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信用体系改革思考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信用体系改革思考
反而 同时借鉴 民间金 融在农村金融服 务中的 制力的上层结构——以中国农业银行、 中 有给借贷 资金带来更大的回收风险, 成 功 经 验 , 文认 为 可 以将 农 民或 者 农 业 本 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为代表的 增加了资金 的保障系数。 其次, 传统 的精神 约束 。从 民间金融 生产 者 未 来 获 得 经 济 收 入 的 能 力 作 为 其 正规 金 融 机 构 ; ~种 则 是 存在 流 动 性 强 另
农村发展 的角度本着农 民的利益而予 以 到了蓬勃发展 。 如何利 用民间金融信用机 机 制 。 首先 , 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 系在 重新考虑 。在各种压力下, 农村 民间借贷 制中的成功经验 , 对正规金融信用体系进
正说 明了它的生命力。 因此 , 在 行合理改革, 将成 为关系到正规金融机构 金 融借贷 中所提供 的连带担保作用 不可 没有绝迹 , 当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展壮大 的关键性 因 忽 视 。在 中国 传统 思想 中 , 自己家 族或 保持正规金融较 民间金融 服务 的优势 的
是 的 实现 。 境等原 因, 我们发现民间金融的业 务规模 金融更加注重借款者现有资源的担保 , 源 于 其认 为借 款 者在 主观 上 是 恶 意 的 , 即 ( ) 二 建立 多层次的信 息收 集渠道, 有 和 范 围明 显 超过 了正 规金 融 。
也 充 根据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 点的常规调 借 款 者 即使 具 有 还本 付 息 的 能力 , 会 由 效地 解 决信 息不 对 称 和道 德 风 险 分利
我国农村金融理论的新思考
入而不断变化 。
党 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 中的相关 内容对农村金融 服务 创新提 出了新 要 求 。政策指 明了土地改革 的新方 向,也指 明农村金融应 紧跟土地 改革的 脚步 ,探索发展符合 当前形势 的各类农村金融业务 。我 国农村经济发 展 进程不断深入 , 目前 的农村金融制度 已无法适应 当前农 村环境 ,需要 立 足于 当前形势进行 改革 与创新 。国务 院总理 李克 强在 今年 正在 召开 的 “ 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 : “ 让金 融成 为一 池活水 ,更 好地 浇 灌小微企业 、‘ 三农 ’等 实体经 济之树 ” 。因此 ,农 村金 融多年 来一 直 是学术界研究 的热点 ,同时一直具有较强 的现实意义 。 就 目前我 国的实情 出发 ,不完全竞争理论与局部知识 论对农村金 融 的研究具有较强 的指导意义 ,能较好地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工作 。
二 、局 部 知 识 论
导作用 ,而不是直接推行相关金融政策 ,具体 做法包 括限制政府补贴 信 贷政策 、加强农村金融新政策宣传力度等。( 6 )政府可适当建立市场秩 序框架 ,鼓励特色化风 控体 系 ,鼓励 相关 机构 实行安 全制 度创新 与 推 广 ,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三 、个人的理解与看法 从农村金融改革的宏 观层面上看 , 不 完全竞争理论 和局 部知识论更 贴近我国农 村 目前的金融环境 ,所 提 出的政 策建议 也更具有 实际意义 。 因此未来我国农村 金融体 系指导理论应更 多的注重不完全竞 争论与局 部 知识 论的结 合。 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 到不完全竞争理论与局部知识论在理 论基础上 的差 异。不 完全竞争 理论针对金融危机进行反思 ,提 出政府在 维护金融 稳定方 面有着 不可替代 的作用 ,且通过 间接控制 的方式弥补农 村市场本 身存 在的不 足。这点对 于当前我 国农 村金融 实情具有 重大 的启 示意义 。 而局部 知识论 的主要观点是 政府干 预无法完全 解决不 完全信息 的问题 , 因此 国家 的相关政策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 的效果 。尤其是某些 地区官员 的错误政绩观 ,以及用强行摊派指标的方式完成相关改革进程 , 反 而破 坏 了农村金融市场 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 因此 ,结合我 国农村金融环境 的实情 以及两个理论 的矛盾 点 ,我们 应树立 以下观点 。 第一 ,由于竞争机制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因此局部知识论 可 以 很好地运用于我 国农村金融市场 ,应在特定情形下充分发挥局部知识 的 作用 。 第二 ,我 国农村金融市场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因此 ,政府部 门的 监管必不可少 。尤其是以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尚不规范 ,非正规金融 在 农村盛行 ,亟需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规范农 村金融市场 。 第三 ,政府的监管政策应真正做到结合实际 ,从小 处人手 。切忌 泛 泛而谈的无效对策。在某些情况下 ,某些 非正式 的金融 制度安排也许 能 取得奇效。就农村的小额金融服务而言 ,合适 的金融体 系必须适应农村 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农 户 的小额信 贷需 求的 特性。在 贷款 的返 还机制 上 ,依靠社区的道德约束力量或者 团体贷款成员 的连带 担保责任 ,即所 谓 “ 社会制裁 ” ,可能 比传统意义上 的法律 制裁更 有效果 。农村 普遍存 在的利 率较高的借贷 现象也不 能统一看作盘剥 性质 的 “ 高 利贷” 。在农 村金融 制度不完 善的特殊 时期 ,农村借贷是 由供需 以及成本 收益的综合 考量所决定 的 , 从这个层 面上说 ,私下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 在的意 义。政府应从制度上加 以引导 ,实现农村借贷的规范化 ;同时 。应严格 把 控借贷 的风 险,避 免出现 由于 资金链 的断 裂导致 农村 信用 体系 的崩 溃。只有把一些现 在法律 不允 许 的、地下 的借贷 行 为合法 化 ,转 为地 上 ,才能实现竞争 ,并通过竞争将利率控制合 理 的范 围之 内。 ( 作者单 位 :中央财经大学 )
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问题:(1)地方性和行业性创新能力不足。
农村信用社存在产品单一化、服务定位单一化、监管模式单一化、融资模式单一化等问题,缺乏对外部环境及客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2)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农村信用社存在风险隐患,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更多的风险控制挑战。
(3)资金流动性不足。
农村信用社资金流动性不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正常运作,并降低了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
(4)优势资源利用不足。
农村信用社缺乏利用社会、政府、金融机构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服务和新模式,以及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农村信用社改革对策:(1)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
