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八大题型及应对策略
材料解析题五大题型及应对策略
材料解析题往往是许多考试中最考验阅读理解能力的题型。本文介绍材料解 析题的目标和要求,以及五大题型及解题技巧。
事实细节题
1
寻找信息
重点关注题干中涉及的关键词,在材料中定位信息。可以通过标记法来辅助寻找。
2
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
在材料中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词汇,确定信息的重要性和作者态度。若有多余信息,应予忽略。
主旨观点题
理解段落主题
段落主题是整个文章的核心,确定段落主题有助于理清文章结构,对解题十分重要。
判断作者观点
作者观点通常通过词语、语气和句式等方式来体现,读者应仔细寻找线索,理解作者的意图。
推理判断题
推理正确答案
通过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得出正确 的正确,但本质是无效或矛盾的。应该 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和比较,排除这些错误选项。
行文结构题
1
分析段落结构
分析段落的内部结构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些联系来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2
理解文章脉络
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图,并确定文章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
否定题
找出否定信息
否定信息往往隐藏在材料中,读者需要通过仔 细阅读,确定否定信息的来源和含义。
判断否定题答案的表达方式
否定题的正确答案通常表述为"不是"、"无法"、" 未提到"等否定性的语言,读者应该留意这些特 定的表述方式。
应对
1 切勿心态浮躁
不要被难度和陌生的材料 吓倒,要保持平常心态。
2 注重练习
系统性地进行练习,不断 提升解题能力。
3 方法总结
对解题方法和策略进行总 结和沉淀,有针对性地进 行提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6.分析材料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一读: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
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材料的主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
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严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
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
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
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例4:材料解析题。
请回答: (1)以丽莎· 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 这幅世界名画的画家是谁?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 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 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4)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三 件大事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题思路与方法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法
一读:先读问题,再带问题 读材料。 二找: (1)找出材料所涉及的时间、 地点、人物、 事件等信 息。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先读题,再带着问题读材料 (2)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和限定语。
(3)读懂材料,重视材料出处挖掘引申含义 ⑷规范做答 简明扼要,论从史出。 注意:启示要签到“我们该怎样做”
例4:材料解析题。
(1)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2分) (2)人人平等。(1分)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由:马克思“以 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 强的现实意义。(2分) (4)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 基础。 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 援。 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思想武器(或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 时期)。(3分)
例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 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 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1)“一把枪”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这“一把枪”挑起的是哪一次战争? (3)材料二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种势力 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包括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等。
这类题型的出题形式一般为阅读一段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
以下是几点关于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先通读全文。
在开始回答问题前,先花一些时间通读全文,从整体上了解材料的结构和主旨思想,这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回答问题。
第二,重点标记关键词。
在通读全文时,重点标记一些关键词,如人名、时间、地点、事件等,方便在回答问题时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第三,理解问题意思。
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仔细理解问题的意思,确定所需回答的内容,避免偏离主题或答非所问。
第四,多加思考。
有些材料解析题需要综合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这时需要我们灵活运用逻辑思维和常识,多加思考,尽可能给出合理的回答。
第五,注意答题要求。
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所要求的答题形式,有些问题要求简答,有些要求填空,有些要求作图,要准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题形式。
总之,材料解析题并不是一种纯粹考查记忆的题型,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在解答这类题型时,一定要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
- 1 -。
高考文综历史中材料解析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高考文综历史中材料解析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
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
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解答材料解析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
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
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
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这是前提。
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整理,这是关键。
第三步是利用有效信息去说明论证、解答问题,这是目的。
☆近年来,材料发展的趋势是所给材料越来越简明,或一图一表,或一两段文字,或几个图,文字一般都没有障碍,但信息丰富而隐蔽,只要认真阅读思考,掌握解题要领,做好材料解析题并不难。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答题技巧
── 《东华录》
02
0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 背景、核心内容、价值判 断三个方面比较这一历史 时期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 不同点?
03
请回答:
参考答案:
01
背景:1688年英国完成 了资产阶级革命:而这一 时期的中国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02
核心内容:英国实行的是 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 受到了诸多限制:中国实 行的是君主专制,皇权空 前加强。
03
价值判断:英国的政治体 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代 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 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发展,但他严重阻 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落后 于民主潮流,造成中国未 能与时俱进。
方法探究:
结合设问理解 材料
分析层次寻找 信息
联系书本判断 分析
提炼观点转换 词语
材料为主结合 书本
④“秦权”是秦代衡器上的部件,用来称物体 的重量。这件秦权说明,史书上记载的秦统一 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是真 实可信的。
文物图方法探究:
读图判定文物的类别和名称
挖掘隐含信息(隐性知识)
1. 联系课文内容作答(状况及原因)
○ 地图类方法(分布特点及原因) ○ 漫画类方法(现象及其本质分析原因)
俑坑却在秦始皇 陵东侧,兵马俑 又面朝东
3
4
方,这是为什 么?
