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 1 ng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 e o② [村居]词题。

③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 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 [翁媪]老翁、老妇。

⑤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1 我会写: 宿: 住宿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 徐徐徐缓 徐步 清风徐 来 不疾不徐 篱: 丙. 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 下W Uo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 U宿舍xi口一宿xi u星宿剥:b o剥削b a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疏(疏远)蔬(蔬菜)茅(茅屋)矛(矛盾)篱(篱笆)离(离开)蜻(蜻蜓)晴(晴朗)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词三首》 最简单的翻译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词三首》 最简单的翻译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词三首》最简单的翻译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后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译文: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着黑夜逃跑。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本诗情景交融。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表现了战士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

趁着漆黑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

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最后一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1、兴,读xìng 杂兴,随兴写的诗,2、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1、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

2、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篱落:篱笆。

4、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5、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深,深远。

6、头:树枝头。

7、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

阴:树叶茂盛浓密。

8、急走:奔跑着、快追。

走,是跑的意思。

9、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10、无处:没有地方。

11、寻:寻找。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1、清平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翁媪(ǎo):老翁、老妇。

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10、卧:趴。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生字
1. 螺(luó):指一种软体动物,壳为螺旋形,有褐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在诗中,它用来形容山峰的形状。

2. 谙(ān):熟悉、了解。

在这首诗中,表示诗人对江南风景的熟悉和了解。

3. 炉(lú):用来烧火或取暖的设备,多为圆形或方形。

4. 岭(lǐng):连绵的山脉。

在这首诗中,用来形容山的形状和气势。

5. 峰(fēng):山的尖端或高处。

在这首诗中,用来形容山的形状和高大。

6. 缘(yuán):因为、由于,或者表示沿着、顺着。

在这首诗中,用来描述诗人顺着江水向上游走的情景。

7. 降(jiàng):下落、下降。

在这首诗中,用来描述云彩低垂,仿佛要降下雨来的情景。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和古诗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和古诗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和古诗词第一单元日积月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禛)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第二单元日积月累: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第六单元日积月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第七单元日积月累: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知难而进无坚不摧知难而退碌碌无为一曝十寒寸进尺退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古诗词六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唐·李白唐·刘禹锡唐·白居易宋·翁卷众鸟高飞尽; 湖光秋月两相和; 江南好; 绿遍山原白满川;;孤云独去闲。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词,其中包括了许多脍炙
人口的名篇。

以下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几首古诗。

登鹳雀楼
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作在唐代以及后世都
有着重要的地位。

《登鹳雀楼》作为他的代表作,被视为千古绝唱。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静夜思
李白
李白被誉为“诗仙”,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庐山瀑布
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以豪放、秀丽著称,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夜喜雨
杜甫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背诵和理解这些经典诗作,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我会认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锄(chú):锄草锄田锄头锄奸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稀(xī):稀疏稀客稀少稀粥稀饭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蜻(qīng):蜻蜓蜻蜓点水蜓(tíng):蜻蜓蜻蜓点水蝶(dié):蝴蝶宿(sù):住宿寄宿宿舍风餐露宿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茅(máo):茅草茅屋茅庐茅棚檐(yán):屋檐房檐帽檐飞檐走璧翁(wēng):老翁渔翁翁婿塞翁失马笼(lóng):竹笼、鸟笼赖(lài):依赖抵赖赖账百无聊赖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二、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三、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四、古诗赏析(一)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2、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三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三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
村居生字词三
7、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上课重难点复习笔记
1.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说明理由。

从落花未成阴推断应该是暮春季节。

3.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8、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
①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表现了农村夏忙时节路上宁静的场景。

②简介: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9、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词三首生字注音组词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词三首生字注音组词暮:暮色朝暮暮春暮年晨钟暮鼓
吟:吟诗吟诵吟咏呻吟吟风弄月
题:题字题目题材问题文不对题
侧:侧面侧重一侧侧身旁敲侧击
峰:山峰峰顶高峰洪峰峰回路转
庐:茅庐庐舍草庐庐山
缘:缘由边缘缘分有缘无缘无故
降:投降降伏降服宁死不降降龙伏虎
阁:阁楼阁下出阁闺阁亭台楼阁
费:花费消费费力收费煞费苦心
须:必须无须胡须触须花须根须
逊:逊色谦逊稍逊一筹出言不逊
输:输赢认输输血输送满盘皆输。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大全必背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大全必背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大全必背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 《江南逢李龟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 《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3.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 《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古诗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每首诗的意境和内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古诗词三首(共51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古诗词三首(共51张PPT)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
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 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 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 的湖水、山色相称。
想象: 将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的盘子,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君山想象成小巧的青螺。在诗人的想 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 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忆江南
江南好,
熟悉。
风景旧曾谙。
江边的花朵。
颜色鲜红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过火焰。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种植物,叶蓝
绿色,可提取青
能不忆江南?
蓝色染料。
翻译: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太阳从东方升起,阳 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 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 的火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
“诗仙”“诗侠”“酒仙”等称呼,是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tínɡ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 鸟/高 飞 尽 ,
孤 云/独 去 闲 。
相 看/两 不 厌 ,
只 有/敬 亭 山 。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 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这首词,解决问题: 1.说说你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
理解。
“旧曾谙”点明这首词是回忆江南景物 所作。“江南好”则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 江南春天的赞美。
2.这两句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样的表达效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 江水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和古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和古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一、语文园地一(古诗词)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禛)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二、语文园地二(为人之道)1.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子路》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三、语文园地三(气象谚语)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5.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四、语文园地四(关系成语)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2.运筹帷幄决胜千里3.出其不意攻其不备4.围魏救赵声东击西5.四面楚歌腹背受敌6.草木皆兵风声鹤唳7.兵贵神速突然袭击8.神出鬼没所向无敌五、语文园地五(生命格言)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六、语文园地六(古诗词)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七、语文园地七(关系成语)1.雄心壮志坚定不移2.坚忍不拔自强不息3.聚沙成塔集腋成裘4.持之以恒全力以赴5.知难而进无坚不摧8.知难而退碌碌无为7.一暴十寒寸进尺退9.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八、语文园地八(歇后语)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4.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2.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5.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3.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古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1、《村居》高鼎清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夜书所见》叶绍翁宋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竹石》郑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乡村四月》翁卷宋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七步诗》曹植魏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6、《采薇》佚名先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2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赠刘景文/冬景》苏轼宋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宋代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唐代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31、《春夜喜雨》杜甫唐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__________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__________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__________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知识点1】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剥:bō剥削 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生字拼音、部首、笔画、笔顺、结构、组词、基本解释查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生字拼音、部首、笔画、笔顺、结构、组词、基本解释查询
2、指无赖:耍赖。赖皮。他说话不算数,太赖了。
3、留在某处不肯走开:孩子看到橱窗里的玩具,赖着不肯走。
4、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抵赖:赖债。赖婚。事实俱在,赖是赖不掉的。
5、硬说别人有错误;诬赖:自己做错了,不能赖别人。
6、责怪:大家都有责任,不能赖哪一个人。
7、姓。
8、不好;坏:好赖。今年庄稼长得真不赖。不论好的赖的我都能吃。
tíng

