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讲-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中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教案这篇文章共14961字。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第一篇: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声现象复习过程中,以实验和生活实例为主线,通过再现实验,体验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逐步掌握声现象各个方面知识点。[教材分析] 《声现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学习内容。本章内容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重视用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声现象相关实验,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仪器材料] 大小不同的音叉乒乓球直尺鼓水盆
初中物理复习声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声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声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1. 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4. 回声和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回声和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2. 难点: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演示、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现象的奥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现象: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到面上,面上的小球被弹起。
学生猜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产生:
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举例: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等。
3. 声音的传播:
讲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讲解声音在空气、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举例:回声定位、声呐等。
4. 声音的特性:
讲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讲解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音色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5. 回声和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讲解回声的定义和应用,如回声定位、回声测距等。
讲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如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等。
讲解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如自然灾害中的次声波检测。
6. 巩固练习: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 音调、响度、音色有何区别?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声复习教案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6.知道声的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
●教学重点
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
二、课件出示认识声现象知识点,学生填空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例2]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
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
三、课件出示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点,学生填空
[例3]【例3】歌迷只凭声音就能判断出演唱者,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的.麦克风的作用是用来增大歌声的_____________.男歌手演唱声音低沉,女歌手演唱声音高亢,这是因为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声《声》复习教案
《声》复习课教案
叫,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
知识点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2、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振动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也属于噪声。
13、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14、噪声:物理学上说是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说是的声音。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在声源处(防止)——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在人耳处(防止)。
知识点四:声音的应用
复习练习题
1.福州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出声音的高低辨别方向.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振幅
D.响度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4.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声现象》复习
教材分析
《声现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学习内容。本章内容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重视用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在第一轮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时隔一年,学生现在对于声现象知识处在一个已知与未知的半了解状况,因此本节课的复习注重知识点的归纳,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同时学生上复习课无论学习动机还是学习兴趣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复习中运用多种手段,尽量避免枯燥乏味。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注重知识的整合、探究与应用,让学生学会复习、体会复习的收获与乐趣。
教学
重难点
声现象知识的归纳与应用。
教法运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目标
引入播放视频---苏武牧羊边听、边看、边讨
论,归纳出有关声
现象的知识,写在
学案上。
体会生活中的声
音,激发兴趣,在
快乐的学习中回
顾知识。。
知识回顾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相机提问对重点知
识进行回顾。
学生积极思考,即
时回答老师的提
问,并补充相关知
识。
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培养学生的综
合能力,加深对知
识的记忆与理解。
知识整合要求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完
成后用投影展示学习成果。
声现象复习课说课稿
《声现象》复习课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课型为复习课。我将从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三方面进行阐释和说明:
一、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分析:
1、复习内容及地位:
这是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声现象》的复习课,主要复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声的利用。这一单元教材内容在中考中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密切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热点是在现代技术中声的利用及噪声的危害与防治,增强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本单元知识在中考中难度不大。根据对复习内容的分析、考点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预习目标及重难点:
2、预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知道声音的三特性;(3)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4)能够把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象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联系起来;(5)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知识归纳及解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思和探究意识,提高其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3、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
难点:音调与音色的应用,声知识的拓展。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于重点,可通过专题的高密度强化训练,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相关重点的解题方法,效果较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通过视频及图片、文字及讲解多方位训练,引导学生对难点加以突破。
依据复习内容,分类设计了如下三个复习专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声音的特性”专题、“噪声的控制与声的利用”专题,通过专题,可帮助学生把握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本章复习课 (3) 名师教学课件PPT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 闻其声便知其人。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无__规__则__振_动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二:
2、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 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 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 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振动 而产生的.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速度
基础例题: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 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 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 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 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一讲 声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时速度的一般差异。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包括音调、响度分别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有关等)。
3.能根据频率的高低对声音进行分类、能举例说明超声和次声在实际中的应用。
4.能举例说明防止噪声的一般途径。
方法技巧
声现象实验中几种实验方法
1.理想实验法: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里用到了已有的事实推知在极限情况下的结果,物理上称为理想实验法。
2.转换法: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容易观察,采用乒乓球放大了音叉的振动,物理上称为转换法或放大法。
3.控制变量法:用桌子边缘的直尺,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重难点:
常见易错现象
①认为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错,正常人听到声音,有四个条件:a.物体在振动;b.响度不能太小;c.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d.有传播声音的介质);②对乐音的三特性容易混淆,特别是音调和响度最易混淆(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③噪声和乐音容易混淆(可以从两方面区别:一是发声体是否做有规则的振动;二是看是否妨碍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
和生活);④回声测距易错(计算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用s =12
vt )。 教学设计
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源:振动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 复习教案(人教版)
课堂学习反馈个性
备课
课堂达标练习︵学以致用,提高能力︶4、噪声
(1)
①物理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②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划分:以分贝为单位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
能力提升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B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B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C.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4. 在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
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
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2.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频率、波长、速度;
3.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4.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频率、波长、速度等声音的基本特征;
3.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听觉和声音的物理本质之间的联系;
2.生活中不同实物发出的声音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通过实验和演示教学生产声音的方法和传播方式;
2.归纳法:将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应用进行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性
思维能力;
3.想象法:开展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性和
应用。
五、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世界”。
步骤二:讲解基础知识
1.声音的产生:通过实验演示教学声音的发生原理;
2.声音的传播方式: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方式;
3.声音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频率、周期、波长和速度,以及声
音质量的判定方法。
步骤三:探究声音的应用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实验,探究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声音放大、消音、
降噪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步骤四:练习和巩固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生活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分析不
同物体之间声音的差异。
步骤五:归纳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让学生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加深对声音的认识,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如课堂讨论、分组活动实验、小测验等。
《声现象 》单元复习课(人教版八年级上)
噪声
(1)_⑫ ______
噪声控制的三条途径 (2)_⑬______
(3)_⑭______
参考答案:①发声体的振动 ②介质 ③声波 ④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空气中最慢 ⑤声音的上下 ⑥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⑦声音的品质特色 ⑧声波传递信息 ⑨声波传递能量 ⑩但凡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 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物理 意义
决定 因素
音调 声音的上下
频率
响度
音色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特色、品质
振幅
发声体自身 的材料、结构
听感 表现
音调高:声音清 脆、尖细;音调 低:声音粗暴、 消沉
源自文库
震耳欲聋响度 大;轻声细语 响度小
分辨不同发声体 发出的声音的主 要依据
备注 音调与响度毫无关系,是声音完全无关的两个特征, 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噪声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1.噪声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跟踪训练】 (宁夏中考)以下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塞 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 【解析】选B.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窗户安装双 层中空玻璃、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都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工人戴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 声源处控制噪声,即防止噪声产生.
