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15178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1)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1)含答案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
”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
”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B. 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C. 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D. 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答案】A4、“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
全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
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
由此可知,西塞罗A. 肯定等级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B. 认为人人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幻想C. 批评轮番而治造成雅典政治腐败D. 不赞成在雅典社会实行民主政治【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5、下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表格数据折射出时期15世纪16世纪17世纪前半期18世纪17世纪后半期18世纪前半期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每公斤白银所能购买的大米(单位:公石)75.1146.4431.0731.7827.3715.9212.32A. 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B. 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发展C. “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D.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联系材料的背景:新航路开辟之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价值贬值,导致白银购买力降低。
6、1841年,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了一个“抽梯子”的观点。
他说:“任何国家,如果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因此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同它相抗,当这个时候,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4)李仕才一、选择题1、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 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B. 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C. 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D. 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答案】D2、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 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B. 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C. 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D. “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答案】D【解析】清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国共实现了首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遣留学生去俄(苏)学习,导致留俄(苏)的学生数量增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学习苏联的经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如联共(布)党史、唯物史观,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以俄为师”,如维新变法“是以日为师”,辛亥革命是“以英美为师”,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
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答案】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实现了在山西的战略展开;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2019—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文科)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60分)1.《佐传•隐公四年》记载: 四年春季,卫国国君桓公之弟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
州吁不能安定卫国百姓,于是臣子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
石碏日:“王觐为可。
”由此可知A.卫国政局长期动荡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C.分封秩序仍然存在D.礼乐制度已经崩溃2.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秃”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4.“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下列表述最接近这一思想内涵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C.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5.“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6.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
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7.学者王亚南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15177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2)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
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
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A.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B. 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D. 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等都是新社会阶层,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而不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排除A。
统一战线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与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符,排除B。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符,排除C。
2、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道: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作者主要说明A. 唤醒民众思想觉悟B. 极力推崇人民主权C. 宣传社会主义思想D. 立宪代表人民要求【答案】A3、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答案】A【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国民政府成立【名师点睛】历史地图展示了过去人们的活动空间、进程和特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元年”,尽管中央文件明确鼓励私人创办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挂靠在集体名下。
如李经纬创办的“健力宝”品牌挂靠在佛山市政府名下,鲁冠球创办的“万向”集团挂靠在萧山市政府名下。
这反映出A. 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B. 民营企业缺乏法律支持C. 国有企业改革刻不容缓D. 改革开放已经裹足不前【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尽管中央文件明确鼓励私人创办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挂靠在集体名下”来看,由于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人们仍然对私有制的发展前途信心不足。
故答案为A项。
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
朕以为孔孟之后,有神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A. 得到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一致认可B. 开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 理论体系日渐完善并走向科学化D. 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答案】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结合康熙帝统治阶级的身份分析解答。
3、16世纪,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研究和用民族语翻译《圣经》的新高潮,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解释《圣经>。
这一行为A. 强化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 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 扩大了天主教会的影响22D. 导致了罗马基督教会的分裂【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各国应自己的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方便了国人的阅读,利于摆脱罗马天主教廷的控制,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 符合题意;A 与材料无关;材料旨在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C 不正确;D 与材料无关。
4、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针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基于南方各州代表的坚持,最终通过的法案规定:国会在20年内无权禁止奴隶交易。
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以下为某合同范本的部分内容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土地所有制与建国初期的土改一致B. 与三大改造类似,都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C. 与人民公社类似,生产规模都有扩大D. 从根本上调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失去土地使用权和人民公社类似,生产规模扩大,C正确;A、B和D说法不符合题意。
2、《礼记·射义》记载西周一种“射礼”活动,“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这体现出射礼A. 拥有浓厚的民本主义内涵B. 具备维护统治秩序的教化功能C. 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平等D. 是普遍存在的大众娱乐活动【答案】B【解析】根据“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可知,射礼有利于明确君臣之义、长幼之序,具备维护统治秩序的教化功能,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排除;D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
3、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
前着喜欢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B. 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C. 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D. 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答案】D【解析】19世纪西方学者领扬文艺复兴的辉煌,20世纪西方学者是批判文艺复兴的黑暗,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了评价者的角度,D正确;学者竞争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不是历史评价标准;C中两面性是文艺复兴特点,不是评价。
4、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
由此可知A. 帝国的税源发生变化B. 逐步实现了公平与正义C.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D. 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法律的地位,故纳税的公民数量增加,使帝国的税源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15162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8)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年6月,将在青岛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关于上海合作组织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产物B. 它主要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为宗旨C. 它是一个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D. 它实施单边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答案】B【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为宗旨,B正确;上海合作组织不是经济区域组织,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产物,AC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实施单边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不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排除D。
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出A.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B. 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C. 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D. 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答案】B点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3、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中共的抗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1)李仕才一、选择题1、1953年4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要求今后县、乡政府对于要求进城找工作的农民,除特殊情况外均不得开给介绍证件;对于现已进城的农民,应动员其迅速返乡”。
该措施()A. 稳定了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B. 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C. 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D. 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答案】D2、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
朕以为孔孟之后,有神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A. 得到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一致认可B. 开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 理论体系日渐完善并走向科学化D. 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答案】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结合康熙帝统治阶级的身份分析解答。
3、“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
”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文艺复兴B. 近代科学的兴起C. 启蒙运动D. 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解放经历人从神灵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是人从基督教神权控制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促使人从封建等级特权制度解放出来,C正确;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
4、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
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
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2019精选教育人教历史高考一轮优练题(1)含答案.doc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B. 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 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D. 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答案】A【解析】《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是1950年2月,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确立,A正确;B中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是1953年;材料中是报告指出,土改是1952年,C错误;D是一五计划之后。
