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四种模式五点启示
几种典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几种典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或农业企业采用的一种或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演变和创新,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下面将介绍几种典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精细化农业模式精细化农业模式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例如,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进行土壤养分、水分、温度等监测和调控,以达到最佳的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精细化农业模式还包括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自动化播种、喷洒、收割等,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投入。
二、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一种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
有机农业强调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护、农药和化肥的最低使用,注重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
有机农业不仅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支持。
三、农业产业化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是指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
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例如,农业企业可以与农民合作,共同投资成立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以集体经济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农业科技园模式农业科技园模式是将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农业科研、生产、教育、培训等资源,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升级。
农业科技园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同时,农业科技园也可以吸引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农业休闲观光模式是将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通过农业景观、农家乐、农产品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农村休闲观光,提供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服务。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问题的几点思考现代农业是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正确认识现阶段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意义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现代发展理念引领、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
它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理解,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大量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的局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发挥资源、区位和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布局;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实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系统化管理和服务;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组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并再次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既是就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六年关注“三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集中体现。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农业的内涵一、是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尤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
创新渠道主要包括:⑴引入新的农业新产品;⑵引入农业高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⑶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⑷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⑸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
除农业科技创新之外,现代农业的创新还包括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产业化的经营理念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农业开始实行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利益或产权等联结,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同时,与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相适应,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产加销环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式。
三、集约化经营的理念现代农业本质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本积累薄弱,在现代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劳动、资金、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理,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四、外向型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怀开放性的产业,客观上它要法语充分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加国际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参加国际市场间的竞争,促进发展开放经济。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非常注意开拓国外市场。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品牌化等方面。
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等。
规模化农业是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为目的,大规模集中种植、养殖农产品的一种农业模式。
规模化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成本,使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已成为普遍现象。
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生产出有独特品质和特色的农产品。
特色农业能够满足市场对不同品质与口味需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目前,我国的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已经从早期的显性资源向潜性资源挖掘转变,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业企业和团体在不同的领域和区域展开特色农业的发展试验。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管理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处理的一种农业模式。
智慧农业可以实现从生产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智慧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绿色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方法,把绿色生产理念贯彻于农业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加工等全过程,进而实现生产环节无污染、产品具有安全保障的一种农业模式。
绿色农业可以让农产品保持更加天然的状态,更安全、营养丰富,更有助于消费者健康。
绿色农业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环保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倡导的是绿色、可持续、高效的理念。
各种农业模式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农民的生产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是指在科技、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借助先进的农业科学与技术,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科技化:现代农业依托农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农业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利用基因改良、遗传育种、精确农业技术等手段,提高作物和畜禽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2. 机械化:现代农业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3. 智能化:现代农业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监测和管理,如精确施肥、智能灌溉、作物生长监测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可控性。
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5. 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推动农业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的发展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论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论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农业现代化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全面推进现代科技、管理和制
度等各个层面的创新和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质量和市场竞
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
资源利用效率。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化:加强农业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等
环节的规范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物流等服务机构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社会体系,推进农村现代化。
4. 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农业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加强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实现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5. 农业管理和扶持政策现代化:通过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
