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医院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管理初见成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一、引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的出现和传播给全球的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挑战。
这些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抵抗力,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医院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医院需要制定和执行一套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二、多重耐药菌的识别和监测1、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于所有确诊或疑似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或共同隔离,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
2、加强临床监测:定期对重点病人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包括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部位,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3、实验室诊断:实验室应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能力,包括及时、准确地检测和报告多重耐药菌。
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在接触患者或处理医疗物品前后都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
2、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处理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应使用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以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而导致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规定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四、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措施1、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一旦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消毒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等。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强化培训和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的认知和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意识。
五、总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加强临床监测、强化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干预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干预发布时间:2023-06-28T10:18:24.29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2月2期作者:赵利[导读]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干预赵利(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300)【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措施预防控制的效果。
方法:自2022年1月~7月期间取我院ICU室治疗期间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均实施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干预,另选取2022年8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未采用感染防控措施。
统计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来源部位分布以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18例,感染率为18.0%;观察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7例,感染率为7.0%,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的感染菌株来源主要部位是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病房卫生评分(71.46±2.19)分,手部卫生评分(68.27±1.36)分,住院时间(21.45±5.17)d;观察组病房卫生评分(92.07±3.64)分,手部卫生评分(87.26±2.53)分,住院时间(13.54±3.73)d。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有较高应用价值,可给予推广。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caused by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 From January to July 2022, 100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during treatment in our ICU were tak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systematic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implemented., 100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during ICU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l of which were implemented systematic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other 100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the ICU admitted between August 2022 and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not adopted. The incid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sites and the combined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18 cases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occurred in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8.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 patients were infected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7.0%. The incid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fection strai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ainly from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nd urinary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ward hygiene score was (71.46±2.19) points, the hygiene score was (68.27±1.36) points,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21.45±5.17)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ward hygiene score was (92.07±3.64) points, the hand hygiene score was (87.26±2.53) point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13.54±3.73) 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ward hygiene score, hand hygiene scor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ICU,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atic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which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could be popularized in hospitals.[Key words]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in ICU;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ursing interventionICU属于急危重症患者集中区域,收治患者大多伴有数种基础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危重,容易发生感染[1]。
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
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特别是在医院环境中,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风险更高。
因此,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以及相关措施。
一、加强感染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第一步是加强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委员会: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控制政策。
委员会应该由医院的感染控制专家和相关科室的代表组成。
2. 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接受必要的手卫生培训,并在适当的时候正确洗手或使用消毒剂。
此外,医院还应当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以便随时随地进行手卫生。
3.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制定规范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
特别是在病房、手术室和器械消毒区域,要确保消毒措施严格执行,以杀灭多重耐药菌。
4. 有效管理抗生素使用: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此外,医院还应积极推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技术,迅速获得患者的细菌感染信息,并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二、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报告除了加强感染控制与预防,还需要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工作。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追踪多重耐药菌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下面是一些相关措施:1. 建立感染信息系统: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信息系统,包括记录感染事件的数据库、统计分析工具和追踪系统。
