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讲-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中考复习)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doc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doc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于洋、孙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老师讲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2.通过必答题对基础知识点加深巩固;3.通过抢答题提高快速审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内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加深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魅力,合作的有点。

2.通过必答题以及抢答题,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感受爱拼才会赢。

3.时刻提醒学生中考的来临以及中考的重要性,使学生有紧迫感与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这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策略初三阶段学生对于单元复习整体知识体系的认识并不强,所以这节课我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对于整个复习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助于思维的培养。

而复习课我们以小组合作争第一的形式,使复习课不再沉闷,给学生以奖励使学生有荣誉感和使命感。

对于知识的讲解我们选择难易各有侧重,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分析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筝、吉他与竖笛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考情分析(7分钟)展示事先录制的班级同学弹奏的一段视频,引入今天的复习内容。

介绍新加入的专家于老师,并由于老师介绍中考声现象这一章节的相关考纲考点以及分析近六年来考试题目考察的知识点难易程度的变化学生看并聆听优美的音乐学生仔细听老师对相关考点考情的分析让学生从乐音更加顺畅的进入今天的学习让学生从上课的一开始就紧张起来,对中考中声现象这一章的相关考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认识。

为了这节课重点难点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思维导图(3钟分)提出要求:在三分钟内结合书上声现象这一单元相关知识点在导学案上做出思维导图。

在五分钟的时间里,于老师与孙老师都在各个小组之间指导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设计与解答学生的疑惑。

学生在三分钟中以小组合作模式画出声现象这一单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初中物理复习声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声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声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声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4. 回声和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回声和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2. 难点: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现象的奥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现象: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到面上,面上的小球被弹起。

学生猜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举例: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等。

3. 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讲解声音在空气、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举例:回声定位、声呐等。

4. 声音的特性:讲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讲解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音色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5. 回声和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讲解回声的定义和应用,如回声定位、回声测距等。

讲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如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等。

讲解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如自然灾害中的次声波检测。

6. 巩固练习: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 音调、响度、音色有何区别?4) 回声、超声波、次声波有何应用?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报告。

2. 回声、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实例。

3. 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和实例。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应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了解回声、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声现象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声现象复习过程中,以实验和生活实例为主线,通过再现实验,体验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逐步掌握声现象各个方面知识点。

[教材分析] 《声现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学习内容。

本章内容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重视用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声现象相关实验,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仪器材料] 大小不同的音叉乒乓球直尺鼓水盆[教学流程设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音叉,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乒乓球有什么作用?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拓展:还有那些实验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展示图片并做演示实验:将敲击的音叉放入水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声现象复习课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复习并巩固学生对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的理解;2.复习并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3.复习并理解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包括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的应用、噪声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保护听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如何准确辨认和描述声音的特性。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复习:–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的特性复习:–音调:音调高低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音量:音量大小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音色: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3.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复习:–反射和回声的应用:声纳、声波测距等;–噪声对健康的危害: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影响人体健康;–声音的保护:正确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听音量过大的声音。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声音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对声音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分析声音的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实验探究法:设计适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巩固和拓展对声音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二:核心知识点讲解(15分钟)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声音的特性。

3.声音的利用和保护。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和描述声音的传播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

步骤四:实验活动(20分钟)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声音特性和应用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声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声复习教案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6.知道声的利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教学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二、课件出示认识声现象知识点,学生填空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例2]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三、课件出示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点,学生填空[例3]【例3】歌迷只凭声音就能判断出演唱者,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的.麦克风的作用是用来增大歌声的_____________.男歌手演唱声音低沉,女歌手演唱声音高亢,这是因为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解析】音色是区分发声体的主要依据.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麦克风能使声音更加响亮,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例4】如图所示,甲和乙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甲和丙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乙和丁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4.分析噪声的产生、防治方法及其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噪声的来源及防治方法;
-声音传播速度、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树立自信心。
4.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了解声音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强国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声现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初步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学习需求。然而,学生在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波长和频率关系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3.整合跨学科知识,如音乐、地理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学习声音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声音现象?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对声音产生的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展示声音传播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声音传播的过程,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从声源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pdf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pdf