手段,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的农业支持和扶持体系,推动农业的市场
化和产业化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科技、管理、制度等多种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推进农村全面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现代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其特点有: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其内涵是: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办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总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现代农业的内涵分析及主要类型
现代农业的内涵分析及主要类型作者:来源:《吉林农业》2012年第12期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这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才能显著增长,农村才能繁荣稳定,城乡差距才能逐步缩小。
然而由于国情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客观因素,农业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建设现代农业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目前,不仅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在不断加强,而且对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本文主要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主要类型作一阐述。
1.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设施装备并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从全球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三产业。
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体系。
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可以解释为:1.1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武装起来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的,是在现代工业发展之后才逐步实现的。
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实际是工业物化劳动的转变。
工业的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了物质条件。
农业机械的应用,使机械动力替代了人畜力,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化肥、农药的应用,使病虫害控制取得巨大突破,作物产量大幅上升;农田水利,地膜等农业设施的应用,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着提高。
因此,只有不断运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农业建设才能不断前进。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和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
在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
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
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
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农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农业必须向着更高效、可持续、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我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
一、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确化,包括定位、传感、信息、决策、执行等方面,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和全链条监控。
比如,利用GPS定位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土壤、气象、水分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定量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此外,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可以实现农田全面监测和自动化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二、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采用生态友好、无公害、无残留农药的生产方式,通过整体规划、循环利用、生态平衡等方式,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绿色农业还包括有机农业、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可以实现农业与环境和谐共存。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绿色农业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领域,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健康价值,提高消费者信赖度。
三、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农业是指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农业效率、减少浪费、提升价值。
数字化农业可以实现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数字化,包括农产品质量追踪、农产品防伪认证、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
四、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指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涉及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可持续农业需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实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五、多样化农业多样化农业是指既保持传统农业的基础,又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农业模式。
多样化农业包括传统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智能农业等多种模式,可以实现农田生态生产、科技智能生产、精准高效生产等多重效益。
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模式
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农业正逐渐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创新的农业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模式。
一、精准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农田的土壤、气象、植被等数据,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管理。
通过精准农业模式,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和剩余物利用起来,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指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和管理,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模式注重保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提倡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社区模式农业社区是指由农户组成的共同体,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农业社区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互利共赢,提高农户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五、农业科技园模式农业科技园是指集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科技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
农业科技园模式通过提供科技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农业生产的创新和升级。
六、农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户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通过共同投入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农业合作社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七、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保险是指利用保险机制,对农业生产中的风险进行保障和补偿。
农业保险模式可以帮助农民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减轻农民的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八、农产品电商模式农产品电商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模式。
农产品电商模式可以打破传统的销售渠道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九、农业旅游模式农业旅游是指将农业资源和农村风貌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进行观光和体验农业生产的模式。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农户从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
一、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点1、生产过程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机械工具及设备来代替人力畜力,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生产技术科学化: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精耕细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4、经营循环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农产品的使用途径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变为用于商品交换,并且根据市场需要来组织生产。
5、生产组织社会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并与社会上的相关部门联系起来,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6、生产绩效高优化:收获时,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最终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与之前相比更高。