这样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控感染情况,为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医院需要定期对患者和环境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筛查,包括对患者的标本和医院环境的采样。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医院了解感染的流行趋势,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感染传播。
3. 健全感染报告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及时上报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infection,MDRO)是指对各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病。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成为医疗机构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需要制定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策略。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抗生素使用的准则和方法,避免过度、滥用抗生素。
首先,医院需要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每个科室、每位医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其次,医院应成立药物监测委员会,负责审核和审批抗生素的使用,并对使用不当的医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此外,医院可以采用合理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措施,如术前预防使用等,并及时纠正和改进使用误区,确保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二、加强医院环境清洁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防控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环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包含明确的环境清洁标准和操作规范。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环境清洁队伍,负责对各个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并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和消毒剂。
此外,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和处置,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通过加强医院环境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风险。
三、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感染监测和报告是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状况、发现潜在感染传播源和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手段。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明确感染监测和报告的要求和流程。
对于每个病例,医院应建立完整的监测档案,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报告。
同时,医院应制定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上报感染信息,并对感染事件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
此外,医院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电子化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提高感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评价分析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效果评价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9年前三季度临床科室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探讨我院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及抗生素耐药原因,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发生。
方法统计2019年前三各季度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分析科室前三季度检出菌数和排名前五位检出菌,统计2019年1-11月份我院多重耐药监测结果,比较每季度检出的耐药菌株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占比(%),公布全院前五位耐药菌抗菌药物敏感率,提高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从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2019年前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进行分析;完善我院多重耐药监测、报告、处置流程和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结果临床科室送检标本阳性检出率呈递增趋势,其中ICU在前三季度中检出菌数量最多,也是多重耐药主要分布科室。
送检主要标本类型为痰、尿、血,监测得出前五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中耐药菌株随阳性检出率递增而递增,耐碳青霉烯类菌占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结论临床应提高送检标本率,明确病原性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者:刘丽霞保定市清苑区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通讯作者:邢聪聪保定市清苑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执业药师杜绝滥用,提供手卫生依从性,有效落实多重耐药菌合作机制,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发生仍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面临重要挑战。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效果评价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也是医院院感科重要监测管理内容,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病原菌[1]。
目前抗菌药物的品种日益更新,临床存在不合理使用、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医院感染防控中抗菌药物是管理重点。
ICU 是感染性疾病高发区,主要病原菌常为多重耐药菌,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四种菌株构成比高[2-3]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 严密的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种类、耐药性等,并及时报告和分析结果。
2.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 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包括对病房、手术室、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存在。
4. 严控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 隔离感染患者:对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将其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独立洗手间、专用器械等,同时医务人员在与感染患者接触后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
6. 提高患者的自我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7.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一些制度措施,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医院应与各级卫生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2)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药学部门、微生物实验室、 感染管理部门等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进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
VS
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和交 流活动,引进先进的防控技术和经 验,不断提高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 水平。
空气传播
在医疗环境中,多重耐药 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特 别是在密闭的环境中。
水源传播
医院内的水源,如供水系 统、医疗器械等,也可能 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途径 。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感染控制难度增加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感染控制变 得更加困难,对医疗机构的资源和 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死亡率增加
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死亡率相对 较高,因为这些细菌对常用的抗菌 药物具有抵抗力,治疗难度较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 控制制度
2023-11-05
目录
• 引言 • 多重耐药菌概述 •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 • 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报告制度 • 多重耐药菌培训和教育计划 • 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全球公共卫生 和患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消毒病房等。
0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并监督执行。
05
多重耐药菌培训和教育计 划
医护人员培训
针对医护人员的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定期培训,确 保医护人员具备正确的多重耐药菌防
病房抵御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传播的战略战术
病房抵御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传播的战略战术在过去的二十年,抗菌药物耐药病原菌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11年WHO提出:“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
近10年来各级医疗机构在耐药菌防控中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耐药菌形势依然严峻。
2017年,WHO发布公告:将临床重要耐药菌按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包括: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
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孟庆兰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抵御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传播的战略战术。
