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陆权-解读2011年美国PIDS和IDSA儿童CAP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合集下载

2011年美国AAP新指南解读

2011年美国AAP新指南解读
如果行为干预不能显著改善症状、患儿 功能受到中重度影响时可处方哌甲酯。
在某些无循证医学行为治疗证据的患者 类型中,医生可权衡利弊进行早期药物 治疗,以避免因延缓诊治而造成的不利 影响。
A级证据 B级证据
强烈建议 强烈建议
小学(6-11岁)患儿:
处方美国FDA批准的ADHD治疗药
兴奋剂治疗的研究证据特别强而充分, 但托莫西汀、缓释胍法辛和缓释可乐宁 依次略弱。
主要预后
平均效 应量
• 改善对父母要求的依从性; 0.55 • 改善父母对行为原则的理解; • 提高父母对治疗的满意度。
• 提高对指令的注意力; • 改善教室纪律的依从性; • 减少破坏行为; • 提高操作效率。
0.61
• 办公室干预的效果甚微;
• 社交有效性存疑。
• 有些BPI研究联合基于临床 的BPT可获得父母的好评。
概况
更新2000-2001版 •2000:诊断指南 儿科ADHD指南 •2001:临床实践指南(学会ADHD治疗)
年龄扩展
•从6~12岁 → 4-18岁
范围扩展
• 多动/冲动行为不符合标准 → 行为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诊疗流程 心理保健
• 评估 → 诊断 → 治疗
• 与学校的联系 • 与心理专业联系
指南方法学
儿童保健科
发育行为儿科


儿童神经科
2年

儿童精神科


家庭医生
学校心理学家
CDC流行病学专业人士
ADHD管理:持续和全面
是一个过程 从诊室→社区的变化 保健专业医生的参与及与其他 专业合作
指南对诊断和治疗的证据检索
诊断
• 回顾1998~2009 年文献

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处理指南

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处理指南

两学会联合发布首个儿科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作者:刘玉华(编译)来源:医学论坛网日期:2011-09-058月30日,由儿科感染病学会(PID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联合制定的首个婴儿及>3个月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处理指南在线发布于美国《临床感染病》(Clin Infect Dis.)杂志。

该指南涵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医疗保健单位(Site-Of-Care)的处理决定;儿科CAP的诊断测试;抗感染治疗;儿科CAP的辅助手术及非抗感染治疗;对治疗无反应儿童的处理;出院标准;预防。

以下是该指南的部分重要推荐:- 小于3~6个月的疑似CAP患儿可能从住院中获益(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对于非中毒、完全免疫接种的CAP门诊治疗患儿,不应常规施行血液培养。

但对于启用抗生素治疗后没有表现出临床改善,以及症状出现进展或临床恶化的儿童,应施行血液培养(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对于学龄前CAP患儿,无需常规使用抗菌疗法(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对于既往健康、适当免疫接过种且疑似由细菌引起的轻中度CAP婴儿和学龄前儿童,阿莫西林应该作为其一线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所有≥6个月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均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CAP(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对于婴儿<6个月的家长及看护人员,包括怀孕少女,应接种抗流感病毒和百日咳的疫苗,以防婴儿暴露(强烈推荐,弱级别的质量证据)。

指南原文: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Older Than 3 Months of Ag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儿童CAP管理指南

儿童CAP管理指南
SP肺炎特征
(1)发热、咳嗽,可有畏寒、呼吸增快,甚至呼
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和严重中毒症状等
(2)要警惕超抗原反应所致的SP休克
(3)可并发坏死性肺炎和脓胸
临床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细菌性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特征 (1)起病时与SP肺炎不易区分,发热、中毒症状明显 (2)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肺脓肿,早期胸片征象少,而后 期胸片的多形性则是其特征
肺炎
(5)胸片征象对CAP病原学的提示性差 (6)对于临床上肺炎已康复,一般状况良好的患儿,无需反复胸片
复查
CAP实验室检查
(1) 一般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红细胞沉降率(ESR)、 C反应蛋白(CRP)浓度或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不能单独 或联合用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CAP (2)血氧饱和度:CAP死亡的危险性和低氧血症程度关系密切,因 此所有住院肺炎和疑似低氧血症的患儿,有条件者都应监测 血氧饱和度
CAP患儿病情严重度评估
放射学诊断评估
(1)对于一般状况良好且可以在门诊治疗的疑似CAP患儿,无需常 规行胸片检查 (2)对于初始抗菌药物治疗失败,需要验证是否存在肺炎并发症或 病情加重的患儿应及时做胸片检查 (3)胸部CT扫描和胸部侧位片不宜列为常规 (4)在除外肺不张、肺梗死、肺出血等之后,胸片实变征象可诊断
CT肺炎特征
(1)患儿常有咳嗽
(2)典型者类似百日咳样咳嗽
(3)细湿啰音比喘鸣多见
(4)胸片有浸润阴影,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5)部分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CAP临床征象诊断价值
CAP患儿可有发热、咳嗽、喘鸣、呼吸增快、
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屏气、胸痛、头
痛或腹痛等症状
CAP临床征象诊断价值

【精品】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精品】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精品】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真诚为您服务]【关键词】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儿童临床试验缺乏导致的用药不当或无药可用是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为了鼓励药厂进行儿童临床试验,1997年11月在《食品药品管理现代化法案》(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Modernization Act)中明确了增加6个月专利保护期的优惠政策,所以药厂申请儿童制剂的临床试验明显增多[1]。

日本厚生省医药安全局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儿童药品临床试验指南》(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 PediatricPopulation),并实行延长药品复审年限的政策以鼓励制药企业从事儿童药物临床试验[2]。

欧盟于2007年1月发布《儿童用药管理规定》(Pediatric Regulation),规定所有新药申请必须有儿童试验计划(pediatric investigation plan,PIP),自2009年1月26日起,新适应证申请也必须包括PIP[3]。

我国的儿科药理基地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启动。

1983,1990年间,为了提高药品临床试验的科研技术水平,卫生部先后分三批批准了35个临床药理基地共计114个专业科室,包括西医儿科和中医儿科专业各1个[4,5]。

