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
文学与图像——兼论图像时代的文学命运
东方论坛2013年第1期我们知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媒介。
但在当前的图像时代的语境下,文学艺术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开始大规模的转变为以图像为媒介的图像文化,不管文学的这种转变是主动或被动的,这都说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文学观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我们看来,文学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并不是文学的全部和唯一;也就是说文学中可以允许语言以外的因素存在着,这个因素就是图像。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文学并不仅是纯粹的语言艺术,而是语言与图像的结合,图像的出现到底对文学来说意味着什么?二者之间的很多关系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
这就是当前我们所进行的“语-图”互文研究。
在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前,首先对语言(传统的文学形态)与图像关系进行一个历史的考察。
一、语-图关系的历史纵观整个文化史,语言与图像的互文关系并不是当今图像时代所特有的现象,而是自古就已经存在的一个命题。
米歇尔甚至认为:“整个文化史相当程度上就是语言符号与图像符号为争夺主导权而进行不断斗争的故事,它们各自宣称只有自己能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在有些时候,这种斗争看起来可以通过它们开放的边缘进行自由交流而得到解决;在另一些时候(象在莱辛的《拉奥孔》中),它们的边缘是封闭的,从而宣告了二者的相安无事。
”[1](P43) 其实在更多时候,文字与图像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关系而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文字和图像这两个领域就像是操着不同语言的两个国家,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进行着交融、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的交往。
文字和图像的关系并不是消弭两者之间的既定边界或维持两者之间固定边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一个问题的指称,以及对一种不确定性的指称,这种不确定性即是对视觉机制(视觉艺术、视觉传媒、布展与观展的行为)与语言机制(文学、语言、话语,听、说、读、写的行为)之间不规范、不协调、不固定的边界的描述。
”[2](P1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文学与图像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不是固守自身,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艺术学领域。
展望中国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中国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辉煌与光芒,也能体会到它的辛酸与坎坷。
展望中国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文学主题、创作手法和读者需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文学的主题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古典文学主题一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如《红楼梦》以家族兴衰为主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冲突;《西游记》以取经之路上的困难与挑战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追求的意义。
而现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则更加多元化,涉及到社会现实、人性探索、历史反思等方面。
例如,莫言的《蛙》以农村医生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现实困境;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展现了人生的苦难与坚韧。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中国文学的主题将更加多样化,涵盖更广泛的领域,反映更多元的社会问题和人类关怀。
其次,中国文学的创作手法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传统的古典文学注重修辞技巧和意境的表达,如辞章熠熠的《诗经》和典雅华美的唐诗宋词。
而现代中国文学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真实和生活的细节,以及对语言的独特运用。
例如,鲁迅的小说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表达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扭曲;王小波的小说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了现代人的困境和迷茫。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学创作的多样化,中国文学的创作手法将更加多样,可能会涌现出更多大胆的实验和新颖的表达方式。
最后,中国文学的读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过去,文学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和文化爱好者,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品味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而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体逐渐扩大,包括了更多的年轻人和普通读者。
这些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娱乐化,他们更加追求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未来,中国文学需要更加关注读者的需求,创作更加接地气、贴近生活的作品,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