一、多重耐药菌感染研究背景(一)相关术语定义1.耐药(Resistance):微生物对临床治疗(常规)使用的关键药物的敏感性减弱、丧失。
2.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对可用药物中23类(每类中21种)不敏感。
3.广泛耐药(extensivelydrug-resistant,XDR):对可用药物除了2类或1类之外,其余(每类中21种)均不敏感。
4.全耐药(pandrug-resistant,PDR):对可用药物均不敏感。
5.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 HCAI):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某些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获得的感染。
6.感染控制与预防(Infectioncontrolandprevention,ICP):防止或终止感染的扩散。
广义而言即对感染进行防控,避免发生、加重、体内播散、人际传播并促进治愈的一门学科和实践。
涉及生物学尤其是微生物学、诊断、治疗学、行为学、材料学等。
7.抗微生物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stewardship,AMS):也称抗生素管理(Antibioticstewardship,AS)、抗菌药物管理。
是通过管理改善抗微生物药物(抗生素)处方和使用的方式。
(二)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源1.生物性传播源:MDRO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
多重耐药年度科室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凸显,多重耐药菌感染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难题。
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本年度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2. 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3. 优化抗菌药物使用,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4.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1)组织开展了多次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防控意识;(2)邀请感染管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及临床诊疗要点;(3)加强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报告(1)完善多重耐药菌监测体系,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筛查;(2)加强实验室监测,对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及时送检;(3)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3.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1)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并进行整改;(3)推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4.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升(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明确科室感染管理职责;(2)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医院感染防控流程;(3)开展医院感染防控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4)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三、工作成效1. 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明显提高;2.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降低了感染风险;3. 抗菌药物使用得到有效管理,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改善;4.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四、存在问题1. 部分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掌握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培训;2. 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报告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监测效率;3.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需持续加强,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4.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确保患者安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耐药性的菌株,其感染和传播会给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制度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制定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相关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每个流程的操作规范化,例如标本采集、传染病报告等。
2.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由感染控制专家、医疗护理人员、实验室专家等组成的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感染管理制度。
3.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内的感染事件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感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培训和宣传:定期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5.建立联防机制:与公共卫生部门建立联防机制,进行信息共享、合作联防,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二、感染防控措施1.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相关操作规程,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强化环境清洁消毒:医院环境应定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保持洁净度;对患者隔离病房、操作室等特殊区域进行更加严格的清洁消毒。
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合理开展药物使用评价和监测,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4.强化患者隔离: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带负压的隔离病房、个人防护用品等,避免交叉感染。
5.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遵守感染防控措施,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6.加强感染控制的技术手段:应引入先进的感染控制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诊断和防控水平。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治疗,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手套、口
罩等。
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定期清洁 和消毒,确保清洁消毒质量符合标准。
加强对患者家属和探视人员的宣传教育 ,告知其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并限
制探视人员数量。
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临床科室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对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增加治疗难度、延长住院时 间、增加医疗费用等。
强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对于保障患者权益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性。
分析当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
列举当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如防控意识不强、防控措施不力、监测与报告 体系不完善等。
2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管理体制不健全、资源 配置不足、医务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3
指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面临的挑战,如细 菌耐药性的快速演变、防控技术的局限性和国际 疫情的跨境传播等。
提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建议和展望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加强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控制的建议,如完善管理体制、加强 资源配置、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能力等。
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方案,包括加强监测与 报告体系建设、推广防控技术、加强国际合作 等。
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前景进行展望, 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加强科研 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感谢观看
THANKS
02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
全球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逐年上升,成为医院感染的主 要病原体之一。
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
些?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s,MDRO)感染增多是抗菌药物选择压力、耐药基因水平传播和耐药克隆菌株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须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阻遏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减少耐药菌感染。
主要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手卫生: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配备适宜的手卫生设施,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提高手卫生依从率,能有效切断经手传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②接触隔离: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落实接触隔离措施。
患者宜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诊疗用品宜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灭菌”。
接触患者时,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级别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③主动筛查:主动筛查是防范MDRo 医院内传播、降低易感人群医院感染风险和改善预后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针对高危人群开展目标菌的筛查。