1998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成立,重新确认了12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药管安[1999]272号),共计561个专业,其中包括9个中医儿科专业。

2004年2月,SFDA出台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安[2004]44号),对申请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同时对老基地进行复查。

根据SFDA发布的公告,截至2009年7月14日,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的儿科专业增加到了46个,但周鹍,儿科学硕士,主治医师。

陆权,解读2013年中国儿童CAP管理指南

陆权,解读2013年中国儿童CAP管理指南

• 这是出于CAP病原 学评估的考虑,免 疫抑制患儿的CAP 病原学有所不同
• 此外,鉴于新生儿 肺炎的病原学及临 床表现有一定的特 殊性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56-862
儿童CAP的流行病学
1990年死亡1260万, 2000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
亡960万、 2010年760万,2012年660万,2013年
630万(下降了 64%)。每天全球少死17000名,
但 每天全球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仍有18000名 意味着:每1000个活产儿,5岁以下死亡率从90 ‰降为73、57、48 ‰。 9000万儿童得以幸存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56-862
16
临床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MP和沙眼衣原体
MP肺炎特征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患 儿有喘鸣
CT肺炎特征
患儿常有咳嗽 典型者类似百日咳样咳嗽 细湿罗音比喘鸣多见 胸片有浸润阴影常无发热 或仅有低热 部分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 细胞升高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56-862
临床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 炎特征
多见于婴幼儿;喘鸣症状常见;腋温一般<38.5℃; 明显胸壁吸气性凹陷;肺部多有过度充气体征;胸片 示肺部过度充气,可存在斑片状肺不张,严重者可出 现大叶肺不张
腺病毒肺炎
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有一定季节性 表现为持续高热,与SP性肺炎等严重细菌感染不同的是,多伴有喘鸣 ,以精神萎靡、面色不佳 肺部密集湿罗音为突出表现 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肺实变

