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知识点解析
解密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
解密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经济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中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考研中,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是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解密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微观经济学1.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的平衡将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在考研中,经常会涉及到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市场平衡等概念。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涉及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预算约束等理论。
效用最大化说,即消费者在有限预算下,通过选择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来达到效用最大化。
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面临的预算限制。
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消费弹性是解密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的关键。
3.生产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和成本等问题。
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成本函数描述了企业生产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了解生产者的行为模式、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原理是考研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有所不同。
了解市场结构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以及市场效率等概念是解密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的重要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的指标体系。
常考知识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收入总额、国内消费支出和国际收支等概念。
了解这些概念的计算方法和相互关系,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货币和银行货币是经济交换的媒介和价值尺度,银行是货币发行和管理的机构。
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等概念是宏观经济学中常考的知识点。
了解货币的功能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银行的角色和金融体系的运作原理是解密经济学考研常考知识点的重要内容。
经济学省考研重点知识点汇总
经济学省考研重点知识点汇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规律,在省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据重要位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经济学省考研重点知识点的汇总: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行为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应曲线的相交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指的是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成本则是指生产或消费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当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等。
4.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
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或服务出售的价格与实际售价之差。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可以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
5.弹性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的数量变动的相对程度。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等。
弹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市场的反应和消费者的行为。
二、宏观经济学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表示一定时期内该国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构成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2.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反映了一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体水平。
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需求的过热和成本的上升等引起。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纲知识点整理
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纲知
识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考纲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微观经济学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 供给与需求弹性
- 边际分析和边际效用
- 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2.市场形态分析和市场失灵
-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
- 垄断竞争市场
- 寡头垄断市场
-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
3.资源配置与市场优化
-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 政府干预的原因和方式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核算
- 消费、储蓄和投资
- 货币和货币市场
- 价格总水平和通货膨胀
-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2.经济运行与调控
- 总需求与总供给
-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经济增长与稳定目标
- 金融市场与金融政策
-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3.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因素和模型
-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城乡经济增长差异及协调发展
- 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考纲知识点整理。
希望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研究和备考准备,提高复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_注意: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建议以官方公布的最新考纲为准。
_。
经济学考研经济学重点概念整理
经济学考研经济学重点概念整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人类行为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考研经济学中,掌握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中的一些重点概念进行整理和解析。
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市场环境下,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供求双方的自由意愿。
1. 供给和需求供给指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可提供的数量,需求指市场上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达到一致时,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稳定不变。
市场均衡可以通过供求曲线的相交点来表示。
3.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经济学分支,关注经济总体和经济变动的规律。
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部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对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有调节作用,可以影响通货膨胀、利率、就业等方面。
三、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和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分支,关注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交互的规律。
1.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决策行为中的重要概念,可以用于分析消费者选择和生产者决策。
2.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考研经济学常见考点总结
考研经济学常见考点总结经济学作为考研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考生们备考的重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经济学考试,本文将对考研经济学常见考点进行总结。
下面将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三个方面展开。
一、宏观经济学考点总结1. GDP与国民收入: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则包括国内生产者的工资、利润和利息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GDP的计算方法,以及GDP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2.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指社会经济制度、收入分配格局、生产力水平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考生们需要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方式来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方式来影响经济运行。