要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渠道,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2)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要加强风险管理,规范评估流程,完善风险监测体系,提高风险意识,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3)改善资金流动性。
要加强财政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融资效率。
(4)优化资源利用。
要
充分利用技术、服务和模式,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及建议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及建议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失等问题。
然而,乡村振兴需要资金和金融支持,特别是在农村金融领域,目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探讨当前乡村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乡村金融存在的问题1. 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较少,且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外部资金需求,农村金融市场需扩大,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和发展。
2. 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除规模问题外,还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专业化和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3. 缺乏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机制传统的金融机制多采用以贷款为主的方式,缺乏以资本为纽带的更多投资机制。
这导致了传统农业生产中投资、发展机制单一化,难以支持更多的发展类型和更多的开放形式。
二、建议1. 建立符合农村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农村经济和发展需求,提供符合不同农业、乡村发展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针对乡村旅游和乡村垃圾处理等新兴产业,金融机构需要提供灵活的融资方案和专业的咨询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2.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例如,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防止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保障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
3. 完善农村投资机制,推广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在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还需要完善农村投资机制,推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例如,采用股份制和合作社制等多种形式,将资金和农民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投资回报率,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4. 加强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为了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应该注重培养农村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角色不容忽视。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改革
业银行在高 度商业 化 的经 营形 势下 ,为 了追求 大量 等 问题 ,吸收的存 款逐 渐减少 ,使 得农 业贷 款 的投
击,其信贷重点正由农村转向城镇、由农业转向商
业。其在农村业务 1渐萎缩 ,贷款趋 向于优质客户 , 3 逐步远离 了农 村 的 中、小 型客 户 ,逐 渐削 弱 了农 业
银行对农村 经济的支持作用 。 ( )农业发展 银 行 难 挑 国家政 策 性金 融 重任 。 3
紧密 的联 系 ,且 其 营业 网点 多 ,覆盖 面较 广 ,从而 获得 了大量 的农村 资金 ,但 在市 场经 济逐利 思想 的
农业发展银 行作 为 国家政策 性金 融机 构 ,其功 能上 影 响下 ,邮政储 蓄银行 和保 险式储 蓄从 农村 地 区转
结构 不合 理、农业银行业务 面过 窄、农 业发展 银行难挑 国家政 策性金 融重任 和农村信 用合作社 力量 日渐弱化。应通过 重塑农村金 融环境、调整农业银行 的业务 结构、深化 农村信 用合 作社 改
革 、建立 并完善 农村金 融法律 制度 和正 确 引导 民间金融 活动等 措施 提 高农 村金 融体 系为 “ 三
2 农 村 民 间金 融机 构 的 现 状 、
现乱集 资的问题 。 2 、调整农 业银行 的业务结构 ,增 强农 业发 展银
行 的 支 农 力度
首先 ,要 拓宽农 业银 行 的业 务种类 ;其 次 ,合 理布局农业银 行 的营业 网点 ;三是加 大对农 业基 础
民间金融机构 主要有 农 村合作 基 金 、合会 、私
蔡益华 ,
(.湖南农业大学 经 济学院,湖南 长沙 4 02 ; 1 1 18 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会计系,湖南 长沙 40 0 ) 12 5
农村金融的缺点与改善思考
农村金融的缺点与改善思考
农村金融存在以下缺点:
1. 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分布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服
务的覆盖,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和服务。
2. 财务信息不透明:由于农村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家庭经营、小农户等非正规经济组织,其财务信息不够规范和透明,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导致难以
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3. 风险管理不完善:农村金融面临各种风险,如农作物种植的自然风险、市场价格的
波动风险等。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和
手段来应对这些风险。
为改善农村金融,可以考虑以下思路:
1. 加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
构数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2. 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和透明度: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村财务信息平台,推动农村企业