7、劳动者智能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应当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二、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1、经营方式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定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农民或者是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其中除合同规定上应当缴纳的金额以外,其余全部归农户所有。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课件
• 概念:
以乡村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农业 生产和乡村生活为载体,进而演化为具有较高文 化含量和休闲价值的新型业态,为外来客人和本 地居民提供新型农业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满足人 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构成一个整体 优化的农村的产业结构,只有形成了产业群,才 标志着休闲产业发展成熟。
标准化工作必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 在国际标准化发展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跨越式 的发展时期。第三次跨越的重要特征是“标准化需 求”,引领着标准化的战略方向。
• “前导性’标准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向标准化提 出的严峻挑战。现代农业对标准化的需求,绝不 是简单的在现行标准体系基础上,再补充制定若 干个标准所能办到的,也不仅仅是那个领域多定 或少定几个标准的问题。创建一个新的标准体系, 靠简单的行政手段,靠“加大工作力度”都不可能 奏效,必须依靠知识和人才。
• 现代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生产 品供给功能,其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强了, 一改传统农业的基本面貌,具有了新的内 涵、功能和定位。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
2、特色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
(1)标准化是促进特色农业体系建设,增强 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改变了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村传统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 重大变化,农村自身的特质又导致其不具备主动维 护自身价值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民“离 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至关重要。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
3、相关领域国外发展趋势与现状,国 内现有工作基础
• 国外发展趋势与现状,相关标准情况 • 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在理论研究方面 ——在实践方面
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化农业模式
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化农业模式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面临着更高的生产要求和社会需要。
现代化农业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介绍现代化农业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现代化农业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和生产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和提升农民收入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它以高效、可持续和环保为原则,借助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现代化农业模式具有高效性。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农业生产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例如,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气象和植物生长需求,精确施肥、灌溉和用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现代化农业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
环保是现代化农业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节约用水等环保措施,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现代化农业模式也重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等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第三,现代化农业模式具有风险管理和抗灾能力。
由于现代化农业模式依赖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
例如,利用气象预报技术,可以提前预警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同时,现代化农业模式还能通过多样化经营和风险分散策略,减少农业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
现代化农业模式的实施,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食品和农产品的需求。
其次,现代化农业模式能够推动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现代化农业模式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现代化农业模式有助于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农民,推动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技的进步。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现代农业的不同解释1、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用现代经营理论和方法管理的,用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的,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的农业2、现代农业通常是指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农业.这种能源农业以输入的石油能超过输出的食物能为基本特征(龚绍文1987)打破封闭式的农业循环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其速度超过前两个阶段。
3、现代农业则主要是指在技术与制度方面不断进步、以固定数量的农业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农产品的农业.4、所谓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来武装的农业.具体表现在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提高生产效率5、现代农业是指整个农业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观念,及其农产品的质量、储存、保管和流通等方面,具有当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6、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模式现代农业的模式包括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业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和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
在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
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
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
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简述现代农业的特点
简述现代农业的特点摘要:一、引言二、现代农业的特点1.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2.科技创新驱动3.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4.农业生产与信息化深度融合5.环保和可持续发展6.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挑战1.发展成果2.存在的问题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优化政策环境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推进农业绿色发展5.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农业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现代农业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更表现为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
本文将对现代农业的特点进行简要概括,并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
二、现代农业的特点1.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农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
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精确,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2.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突破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3.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倡导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
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4.农业生产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生产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智能化管理、精准化决策支持。
如遥感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5.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6.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对农业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
农业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农业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农业发展是指农业生产在不断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社会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展的过程。
它包含着不同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
这要求农业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支撑,通过不断提高现代化程度,确保农业的高效运转。
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地维护引导演变,灾难复苏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通过农业生态建设、农业资源整合等措施,积极推进农业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保。
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发展要以农民为中心,通过改进种植技术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供应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节约农作物灌浆费用,确保农民从增长中分享好处,最大程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四、推动农业商业化发展。