考生们需要掌握两者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二、微观经济学考点总结1. 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需求指消费者愿意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供给则指生产者愿意出售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考生们需要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决定因素和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和市场的特点。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各种市场结构的特点、运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弹性分析:弹性指的是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变化程度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各种弹性的计算方法和意义,以及弹性的应用。
三、应用经济学考点总结1.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经济学考研是对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考研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论述。
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整体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对国民经济整体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宏观经济学考研中,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GDP、GNP等重要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
2.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3.货币与银行体系:熟悉货币的功能与货币供求关系,了解银行的角色和职能,掌握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
4.经济增长理论:了解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测度,熟悉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模型。
5.经济周期理论:掌握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解释,了解经济周期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6.国际收支:熟悉国际收支的结构和平衡条件,了解汇率制度和汇率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考研中,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市场供求关系:了解市场供求的基本概念和法则,掌握市场均衡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2.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的选择和偏好,了解效用理论和需求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生产者行为: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函数,研究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最优资源配置。
4.市场结构与竞争理论:熟悉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等市场结构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5.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了解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问题,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6.收入分配理论:熟悉收入分配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平等问题和收入再分配的策略。
三、运筹学与数量经济学知识点运筹学和数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在经济学考研中占有重要地位。
掌握以下知识点可以提高数量经济分析和决策的能力:1.线性规划: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最优解的求解过程和灵敏度分析。
经济学专业考研必备知识点解析
经济学专业考研必备知识点解析考研是每个经济学专业学生晋升的重要机会,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并掌握经济学专业的必备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经济学专业考研必备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宏观经济学1. 经济学基本假设:供求关系、理性经济人、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重要概念的解析和理解。
2.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需求管理、生产成本、价格水平、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因素。
4. 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5. 宏观经济政策: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二、微观经济学1. 市场与价格:市场结构、供给与需求、市场均衡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生产与成本: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生产效率等与生产和成本相关的重要理论。
3. 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4. 进一步讨论市场失灵: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市场结构的形成与影响。
5.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效用、理性选择、生产者效率等与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有关的理论。
三、计量经济学1. 线性回归模型:最小二乘估计、统计推断、模型检验等基本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2. 估计与推断:置信区间、假设检验、解释变量选择等在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方法。
3. 动态模型:滞后变量、差分模型等动态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面板数据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
5. 时间序列模型:平稳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等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经济学专业课程1. 计量经济学: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解释。
2. 价值理论:研究了经济价值的形成和转化,分析了价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运筹学: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中的决策问题。
全面解读黑龙江省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全面解读黑龙江省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
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市场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调控。
1.1 稀缺性和选择成本稀缺性是指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的特征,因此必须进行选择和取舍。
选择成本指的是由于资源有限而选择某一种用途所放弃的其他最高价值的用途。
1.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一种资源的最佳利用而放弃的最次好的利用机会所产生的成本。
1.3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消费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量。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二、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决定着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
2.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和数量下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需求曲线一般呈现出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数量需求下降。
2.2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和数量下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某种商品或服务。
供给曲线一般呈现出正斜率,即价格上升,供给数量增加。
2.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需求和供给达到一致时的价格和数量水平。
在市场均衡下,市场出清,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的自由运作下,资源配置存在效率问题。
这时,政府需要通过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3.1 市场失灵的类型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
3.2 政府干预的方式政府可以通过施行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引导市场资源的正确配置。
四、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研究市场中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结构。
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形式。
4.1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下,有很多卖方和买方,产品同质化,企业无法控制市场价格。
4.2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方,产品具有唯一性,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实现垄断利润。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解析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解析经济学考研是许多经济学爱好者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梦寐以求的机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经济学考研,本文将重点解析经济学考研中的高频知识点,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微观经济学1.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需求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则代表供应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供给曲线则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对消费者总效用的增加量。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当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时,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小。