和农民将经营数据纳入统一的财务报告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3. 开发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引入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
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担保、农村小额贷款等,来应对农村风险,提供更加丰富和有
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4. 增加金融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
意识和理财能力,增强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金融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提供更加广泛、便捷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透明度,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参与度。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和服务水平。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较窄,很多农村地区仍存在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无法满足不同农户和企业的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不完善,存在着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
第四,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缺乏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提升服务覆盖面;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满足不同需求;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只有通过持续努力,才能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更好地发展,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1.2 问题意义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信用建设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提高农民的信用水平,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
农村金融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通过农村金融的支持,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需要加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问题一: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导致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难以获得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对于偏远山区或边远村庄的农民来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增加了他们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许多农村居民还存在着对金融服务的认知不足,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机制演变 (2)1.1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1.2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及其反思 (2)2.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 (3)2.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3)2.2弱质农业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4)2.2.1农业的基础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4)2.2.2弱质农业对农村金融的重要影响 (5)2.3 弱势农民的收入及其对农业金融的影响 (5)2.3.1弱势农民的收入特征 (5)2.3.2农民收入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5)2.4薄弱农村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6)2.4.1薄弱农村的体现 (6)2.4.2薄弱农村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6)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建议 (6)3.1解决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想 (7)3.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7)3.3合理运用民间金融的优势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理论如何回答金融体系构建问题和各国在实践之中如何建立各自的金融体系。
尝试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与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在过去的经验。
尝试从环境角度,对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经济环境——农业农民农村进行比较充分的分析。
尝试从现实角度,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还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机制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金融体系体系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引言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与发展中国家相同的问题,同时也有独特的困难,农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又严重影响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也没有很好的担当起“三农”的重任,两者似乎陷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亟需建立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必须加快金融体系构建和完善,以求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进展和质的突破。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郭培华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3期伴随着金融发展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延伸,农村地区的金融开展主体出现了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各种村镇商业银行等机构。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呈现着社会结构以及政治、文化等制度因素的差异化,导致全国各地区农村金融的实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些地区经营良好、稳健发展,而有些地区农村金融机构逐步陷入经营困难的处境,甚至被取消试点资格、退出市场。