《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
物理人教新课标版第1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
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
明.
2.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
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
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例题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B.(2)(4) C.(1)(3) D.(3)(4)
2.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
仿声音的__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
考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知识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点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2.声音的传播速度
知识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
考点3.人耳的听声原理
知识点: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及双耳效应.
知识要点
考点4.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1:音调; 知识点2:响度; 知识点3:音色. 考点5.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识点1:噪声的分类; 知识点2: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考点6.声音的利用 知识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考点7.超声波与次声波 知识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应用.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二: (2010.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 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所示,在上海 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 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 振动 而产生的.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三: (2009.杭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知识点:
1、声音的发生 停止 。 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_____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 振动 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 都能被人耳听到。可引起人耳听觉的方式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2、声音的传播 介质 真空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 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也 真空 不能传声。 需要靠无线电交谈,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______ 不同 ,一般来说,声音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___ 固体中 传播得最快,在_____ 空气 中传播得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在_____ 340m/s 。 速度大约是______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 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_____m 17 _____ 的障碍物反射回 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 声加强。 (利用公式:S=V声×t/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讲-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中考复习)
教案
课前检测
1.如图所示,说话时放在喉咙处的手感到颤动,这让我们体会到(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用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
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
C.使振动延迟
D.使声波多次反射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深夜,我们将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 15℃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
4.下列活动中,主要靠空气柱的振动而演奏出美妙音乐的是( )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就知道发声体一定还在振动
B.物体停止振动后还能发出很弱的声音
(6)我们感受到声音的另一条途径:声音振动→骨头→听觉神经→大脑.
注:利用骨传导能够传播声音,在相同条件下,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要好.所以,传导性失聪的人可以考虑利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知识精讲
乐音的特性
【知识点1】响度
1.声音的叫作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即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2.如图所示,敲鼓时将纸片撒在鼓面上,鼓面的振动幅度是通过来显示的;敲鼓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则鼓声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
3.如图,这是叫声最大的猴子—吼猴.吼猴舌骨发达,在晨昏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雷鸣般的吼声,1. 5 km以外都可听见.“雷鸣般”形容声音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前检测
1.如图所示,说话时放在喉咙处的手感到颤动,这让我们体会到(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用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
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
C.使振动延迟
D.使声波多次反射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深夜,我们将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 15℃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
4.下列活动中,主要靠空气柱的振动而演奏出美妙音乐的是( )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就知道发声体一定还在振动
B.物体停止振动后还能发出很弱的声音
(6)我们感受到声音的另一条途径:声音振动→骨头→听觉神经→大脑.
注:利用骨传导能够传播声音,在相同条件下,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要好.所以,传导性失聪的人可以考虑利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知识精讲
乐音的特性
【知识点1】响度
1.声音的叫作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即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2.如图所示,敲鼓时将纸片撒在鼓面上,鼓面的振动幅度是通过来显示的;敲鼓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则鼓声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
3.如图,这是叫声最大的猴子—吼猴.吼猴舌骨发达,在晨昏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雷鸣般的吼声,1. 5 km以外都可听见.“雷鸣般”形容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4.有些老师讲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敲击音叉
时,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发声的响度越 ;
用力越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发声的响度越 .
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1.强弱振幅振幅
2.纸片跳动的高度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B
4. D
5.大大小小振幅
【知识点2】音调
6.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单位为,简称,符号为 .
7.声音的叫作音调,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
越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 .
8.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并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越长,振动得越,钢尺振动的频率越,发声的音调越 ;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钢尺振动得越,振动频率越,发声的音调越 .
9.在唱歌时,歌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声时声带振动的( )
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
10.节日庆典上,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女高音歌手的声带比男低音歌手的声带振动得,振动的频率,则音调 .
11.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2所示,用薄塑料片分别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与薄塑料片划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6.频率赫兹赫 Hz
7.高低高低
8.慢小低快大高
9.A
10.快大高
11.(1)薄塑料片划得越慢,薄塑料片振动得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
(2)薄塑料片划动速度一定,梳齿越疏,薄塑料片振动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
(3)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
【知识点3】音色
12. 是指声音的品质,其与发声体本身的、等因素有关.
13.乐音是声源做振动产生的,、、称为乐音的三要素,可以描述乐音的特性.
14.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
也无法打开.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声速
D.音色
16.钢琴的声音清脆响亮,被称为乐器之王.小刚用钢琴弹了一首《菊花台》,在演奏的过程中,关于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1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
18.如图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12.音色材料结构
13.有规律响度音调音色
14.C 15.D 16.B
17.音色
18.C
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点1】噪声
1.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噪声监测器,这是测定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
C.乐音的波形和噪声的波形都是杂乱无章的
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
4.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深夜,人们正要人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5.声源做振动产生的,且过大的声音称为噪声.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是乐音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