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说课稿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这一章是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是“光的折射”知识的具体化、生活化的呈现。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的安排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学情分析:经过新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透镜的基本知识,但缺少对本章知识的整体认识,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复习课,对基础好的学生而言,认为是在热剩饭,上课时思维不够集中,但他们对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较欠缺;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画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4)、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再现、作图等方法,进一步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加强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复习活动中体验物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
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法。
1.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符合新课程理念。
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的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
2.实验探究法:为了直观有效的辅助教学,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生实验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再现,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究过程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目录关于《探索物理》致同学们科学之旅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参考资料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颜色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看不见的光参考资料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参考资料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参考资料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流和电路二、串联和并联三、电流的强弱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家庭电路参考资料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
§3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以及眼睛的成像原理。
2、能正确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3、能正确理解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知道视力的矫正方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二、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阅读课本,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请自主完成,并提出你的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三、自我检测:2.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由图13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②如图14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一、预习总结,提出问题:二、小组探究、重点突破:(学习要求:先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展示)三、小组展示:(学习要求:请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展示)问题一: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问题二、有哪些办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问题三:如何让投影仪投在屏上的字更大一些?(方法、器材不限)四、反馈提升:1、思考:(1).照相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2).像是实像还是虚像?(3).正立的还是倒立的?(4).要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些,怎么办?2、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幻灯机的原理五、达标检测:1、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李东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鱼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鱼,他所看到的“金鱼”是()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B、放大了的金鱼虚像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一等奖“眼睛与眼镜”系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四节内容。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把眼睛作为一种像照相机那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矫正方法,主动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使学生获得一些实际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眼睛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的拓展,眼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课程在学习中要用到实验、分析、推理等多种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的基本是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上,通过物理知识在眼睛上的应用,力求达到学生能自觉地、科学地保护自己的眼睛的目的。
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培养人的科学素养。
由于眼睛和眼镜学生很熟悉,所以从歌曲引入尽量简洁,直接过渡到对眼睛的学习,通过观看牛眼照相机的视频,为分析出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教师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演示,知道晶状体的形状对观察景物的影响,体会人眼是相当精密的器官,进而指出眼睛是一架精密的可自动调节焦距的照相机;通过学生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研究和矫正方法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增强探索知识的能力。
因考虑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科学探究能力较差,所以在设计中尽量减小探究难度,本节课以评估与交流环节为重点,达到探究目的。
物理来源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教学中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自己交流不良用眼习惯是造成近视的原因等,力求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正确用眼的行为,使学生学会正确用眼,在学习生活中将爱眼成为一种习惯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学习任务共分为: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正常的眼睛调节、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和保护眼睛四个部分。
2024年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八篇)
2024年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八篇)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篇一知道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过程】1、实验引入演示本中实验,根据实验现象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本,知道物距、像距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影响因素作出猜想2、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并组装实验台上的器材,分析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次数像的性质焦距f/cm物距u/cmu与f关系像距v/cmv与f关系1倒立缩小的实像2倒立等大的实像3倒立放大的实像讲解:当无论怎样挪动光屏都没有像时,把光屏取走,透过透镜看蜡烛,并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像的性质焦距f/cm物距u/cmu 与f关系像距v/cmv与f关系4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填不填3、分析与认证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4、评估交流学生阅读本,讨论本的相关问题,尤其要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5、典型例题例1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下列图,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篇二本节内容: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实像和虚像。