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注重知识的整合、探究与应用,让学
生学会复习、体会复习的收获与乐趣。
声现象知识的归纳与应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
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教 Nhomakorabea学


教学 环节
引入
知识 回顾
知识 整合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目标
播 放 视 频 --- 苏 武 牧 羊
边听、 边看、 边讨 论,归纳出有关声 现象的知识, 写在 学案上。
体会生活中的声 音,激发兴趣, 在 快乐的学习中回 顾知识。。
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相机提问对重点知 识进行回顾。
学生积极思考, 即 时回答老师的提 问,并补充相关知 识。
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培养学生的综 合能力,加深对知 识的记忆与理解。
要求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完
成后用投影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出示知识网络图。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
音叉, 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九年级学生正处在第一轮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 时隔一年, 学生现在对于声现
象知识处在一个已知与未知的半了解状况,因此本节课的复习注重知识点的归纳,
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同时学生上复习课无论学习动机还是学习兴趣都会大打折扣,
因此复习中运用多种手段,尽量避免枯燥乏味。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16、引起听觉的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耳朵鼓膜的振动。
17、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12、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13、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4、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其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某物体每秒振动6次,那么,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___赫兹(Hz)。
9.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10.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传播的。
15.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顶在钢琴上的木棍来听琴音,这是利用了_______原理。
16.小明正在唱歌,他凭放在喉头上手的感觉,认识到他的歌声是靠________发声的。
17.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生活和工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
13.声音频率高于_________和低于________时,人是听不到的,我们把这两种声音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______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讲-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中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讲-声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中考复习)