2、有学者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
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且方式是积极、直接、对抗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学具有双重性,故史学届的争议没有意义B. 史学界的辩论是推动儒学不断发展的动力C. 儒学史上确有反专制主张,故前者观点错误D. 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
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说明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D正确;A中双重性错误;B中篇论性不符合事实;C是对材料误解。
3、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
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A. 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B. 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D. 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答案】D【解析】自然神论者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认识上帝,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故D正确;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687年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奠定基础,排除D。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15179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表为我国基层直接选举制度的创新统计(单位:个)。
这些创新B. 表明直接选举成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主流C. 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D. 说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基本普及【答案】C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同程度的讲过,他们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
特别是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
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 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 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C. 肯定中国传统文化D. 无力实现民众的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以及胡适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来看,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理性的,并非一概否定传统文化。
故答案为B项。
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均排除。
点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的转变。
一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或绝对肯定西方外来文化的片面看法。
但从本题的解答来看,还是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答案】A【解析】材料中“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人民“统一中国、实现和平”的愿望相符合,故A项正确。
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思想改造中国,共识也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名师点睛】设问以“反映”“表明”形式呈现的说明反映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11113
习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湖北黄冈模拟)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解析:B 儒家的入仕是为了实践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更是强调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
2、(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三,26)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B.儒家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答案 A解析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教育系统,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A 项正确;儒家已经垄断学校教育的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官学、私学相得益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系统均很完善,下移趋势并未看出,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央太学并未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故D项错误。
3、(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
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C.“跪着”变法的策略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解析:B 根据题目中康有为主张“全面的‘大变’”,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无法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阻碍即是腐朽不堪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故“全面的‘大变’”体现了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B项正确。
4、(2018·广州一模,29)1895年,九江口的海关报告称“内地人民有尽用洋棉纱织成土布款式,取其工省,而价值亦较土棉纱为廉,且较买市肆洋布更为便宜”。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15167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1979年3月,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
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
”邓小平的言论A. 加快了我国迈向科学发展之路的步伐B. 表明我国正式确立了现代化发展蓝图C. 坚定了中央全面推行城市改革的决心D.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成熟【答案】A2、东晋佛教学者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佛教用来称呼断了成佛善根的人)人皆可成佛”;唐代高僧惠能坚信“自性自度”,首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宋代释契篙等以孝融通儒释,使居士阶层进一步壮大。
上述现象表明A. 佛教成为麻痹民众工具B. 儒学借鉴了佛教教义C. 佛教教派斗争日趋激烈D. 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孝融通儒释”等说明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佛教成为麻痹民众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儒学借鉴了佛教教义,故B项错误;佛教教派斗争也不能体现出,故C项错误。
3、口述史是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的历史研究方式,它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的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表述的是被采访人的亲身经历。
在美国,而且在英、法、德国出现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机构,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
中国谚语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
这说明A. 路上行人的语言是真实的历史B. 口述历史资料可用于历史研究C. 只有口述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D. 历史是语言和心理状态的反映【答案】B【解析】口述史是一种历史研究方式,“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说明口述历史可用于历史研究,故B项正确;行人的语言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不一定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故A项错误;口述史料是主观史料,不一定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口述史,不是心理状态,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8)李仕才一、选择题1、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答案】C【解析】材料综L经人为理性化科寻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贾矍,故A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到灌入政'冶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联序的恢复,故B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D项错误。
2、福清县王荣家庭,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瓦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经济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B.稳定小农经济C.限制家庭手工业D.保证家庭财产共享【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大家庭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的特点,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统治者表彰这类家庭的经济目的主要是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
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恐,其殃咎乃至。
”这主要体现了()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D.封建迷信思想【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君主的行为受天的控制,即借助“沃'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天刁对君权的制约, 昭示的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念,故选B项。
4、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发展史反映了()A.法律的不确定性被压缩B.法律适应的主体范围的扩大C.法律的正义性得到增强D.法律的时效性tl益明显【答案】A【解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里面包含了古罗日时代的所有法律,内容空前完善, 可以让任何事件均可以找到适用的法律,故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1)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1953年4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要求今后县、乡政府对于要求进城找工作的农民,除特殊情况外均不得开给介绍证件;对于现已进城的农民,应动员其迅速返乡”。
该措施()
A. 稳定了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
B. 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
C. 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D. 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答案】D
2、清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
朕以为孔孟之后,有神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
A. 得到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一致认可
B. 开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C. 理论体系日渐完善并走向科学化
D. 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结合康熙帝统治阶级的身份分析解答。
3、“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
”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文艺复兴
B. 近代科学的兴起
C. 启蒙运动
D. 第一次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解放经历人从神灵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是人从基督教神权控制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促使人从封建等级特权制度解放出来,C正确;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
4、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
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
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A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C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名师点睛】本单元复习要旨:(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5、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
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
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
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长途贸易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6、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
这一变动趋势
B. 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C. 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D. 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
【答案】A
7、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
该漫画的寓意是
A.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B. 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C. 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 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
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
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靳”“犁靬”“犁靬”“犁鞬”等记载。
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固度,就是亚历山大城。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摘编白王建国《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二者的影响。
【答案】(1)状况:史书对西方部分国家有了初步记述;了解最远的国家是古罗马帝国;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
成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受丝绸之路范围的局限。
(2)相同:均有海陆两条路;以经济交流为主;中国均秉承友好交流原则;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均发端于中国。
不同:从交流领域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经济、文化领域,“一带一路”涉及领域更为广泛;从交流形式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互通有无,“一带一路”除有商品交流之外,更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层次的往来。
影响: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一带-路”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惠及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
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的信息从史书记载以及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回答;第二小问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属于比较不同点和相同点,相同点依据材料二从交流路径、交流主体以及对于中国影响回答,不同点从交流领域和交流形式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以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角度思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