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 了解用位置传感器测量速度的方法。
【学习重点】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时间的测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读数时,一定要有一位值。
2. 使用停表:①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3.停表的读数:示数=小表盘示数()+大表盘示数()(括号内填写单位)若小表盘分针不过半,按照s读数;若小表盘分针过半,按照s读数。
4.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测量的物理量是和;需要的测量器材是和。
【合作探究】探究一: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想想议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仪器?【归纳】1. 实验原理: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
3. 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金属挡板等。
4.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想一想,你能说出各个器材的作用吗?进行讨论,并完成填空。
5. 实验器材的作用停表图1①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动力,能够。
②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小车通过的。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使用时要“会放”、“会读”、“会记”。
③停表的作用:测量小车运动的,会读停表的示数:示数=小表盘示数(min)+大表盘示数(s),根据小表盘分针是否过半加30s。
④金属片的作用:让小车停止运动,便于测量。
想一想,搭建斜面时,斜面的坡度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为什么?6. 实验注意事项:①搭建斜面时,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车可能达不到;斜面的坡度太大,小车运动的速度大,所用短,导致测量难度大、实验误差大。
②实验过程中,斜面的倾斜程度不能变。
③测量小车下滑路程时,起点从车头算起,终点也应该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设计PPT课件
三、课堂互动探索
巩 固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 复 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习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课件:我国体育健儿刘翔2012年6月3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10m跨栏 比赛中以12秒87追平了世界纪录.
师:在上述展现的情景中,你发现了几个物理量? 生:路程、时间. 刘翔在110m跨栏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呢? 学生动手计算:v=s/t=110m1/2.87s=8.55m/s 师:由此可见,要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必须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长度)和运动的时 间.我们这节课就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本课结束
知识点1:平均速度的 测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23“实验”,然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 思考题:(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本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3)要完成本次实验,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4)本次实验需要哪些仪器去测这些物理量?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1)实验目的是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秒表)测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设计PPT课件
一、明确课示要求
课题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新授课
让学生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 均速度的理解.
教 学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 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
教学难点
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教学课 时
1课时
二、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
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 刻度尺 和 停表 测算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一、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二、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学会分析速度的转变
【学习重点】一、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学会分析速度的转变
【自主学习】
【自学导航】1.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的公式是______、时刻的公式是______、路程的公式是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
3、咱们用______来测量长度,利用______来测量时刻
4、从速度公式______可知,若是咱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咱们就
能够够算出物体在这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合作导学】
观看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视频,分析:
在测量速度进程中,假设斜面坡度过小,会怎么样?坡度过大会怎么样?
假设某组同窗听到撞击声后一段微小时间后才才停表计时,测量结果会如何?
【分层导练】一、某物理爱好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进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刻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依照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什么缘故?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26
时间t/s4
平均速度v/(cm/s)15
二、两个同窗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下图,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 m/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 m/s
.