1.试结合文学史谈谈文体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1.试结合文学史谈谈文体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摘要:文体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早已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基本规律。
文学与其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随着媒介时代的来临而不断凸显,全新的数字媒介催生了具有自身独特文体特征的网络文学,以及一系列新媒介文体和混合性文体。
此外,语言风格的戏仿和网络语体的出现也逐渐成为引人关注的文体现象。
媒介文化时代的文体演变既源于技术与媒介的共谋,也离不开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文化转型下的消费文化与视觉文化语境。
媒介时代的文学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媒体下的图文声像,试图通过兼容并蓄的方式获得活力与新生,文学是否能够在坚守“文学性”的同时,通过文体边界突围的方式走出自我发展的困境,这是我们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文体是文学创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有着共同审美倾向性的风格。
中西思想界对“文体”的内涵及理解有一定的差异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到文体的演变问题,提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等命题,认为文体的演变受时代、文化变迁的影响很大。
此后,袁宏道和姚华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文章因时而生,体各有当”等命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一步论述道: “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
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
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可以说,在文体的历史发展中,变与不变是相对的统一体。
一、媒介时代的文体新变我们身处一个电子媒介的时代,一个由数字技术革新带来的网络化、图像化和虚拟化社会。
童庆炳认为,文体作为一定的话语系统所形成的文本体式,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精神。
因此,文体不仅仅反映了作家文学创作上的一种主观选择,还与其时代的文化状况密切相关,如陶东风所言,作为文学话语的结构范型,文体既表征着文化,同时也受文化的制约。
在网络媒介或称新媒体时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感知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也给当下文学尤其是文体的变易带来了深刻影响。
文学理论参考书籍
⽂学理论书籍刘勰 《⽂⼼雕龙》严⽻ 《沧浪诗话》朱光潜 《⽂艺⼼理学》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李长之 《司马迁之⼈格与风格》梁启超 《论⼩说与群治的关系》孔颖达 《⽑诗正义》钟嵘 《诗品》(《诗品序》)朱熹 《诗集传》陆机 《⽂赋》司空图 《⼆⼗四诗品》叶燮 《原诗》欧阳修 《六⼀诗话》袁枚 《随园诗话》陈廷焯 《⽩⾬斋词话》曹丕 《典论·论⽂》⾦圣叹评⽔浒传、西厢记;张⽵坡评⾦瓶梅;⽑宗岗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红楼梦刘熙载 《艺概》章炳麟 《国故论衡·⽂字论略》鲁迅 《魏晋风度及⽂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刘再复 李泽厚 对谈 《世说新语》张德林 《作家的内⼼视像与艺术创造》彭亚飞 《图像社会与⽂学未来》王安忆 《⼼灵世界》陈嘉映评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李德顺 《价值论》陈冲:把回想留给未来王⼩波:我的精神家园;我的师承宗⽩华:我和诗;《三叶集》杨沫 《青春之歌》王弼 《周易略例》谢榛 《四溟诗话》亚⾥⼠多德《诗学》韦勒克 和 沃伦《⽂学理论》乔纳森·卡勒《⽂学理论》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康德 《判断⼒批判》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结构⼈类学》 德⾥达 《写作与差异》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 《诗歌和散⽂中的德国社会主义》;《致斐迪南·拉萨尔》列宁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命的影⼦》 纳博科夫 《⽂学讲稿》⽑姆 《书与你》⿊格尔 《美学》; 《⼩逻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演员的⾃我修养》戴安娜·阿克曼《感觉的⾃然史》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埃伦·迪萨纳亚克 《审美的⼈》贺拉斯 《诗艺》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闵斯特堡 《艺术教育理论》司汤达 《红与⿊》福楼拜 《包法利夫⼈》雪莱 《沉西》罗曼罗兰 《约翰克⾥斯多夫》福斯特 《⼩说⾯⾯观》拉伯雷 《巨⼈传》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罗兰巴特 《作者死了》(20世纪结构主义)福柯 《作者是什么》沃尔夫 《达罗卫夫⼈》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英加登:读者去填空 伊瑟尔:“召唤结构” 伽达默尔:对话约翰·马勒 《⼼理学和⽂学》霍加特 《识字的⽤途》威廉姆斯 《⽂化与社会》汤普逊 《英国⼯⼈阶级的形成》。
文学的未来趋势
文学的未来趋势
文学的未来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化: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阅读方式将变得更加普遍。
电子书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和阅读作品。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将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2. 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学作品将更加关注多样性和包容性。
作家将更加关注不同文化、性别、种族和社会群体的题材和故事,以反映和代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3. 互动性:随着读者对内容的参与度要求的增加,互动性的文学作品将更加受欢迎。
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讨论和读者投票等方式,读者将能够更直接地与作家和作品互动,参与创作过程。