这一原理对于解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市场需求曲线的形状以及社会福利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3.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以某一价格出售商品或服务所收到的总收益与其生产成本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则表示消费者以某一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所得到的总效用与其为获取该商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都是衡量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指标。
二、宏观经济学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可以从产出、支出和收入的角度进行计算,其中,GDP的支出方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指标来衡量。
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央行通常会采取货币政策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就业、失业和工资等问题的领域。
就业率和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等措施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突破难题的关键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突破难题的关键经济学作为考研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许多的知识点和理论。
对于考生们来说,掌握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解决难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将对考研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并提供一些突破难题的关键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考生们需要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定义及其变动原因。
此外,还需掌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绘制方法,了解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和产生原因,并能够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还需了解垄断定价和寡头垄断市场的行为特点。
3.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考生需要明确效率和公平的概念和衡量标准,并能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情况,以及如何权衡效率和公平。
二、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并能够计算和分析各项指标。
2.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此外,还需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3.经济增长与周期经济增长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要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并能分析经济周期的产生和特征。
三、经济学的难题突破方法1.理论与实践结合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解决难题的关键方法之一。
考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阅读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文献,提高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多角度思考问题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问题往往存在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考生需要具备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总结经济学考研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并掌握经济学高频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 弹性与需求关系: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以及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 弹性与供给关系:供给弹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市场供给曲线的影响因素。
2.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均衡条件以及长期均衡的实现;- 垄断市场:特点、垄断定价和垄断定量的条件、垄断利润最大化的规则;- 寡头垄断:特点与效益分析。
3.成本与生产关系- 成本理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成本曲线的图形与特点;- 生产要素的选择: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4.市场失灵- 外部性:负外部性与正外部性的定义、对策以及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区别;- 公共品:非竞争性与不排他性的特点、提供公共品的困境与解决方法。
5.效率与公平- 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与效率判定的条件;- 公平:利比最优状态与公平判定的方法。
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方法、收入法与支出法的关系;-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失业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的关系。
2.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经济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生产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 货币市场:央行的职能与货币供给的调控;-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国际贸易与汇率- 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与重要国贸易理论;- 汇率:汇率制度与汇率的浮动机制。
5.财政政策与财政税收-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与财政政策的调控效应;- 财政税收:税收的种类与税收的经济效应。
综上所述,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经济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梳理
经济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梳理经济学考研是对经济学知识和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是考生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途径。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和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供给与需求、市场均衡、GDP等- GDP的计算和构成- 宏观经济学的量化关系:收入-支出模型、货币量论-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2. 政府干预与宏观经济调控- 货币政策和货币供给- 财政政策和财政收支平衡-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 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二、微观经济学1. 供给与需求- 市场供求曲线与均衡价格- 弹性与收入影响-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2. 市场结构与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 垄断定价与效率- 垄断的盈利和市场调节- 市场竞争形式与效率3. 生产和成本- 生产函数与边际产品- 生产要素的决定- 成本函数和最优生产规模-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决策4. 价格确定和市场效率- 市场的完全竞争均衡- 不完全竞争均衡与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 竞价拍卖与最优拍卖策略5. 消费者决策和效用最大化- 效用函数与效用最大化条件- 边际效用和预算线- 代理与不完全信息- 风险决策和机会成本以上仅为经济学考研的部分重点知识点,备考过程中,考生还需结合考纲和题型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复习。
同时,以下几个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备考经济学考研也是十分重要的:1. 多维度学习:经济学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知识,考生需要同时掌握两个层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学习教材、参加辅导班、听课和阅读研究论文等多种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复习时间和自身情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避免遗漏关键知识点。
考研知识点经济归纳
考研知识点经济归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学科,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在考研的经济学科中,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运行总体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学科,涉及到国民收入、就业、物价水平等重要指标。
在考研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理,以及经济波动引起的原因和影响。
2. 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掌握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法和工具。
3.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以及跨国公司的运作方式。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和决策的学科,主要关注供求关系、价格决定以及市场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在考研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 需求和供给: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以及价格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2. 市场结构与垄断:掌握市场结构的分类,了解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和对策。
3. 生产成本与企业决策: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利润,以及企业如何进行决策。
三、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经济模型的构建和经济数据的分析等。
在考研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经济学模型:了解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2. 统计学和经济数据分析: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统计学工具分析经济数据。