教案课前检测1.如图所示,说话时放在喉咙处的手感到颤动,这让我们体会到(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用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C.使振动延迟D.使声波多次反射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C.深夜,我们将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D. 15℃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4.下列活动中,主要靠空气柱的振动而演奏出美妙音乐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就知道发声体一定还在振动B.物体停止振动后还能发出很弱的声音(6)我们感受到声音的另一条途径:声音振动→骨头→听觉神经→大脑.注:利用骨传导能够传播声音,在相同条件下,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要好.所以,传导性失聪的人可以考虑利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知识精讲乐音的特性【知识点1】响度1.声音的叫作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即有关,越大,响度越大.2.如图所示,敲鼓时将纸片撒在鼓面上,鼓面的振动幅度是通过来显示的;敲鼓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则鼓声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3.如图,这是叫声最大的猴子—吼猴.吼猴舌骨发达,在晨昏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雷鸣般的吼声,1. 5 km以外都可听见.“雷鸣般”形容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4.有些老师讲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发声的响度越 ;用力越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发声的响度越 .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1.强弱振幅振幅2.纸片跳动的高度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3.B4. D5.大大小小振幅【知识点2】音调6.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单位为,简称,符号为 .7.声音的叫作音调,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 .8.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并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越长,振动得越,钢尺振动的频率越,发声的音调越 ;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钢尺振动得越,振动频率越,发声的音调越 .9.在唱歌时,歌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声时声带振动的(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10.节日庆典上,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女高音歌手的声带比男低音歌手的声带振动得,振动的频率,则音调 .11.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2:如图2所示,用薄塑料片分别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与薄塑料片划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6.频率赫兹赫 Hz7.高低高低8.慢小低快大高9.A10.快大高11.(1)薄塑料片划得越慢,薄塑料片振动得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2)薄塑料片划动速度一定,梳齿越疏,薄塑料片振动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3)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知识点3】音色12. 是指声音的品质,其与发声体本身的、等因素有关.13.乐音是声源做振动产生的,、、称为乐音的三要素,可以描述乐音的特性.14.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无法打开.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声速D.音色16.钢琴的声音清脆响亮,被称为乐器之王.小刚用钢琴弹了一首《菊花台》,在演奏的过程中,关于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变的是(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1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18.如图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12.音色材料结构13.有规律响度音调音色14.C 15.D 16.B17.音色18.C噪声及其控制【知识点1】噪声1.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噪声监测器,这是测定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C.乐音的波形和噪声的波形都是杂乱无章的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4.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深夜,人们正要人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5.声源做振动产生的,且过大的声音称为噪声.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是乐音的波形.6.物理学中,用来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 的声音是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答案:噪声及其控制1-4.BDAD5.无规律强度乙甲6.声强级分贝 dB 0 dB 90 dB【知识点2】噪声的控制7.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下面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在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C.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以上三种都有9.如图所示为学校阅览室一角.阅览室墙上张贴有“保持安静”的警示语.从控制噪声角度看,“保持安静”属于(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都不是10.下列实例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上耳罩11.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课时声音小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教室周围植树7.-11.CBABD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知识点1】声波的分类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它的频率范围是 Hz至 Hz.2.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人耳(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3.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都从你身边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B.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C.两者的声音都能听到D.两者的声音都听不到4.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 Hz,人耳 (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小明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次.答案: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可听声波 20 20 0002.20 000 20 不能3.B4.6 不能 200【知识点2】超声波5.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正手持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如图所示),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A.传播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6.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脏器C.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D.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乐曲7.如图所示为可以塞进血管的新型记忆芯片,它内置56个超声波发射器和48个接收器,当它导入心脏后,会沿着心脏中的各个主动脉或静脉移动,实时拍摄下心脏内血管的情况,并能精确提供病变位置.下列关于该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能成像B.超声波穿透性强C.超声波方向性好D.超声波的频率低,人耳听不到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简述超声波的应用(各举一例).(1)在渔业生产上: ;(2)在航海上: ;(3)在医疗上: ;(4)在工业生产上: .10.如图,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Hz,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说明声波具有 .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 (填“是”或“不是”)超声波.5-8.CDDD9.(1)探测海里鱼群的位置(2)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3)检查、治疗人体疾病(或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4)超声波金属探伤仪能探测金属制品内在的缺陷10.20 000 能量不是【知识点3】次声波11.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谜”,原来他们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2.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预报台风和地震D.塑料焊接器1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是可听声,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交流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 000次每秒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14.由于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所以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丧生,但一些小动物对地震的预警比人类要好得多,其原因是小动物( )A.能听到频率较高的声音B.能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C.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D.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1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加快11.次声波12-15.CDBA课堂检测易错点1 声音特性的区分1.如图所示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位同学用一根小木棒从B到A逐一敲铁护栏.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2.《超级模仿秀》栏目中,演员能将某些著名人士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这主要是模仿出了声音的 .易错点2 音调高低的判断3.苍蝇a和蚊子b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L和音调f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L a>L b , f a>f bB. L a<L b , f a<f bC. L a<L b , f a>f bD. L a>L b , f a<f b4.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是轻而尖锐.如图甲、乙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0. 5 t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波形图表示的音调高,是蓝鲸发出的.(填“甲”或“乙”)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易错点3 “回声测距”的相关计算6.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某处海深为6. 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30 m/s,则需经过 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才能接收到信号.7.一艘渔船在海上用声呐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4s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则此时这个鱼群离渔船有多远?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 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0 m/s )8.小明到千山旅游,当走过一山谷时,他拍手后经过0. 5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过1s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答案【易错点】1.A2.音色3.D4.乙甲5.B6.液体 8.827.解:此时鱼群离船的距离为S=1 530 m/s× 4 s×(1/2)=3060 m鱼群游动的距离为S′=3 m/s ×4 s×(1/2)=6 m.8.解:拍手声传播到右边山坡所用的时间0.25 s人到右边山坡的距离85 m拍手声传播到左边山坡所用的时间0. 75 s人到左边山坡的距离255 m山谷的宽度340 m.课后巩固疑难点1 声音波形图的分析1.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其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音色B.响度C.音调D.周期疑难点2 声探究的实验设计与分析2.现给你如下器材:一把钢尺、一把木梳、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两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按下表要求填写.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A处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疑难点3 超声波测速4.一辆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 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22. 2m/s,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答案【疑难点】1.B2.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木梳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第一次用力慢慢拨动梳齿,第二次用相同的力快速拨动梳齿两次发声不同,第一次低,第二次高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音叉、乒乓球、小锤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将细线吊起乒乓球离开音叉一定的距离,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看到乒乓球被弹起声音具有能量3.响度空气4.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教案.docx