4. 跨媒体创作:将文学作品与其他媒体形式相结合,如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这种跨媒体创作将为作品带来更广泛的观众和读者群体,同时也能够给作品带来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可能性。
5. 自出版和自主创作: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自出版和自主创作的门槛将降低,更多的作家将有机会自行发布和出版自己的作品。
这将促进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总体来说,文学的未来趋势将包括数字化、多元化、互动性、跨媒体创作和自主创作等方面的发展,这将为读者带来更多样化且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后现代主义时期图像艺术与文学
后现代主义时期图像艺术与文学上世纪末欧美学者提出文化的“图像转向”,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教授又在北京借德里达的话断言了文学的“悲惨”前景――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同时他还分析了影视、网络等以电子图像媒介传递的文化取而代之的合理性。
文学的拥趸不甘心文学就此退出文化的中心舞台,纷纷撰文极力证明文学继续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于是,引发了一场图文之争,并且愈演愈烈。
然而不管怎样,如今全球的“视觉化”生存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文字在图像的挤压下不得不以一种“异化”或“泛化”的方式存在,文学爱好者们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口号来获得自我安慰。
其实,图像成为现代文化的宠儿有其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然而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文学为其固有的、特定的人文价值和理性深度决定了图像艺术并不能取代文学,图像和文学作为文化艺术的两种不同载体,共同支撑起了人类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空间,尤其在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泛滥的当今社会,文学和图像艺术还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趋势。
法国发生学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戈德曼认为,作品的内在结构与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有一种异体同行关系,文学作品是社会集团集体的产物,“作品的真正作者不是个人,而是社会集团”。
其实不仅仅是文学,整个时代的艺术都是其时社会集团精神的产物。
比如古希腊史诗、造型艺术都有“英雄情结”,是整个时代“超验精神”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领域,都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要求破除封建思想禁锢的上升的资产阶级集团的集体精神面貌;而在机器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个人主体精神湮没,无论是小说还是绘画。
都表现出严重的物化倾向。
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整个大的社会精神环境相对应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魏晋多战乱,世人多感离乱悲戚,诗乐均显苍凉沉郁;唐朝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所以诗歌绚烂,绘画艳丽,传奇瑰异;宋朝偏安一隅,萎靡不振,因此词曲缠绵,一唱三叹;明朝资本主义初萌芽,市民情趣的小说应运而生……20世纪突飞猛进的工业化大生产不仅改变了物质生产方式,也改变了艺术品的生产方式,批量生产的艺术作品在人们心中褪去了昔日神秘、高雅的光环,而现代技术催生的影像技术更是让艺术看起来就等同于生活,艺术迅速大众化。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_彭亚非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彭亚非内容提要 图像社会既有现代公民社会中的公众文化与平民文化性质,又具有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种种人文弱点与人文负值,并因此成为后现代社会最重要也最突出的文化表征。
在这种文化态势下,文学的边缘化显然具有某种文化转型上的必然性,并表现出从属于视觉文化的“图说”化趋势。
这种情况,使得文学终结论再次甚嚣尘上,同时也引发了对文化出路的一些“变通”性思考。
这些思考虽然不无可取之处,但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了对文学本性在认知上的某些盲区。
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学固有的、特定的、不可取代也无从消亡的人文本性与美学本性:它的内视艺术性和时间本质,它的精神共享性和心理彼岸性等。
这些优越而深刻的独特本性决定了文学并不存在终结的问题,并指引着文学走向永恒的未来。
现代社会是个为大众消费文化所覆盖的社会,而图像社会的出现,既为大众文化的消费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同时也是这一文化消费景观的表征和必然结果之一,它使我们的文化生存模式与文化运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受冲击最大的也许要算文学。
在“潮来天地青”的视觉文化洪流中,传统文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从意识形态话语到大众审美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身份已被颠覆,整个文学界由此而普遍滋生强烈的挫败感和生存危机感。
尤其是那些所谓纯文学的写作,由于迅速的边缘化而弥漫着浓郁的怀疑论与悲观论情绪,以至于文学正在走向终结与消亡的观点再次甚嚣尘上。
而实际上,这样的情绪和观点的风行,与对图像社会和文学的本性都缺乏足够清晰的理解是分不开的,故而具有某种过甚其辞的虚幻性。
因此,在所有的可能性尚示充分展开之前,我们也许有必要首先澄清其中的一些认识。
一 图像社会是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模式的一个命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图像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
这与一个世纪以来图像符码与图像信息在我们文化生活中大密集度地涌现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文场景甚至被一些人描述为图像爆炸。
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社会学范文.doc
