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把握艺术教学的目的性

合集下载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艺术教育并非是培养和训练艺术家,而是以审美观点教育为核心,是从艺术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其最终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提升审美素养,丰富精神世界:艺术教育的核心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去感知、解释和创造美。

这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更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拥有更细腻的感知、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深沉的理解力。

艺术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美的价值判断,重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使其在生活中更能欣赏美好事物,并从艺术中获得愉悦。

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艺术学习是一个将思想、情感和技巧全部整合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增加他们的逻辑推理、空间想像、抽象思维等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三、培养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艺术教育帮助和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和创新,这都能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

艺术学习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培养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艺术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情感,释放压力,体验情绪的起伏变化。

艺术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艺术学习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五、提升社会参与度,培养公民意识:艺术教育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鼓励他们参与批判性思考,并从艺术表达中展现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艺术教育也能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使其拥有有责任感、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成员。

总之,艺术教育并非仅是教授艺术技能,而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是什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体来说,艺术教育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第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第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艺术课教学措施与方法有哪些

艺术课教学措施与方法有哪些

艺术课教学措施与方法有哪些艺术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艺术课教学,是每个艺术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艺术课教学的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对广大艺术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是艺术课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故事、艺术家的创作经历,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参加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注重实践操作。

艺术课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绘画、雕塑、摄影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三、注重创意思维。

艺术是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在艺术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可以通过开展创意绘画、创意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创意来源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四、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艺术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讲解、示范、实践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多种教学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艺术特长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在艺术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培养艺术素养。

艺术课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手段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手段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手段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旨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手段,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1.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艺术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 提升审美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幼儿可以学会欣赏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提升审美能力。

3. 培养表达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4. 培养合作意识: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艺术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或者演出。

通过合作,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1. 绘画:绘画是幼儿艺术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和创作,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2.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音乐:音乐是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音乐活动,幼儿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4. 戏剧表演:戏剧表演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有效手段。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艺术教育的目的:塑造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并非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通过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学生可以学习辨别美的形式、色彩、声音和意境,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这样的审美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善于欣赏艺术作品,更能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力,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生活品质。

二、提升创造力:艺术教育鼓励学生探索、表达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尝试和探索中发现新的可能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促进批判性思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感性大于理性的表达,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解读和评价艺术作品,学习如何理解艺术家的意图、作品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这些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有理性地思考事情,更客观地评价事物,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四、提高情感表达能力: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困惑和希冀转变为艺术作品,从而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

这也为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有用的基础。

五、促进多元文化理解: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增加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许多艺术活动需要团队合作,例如戏剧表演、合唱团等。

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中要学习与他人沟通、协作和达成共识,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艺术教育不仅攸关艺术本身,更关乎人的全面发展。

它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完整的人,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完整的人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艺,更重要的是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艺术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发展创造力与想象力:艺术教育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仔细观察世界,并以多元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造中,更能延伸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方面,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 重视培养审美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欣赏不同形式的艺术,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并能识别、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这种审美能力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更能提升学生对生活中的美与丑的识别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维,理性对待世界。

3. 提升沟通表达能力:艺术教育强调通过不同的媒介参与表达,例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学生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锻炼自身的沟通表达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理念。

这样的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可或缺。

4. 促进情感发展与心理健康: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托物言志、表达情感的空间。

艺术创作中,学生能够将内心世界投射到作品中,完成情感上的疏解和释放。

同时,艺术教育能帮助学生培养同理心,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5. 培养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艺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传承和艺术价值观。

这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6. 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7. 培育完整的人:艺术教育关注智力、情感、审美、创造力等多方面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完整人格。

总而言之,艺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艺术人才,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拥有面向未来、勇于进取、充满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任务和目标的理解500字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任务和目标的理解500字

当前教育现状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在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内心世界,提高综合素质。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艺术创作中,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艺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集体表演或创作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尊重他人的意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样的经历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艺术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不同地域、民族的艺术,学生能够增进对世界各地文化的了解与尊重,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多元化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有效的艺术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既有审美情趣,又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艺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艺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艺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本文将探讨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提供相关的实施策略。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包括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的领悟。

通过学习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意识。

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还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对美的感知与判断的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加敏感地发现美,欣赏美,并能够针对美的特点给予理性的评价。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感受。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通过艺术的创作和表现,学生可以开拓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力的平台,让他们在艺术表达中发掘自我,并培养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