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理解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的关键就是要知道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实像还是虚像;而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实像和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区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本节就是在此根底上开展而的,它也是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根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2023最新-《透镜》教案优秀8篇
《透镜》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8篇《透镜》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透镜的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二、进行新课[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
然后两相对比[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眼睛和眼镜 》 教学设计 2022年人教版物理教案
眼睛与眼镜【教学设计思路】“眼睛与眼镜”系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的设计,在教学目标上,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教材处理上,突破现有教材对有关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平铺直叙,力图“体现教师不应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结构上,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建构课堂程序,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引入新课,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分析问题,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眼睛是如何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和“近视和远视成因”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解决问题,即通过“近视和远视矫正”的探究和“眼健康保健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眼保健知识,学会正确用眼和护眼,体现物理教学的人本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凸透镜成像(1)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能用光屏承接,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 光线会聚而成的
也能用眼睛观察。 也能用眼睛观察。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只能用眼睛观察。 只能用眼睛观察。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太阳光法测焦距) (太阳光法测焦距)
放大 放大 无 像 相等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正立虚像 放大镜 探照灯 倒立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 分虚实,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分大小; 实像的变化: 实像的变化:实像与物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 虚像的变化:虚像与物同侧正, 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虚像:焦点附近像最大。 实像、虚像:焦点附近像最大。
2012-3-17
进行实验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f = 10 厘米; 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厘米; 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 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 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 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 同一高度; 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移动蜡烛位置,使物距分别为u >2 f ; 移动蜡烛位置,使物距分别为 移动蜡烛位置 f < u <2 f ; u < f 再移动光屏找像,眼睛观察 再移动光屏找像, 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4.记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记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况。 记下物距
2012-3-17
小结
u——物距 v——像距 f ——焦距 物距 像距 焦距 物体位置 u >2 f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f<v<2f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教案
第一节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生]什么叫透镜?[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生]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探究]什么叫凸透镜(convex lens)?什么叫凹透镜(concave lens)?[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生]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生]透镜可以分为两类.[生]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生]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生]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 lens).[生]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 lens).[师]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概括,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1.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 lens),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 lens).(板书)[师]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lens)?[生]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生]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师]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3.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想想做做][师]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生]有亮点.[师]亮点是怎么形成的?[生]“亮点”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多.[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都聚到亮点上.[师]他们分析的特别好,咱们为他们鼓掌!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生]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生]亮点是光会聚的.[生]凹透镜不能使光会聚.[生]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生]凹透镜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为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做法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将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做法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做法三: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师]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法都很好,也可行,我们来拍手表示祝贺.