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

合集下载

核医学汇总

核医学汇总

核医学汇总1、核医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在反映脏器或组织的血流、受体密度和活性、代谢、功能变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核医学的分类: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3、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4、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

5、临床核医学分类: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6、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

7、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8、核医学的特点:1、安全、无创2、分子功能现象3、超敏感和特异性强4、定量分析5、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9、分子功能影像: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与X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检查截然不同,它通过探测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10、锝-99m(99mTc)特点: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量140keV,T1/2为6.02h,99mT c是现象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1、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131I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12、放射核素发生器是从长半衰期的核素(称为母体)中分离短半衰期的核素(称为子体)的装置。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核医学是应用核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一门学科。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进入体内,通过检测和分析它们的放射性衰变过程,来获得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代谢情况等信息,从而达到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核医学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及其标记、医学影像学和生物学等方面内容。

在核医学诊断中,常见的影像学技术有放射性核素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这些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注射到患者体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探测和分析患者的器官结构和功能状态。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摄取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比如,甲状腺扫描常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和结构,心脏显像则可以用来观察心肌供血和心脏功能状况。

这些显像技术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来反映不同器官的代谢活性,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而SPECT和PET则在核医学诊断中扮演着更加精确和敏感的角色。

SPECT通过测量单光子的发射能量和位置,可以提供三维的断层影像,用于心脏、脑部等多个器官的检查,尤其是对于功能性异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PET则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如葡萄糖等,以观察其在患者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

PET可以非常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器官细胞的代谢活性,对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核医学还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直接或间接杀死和控制肿瘤细胞的方法。

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相比,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势。

比如,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骨转移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摄取放射性碘或其他放射性核素来破坏甲状腺或骨转移灶,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核医学领域,还有一些常用的术语和技术需要了解。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核医学是一门结合核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产生的辐射,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对核医学的重要概念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核医学概述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学和核医学治疗两个方面。

核医学影像学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及其特征辐射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机制,直接作用于人体,治疗某些疾病。

2. 核医学影像学2.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和制备核医学影像学中,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关键。

常用的同位素有技99mTc、201Tl、131I等。

制备这些同位素通常需要一个核反应堆作为能源供应的源泉。

2.2 核医学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

SPECT技术使用单个探测器在360度旋转的过程中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发射。

PET技术则利用正电子发射的特性来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

2.3 核医学影像的分类核医学影像可分为核素显像和功能代谢显像。

核素显像是通过观察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部分布情况,来获得器官形态的影像。

功能代谢显像则是通过观察人体器官的代谢情况,来评估其功能状态。

2.4 核医学临床应用核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骨科疾病等。

核医学影像可以提供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代谢活性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医生制定诊断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 核医学治疗3.1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核医学治疗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实现。

这些同位素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在体内靶向作用于病变部位,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

3.2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

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同位素,碘同位素会富集在甲状腺组织中,辐射杀死异常细胞,从而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核医学简介介绍

核医学简介介绍
神经传导与功能
通过核医学技术,可以研究神经传导的机制和功 能,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3
细胞信号转导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和 过程,了解细胞对外部刺激的应答和反应,为疾 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01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物材料的性能和组织工程中细胞的
定义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 磁场和射频脉冲的医学成 像技术。
应用
MRI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 中,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 高对比度的解剖结构和生 理功能图像。
优势
MRI具有无创、无辐射、 无骨伪影等优点,能够提 供高质量的解剖结构和生 理功能图像。
03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诊断与治疗
肿瘤诊断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检测肿瘤的存在和位置,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这些技术能够早期发现肿瘤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核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核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并开始研究其 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核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诊断 、治疗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核医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放射免疫分析、正电子 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如今,核医学已经成为一种高度专 业化、技术密集型的医学领域,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
肿瘤治疗
核医学通过放射性药物来治疗肿瘤。放射性药物能够选择性地集中在肿瘤组织 ,释放出辐射能量来杀死癌细胞。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等优点。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核医学定义