3. 理论与实证:了解理论和实证的相互关系,理论和实证如何相互验证和修正。
总结起来,考研经济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三个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经济学是一门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要通过学习和了解实际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解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行为与决策。
考研经济学是指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经济学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考研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和调控的学科。
在考研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重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与循环、货币与银行体系、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等。
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了解GDP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2. 经济增长与循环经济增长与循环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同时,还需要掌握经济循环的理论模型,如凯恩斯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3. 货币与银行体系货币与银行体系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重点知识点包括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求关系,银行的存款创造和货币乘数理论,以及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货币政策工具等。
4.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
考生需要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掌握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和影响因素,以及通货膨胀对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5.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需要了解国际收支的结构和平衡调节过程,分析汇率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外汇市场的机制和政策调控。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如何做出经济决策的学科。
在考研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重点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生产者行为与供给、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
1.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和效用最大化原理,了解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归纳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归纳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行为和模式。
经济学考研作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考生的经济学知识掌握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梳理经济学考研的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和调控。
它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货币与金融、国民收入和国际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研究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和生产率的增长。
主要的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增长。
2.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性现象。
它包括经济繁荣期、经济衰退期、经济复苏期和经济萧条期。
理解经济周期对于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货币与金融货币与金融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着货币供应、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内容。
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调控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国民收入和国际经济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和。
国际经济研究着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贸易关系,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着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
它包括供给与需求、市场结构、生产与成本、价格决策和福利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1. 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着产品和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着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竞争程度和市场力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双边垄断市场等。
3. 生产与成本生产与成本研究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使用的成本。
生产函数、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等是分析生产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研究生考试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研究生考试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梳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
在研究生考试中,经济学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研究生考试中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点进行梳理。
一、微观经济学1. 市场供求- 市场的定义与分类- 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供给曲线的移动- 市场均衡及影响均衡的因素2.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及其变化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的最优化决策3. 生产与成本- 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关系- 短期与长期的概念与区别- 生产函数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 成本理论与成本曲线的绘制- 规模报酬与经济效益4. 市场结构与竞争模型-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 垄断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寡头垄断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对策- 垄断竞争市场模型的特点和对策- 垄断与垄断竞争市场模型的比较5.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 政府干预的目的与手段-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效果评估二、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运行概述-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与关系- GDP、GNI等宏观经济指标计算与解读 -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的原因与特点2. 政府与市场- 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与方法-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与限制3. 消费、投资与储蓄- 消费函数与消费决策- 投资决策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储蓄决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测度-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与类型- 失业的类型与测度-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5.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互补贸易与竞争贸易-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影响三、经济增长与发展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定义与测度- 扩展性与先进性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 农业经济学发展中的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长期增长理论2.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3. 经济计量与经济预测- 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单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 经济预测的方法与评估4.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一体化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评估总结:研究生考试中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等内容。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研知识点归纳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研知识点归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与资源配置相关的社会科学。
作为一门广泛而综合的学科,它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对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考研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能够提供的数量,而需求是指市场上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
2.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多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指的是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3. 生产与成本生产是指利用资源和技术的组合来制造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