二、艺术教育的任务1. 提供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教师需要提供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绘画的基本构图、色彩运用,音乐的基本音阶和节奏等。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艺术表达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2. 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机会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提供实践与体验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艺术馆、参与艺术活动和展览等方式来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如绘画、音乐演奏、戏剧表演等,使学生能够实践所学,并收获艺术创造的快乐与成就感。

3.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评价能力艺术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艺术教育的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活动和艺术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表现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欣赏、理解和参与各种艺术形式。

艺术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其个性与情感的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首先,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并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他们可以学习欣赏艺术作品的美,培养对艺术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是无限创造的过程,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再次,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语言,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信和个性,让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理解。

表现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更加自如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最后,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艺术教育强调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和社会公益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到艺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成为有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表现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艺术教育是一种富有价值的教育形式,应该在教育中得到充分重视和推广。

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方法

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方法艺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中,艺术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跨学科学习等。

首先,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和欣赏,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敏感性和感受力。

通过欣赏名画、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活动,学生可以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此外,课堂中的艺术教育也会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细胞。

其次,艺术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作品往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通过学习和创作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艺术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创作绘画、音乐等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艺术教育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创作、戏剧表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此外,艺术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风格、表现技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绘画、音乐等创作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实践体验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展览、参与艺术活动等方式,亲身感受和体验艺术。

此外,跨学科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教育方法。

艺术与科学、社会科学、文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将艺术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总之,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跨学科学习等,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方法

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方法

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方法引言:艺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核心目标:培养审美情趣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艺术教育,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在培养审美情趣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观赏艺术作品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其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活动,如音乐会、画展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讲解和解读艺术作品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手法,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二、核心目标: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教育的另一个核心目标是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的创造之作,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

首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艺术任务,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

其次,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艺术实践,如绘画、音乐创作等,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三、核心方法:综合性艺术教育为了实现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综合性艺术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综合性艺术教育是指将不同艺术门类进行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了解到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实施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1篇关键词:师范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素养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

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

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学校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

中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紧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得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忙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

因而,艺术老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

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假如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

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老师不但难以向学生供应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定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

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行或缺的认得、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当是针对人的教育,应当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打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

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需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

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得,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养教育的要求分别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本领和泛文化意义,而疏忽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

无论是中学校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绝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多数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分享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分享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分享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内在世界,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品味。

在幼儿园教育中,艺术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教学价值艺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多重价值。

首先,艺术教育能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其次,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孩子对不同事物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艺术教育还能够促进孩子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目标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孩子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还要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区域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教学区域应该充满艺术氛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环境。

教学区域可以设置绘画区、乐器区、舞蹈区等,让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在进行艺术教育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熟悉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好艺术教学所需的材料和器具,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教师还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不同孩子提供个性化的艺术教育。

五、教学介绍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介绍。

教师可以向孩子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让他们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孩子进行实践和创作。

六、教学重点在艺术教育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艺术品味,引导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近年来,艺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愈发受重视。

许多学校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艺术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如何制定一套有效的学校艺术教学计划,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兴趣爱好等十二个方面阐述学校艺术教育计划的重要性和内容。

第一,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它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第二,确定教学目标。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长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培养兴趣爱好。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安排一些艺术活动和课程,如音乐会、画展、舞蹈表演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加强师资培养。

教师是学校艺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参加一些艺术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第五,提供多样化的艺术课程。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可以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第六,注重实践与创造。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实践与创造。

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和创作比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艺术教学计划应该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营造多元化的学校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会、话剧表演、美术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实践课_教学目的(3篇)

艺术实践课_教学目的(3篇)
三、总结
艺术实践课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跨学科能力、审美素养、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国际视野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些教学目的的实现,使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2.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创作,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总之,艺术实践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造力、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3篇
一、引言
艺术实践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艺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下是艺术实践课的教学目的,共计1500字。
(2)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
(1)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七、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流派、风格和特点。
2. 实践教学法: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艺术技能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艺术实践课教学目的(3篇)

艺术实践课教学目的(3篇)