怎样的反应?为什么?(3)发声体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 演示实验:弹簧形成的疏密提问:①当用手推动长弹簧的一端时,请你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当疏密相间的形状在弹簧中传播时,弹簧的每一图二圈是否一直向另一端运动?分别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讨论回答。

二).声波的传播1.声波传播的条件(1)提问:只要有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演示实验:如图三所示,将闹钟放入真空罩中,连续抽气。

结论: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通过介质。

(2)一段本班学生的讲话,在班中播放,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结论:声波不仅可在气体中传播,而且可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阅读课文2.声速讲解与阅读课文相结合,阅读课文:(1)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物质速度(米/秒)与空气中声速的比较空气340I. 0倍水1500 4. 4倍木材(松树)33009. 7倍铁、玻璃500014. 7 倍空气中的声速还与温度有关,空气的温度低,声速就小。

5,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更好方法吗?让学生 讨论得出实验方法。

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根据碎 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学生实验。

轻敲鼓, 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 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试一 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换个声源,情况又会怎样?我手上有音叉和乒乓料,怎样设 计显示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呢?学生回答,教者演示。

(投影:物理学上声音的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投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2. 音调播放小孩、大人唱歌声,投影“小孩、大人唱歌”图,让学 生就图中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音乐知识,通过交流和辨析,引入 声音高低即音调的学习。

(投影: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同学们桌上都有木梳,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 齿,你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 音比拨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以不同的速度撕棉布,听到的声音 也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认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设置问题,引起猜想。

声现象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

声现象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3、理解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4、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复习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噪声的防治复习难点: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学习活动:(一)通过看书,完成知识网络声源: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不能传声。

与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人耳听到声音:声音引起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

我们怎样听骨传声: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听到声音双耳效应:声音由声源传到两耳的、及其他特征不同。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特性音色:发声体材料、结构不同,音色。

人耳听觉范围:从到。

超声波:次声波:噪声: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危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符号:。

害和控制控制噪声的途径:声的利用:(二)专题解析专题一:转换法当有些物理现象发生时,人们的感觉器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在物理实验研究中,通常将这些感知不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例1、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有以下探究方案证明敲桌子时桌子在振动.方案A:在桌面上放上许多小的物体,如:小纸屑、细沙等,可以轻轻的敲击桌面进行观察方案B:在桌面上放上较大的物体,如:物理课本、铅笔盒等,用力敲击桌面后进行观察方案C:在桌面上可以放上许多小的物体,如:一滴水、细沙等,用力敲击桌面后进行观察。

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案是:理由是:①②提示:在这里要注意对“转换法”的认识及应用。

专题二:实验专题新型物理实验题一般可以分为操作、实验结论归纳、小实验或课外实验,实验设计等类型。

小实验或课外实验通常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做此类实验,要对器材进行认真的比较、筛选,使实验效果尽量明显、有效,表达物理现象或物理原理要完整、准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教案人教版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教案人教版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教案人教版新教案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第三章声第1节什么是声音一目标要求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习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声音发生的条件。

难点声波三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展示教材中图3-1-1、图3-1-2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思考,讨论一些问题,动物都能发声吗举例说出各种动物(狗、猫、鸟、蝉等)是怎么发出声的你是怎么会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讨论中切入本节主题:声的产生和传播。

2.过程展开(1)观察发声体在振动。

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纸、塑料薄膜等发出声音,进行体验,当物体振动时可以听到什么当物体停止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总结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对于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现象比如敲击鼓面和音叉发声,可用实验进行演示。

将纸屑放在鼓面上,让学生观察敲击鼓面发声时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发声时纸屑的情况,学生虽然没看到鼓面的振动,但可从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鼓面是否在振动;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发声和不发声时小球的情况,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