【总结提升】
.。
2018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2018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1 / 11 / 1第4节 丈量均匀速度第 5节课题丈量均匀速度 课型 新讲课知识与技术让学生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丈量时间、行程,并求出平 均速度,加深对均匀速度的理解.教 过程与方法1. 使学生经过着手实验逐渐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术 .学 2. 使学生经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行程.目1. 经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认真认真的态度和实事标感情、态度与求是的精神 .价值观2. 经过实验培育学生与其余同学合作的意识.3. 逐渐培育学生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的能力.教课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均匀速 斜面、小车、木块、刻度尺、停教具要点 度,加深对均匀速度的理解 .表、金属片、卷尺、小红旗(或发令准备枪)、自行车等 .教课正确丈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教课难点 1 课时课时1.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 刻度尺 和 停表 测算均匀速度 .2. 实验原理: v=s/t (公式) .课 3. 实验器械: 刻度尺 、斜面、 停表 、金属片、小木块、小车 .前4. 实验步骤:预 ( 1)将斜面固定,确立起点地点 . 实验中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习动速度较慢,便于丈量时间.( 2)丈量全程的均匀速度 . ( 3)丈量上半段的均匀速度.使小车运稳固 复习教师指引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解说部署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精选部分难题解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课件: 我国体育健儿刘翔2012 年 6 月 3 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 110m 跨栏竞赛中以 12 秒 87 追平了世界纪录 .师: 在上述显现的情形中,你发现了几个物理量?生:行程、时间 .刘翔在 110m 跨栏竞赛中的均匀速度是多大呢? 学生着手计算: v=s/t=110m1/2.87s=8.55m/s度)和运动的时间 . 我们这节课就研究均匀速度的丈量.备课笔录。
测平均速度.4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 1.4 丈量物体的均匀速度》导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怎样丈量均匀速度。
2、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各样计算。
【学习要点】知道丈量均匀速度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学会丈量物体的均匀速度。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械:、、斜面、小车、金属片。
二、讲堂导学自学教材23 页1、实验原理:2、实验器械:、、斜面、小车、金属片。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参照教材 2 3 页的步骤。
5、实验注意事项:( 1)丈量小车经过的行程时,一定在小车下滑的同时计时。
6、数据记录:行程运动时间一定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均匀速度( 2)s1=t1=v1=s2=t2=v2=例 1. 在丈量均匀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由顶端滑过斜面的始、末地点如下图,小车经过的行程为,若小车经过这段行程所用时间为 2.5s ,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均匀速度为。
例 2. 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均匀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经过10m、20m、30m、 40m处的时辰,并记录在下表:行程 /m010203040时间 /s0 3.2 5.3 6.89.2依据表中数据,计算李军跑步的均匀速度(结果保存一位小数):(1)从起点到10m处的均匀速度为m/s。
(2)全程的均匀速度为m/s。
(3)剖析表中数据和计算所得的数据,能够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讲堂练习】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 1 min 内、第 2 min 内、第 3 min 内的行程都是内做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变速运动D.没法确立[ 根源300 m,在这 3 m in2、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向来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平直的铁轨上启动时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向来在做变速直线运动D.平抛出去的小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 007 年 4 月 18 日,我国铁路正式实行第六次大面积加速,新的列车外形如图,它从南京到上海的均匀速度可达200km/h,若南京到上海的全程为300km,则列车经过这段距离需要h。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力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导学重点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2、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仪器和器材】节拍器(全班共用),钢棒2根(直径8毫米,长80厘米一100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高、低支架各1个,钢球(直径19毫米左右),垫块,红粉笔,刻度尺。
【实验方法】1、安装实验器材。
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图19-1所示。
2、训练反应能力。
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1秒。
让学生一只手在高端两棒之间挡住钢球,并随着节拍器的响声数5、4、3、2、1,数到0时放手让小球滚下并接下去数1、2、3、……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学生基本上能按上述要求与节拍器响声同步为止。
教师然后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75秒。
按上述要求重复训练几次,要求学生能基本上达到与节拍器响声同步反应。
这对于今后做其他实验是有益的。
3、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
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节拍数为整数,例如第8拍,并在该拍时钢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一个记号。
4、观察小球运动情况。
可看到小球沿两棒越滚越快,开始时速度为0,滚到末端时速度最大。
按方法2中的要求重新数着拍子并让小球从0拍开始滚下,在第4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
当小球在8拍内滚完全程时,比较第0拍至第4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和第4拍至第8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长短,可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后半段的路程较长,说明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路程。
WL8-005第一章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图9 4.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T13 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 T14 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 铁路线长 1462 km,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 T13、T14 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到站时间 „„ 16:11 20:11 8:04 T13 发车时间 14:40 16:16 20:23 „„ 到站时间 9:03 7:23 3:14 „„ T14 发车时间 „„ 7:28 3:26 15:45 (1)T13、 T14 列车运行时间是否相同?这两次车全程运行时间差是多 少? (2)计算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全程行驶(不包括列车在中途站停车的 时间)的平均速度多大?(用 km/min 做单位) (3)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估算,T13 与 T14 列车相遇地点距北京大 约多远(铁路线长)?大约什么时间相遇?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 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 340m/s,人喊话后 0.2s 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 学 习 过 程 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 求;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5.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 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 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 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 2.9s、5.5s、7.9、 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高跑 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2)小高在第 个 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 (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 有什么建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A.20g B.10g C.16g D.8g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3.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光是一种电磁波D.白光是单色光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8cm处,所成像的特点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6.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现象B.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9.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二、填空题11.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北方户外自来水管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如图所示,一束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城内放透镜甲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放透镜乙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可判断透镜1是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教具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
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探究点 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原理停表)(刻度尺+=t S v1、测量刘翔110m 栏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汇报实验原理。
结合实验原理汇报实验中所需要的两种测量工具。
(二)设计实验1、你能否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3、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学生结合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交流讨论实验步骤。
思考并讨论斜面坡度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
思考并讨论金属片的作用,明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正式试验前练习测量几次。
(三)进行实验1.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内。
2、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t2,填在表格内。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 t1= v1=s2= t2= v2=小组分组实验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
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
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一知识回顾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
速度快。
3.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5min 。
求:(1)前10min的平均速度?