本文仅针对农村中存在的部分实质性问题,提出提升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希望能对当地的农村金融提供建设性建议,进一步更好更快地发展地区经济,改善民生,提高农村居民金融消费水平。
农村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层次的上升,使得人们对金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
但由于受农村区域内金融结构的影响,传统生搬硬套的经济理论已无法扎根于农村,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又必须结合区域经济进行,如果没有了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撑,则农村经济很难走向大规模扩张和循环经济发展。
农村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健全农民的资金借贷规范性和完善农村信用平台建设。
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实际居住在中国城镇的总人数是90199万人,占63%;居住在中国农村的总人数约为50979万人,占全国36%。
同2010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比较,中国农业人口比例减少了14.2%。
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济发展状况;在农村走访的时候发现,越是经济落后的农村消失得越快,人员流出越多,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农村消失。
二是年轻人流失;现在愿意留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多的年轻人被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基础设施、经济收入等所吸引,这样会造成农村消失速度加快。
三是耕地已经无法满足农民需要;在农村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40岁以上的农民也选择外出打工,很大程度是因为土地对他们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仅仅依靠种地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样也造成了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
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战略,而金融服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针对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的几点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一、金融服务的创新和普及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普及率也不高。
首先需要在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满足农村人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例如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更为便捷的移动支付和电子银行等金融工具,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并巩固和拓展农村金融领域的市场份额。
同时,应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的服务机构和系统,加强对私人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操纵市场、提供欺诈和低效的服务。
二、金融资本的投入和保障体系的完善乡村振兴需要资本的投入,金融机构是最具活力和能力的金融资源之一。
在促进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投入力度,推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对农村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实行利率补贴。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保障体系,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因素,可设立和推广保险产品,建立以农村信用资产为抵押品的农村创业金融服务系统。
三、金融服务的逐渐精细化促进乡村振兴所需要的金融服务需逐步精细化。
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乡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当地经济情况,而且应该进行深入的客户调查和风险评估,为乡村创业者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以提高各种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审批贷款、发放贷款和核查贷款时,金融机构应该制定更为科学的标准和流程,并在征信和风险控制方面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个性化风控和信用评估。
总的来说,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动金融工具和机构创新,加大金融投入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保障体系,使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何传新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渠道、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意识以及改善农村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改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制度建设创新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有成熟的金融投入作保障,需要构建一套开放的、多主体竞争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新农村长远发展需要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作支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保障,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谐发展,并逐步成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但过去的十几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未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一些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先天性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深层次需求,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金融服务系统不完善。