12
竖、横折、横、竖、横、点、撇、横、竖、横、横折折撇、捺
左右结构
蜓组词
蜓的基本解释
见〔蜻蜓〕、〔蝘蜓〕

dié

15
竖、横折、横、竖、横、点、横、竖、竖、横、竖折/竖弯、横、竖、撇、捺
左右结构
蝶组词
蝶梦
蝶使
蝶粉蜂黄
蝶拍
蝶羽
蝶怨蛩凄
蝶恋蜂狂
蝶骨
蝶泳
蝶魂
蝶化
蝶翎
蝶裙
蝶影
蝶衣
蝶化庄周
蝶的基本解释
[ xiǔ]
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
[ xiù]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10
撇、撇、竖、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左右结构
徐组词
徐偃
徐霞客游记
徐再思
徐福岛
徐详
徐迟
徐冯
徐宅
徐达
徐趋
徐偃王
徐杜
徐卢
徐方
徐州会战
徐晃
徐的基本解释
1、缓慢:徐步。清风徐来。不徐不疾。
3、含水分多,浓度小:稀盐酸。稀饭。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诗两首1. 《春》•作者:朱熹•朝代:宋代•诗歌内容: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重点词语:o拂:轻轻地擦过。

* 嫩绿:颜色鲜艳而略带青色。

o润物:使万物滋润。

o静好:安静美好。

o细雨:细密的雨丝。

o滋润:使干燥的东西变得湿润。

o芳草:香草,指各种草。

o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o莺飞:黄莺飞翔。

o拂堤:轻轻地掠过堤岸。

o迟日:春光明媚的日子。

o江山:指国家。

o锦绣:精美华贵的丝织品,比喻景色美丽。

•写作手法:o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细雨、小草、黄莺等都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o运用比喻手法,将春光比作锦绣,将江山比作画卷,使诗歌更加优美。

•学习目标:o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o积累描写春景的词语,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o学习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 《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代•诗歌内容: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重点词语: *赠:送。

o汪伦:诗歌中的人物,李白的友人。

o青山:青色的山。

o碧水:碧绿的水。

o不及:比不上。

o赠君:送给您。

*桃花:桃树的花。

o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o友人:朋友。

•写作手法:o运用对比手法,将青山碧水与桃花的美丽景色与朋友情谊的深厚程度进行对比,突出了朋友情谊的珍贵。

o运用夸张手法,将桃花比作“千树桃花”,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学习目标:o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积累描写友谊的词语,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o学习运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第二单元:寓言两则1. 《亡羊补牢》•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人丢失了羊之后才去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及时改正错误,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之后才后悔。

•重点词语:o亡羊:丢失了羊。

o补牢:修补羊圈。

o悔之晚矣:后悔已经太晚了。

•启示:o要及时改正错误,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之后才后悔。

o要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多音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多音字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多音字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诵读和理解古诗词,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古诗词,其中必然包含多音字的应用。

多音字是指一个汉字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读音,让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了解多音字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三首古诗词,其中包含了多音字的应用:1.《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中的“白日”和“白”字都是多音字,分别可以读作“bái”和“bó”. 孩子可以通过这首诗了解到“白”字的不同读音,同时体会到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进取精神的鼓励。

2.《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中的“白”字和“白发”中的“白”字都是多音字,前者读作“bái”,后者读作“bó”. 孩子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学习到“白”字的不同读音。

3.《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中的“明”字和“明月”中的“明”字都是多音字,前者读作“míng”,后者读作“míng”. 孩子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学习到“明”字的不同读音。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词,孩子可以不仅提升语文素养,还能了解多音字的应用,增加诗词的乐趣,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希望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诗词的魅力,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愿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
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
磨拭过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
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
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

天上飘浮的
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
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
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

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
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

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
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
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
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
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