3. 图三和图四为 我们了解秦始 皇陵营造者的 情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①在今陕西临潼骊山。骊山距秦都咸阳不远, 当时这里风景秀丽,且被认为风水好。
②为了再现秦军东进灭六国的雄姿;对获得 长生不老仙药的渴望;秦地葬俗。
③说明修建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很多人是 刑徒。
注意审题(问什么答什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处理和筛选信息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
它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因此有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感觉无从下手,并且失分严重。
那末,怎样才能答好这类题呢?我认为应本着以下思路、技巧解答。
一、看看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使材料的解析定向化。
它的定向作用表现在:1、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①:自古贵中华,贼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有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⑴、材料①是唐朝哪位皇帝说的?⑵、材料②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两则材料有无关系?通过看设问可提取到这是有关唐朝的信息。
2、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如上述材料要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问题。
3、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
明确了设问的要求,确定了材料的方向,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读对材料要细读,还要注意作具体分析。
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内容,各段材料的联系,找到材料的核心。
读透材料的本意,领会其引申义。
另外,材料中的说明性文字,往往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有解题所需的信息,所以一定要注意。
其次还要注意从主体材料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一小部分。
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三、提炼在解题过程中,提炼与看、读是一致的。
1、材料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映射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内容。
具体作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段,短材料分句。
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主要字词,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2、提炼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及其基本解答方法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常见的高考历史题型。
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
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材料分析题题材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是目前高考能力考查较好的一种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解题的一般性原则:要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意,把握材料整体要求。
正确解题分四步: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
这样做的作用是使考生对题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减少盲目性,加强针对性,提高解题效率。
第二步,读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绝不能遗漏,以便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对与设问有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必要时对有关材料进行重点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确定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基本史实、基本观点。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
一般来说,许多材料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的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
这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第四步,提炼答案。
材料解析题答案有个基本原则,即论从材料中出。
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后得出的,有些题目还需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的认识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学生可根据材料提供的中心课题,结合时政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
在作答时,考生还需注意概念正确,史论结合。
另外:对图表型材料解析题,要对材料中图表数据进行分析,要分析图表数据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空间、性质,根据涉及的时间、国家和地区和性质,折射教材内容,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材料解析题的题型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1、基本结构:材料解析题的结构主要由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组成,即提供一段或数段材料让考生阅读,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来设问。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的分类
图表类
提供图表、表格,考察考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推论能 力。
文章类
提供文章段落,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广告类
提供广告内容,考察考生对广告用语的理解。
传真类
提供传真内容,考察考生对工作场景的理解。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1 了解题目
在阅读材料前,先了解问 题和考点,有目的性的进 行阅读。
提高解题准确率的建议
1
多练习
通过多做相关练习,提高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熟悉考试规律,掌握答题技 巧。
2
பைடு நூலகம்
扩大知识面
提前了解科目知识点及考试形式,扩大知识面和思维广度,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 分析材料。
小结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需要阅读、理解和分析的题型,包括图表类、文章类、广告类、传真类、通知类和告示类等。 做好这些题型,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和方法,例如提前了解问题、关注关键信息、分析和分类材料等。多练习可 以帮助提高理解能力和准确率。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答题技 巧
材料解析题是许多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需要对提供的文本进行理解、梳理和 分析。本文将介绍材料解析题的分类和答题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解题准确率。
什么是材料解析题?
