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离开;今:与来相对;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又令人欲肆其西封表处所;在东边;在西边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①既东封郑封:边界..名作意动;把……当作边界

②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增加;薄;减少;削弱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③阙秦以利晋形容词作使动;使……获利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①又欲肆其西封..扩大;延伸;动词

②筵肆设席陈设;动词

③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作坊;名词

④家贫无书;常游于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店铺;名词;成语:鲍鱼之肆;词语:酒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高考语文人教版教材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 失其所与,不知()

3. 无能为也已()

4. 秦伯说()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_____________

2. 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__________

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2. 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

2.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1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却,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哪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何,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何,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5、之

①公从之——代词,此,代佚之狐的'建议(烛之武)许之——代词,这件事不患人不之知——代词,他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全句的主语

邻之厚,(乃)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一作主语,一作宾语,省略判断词谓语“乃”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无义莲之爱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太子及宾客知此事者——“者”与“之”都是定语后置标志

⑥公子驾车之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君(到,前往⑦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2

《荆轲刺秦王》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例句释义出处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烛之武退秦

师》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烛之武退秦

师》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烛之武退秦

师》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烛之武退秦

师》秦伯说“说”通“悦”《烛之武退秦

师》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烛之武退秦

师》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勾践灭吴》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勾践灭吴》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勾践灭吴》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勾践灭吴》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赋税徭役《勾践灭吴》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勾践灭吴》

无不餔也,无不歠也“餔”通“哺”,给人食物吃

“歠”通“啜”,给人水喝

《勾践灭吴》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勾践灭吴》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勾践灭吴》

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

谏》

盛气而揖之“揖”通“胥”,等待《触龙说赵太

后》

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触龙说赵太

后》

必勿使反“反”通“返”《触龙说赵太

后》

鼓瑟希“希”通“稀”《侍坐篇》莫春者“莫”通“暮”《侍坐篇》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侍坐篇》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寡人之于国

也》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

其时“无”通“毋”

《寡人之于国

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寡人之于国

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莩”通“殍”《寡人之于国

也》輮以为轮“輮”通“煣”《劝学》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pù)《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劝学》泾流之大“泾”通“径”,直《秋水》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第一篇: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基础知识梳理】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何厌之有()

4.阙秦以利晋()

5.失其所与,不知()

6.秦王必说见臣/秦伯说()

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今日往而不反者()

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0.燕王拜送于庭()

11.图穷而匕首见()

12.秦王还柱而走()

13.卒起不意()

14.成五采()

15.距关,毋内诸侯()

16.张良出,要项伯()

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9.令将军与臣有郤()

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参考答案]

1.“已”通“矣”,了2.“共”通“供”,供给3.“厌”通“餍”,满足4.“阙”同“缺”,损害5.“知”同“智”,明智6.“说”通“悦”,高兴7.“陵”通“凌”,凌辱,欺侮

8.“反”通“返”,返回9.“振”通“震”,恐惧10.“庭”通

“廷”,朝堂11.“见”通“现”,出现12.“还”通“环”,环绕13.“卒”通“猝”,突然14.“采”通“彩”,色彩15.“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16.“要”通“邀”,邀请17.“倍”通“背”,背叛18.“蚤”通“早”,早些19.“郤”通“隙”,隔阂

20.“不”通“否”,否则

古今异义

1、且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4、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困乏,疲倦

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配套参考答案)(精校版)

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配套参考答案)(精校版)

_._

_._

必修一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夫晋,何厌之有 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 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 ____通____,____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 ____通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 ____通____,____ 9.要项伯 ____通____,____ 10.不敢倍德 ____通____,____

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 ____通____,____ 1.厌 餍 满足 2.知 智 明智,聪明,读zhì 3.以 已 已经 4.陵 凌 凌辱

5.振 震 震慑

6.奉 捧 捧着

7.卒 猝 仓促,突然,读cù

8.还 环 绕

9.要 邀 邀请 10.倍 背 背叛 11.蚤 早 早 12.郤 隙 隔阂、嫌怨

二、文言实词

(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①东道主...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 (7)终已不顾..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读ō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1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12、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地区。

