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music history音乐史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苏星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摘要】中国是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音乐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新音乐文化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音乐的主流,而中国近代声乐作品正是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主体,这归功于近代声乐创作的蓬勃发展和声乐作品的广泛传播,对之后声乐作品的创作创新影响颇深。

本文以二十世纪为时代背景,以各个历史时期造就的艺术体裁及经典作品为线索,分析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关键词】二十世纪;音乐发展;声乐作品【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变化万千的时期,声乐这一重要音乐形式,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经曲折,学堂乐歌和抗日救亡歌咏是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随后在群众性歌咏为主的社会音乐中发展起来的群众歌曲和合唱歌曲也得到了突出的发展。

随着国门的打开,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歌剧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音乐家们的不断探索钻研下,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值得我们后人进一步研究。

一、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指专注于表现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浪漫风格及极高审美价值的歌曲。

这些歌曲的歌词常取自著名的诗篇,都是家喻户晓的佳作,歌词真挚且富有内涵,意境深邃。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谱曲细腻而精致,词曲结合密切,对歌唱部分具有补充、深化意义,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与歌唱部分相辅相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我国二十世纪艺术歌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学堂乐歌中的创作歌曲,在艺术歌曲的探索初期,音乐家们尝试以中国传统诗词为词,运用西洋作曲方法谱曲,突破中国以往的创作手法,朝着能够反映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的创作方式上迈进。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一批从事专业创作的作曲家促进了艺术歌曲的繁荣,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影响深远的艺术歌曲,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歌曲的表演方式多为独唱形式,该类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水平的主要类型。

合唱音乐的发展

合唱音乐的发展

摘要: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也在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中国的合唱艺术走着一条曲折和艰辛的道路,在这形成的过程中,我们的合唱艺术有过辉煌的成就但也有着巨大的挫折。

在合唱艺术发展的这几十年里,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左右合唱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左右合唱的畸形发展;新时期合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关键词:合唱艺术;发展1. 前言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一些少数民族当中存在着相当多的多声部合唱民歌。

我们国家在20世纪初期从国外引进了群众合唱的形式,这样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中国专业的合唱艺术事业发展的很缓慢。

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左右合唱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左右合唱的畸形发展;新时期合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2. 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兴趣民歌合唱艺术,一些艺术家将各地的民歌改编成为一种适合合唱的形式,这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潮流,在这个时期,人们所熟知的歌曲有《三十里铺》、《牧歌》、《新疆好》、《小河淌水》等作品,这些作品到现在还在被人们所传唱,这些成为当时合唱艺术的一个小高潮。

在我国,民歌合唱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国家获得解放后,一些音乐家可以有条件到全国各地去聆听一些优美的民歌,那时一些优美的民歌从边远的山区第一次被带到正式舞台上,这些丰富的民歌素材给我们国家的作曲家更多的创作灵感。

二是我们在50年代建国初期,业余和专业的合唱队开始逐渐建立起来,队员的演唱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

三是在50年代初期,外国的一些合唱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合唱节目,使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有了借鉴的依据,那时有苏联的小白桦树歌舞团、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歌舞团、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罗马尼亚民间歌舞团等,他们的歌舞团吸引了中国艺术家的眼球,使他们开始对我们国家特有的民歌展开研究,将民歌改编成合唱曲目。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二十世纪是中国声乐作品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形式、风格、主题等方面都经历了极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全面展现中国声乐作品在这一时期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历史背景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声乐作品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社会历史事件对声乐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声乐作品的引进也为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历史背景为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阶段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探索阶段、西方声乐融合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1.初期探索阶段二十世纪初,中国声乐作品开始脱离传统的戏曲、民间歌曲等形式,开始尝试创作具有西方古典音乐风格的声乐作品。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李克勤的《春江花月夜》,张学良的《秋思》等。

这些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仍然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但已经开始探索具有西方古典音乐特色的声乐作品创作。

2.西方声乐融合阶段二十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古典音乐,这一时期的中国声乐作品开始出现西方声乐元素的融合。

代表作品有周杰伦的《青花瓷》、李健的《海阔天空》等。

这些作品在曲式、和声、编配等方面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风格上更加接近西方声乐作品,但同时也保留了中国声乐作品的独特韵味。

3.创新发展阶段三、代表作品1.《春江花月夜》这是中国20世纪初期的一首重要声乐作品,由李克勤创作。

这首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诗词和西方古典音乐的曲式和编配,表现了春江花月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中国声乐作品在初期探索阶段的风采。