基于相关金融政策、机制、体制等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还普遍存在很多缺陷,诸如法人治理不完善、财务包袱重、资产质量差、风险补偿能力低等问题,限制了其服务作用的发挥,不能满足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
此外,针对开展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几乎还是空白,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出现金融服务和谐共赢局面的几率很小。
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失衡,积极的服务环境稀缺。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方面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主要范围仅限于粮棉生产,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明显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建设的各方面的需要。
随着我国粮棉油购销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粮棉流通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保护价收购范围日益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窄,其现有的业务量与人力资源及机构设置不相配套,存在金融资源浪费的问题。
202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总结
202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总结引言: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不少人认为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202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
本文将对202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改革成果:1. 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注重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压缩机构层级,简化决策流程,减少决策层级,提升响应速度和决策灵活性,提高管理效能。
2. 金融机制创新:农村信用社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金融创新。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3. 信息技术应用:农村信用社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信息系统,并提升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通过信息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实现了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4. 风控管理能力提升:农村信用社加强风险管理,提升风控管理能力。
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控,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防控金融风险。
二、发展成果:1.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农村信用社通过改革创新,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
提供了更多、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农村信用社通过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增加贷款投放,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村庄建设的进步。
3. 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扩大:农村信用社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扩大机构规模。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经营能力,扩大业务覆盖面,拓展金融服务网络,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
个金融机构安排了相应的“三农”金融服务项目,金融 机构有了分工后必须按照政府意见执行。若政府安排 工作人员监督,主动和金融机构合作,政府和金融机 构的协同性较好,可充分发挥相应帮扶政策,让更多 “三农”金融政策落实,有效帮助农村客户。但是即便 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机构依然更愿意选择规模较大、 抵押物品较多的农村经营主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个 体化或小规模农户基本已经被挤出了金融服务范围 内, 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工作并不平 衡,还需进一步改进。 2.2 金融供给管理模式与“三农”客户的属性不匹配
受到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交替成本约束等影 响,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多为高净值客户及大中型企 业,金融机构的人员配备、风险控制体系、技术支撑及 业务流程等均围绕着各类高净值客户[8]。但是从实际 调查结果发现,多数“三农”客户并不满足高净值客户 的特点,这些服务体系和客户属性不匹配。在农村金 融发展过程中, 各个商业银行虽然积极响应政府号 召,积极在相应农村设置金融机构,创建“三农”信贷 业务,结合该业务活动制订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为农 户提供了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信贷产品,但是这些金 融产品主要提供给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户。部分农户 的经营规模较小,实际农村金融需求属于小额信贷供 给,所以金融机构对这一业务并不重视。
国农村分布在各个地区,所以农村金融的调控与监控难以按照统一步调进行。 在我国金融行业进入高速发
展状态后,农村金融逐步凸显出来。 从金融体系分析可发现,农村金融是我国最薄弱的金融体系部位。 但是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金融也迅速发展。
然而,农村金融改革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金融体系的构建,金融服务的改善,金融业务的创新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
