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显示模组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显示模组简介
2013-2-16
LCM&CTP规划工程师高庆
2
•目录
12
3
45显示模组中的名词
LCM 定义LCM结构组成LCM 显示原理简介
LCM 生产制程简介
显示模组中的名词
3
显示模组中的名词(1)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
•IC(LSI):Integrate Circuit集成电路(Large-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FPC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柔性线路板组件•BL: Back Light背光源
•POL: Polarizer偏光片
•TP:Touch Panel触摸屏
•CTP:Capacitance Touch Panel电容式触摸屏
•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
•ST: Stainless Steel铁框
•PM-OLED:无源矩阵发光二极体
•AM-OLED:有源矩阵发光二极体
•CF:Color Filter彩膜
•ARRAY:液晶显示面板阵列图案制作(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
4
手机显示模组中的名词(2)
•COG: Chip-on-Glass使用ACF将芯片直接邦定在玻璃上,实现LCD 与IC的电气连接;
•FOG: FPC-on-Glass使用ACF将FPC直接邦定在玻璃上,实现LCD与FPCA的电气连接;
•ACF: anisotropy conducting film各向异性导电膜;
•硅胶:silicon 密封隔绝空气的胶,一般为黑色或白色;
•TUFFY胶:密封隔绝空气的胶,一般为蓝色;
•清洁剂:显示模组在生产制程中使用的擦拭溶剂,一般为有机液体(无水乙醇、乙醚等);
•无尘布:显示模组在生产制程中使用的不产尘的清洁布,一般分为10级、百级等;
•无尘室:显示模组在生产制程中的生产环境,一般分为百级(偏贴、CTP与显示模组贴合及BL贴合)、千级(COG&FOG)、万级(组装)•偏贴:偏光片贴片工艺名词。
•以上名词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逐步详细讲解
5
LCM定义
6
7
LCM 定义
•LCM(LCD Module)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FPCA/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
•中小尺寸LCM模组应用领域广泛,以手机为主,MP3、MP4、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框、游戏机、学习机、GPS、车载显示器、掌上电脑、便携式电视等多媒体影音产品。
需求市场比较灵活,类型较多。
LCM结构组成
8
9
LCM 结构组成
LCM
POL LCD IC FPCA
BL CTP
其他部件
10Polarizing
CELL
ACF
IC
ACFFPCA黑白双面胶Silicone
扩散膜BEF1导光板
反射膜胶框
BEF2LEDLCM 结构组成
LCM结构组成
•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 液晶显示器
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 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 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ITO玻璃
11
LCM结构组成
• IC:Integrated Circuits ---- 集成电路(集成芯片)其 通过COG工序邦定在LCD上,由此驱动LCD进行 画面显示。
12
LCM结构组成
• POL:Polarizer ---- 偏光片
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将不具偏振性的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使与 电场呈垂直方向的光线通过,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 的通过与否,让LCD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下图为POL组成材料。
剥离膜(Release Film) 压敏胶(PSA) TAC PVA 偏光膜(Polarizing Film) TAC 胶(Adhesive) 增亮膜(APF-V3) 保护膜(Protection Film)
13
LCM结构组成
•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柔性线路板
又称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
由此FPC与手机主板连接, 通电,使得显示模组正常显示。
14
LCM结构组成
• BLU:Back Light Unit ---- 背光源
背光单元,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 此必须在LCD面板底面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饱满的色彩显示效果,背光模组之功 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平面光源,使LCD能正常显示影像。
组成LCM模组的部件中,BLU是较为特殊的一个。
它本身是由LED、FPC、胶框和各种膜材 组成的复合体。
以下就是它的总体结构:
15
LCM结构组成
BL部件 LED LED_FPC 注 塑 导光板 胶框 反射片(1pcs) 光 学 膜 材 扩散片(1pcs) 增光片(2pcs) 黑白胶(1pcs) 其他双面胶 作用 侧发光LED,用于提供背光光源 LED软性电路板,LED与驱动级的连接 使LED光源有效地分布成背光视窗区域面光源 主要起支撑各个背光组件和LCD的作用 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线重新利用 雾化光线,达到面光源效果 收敛光线、提高模组亮度 固定LCD作用;也起到遮光、反光的效果 固定作用
16
LCM结构组成
BL光学膜(增光膜BEF )原理见下:
Useful Light High Angle Light
Recycled Light (by another prism)
Diffuse Input
Recycled Light 17
LCM结构组成
模组亮度与各部件透过率有关,具体原理见下:
?=%
Surface Polarizer Color Filter LC Polarizer Light pipe Backlight 90% 90% 30%
95%
5~10%
6% 7%
23%
40% 60% 100%
24% 60%
100%
18
LCM结构组成
• • • 当前我司手机要求显示屏尺寸在4"以上,亮度在300cd/m²~ 450cd/m²。
针对无源显示器件来讲,实际亮度往往取决于显示器件本身透过率 及光源增亮。
以3.97"手机屏为例:当前手机屏客户要求最终亮度最低为280 cd/m²,最高可达到380cd/m²;为达到手机显示屏最终亮 度要求,BL亮度要至少达到5600cd/m²(带BEFRP)。
为减少光的损失,专业厂商从增亮膜方面着手加以改善,提高背光 的利用率。
•
模组亮度计算公式(估值):
luminace(LCM) = luminace(BLU) × transmissivity(panel)
19
LCM结构组成
TP【Touch Panel(触摸屏)】:根据显示屏表面接 触(手指、笔)或感应、依靠计算机识别其触摸位置, 做出相应的反映的一种电子设备,智能手机触摸屏以电 容屏为主。
ST(stainless):不锈钢支撑框,分上支撑框、下支 撑框及上下支撑框。
主要作用,加固LCM模组。
20
显示及触摸原理简介
21
显示及触摸原理简介
1、偏光片原理
2、LCD结构及液晶简介
3、LCD显示原理
4、CTP触摸原理
22
显示及触摸原理简介
偏光片原理
偏光片(polarizer)—光栅作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特点就是波动性,光波的行进方向是与电场及磁场互相垂直的,同时光波本身的电场与磁场分量也是互相垂直的。
也就是说行进方向与电场及磁场分量,彼此是两两互相平行的。
形象的讲,偏光板的作用就像是栅栏一般,会阻隔掉与栅栏垂直的分量,只准许与栅栏平行的分量通过。
23
24
如果把两片偏光板迭在一起,当旋转两片的偏光板的相对角度,会发现随着相对角度的不同,光线的亮度会越来越暗。
当两片偏光板的栅栏角度互相垂直时,光线就完全无法通过了。
偏光片基本原理
显示及触摸原理简介
LCD结构及液晶简介
•LCD结构: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液晶层,通过TFT元件控制上下基板的电场实现液晶分子的旋转,来达到显示目的
25
液晶简介:
物质有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通常固体加热至熔点就会变成透明的液体。
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
145℃时,便熔成液
体,液体是浑浊的,
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
时却是透明的。
如果
继续加热到175℃
时,它似乎再次熔
化,变成清澈透明的
液体。
后来,德国物理学
家列曼把处于“中间
地带”的浑浊液体叫
做液态晶体。
26
•
液晶:
27
•液晶种类有很多,其中按依分子排列的有序性来分,则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
28
•其中线性液晶分子在空间上具有一维的规则性排列,所有棒状液晶分子长轴会选择某一特定方向(也就是指向矢)作为主轴并相互平行排列. 与层列型液晶比较其排列比较无秩序,也就是其秩序参数较小. 另外其黏度较小,所以较易流动(它的流动性主要来自对于分子长轴方向较易自由运动)。
以上这些特性使它成为现在液晶显示器常用的液晶.
•Nematic LC
•线状液晶
29
液晶分子在LCD内部排列:液晶分子在LCD盒
内呈螺旋状排布,在两
个表面间扭转了90度(如
下图)。
当光线通过没有
加电的LCD时,经过第一层偏光片变成偏振光,
偏振光在经过LCD内部时,受螺旋状排布的液
晶分子影响,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度,刚好与另一层的偏光片方向相同,光线顺利通过。
(注意:前后的两张偏光片光轴方向相互垂直)•Twist 90
LCD显示原理
30
31
•当LCD电极加电时,液晶分子的按照电场方向重新排布,不再呈螺旋状,偏振光因此不再旋转,当到达第二片偏光片时,无法通过。
•Twist 90
32
正是通过对液晶两端LCD电极的加电控制,使液晶在LCD内部做不断旋转,达到光线的通过或阻隔,从而实现显示白色画面(光线透过)和黑色画面(光线阻隔)。
33
如果拿着放大镜,靠近液晶显示器的话. 你会发现下图中所显示的样子. (这里的颜色反映的是LCD上彩色滤波片的颜色)
我们知道红色,蓝色以及绿色,是所谓的三原色。
利用这三种颜色,便可以混合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很多平面显示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显示出色彩. 我们把RGB三种颜色,分
成独立的三个点,各自拥有不同的灰阶变化,然后把邻近的三个RGB显示的点,当作一个显示的基本单位,也就是pixel. 那这一个pixel,就可以拥有不同的色彩变化了
.