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社会学-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新媒体时代。
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当今的文化形态。
其中图像文化异军突起急剧扩张,成为电子时代的新宠,使传统语码文化形态遭遇空前危机。
这种现象在西方社会早已出现,西方学者米歇尔等人早已论述了这种“图像转向”的趋势,德里达和米勒等人甚至预言了电信时代文学和文学研究将走向“终结”。
不管我们是否认同和接受他们的看法,但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中国虽属“后发”国家,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无不受世界潮流影响,文化发展同样不可能置身于全球性的文化转向之外。
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文化形态的变化发展趋势看,显然也正发生图像化转向并呈现不断扩张之势,传统文化形态虽不能说已退居边缘,但在图像化扩张中受到极大挤压,应是不争之实。
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是否承认这一现实,而在于如何对此做出解释和回应。
西方学者将图像化转向归之于电子数码技术的发展,这应当说有一定道理,但又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不少中国学者对这种“技术决定论”观点深表怀疑。
其实电子科技发展只是为文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这表层的技术原因之外,应当还有其社会原因,比如西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我国文化的大众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型的背景等等。
这种文化转型也意味着文化功能以及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即由意识形态转变为日常消费,由认识教化转变为消闲娱乐,由主要追求美感转变为主要寻求快感等等。
在这种转变中,图像文化显然更能满足这种新的需求。
社会上有“眼球经济”的说法,经济与文化联姻,当然也会催生出“眼球文化”,图像在吸引人们眼球方面无疑更占绝对优势,它之成为市场经济时代新媒体文化中的新宠,当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换一个角度看,图像化转向似乎也与人们的文化接受习性有关。
曾有学者认为,从人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而言,图像认知也许最接近人的本性,它与人类最初对世界的识别形式直接统一。
图像时代的文学(1)
图像时代的文学(1)图像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
影像文化不仅在受众的覆盖面和受众的选择量上超越了文字文化,而且传统的文字媒体本身也在越来越多地借助图像的魅力。
各种图书杂志对排版空间的重视、对封面图像造型的考究、对插图艺术的追求以及各种报纸越来越多地刊登摄影、漫画等图像作品,都显示了图像文化的膨胀。
在如今流行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文字符号也被”图像”化处理,如用:〈表达愤怒,用:〉表达开心,用:(表达悲痛,用:)表达喜爱等等,抽象文字获得了形象造型,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更是流行用大量的图形符号来替代一些表意比较复杂、暧昧和模糊的文字(如用桃心的图形来代替”爱”字,用一个眼镜的图形代替”眼镜”的文字),这种文字加图形的文体不仅出现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中,甚至出现在交给老师的作文里。
即便在学术性的论文中,越来越多的图表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课堂中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着图像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符号。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图像主义的时代。
图像的时代与文学所面临的挑战。
学生发给我的邮件,文字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列出文字比图像优越的众多理由正如我们同样可以列出图像比文字优越的众多理由一样,但是,应该承认,图像主义的确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摄影文学。
它试图将图像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像性相结合、将叙事的线性时间与造型的构图空间相结合,创造一种文学化的摄影和摄影化的文学,以一种杂交的优势,在文学与摄影之间、文字与图像之间找到一种艺术的空间。
应该说,这种愿望和努力都是对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响应。
当然,摄影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过程,它的生命力也需要检验。
图像与文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传媒时代,即信息时代或电子时代,图像文化侵占了本来属于文学的领域,使文学边缘化,图像化的转向与扩张使文学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这是文学在现代语境中遇到的新问题。
一方面,文学阅读被观看所代替,人们从读者转向观众,不习惯于直接面对白纸黑字的“阅读”,而是通过被影像大量改编过的影视作品去“观看”文学。
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或经电子图像被重新解读、阐释。
在影视作品中,虽然也有文字,也是被挤到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作为影视的辅助品。
另一方面,文学走向大众化、世俗化。
在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许多作家为了迎合大众消费的需求,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一味的在作品的内容、形式甚至是名字上大做文章,大肆炒作,吸引人们的眼球。
从文学本身的性质来看,它被图像化并不是坏事。
都说“文学是形象思维”,只不过文学所展示的是思维的诉诸于想象的图像,传媒时代的图像则是直观的、诉诸于视觉的图像。
这样说来,传媒时代的图像化不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解文学,而且还有助于理解文学,特别是有助于大众对于文学的理解。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传统意义上的、正宗的文学被边缘化了。
因为电子传媒的发展只是一个技术原因,其深层的社会原因是文化的商业化、大众化及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