定义
材料解析题是通过阅读和理解特定材料后回答问题的一种题型。
特点
需要仔细阅读、分析和理解材料内容,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标注关键信息
3 分析梳理
阅读材料时标记关键信息, 例如数字、时间、事件等, 以便后续分析。
对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和 梳理,判断每个段落的意 义和关系,寻找问题答案 的线索。
4 定位答案
5 核对答案
结合问题和关键信息,定位答案所在的位置, 缩小答题范围。
最新专题:材料解析题的 解题思路与方法
2、用心“四审”。(1)审提示语(2)审限定语(时地 人、国、主体)(3)审答项语(4)审赋分
(1)提示语:指向于“分析” (2)限定语(时地人、国、主体):“当时”、“西欧”、“经济 发展”、“社会平稳” (3)答项语:“哪些问题”、“不利影响” (4)审赋分:“2+2”分;“2+2”分;问与问之间是因果关系 jjjkk 7 (5 )考查意图: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欧的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
jjjkk 15
例2(材料表格型)
(2004年高考上海卷第29题)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
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 种崭新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 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
时间(年) 1700 1820 1860 土著人口 75.0 32.5 16.0 白种人口 22.3 788.4 2724.0 2.7 177.2 400.0 黑种人口 合计 100.00 998.1 3140.0
解题思路示例
1、粗读(读题型、明主题、联教材)
题型:综合型(分析、评价为主) 主题:从形式上看属内涵式;从内容上看属时政与史 实结合型(以经济文明为主题)。
联教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专题: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专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jjjkk 6
2、审题(审关键词,明确考查意图)
(2009年绍兴一模)材料一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 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 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 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 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伯 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当时西欧地区经济发展 中存在着哪些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对经济 和社会平稳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4分)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解题技巧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
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根据所 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 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人手。
(1)审题。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审题目类型。根据 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按图索骥”,确认题目类型; 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 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 象。迄今为止,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比较对象 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其时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解题技巧
一、材料解析题类型:
在近三年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只有内涵式、外延 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
内涵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指 出、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 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有时只要符合题意,“照抄”、 “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 材料不给分”。
后部分,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
能力。 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 第一是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 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 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 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就是“就材料
3.审清问题的核心。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一般都
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
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其结 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 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如背景、 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等限制。这些限制性 条件,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弄错了这些限制性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材料解析题是学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掌握解答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总结的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解答思路和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答题效率
正确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可帮助你更清晰地理解题目,提高答题速度。
避免错误
认真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在答题过程中犯一些常见错误。
案例分析题
• 认真阅读、理解问题和文章 • 分析相关问题及因果关系 • 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 项
1 错误
没有认真理解材料的内容或问题的要求,不进行充分的分类和分析,计算错误等等。
2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问题和材料,分类逐个回答,注意信息的限制和合理性,不盲目猜测答案等等。
• 实验分析题 • 数据分析题 • 财务报表分析题 • 文学作品或文章分析题 • 案例分析题
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分析题
数据分析题
• 了解实验原理和目的 •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 总结和讨论实验结果
• 理解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 • 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和趋势 • 合理总结和预测数据结果
取得好成绩
综合运用一些解答技巧,你将更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步骤
1
阅读材料
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确保你已经充分理解材料上的信息。
2
理解题意
翻译和理解题目的意思,确保你已经清楚地知道题目要求你做什么。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类信息
将问题细分,并对每个细节分类和回答。确保你覆盖了所有的信息。
材料解析题的常见类型
实例分析:应用解答思路和方法
分类问题
材料解析题六大题型及应对策略
材料解析题六大题型及应对策略第一种题型问题设计:根据材料X,概括(归纳、指出)……现象(或特点、趋势等)。
【解决方法】看标点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转化语言罗列答案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①官营手工业衰落(或受到冲击)。
“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②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或大量参与商品生产)。
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③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在苏州复臵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例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①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强调才能与军功。
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②秦至汉初,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
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③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
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④东汉时,选官注重德行的“名”。
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⑤曹操时,选官强调“唯才是举”。
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⑥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5、事件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 【正面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国 家的统一,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 【负面影响】是文化的大毁灭,对知识分子的 大摧残,禁锢人们思想,是知识的大倒退。
6、事件性质=任务+领导阶级+主力+ 手段+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 结论…… 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 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 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 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 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 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3、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 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 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 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国际】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4、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侧重于积 极作用)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 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 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 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 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7、 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 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 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 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 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 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如何答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解答三字诀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
除了因为该项试题的发展呈现材料来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的趋势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熟练解题的步骤。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
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
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
②读懂、读透材料。
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334 材料解析题怎样答
材料解析题怎样答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认真审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中心题,确定答题所要涉及的知