34
如:薄膜晶体管(TFT)为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
在每个像素点上设计一个场效应开关管,TFT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可以“主动的”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象素进行控制,这样就容易实现真彩色、高分辨的液晶显示器件。
率
35
36
OLED 显示原理简介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致电发光二极体,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
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OLED 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被称为“梦幻显示器”。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
1.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2.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无可视角度限定,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3.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后良率低等缺陷。
OLED simpler, thinner structure 起偏器
ITO (anode)
功能部分衬底上部封装部分
OLED seal 阴极接触观察面
彩色发射有机层RGB
金属电极
(cathode)
OLED多层结构示意图
37
381.载流子注入 2.载流子传输
3.激子的形成和扩散
4.
发光
玻璃之间夹有阴极、阳极电
极以及电子传输层、空穴传
输层和发光层,在有偏压的
情况下,从阴极注入电子,从
阳极注入空穴,被注入的电子
和空穴在有机层内传输。
被
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
内传输(以碰撞波的形式传
输),并在发光层内复合,从
而激发发光层分子产生单态
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
光。
39
AMOLED:active matrix有源矩阵驱动式OLED
40
OLED产业在2008年开始步入AMOLED的产业化快车道,在可 预见的未来, AMOLED 必将形成具竞争力的市场规模,同时 在显示产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1
CTP触摸原理
普通电容式触摸屏的感应屏是 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 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导电层,最外层 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
当我们用 手指触摸在感应屏上的时候,人体的 电场让手指和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 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 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 一个很小的电流。
这个电流分从触摸 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 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 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 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简介
42
LCM生产制程简介
43
LCM生产流程已经很成熟,主要步骤简单分为以下六步:
CELL切裂& 清洗工艺
偏贴工艺
COG工艺
FOG工艺
模组组 装焊接工艺
CTP贴 合工艺
44
LCM工艺流程分解
CELL切裂& 清洗工艺 偏贴工艺 COG工艺 FOG工艺 模组组 装工艺 CTP贴 合工艺
烘干
清洗
装卡槽
检查
裂片
大板切割
说明:将封装好的整片大板玻璃,分别在正面(CF)和反面(Array)玻璃上,按照小片Cell设 计确定好的切割标,用切割机的刀轮在玻璃上划线,将大板玻璃划成一粒一粒的小片Cell,将 整片大板玻璃裂开成一粒一粒的小片Cell,检查合格后竖直插装在CST内,经过纯水清洗处理 并烘干后送至下一道工序。
45
手动清洗视频(Truly 中试线)
说明: 1、这是TRULY的一条中试线,当前有规模的模组厂已经使用全自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了; 2、清洗的目的是LCD-CELL表面不允许有残留玻璃碎屑及大颗粒脏污存在(φ≥0.1mm的颗粒 或客户有其它要求的颗粒),否则会造成后段工位作业不良。
46
LCM工艺流程分解
CELL切裂& 清洗工艺 偏贴工艺 COG工艺 FOG工艺 模组组 装工艺 CTP贴 合工艺
偏贴
POL裁切
按设计要求 标识角度
POL来料 检查
说明: 1、偏贴工艺即POL贴附工艺,利用偏光片切割机按照设计要求的角度与尺寸将大张偏光片裁 切为小片偏光片,在贴附在LCD上、下玻璃表面的工艺; 2、由于灰尘、毛线及杂质对偏贴质量影响较大,所以对作业环境、清洁方式及清洁剂要求较 高,如: a、作业环境要求在万级以内的无尘室内进行作业; b、使用无尘布(最好是超细纤维或亚超细纤维无尘布)清洁贴片表面; c、使用高纯度清洁剂进行清洁,并且保证溶剂瓶内无杂质存在。
47
POL
剖面图
正面图
48
49
偏贴视频(Truly 中试线)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