核医学定义

核医学定义
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是核科学与医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应用于放射性药物的制取、核素显像、放射性治疗等方面,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核医学的起源
核医学的诞生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研究。

当时,原子弹爆炸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使人们开始关注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行为,尤其是在癌症等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二、核医学的应用
核医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医学显像: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可以观察到有关器官或组织的代谢状态和血流情况,进而对疾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2. 核医学治疗: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可以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3. 核医学研究:通过分析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代谢等情况,可以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等问题。

三、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核医学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可以更为准确地观察微小的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从而为治疗疾病提供更加精确的依据;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普及,将使得医学影像的处理和分析更趋高效化和智能化。

总的来说,核医学在现代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技术和理论的突破,为医学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核医学相关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诊断与治疗的案例分析
内分泌系统诊断案例
介绍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成功诊断内分泌系 统疾病的案例,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 检查、核医学检查手段及结果,以及最终确 诊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治疗案例
分享一例利用核医学技术进行内分泌系统疾 病治疗的成功案例,包括治疗方案的设计、
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20世纪50年代
核医学的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放射性示踪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 等方面。
20世纪70年代
核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
20世纪80年代至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核医学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 向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02
核医学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总结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注射标记的正电 子示踪剂,利用PET成像设备获取三维图像,以评估器官功能和疾病状态。
详细描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等优点,能够提 供人体生理、生化及代谢功能的详细信息。该技术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等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肿瘤诊断与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剂进 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定位,以及利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内分泌 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 腺肿瘤等。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心脑血 管疾病,如心肌缺血、脑梗死等。
核医学的发展历程
资源浪费或分配不公。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03
在实施核医学检查前,应向患者充分说明检查的目的、风险和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领域,它在现代医学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结合了医学、放射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来观察和评估人 体内的生物、代谢和器官功能状态。
核医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
核医学依赖于放射性核素的特性,通过检测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来获取有关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核医学 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扫描、闪烁成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放射性核素的分类和特点
放射性核素可分为无机核素和有机核素,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生物特性。核素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应用和目 标组织或器官。一些核素具有特定的亲合性,可以在特定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核医学的常见应用
• 癌症的早期诊断和定位 • 心血管疾病的评估和监测 • 骨骼疾病的鉴别诊断 •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测 • 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
核医学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1
肿瘤标记物检测
通过检测特定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癌症。
2
放射性核素扫描
使用放射性核素来识别和定位肿瘤,并评估其扩散程度。
3
放射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的能量杀死癌细胞,用于癌症的治疗。
核医学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肌灌注显像
评估心脏供血情况,检测心肌 缺血和心肌梗塞。
心脏功能评估
通过放射性核素扫描来评估心 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心脏电生理测量
监测心脏节律、心脏传导系统 的功能异常,帮助诊断心律失 常。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医学将继续发展和创新。未来,我们可以预见 更精准、个体化的核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更高效、低剂量的放射性核素使 用。

核医学

核医学

核医学定义: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医学的主要特点是“分子,靶向”核素: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同位素:凡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同质异能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激发态的原子和基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αβγ射线的特点:α射线:α射线的本质为带正电的粒子流,该粒子——α粒子。

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

穿透能力:和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一张薄纸就能将α射线挡住,空气中只能穿透几个厘米。

电离本领:和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

β射线:β射线本质为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负电子,正电子:β-和β+。

穿透能力: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

它很容易穿透黑纸,甚至可以穿透几个毫米的铝板。

电离本领:β射线的电离本领比α射线弱,但比γ射线强。

γ射线:γ射线是中性的光子流,属于电磁辐射。

它的性质和X射线很相似。

穿透能力:和β射线、α射线比较,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2MeV的γ射线空气中可穿透上百米。

电离本领:γ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小,和β射线、α射线比较最弱。

衰变常数:(λ)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的数目占当时的放射性核数目的比率。

放射性衰变定律:N=N0e-λt半衰期:指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其数量和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和衰变常数的关系:☆有效半衰期: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由于物理衰变和生物代谢两个因素作用,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e)生物半衰期:放射性核素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人体后,由于机体生物代谢从体内排出,由此引起的其活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量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贝克(Bq),1Bq表示放射性核素在每秒钟内发生一次核衰变。