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开始屈从于市场化下的消费原则,不顾责任与美感,追求利益与快感,人心浮躁,难以静心。
书店越来越少,影院越来越多。
面对这种文学困境,悲观者认为文学将会终结,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学者在坚守着文学,执着于文学研究。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不愿看到它消失,文学有何独特的魅力呢?这是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我们有语言、有思想,失去了语言,我们就失去了思想和意义,生活就会变得无味。
随着语言文字的抽象化,人类逐渐从感性走向理性,实现人类精神的超越,这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完善、人性不断提升的过程。
文学在其中所担当的责任无以替代。
正是由于文学的这种特性,我们才必须要坚守她。
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图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图像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元素,而是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和情感等多个方面,成为了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
因此,通过探讨图像社会下的文学存在方式,可以更深入的理解现代社会的文化变革以及文学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图像社会下的文学存在方式,分析现代文学中的文学性表现形式。
通过对图像、文学和文学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在图像社会中的作用和现象,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于图像社会中文学存在方式的研究较为广泛,大多探讨了文学和图像的交叉、文学和图像的互动以及图像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
例如,国内学者邓珂提出“图像阅读时代”的概念,认为当代文学需要更多地融入图像语言;而国外学者文森特等则探讨了科技进步对文学形式的变化以及图像、音乐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等。
但是,目前对于文学性在图像社会中的表现方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图像与文学的交叉影响;(2)文学性在图像社会中的表现方式与特征;(3)文学在图像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具体包括:(1)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图像社会中的文学性存在方式,形成初步的研究框架;(2)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讨图片、视频、音乐、网络结构等图像元素对文学性的影响;(3)采取访谈、问卷等实证研究方法,探寻图像社会中文学性表现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五、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预期成果:(1)针对图像社会下的文学存在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2)基于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抽象出图像社会下文学性表现的基本特征和规律;(3)为文学创作和传播提供指导意见和思路。
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
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
在全球化和多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视觉文化的崛起对传统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如何逐渐走向图像化,来揭示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的独特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文学与视觉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视觉文化如何改变文学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接着,将分析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图像化走势的具体表现,包括文学作品中图像元素的增加、文学叙事方式的转变以及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融合等。
还将探讨视觉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学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如何吸收和借鉴国际视觉文化的元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图像化风格。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揭示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分析文学图像化走势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为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通过深入探究文学与视觉文化的关系,本文也将有助于推动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图景随着视觉文化的崛起,文学图景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
视觉文化以其直观、生动、富有冲击力的特点,迅速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使得传统的文学阅读方式逐渐边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学开始了其图像化的走势,这一走势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视觉文化的冲击首先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上。
传统的文学作品以文字为主要载体,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来构建文学图景。