医疗机构儿童用药安全管理-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医疗机构儿童用药安全管理-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医疗机构儿童用药安全管理(华医网继续教育考试答案)新生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1、利福平代谢为乙酰基利福平的过程属于(E)A、有效物变为无效物B、无效物变为有效物C、无毒变为有毒D、有毒变为无毒E、有效物变为有效物2、新生儿药物错误的风险是成人的(B)倍以上A、2B、3C、4D、5E、63、肌酐清除率小于(A)的病人应监测血液磷酸盐水平A、50ml/minB、55ml/minC、60ml/minD、65ml/minE、70ml/min4、儿童超说明书类型不包括(D)A、无儿童用药信息B、超剂量用药C、超疗程用药D、联合用药E、超年龄用药5、下面对新生儿的用药风险现状的描述不恰当的是(E)A、新生儿用药品种少B、超说明书用药普遍C、用药错误风险高D、药品不良反应严重但关注少E、药品剂型过多新生儿药物的合理使用1、新生儿病情较重时应以(E)给药途径为首选A、口服B、局部C、皮下D、肌内E、静脉2、新生儿使用下列药物中除(D)外均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A、庆大霉素B、氨茶碱C、地高辛D、维生素B1E、万古霉素3、下面对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A、新生儿即使某些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与成人相同,也较易引起中毒;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更是如此,如阿司匹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B、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发核黄疸,故1周内新生儿禁用磺胺类C、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使多种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吗啡等镇痛药、全身麻醉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易穿过血脑屏障,作用增强D、四环素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可促进新生儿骨质生长E、小儿在酸中毒、缺氧、低血糖和脑膜炎等病理状况,亦可影响血脑屏障功能,使药物较易进入脑组织4、新生儿静脉给药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C)A、按规定速度给药B、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C、长期用药时必须使用同一血管D、避免用高浓度溶液E、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5、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A)的小儿B、30天C、37天D、1个月E、3个月多学科诊疗在儿科中的应用实践1、红斑狼疮易发生在(D)A、儿童B、老年妇女C、青年男性D、青年女性E、中年男性2、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原因中感染占(C)A、15%B、20%C、25%D、30%E、35%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用药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D)来判断SLE活动程度A、感染指标B、肝功能D、皮疹情况E、心肌酶谱4、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肺炎描述不恰当的一项为(B)A、SLE的肺受累远比其它结缔组织病更为常见B、仅累及肺实质C、呼吸肌可受累D、胸膜可受累E、肺血管可受累5、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热型为(E)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不规则热儿童抗过敏药物的合理使用1、二代H1受体拮抗药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C)A、中枢抑制作用B、抗胆碱作用C、心脏毒性D、肝脏毒性E、体重增加2、下面对儿童过敏性疾病描述错误的是(B)A、环境过敏原的高暴露是危险因素之一B、与遗传不相关C、可出现多系统受累表现D、食物过敏需长期进行食物回避者可造成营养不良,甚至生长、发育迟缓E、严重湿疹的剧烈瘙痒可引起失眠或睡眠紊乱,造成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3、属于白三烯合成酶抑制剂的是(D)A、扎鲁司特B、普鲁司特C、孟鲁司特D、齐留通E、艾替班特4、同时抗组胺和抗白三烯的药物是(E)A、卢帕他定B、糖皮质激素C、孟鲁司特D、西替利嗪联E、咪唑斯汀5、下面哪项不是H1受体拮抗药的不良反应(D)A、中枢抑制作用B、抗胆碱作用C、心脏毒性D、肝脏毒性E、体重增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的合理使用1、儿童CAP最常见细菌病原是(D)A、流感嗜血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克雷伯杆菌D、肺炎链球菌E、卡他莫拉菌2、下面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描述错误的是(A)A、是通常泛指的呼吸道感染B、是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C、包括肺炎发生在社区但发病在医院,也即人院时处于肺炎潜伏期内的肺炎D、是指既往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E、患者为29天-18岁以下儿童3、年幼儿CAP(D)由病毒病原引起A、20%B、30%C、40%D、50%E、60%4、下面哪项不符合细菌性肺炎的特征(E)A、腋温≥38.5℃B、呼吸增快C、存在胸壁吸气性凹陷D、可有两肺干湿啰音,喘鸣症状少见E、肺不张征象5、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是(A)A、社区获得性肺炎B、先天性心脏病C、恶性肿瘤D、白血病E、急腹症儿科消化系统药物合理使用1、下面哪种中成药说明书中未注明不良反应(E)A、小儿双解止泻颗粒B、小儿肠胃康颗粒C、小儿腹泻贴D、小儿石蔻散E、小儿扶脾颗粒2、口服微生态制剂时,水温应≤(A)A、40℃B、45℃C、50℃D、55℃E、60℃3、质子泵抑制药与(B)合用时可使其半衰期延长A、阿司匹林B、地西泮C、阿莫西林D、阿考替胺E、克拉霉素4、下面对蒙脱石类药物描述错误的是(E)A、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和吸附作用,是一种吸附病原体、加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消化道黏膜保护药B、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尤其对儿童急性腹泻疗效较好C、对引起秋冬季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如轮状病毒),双八面体蒙脱石能抑制其传播,保护肠黏膜免受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止发生组织学变化,缩短病程D、此类药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如需与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等联合应用时,须叮嘱患儿家属,患儿应在服用本品之前1h服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或其他药物E、可直接将本品倒入口中吞服或调成糊状后服用5、下面可以室温保存的是(D)A、双歧杆菌活菌胶囊B、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C、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D、酪酸梭菌活菌胶囊E、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小儿发热的管理与退烧药物合理使用的循证依据1、5岁以下儿童腋温高于(C)时需药物退热治疗A、37.5℃B、38.0℃C、38.2℃D、38.5℃E、38.8℃2、对于所有小于3个月的发热婴儿均应进行的一些检查,不包括(E)A、测量并记录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B、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全血检查,血培养、C-反应蛋白、尿液检查C、有呼吸道症状需拍胸片D、有腹泻症状需做粪便菌培养E、脑CT3、对于儿童发热降温干预策略描述不恰当的是(B)A、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B、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C、各国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用于退热D、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E、排除危及生命的体征后需评估发热患儿常见严重疾病的可能性4、下面对发热的描述不恰当的是(E)A、发热是机体对抗入侵病毒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B、发热是机体在发动强大的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的一个过程C、持续的发热可能导致患儿面临相关风险D、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E、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迅速恢复正常体温5、下面对于儿童发热治疗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E)A、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B、心功能不全患儿发热时应监测心功能状态,积极控制体温C、KD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抗炎治疗,无需使用其他解热镇痛药D、对乙酰氨基酚属G6PD缺乏症患儿禁忌,患儿溶血,布洛芬有肾脏损害,需权衡风险与获益谨慎使用E、推荐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1、糖皮质激素用于危重患儿冲击治疗时,使用一般≤(B)天A、3B、5C、7D、10E、142、下面哪种情况下不推荐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C)A、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B、重症腺病毒肺炎C、细菌性肺炎D、难治性脓毒症休克E、哮喘急性发作3、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治疗时,以泼尼松为例,剂量应小于(A)A、0.5mg/kg·dB、1mg/kg·dC、3mg/kg·dD、5mg/kg·dE、7.5mg/kg·d4、下面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描述错误的是(D)A、冲击治疗因疗程短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应用B、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导致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重新调整剂量C、短疗程者可快速减药;长疗程者需缓慢减药,遵循“先快后慢”原则D、激素疗程在14d之内者,可以直接停药,而超过14d者,则需要先减药后撤药E、在大剂量或冲击剂量使用时,可能诱发致命性感染5、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需监测的指标不包括(E)A、血压B、白细胞计数C、肝肾功能D、血电解质E、胸片临床微生物药敏报告的解读1、药敏结果“R”表示(C)A、敏感,使用推荐剂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可能有效B、中介,高于常规剂量治疗时,临床治疗可能有效C、耐药,使用常规治疗方案,不能抑制细菌生长,临床疗效不明确D、非敏感E、剂量依赖性敏感,可通过提高剂量和(或)增加给药频率以达到临床疗效2、肠球菌常见于(D)标本A、血液B、脑脊液C、痰液D、尿液E、粪便3、血液中常见的病原菌不包括(D)A、布氏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弯曲杆菌E、肺炎链球菌4、下面属于厌氧菌的是(E)A、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肺炎克雷伯菌D、流感嗜血杆菌E、脆弱拟杆菌5、根据《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抗菌药物医嘱的适宜率均达到(D)以上A、60%B、65%C、70%D、75%E、80%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C)肝毒性较大A、青霉素B、头孢拉定C、氯霉素D、头孢唑啉E、左氧氟沙星2、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A)治疗A、口服B、静脉C、局部D、肌肉E、吸入3、新生儿应用(A)后导致灰婴综合征A、氯霉素B、磺胺药C、四环素D、万古霉素E、氨基糖苷类4、半衰期最长的头孢菌素是(B)A、头孢替坦B、头孢曲松C、头孢哌酮D、头孢唑林E、头孢西丁5、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可预防应用(C)A、四环素B、阿莫西林C、红霉素D、头孢曲松E、利福平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防治1、哮喘诊断明确且未经正规治疗,若症状不频繁或不严重,从第(B)级开始治疗A、1B、2C、3D、4E、52、所有年龄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是(B)A、短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B、短效β2受体激动剂C、长效β2受体激动剂D、糖皮质激素E、白三烯受体拮抗剂3、异丙托溴铵的不良反应不包括(B)A、头晕B、高热C、咳嗽D、吸入相关性支气管痉挛E、呕吐4、下面哪项描述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不符(C)A、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改善呼吸道炎症,是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备选一线药物B、我国仅有孟鲁司特可应用于儿科临床C、单独应用的疗效优于ICSD、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E、可耐受性良好,但需关注LTRA引起的严重精神不良反应5、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不恰当的描述是(A)A、彻底根治B、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能力C、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D、预防哮喘急性发作E、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儿童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1、失张力发作癫痫患儿的首选药物为(D)A、拉莫三嗪B、苯巴比妥C、苯妥英D、丙戊酸E、卡马西平2、局灶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儿初始单药治疗时,不推荐的药物是(D)A、丙戊酸B、卡马西平C、奥卡西平D、乙琥胺E、拉莫三嗪3、强直发作癫痫患儿的首选药物为(A)A、丙戊酸B、奥卡西平C、苯巴比妥D、乙琥胺E、托吡酯4、下面哪项描述与癫痫不符(C)A、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呈慢性、发作性、刻板性表现的脑功能障碍疾病B、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的特征是大脑神经细胞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导致的大脑功能失调C、癫痫是一个单独的疾病D、首次发病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有关E、儿童期癫痫对患儿的智力、大脑发育及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社会的生存质量5、下面哪项不符合儿童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总原则(B)A、依据发作类型与综合征选药B、尽可能初始联合用药C、治疗中需关注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D、如合理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仍有发作,拟判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前需严格评估癫痫的诊断E、如需要超说明书应用抗癫痫药物,应事先与家长沟通取得共识,并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最终获得疗效与安全的最佳平衡儿童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1、除(C)外,下列药物与氟西汀合用均会引起心脏毒性。