核医学重点

核医学重点

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核素(nucli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3同位素(isotope)凡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4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5放射性衰变类型;a衰变;B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r衰变.6a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a射线的衰变;B衰变:原子核释放出B射线而发生的衰变称为B``衰变(B``衰变放射出的射线分为B`` B`+射线);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B+射线)的衰变方式.7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8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电子作用,荧光作用,感光作用9放射性探测仪器按探测原理可分为电离探测仪和闪烁探测仪两类10r照相机基本结构:准直器,晶体,光电倍增管,脉冲幅度分析器,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系统.11图像融合技术:是将来自相同或不同成像方式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变化处理,使其之间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达到匹配的一种技术。

12放射性药物(radio 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用于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

13放射性药物具有的特点:具有放射性;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期;计量单位和使用量;脱标及辐射自分解.14放射化学纯度:是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15化学纯度:是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某物质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与放射性无关。

16辐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传递的能量对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态和(或)功能方面的后果):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17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核医学

核医学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分为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

【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符合药典要求,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和科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主要特点是含有放射性【放射性核纯度】是指特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药物中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

【放射化学纯度】特定化学结构的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比。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化学分子作为示踪剂,应用核射线探测仪器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在发生衰变过程中发射出来的射线,来显示被标记的化学分子的踪迹,达到示踪目的。

【基本特性】:同一性、可测量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的示踪作用【显像剂定位机制】合成代谢、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浓聚、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特异性结合。

【显像类型与特点】根据影像获取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显像。

根据影像获取部位分为局部和全身显像。

根据影像获取层面分为平面和断层显像。

根据影像获取的时间分为早期和延迟显像。

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分为阳性和阴性显像。

根据显像时机体的状态分为静息和负荷显像。

【放射免疫分析】其基本原理是待测抗原与标记抗原间的竞争抑制。

就是在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中,加入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其与有限量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

成反比。

【免疫放射分析】是把放射性核素标记刀抗体上,然后以过量的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结合,将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未结合的标记抗体分离,通过放射测量可求得待测抗原的含量。

其标记的是过量抗体,反应系统是非竞争性的全量反应。

成正比。

【放射卫生防护的目的】防止放射生物效应中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降低放射生物效应中随机效应的发生率。

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大小成正比,只要辐射量达到阈值就肯定有损伤。

随机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有关。

核医学

核医学

核医学绪论一、核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二、核医学发展现状三、回顾与展望四、怎样学习核医学一、核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1、核医学的定义:是用放射性nuclide(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它是核技术与医学结合的产物。

2、核医学的内容:(1)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内容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2)Clinial nuclear medicine:临床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

(3)诊断核医学:in vivo(体内)诊断法:包括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in vitro(体外)诊断法:放射免疫分析(4)治疗核医学:利用 radionuclide 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内照射治疗。

3、核医学的特点:(1)核医学显像:核医学显像是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图,放射性药物根据自己的代谢和生物学特性,能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特定的器官或病变组织,由于放射性核素放出γ射线,故能在体外被探测到,医学显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显像。

(2)核医学器官功能测定:核医学器官功能测定是利用放射性药物在体内能被某一器官特异摄取、在某一特定的器官组织中被代谢或通过某一器官排出等特性,在体外测定这些放射性药物在相应的器官中摄取的速度、存留的时间、排出的速度等,就可推断出相应器官功能状态。

(3)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在机体内能高度选择性地聚集在病变组织内的放射性药物,在体内杀伤病变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一般选用:射程短、对组织的局部损伤作用强的射线,常用的射线是β射线,放射性核素治疗由于在体内能得到高的靶/非靶比值,故对病变组织有强的杀伤作用,而全身正常组织受的辐射损伤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篇文章读懂什么是核医学