2.《青花瓷》3.《大鱼》【参考资料】1.陈伟. (2007). 中国声乐创作中的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河南科技大学2.万华平. (2005). 中国声乐新作曲创作发展趋势初探中国音乐家. 下载日期3.王文玉. (2006). 当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多元化探析中南大学4.魏满明. (2012). “西化”与“本土化”:中国当代声乐作品走向世界音乐艺术. 下载日期。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述及思考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述及思考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述及思考作者:程果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6期【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文化的冲击、政治的影响等,都给它留下了痕迹。

正是一种种思潮、一次次的论战,才成就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音乐思潮;中国现代音乐;发展阶段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64-01一、二十世纪各种“思潮”的影响音乐的“现代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印象派为主。

“现代主义”又可指整体序列音乐为主的音乐,这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

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民歌、戏曲、社火等统一了整个乐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造成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现代音兴起的标志是二十世纪初萧友梅创作的《新霓裳羽衣曲》(1923年)以及黄自创作的中国第一首交响曲《怀旧》(1929年)的问世。

但1916年,萧友梅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名为《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这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学界第一篇博士论文。

由此可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中国音乐学界已融入了新的血液,孕育着新的思潮了。

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其发展与中国的时政紧密联系,这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新音乐”的发展,但又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了它的成长。

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翻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音乐艺术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西学东渐及一部分新式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学习西乐思潮”迅速发展起来,“学堂乐歌”兴起。

接着,救亡社会思潮、启蒙社会思潮等,又促成了“音乐启民思潮”。

二十到四十年代,“国粹主义音乐思潮”、“救亡音乐思潮”、“音乐美育思潮”、“国乐改进思潮”等都表现出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碰撞与融合。

五四以后,“学习西方思潮”更是发展、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

这些思潮以燎原之势改变了中国音乐的格局:先是打破传统音乐独霸天下的局面,造成传统音乐、新音乐、西方音乐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在“三分天下”的基础上,加入了流行音乐与二十世纪现代音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引言: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音乐历史中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社团在中国音乐事业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概括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的进步历程,介绍他们的重要贡献,并探讨其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影响。

一、中国音乐社团的兴起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开始展开现代化的改革,并开启了西方文化的引入。

这一时期的音乐社团的兴起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密切相关。

中国音乐学会成立于1909年,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音乐社团之一,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音乐学术探究的开端。

此外,上海音乐学校、北京音乐学校等各地音乐教育机构的成立也进一步推动了音乐社团的进步。

二、上海音乐社团的崛起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可以称为中国音乐事业的中心,这里拥有极其丰富的音乐资源和文化基础。

上海音乐公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音乐社团的兴起。

上海音乐公会致力于推广西方音乐,并组织了一系列音乐会和音乐培训活动。

此外,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等重要音乐团队的成立,也为上海音乐社团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

三、北京音乐社团的进步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拥有着奇特的音乐传统和资源。

京绣社、晋乐社、韵和社等音乐社团的成立,为北京音乐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成立,使得北京音乐社团在中国乐团体制中占据重要塞位。

这些音乐社团通过丰富的演出和探究活动,为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音乐社团的合作与沟通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之间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与沟通。

上海音乐公会与北京音乐学会等音乐社团之间的合作活动加强了全国范围内音乐事业的进步。

此外,国际间的音乐沟通也为中国音乐社团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如上海交响乐团与日本东京交响乐团以及苏联莫斯科爱乐乐团的沟通活动,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国际化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音乐社团的影响和意义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在推动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浅谈我国20世纪声乐艺术的发展500字

浅谈我国20世纪声乐艺术的发展500字

浅谈我国20世纪声乐艺术的发展500字首先,中国音乐,无论器乐系统还是声乐系统,还是表演形式多样性,亦或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如戏曲里的伴奏;无论是宫庭音乐还是乡野音乐,还是礼制之乐,亦或民俗音乐,都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重要部分,这种方式通过生活方方面面渗透到传统基因里,甚至成为中华文明某些重要标志,比如"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的重要标志,其文明之意义深远,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以至追求天人和一的哲思,好比“天籁",就是形容音乐的较高境界,本身对文明就是重要贡献。

其次,中国音乐,其体系之博、地域之广、人文之深、传承之远、影响之大,都是世界音乐史所独一无二的,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与形式,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