关于《婴儿及大于3个月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的解读

关于《婴儿及大于3个月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的解读

关于《婴儿及大于3个月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的解读作者:陈炎陈亚蓓陶荣芳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11期[摘要] 成人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管理指南已被证明可降低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

本指南是协助临床医师对CAP患儿的处理,但不是诊断治疗的唯一方法。

该指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医疗保健单位的处理决定,儿科CAP的诊断测试,抗感染治疗,儿科CAP的辅助手术及非抗感染治疗,对治疗无反应儿童的处理,出院标准,预防,目的是通过为临床医师提出推荐意见以降低儿童C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婴儿;儿童;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174-042011年8月30日,由美国儿科感染病学会(PID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联合制订的首个《婴儿及大于3个月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在线发布于美国《临床感染病》(Clin Infect Dis.)杂志。

该指南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疗保健单位(site-of-care)的处理决定,儿科CAP的诊断测试,抗感染治疗,儿科CAP的辅助手术及非抗感染治疗,对治疗无反应儿童的处理,出院标准,预防。

成人CAP管理指南已被证明可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

本指南是协助临床医师对CAP患儿的处理,但不是诊断治疗的唯一方法。

本指南的目的是通过为临床医师提出推荐意见以降低儿童C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现将该指南的部分重要推荐解读如下:1 医疗保健单位的处理决定1.1 CAP儿童或婴儿何时需要住院①中度至严重CAP的儿童及呼吸困难和缺氧持续性血氧饱和度(SpO2)1.2 需入住ICU或能进行持续心肺监护病房的CAP患儿①需机械性性通气的(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②迫切需要无创性正压通气的(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③即将发生呼吸衰竭的患儿;④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定或需升压药维持血压(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⑤在吸氧≥0.50的情况下脉搏血氧测量2 儿科CAP的诊断测试2.1 疑似CAP的门诊或住院儿童应进行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疑似CAP的门诊或住院儿童应进行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

IDSA-CAP指南中文

IDSA-CAP指南中文

增刊美国传染病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指南实施摘要如何改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许多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制定出关于CAP的治疗指南。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传染病协会(IDS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的治疗指南。

这两个机构的治疗指南有所差异,为统一标准,IDSA和ATS联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制定标准统一的CAP治疗指南。

此治疗指南最初主要是供急诊科医生、住院医生、初级医护人员使用;但是,大量的文献研究显示,此指南也适用于专科医生初始会诊治疗。

该指南与日前发表的卫生保健院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HCAP)的指南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

对长期卧床的老年肺炎患者和需要长期护理的易感人群,在流行病学上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应按照HCAP指南进行治疗。

但是,某些患者虽具备应用HCAP指南治疗的条件,但由于他们具有特殊的病原体,使用CAP指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指南的实施1.指南的应用应适当,以提高不同病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

(强烈推荐,I级证据。

)小字:治疗指南并不总是对每种情况的患者都有效,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指南不能代替医生对某些特殊患者或特殊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IDSA认为,治疗指南的使用是自愿的,是否应用于临床,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

由于治疗指南的不断改进,大部分证据表明CAP治疗指南已改善了临床疗效。

一个增加指南依从性的综合试验设计(表2)及相关数据(表3)表明了该指南的临床疗效。

因此,首先要明确如何恰当使用和实施CAP治疗指南。

已证实的益处。

2.CAP治疗指南必须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而不是某一孤立的因素。

(强烈推荐,III级证据。

)3. 局部使用CAP治疗指南时应结合特殊和临床相关结果。

(中度推荐,III级证据。

)医疗保健单位的选择CAP管理中包括诊断和治疗在内的所有重要决定,都要考虑到疾病严重程度的最初评价结果。

美国婴幼儿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南公布

美国婴幼儿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南公布

美国婴幼儿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南公布为有效预防、诊治婴幼儿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IDS)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共同出台了其首个婴幼儿及儿童CAP诊治指南。

整部指南共涉及诊断、治疗、预防等20个方面、92条推荐意见。

该指南8月30日在线发布于《临床感染性疾病杂志》(Clin Infect Dis)。

现将其中有关何种患儿须住院治疗、门诊CAP可疑患儿应接受何种检查及抗感染治疗等4部分内容介绍如下,并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陆权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叙庄教授分别对上述内容进行逐一点评。

1. 何种CAP患儿须接受住院诊治?•伴有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的中重度CAP。

•年龄<3~6个月的婴儿发生可疑细菌性肺炎时。

•毒力增强的致病菌[如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所致的可疑或确诊CAP。

•家庭护理不到位、治疗依从性差或随访困难者。

2. 门诊CAP可疑患儿应接受何种检查?•对门诊非中毒性、接种完全的CAP患儿,不应常规进行血培养。

•经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无改善、进行性发展或恶化患儿应接受血培养检查。

•经评估病情后确认,可在门诊接受治疗的可疑CAP患儿,无须进行常规胸部X线检查。

•对于有可疑或确诊的低氧血症或严重呼吸衰竭的患儿,以及抗生素初始治疗失败后为确诊是否存在肺炎并发症的患儿,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