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支付费用。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与生产规模无关的费用,而可变成本与生产规模成比例。
4.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5.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等。
6. 货币与银行货币是一种用作交换和支付的媒介,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性。
银行是货币的管理者和金融中介,它提供储蓄、贷款和支付等服务。
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的运作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7.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大,包括实际增长和名义增长。
经济发展则更广义,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福利的提高等方面。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8. 资本与投资资本是指用于生产和创造价值的货币或资产。
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到生产资本和固定资产等方面,以期望获得未来收益的行为。
资本和投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点梳理
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点梳理经济学作为一门提供关于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是考研经济学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
对于考研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熟悉并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方面,对经济学考研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运行机制-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宏观经济运行指标(GDP、CPI、PPI等)- 经济增长理论2. 货币与银行体系- 货币概念与货币职能- 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 银行体系运行机制3. 政府与经济- 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4. 国际经济与开放经济- 国际贸易理论- 汇率制度与国际收支平衡 - 外资与外商投资政策二、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1. 需求与供给- 需求与需求弹性- 供给与供给弹性- 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2.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垄断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 价格歧视与价格管制3. 生产与成本-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成本与生产成本- 产出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4. 管理经济学- 经济学与管理决策- 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 产权与治理结构以上仅为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点的基本梳理,具体的内容还需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学习。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学术论文和经济学专业书籍,以系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此外,考生还应注重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经济学考研中,除了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外,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考生的重要素质。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多做一些经济学习题和模拟试题,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和分析能力。
总之,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点的梳理是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准备,按照合适的方法和步骤来复习和总结。
祝愿大家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研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概述
-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核心观点。
2. 经济增长理论
-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 农业、传统工业时期和现代工业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式。
- 新古典增长理论和经济增长现象的影响因素。
3. 国民收入核算
- 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构成。
-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公式。
4. 价格指数
- 价格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 常用的价格指数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
5.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原因。
-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二、微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概述
-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核心观点。
2. 市场均衡与价格决定
-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特征。
- 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确定价格的过程。
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 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手段。
4. 生产要素的报酬和分配
- 生产要素的报酬形式和决定因素。
- 不同分配方式的优缺点。
5.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 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竞争程度。
-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以上是对考研经济学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济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解析
经济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解析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范畴,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下面将针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解析。
一、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上升。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就是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二、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在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经济学中,我们通常关注于边际效应的变化对决策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考虑是否继续增加生产时,我们需要分析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是否超过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我们就应该增加生产;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我们就应该减少生产。
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进行某种经济决策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所造成的成本。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每次决策都会导致其他可行选择的损失。
因此,我们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决策本身的好处,还要考虑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损失。
四、弹性在经济学中,弹性是衡量一种经济变量对另一种经济变量变化程度敏感程度的概念。
常见的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价格弹性衡量了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衡量了商品需求对于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交叉弹性衡量了一种商品需求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了解弹性有助于我们预测市场变动和制定政策。
五、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
它将决策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以评估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成本与效益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决策方案之间做出理性的选择。
六、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总产出的增加,它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经济学知识点解析2
一、底特律破产之殇及其启示
2014年7月18日,美国底特律市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背负近200亿美元沉重债务的底特律市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保护的城市。
底特律之所以提出破产保护,主要在于其财政状况恶化已经无法挽回,紧急接管程序无助于改善底特律的债务危机和破产风险,底特律面临巨大的长期债务负担、持续的财政赤字压力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等困难。
1.底特律破产之殇
(1)产业空心化是底特律没落的最根本原因。
底特律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办公设施等刺激增长的战略,这种大业和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违反了城市多元化的本性,使底特律依赖单一的汽车产业。
当汽车产业大厦集群空心化之后,大厦倒塌是时间问题,金融危机则推了一把这栋摇摇欲坠的大厦。
(2)与产业空心化相伴的城市人口减少是底特律破产的要素根源。
(3)底特律财政高度依赖汽车工业以及财政政策的非审慎性是底特律破产的财政根源。
由于汽车工业的空心化导致底特律财政收入极大恶化,而通过提高税率和新设税目使得底特律成为密西根州税负最高的城市,加速了中产阶级的迁出,财政收入状况进一步恶化,而持续的债务本息支出,最后使得收支状况难以维系。
2.底特律破产的启示