进而提出问题:纸屑和小球在什么时候被弹起跳动?也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喉头进行发声,感觉声带在振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声现象》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声现象》复习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二、内容概述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和超声波,其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内容,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和它们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

三、教学目标: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四、教学重点及考点分析:本章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及声音的利用。

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查对象。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1、声音的产生: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液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等。

2、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复习课教案1

《声现象》复习课教案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罗巧莲教材分析:《声现象》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教材重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重视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内容呈现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节章节复习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归纳,知识的应用和升华。

相比于新课,复习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力避简单重复,应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通过回顾声音的产生、传播、利用、噪声等知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复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关声现象的基础知识的归纳和巩固教学难点:会灵活应用声现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易混淆概念的区分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提供身临其境的物理情景,快捷传递信息,增大课堂容量。

充分展示生态教育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和老师的演示实验相结合,达到资源共享,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教具准备:音叉、乒乓球、鼓、塑料尺、木梳、真空罩、抽气机、闹钟、杯子、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金蛇狂舞》,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现象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知识整理1、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声现象》这章的知识整理。

2、同步演练(在知识整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同步完成)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指响度的是()。

2)音乐欣赏: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歌曲,你能分辨是哪种乐器吗?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课前检测1.如图所示,说话时放在喉咙处的手感到颤动,这让我们体会到(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用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C.使振动延迟D.使声波多次反射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C.深夜,我们将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D. 15℃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4.下列活动中,主要靠空气柱的振动而演奏出美妙音乐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就知道发声体一定还在振动B.物体停止振动后还能发出很弱的声音(6)我们感受到声音的另一条途径:声音振动→骨头→听觉神经→大脑.注:利用骨传导能够传播声音,在相同条件下,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要好.所以,传导性失聪的人可以考虑利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知识精讲乐音的特性【知识点1】响度1.声音的叫作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即有关,越大,响度越大.2.如图所示,敲鼓时将纸片撒在鼓面上,鼓面的振动幅度是通过来显示的;敲鼓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则鼓声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3.如图,这是叫声最大的猴子—吼猴.吼猴舌骨发达,在晨昏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雷鸣般的吼声,1. 5 km以外都可听见.“雷鸣般”形容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4.有些老师讲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发声的响度越 ;用力越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发声的响度越 .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1.强弱振幅振幅2.纸片跳动的高度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3.B4. D5.大大小小振幅【知识点2】音调6.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单位为,简称,符号为 .7.声音的叫作音调,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 .8.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并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越长,振动得越,钢尺振动的频率越,发声的音调越 ;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钢尺振动得越,振动频率越,发声的音调越 .9.在唱歌时,歌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声时声带振动的(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10.节日庆典上,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女高音歌手的声带比男低音歌手的声带振动得,振动的频率,则音调 .11.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2:如图2所示,用薄塑料片分别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与薄塑料片划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6.频率赫兹赫 Hz7.高低高低8.慢小低快大高9.A10.快大高11.(1)薄塑料片划得越慢,薄塑料片振动得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2)薄塑料片划动速度一定,梳齿越疏,薄塑料片振动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3)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知识点3】音色12. 是指声音的品质,其与发声体本身的、等因素有关.13.乐音是声源做振动产生的,、、称为乐音的三要素,可以描述乐音的特性.14.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无法打开.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声速D.音色16.钢琴的声音清脆响亮,被称为乐器之王.小刚用钢琴弹了一首《菊花台》,在演奏的过程中,关于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变的是(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1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18.如图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12.音色材料结构13.有规律响度音调音色14.C 15.D 16.B17.音色18.C噪声及其控制【知识点1】噪声1.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噪声监测器,这是测定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C.乐音的波形和噪声的波形都是杂乱无章的D.录音机放出的音乐一定是乐音4.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深夜,人们正要人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5.声源做振动产生的,且过大的声音称为噪声.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是乐音的波形.6.物理学中,用来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 的声音是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答案:噪声及其控制1-4.BDAD5.