3. 门诊CAP可疑患儿应接受何种抗感染治疗?•大部分CAP系病毒感染所致,因此,学龄前患儿无须常规接受抗生素治疗。

•对于既往健康、已免疫接种的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当其轻中度CAP可疑为细菌感染所致时,应选择阿莫西林作为一线抗感染药物。

•若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的CAP为非典型致病菌感染所致,应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并尽可能在临床相关时间窗内进行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在流感高发期,有流感症状的中重度CAP患儿应尽快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疗。

儿童CAP指南

儿童CAP指南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后3~5天 肺炎链球菌:7~10天 流感嗜血杆菌:14天 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21~28天 支原体、衣原体:14~21天 军团菌:21~28天
儿童CAP的治疗策略
抗生素疗效评估
初始治疗48h后应作病情和疗效评估,重点观察 体温的下降,全身症状包括烦躁、气急等症状的 改善,而升高的外周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下 降常常滞后,胸X线片肺部病灶的吸收更需时日
出、急性肺损伤者使用;
儿童CAP的治疗策略
抗病原微生物治疗需要考虑的问题:
是否要用抗生素 要用哪种抗生素 通过什么给药途径 什么时候换用口服药治疗 抗生素疗程多长
儿童CAP的治疗策略
是否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单纯病毒性肺炎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 征,但必须注意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混 合感染的可能性;所以大多数CAP肯定需 要用抗生素治疗
儿童CAP的诊治指南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严永东
儿童CAP管理指南解读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下)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6年10月 刊登于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2、3月
背景:在1999、2001年《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 指南》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规范小儿肺炎的治疗
CAP抗病原微生物经验治疗
轻度CAP 可在门诊治疗,可以口服抗生素治疗,不强 调抗生素联合使用,过多考虑病原菌耐药是不必要的 1~3月龄 要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 肺炎链球菌,可以首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克拉 霉素、阿奇霉素等 >5岁~18岁 主要病原除SP、MC外,非典型微生物病 原学地位突出,可以首选大环内酯类口服,8岁以上 儿童也可以口服多西环素。若起病急、伴脓痰,应疑 及SP感染所致,可联合阿莫西林口服,剂量80~ 90mg/(kg·d)

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陆权2013年11月要点提示➢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紧迫性与现实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内涵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童是必须正视的一个群体☐由于儿童不适合众多药物上市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使相当部分药物说明书中缺乏儿童的使用信息,儿科存在大量的超说明书使用☐美国儿科广泛使用的药物中70% 因缺乏证据未获得FDA 批准用于儿童;欧洲截至2007 年仍有50% 用于儿童的药物未进行过儿童临床研究☐全球36%~92%的住院患儿使用过未经批准用于儿童的药物,新生儿和ICU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发生率分别高达80%~97%和70%~92%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吸收☐出生时胃PH6-8,生后数小时内降为2,1周内PH上升,至3yPH达成人水平☐新生儿胃容积小、胃肠蠕动慢、胃排空时间较成人长☐新生儿主动转运能力低,致某些药物血浓度低☐胃肠功能不稳定,口服吸收差,常胃肠道外给药➢皮下脂肪少,皮下注射易发生感染,故很少使用➢臀部肌肉不发达,加之局部肌肉注射易造成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臀肌挛缩等并发症,因此肌注给药尤其长时期使用应予限制➢静脉滴注给药成为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途径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分布☐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80%、1岁婴儿70%、成人则60%;同时,小儿组织间液高于成人,达体重40%以上,成人仅20%。

因此,水溶性药物在小儿体液内分布相对广泛,血峰浓度低(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分布至细胞外液后,其排泄相对缓慢,致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血脑屏障不完善,通透性相对高,有利又有弊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成人血浆蛋白偏低,而血PH偏酸,这均可影响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的结合☐游离脂肪酸高构成另一与白蛋白结合的竞争因素,故新生儿血浆游离药物多,药物的游离部分易进入组织☐磺胺药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强于胆红素,致使较多游离胆红素进人血液循环,并可沉积在脑组织引起核黄疸,故这类药物不宜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使用☐头孢曲松在新生儿黄疸时慎用/不宜使用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特点----代谢☐酶系统不足或缺乏新生儿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 酶含量仅为成人的近30%,各种单胺氧化酶的活性约为成人的50%,其他药酶如乙醇脱氢酶(ADH)、血浆酯酶、N-乙酰转移酶和葡糖醛酰转移酶等在新生儿期间酶的活性均偏低下☐年龄越小,肝内各种酶活性越低,使药物代谢较慢,药物易在体内蓄积。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急相期反应指标
轻度门诊CAP患凡无需常规进行急相期反应指标检查; 需要住院或有肺炎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应做该项检查,结合临 床可评估对治疗的反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 (CRP)或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也不能单独或联合用以区 分细菌性或病毒性CAP;使用这些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去区 分细菌及非细菌病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难以得出一个 折点标准。当CRP和ESR都增高,而WBC不增高时,应该考虑 MP肺炎的可能。
对于住院患儿或条件较好的地区,CAP严重度评估还应 依据肺部病变范围、有无低氧血症以及有无肺内外并发症 表现等判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情严重度评估
临床特征
轻度CAP
重度CAP
一般情况


拒食或脱水征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
正常或略增快
明显增快
呼吸困难(呻吟、 鼻翼扇动、三凹征)


肺浸润的范围
≦1/3的肺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enumoniae,CP) 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
嗜肺军团菌可能是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 合病原之一。
病原学-混合感染
儿童CAP可由混合感染所致,年龄越小越易发生。 婴幼儿常见有病毒-细菌、病毒-病毒混合感染,年长儿 多为细菌和非典型病原混合感染。 常见与细菌感染相关的病毒有RSV、流感病毒A型和鼻病 毒等。与单独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相比,混合感染可导致更 严重的炎症反应及临床表现。 尽管个别病毒性肺炎本身可以导致死亡,但大部分病毒 性肺炎死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是继发SP感染, 其次是继发SA和HI感染。
流感病毒(A型、B型)