第1篇一、引言艺术实践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艺术实践课的教学目的。

二、培养审美情趣1.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通过艺术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美的存在,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从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塑造美好心灵:艺术实践课中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他们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创新精神1.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艺术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艺术实践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勇于突破传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培养实践能力1. 增强动手能力:艺术实践课强调动手操作,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艺术实践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艺术创作中的各种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解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1. 深入了解民族文化:通过艺术实践课,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创新民族文化:在艺术实践中,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

3. 传播民族文化: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作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六、促进身心健康1. 缓解压力:艺术实践课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放松心情的方式,缓解压力。

2.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艺术实践课,让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怎样把握好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怎样把握好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怎样把握好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一、把握好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充分理解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包含的内容知识与技能:1、美术语言,由“造型要素”(字词)和“组织原理”(语法)两部分组成。

2、美术素养A视觉识读能力B视觉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A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具体实施时,教学的基本顺序由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原则是:积极而直接的互动;积极完成所承担的任务;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和思考、设计或创作、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环节:感知(发现信息、接受信息)、思维(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发表信息)。

B学习过程: 是教师针对某一类课程特点设计并组织学生学习的基本逻辑结构或实施程序古今中外教育家提出的教学过程一览表绘画课:感受美——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欣赏课:感知作品──理解主题──发掘意蕴──表达感受美术创作:自学探索——活动体验——分组创作——组合展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爱美之心2.崇善之情3.求真之欲三、准确表达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它既不是单元课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写美术学科的总目标和美术课程理念,更不是写教育目的和教改理念,而限定的是这节课课题的教学目标。

艺术实践教学目的(3篇)

艺术实践教学目的(3篇)

第1篇一、引言艺术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艺术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其对学生、教师和社会的意义。

二、艺术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创新精神:艺术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实践,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2)实践能力:艺术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1)审美认知:艺术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作品,学生能够认识到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2)审美实践: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审美观念融入创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沟通与协作能力:艺术实践教学需要学生与同学、教师、社会人士等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团队精神: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艺术实践教学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创作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注。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教学研究:艺术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术交流:在艺术实践教学中,教师有机会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学术发展。

(3)社会服务:教师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为社会提供文化艺术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

三、艺术实践教学的意义1. 对学生的意义(1)提高综合素质:艺术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审美素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艺术教育目标

艺术教育目标

艺术教育目标艺术教育目标可以从各个层面进行讨论和阐述,以下是一个700字范例: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领域。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对美感和创作有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艺术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全面的美学素养和更深厚的人文修养。

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同时,艺术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他们了解基本的艺术原理和技巧,掌握相应的表现方式和媒介。

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己的自信和个性。

同时,艺术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创新和表达独特的艺术想法。

通过艺术创作的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艺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艺术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审视和评判社会现象和文化价值。

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能力和分析思维,形成自己独立、深入的思考方式。

最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还具有广泛的跨学科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如何把握艺术教学的目的性
北京工业大学王大虎美国教育家中,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然而他也强调指出:“教育意识,不可以无目的。

无目的则如无航之舟,无羁之马……其结果必不堪设想……在他看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提出激动人心的目的,又能训练实施的手段,并使两者和谐一致,这既是教师的难题,又是对教师的酬报。


目的与目标虽然都是指某种行为的指向或结果体现,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目的”是对某种行为结果所进行的一种比较抽象的、普遍的、具有一定终极性特点的基本规定。

“目标”是对某种活动结果所进行的较为具体的、特殊的、阶段性的概括表述。

任何教学都有总体的目的和具体的目标。

相比之下,目的大,目标小;目的往往是普遍的,而目标往往是具体的。

教育必定有其“目的”,而围绕教育目的所展开的具体教学,又都有其“目标”。

在教学工作中,所有教学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指定的,若干教学目标的完成是教学目的得以最终实现的基础。

每门课程、每个教学单元甚至每堂课都应有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

认真把握教学目的及单元目标,是执行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根本。

艺术设计教学相同于其他教学,但也具有其特殊性,需要考虑同一课程中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需要考虑同一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不同
基础;需要考虑不同学生对同一艺术问题的不同见解;等等等等,问题多多。

因此艺术设计教学往往会因为艺术设计教学本身的“特殊性”而滋生“自由性”,影响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常常陷于一种盲目、无限度、无目的、意识流式的随心所欲状态,接近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即兴发挥,或者美其名曰我们的教育过程进入到一个华彩乐章,以至于我们的教学状态往往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哪指哪,使我们的教学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缺少统一性中的科学性。