无规律强度乙甲6.声强级分贝 dB 0 dB 90 dB【知识点2】噪声的控制7.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下面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在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C.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以上三种都有9.如图所示为学校阅览室一角.阅览室墙上张贴有“保持安静”的警示语.从控制噪声角度看,“保持安静”属于(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都不是10.下列实例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上耳罩11.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课时声音小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教室周围植树7.-11.CBABD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知识点1】声波的分类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它的频率范围是 Hz至 Hz.2.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人耳(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3.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都从你身边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B.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C.两者的声音都能听到D.两者的声音都听不到4.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 Hz,人耳 (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小明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次.答案: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可听声波 20 20 0002.20 000 20 不能3.B4.6 不能 200【知识点2】超声波5.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正手持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如图所示),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A.传播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6.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脏器C.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D.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乐曲7.如图所示为可以塞进血管的新型记忆芯片,它内置56个超声波发射器和48个接收器,当它导入心脏后,会沿着心脏中的各个主动脉或静脉移动,实时拍摄下心脏内血管的情况,并能精确提供病变位置.下列关于该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能成像B.超声波穿透性强C.超声波方向性好D.超声波的频率低,人耳听不到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简述超声波的应用(各举一例).(1)在渔业生产上: ;(2)在航海上: ;(3)在医疗上: ;(4)在工业生产上: .10.如图,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Hz,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说明声波具有 .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 (填“是”或“不是”)超声波.5-8.CDDD9.(1)探测海里鱼群的位置(2)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3)检查、治疗人体疾病(或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4)超声波金属探伤仪能探测金属制品内在的缺陷10.20 000 能量不是【知识点3】次声波11.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谜”,原来他们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2.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预报台风和地震D.塑料焊接器1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是可听声,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交流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 000次每秒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14.由于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所以地震发生时常导致很多人丧生,但一些小动物对地震的预警比人类要好得多,其原因是小动物( )A.能听到频率较高的声音B.能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C.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D.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1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加快11.次声波12-15.CDBA课堂检测易错点1 声音特性的区分1.如图所示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位同学用一根小木棒从B到A逐一敲铁护栏.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2.《超级模仿秀》栏目中,演员能将某些著名人士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这主要是模仿出了声音的 .易错点2 音调高低的判断3.苍蝇a和蚊子b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L和音调f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L a>L b , f a>f bB. L a<L b , f a<f bC. L a<L b , f a>f bD. L a>L b , f a<f b4.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是轻而尖锐.如图甲、乙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0. 5 t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波形图表示的音调高,是蓝鲸发出的.(填“甲”或“乙”)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易错点3 “回声测距”的相关计算6.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某处海深为6. 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30 m/s,则需经过 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才能接收到信号.7.一艘渔船在海上用声呐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4s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则此时这个鱼群离渔船有多远?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 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0 m/s )8.小明到千山旅游,当走过一山谷时,他拍手后经过0. 5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过1s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答案【易错点】1.A2.音色3.D4.乙甲5.B6.液体 8.827.解:此时鱼群离船的距离为S=1 530 m/s× 4 s×(1/2)=3060 m鱼群游动的距离为S′=3 m/s ×4 s×(1/2)=6 m.8.解:拍手声传播到右边山坡所用的时间0.25 s人到右边山坡的距离85 m拍手声传播到左边山坡所用的时间0. 75 s人到左边山坡的距离255 m山谷的宽度340 m.课后巩固疑难点1 声音波形图的分析1.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其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音色B.响度C.音调D.周期疑难点2 声探究的实验设计与分析2.现给你如下器材:一把钢尺、一把木梳、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两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按下表要求填写.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A处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疑难点3 超声波测速4.一辆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 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22. 2m/s,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答案【疑难点】1.B2.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木梳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第一次用力慢慢拨动梳齿,第二次用相同的力快速拨动梳齿两次发声不同,第一次低,第二次高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音叉、乒乓球、小锤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将细线吊起乒乓球离开音叉一定的距离,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看到乒乓球被弹起声音具有能量3.响度空气4.汽车在此路段不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