儿童CAP研究进展

儿童CAP研究进展

⑷ 液体疗法: 液体量维持,一般患儿可口服保持液体入量,对于 进食困难儿童,可静脉补充液体,总液量以60~ 80mL/kg· d为宜。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4/8/1
28
⑸ 免疫疗法: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 200mg/kg·d,用2~3d。
IL-2. 抗TNF抗体治疗有文献报道已应用于临床。其
2007年国内指南认为: 儿童CAP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征象变化,而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可协助其病原 学诊断。
2024/8/1
17
病原诊断评估
年龄是儿童CAP 病原学最好的提示(详见上述表1) 临床征象对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1.细菌性肺炎特征:
(1)腋温≥38.5℃
(2)呼吸增快
(3)存在吸气性胸壁凹陷
⑴ 按病理学分类: 实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混
合性肺炎
及特殊类型肺炎等
⑵ 按病原学分类: 非感染性和感染性肺炎
⑶ 按临床病程分类 : 急性肺炎(病程< 1 个月)
迁延性肺炎(1~3 个月)
慢性肺炎(病程> 3 个月)
⑷ 按临床病情分类 : 轻症肺炎(轻~中度)
重症肺炎(重度)
⑸ 按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典型性肺炎(如肺炎
(高原)或中心性紫绀;
2.呼吸空气条件下,RR≥70次/min(婴儿),≥50次、
min(年长儿),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的影响;
3.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
4.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下页续)
2024/8/1
23
5.持续高热3~5d不退者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 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严重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 疾病者;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差异ppt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差异ppt

克拉霉素
3.6
30
阿奇霉素
0.7
3
克拉霉素分子结构
BERGMAN KL,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1999;43(5):1291–1293
治疗满意率(%)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满意率高, 疗程更短
• 阿奇霉素1次/d治疗呼吸道感染3天的临床满意率与克拉霉素治疗10天的
0.08
1. 周基华等.儿科药学杂志.2004;10(1):8-13 2. 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2005版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药代动力学优于克拉霉素
• 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MICs小,肺上皮细胞衬液的杀菌浓度更低
药物
对流感嗜血杆菌 MICs(μg/ml)
肺上皮细胞衬液的 杀菌浓度(μg/ml)
气管、支气管、细 支气管和肺组织(包 括肺泡和肺间质)等 炎症,其中肺炎是 威胁小儿健康的首 位感染性疾病
陆权.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6):325-362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0):649-655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病死率高, 严重危害患儿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 1,550,000,000例儿童患肺炎,占门诊就诊患 儿的第一位1,2
Kogan R,et al. Pediatr Pulmonol. 2003; 35:91–98.
与红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3.3%,约为阿奇霉素的3倍
•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4 例(6.8%), 恶心、呕吐3例 (5.1%),腹部不适7例(11.9%)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医学PPT课件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医学PPT课件

二、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 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肺 炎等。年长儿若链球菌性上感可引 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三、治疗:
以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注意 预防并发症
休息、多饮水;呼吸道隔离 抗病毒治疗:病毒唑 继发细菌感染应用抗生素 局部处理:滴眼液、滴鼻液 退热、止惊
心率不齐,心音低钝;心电图改变(ST段压低,T波低 平,倒置)
心力衰竭:
呼吸加快 >60次/分 心率增快 >180次/分 患儿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尿少,双下肢浮肿 心音低钝,奔马律 肝脏进行性肿大
微循环衰竭或DIC
神经系统
脑水肿 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
中毒性肠麻痹 消化道出血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院内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病原体
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次 为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流感病毒以及某些柯萨基病毒等
总论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管道窄 黏膜柔嫩 血供丰富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气管环状软骨下缘为界: 上呼吸道:鼻、咽、喉、鼻窦、咽鼓管、 鼻泪管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 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小儿呼吸系统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咳嗽反射、气道平滑肌收缩功 能、纤毛运动功能差
特异免疫:SIgA(分泌型IgA)、肺泡巨噬细胞、 溶菌酶、补体低

IDSA MRSA指南解读

IDSA MRSA指南解读

IDSA MRSA指南解读仅限内部培训使用1前言•医学时讯中“备注”部分为医学顾问对指南内容的进一步解读•指南中包含斯沃产品说明书以外的信息。

切勿作为推广材料使用。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2背景介绍•是IDSA制定的第一个关于MRSA感染治疗的指南•所有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指南草案的准备和审核,并获得了外界同行的反馈意见。

•指南得到了儿童感染病学会、美国急救医师学会和美国儿科学会的审核和认可,并在公布前经IDSA SPGC和IDSA主任委员会审核和批准。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3方法学•回顾和分析自1961年以来发表的数据。

利用计算机对PUBMED数据库中1961~2010年的英文文献进行检索•重点关注人类研究,但也包括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和体外研究。

一些国际会议摘要也包括在内•由于随机临床试验极少,很多治疗推荐根据观察性研究或小规模病例分析结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而制定。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4仅限内部培训使用5证据质量和推荐级别证据来自以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为依据的权威专家观点III证据来自≥1项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化临床试验;来自队列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最好来自1个以上中心);来自多时间序列分析;或来自非对照性实验引人瞩目的结果II 证据来自≥1项设计适当的随机对照试验I证据质量推荐使用的证据不足C有中等证据支持推荐使用或反对使用的建议B有充足证据支持推荐使用或反对使用的建议A推荐级别定义类别/分级指南正文•药物评述•MRSA感染患者的治疗推荐I. 在CA-MRSA时代,SSTIs的治疗II. 复发性MRSA SSTIs的处理III. MRSA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IV. MRSA肺炎的治疗V. MRSA引起的骨和关节感染的治疗VI. CNS MRSA感染的治疗VII. 辅助疗法在MRSA感染治疗中的地位VIII. 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的推荐IX. 万古霉素药敏结果如何来指导临床治疗X. 持续性MRSA菌血症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处理XI. 新生儿MRSA感染的处理仅限内部培训使用6药物评述仅限内部培训使用7克林霉素经FDA批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无明确的MRSA感染治疗的适应症在体外对CA-MRSA的敏感率高于HA-MRSA,各地区间有差异备注:在中国,根据CHINET监测网,MRSA对其敏感率<20%,一般情况下,治疗MRSA不建议选择此药物。