④环境表面消毒:加强MDRo感染/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⑤去定植:可采用含氯己定的制剂进行擦浴;若鼻腔定植MRSA,可使用黏膜用莫匹罗星去定植;对于其他部位,目前尚无有效去定植措施。
⑥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积极评价、调查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
当MDRO感染暴发采取常规措施
仍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暂时关闭病房(区)。
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学检测,尽早查明感染源,争取目标性抗菌治疗。
年度多重耐药菌总结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
本年度,我国医疗机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防控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对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情况的总结分析。
一、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流行趋势1. 病原菌种类多样化:本年度,我国医疗机构监测到的多重耐药菌种类不断增加,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等。
2. 感染部位广泛:多重耐药菌感染可累及人体各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其中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较为常见。
3. 流行趋势持续:本年度,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机构中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MRSA和CRAB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1. 加强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MDRO监测系统,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以掌握MDRO的分布和流行趋势。
2. 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对MDRO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4. 开展科研攻关:加大MDRO防控科研力度,探索新型抗菌药物和防控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三、多重耐药菌的研究进展1. 耐药机制研究:通过对MDRO耐药基因的鉴定和解析,揭示其耐药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2.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分析MDRO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关系,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疫苗研发:针对MDRO疫苗的研发取得一定进展,有望为预防MDRO感染提供新的手段。
四、总结与展望本年度,我国在多重耐药菌防控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应继续加强MDRO监测、防控和科研工作,提高公众对MDRO的认识,共同应对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pdca循环在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
※医院感染与控制 PDCA循环在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率中的
应用效果
毛洪艳 卢 娟 胡 燕 易梅竹 代育林
摘要 目的 探讨 PDCA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现状,设立目标,绘制流程 图,落实隔离措施。对比 PDCA循环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知晓率和落实率。结果 PDCA循环实 施后,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知晓率和落实率均较实施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提高了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和医护人员对隔离措施的知晓率,规范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 理,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关键词:PDCA循环;多重耐药菌;隔离
目前,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已经 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给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医 疗质量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控制和减少 MDRO感染已成 为医院当务之急。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 MDRO 的传播,对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对 MDRO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存在 重视程度不足、依从性偏低、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未达到卫生部 办公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 中的规定和要求。为此,本院外科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开展 了 PDCA活动,提高了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率,取得了一定 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MDR、XDR、PDR多重耐药菌暂行标准定义 -国际专家建议》[3]为诊断标准,将本院 2017年 1月 16日—6
运用pdca循环对外科mdro感染进行了有效管理找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设定改进目标再通过寻找和实施解决办法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操作程序准确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时间:2008-7-17 9:35:50,点击:105卫办医发〔2008〕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彻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主要包括:(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院感防控持续改进与成效评估年度报告
院感防控持续改进与成效评估年度报告一、院感防控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院高度重视院感防控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在组织架构方面,成立了院感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在制度方面,修订和完善了院感防控相关制度,确保有章可循。
在人员培训方面,加大了培训力度,提高了全体员工的防控意识。
1. 加强院感监测我院对院感监测指标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通过对感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手卫生、环境卫生等指标的监测,为院感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2. 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隔离措施等防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同时,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巡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定和完善了院感防控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院内感染事件的能力。
4. 科研与交流积极开展院感防控相关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院院感防控水平。
5.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院感防控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员工参与院感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成效评估1. 院感发生率通过对比过去一年的数据,我院院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说明院感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较好,特别是手卫生、无菌操作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3. 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应急演练,提高了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能力,为应对突发院内感染事件奠定了基础。
4. 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员工对院感防控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认为我院在院感防控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三、问题与不足1. 院感监测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数据采集存在困难。
2. 部分科室对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3. 院感防控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性研究。
4. 院感防控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四、改进方向1. 完善院感监测体系,提高数据准确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护理防控进展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护理防控进展发布时间:2022-11-03T02:59:49.986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8期作者:熊梅[导读] 多重耐药菌一般针对临床应用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的细菌。
熊梅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感染科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多重耐药菌一般针对临床应用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的细菌。
多重耐药菌主要包含全耐药、泛耐药。
临床中相对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一般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会引发患者延长住院时间,使其病死率、治疗费用增加,对医疗质量及患者自身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为患者临床护理、医疗以及医院感染防控带来一定挑战。
本次针对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现状以及多重耐药菌传播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疗质量保障以及患者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护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免疫制剂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会导致多重耐药菌耐药、感染情况日益严重。