一篇文章读懂什么是核医学

■陆皓陈世容刘永莉(四川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是一个集检查与治疗于一体的科室。

传统的医疗中辅助科室很少进行治疗处置,临床科室更是不可能完成检查与检验,但是核医学科既有用于分子影像及功能诊断的SPECT/CT、PET/CT、PET/MR等高端诊断设备,又有用于检验的肿瘤标志物、激素和心肌酶谱等实验室设备,更有多种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用于骨转移性肿瘤、甲状腺肿瘤、甲亢、血管瘤及瘢痕的治疗和医美。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核医学科室的功能。

核医学诊断SPECT/CT骨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灌注显像、甲状腺(甲状旁腺)显像、唾液腺显像、肺灌注显像、前哨淋巴结显像。

PET/CT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肿瘤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肿瘤评价疗效;鉴别心肌活力;健康体检。

PET/MR肿瘤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痴呆、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癫痫的诊断与鉴别;心肌炎、心肌病及心肌活性的测定和临床评估。

骨密度检测各种原因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激素替代疗法前的必要检查;甲亢或甲旁亢的患者在接受甲状腺素治疗或手术前的必要检查;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减肥(美体)治疗前后的监测。

核医学检验甲状腺功能测定用于甲减、甲亢、亚甲炎、甲状腺炎的诊断。

甲状旁腺激素用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肿瘤标记物用于辅助诊断肿瘤疾病。

性激素六项用于诊断女性月经不调、不孕者原因。

优生优育项目TORCH8项、唐氏筛查、AMH(抗米勒管激素)。

胰岛素、C-肽测定可用于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

碳十三检测同位素13C尿素呼气试验,用于检查受检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一种方式。

核医学治疗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癌等,服用足量的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利用射线对甲状腺病变细胞造成破坏,达到治疗的效果。

恶性肿瘤如脑胶质瘤、淋巴瘤等,将碘的同位素定向传导至受肿瘤侵犯的组织或部位,利用射线消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恶行肿瘤骨转移恶性肿瘤会不同程度出现骨转移并伴随剧烈的骨疼痛,锶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缓解疼痛和/或控制骨病灶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核医学

核医学

一、绪论1.定义: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2.学科分类:根据我国专业学位点的设置,核医学属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位点。

二、核物理1.核素(Nuclide):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核素。

目前已知的核素有2300多种。

2.同质异能素(Isomer):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但所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

激发态的原子与基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如99Tc与99mTc。

3.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4.α衰变 Alpha(α)decay: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

α射线实质上是氦核(He)组成。

α衰变发生在原子序数大于83的重元素核素。

5.放射性活度 radioactivity,A:放射性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核衰变的次数称为放射性活度,通常用A表示。

6.湮灭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β+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能在介质中运行一段距离,当其能量完全消失后,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相结合,转化为一对发射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llM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湮没辐射。

三、放射性药物1. 最理想的用于ECT显像的核素是哪一种2-18F-2-脱氧-D-葡萄糖(18F FDG)是最常用的代谢显像剂。

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99mTc几乎可用于人体各重要脏器的形态和功能显像。

2.131I的临床应用:①131Ⅰ治疗Graves’病②131Ⅰ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③131Ⅰ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④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⑤131I-MIBG治疗肾上腺素能肿瘤四、辐射防护1.辐射防护的原则: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1)实践正当化 2)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3)个人剂量限值2.外照射防护措施:经典的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是: 1)时间:放射性操作应熟练、迅速。

带你了解核医学科

带你了解核医学科

带你了解核医学科核医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它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以及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又分为核医学教学和核医学医疗两个方向,本文将简要介绍核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核医学的定义核医学是一种以放射性同位素为探针、以生理和代谢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科。

核医学应用的同位素有数百种,主要是促使核反应而发射出γ射线和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

核医学的技术依靠这些辐射射线与体内不同组织之间吸收和传递能量的不同,从而能够用来表征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核医学诊断核医学诊断主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显像技术,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肝脾、心脏和肺部等。