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师]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看投影(课本图3.1—4所示),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ocas),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ocal length).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5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动手动脑学物理]拿一两个凸透镜试一试,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2.如图A、B是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 cm和5 cm,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学生们作图,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师]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从图中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图A偏折得厉害,图B偏折得不厉害.[生]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生]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原理?先猜测一下.[生]把小灯泡放在大于一倍焦距之外.[生]把小灯泡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生]把小灯泡放在焦点处.[师]学生们都猜想,想不想知道你猜得是否正确,那么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并说出理由. 方法(1):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外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没变为平行光.方法(2):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内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没变为平行光.方法(3):用激光演示器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师]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它利用了什么?[生]经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生]这是利用了前面学过的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生]光通过凸透镜两侧表面发生折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要会聚到焦点处,那么,焦点处射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就会平行于主光轴出来.三、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四、布置作业 P62 1、2、3、4、5【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要从透镜的外观及其对光线的作用两个方面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2020-2021年说课大赛全国一等奖: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应用》说课稿
编写特点 说 教 材
注意学科间的综合, 科学精神的渗透
增设创新练习题
教材编写特点
形式生动活泼,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注重探究活动,提 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符合兴趣、 认知规律
编写特点 说 教 材
注意学科间的综合, 科学精神的渗透
增设创新练习题
教材编写特点
形式生动活泼,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注重探究活动,提 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符合兴趣、 认知规律
编写特点
说 教 材
注意学科间的综合, 科学精神的渗透
增设创新练习题
沪科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打 运 声随开动的处物 的 世可理 世 界见世 界界、的更大易门观察第第现一二象章章 的物物质质力的性学状质基态的础及初其步概变认念化识和规律第 第 第编一 二 三排章 章 章在机 声 物八械 现 变年运 象 态动 化级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物态理抽变,象化且从逻物辑第理性九走章更向强机的社械电和会学功”知的识思安排想在。九第年十级三章 热和能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九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年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级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
观察能力及 求不同,“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提问能力 更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
提高。
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物理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索欲望与勇气
新“课初标 步认将知识行识”为与统动一词技能
物理修学订为“认识” 科学史方面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透镜及其应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人教社八年级(上)物理
所需时间5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章教材在上一章“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眼睛是人的重要器官。
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感觉物理不但有趣,而且是很有用的。
力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单元专题一是透镜,专题二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的情况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获得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
专题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用探究的方法深入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专题四眼睛和眼镜,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显微镜和望远镜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透镜成像知识,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一、引言《透镜及其应用》是物理八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透镜作为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以及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用途。
二、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由一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器件,它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聚焦效果。
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向外凸起的透镜,两个曲面都是弯曲的,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凸透镜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称为焦点。
焦点之前,光线会发生折射,因此凸透镜也叫做“凸透镜的物方焦点”。
凹透镜则是向内凹陷的透镜,两个曲面同样都是弯曲的,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凹透镜会使平行光线发散,因此焦点在凹透镜的同侧,凹透镜也称为“凹透镜的物方焦点”。
三、透镜的分类透镜根据形状和折射率的不同,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也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分类为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
根据折射率的不同,透镜还可以分为小于1的低折射率透镜和大于1的高折射率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透镜的两种基本形式。
凸透镜广泛应用于放大镜、望远镜和人眼中的晶状体等。
凹透镜则常见于矫正近视眼镜和矫正散光的角膜镜等。
除了形状和折射率,透镜还可根据其位置分为物镜和目镜。
物镜位于近物的一侧,用于形成实像;目镜位于近物的另一侧,用于放大物镜成像产生的实像。
四、透镜的特性和性质透镜具有以下特性和性质:1.收敛性:凸透镜可以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而凹透镜会使平行光线发散。
2.焦距:焦距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聚焦的位置。