农业发展还需要推动农业商业化发展,加强市场化运作和品牌建设,通过开发农产品的差异化和高附加值,领导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并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实现产销一体化,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的内涵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推动农业商业化发展等方面。
在各方面的发展中,要坚持科技创新的引领,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农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
在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
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
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
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
例如,温氏集团承诺按保护价收购农户养殖的活鸡,由于农户所用的饲料和技术服务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且按挂帐方式进行,农户的饲养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保护价高于成本的情况下,公司仍按保护价回购,实际上稳定了农户利益。
此外,为稳定保护价政策,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
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近10年来,温氏集团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
截至2007年,公司养殖规模达到了上市肉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肉鸡(猪)饲养集团。
温氏集团还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云南等省市建立了80多家集种苗生产、饲料供给、技术服务、农户养殖、产品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养殖公司,企业职工人数达到2万余人,合作农户3.65万户,销售收入超一百亿元。
至2007年,温氏集团在全国20个省、市、区开办了100多家一体化养殖公司,市场网络遍及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几大区域,该公司营业额已经超过1百亿元人民币;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温氏集团旗下联结的农户超过3万户,直接为农民创造利润11.35亿元,户均获利31000元。
如今,温氏集团位于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之首,已成功跨入百亿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行列。
二、公司农户带动型所谓农户公司带动型的运行模式,是指一种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以独户联户、合作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多种经营为手段,依法注册登记,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经济主体(称之为农户公司),通过农户公司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从事手工制作、特色加工、产业开发、产品经营、中介服务、市场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拓广农民的就业渠道,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全县共有12个乡镇,34.6万人口,8万多农户,农村人口30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6.7%。
全县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耕地67.83万亩,人均耕地1.9亩,水浇地面积16.3万亩,人均水地0.5亩。
近些年来,长子县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长子县财力不足、基础落后、区位优势不明显、发展大企业难度大的实际,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从增强农民市场意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着手,采取农民自办、在外务工人员回乡领办、聘请能人帮办、整合资源合办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发展农户公司经济,组织动员广大农民探索市场,走向市场。
在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的资金有限。
农户公司规模较小,所需起步资金不大,三五户或为数不多的农户单办或参股合办就能完成,同时农户又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定投资方向,具有参与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将农村大量的闲置资金、技术、劳力等资源有效集中起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据长子县统计局初步统计,到2007年12月底为止,长子县农户公司已发展到5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达133个,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7000多人,农民在农户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7亿元,企业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贮藏、中介服务、产品销售、工业加工制造、商业流通、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文化演艺等10多个行业。
2007年,该县此类经济组织销售收入达到6亿多元,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农民从中得到的收入占到长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以农户为主体创办的公司,不仅为农民增加了家庭收入,积累了农民原始资本,也为广大农民增收拓宽了就业渠道和就业门路。
农户公司已成为长子县农民增收的亮点,成为长子县县城经济的一大特色。
三、农牧结合型所谓农牧结合型的模式,是指在农牧经济为主的地区,实行将畜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和饲料产业,兼顾发展其他产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农牧户、基地、企业的良好对接,并依靠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而全面提高农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迅速形成高效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农牧业跨越发展的运行模式。
农牧结合型运行模式特点是集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农牧业经济结构。
这种模式以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南、西分别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总面积 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5.9万人,境内有毛乌素和库布大沙漠,占总面积的40%,属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为此,鄂尔多斯市从实际出发,压缩转移传统的农牧业布局,实现规模化经营,改变过去分散发展农业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牧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在地域空间上高度集聚,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十五”以来,市委、政府抓住国家重视“三农”工作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大力突出主导产业,确立了建设“畜牧业强市”的目标,积极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
在中央支农富民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鄂尔多斯市更多的农牧民观念发生了转变。
通过几年的努力,农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畜牧业迅速成为了农牧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种养结构的调整步伐,在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身到绿色生态产业当中,农牧民按订单种植,收入不断增加,由过去的“要我种”变成了现在的“我要种”。
到2007年,全市牲畜头数由2000年的615万头只增加到1351.3万头只,牲畜出栏率达到了76.3%,畜牧业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453元提高到6213元。
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赢局面。
目前,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使鄂尔多斯市农牧民收入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
“十五”期末,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50.1亿元,年均增长29.7%,增长率继续高居全区第一位,比全区快8.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亿元,同比增长9.6%。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52.4:40.1。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453元增加到4601元,年均增长13.4%。
在西部145个地级市中,鄂尔多斯市经济总量进入前15位。
另一方面,通过农牧业结构调整,鄂尔多斯市的粮经饲比例由2000年的41:34:25调整为2007年的21:17:62,实现了种养结构的变革;通过推行标准化舍饲养殖,鄂尔多斯市初步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通过推行“公司+农户、基地联农户、能人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由2000年的43家增加到2008年的72家,初步走上了农畜产品加工的规模扩张之路。
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全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就达186家,总资产163.6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5.47亿元,完成增加值29.58亿元,实现利润10.02亿元,带动12.86万户进入农牧业产业链。
在农牧业产业中,绒产业、肉产业、林沙产业已成为农牧民稳定而强大的增收产业。
鄂尔多斯市还通过就业指导和生态移民、扶贫移民、劳务移民等多种方式,推进了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至2008年底,共转移出26.3万农牧民,移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元。
四、城乡统筹型所谓城乡统筹模式,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带动下,以高效农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在大力融入工商业资本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吸收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和加快农村各个相关产业发展。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带动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的苏南地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和著名的苏南模式的发祥地。
该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人口457.8万。
多年来,无锡市围绕本地农业优势,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效农业项目,并以此为平台,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为高效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