大到国家民族,乐礼诗治,小到家庭个人,修身齐家,无不展现音乐对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

最后,就是中国音乐,特有的音乐思想,深入人心、渗入骨髓,对中华文明的哲理、科学、艺术、宗教、思维与智慧无不深入影响着中华文明的物质或精神层面。

中国是礼乐之邦,上古音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周代孔子也很注重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的确,乐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前进与发展。

中国的音乐,善于汲取其他民族的精华,逐渐形成华夏音乐的独特风格。

音乐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人类文明和相互融合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摘要】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本文通过对经典代表、风格特点、创新与突破、国际影响和传承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中国声乐作品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经典代表包括《茉莉花》、《晚霞红》等,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

风格特点突出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创新与突破体现在曲调、节奏等方面的探索。

国际影响扩大了中国声乐作品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声乐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

传承与发展是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些作品不仅在音乐上有着重要地位,也代表着中国声乐文化的辉煌成就。

展望未来,中国声乐作品将继续传承发展,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国声乐作品、二十世纪、发展、经典代表、风格特点、创新、国际影响、传承、发展、地位、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概况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国声乐作品经历了蜿蜒曲折的发展历程,探索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作能力。

从复古传统到现代创新,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展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也逐渐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魅力。

通过对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概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声乐作品在未来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音乐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经典代表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经典代表包括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和歌手。

著名的作曲家李双葉创作的《茉莉花》、《大海啊,故乡啊》等歌曲,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这些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声乐技巧,展现了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独特风采。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

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班级:09011304 学号:2013302192 姓名:代力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1. 前言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一些少数民族当中存在着相当多的多声部合唱民歌。

我们国家在20世纪初期从国外引进了群众合唱的形式,这样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中国专业的合唱艺术事业发展的很缓慢。

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左右合唱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左右合唱的畸形发展;新时期合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2. 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兴趣民歌合唱艺术,一些艺术家将各地的民歌改编成为一种适合合唱的形式,这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潮流,在这个时期,人们所熟知的歌曲有《三十里铺》、《牧歌》、《新疆好》、《小河淌水》等作品,这些作品到现在还在被人们所传唱,这些成为当时合唱艺术的一个小高潮。

在我国,民歌合唱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国家获得解放后,一些音乐家可以有条件到全国各地去聆听一些优美的民歌,那时一些优美的民歌从边远的山区第一次被带到正式舞台上,这些丰富的民歌素材给我们国家的作曲家更多的创作灵感。

二是我们在50年代建国初期,业余和专业的合唱队开始逐渐建立起来,队员的演唱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

三是在50年代初期,外国的一些合唱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合唱节目,使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有了借鉴的依据,那时有苏联的小白桦树歌舞团、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歌舞团、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罗马尼亚民间歌舞团等,他们的歌舞团吸引了中国艺论文联盟.cOm术家的眼球,使他们开始对我们国家特有的民歌展开研究,将民歌改编成合唱曲目。

3. 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1956年8月我们国家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音乐周,这个事件使们国家的合唱艺术逐渐走上了创作高潮,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合唱作品。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发展概况2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以其迅猛之势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音乐的一大潮流。

一、最早的合唱作品最早的合唱作品可以上溯到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

二、我国新型音乐创作的发展随着五四新文化的推动下也已正式开始起步1929年萧友梅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部大型合唱曲,它赋有开创性和探索性。

此作品的结构是我国传统“大曲”的多段连缀结构,与西方的大型声乐套曲风格完全不同,是一种新风格合唱曲。

全曲共分十段,基本上概括大型声乐套曲在演唱风格上的多样性。

在和声的运用上该作品按照欧洲大小调功能体系的规范,并运用了大型作品所必须的转调和调性布局。

比如,在作品的第一和二段上主要建立在主调降A大调上,而到了第三段和第四段四段则建立在F大调上,第五段建立在降B大调上,第六段建立在降E大调上,到了第七段又重新回到原调即降A大调,第八段建立在F大调上,第九、十段“尾声”回到降A大调。

由于整个十段乐曲均匀用的是大调性的和声,伴奏织体的变化也不大,总的感觉比较平稳、单调,这说明萧友梅对大型作品的创作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三、赵元任作品1927年赵元任的单章性合唱《海韵》体现的是“五四青年”的乐观向上和迫切要求冲破封建牢笼的坚强决心。

