都是绿的,我感觉到生机勃勃。
有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感受到乡村所富有的生命力,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④理解“白满川”。
(课件出水稻图)平展的稻田里映着天空的白光,波光粼粼,白茫茫一片。
⑤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
3.品读,感悟“子规声里雨如烟”。
①师:是啊,在江南的乡村四月,这样的青山水色,往往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同学们,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生交流:“杜鹃鸟的叫声”“春雨沙沙的声音”“蒙蒙细雨”……
③课件出示子规图及声音。
师:学生结合注释,知道子规就是杜鹃鸟,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布谷、布谷……”每当布谷鸟啼叫的时候,就在提醒农人们赶紧播种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嘛!现在这子规就在细雨中啼叫,你能给这幅图起个名字吗?
④板书:子规啼雨
⑤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师播放背景音乐深情朗读。
“闭上眼,我们仿佛走出了家门,看着自已美丽的乡村,这里有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
侧耳听,天空中传来了熟悉的歌声“布谷,布谷”……这是布谷鸟在歌唱,声音是那样清脆,是那样悦耳,在无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荡……我们屏住呼吸,继续听,我们听到了无数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草丛中,池塘边,小溪旁,树林里,田野里……慢慢睁开眼睛……”
从这两句诗中,能体会到诗人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
)
【结语】绿色山野,白满平地,如烟的细雨中,响起子规歌声,这真是一幅有声有色,意境优美的乡村画卷。
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生活在这里的人家,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三)学习三、四句,感受“人忙”。
1.学生齐读第3、4句古诗。
2.解读“蚕桑”,了解养蚕人的辛劳。
课件展出“蚕桑”“插田”两幅画面,指导读与悟。
(师简介:清晨农民要担着箩筐去桑园采摘新鲜的桑叶,采叶回家要把它们擦干净,一片一片放在蚕筐上,每天至少四次的喂养,清早、中午、下午、半夜,家家养蚕,户户忙蚕,蚕儿要上架了,从吐丝结茧到销售,农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养蚕要做这么多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农民插秧的时候,天空下着细雨,农民头戴斗笠,身披簑衣,雨水流进脖子里,脚踩进烂泥田里,整日弯着腰插着秧苗,你觉得怎样?)
——那就请你们时常记住这句话:(课件展示: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
)
3.抓字“才”“又”,体会“人忙”
师:在这样的乡村四月,人们忙着蚕桑、插田,插田、蚕桑。
如此繁忙的两个场景,诗人竟用了非常传神的两个字就串联了起来,是哪两个字?(才又)4.板书:养蚕插田(乡村四月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啊!)
5.这两行诗写出了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两行诗重在写人,“才”“又”看似平实的词,充分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
)请用一句感叹句来赞美一下辛勤劳动的家民们。
6.拓展:师:四月农忙季节,除了忙蚕桑、插田,还要忙些什么?用“才……又……”仿写诗句。
(例: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耘田又种瓜。
)
四、用优美文字描述乡村四月的美景
1.引导写作
师:(指板书)乡村四月的景色美丽迷人,令人陶醉,农民的劳动繁忙紧张,令人感动。
现在让我们根据诗意,根据课文插图,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将乡村四月的景象用文字生动地描绘出来。
紧扣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景物来描绘,写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繁忙紧张的情形。
给美景增添了无限生机,这是多么赋有生活气息的画卷!
2.学生写作
(配乐,学生写作)
3.指名学生在全班展示,读读自已的描写。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1.给自已的作品加上开头和结尾,写成一篇《乡村四月》的扩写。
2.用批注式阅读法自学《主题读写》与《经典颂读》相对应的文章,下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3.乡村四月
景美绿原白川热爱和欣赏
子规啼雨
人忙蚕桑插田同情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