(2)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3.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理量。
4 .测量路程需要,测量时间需要。
5. 测量平均速度步骤。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四、总结梳理 5分钟
说说这两个公式的区别
五、过关检测 10分钟
1、关于均匀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均匀速度,便可知整个路中的均匀速度。
B 、均匀速度就速度的均匀值。
C 、均匀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
D 、前一段路程中的均匀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均匀速度小。
2、一物体从稳定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 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均匀速度( )
A.3m/s
B.6m/s
C.6.3m/s
D.0m/s 3、某班的同砚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均匀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载了王军同砚跑步议决10m 、20m 、30m 、40m 处的时刻,并记载如下:
路程S 10m 20m 30m 40m 时间t
3.2S
5.3S
6.8S
9.2S
根据上面的数据,谋略出王军同砚在各段的均匀速度: (1)从开始随处10m 的均匀速度为 m/s 。
(2)从10m 随处20m 的均匀速度为 m/s 。
(3)从30m 随处40m 的均匀速度为 m/s 。
(4)全程的均匀速度为 m/s 。
解物理谋略时应注意:
1、首尾写“解”“答”。
2、解题时: 第一列公式 第二代数据 第三带单位
3、最终终于要是不是整数,须用小数表示,有余数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总总
T S
V V V V =+=
22
1。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以便实验时记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案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 —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导学重点: 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导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课时: 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速度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的公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这段路程内运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小明用了 50s 时间走完了 60m 的路程,那么小明的平均速是m/s。
、课堂导学1 •课本的实验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小车滑下时间需要什么仪器?3. 这个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你们小组能不能设计一个表格,记下测量的数据吗?如果能请画在小黑板上, 在表格上,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请展示给大家看。
5. 你会用停表吗?请展示给大家看。
小车速度是快好测量时间还是慢好测量时间。
6. 那个小组最先会做实验,如何做,请组员展示给大家看。
三:课堂检测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除图1所示的器材外,还(3)如果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cm/s, 合m/s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 (填“大、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cm , t BC=s , V AC=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A点后' ' “大、小”)I ,厂怎3阳羽1 < 53、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 00;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 48,则小汽车从A处到B 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n ,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km/h。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攀枝花市二中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导学案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攀枝花市二中物理组徐子耀杨燕编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纪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三、导学过程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
3、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4、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5、实验步骤:6、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7、实验评价与讨论:练一练1.思考: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为此他选择了质量大小不同但光洁程度相同的4个玻璃小球,先后让这4个小球由静止开始,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实验测得4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如下表所示:(1)小浩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对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的影响.(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到的结论是 。
(3)你猜想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 等因素有关。
3.小明同学想利用图8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猜想:(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图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第5节课题测量平均速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3.逐步培养学生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具准备斜面、小车、木块、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卷尺、小红旗(或发令枪)、自行车等.教学难点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算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v=s/t(公式).3.实验器材:刻度尺、斜面、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小车.4.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实验中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便于测量时间.(2)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3)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路程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要明确斜面的长度并不是小车运动的全程,小车通过的路程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尾量到尾.因此实验时,可以先在斜面上划两条横线确定小车、金属片放置的位置,量出横线间的距离,再做实验.(2)时间的测量①时间的测量:实验中放小车的同时又要测时间,所以实验时应两人一组配合实验,一人计时,另一人放小车,争取做到小车开始下滑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时刻停止计时.②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刻是指物体经过某点时,计时器所指的示数,它表示的是一个时间点.时间是指两时刻之间相隔的长短,指的是一个时间段.知识拓展:频闪摄影又称连闪摄影,是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程.频闪摄影是记录同一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置,而不是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时刻的位置.进行新课要求:实验1在课堂上完成,实验2和实验3可以在课后完成,但要求在课堂上设计出实验2、3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完成实验1.