焦距与透镜的形状、折射率以及折射介质有关。
3.实焦和虚焦:对于凸透镜而言,焦点在玻璃透镜后的一侧,形成实焦;对于凹透镜而言,焦点在透镜前的一侧,形成虚焦。
4.倍率:放大镜和显微镜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透镜放大的程度。
五、透镜的应用透镜作为一个重要的光学器件,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显微镜和望远镜:透镜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中起到放大和聚焦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透镜的作用和组成结构。
2.掌握透镜的基本性质,如焦距、显微倍数等。
3.学会透镜的贴法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4.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透镜的组成结构和基本性质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透镜的贴法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内容1.透镜的组成结构和基本性质的讲解。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是由两个或多个曲面分离的光学元件组成。
根据其曲面的形状和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凸透镜、凹透镜、球面透镜等几种类型。
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学中心,两个焦点称为主焦点。
透镜的焦距是指光线从无限远处射向透镜时,在透镜后焦点的距离。
2.实验操作步骤2.1.实验材料和器材准备实验材料:白纸、黑纸、铝箔、碎玻璃等物品。
实验器材:卡尺、凸透镜、灯泡等。
2.2.实验操作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桌子上,调整其位置使其能够被灯泡照射到。
2)在凸透镜的后焦点处放置一张白纸,称为屏幕。
3)开启灯泡,调节灯泡的位置和角度,直到能够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图像。
4)用卡尺测量灯泡到屏幕的距离,我们称之为物距。
5)用卡尺测量屏幕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我们称之为像距。
6)将透镜向物体靠近或远离,调节镜的位置,观察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的变化。
7)分析并记录实验结果,计算出焦距、物像之间的几何关系等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凸透镜的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物体在透镜后焦点处形成一个半径相等的清晰的实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放在屏幕上的像为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放在屏幕上的像为缩小的真像。
六、实验总结透镜的实验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透镜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同学们也提高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在后续学习中,同学们还可以用透镜进行显微镜的制作等更加有趣的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旳规律
说课流程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旳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旳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要点 难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旳规 律。
引导学生由试验现象 得出结论。
说课流程
感悟收获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
米处,在透镜旳另一侧旳光屏上可得到一种
倒立、 缩旳小 像,实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若摄把影物机体放在12厘米旳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
透镜上得到一种 、 旳 像,利用这个原
理制成了
; 倒立 放大
实
若把物体放在距透投镜影6仪厘米旳地方, (填能
布置作业 巩固升华
感悟收获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用凸透镜近距离看书上旳字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2、用凸透镜观察发光 旳白炽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巩固升华
感悟收获 课堂小结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光具座
光具座
点燃旳蜡烛
光屏
凸透镜
等高共轴调整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怎样在光屏上形成清楚旳像? 怎样观察虚像? 怎样测物距和像距?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制定试验方案
试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 光屏 刻度尺,火柴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2、按从左到右旳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 一高度。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3.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指导:实践探究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教学过程:一. 知识预备:1.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的。
2.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光屏接收,都是的。
3.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则2倍焦距则表示为:______4.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
5.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特点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二. 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3.设计并进行实验:(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2)将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f 以外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像的性质大小和倒正;注意填入表格(4)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 以外,即u>2f,重复步骤(3),进行观察与测量(5)将蜡烛放在凸透镜2f 处,即u=2f 处,进行观察和测量(6)将蜡烛向凸透移近,使物距在2f 和f 之间,即2f>u>f 之间,进行观察测量 (7)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重复步骤(6),进行观察与测量 (8)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进行观察、估测像距。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一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学习目标】1.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3.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凹透镜4、焦点(F):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凹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凸透镜凹透镜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要点诠释: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凸透镜成像规律:2、口诀记忆: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3、凸透镜成像应用:(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透镜》教学设计
交 流 ,使学生对透镜有 初步的 了解 。
2进 行 新 课 。 . 师 :请 同 学们 观 察 这 两 个 透镜 并 找 出 它 们 的 不 同点 ,
看 能 不 能给 它 们 起 个 名 字 。
发散作用 。 ( 2)难 点 : 简 单 归 纳 透 镜 对 光 作 用 的 规 律 ,并 以 此 猜想其它形状透 镜的光路 图。
彩谭柞
E { RI (L  ̄ E E RC t W IR ( I R S A I M
《 透 镜 》 教 学 设 计
李 迎春 ,解艳 春
(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 中学初 中部 ,山东 滨卅 5 20 I 60 ) 2
中 图 分 类 号 :G6 3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0 6 一 ( 0 ) 1 O 2 — 2 3. 6 1_ 5 8 2 1 O 一 0 8 0 1
激光演示仪 。
四 、 教 学 过 程
1引 入 。 .
透 镜 。 特 别 让 学 生 触 摸 有 一 个 面 是 平 面 的 凸 透 镜 和 凹 透 镜。 师 生 共 同 总 结 并 板 书 : 1 镜 :至 少 有 一 个 面 是 球 面 . 透
师 :在光现 象 中,我们 认识 了光的三种传播 形式 :光
。 新 课 室 设 计 室
.教 学 设 计
师 :你 摸 一 下 你 的 眼镜 是 什 么 透镜 ?