这是一部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清唱剧式的大型作品。

这部大型作品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合唱手法,使作品的音乐发展层层紧扣、走向高潮,还巧妙地运用不同合唱的音色变化和和声的变化给予作品情感的发展以生动的渲染。

该作品分为五个段落,也可视为分节歌,其中包含三个音乐形象,合唱队�D�D诗翁,女高音�D�D女郎,钢伴�D�D大海或女郎的舞蹈。

该曲的基本结构是合唱�D�D女高�D�D合唱�D�D钢琴�D�D(合唱),调性布局为第一段是dFdF,第二段是dFdF,第三段仍是dFdF,第四段是dFd,最后一段是DdDd。

由于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时曾到中国各地去调查方言,接触过不少民间音乐。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二十世纪是中国声乐作品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音乐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声乐作品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和风格。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二十世纪初,中国声乐作品还受到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影响,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多为民间传统题材。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声乐作品开始吸收西方音乐的技法和理念,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融合了更多的元素和创新。

同样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歌剧艺术也开始崭露头角。

1919年,中国京剧《霸王别姬》首次被搬上歌剧舞台,标志着中国歌剧艺术的开端。

此后,中国歌剧逐渐融合了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等欧洲歌剧的艺术特点,开创了一种与西方歌剧截然不同的中国式歌剧。

不仅在剧情表现上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在曲调编排上也吸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歌剧艺术体系。

20世纪中叶,中国声乐作品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扶持,中国声乐作品得到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此时期,中国的声乐作品开始融合了更多的外来音乐元素,例如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理念、民族音乐的特色等。

中国著名的声乐作品《茉莉花》、《大海航行靠舵手》等作品在这一时期诞生,为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随着中国音乐院校的兴起和完善,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开始涌现,他们为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后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不仅有许多融合了民族乐器的声乐作品问世,还有大量与国际接轨的声乐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在二十世纪末,中国声乐作品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声乐作品在此时期不仅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演出和传播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许多中国声乐作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声乐比赛和音乐节,展现了中国声乐作品的风采和魅力。

浅谈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合唱的发展

浅谈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合唱的发展

浅谈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合唱的发展作者:陈云涧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08期【摘要】合唱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它的发展相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是短暂的,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短短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

20世纪20年段初期合唱音乐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合唱歌曲。

在之后,中国经历了近现代史上最风雨飘摇的民主革命和民族战役,合唱音乐成为这个阶段特别重要的歌曲创编类型之一。

【关键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合唱音乐;音乐特点中国合唱最早是由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时候从西方传入,“西乐东渐”思想促使了中国合唱音乐初步形成。

随后,在“学堂乐歌”时期,在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一代作曲家的带领下,开始中国合唱音乐的初期创作。

在抗日战争期间,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侵犯以及中国国内战争的不断升级,大批国内音乐家开始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合唱音乐发展。

冼星海、聂耳、黄自、萧友梅等人是那一时期极具代表性并富有影响力的合唱音乐作曲家。

《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均可以称作是音乐之魂。

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进入稳定的持续发展中,合唱音乐的发展则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且越来越繁荣的状态。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中国合唱音乐艺术诞生的起步时期,在这时期的合唱音乐专业创编主要以古诗词为题材,这类作品的特点多以和声效果宏伟、形式丰富多样、艺术性和表现性极突出为主。

这类作品之所以成功多在于内含丰富的艺术形象以及细腻的音乐表达。

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合唱的状况我国合唱音乐的诞生,首要影响因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19世纪末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二是由于20世纪初因光绪皇帝建立“新学”而兴起的学堂乐歌所致。

1877年,美国人狄考文曾在《基督教会与教育的关系》指出“教育在培养把西方文明的科学、艺术引进中国的人才方面十分重要,中国与世隔绝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不管她愿意与否,西方文明与进步的潮流正朝她涌来,这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必将遍及全中国。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史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合唱常常用于祭祀仪式和宗教活动中。

然而,中国合唱艺术真正开始蓬勃发展是在20世纪。

20世纪初,中国的合唱艺术受到西方合唱音乐的影响,开始采用西方的合唱形式和技巧。

1914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合唱团,由邓世豪创立,称为“中国合唱团”,标志着中国合唱艺术的现代化起步。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爆发,合唱艺术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然而,这一时期仍然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诞生,例如丁善德的《歌唱祖国》和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