今义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13、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地区。

今义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14、庄则入为寿

古义敬酒。

今义长寿。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地讲述。

16、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亲眷关系。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1-6)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高考语文人教版教材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 失其所与,不知()

3. 无能为也已()

4. 秦伯说()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_____________

2. 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__________

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2. 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

2.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概括

一.一词多

义“之”

①公从之 ( 代佚之狐的建议 )

②许之 ( 人称代词,郑文公 )

③将焉取之 ( 增添的土地,代词 )

④子犯请击之 ( 秦国,代词 )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用于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 用于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用于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连词,表承接 )

②敢以烦执事 ( 介词,拿 )

③越国以鄙远 ( 连词,表承接 )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 连词,表转折 )

⑤以乱易整,不武 ( 介词,拿、用 )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 语气词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 疑问副词,何 )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 兼词,“于之”,在那边)

④将焉取之 ( 疑代,哪里 )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 ( 代,国 )

②君知其也 ( 代,件事 )

③吾其也 ( 表商议或希望气 )

注:思虑三中“若、、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累本上。

二. 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也已 ( 通“矣”)

②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通“供”,供 )

③秦伯 (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 同“智”,理智 )

三. 活用

①晋函陵、秦汜南 ( 名用作,扎 )

②既封 ( 封,疆界。里用作,使⋯⋯成疆界)

③若不秦 ( 使用法,使⋯⋯减少 )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形容作,害 )

⑤越国以鄙 ( 名的意用法,把⋯⋯看作邑)

⑥若亡而有利于君 ( 使用法,使⋯⋯亡 )

⑦ 之武退秦 ( 使用法,使⋯⋯撤军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篇一: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总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实词】1、贰

①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①没有(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细小,轻微(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④精微微言大义(成语)⑤微服暗访:乔装

②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许,左右)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何许人,何处人)4、阙

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②què城楼城阙。

③quē侵损,削减。(本文:阙秦)④quē通“缺”5、微

⑥卑贱,人微言轻(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见微知著(成语)微访(暗中查访)6、敝

①坏,破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敝帚自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

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4、顺流而东。(东进)

5、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 3、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 4、自远而至。(远处)

5、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6、

7、(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完整word)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离开;今:与来相对,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又令人欲肆其西封(表处所,在东边,在西边)

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①既东封郑(封:边界。名作意动,把……当作边界)

②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增加;薄,减少,削弱)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③阙秦以利晋(形容词作使动,使……获利)(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①又欲肆其西封。(扩大,延伸;动词)

文言文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一必修)

文言文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一必修)

文言文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一必修)

文言文知识梳理

梳理人:刘文才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13.无不餔也,餔通“哺”,给人食物吃。14.无不欼也欼,通“啜”,给人水喝。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 2 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作为 ②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出使的人 (4)不得

1. 夫晋,何厌之有 通 , 志,走投无路 (5)可以用(它)来 (6)袒露一只臂膀

2. 失其所与,不知 通 ,

3. 日以尽矣 通 ,

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通 ,

5.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 ,

6.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通 ,

7. 卒起不意 通 ,

8. 秦王还柱而走 通 ,

9. 要项伯 通 , 10. 不敢倍德 通 , 11.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 12. 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 , 1.厌 餍 满足 2.知 智 明智,聪明,读 z h ì 3. 以 已 已经 4.陵 凌 凌辱

5.振 震 震慑

6.奉 捧 捧着

7.卒 猝 仓 促,突然,读c ù

8.还 环 绕

9.要 邀 邀请 10.倍 背 背叛 11.蚤 早 早 12.郤 隙 隔阂、嫌怨

二、文言实词

(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7)不 回 头 (8)宫 廷 的 侍 卫 (9)意 外 的 变 故(10)①黄河以北 ②黄河以南 (11)……的原因 (二)填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焉用亡郑以陪( )邻

2. 朝济( )而夕设版( )焉

3. 既( )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

4. 唯( )君图(

)之

5.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

)还 6. 微(

)夫人之力不及( )此,因

)人之力而敝之

7. 失其所与( ) 8. 以(

)乱易(

)整,不武 9. 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10.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 11. 若属( )皆且为所虏