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文学作品开始更多地借助图像、影像等视觉元素来呈现,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也使得作品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例如,一些网络文学作品通过插画、漫画等形式,将文字与图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吸引了大量年轻读者的关注。
视觉文化的冲击还体现在文学主题和内容的变化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文学主题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像化时代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2、媒介化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的 变迁
2、媒介化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的变迁
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大众审美需求的变 化使得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变得多元化。另一方面,媒介化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文 学审美功能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缺乏创意的作品 得以流传,而这些作品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忽略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因此,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审美功能,坚持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同时,也要满足大 众审美需求。
三、建议
总之,在后真相时代的社交媒体中,我们需要在图像传播中保持警惕,避免 被虚假信息所误导。我们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协作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真相的 传播效率和质量,共同构建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信息传播环境。
引言
引言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从清朝末期开始,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直到 当代的一系列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现象。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无论是小说、 散文还是诗歌,都表现出明显的媚俗化倾向。本次演示将从这一现象入手,探讨 其现代性碎片呈现的具体表现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图像化时代
一、图像化时代
图像化时代是指以图像为主要传播媒介和表达方式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以下 几个特点:
1、图像的普及性和直观性。在图像化时代,图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 径之一。人们通过观看电视、电影、图片等来了解世界,图像的直观性使得信息 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一、图像化时代
2、图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图像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 加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制作出不同的图像效果,图像的灵活性和多样 性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
一、社交媒体图像传播的优势和 问题
一、社交媒体图像传播的优势和问题
文学的未来:展望文学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 文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 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与作者
与挑战
• 文学创作的个性化与自由度
当代文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探讨
当代文学的全球化
当代文学的本土化
当代文学的批判与反思
• 全球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本土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 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同质化的批
•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全球化的关系
• 本土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存
欣赏的影响
• 文学全球化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深
• 文学全球化对文学多样性的影响
化
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现象与趋势分
析
01
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现象
• 国际文学奖项与文学节
• 国际文学合作与交流活动
• 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畅销书与经典作品
02
全球范围内的文学趋势
• 全球化对文学创作风格与内容的影响
• 跨文化交流对文学风格与形式的影响
• 未来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方式创新
• 未来文学创作与阅读的内容创新
• 未来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技术创新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科技与文学融合对文学多样性的影响
未来文学与科技融合的策略与措施
• 加强科技与文学融合的研究与探索
• 制定科技与文学融合的政策与措施
• 促进科技与文学融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未来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发展
未来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未来文学在全球化背景