识范围和所要运用的知识、能力层次,并考虑从哪些角度去回答问题,对于材料所提供的知识,一定要全面掌握。
2. 读懂材料:阅读材料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主旨,确定哪些是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哪些是迷惑信息。
3. 寻找联系:要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
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精心组织答案:要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
千万不能离开教材。
注意问题的层次,使用必要的解题“步骤”,体
现思维的过程,增加得分的把握。
5. 要立足重点知识和重要内容: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应及时归纳总结,
在心中留有印象。
同时对于某些知识点,还应注意加强理解和积累。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答题,应该能有效地解答材料解析题。
【高中历史】各种类型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高中历史】各种类型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1)递进式材料题。
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
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
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
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2)归纳材料问题。
例如,1995年,“冀湖白龙潮丝绸厂”就是基于对材料的了解,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信息。
可以采用分段的方法:首先分析材料,将长材料分成几个段落,
找出每个段落的意思;短句子,找出每个句子的意思。
这种逐层分析有助于提取材料的所
有有效信息。
(3)小论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题。
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方问方面,第一
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了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
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更应注意:
① 由于小论文形式的材料性问题相对一般,不可能用问题来提示阅读。
因此,在审
查问题时,阅读材料应更加精细和详细,并努力不错过任何有效信息。
例如,在1997年
的第44题《南唐大帝》中,一些候选人只回答了治国的政策、措施和后果,因为他们没
有注意问题中的“与时代相结合”字样;虽然其他人注意到了问题中“结合时代背景”的
要求,但他们没有仔细阅读材料,我没有注意到材料1中没有提供这个问题中的“时代背景”,而是材料2,所以我不得不不加区分地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解析题八大题型及应对策略第一种题型概括归纳题问题设计:根据材料X,概括(归纳、指出)……现象(或特点、趋势等)。
【解决方法】看标点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转化语言罗列答案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①官营手工业衰落(或受到冲击)。
“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②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或大量参与商品生产)。
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③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例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①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强调才能与军功。
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②秦至汉初,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
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③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
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④东汉时,选官注重德行的“名”。
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⑤曹操时,选官强调“唯才是举”。
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⑥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⑦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德才兼备)(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分)第二种题型分析因果题问题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概括、归纳)……原因、意义。
【解决方法】研读问题,结合所学⇨化简迁移,化腐朽为神奇例1:(2009年福建文综38)(37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①对将儒学教条化。
——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兵,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边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②提出“童心说”。
故谓人有那女则可,谓见(见: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③反对歧视妇女。
——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凡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
于此同事,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扰,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雨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怒在丧其元;我令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随后自杀身亡。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12分)【思路】李贽属于明末清初四大批判思想家之一,李贽的思想产生背景就是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答案】背景: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②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③理学走向极端,人性受到压抑。
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⑤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思路】“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没有转化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路⇨改造封建社会的新路指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李贽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为什么在当时即明清之际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思想【答案】原因: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利于新思想产生成长。
②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③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④李贽仍然是封建大儒,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的思想不可能发展为改造社会的新路。
⑤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例2:(2011·山东文综·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6分)【思路】以武汉钢铁长建立时间为契机 武钢的建立属于一五计划重要成就 一五计划开展的背景和目的。
【答案】①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②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③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三种题型评述题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的认识。
【解决方法】明确答题两步走,先述后评不能少⇨述变化述内容,评背景评影响述:内容(A)评述 A产生的原因或背景评A产生的影响或意义例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
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10分)【思路】述: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新变化内容评述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新变化的原因或背景评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新变化的影响或意义【答案】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的变化:①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②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③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
④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背景: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冲击了旧有的选官制度。
②清末“新政”的推动。
③适应时代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影响:①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
②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③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与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例2:(2014·陕西师大附中二月模拟·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康有为是中国第一批探索宪政的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
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虽历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
在康有为时代以前,中国只有朝代更替,从无政体之变。
自康有为始,君主专制作为一种政体受到挑战。
康有为从几何原理出发,认为“以互相逆制立法,凡地球古今之人,无一人不在互相逆制之内。
……泰西论政,有三权鼎立之义。
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
夫国之政体,犹人之身体也。
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为手足,司法者譬如耳目,各守其官,而后体立事成。
”康有为之前,中国虽有“民本”思想,却无民权思想。
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观,强调公民自治。
主张“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他不但主张长幼平等、朋友平等,甚至认为君民之间也是平等的。
以公民自治理论为基础,康有为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以“万人以上地十里者为一局,或名曰邑”“听民自治,听众公议,人人自谋其公益,则地利大辟,人工大进”。
材料三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早在1883年,康有为就在老家广州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
他也以身作则,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不缠足。
维新时期又成立了不缠足会,推行放足运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申明禁止妇女缠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康有为对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认识(15分)【思路】述: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内容评述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或背景评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产生的影响或意义【答案】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①制定宪法,建立民主政治。
②倡导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③按三权分立分配国家最高权力。
④强调公民自治。
⑤实行地方自治。
⑥倡导断发易服,禁止缠足。
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推动。
③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及维新变法思想发展的推动。
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影响:①发展完善了维新变法思想,解放了国人思想。
②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断发易服,禁止缠足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种题型评价题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解决方法】明确评价主题 积极(进步)消极(局限)例1:(2011·浙江文综·38)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