12. 哙遂入,披( )帷西向立

古义: 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①东道主② ①古义: ②古义: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5)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7)终已不顾 古义:

(8)诸郎中执兵 古义: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 今义:认为 今义:请客的主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今义:可能,能够 今义:袒护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今义:中医医生今义:副词,很 13. 瞋 目 (

) 视 项 王 , 头 发 上 指

( ),目眦(

)尽裂 14. 拔剑切而啖( )之

15. 杀人如不能举(

), 刑人如恐不胜 (

16. 故(

)遣(

)将守关者

17. 坐须臾( ),沛公起如( )厕

18. 今闻购( )将军之首

19. 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20. 图穷( )而匕首见

21. 愿大王少假借(

)之

22.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

)轲

1.增加;

2.渡河 /防御工事;

3.……之后/延伸、扩 张;

4.句首语气词:希望 /考虑;

5.戍守 /于是;

6.没有 /达到 /依靠;

7.结交、亲附;

8.用 /改变;

9.合力;10. 料想;11.你们这些人;12.揭开;13.瞪眼 /竖起 /眼眶;14.吃;15.都是“尽”的意思;16.特意 /派遣;17. 一会儿 /往,去;18.用重金收买。19.处境困难;20. (10) 将军战河北①,臣战河南② ①古义: ②古义: (11) 所以遣将守关者

今义:河北省今义:河南省 穷尽;21.宽容;22.提,读作 d ǐ ,投掷,投打。 (三)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古义: 词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 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 (2)①把……

⑤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⑥烟涛微茫信难求

⑦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鄙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孔子鄙其小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⑤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3)封①又欲肆其西封

②既东封郑

③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④自寄一封书

⑤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4)辞①我从去年辞帝京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⑤近者奉辞伐罪

⑥王粲长于辞赋

(5)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6)亲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③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7)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⑤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⑥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⑦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8)穷①图穷而匕首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④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顾①顾笑舞阳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顾计不知所出

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1)①连词,如果没有,如果不是②形容词,贫贱,地位不高③副词,暗暗地

④副词,稍微,略微⑤偷偷地,悄悄地⑥微弱

⑦如果没有,如果不是(2)①边界地方② 庸俗,

鄙陋③看不起,轻视④以……为边境

⑤粗陋

⑥见识短浅,粗陋(3)①名词,疆界②名词意

动用法,以……为疆界③动词,封闭,封合④

量词⑤动词,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4)①

动词,离开②动词,告辞

③动词,推辞④名词,言辞⑤名词,命令⑥ 名

词,文体名称(5)①约数②答应,允许③

答应④表处所⑤答应,允许⑥这样(6)①

动词,亲近,接近②形容词,亲生的③副词,

亲自④名词,父母(7)①动词,举起②形容

词,尽③攻占、占领④拿⑤全,皆⑥成

功⑦推荐,推举(8)①穷尽②困厄,走投无

路③寻求到尽头④尽头⑤不得志,不显贵,

与“达”相对(9)①回头看②反而,难道

③拜访④只是,不过⑤顾惜,顾念⑥往四

处看

(四)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若不阙秦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越国以鄙远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今太子迟之

(8)函封之

(9)秦兵旦暮渡易水

(10)使使以闻大王

(11)沛公军霸上(12)

道芷阳间行(13)常

以身翼蔽沛公(14)籍

吏民,封府库(15)秋

毫不敢有所近(16)拔

剑撞而破之

(1)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2)动词使动用法,使……减损 (3)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4)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5)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6)动词作名词,恩惠

(7)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8)名词作状

语,用匣子(9)名词作状语,早晚(10)动词使

动用法,使……听到(11)名词作动词,驻扎

(12)名词作动词,取道(13)名词作状语,像翅

膀一样(14)名词作动词,登记在册(15)形容

词作动词,接触、沾染(16)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破

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

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⑦丹不忍以己之私

⑧使工以药淬之

⑨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⑩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