美国儿科学会胎儿和新生儿委员会《新生儿低血糖症筛查和后续管理指南( 2011年版)》解读

美国儿科学会胎儿和新生儿委员会《新生儿低血糖症筛查和后续管理指南( 2011年版)》解读

【作者简介】陈昌辉,男,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和围产医学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新生儿疾病。

美国儿科学会胎儿和新生儿委员会《新生儿低血糖症筛查和后续管理指南(2011年版)》解读陈昌辉,李茂军,吴青,石伟(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了2011年版新生儿低血糖症筛查和后续管理指南(简称指南)。

除高危新生儿外,指南不推荐常规监测血糖。

2011年3月指南由Adamkin DH 及其同事在《Pediatrics 》发表,内容包括哪些新生儿需要筛查、何时筛查、实验室资料、临床体征和管理。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症;指南;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056;R587.3;R7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70(2011)06-0070-03Interpretation of Practical Guide and Algorithm for the Screening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 formulated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CHEN Chang-hui ,LI Mao-jun ,WU Qing ,SHI We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China )【Abstract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has waged an opinion on neonatal hypoglycemia and produced a Practical Guide and Algorithm for the Screening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 (hereinafter ,“guideline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against routine glucose monitoring except for high-risk infants.The AAP guideline ,reported in the March issue of Pediatrics by David H.Adamkin ,MD ,and colleagues ,includes which infants to screen ,when to screen ,laboratory data ,clinical signs ,and management.【Key Words 】Newborn ;Hypoglycemia ;Guideline ;Diagnosis ;Treatment1简介《新生儿低血糖症筛查和后续管理指南(2011年版)》(简称指南)由美国儿科学会胎儿和新生儿委员会以临床报告的形式在《Pediatrics 》发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2011年美国PIDS和IDSA儿童CAP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040)陆权2011年8月30日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IDS)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共同制定并在线公布了《3月龄以上婴儿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同年10月该《指南》全文刊出于Clinical Infections Diseases杂志。

这是迄今美国国家层面的首部关于婴儿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指南,值得我们关注。

美国IDSA-CAP指南是一份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该《指南》制定过程由PIDS和IDSA的标准和实践准则委员会(SPGC)召集各领域专家,包括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

有来自社区儿科和公共卫生工作者;也有来自重症监护、急诊、医院、感染科、呼吸科和外科等领域的儿科专家;还有下列协作机构的代表:美国儿科学会(AAP)、美国急诊医师学会、美国胸科协会儿科部、医院医学协会、急救医学协会和美国小儿外科协会。

撰写组提出与儿科CAP临床实践相关的20个问题,并经IDSA-SPGC批准,通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计算机搜索文献至2010年5月1日。

《指南》的循证证据分级依据2008年10月1日后IDSA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小组所采用的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方法。

《指南》推荐强度是在权衡每一项推荐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后获得,分成强烈推荐和弱推荐两大类。

每一类又依据证据采集时的方法学质量,分成高质量证据、中等质量证据、低质量证据和较低质量证据等4种情况。

对每种情况作了说明,例如高质量证据水平的强烈推荐,寓意其适用于大多数临床情况下的大多数病儿,指南制定者相信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对该推荐的信心;高质量证据水平的弱推荐在于这种推荐的最佳作用可能因环境、病儿个体或社会价值观而异,但进一步研究不可能改变对该推荐的信心;极低质量证据水平的强烈推荐提示当有质量更高的证据时本推荐会改变;而极低质量证据水平的弱推荐则提示似有同等理由去作其他推荐,对效应的任何估计极不肯定。

当然《指南》也提及对某些特殊群体,就是强烈推荐也可能并不适用,而缺乏高质量证据的众多情况下,临床判断依然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群体与个体的差异,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的不同。

IDSA曾于2007年联合美国胸科协会(ATS)更新了成人CAP指南,实施后降低了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儿童CAP无论在诊断或治疗均有别于成人CAP,即使相同病原菌,其临床过程也有很大不同。

这一切促使IDSA专门制定儿童CAP管理指南,目的在于使诊治CAP的儿科医师能接受该《指南》、遵循指南的推荐意见,以期降低儿童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该《指南》适用于门诊患儿(诊室、急救诊所、急诊部)和住院患儿,但不适用于新生儿和3月龄以下的婴儿,不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不适用于居家机械通气者和慢性肺疾患或肺部基础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的患儿。

《指南》分成概要和全文两大部分,前者条理简洁明了,后者则翔实而以理服人。

《指南》涉及的诊疗内容包括CAP患儿诊疗场所的选择(门诊或住院或入住ICU),诊断性检查项目,抗感染治疗,辅助外科治疗及非抗感染治疗,初始治疗无效者的管理,出院标准和CAP预防等6个方面,提出20个问题,92条推荐意见。

入院指征中最强有力的是中~重度CAP患儿伴有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SPO290%)。

此外尚有年龄<3-6个月的婴儿怀疑细菌性CAP者;毒性强的致病菌,如CA-MRSA所致CAP;家中无条件监护者或治疗依从性差或不能定期随访的患儿等。

入住ICU或心肺监护单元的指征是需经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者;急需无创正压通气者(如CPAP或BiPAP);有急性呼吸衰竭者或伴有持续心动过速、低血压或需要升压治疗的患儿;不论是高碳酸血症或是低氧血症所致的有精神状态改变的患儿。

而疾病严重度评分不能作为主要标准,而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影像学结果作综合评估。

关于诊断性检查,《指南》作了是与否的明确推荐。

血培养适用于疑似细菌感染的中重度住院CAP患儿;但对门诊无中毒症状、全程免疫接种患儿无需常规送血培养;血培养复查主要适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患儿,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不必为了证实肺炎链球菌菌血症的转阴而复查血培养。