【例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1/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观察图中甲、乙两小球的频闪照片,由图可以看出(选填“甲”或“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利用自己的刻度尺,粗略求出乙球从a到d的平均速度:.解析:观察图中频闪照片应明确:①每X照片相邻两球之间运动的时间间隔相等;②间隔时间均为0.02s.图甲中照片间隔距离相等,说明此物体速度一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照片间隔距离依次增大,说明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从a到d所用时间t=0.06s,距离由刻度尺量得s=,则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s/t=/0.06s=63cm/s=/s.答案:甲/s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4“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并讲解.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t声,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12v声t声.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用刻度尺、秒表来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还了解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因此,掌握一些测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我们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具体表现.在生活中测平均速度时,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身边已知长度的物体测路程,如公路两旁的里程牌,平直公路旁电线杆间的距离等.课后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还有哪些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难题解答【例3】(某某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备课笔记难题解答(3)为了测量小车运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AB段的平均速度.解析:(1)从标尺上AB段的平均速度v AB=s AB/时间大于实验所用时间,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之差才是通过下半程BC间少些,故v BC>v AB.答案:(1)40 0.2时间,因而算出的速度也内容.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基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并积极参与实验.教师安排实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方式,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和完善.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求平均速度便失去了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近似处理、粗略描述,它描述的是“整段路程”或“整段时间”的整体情况,并不表示这段路程中某个位置或在这段时间内某个时刻的运动情况,也不反映这个物体“将来”或“将要”以何种情况运动下去.“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时,可以让学生课后多搜集些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备课笔记。
平均速度的测量导学案(绝对精品)
平均速度的测量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4.会测量平均速度.5.平均速度的计算.二、学习重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学习难点测量平均速度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2.依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
四、导学内容:实验:1、实验方法: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实验注意事项:典型例题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堂达标1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二、“过桥”问题例2.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A 120sB 140sC 160sD 180s课堂达标2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4.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三、平均速度概念的考查.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课堂达标3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2.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A 4.8m/sB 5m/sC 2.45m/sD 4.8km/h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五、导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主备人: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一、复习提问
1、速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1m/s=__________km/h,1km/h=_________m/s。
2、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二、学习目标
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三、自主学习、挑战自我
1、实验目的:练习用和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
3、了解实验仪器:(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2)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4、实验器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5
6
通过实验求得的v
1、v
2
是否相等? ,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米/秒,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米/秒,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7、请同学们计算出实验中下半段路程:S
3
=
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
3=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3
=
8、计算
23
2v
v
= ,将结果与v
1
对比,二者是否相等?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
四、当堂检测、查缺补漏
9、小明同学想利用图4-1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 (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图7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
10、如图4-2所示,一列长为12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 m 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 s ,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1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 ; (2)本实验除图4-3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
(3
)用刻度尺测出S=78cm ,用停表测出t=2S
,则本实验中的
平均速度= m/s 。
1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4-4所示。
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用时___ __s ,平均速度
为__ _m/s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
越__ ___。
13、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 、5.5s 、
7.9、10.7s 、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高跑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2)小高在第 个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
(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有什么建议?
图4-1 图4-2 图4-3
图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