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农村金融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农村金融结构中,农村信用社仍然是主要服务对象,而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进入和推广还不够充分。
农村金融结构不够合理导致了农村居民融资难、融资贵,也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个问题: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农村金融的服务创新不足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过去农村金融主要依靠传统的借贷、存取款、支付结算等业务进行服务,而现代金融业务对农村金融的要求更高,比如建立信用体系、推广电子支付等。
然而,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第三个问题:农村金融监管不规范农村金融监管不规范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规模较小,监管难度大,导致监管不规范。
还有些金融机构甚至存在违规操作和不良信贷行为。
对策第一个对策: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为了解决农村金融结构不够合理这一问题,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推动其他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拓展服务。
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的互利合作。
第二个对策: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为了提升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广并提升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和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各种形式,如电子支付、网络金融等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第三个对策: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需要建立规范的监管体系,以保障农村金融机构的合规运营。
同时,也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和控制,大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行为,提高金融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讨
我 国 农村 金 融体 制 改革 探 讨
张 前 周 ( 安 市碑 林 区信 用联 社 西 陕西西安 7 06 ) 10 8
【 摘
要 】 本文从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着手, 通过对 国外金融体制的借鉴 , 结合 我 国国情提 出改革建议 : 正视我 国农 村金 融的二元
直处于 落后 地位 。虽然政 府 已经 制 订相 关 政 策扶 持 农村 经 济发 农村 金融 有多 元化且 结构 复杂 , 是在 其运作 和发 展过 程中都 紧 紧 但 展 , 是 由于资 本市场 的发展 规律 是资 本都会 向 良好 的金 融生 态流 围绕 如何 满足和 支持 农业 发展 这 一 大前 提 。紧 扣这 一 前 提 的资 本 但
目前 , 国农 村金 融信 用 几乎 集体 缺失 , 其原 因主要 有 以下 我 究 几点 : 首先 , 农民没 有诚 信 意识 , 贷 款等 同于 国家 的 扶贫 款 , 一些 将 经 常逃 避贷 款债务 。第 二 , 由于 相 关技 术 和 手段 落 后 , 法 对个 人 无 和企业 的信 用做 出量化 评 价 , 无法 建 立 起有 效 的监 管 系统 。第 三 , 适 用于农村 金融 环境 的资产 抵押 物过少 , 不少 农村企 业为 获得贷 款 进行 财务 舞弊 , 提供夸 大或虚 假 的会计信 息骗 贷 , 致坏 账 、 账 比 导 呆 率逐 年上 升 , 而引发 资金 无 法正 常 运动 等 一 系列 的严 重 后 果。 从 管落 到实处 。 3 建 立规 范透 明的农村 金 融信 用体 系 、 最后 , 法律 意识 过于淡 薄也 是农村 金融信 用缺 失 的一个重 要原 因 。 3 农 村金 融市场 尚未 形成规 模 、 前文 已述 及目 前我国农 村金 融信 用集体 缺失 带来 的严重 后 果 , 农业 自古 以来都 是 国 民 之 根 本 , 是 由于 我 国特 殊 的 历 史原 说 明加快建 立规 范透 明的农 村金 融信 用体 系已经 刻不 容缓 。 但 因 , 农业 投入不 足 , 对 无法进 行现代 化 的农业 生产 , 而导 致严 重 的 从 建立农 村金 融信 用体 系可 以从 以下几 方面入 手 : 产能 不足 , 农业在 我 国是 弱质产业 , 民收入 低 , 农 无法 为形 成 一定 规 第一 , 高失 信 成本 , 农民 和 农村 企业 意识 到 信 用缺 失 的后 提 使 模 的农村 金融 市场创 造先 决条件 。 果, 从根本 上改 善农 民和农 村企 业对金 融信 用的认 识 。 二、 对农 村金 融体制 改革 与构建 的对 策 第二 , 向政 府要 求技术 支持 , 适当 引进信 用管 理技 术和 设备 , 或 便之 适合于 农 村金 融环 1 正视我 国农村 金 融的二 元结构 特征 , 鉴 国外相 关成 功经验 在 原有技 术和 设备基 础上 进行简 化和 改造 , 、 借 美 国有着 完善 的农村 金融服 务体 系 , 完 善的服务 体 系是 美 境 , 这种 尽量不 造成 技术 和设备 设施 的浪费 。 国经济发 展 的必然产 物 , 同时也 为美 国经济 基础 建设发挥 了不 可 或 第 三 , 村企业 贷款 资质进 行严 格审 查 。这 要求 财政 部 门对 对农 杜 缺 的支撑 作用 。借鉴 美 国的成 功 经验 对 我 国农 村金 融 改 革与 发 展 农 村企业 的财 务状 况 进 行实 时 监 督 , 绝 财 务 信 息夸 大 或造 假 现 象, 使财务 信 息反映 企业 当前 的 真实 状 况 , 为在 向 农村 企 业 提供 可 有 重要 意义 。 美 国一 直 是多 元化 国 家的 代表 , 人 口和文 化 构成 非 常复 杂 , 信 贷服务 时有 一个 标准且 真实 的依 据。 其 而 这种 复杂多 元 的特性 也直 接 映射 到 美 国农 村金 融 的构 成 中 。美 第 四 , 以考虑 在一 定程度 上扩 大农村 金 融市场 的金 融资 产与 可 国农村 的基础 性金 融渠 道有商 业银 行 、 险公 司和政 府支持 的农 贷 实物资 产的替 代范 围 , 农 村 金 融的 融 资 工具 , 时这 也 可 作为 保 增加 同 机构, 而民 间自发 形成 的如合 作信贷 和私 人借贷 也是 其农村 金融 的 提高失 信成本 的 手段之 ~。 重 要组 成部 分。美 国政府 没有 回避和 抑制这 种复 杂多 元 , 是 以国 而 三、 论 结 综 上所 述 , 家经济 发 展 以农村 经 济 为基 础 , 国 而农 村经 济 核心 家金融 为支撑 点 , 国农村 金神 提供 良好的 引导和相 关 的政策 扶 为美 通过 发 持 , 进一 步明确 商业 银行 的作 用 和服 务 范 围 ; 断 开发 农 业保 险 则是农 村金 触。所 以我 国农村 金融 的改 革与构 建势 在必行 , 如 不 险种 ; 民间借贷 进行监 督 和 管理 , 立有 效 的信 用 评价 系统和 为 对 建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成熟的农村信用体系不仅可以节约农户借贷本钱和时间、加快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农村扶贫等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