核医学显像的优点在于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式,可成像特定内脏和组织的代谢活动,这对于病理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很有帮助。

另外,核医学的分子影像学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表征疾病,进而提高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

核医学治疗核医学和核医学治疗在儿科、心脏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将高浓度的放射性碘注射到体内,以杀死或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另外,一些放射性药物用于治疗关节炎、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病症。

核医学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定位病变部位,使治疗过程目标精度更高,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成功率。

核医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如心脏科、神经科、内分泌科、泌尿科、骨科以及癌症治疗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核医学对疗效和溯源性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如通过核医学技术实现更细致的病灶定位和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这也促使核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入,满足了公众对科技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为医学进步作出了贡献。

未来的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技术的需求和期望也将不断提高。

核医学技术在此进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更广泛地用于诊断和治疗危机病症,还有望开展个体化服务,在更小的尺度上实现更好的分子成像以及更精确的病灶诊断,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效率,改善病患家属的健康和生活。

核医学

核医学

核医学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是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和诊断疾病的学科 。

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品进行内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的学科。

是“体内的分子生物学”,是从生理生化的角度阐明和解决问题。

核医学要回答的问题:组织或细胞代谢活性的高低、功能的改变、是否存在可识别的生物标志物,如过度表达的相关抗原、受体等。

核医学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获得的代谢、功能和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等信息对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疗效和预后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或发展放射性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

核医学显像的独特优势核医学已能为临床提供体内发生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反应和变化过程的分子影像的信息。

核医学MI的理论和技术,被其它医学影像学科借鉴或直接利用,引领并推动了MI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图像融合技术将代谢功能信息与解剖结构信息相结合,明显提高诊断效率,使影像诊断进入新的阶段。

核医学的特点核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核医学的超前性在线实时性反映生命过程的全面性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的特点靶向性:病变组织能高度特异性浓聚放射性药物,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如131I甲状腺显像与治疗等。

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射线对病变进行持续的低剂量率照射,使病变组织无时间进行修复,疗效好。

高吸收剂量:内照射治疗的吸收剂量决定于病灶摄取放射性药物的多少和放射性药物在病灶内的有效半衰期。

核医学分子影像分子影像(MI)是利用显像的方法动态、定量地反映和描述生物体内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事件的过程及其结果,揭示和阐明生命的奥秘和疾病的机制。

MI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最能反映体内生物过程的真实状态。

核物理基础化学上把同种原子叫元素(Element)原子的理化特性主要取决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及其能量状态核素(Nuclide):原子核具有特定的质子数(Z)和中子数(N)及一定能态(m)的原子,称为核素。

对核医学的认识

对核医学的认识

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医学学科,主要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排泄等特性,通过检测和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从而探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核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诊断疾病:核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过核医学显像可以检测到肿瘤、心脏病、骨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治疗疾病:核医学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如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作用可以消灭某些疾病的细胞和组织。

科研应用:核医学还可以应用于科研领域,如用于生物代谢研究、药物代谢研究等。

安全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安全检测领域,如辐射检测、核素探测等。

环境保护:核医学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如放射性污染的检测和处理等。

总的来说,核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1. 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子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发出粒子或电磁辐射进行衰变,这种衰变过程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征。

核医学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核医学诊断、核医学治疗和分子影像学。

核医学诊断主要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特点,来观察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核医学治疗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作用,直接破坏肿瘤细胞或者调节机体的生理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分子影像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来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和病理生理学过程。

2. 核医学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钴-60、钴-57、镉-109等。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碘-131广泛用于甲状腺诊断和治疗。

在甲状腺诊断中,碘-131被甲状腺摄取,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γ射线,从而实现对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评估;在甲状腺治疗中,碘-131被甲状腺直接摄取,在体内发射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钴-60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源,广泛用于放射治疗、癌症治疗等。

钴-57可用于心肌灌注显像,可用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镉-109可用于骨矿物质密度测定,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3. 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核医学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核医学可以通过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血液灌注情况等特征,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例如,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CT)可以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定位和评估,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2)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核医学可以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脏功能评价等技术,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课件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课件
碳-14
用于放射性碳测年,用于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 。