对住院有痰者可进行痰液涂片革兰染色和培养,不推荐肺炎链球菌的尿抗原检测。

推荐流感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这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及时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有价值。

推荐作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检测,但不推荐对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性检测,因为迄今尚缺乏可靠的诊断手段。

推荐对重症CAP患儿必须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测,但对可疑CAP门诊患儿并不常规推荐。

关于血沉、C反应蛋白和前降钙素等急相反应标志物,《指南》认为不能作为区分CAP病原的唯一指标,但对重度住院CAP和伴有并发症者,这些急相反应标志物对判断诊治及其疗效是有价值的。

《指南》强烈推荐对CAP患儿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因为低氧血症是决定患儿住院和作进一步检查的依据。

而对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有明确推荐意见:门诊疑似CAP患儿、病情稳定者无需常规摄胸片,而对证实有低氧血症或显著呼吸窘迫或初始治疗失败者或怀疑有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气胸时应摄正侧位胸X线片。

住院患儿则均应给予胸部正侧位片;治疗顺利者则无需复查胸片,而治疗48~72h无改善或加重者需复查胸片,对反复肺炎累及同一肺叶或存在肺不张者或考虑肺解剖异常、肿块、异物吸入者应予复查胸片。

对机械通气患儿应送检气道分泌物细菌革兰染色涂片和培养,病毒检测;对诊断不明确的重症CAP患儿应考虑进行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乃至经皮肺穿刺或开胸肺活检等。

各种不同病情的区别对待,不作过度的检查是《指南》的总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专家组对抗感染治疗提出4个问题,即对门诊和住院怀疑CAP患儿抗感染治疗的推荐;如何将细菌耐药减到最低;CAP抗微生物治疗的合适疗程;对预期治疗效果的CAP患儿如何随访。

针对门诊怀疑CAP患儿,强烈推荐、高质量的证据提示学龄前儿童不必常规抗菌治疗,因为病毒病原是该年龄段CAP最常见病原。

对门诊CAP者据年龄(<5岁和≥5岁)的经验治疗作了口服抗菌药物的推荐:<5岁者怀疑细菌病原者推荐大剂量阿莫西林;怀疑非典型微生物病原者推荐阿奇霉素;怀疑流感病毒肺炎,应尽可能早地给予奥司他韦。

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阴性并不能确定地除外流感,对重症有流感征象的CAP患儿,即使>48小时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仍可能因此对临床有益。

针对住院怀疑CAP 患儿,《指南》强力推荐对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如果当地肺炎链球菌对大剂量青霉素敏感,如果患儿全程免疫接种则初始治疗选择氨苄西林或青霉素G静脉用药。

若当地肺炎链球菌对大剂量青霉素耐药,如果未接受全程免疫接种或婴幼儿和儿童CAP存在威胁生命的感染(包括脓胸)者则应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如考虑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住院儿童,可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如果临床、实验室或影像学特征符合金葡菌CAP 者,则在使用β内酰胺类基础上加用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基于当地耐药资料)。

《指南》对青霉素敏感SP(PSSP)、青霉素耐药SP(PRSP)、A族链球菌、金葡菌的MSSA、MRSA但对克林霉素敏感者、MRSA并对克林霉素耐药者、流感嗜血杆菌a~f型和不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沙眼衣原体的抗微生物疗法的药物选择、剂量和用法均有详述。

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10d,对某些特定病原菌如CA-MRSA疗程需延长。

合并脓胸者适时胸腔引流下抗菌药物疗程需2~4周。

《指南》对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或积脓时的诊断和相关治疗提出7个方面问题和15条推荐意见和相应的推荐图和表,对CAP患儿出院有8条推荐意见,总体而言是积极稳妥而周密详尽:病情稳定,SPO2>90%至少12h~24h可以出院,但有气急、呼吸费力者不能出院。

如需要继续用药者,出院应保证在家可延续疗程,包括口服或静脉用药,包括家庭用氧。

确保家长懂得如何用药及出院后护理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家长有充分知情权。

对胃肠道外抗菌疗法(OPAT)和降阶梯疗法,《指南》也有3条具体的推荐,重点在应用指征。

《指南》对CAP的预防作了肯定的回答,儿童应接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和百日咳疫苗,对所有≥6月龄儿童应接种流感疫苗。

对6月龄以下婴儿的父母和(或)看护者,包括未成年孕妇,建议接种流感和百日咳疫苗以期保护其婴儿。

对RSV感染高危儿推荐预防使用R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针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指南》强烈推荐应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如病原菌已明确就应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在保证疗效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疗程;注意合理的剂量,确保感染组织部位抗菌药物浓度。

清除病原菌对减少耐药至关重要。

该《指南》的制定严格遵循临床实践指南的国际标准,很值得我们汲取。

科学与严谨、务实与包容性、多学科交叉,并得到相关学会和(或)协会的首肯,广泛的认同性和实用性,使其可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指南》不涉及利益冲突,制定的唯一经济支持就是IDSA,以求透明与公正,专家组所有成员均遵循IDSA准则。

340篇参考文献几乎均贴近临床实际,几乎不涉及纯基础研究或动物实验文献。

一份好的指南应该具有正确性、可靠性、可复性、实用性、灵活性、明晰性和多学科交叉、证据的温习及其史实性等。

要掌握《指南》的精髓并用以指导我国儿科临床实践,就必须通览并细读之,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实践。

最后,必须指出在92条推荐意见中,虽然符合强烈推荐者高达70条(76.1%),但其中高质量证据的仅有17条(占总推荐数的18.5%),主要是中等质量证据(26条,28.3%)和低质量证据(22条,23.9%),尚有极低质量证据者5条(5.4%)。

而在弱推荐的22条中缺乏高质量证据者,主要是低质量证据者(12条,13%),其次为中等质量证据(6条,6.5%)和极低质量证据(4条,4.4%)。

这折射出目前儿科临床研究中,尚缺少设计良好、结论一致的随机对照试验或没有偏倚的观察性研究。

由此,《指南》前瞻性地提出儿科CAP未来研究的19个领域,必然涉及CAP所有方面,这也正是我们临床研究的现实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