由此可见,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教学目及单元目标的把握这一普通的教学问题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认真的把握。

■为什么我们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经常忽略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为什么常常以一种意识流的状态进入教学?
第一、教师队伍非师范。

我们的教师队伍大部分不是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对于教育教法缺乏认知、缺少研究,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不够专业,常常对教学中很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忽略不计,以至认为教学目的的把握并不重要,这使得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第二、教师队伍过于艺术化。

目前执教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纯艺术院校毕业的居多,在艺术院校中饱受艺术的熏陶,由此养成了感性思维的模式,处理问题习惯于从感觉出发,此时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往往使他们超越已有的教学计划,最终任自身的教学行为自由翱翔,缺乏理智的控制能力。

第三、教学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差。

不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
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当时的教学目标灵活地把握教学,过于僵硬的执行计划。

第四、责任心不够。

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得过且过,不负责任,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视而不见,任其发展。

第五、评估与监督缺乏准确性。

对于教学的检查与评估是规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某一单元教学能否准确评估,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艺术设计教学由于视觉元素较多,因此在评估中往往只注意作业画面本身的可视性,而忽略作业画面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解决办法:
1、教师自始至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和阶段教学目标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单元目标展开教学的设计、安排,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作业的把握,因为,艺术设计教学主要是通过作业练习来达到教学目的(这既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又是艺术设计教学的根本),作业要紧紧的围绕教学的阶段目标,这一点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较难,他需要若干条件:(1)教师自身要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清晰每个(正在执行的)教学具体环节对于整个教学目标的作用。

(2)教师应正确判断应通过什么手段达到教学标,什么样的作业形式、作业的密度以及可行性。

(3)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

即: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作为教师想干什么、想让学生接受到什么……假如教师不明确教学目的,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能让学生做好?怎么能完成教学目标?
2、正确的进行不同教学单元的教学组织
同一教学目的的最终完成,是通过不同的教学单元的实施得以保证。

如: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是解决学生的造型能力、对于形体的认知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这就是最终的教学目的,那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单元,一步一步的达到这一目的,就好像建造一个房子,要有地基、柱子、房梁、房陀、椽子、房顶、墙壁、门窗……各自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房子。

这一点看似简单,然而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能够清晰其中,是一件非常难做的事情,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清楚的知道具体教学单元在总体教学目标中的位置。

根据这些来设计教学、安排作业练习。

3、根据学生对于教学单元内容的理解状况,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及时的调整单元练习
这一点是把握好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或者说是难于把握的一点。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发现过许多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构图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众多静物中任选其中四至五个静物完成两张“构图练习”,这种练习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部分学生接到作业后,往往津津乐道地沉醉于对于具体物体的描绘(特别是刚刚考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是他们在考前辅导班养成的习惯),而忽略了这是针对“构图”的单元练习,笔者在发现了学生的情况后,及时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制止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完成单元练习,并强调本单元是以构图为主,然后调整作业安排,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20张小的构图练
习,强行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对具体静物的描绘拉到对画面构图的研究。

当然5分钟画出20张构图练习,基本是不可能的,但这样会使学生没有时间再去考虑对具体静物的刻画,唯一考虑的是抓紧时间画出不同构图的画面,然后再要求学生画出若干的5分钟10张、10分钟5张、甚至20分钟5张……逐渐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去推敲构图,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强制到放松的过程,使学生回到教学的初始,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此时如果教师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不及时加以纠正,恐怕构图练习的教学目的就不会达到,其后果可想而之。

其实在这里可怕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而是我们教师不善于面对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不具备关注艺术设计教学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瞬息万变状况的习惯,认为单元练习是教学计划制定好的,与单元内容非常吻合,严格执行没有错误,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具体行为。

4、加强教学评估,强调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在艺术设计院校的教学评估中常常以学生作业中画面效果的好坏来衡量教师某单元教学质量的高低,使我们许多教师只注意单元练习的画面效果,而忽略单元练习的内容设计,表面取代了实质,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应该重点关注任课教师是否执行了教学大纲,特别是要检查单元练习(作业)是否达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孟子指出:教亦多术矣。

也就是说要强调教学艺术。

而明确教学目的、善于把握教学方向、有效实施教学手段,也算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艺术吧。

参考书:《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单中惠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堂教学技能》张学敏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与教师》(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