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没有明确的标准,使得构建农村征信体系处于无法可循、无法按章操作,造成了农户信息采集困难,难以顺利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2.信用意识淡薄由于我国征信业的开展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的关注度还比拟低。
而且受地区经济开展落后、受教育程度和金融知识普及较少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造成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定困难。
3.缺乏明确的评级标准对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信用评级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我国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而且农户由于个人流动性强、注重隐私、收入不确定等因素,难以准确把握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大了信用评级的难度,造成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农户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类似“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相关制度建设在《征信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农户征信规章制度,为农户征信活动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
例如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评级工作进行标准、明确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制度、农户信用信息保护制度、农户信用信息的公布、使用、标准信用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的各种行为等,正确处理好农户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隐私权、查询权、知情权、异议权,增强具体工作实施的合法合规性。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承担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的大任,也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农村金融稳健运行的重要抓手。
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局面,也使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重要而紧迫。
一、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实践与成效2013年以来,市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和各涉农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下,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人行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工作局面,搭建起了金融信贷向农村有序流动的新通道,为解决农村“融资难”探索出了新路子。
(一)构建合力推进工作局面。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印发了《关于推进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
二是人民银行两级支行纵向全力推动,全市各涉农金融机构全力配合。
三是镇、村两级政府积极参与,在搜集农户信用信息档案、第三方评价等工作环节给予大力支持。
2014年9月,由市委政府牵头在试点地区开鲁县召开了“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暨专业信用合作社推广应用现场会”,把试点地区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翻开了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崭新一页。
推进会议的召开、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推进机制的建立,为在全辖开展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对农户、农民专业组织等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增进和诚信培育,发挥信用信息服务“三农”、服务金融机构、服务政府的作用,支持“三农”领域经济主体融资,促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构建统一信息采集指标体系。
人民银行中支按照自治区人民银行研发的《自治区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信息系统》,高起点建设“统一系统、统一标准、统一评级”的信息采集和评价机制,统一进行信息采集和评级,实现了信息录入、信用评级、信息查询等功能,建立了适合辖区农户特点的信用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对农户的家庭概况、经济状况、社会评价及信贷状况进行分别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信用体系改革思考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在正规金融功能日益萎缩的同时,尽管受到了法律地位和经营资格等限制,民间金融却得到了蓬勃发展。
如何利用民间金融信用机制中的成功经验,对正规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将成为关系到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
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二元结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中呈现二重结构特征,一种是存在发达而富有控制力的上层结构——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另一种则是存在流动性强且分散程度高的下层结构——民间借贷、钱庄、典当等民间金融组织。
它们之间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其是否为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所承认,是否具有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开办金融服务业务的资格和权利。
鉴于中国农村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等原因,我们发现民间金融的业务规模和范围明显超过了正规金融。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常规调查汇总报告,1995年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24.1%,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占5.5%,私人借款占67.9%,其他占2.5%;2000年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29.5%,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占0.4%,私人借款占68.4%,其他占1.7%,说明农村民间借贷仍然是农户借款的主要来源。