下的多样性保护
未来文学在全球化背景
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文学创作与科技应用的结合
• 文学传播与科技平台的融合
• 文学欣赏与科技手段的互动
科技与文学融合的创新成果
文学与未来社会
文学与未来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以科技为主导的时代,文学是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呢?本文将探讨文学在未来社会的角色与意义。
一、文学的情感表达与人类情感的共鸣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都是情感的动物。
在未来社会中,虽然科技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娱乐,但人类的情感需求是不会改变的。
而文学正是通过细腻的文字、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思索,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读者,并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无论是在实体书籍还是电子书阅读器中,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交流将继续在未来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文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催生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开花结果。
未来社会可能会充斥着更多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但是这些科技的背后需要人类的创造和设想。
而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则能够通过文字和故事,展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促使人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并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三、文学的思想传承与价值引导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种对于人类生活和价值观的思考与传承。
在未来的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而文学正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为读者提供一种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引导。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思考自己的处世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对于未来社会的期许,从而形成独立而深思的思想。
四、文学的对话与文化交流未来社会将更加强调文化的多元与交流,而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通过翻译、分析和传播,文学作品能够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限制,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和尊重。
在未来社会中,文学作品将扮演促进全球文化理解与和谐发展的重要角色。
结语:尽管未来社会将充满科技的影响和变革,但是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方式,依然将在未来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
幅 图像 。
在 空 间转 向的 转 型 下 , 文 学 审 美 空 与 电子媒介 正好 提供 了这种 可能性 ,与
但 是 , 图像 时 代 的 到 来 并 不 仅 仅 是 间性 重现在视 野之 中,甚 至图像 时代 的 现 代 社 会 的 形态 相 吻 合 。现 代 的 传 播 方
图像在 数量上 的 占据 ,更主 要 的是 图像 整体 社会语境 中 。由于 图像 的视觉性 与 式 和 复 制 的影 像 最 大 的特 点 就 是 瞬 时
时代 的文化形态 发生 了转 变 ,图像 正逐 时代性 的特征 ,再加之技术层面 的操控 , 性 ,这种瞬 时性 实际上是 另一 种空间性
步取代 语言文字 而成为社会 文化表 征的 图像 的审美 内涵和文化 表征在 时代 中凸
指 出 的 ,视 觉 文 化 研 究 就 是 要 关 注 “ 视 之 发 生 了 转 变 , 因此 在 审 美 空 间 层 面 , 觉 经验 的社 会 建构 ” 。 图 像 时 代 关 注 的 文 学 的审 美 空 间与 以往 的 空 间性 具 有 了
和表述 ,在此基础 之上他 强调 了社会 实 通过 文学这种 艺术方式来 追寻人生 终极 内部丰 富的空间, 同样 ,在文 学审美空
践 空 间 性 以及 文 化 意 义 表 征 层 面 上 的 空 的人 文 关 怀 和 宇 宙 间 的 永 恒 存 在 。传 统 间方面 ,也包含 着不 同层面 的形态 。文 间 。 同 时 期 的福 柯 也 对 空 间 问题 进 行 了 的 文 学 审 美 空 间 追 求 的这 种 空 间意 蕴 的 学 审 美 空 间层 次 转 变 是 随着 社 会 文 化 形 探 讨 ,福 柯 指 出 : “ 我 们 时 代 的 焦 虑 与 永 恒 性 , 是 通 过 时 间 性 的 艺 术 和 空 间 性 态 转 变 而 发 生 的 历 史 动 态 化 变 化 过 程 。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
什么是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文学的定位、选择,决定文学史的编撰,关系到文学教育、文学接受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
这一回答在理论研究中各有表述:“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
”①“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
”②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经典作品是“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界定,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当代存在性,能不断与读者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让读者在审美静观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的文学作品。
文学经典的现实命运文学经典能极大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开掘主体的价值。
然而,其当代命运却是非常尴尬的:其一,受到漠视。