具有低毒性和短半衰期,常用于制作发光材料和 核能反应堆的燃料。
碘-131
具有长半衰期和穿透能力,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疾 病。
放射性衰变规律和测量方法
放射性衰变规律
放射性核素以指数形式衰变,其衰变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具 有固定的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测量方法
PET/CT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 在肿瘤诊断和分期方面具有高灵敏度 和特异性。
PET/CT成像技术的优 势
PET/CT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 和高灵敏度,能够提供准确的生理和 病理信息,对早期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SPECT/CT成像技术
01 02
选择合适的放射性药物、确定剂量、照射时间和方式等 。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精确定位、剂量准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 缺点包括治疗周期长、部分肿瘤对射线不敏感等。
常见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疾病
利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亢进和甲状腺癌 。
心血管疾病
利用放射性碘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骨转移瘤
利用放射性锶治疗骨转移瘤,缓解疼痛并 防止骨折。
2023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 应用)课件
目录
• 核医学概述 • 放射性核素基础知识 • 核医学成像技术 • 放射性核素治疗与显像 •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的定义和历史
1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发射的射线进行 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2
核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 家发现了放射性核素,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医学 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核医学复习知识点名词解释:◆影像核医学的定义:影像核医学是一门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进行医学成像诊断疾病,并探索其机制与相关技术理论的医学学科。

◆影像核医学的特点:功能性显像;反应核素在体内分布与浓度的变化及异常,分子显像;动态显像,定量分析。

◆核素: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并处于同一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又称不稳定性核素,它能够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同时可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

◆同位素:凡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同位置而中子数不同称为元素的同位素。

◆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活度因衰变而减少至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半排期(Tb)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由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有效半衰期(Teff)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

减少指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光电效应γ光子与原子的内壳层轨道电子发生作用时,把其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而γ光子被吸收,此过程称~。

◆康普顿-吴有训效应指γ光子与外层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将其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而运动,此电子称为康普顿电子,γ光子本身能量减少,改变其运动方向而射出,称康普顿散射。

主要发生在γ射线能量较大时,介质的密度越高,效应越明显。

◆电子对生成当入射γ光子的能量>1.022MeV时,γ光子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下转化为一对正负电子,称为电子对生成。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药品,是利用其发射的粒子或射线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放射性药品分类: 1单光子~99Tcm显像和功能测定,2正电子~18F-FDG代谢显像,3体内治疗用~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4体外分析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核反应堆131I、核裂变产物133XE、放射性核素发生器(99Mo-99Tcm发生器)和回旋加速器18F生产获得。

◆放射性药品使用原则:1、正当性判断诊疗前要权衡诊疗后的益处与辐射引起的危害,得出是否值得的结论。

2、放射性药品的选择若有几种药品可供选择,应选择辐射吸收剂量最小者。

3、内照射剂量和用药剂量的确定必须低于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剂量,严格按照《核医学操作规范》给药。

4、保护性措施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促进排泌,应用辐射防护剂,减少不必要反复检查等。

5、特殊人群的处理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近期准备生育的妇女、婴幼儿应用放射性药品要慎重考虑。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活体内实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显像。

(血流功能代谢等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

将放射性药品引入体内使之参与集体的正常或异常代谢过程,可选择性地聚集在特定的脏器组织或病变部位。

借助和医学成像设备可在体外探测到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放射性浓度差并以一定模式成像,获得含有相应信息的核医学影像。

)1.细胞选择性摄取①特需物质(131I合成甲状腺激素)②特价物质(201TI类似K+使心肌显像)③代谢产物和异物(99mTc-IDA被肝细胞摄取随胆汁排出使肝胆显象) 2.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磷酸盐99m-MDP使骨骼显像) 3.特异性结合(标记单抗结合抗原) 4.微血管栓塞(99mTc-MAA 使肺显影) 5.生物区通过和容积分布(99mTc-DTPA随脑脊液流动均匀分布显影)◆核医学显像的特点1、图像信息多元化(解剖,功能,代谢)2、早期诊断价值(比X线CT 早3-6个月)3、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诊断4、细胞和分子水平显像5、无创性检查方法◆阴性显像:是以病变组织对特定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指标的显像方法。