近几年,研究发现我国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相比国外更高,研究中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在医院感染中比重较大,属于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近几年产生一类几乎对所有抗菌药物均显著耐药的细菌,临床上称作超级细菌,注重预防及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为重要工作。
本次将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护理工作展开阐述。
1.细菌耐药以及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机制1.1细菌耐药机制耐药性一般为细菌在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通过对于此抗菌药物的选择作用,使其敏感度降低或消失。
细菌耐药机制一般分为获得性耐药以及固有耐药两大类,固有耐药的成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缺失而导致,可实现稳定的代代相传,获得性耐药产生通常与其发展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相关,不合理的应用会诱发耐药菌生长繁殖,进而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1]。
1.2多重耐药菌医院传播机制多重耐药菌传染源主要包含非生物性以及生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狠抓医院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管理初见成效
摘要】通过201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与2011年同期比较,大肠埃希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
2012年鲍曼不动
杆菌725株(人次),占17%、铜绿假单胞菌14.3%、肺炎克雷伯菌12.9%、大
肠埃希菌10.5%、金黄色葡萄球菌8.8%。
说明从大环境来看,我院鲍曼不动杆菌
的耐药性增强与国内外细菌耐药趋势相符合。
但从我院具体情况来看,多重耐药
菌感染的防控仍要引起科室的足够重视,要进一步加大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
【关键词】医院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672-5085(2013)51-0048-02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院感无小事”几年来,
我院党委对医院感染管理高度重视,当作抓质量的五个关键环节重要一环,大力
投入,建设升级。
尤其是在建设新综合医疗楼时,医院打破旧观念,把感染控制的理念贯穿到
每个设计环节中,使新综合医疗楼在建筑布局、重点部门分区、人流、物流设施
及工作流程上,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要求。
2012年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
的促动下,我院感染控制工作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每个岗位上每一位工
作人员的感控观念和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多重耐药菌的管理上初见
成效。
一、管、控、监一体化管理
首先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组织。
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
健全了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制定章程,明确责任,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环
节进行指导,对医院感染数据指标如:感染发病率、漏报率、一类切口感染率、
现患率等进行监测;其次是重视感控知识培训。
对医护人员、感控小组成员、ICU 等重点部门人员、保洁员等进行多次培训。
内容包括多重耐药菌隔离预防、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级医院评审相关内容等,
授课19次,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知识普及率达90%;定期进行院感质量考评。
医院按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制定了医院感染检查细则,同时结合医院质量
考评规定,针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指标进行设立了质量达标活动。
2013年12月
份全院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达到51.1%(目标值50%以上),
达到目标值。
全院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83.8%(目标值80%
以上),达到目标值;我院医院感染病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要求目标值70%以上,2013年4季度共监测出院病例11155例,医院感染病例336例,感染病人实际送检249例,微生物送检率为74.1% ,达到目标值;另外,医院对需要进行微生物
样本送检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并想办法通过设计信息化提示模块的方法来提示医生,提高医院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样本送检率。
二、多重耐药菌管理初见成效
2012年我院共检出细菌总数为4262株(人次),检出第一位的为鲍曼不动
杆菌725株(人次),占17%,以下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3%、肺炎克雷伯菌12.9%、大肠埃希菌10.5%、金黄色葡萄球菌8.8%(2011年排序为铜绿假单胞菌18.4%、金黄色葡萄球菌13.2%、鲍曼不动杆菌12.7%、肺炎克雷伯菌11.9%,大
肠埃希菌8%)。
检出率排在前五位的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之外,其他四种都是
目前需要重点防控产生多重耐药的细菌。
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环境中、呼吸机装置、各种诊疗器械、医护人员的双手经
常会被检出[1]。
近年来,我们通过预警干预实施隔离,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
措施,对明确或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并在床头黏贴、悬
挂隔离标识、加强洗手[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多项持续管理
措施,201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与2011年同期相比,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
2011年与2012年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对比表
从上面情况可以看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相对敏感的
多粘菌素和美满霉素的敏感率也已经由2010年的97.22%、91.36%下降到60.61%
和48.51%。
另外,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
治疗,患者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3],如再不加以控制,我们将面临到无药可用的困境。
分析原因,从大环境来看,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增强与国内外细菌耐
药趋势相符合。
但从我院具体情况来看,我们多重耐药菌的管理与防控依然存在
以下问题:
1.临床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依然存在知晓不够的情况。
2.感染病人送检率偏低,尤其是院外感染病人不能及时送检,无法做到及早
隔离治疗。
3.多重耐药菌病人首次隔离率虽然有所提高,但还存在隔离不严格规范的情况。
有小部分科室是硬件设施达不到的原因,但绝大多数科室还是属于主观意识
不强、重视度不够。
4.转科、转运以及医疗诊查时如果不注意交接与隔离,也非常容易造成多重
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5.手卫生依从性仍需加强。
经抽查,目前我院手卫生依从性仅为52.80%,与
三甲医院评审标准的95%以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其中做的较好的是各ICU,依
从性为82.35%,而普通科室仅为32.43%。
三、小结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要引起科室的足够重视,一旦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
将会造成病人住院日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等后果。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多重
耐药菌的防控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继续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严格
实施隔离措施。
不论什么原因,我们都要尽量创造条件进行单间隔离,做不到的
也要做到分区隔离或床旁隔离。
2012年,我们对全院多重耐药菌病历进行隔离调查,携带多重耐药菌病人总数为822人次,首次隔离人数为732人次,首次隔离
率为89.1%。
再次隔离达到100%。
3.多重耐药菌主要来自于ICU、CCU、肿瘤科等,这大多与患者接受了长时间的抗菌药物治疗,加之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功
能低下等加重多重耐药菌感染密切有关[4]。
因此要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在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尿管等操作中。
与患者直接接触
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
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的治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进行。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重点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
组合预防,按照所定目标,持续降低监护室“三管”感染率。
我院2013年第四季度全院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1.3‰(目标值为5.0‰),动静脉插管相
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1‰(目标值为2.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9.3‰
(目标值为9.0‰),未完全达到目标值。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是我们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我们全院人员共同努力,做好医院感染持续改进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苗尔平,鞠建华.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8-2311-03
[2]韩黎,张高魁,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相关影响的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l135—1137.
[3] KOLLEF M H.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s ares earchl aboratory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preventant imicrobial resistance[J].SurgInfect,2006,4(7):85—99.[4]陈旭霞,尹维佳,李俊英.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致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策略[J].西部医学,2009,21(4):67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