二、民间信用机制在民间金融活动中的表现及特点
借用沈净在《农村社会民间信用机制的实证分析》中所列示的案例,我们发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环境和传统背景是决定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之一,农村的民间借贷有着许多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信用环境条件、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在金融借贷中所提供的连带担保作用不可忽视。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当自己家族或宗族中的成员出现困难时,很容易从其他成员中获得帮助。
民间金融不单以借款对象的信誉、财产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经营方式非常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因此,这种经营模式非但没有给借贷资金带来更大的回收风险,反而增加了资金的保障系数。
其次,传统的精神约束。
从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在经营理念方面,我们发现二者具有截然相反的认识,民间金融更注重借贷者的未来经济收益和家庭因素,是源于其认为借款者在主观上对于还本付息是善意的,即当借款者具有归还借款和利息能力时会主动地承担本项义务;而正规金融更加注重借款者现有资源的担保,是源于其认为借款者在主观上是恶意的,即借款者即使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也会由于利益驱动而逃避义务。
笔者认为,正是这种经营理念上的区别,造成了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对借款对象的不同态度,是造成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再次,民间金融组织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和允许借款者继续融资方面,还把借款资金的用途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标准。
即这种资金用途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符合公序良俗的标准,是否能够为未来获取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三、借鉴民间信用机制的成功经验对正规金融服务进行改革
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一直不为政府认可,然而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三分之二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时,这个问
题应当从农村发展的角度本着农民的利益而予以重新考虑。
在各种压力下,农村民间借贷没有绝迹,正说明了它的生命力。
因此,在保持正规金融较民间金融服务的优势的同时,我们应借鉴民间信用机制中积极的方面以对正规农村金融服务进行改革。
(一)调整各正规金融结构的贷款发放评价标准。
考虑到目前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可用于抵押担保的物品贫乏的现状,同时借鉴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可以将农民或者农业生产者未来获得经济收入的能力作为其中的主要标准,如将未来经济收入的现值和现有担保物品的价值分别规定50%的比重,然后再乘以各商业银行的贷款率来决定贷款金额。
同时,还应当对借款资金的投向建立完善的事前调查、事中监控和事后效果评价机制,以保障未来经济收入的实现。
(二)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收集渠道,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充分利用各级信贷员在不同范围内的信息优势,并将不同渠道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验证,从而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再利用分级汇报制度使借款者的信用状况及时地反馈到信贷决策部门,然后由信贷决策部门最终决定贷款的发放与否和发放金额。
在贷款发放完毕后,各级信贷员应对贷款的使用、回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建立借款者信用档案,对其履约情况进行详细记载,甄别出信誉不良的借款者,从而进一步降低信用风险。
(三)重视农村社区本地信用资源的利用和同正规金融的整合。
在将民间信用机制融入到正规金融服务中的同时,应采取措施保护以地缘、血缘和人缘为限的独特的农村本地信用机制,使其融入到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从而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使改革更切合农村社会。
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构建需要的配合与支持
一个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不仅仅依靠其自身的完善,还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这样才能使信用体系更好地发挥风险控制、信息传输的作用。
因此,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以下方面的配合与支持:
首先,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在农村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净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完善社会信用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降低和减少诚信缺失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不可预见性和后续贷款行为对农村金融环境造成的冲击。
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建立长远的信用环境治理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评定等级,建立征信系统,向有关部门提供可靠的诚信信息服务,对农村信用环境实行标本兼治,切实推进农村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改善。
当前,应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管理体系,扩大系统的整体功能,将登记范围扩大到农村所有企业,把乡村企业纳入咨询管理系统,为金融机构贷款、保全金融债权提供服务。
健全当地资信认证、会计事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协调引导建设征信系统,打造良好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
再次,根据农村具体情况,建立适合农村金融发展要求的信用评价机制,达到对贷款风险有效评估。
当前,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
由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