◆阳性显像:是以病变组织对特定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指标的显像方法。

◆凋亡显像:程序性细胞死亡又称细胞凋亡,PS是细胞膜上的磷脂成分,正常只存在细胞膜内测,在细胞凋亡早期即从膜内转移到膜外,出现PS膜外化。

这与膜联蛋白V具有高度亲和力。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做显像剂,可使凋亡细胞显像。

凋亡显像:可以在活体上直接观察组织器官内细胞凋亡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动态观察细胞凋亡前后情况的技术◆标准化摄取值(SUV)描述病灶放射性摄取量的指标。

在18F-FDG PET显像时SUV良恶性鉴别界限SUV>2.5考虑为恶性肿瘤。

介于2.0-2.5之间为临界范围。

SUV<2.0考虑为良性肿瘤。

(比放射性浓度Bq/ml 比活度Bq/g )SUV=组织浓度/注射剂量即单位病变组织显像剂浓度(Bq/ml)除以注射剂量(Bq)/体重(g)◆PET临床应用 18F-FDG肿瘤显像(一)肺癌 1.肺癌的定性诊断 2.肺癌转移灶的检测及病程估价 3.肺癌治疗后局部炎症、纤维化与肺癌残余复发的鉴别 4.支气管肺癌分期 5.PET对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价(二)脑肿瘤 1、原发性脑肿瘤的定位诊断 2. 对脑肿瘤患者预后的评价3. 对放疗后的纤维化和肿瘤复发的鉴别 4. 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5. 局限性(三)乳腺癌18F-FDG代谢显像可以成功地显示乳癌原发灶,并同时检出淋巴结、骨、肝、纵膈和脑转移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4%,因此本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乳癌病人筛选方法。

(四)结肠癌、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卵巢肿瘤、头颈部肿瘤、骨和软组织肿瘤等◆PET在肿瘤学中的应用1、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2、为发现淋巴结等处转移的病人寻找原发灶3、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分级4、鉴别肿瘤治疗后复发和坏死5、评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分析6、评价疗效◆肿瘤阴性显像:是利用显像剂能选择性聚集于体内至特定脏器和实质细胞,肿瘤组织细胞降低或丧失正常脏器组织细胞的功能,不能摄取或很少摄取显像剂,显像图上肿瘤部位显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也称冷区。

◆肿瘤阳性显像:是利用显像剂能被肿瘤细胞摄取和聚集而正常组织细胞摄取很少或不摄取显像剂,显像图上肿瘤部位呈现异常放射性浓度区,也称热区。

◆前哨淋巴结:肿瘤淋巴引流区域中的第一站淋巴结,通常是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最早出现的部位。

【骨显像】显像剂: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原理:99mTc标记的磷(膦)酸盐静注后,通过与骨的主要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生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以及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相结合而进入骨组织使骨显像。

亲骨性放射性药物的聚集可反映局部骨代谢,与成骨和破骨的状态成比例。

骨骼各部位聚集药物的多少主要与其血流灌注量、代谢活跃程度及交感神经状态有关。

当骨骼组织无机盐代谢更新旺盛、局部血流增加,成骨细胞活跃和新骨形成时可在显像图上呈现异常的浓集区,反之呈现稀疏区。

图像采集:1三时相骨显像法(血流、血池、延迟相再加一次24h静态骨显像为四时相显像)2局部骨现象3全身骨显像4断层骨显像。

骨显像临床应用:1、转移性骨肿瘤:最易发生骨转移的原发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

骨显像为多发分布无规律热区,多见于中轴骨。

2、原发性骨肿瘤:成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多发性骨髓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等。