(1)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固守旧有模式对经济发展而言是危险的,结构升级是避免破产的最基础支撑。
(2)财政收入严重集中在某个领域是具有重大隐患的。
(3)财政收支审慎性是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是产业发展和有效就业,产业、城市、经济和社会应该协调发展。
(5)中央政府应该摸底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财政风险,及时有效整治地方财政风险。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现状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该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3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6万亿元。
三者合计达30.27万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截至2012年底,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当年GDP(518942亿元)的比率为36.74%。
三、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
1.经济体制因素
(1)分税制的影响: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分解的体制。
在此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下降,越来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补助。
尽管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但是它们承担的责任却是硬性的,而且任务艰巨,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粮食补贴等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出,这种财政分权特征客观上造成了在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相对增加或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权利却相对降低,从而形成财政收支缺口,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直接诱因。
(2)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地方还债责任
向中央转移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一大特点是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比重高,地方财政支
出依赖转移支付的程度高,且越往下层政府,依赖性越高。
中央政府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产生的缺口。
纵向财政不平衡引起的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会加大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救助预期,从而使地方的财政无纪律行为和借债增加。
作为主要转移支付方式的税收返还制度在设计之初就对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和讨价还价能力最大限度予以承认。
(3)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透明度低,提高了借债监管成本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与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年度性、统一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政治制度因素
(1)GDP主导下的政治激励制度使地方政府大量举债
我国特殊的官员选拔体制决定了对地方官员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得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提拔。
一方面,以经济绩效特别是GDP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激励激发了地方官员发展地方经济的热情。
另一方面,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和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控制能力使得地方政府主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招商引资来“助推”地方经济增长。
于是在面临现实转移支付额度约束和税收收入约束下,通过变相借债或变通融资加大财政支出就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
(2)官员任期较短且缺乏有效的债务审查机制,难以制约地方过度借债
官员任期短且变动频繁,导致地方官员的短期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于将借债成本转移给继任者,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借债惩罚成本,借债成本和收益的非对称性助长了当期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倾向于过度借债和过度支出。
并且,我国尚未形成严格、全面的官员离任时债务审查制度,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追偿机制,这都使得地方官员向后任转移过度借债成本成为可能,从而自身免于承担借债惩罚成本。
在这种模式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每一任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人”,都会本着这样的思路,享受借债带来的好处,同时将借债膨胀的成本转移给后任。
(3)不同区域、地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地方政府的借债负担
各级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采取了不断借债的措施,使经济建设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不同地区间的债务问题也不断涌现,各级政府为了赶超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往往忽视了本地区的收入来源,导致地方债务问题不断加深。
同样,我国地方政府也面临发展性财税政策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要提供有足够诱惑力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有时甚至还通过财政补贴来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发展性支出、加大转型期各种社会保障等支出,资金矛盾非常尖锐。
再加上分税制本身造成各地收支缺口增加,这些都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以及借债来缓解上述两方面矛盾,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
四、地方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不良影响
1.绑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受到限制,松不得也紧不得。
特别是货币政策,为控制通胀,需要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但顾及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和还本付息负担又不能过紧,尤其是不能简单提高贷款利率。
于是,折中的方式就是采取以稳定货币供应数量和信贷占GDP比为主的改进的货币主义政策。
2.挤出私人投资和消费
(1)通过挤占贷款额度挤出投资和消费。
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得不重新祭起信贷规模控制的手段,但地方政府贷款中的相当部分是不能违约只能展期的,所以会通过银行
的信贷配给挤出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
(2)推高名义利率。
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和开支推高通胀和名义利率,增加借贷成本,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3)加重家庭和企业的纳税负担。
政府不创造财富,只是分配财富。
政府的国内债务是“自己欠自己”,最终不论是地方政府自行还贷还是中央财政救助,“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债的始终是纳税人。
地方政府目前欠债越多,未来家庭和企业纳税负担越重。
3.严重影响后续投资增速
随着政府主导的“四万亿”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完工、商品房投资增速在调控中跌落、通胀常态化导致的货币信贷紧缩行为持续、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导致地方政府杠杆率降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明显下滑。
过高的投资率逐步演变成通胀、政府债务膨胀、银行坏账上升和经济内生动力枯竭,靠扩张的财政顶住经济增速是不可持续的。
4.阻碍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意味着政府需要通过减少税收和提高工资等,实现收入在国家与居民之间的再分配,从而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增加消费。
但政府财政负担上升大大压缩了收入再分配的空间,甚至不利于增加政府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五、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对策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财政体制
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实现经济分权,加快经济建设,进一步增强可用财力,解决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问题。
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有效的信息披露是提高债务管理效率的前提,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避免债务风险的发生,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不仅包括地方债务中的显性债务,也包括或有债务、隐性债务等等。
同时应该实行严格的债务投资决策责任制。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债务投资决策审核制度,杜绝行政领导随意取舍的行为,规范贷款资金的运行程序,严格核准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地方融资经验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都很发达,地方债务已经成为政府公债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像我国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需要借助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运行模式和经验,在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同时,汲取发达国家好的经验,完善本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系。
4.完善分税制财政体系,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
明确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分清偿债责任。
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职责的划分,必须按照决策责任与筹资责任一致性的原则,解决目前的事权错位问题。
决策主体至少应在原则上对所指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成本承担起责任。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