序 渐 进 ,把 较 难 问 题 简 单 化 ,并 且 锻 炼 学 生 的 逆 向思 维 。 师 :假 如 只 有 一 个 灯 泡 要 用 平 行 光 , 怎 么 办? ,但
一
、
教 学 策 略 的 选 择
你的依据 。
在 了 解 什 么 是 凸 透 镜 和 凹 透 镜 时 ,我 们 可 以 从 外 观 及 其 对 光 线 的 作 用 两 方 面对 二 者 进 行 比较 。 只 要 两 件 事 物 或 两 个 物 理 量 之 间 有 相 同 点 ,也 有 不 同 点 ,我 们 就可 以 通 过 比较 法 对 两 个 事 物 进 行 全 面 的认 识 ,应 用 这 种 方 法 的 好 处 是 :通 过 对 它们 进 行 全 面 比较 ,使 学 生 把 握 事 物 本 质 。 二 、教 材 分 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总结【重点难点提示】1.知识结构2.知识要点(1)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2)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是凹透镜(3)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折射球面的球心(或者通过一个球面的球心并与另一球面相垂直)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或主轴).如图3—1所示.(4)光心:光线通过主光轴上某一特殊点而不改变方向,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如图3—1所示.在透镜中心处.(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6)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叫焦点.(7)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8)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9)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是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能够呈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10)眼球的基本结构.(11)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12)透镜焦度(φ);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 即f1=φ (1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3.考点(1)透镜的基本性质.(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凸透成像规律的应用: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难题巧解点拨】[例1]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A .甲图B . 乙图C .丙图D .丁图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对比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丙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光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透镜对光的(明确会聚和发散的区别)“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图3-3所示.答:A[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透镜一定有两个焦点B.凹透镜没有焦点C.任何方向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偏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思路分析一般的透镜若有两个球面,就意味着有两个焦点;但少数透镜只有一个球面,这就意味着这种透镜只有一个焦点.对于凸透镜应有两个实焦点(或一个实焦点),对于凹透镜应有两个虚焦点(或一个虚焦点).而且入射光线如果指向凸透镜或凹透镜,且通过光心,则不会发生折射现象,而是沿直线传播.因此选D正确.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的性质) 答:D[例3]怎样利用太阳光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呢?答:由于太阳离地球很远.所以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小范围内可以近似看成是平行光,根据焦点的定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具体做法是在透镜下放一与镜平行的光屏,让透镜对准太阳光,前后移动透镜会在屏上看到一个光斑,测量光斑最小最亮时透镜边缘到屏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大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此方法只能粗测焦距)[例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思路分析 (注意这五种镜子的区别)我们知道的光学元件一般有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五种,其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各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而不是反射光;乙图中平行光入射,出射光是发散光,而不是反射光,注意到两条入射光线出射时上下位置颠倒了,只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且出射光过焦点后位置才会发生颠倒;丙图中,出射光与入射光都是平行光,只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答:如图3-4(b)[例5]完成图3-5中的光路图思路分析图中所给的四个透镜,(a)、(b)是凸透镜.(c)、(d)为凹透镜,并且(a)、(c)给出入射光线,要求画出折射光线.而(b)、(d)则给出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光心、焦点的定义方法就能画出这些特殊光线.在画图中要注意光的传播方向. (利用基本概念完成作图)答:如图3—6所示.位置. (用画图的方法完成这个题目.)思路分析平行放置这两个透镜1L 和2L ,同时使1L 的右侧焦点与2L 的左侧焦点重合.按透镜的焦点性质就可以画出此图.答:如图3-7所示. (通过透镜性质明确作图方法)[例7]试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的条件?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另一侧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时在透镜另一侧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本题只是说明成实像的条件,并不考虑成的是放大像或是缩小像,因此只抓住“成实像”. (注意大、小实像的条件)答:物体在凸透镜一侧1倍焦距以外.[例8]人用眼睛______________看到凸透镜中成的虚像;人用眼睛__________看到凸透镜中成的实像.思路分析 (在人眼视网膜所成的像是实像)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眼.