热区恶性高于良性可通过骨显像三时相鉴别。

3、在良性骨病方面的应用:骨折、骨移植、早期诊断急性骨髓炎(较局限的放射性增高)、骨无菌性坏死(坏死早期即可出现血流相得动脉灌注减低,血池相静脉回流障碍)、代谢性骨病(骨的畸形)4、在骨关节病中的应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病、人工关节显像膝关节病。

◆炸面圈征象:spect骨显像显示病灶中心呈显著的显像剂缺损冷区,而环绕冷区的周围呈现异常显像剂浓集影。

◆超级显像是指全身骨显像放射性摄取普遍显著增高,呈均匀对称的放射性浓聚,软组织本底低,肾不显影或呈淡影,是弥漫性骨转移的一种表现,常见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前列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少见于原发性甲亢,软骨病。

◆肾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代谢性骨病的特征表现在其骨显像图上最为明显,如超级显像、肋软骨串珠征、领带胸骨等◆肺性肥大性骨病:多见于肺癌、肺转移癌、纤维囊性病患者四肢骨,主要是骨膜新生骨,显像特点是对称性骨皮质外显像剂增高,纵向双轨征。

◆心肌灌注显像原理:某些显像剂通过冠状动脉后,能被正常心肌细胞有选择性摄取,摄取的量与心肌血流量成正比。

显像剂201TI类似于k+ Teff为53h、99mTc-MIBI分布与线粒体有关。

原理:99Tcm-MIBI是被心肌细胞摄取后可在心肌细胞滞留较长时间,无明显再分布现象,较适合断层显像;肝脏摄取较多一般不适合平面显像。

201TI再分布机制是由于正常心肌组织与低灌注区域的存活心肌之间洗脱比率存在差异,首次通过分布相的低灌注区域发生再摄取,延迟显像图上有再分布显像即可诊断心肌缺血SPECT影像分析①短轴断层图像,图像呈“Douhnut”形状②垂直长轴:图像呈反“C”字形状③水平长轴:图像呈倒“U”字形状◆心肌灌注缺损:显像剂分布减少称~1、可逆性灌注缺损见于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2、不可逆性关注缺损见于心肌梗死3、部分可逆性灌注缺损见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4、反向再分布负荷无缺损静息反而有或者负荷有缺损静息更严重,易见于AMI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后患者◆甲状腺131I摄取试验原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其被甲状腺摄取的速度和数量以及停留时间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四个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相似减低缺损分热温凉冷四类。

热结节多见于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癌变可能性小;温结节多见于良性甲状腺腺瘤,恶性病变约 3.5%;凉结节恶性概率高;冷结节恶性概率最高。

◆甲状旁腺显像三大方法:201Tl/99mTcO4- 双核素减影法,99mTc-MIBI/99mTcO4-双显影剂减影法,99mTc-MIBI双时相法(采集早期和延迟相)。

◆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胶质细胞构成的胶质膜组成,功能是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大脑。

◆脑血流灌注显像剂: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具有脂溶性,电中性,分子量小特点,与局部血流量成正比,进入脑细胞代谢后稳定滞留。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剂,99mTc-ECD,123I-IMP,133XE;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剂15O-H2O,13NH3-H2O◆脑血流灌注临床应用: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梗死3、癫痫4、脑外伤后综合征◆肺灌注显像剂为99mTc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清清蛋白,99mTc-MAA◆肺通气显像剂放射性气体133XE,81mKr吸入分布与通气量换气量成正比;99mTc-DTPA气溶胶。

◆下肢深静脉显像剂:99mTc-MAA阻断浅静脉◆肝胆动态显像剂及临床应用:99mTc-EHIDA,PMT(胆红素类似物,被肝细胞选择性吸收排泌入胆道)1、黄疸的鉴别2、急性胆囊炎3、慢性胆囊炎4、新生儿胆道疾病的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白陶土样便)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鉴别5、胆汁漏的诊断6、肝移植术后的监测7、肝细胞癌的定性及其转移灶的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