在书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文学作品曾是知识阶层的主要接受对象和大众的消遣对象。
然而,随着图像的转向,文字长期独霸传播手段的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了,文学传播与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读者由传统的阅读接受转变为“读图”、“看图”的接受,手捧名著废寝忘食的阅读现象似乎已淡出我们的视线。
于是“文学终结”也被提了出来,一些文学人也积极响应。
美国作家亨利?米勒说:“电影是一切手段中最自由的,你能用它来创造奇迹。
确实,有朝一日电影取代了文学,不再需要阅读,我会举手欢迎的。
你能记住影片里的面孔和手势,你在读一本书时,却永远无此可能。
”③其二,遭遇蔑视。
在文学接受作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大众阅读文学经典具有一种崇高感、神圣感,有一种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追求。
然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文坛上“大话”文艺思潮兴起,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经典的改写、戏仿、拼贴、蔑视、嘲弄、亵渎,以此颠覆和戏弄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其深层内蕴:美学价值、道德规范和文化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 ,…从而也就 必 然导 致文 学 时代 的终 结 。我们 说 , 虽
然新的图像时代正在改变着文学存在 的前提和共生因素,
但决不会走 向终结 ; 然而 , 今天 的文学 已不可能再坚守 它 固
有 的人文形 态 , 而必须 在现代 文化模 式 中完成 其形 态上 的
转换 。
不难发现这个深刻 的转 变。 比如 , 广 西师范大 学 出版社 在
有学者 提 出 , 视 觉文 化 时代 的 法则 是 : “ 图像 胜 于 文 字 。 ( 宪 :视觉 文化时 代 的来 临》 究其 原 因 , ”周 《 ) 图本具 备
20 06年 l 2月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
李晓君 李 琳
(. 1 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10 ;. 7002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00 ) 500
关键词 : 文学 ; 图像化 ; 图 读 中图分类号 : 2 14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一 2 20 )4—0 7 — 3 10 砧9 (0 6 0 0 1 0
待言 , 就是传统 的以阅读为 主的 印刷物 , 从报 纸 到杂志 , 从
文化时代 占据统治地 位 的内心 与外部 世界 之 间的 二分 法 , 并 以光 的速度通过 电信 网络在世 界范 围内发放 各 种信 息 , 又以电信网络通过数码 像形式传播着文学, 新的电子社 区或者说 网上社 区 的出 现和 发展 , 将 会导 致感 知 经验 变 “
复了人类最初具像的认知方式 , 使信息的获得轻松、 便捷 , 与晦色、 深刻的纯文学相 比, 图象似乎更能捕获人们的眼
球, 成为 当今社会最受 欢迎 , 最具 普适 性 的审美方 式 , 图象 做为一种语 言 , 无疑有其 自身 的话语 系统。
就预言了, 结于哲学 。在“ 终 图像霸权 ” 开始君 临我 们文化 生 活领域 的一切 方面的今天 , 文学似乎 更加 强烈 地感 受到 了 这种走 向终 结的残酷 性。由于信息时代 打破 了过去在 印刷
1 文学走 向图像化
在现代 社会里 , 一个不容忽视 的现象是 : 视觉符 号不仅 取得 了文化 的 中心地 位 , 而且 还 渐渐 形成 了某 种 “ 霸权 ” 。 电影 、 电视 、 广告 、 画报 、 卡通这些典型 的视觉文化样 式 自不
异 的全新 的人类感受 ( 是这些 变异将 会造 就全 新的 网络 正 人 类 , 们 远 离 甚 至 拒 绝 文 学 、 神 分 析 、 学 的 情 他 精 哲
书籍到其他 读物 , 图像 的 比重急 速上 升 ,老 照 片” “ “ 、 图文 书” 等其实正是印刷文化 向视觉 文化 中心靠拢 而产生 的某 种变体 , 以其无可抗拒 的“ 它们 真实感 ” 现 场感 ” 和“ 征服着 读者。 大致说来 ,读 图时代 ” “ 的流 行读 物有 几大 类 : 一类 是 传统的图像 读物 , 画报 、 、 等等 ; 诸如 影集 画册 一类是 流行杂 志, 带有许多 图片 ; 更值得 注意 的是 , 多过去 只限 于少 数 许
图象已经成为我们 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存在事实, 我 们被各种艺术影像所包围, 就象我们生活在语言中一样, 以
广播 、 电影 、 电视 为代 表 的电子媒 介 , 过制 造生 动形象 恢 经
E t 益转 向图像支 配的图文混杂读物 。
在西方 , 文学这个概念 不可 避免 地要 与笛 卡 尔的 自我 观念 、 印刷技术 、 西方 式 的民主和 民族 国家概念 。 以及在 这 些 民主框架 下言论 自山的权利联系在一起 。从 这个 意义上 说 , 文学 ” “ 只是最近 的事情 , 开始 于 1 7世纪末 、8世纪 初 1 的西欧 。而关 于文学 的消亡 , 黑格 尔 曾在两 个 世纪 以前 老
这似乎暗示了信息时代与视觉文化、 眼球经济之间必然 的
生理逻辑关 联。因为图像 的能指 与所 指 几乎 是重 叠 的, 因 此 图本 比文 本更 能吸引受众 的眼球 i 其次 , 信息量 。现代 电 子 媒介 对传 统阅读的文学观念构成 了挑战 。它是 以一种 复 制 形式 生产 文学的 , 它复活 了被 复制 的对 象 。复制是 视觉
者注意力的 中心 , 画面超 越了文字 。全 书 40页 , 中 图像 7 其 附有黑 白图片 39幅 , 9 彩色 图片 9 0幅 , 均一 页有一 幅 图 平
之多 。诸如此类的印刷 物很是 流行 , 山东 画报社 出版 的 如
医学进 一步 证明 , 对外 界 7 % 的信 息是 由 眼睛获 取 的。 人 0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4期
河 北 职 工 医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b iMe ia olg o o t un d c t n o r a fHe e dc lC l e frC n i ig E u ai e n o
V0. 3 No 4 12 . . D c 2 x6 e . 【 )
受众使用与 满足的诸 多因素 : 先 , 读性 。黑 格 尔说 , 首 易 在
人 的所有感 官中 , 唯有 视觉 和听 觉是 认识性 的感官 。现 代
出版的插图本系列中,文艺复兴》 《 《 、 罗丹论》 《 、人之子》 、 《 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 《 、美的历程》 《 、 美学四讲》 、 《 华夏美学》 等等, 图像 已经 占据核心地位, 文字反倒沦为 辅助性的说明。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 历史研究》 本是一 , 本艰深的历史专著, 煌煌巨著三卷本 , 现被简化为一卷插图 本, 由上海人 民出版社 发行 , 文字在其 中似乎 已经 不再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