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人眼,这些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所以虚像人眼是能看到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实像,实像所发出的光进入人眼就能使人看到它,因此人眼当然能够看到实像.答:能 能 (注意“虚像”和“实像”人眼都能看到)[例9]一个“上”字形的霓虹灯,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图3—8中四个像正确的是( )思路分析一般来说,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倒立的,并且是上下颠倒,在实际问题中,由于凸透镜是一个圆形的,光除了能被透镜上、下偏折,同样也能使光在左、右偏折,即光通过凸透镜后总是向中心,玻璃厚的部分偏折,因此凸透镜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要颠倒,所以只有D图符合要求. (从一个平面分析成像情况)答:D[例10]一支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 )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思路分析 (根据光路可逆性进行分析)根据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实验),就应该知道,当物体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的像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若透镜位置不动,而把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原来的像距为现在的物距,原来的物距为现在的像距.根据上述分析蜡烛应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因此选C正确.答:C[例11]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7.5cm B.20cm C.30cm D.40cm思路分析物体通过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透镜的焦点到2倍焦距之间,因此f<30cm<2f,由此可以算出30cm>f>15cm,在答案中找出满足条件的选项. (这点是分析本题的关键)答:B[例12]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是( )A.20cm B.10cm C.9cm D.5cm思路分析可用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根据题意,当u=20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物距必须满足u>2f,也就是f<10cm.错解A.当焦距为10cm时,物体在20cm处成等大实像,不符合题意.而当焦距为5cm,根据题意,物体又向透镜移动8cm,不可能成放大实像.因此只有焦距为9cm时,才刚好同时满足题意中的两个条件.因此选C正确.答:C (注意:物体移动时的分析方法)[例13]简述照相机是怎样进行工作的?思路分析与答照像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大约50—75mm,而镜头伸缩的范围很小,在1cm左右,就是说,像距很短.因此,被摄物体一般都在距离镜头很远的地方,最近也在1m左右.这一距离也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当物体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时(一般大于20m时),我们就称物距为无穷远,照像机的距离环上有“ ”的符号,就表示无穷远.这时,镜头距底片最近,等于镜头的焦距.有些同学很喜欢摄影,也经常进行摄影实践活动.通常把调距离叫调焦距,也称调焦.这里有个误会,实际上,不是在调焦距,而是在调整像距.因为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固定的不能调(除变焦镜头以外).当用照像机给一个同学照像时,人距镜头越近,照出像片中人越大.但是一定要调整镜头加大像距,即向前推出镜头.(加大像距是使像能够成在底片上)[例14]简述幻灯机、电影机是怎样工作的?思路分析与答幻灯机和电影机的原理一样,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幻灯片、电影片与镜头的距离是物距,镜头到银幕的距离是像距.银幕距离镜头越远银幕上的图像越大,即像距越大,像越大.与此同时,应该使物距减小,即把镜头向幻灯片、电影片方向移动. (明确凸透镜和平面镜的综合应用)现在不少学校的教室里都配备有投影书写仪,又叫投影器,它和我们课本上介绍的幻灯机原理相同,只不过是在光路上增加了一个平面镜,改变了光路,使投影幻灯片平放在书写台面上而成一个直立的像.[例15]简述怎样合理应用放大镜.思路分析与答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于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因此,人们看到的是正立的像.实际上,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但保证u<f)看到的像越大,像也越远. (物距变大,像距也变大)[例16]有一张照片,发现其景物模糊不清,而且整个画面偏黑,其形成的原因是在拍照时,没有调节好( )A.调焦环 B.快门 C.光圈 D.以上说法都正确思路分析根据上述照相机的工作情况知道,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若模糊不清,说明像距没有调好.因此应该使用调焦环.同时整个画面偏黑,说明曝光过度,应调整快门时间和光圈的大小.因此本题应选D正确.答:D (注意: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区别)[例1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D.远视眼产生的原因与近视眼产生的原因一样,是玻璃体变混浊思路分析人眼中相当于凸透镜的主要结构有晶状体和角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其他组织就可以使人看见物体了.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在眼睛前要放一个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B正确.答:B (会根据人眼结构进行物理现象的分析)[例18]关于人眼所“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过窗户玻璃看到的像都是实像B.通过近视眼镜看到的可能是虚像C.通过近视眼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D.人眼通过透明介质看到的像一定是实物的虚像思路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窗户玻璃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能使其形成的虚像平移.近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制成的,它是发散透镜,通过图3—9可以说明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而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折射光线落在视网膜上形成实像.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