这些作品在中国民众中广泛传唱,成为社会和国家团结的象征。

在开放以后,中国合唱艺术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发展。

中国合唱团在国际上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在许多国际合唱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中国合唱艺术受到了更多国际音乐文化的影响,吸收了更多多元化的合唱形式和表达技巧。

近年来,中国合唱艺术在舞台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不仅有传统合唱形式,还有以流行曲、民族音乐等为基础的创新合唱作品。

许多合唱团体通过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创作,打破传统合唱艺术的界限,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合唱音乐。

与此同时,中国的合唱教育也日益发展。

越来越多的合唱培训机构和学校合唱团成立,培养了一大批合唱人才。

合唱比赛和音乐节也越来越多地举办,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总的来说,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变革过程,从起步发展到现代化,再到国际化的阶段。

中国合唱艺术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吸纳国际音乐文化的精华,创新发展自己的独特风格。

合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桥梁。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唱片初探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唱片初探

2、特点与趋势
这个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特点是多元化和民族化。作曲家们积极探索不同 的音乐风格,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中,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 钢琴作品。同时,他们还注重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如《平湖秋月》、 《太极琴侠》等作品,表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韵味和气质。
3、主要内容与形式
引言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正处于社会历史巨变时期,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钢 琴作为一种国际化的乐器,在这个时期逐渐进入中国普通家庭,为中国音乐创 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次演示将探讨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 和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音乐文化。
背景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钢琴 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开始进入中国普通家庭。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 也大力支持音乐教育事业,为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唱片保存了大量经典的音乐作品,为后人欣赏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在摄影方面,唱片封面和音乐会现场的摄影也为后人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 貌提供了重要的视觉资料。
总的来说,二十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唱片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唱片不仅在音 乐、戏曲、文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还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 文化遗产。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支 持和推动。对于我们来说,深入了解和研究这段时期中国唱片的发展历程和成 就,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还能够为当今音乐文化产业 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唱片技术开始进入中国。1890年代,外国 唱片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推广销售西方音乐唱片。随后,国内也开始 出现一些唱片制作公司,例如1900年代初的“东方百代”等。然而,这一时期 的中国唱片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制作技术和录音质量都比较粗糙。

20世纪初中国声乐发展概述

20世纪初中国声乐发展概述

20世纪初中国声乐发展概述作者:徐利萍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11期声乐是人类语言心声的艺术化表现形态。

中国专业声乐在20世纪前半叶处于起步阶段。

欧美的美声传入中国,一批学者在国内、国外按照美声的模式学习研究声乐艺术,也出现了一批专业的艺术歌曲。

另外,也有的音乐工作者分散地、个别地进行了民族化的尝试。

一、20世纪初20年的声乐发展情况清末光绪变法维新时,西式学堂兴起。

20世纪初,从国外归来的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用外国现成的流畅动听的曲调添上中国歌词教学生演唱。

这就是近代音乐史上的“学堂之歌”。

此外,外国宗教音乐在我国的传播占据着重要的渠道,一般只要有教堂,就会有教会学校,也就会有宗教活动必备的唱诗班,而唱诗班的成员大多都是由教友组成,演唱一些圣歌、清唱剧等。

但教授唱歌的老师不一定都是专业老师,因此,多数都是较简单的儿歌或较有趣味的歌曲。

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演唱艺术的先声。

总之,从20世纪初直至20年代以前,在学堂、教堂和新式军队中都有唱歌活动,但没有专业声乐教育。

当时的人们在观念里认为学唱歌就是学会把一个调安上词,或者把一段词唱成一个调子。

二、20世纪20年代的声乐活动1920年,周淑安女士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广东省女子师范开设了声乐课,这是中国最早的美声教育课堂。

此后,她又先后在上海中女塾、厦门大学、上海国立音专任教。

周淑安女士在教授声乐课的同时还指挥合唱,有《纺织歌》《坚劲歌》等多首声乐作品。

在北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活动的创始人萧友梅先生,1920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开展音乐教育活动。

当时,他身兼三职:一是负责北大附属传习所,二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主任,还兼任北京艺专音乐系主任。

北方军阀撤销了北京高等院校中所有的音乐课,于是1927年,蔡元培和萧友梅在上海创立了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专。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声乐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燕京大学迁到海淀后建立了音乐系。

管窥合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管窥合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机遇
随着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民间合唱团体的增多,合唱艺术在中 国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建议
加强合唱教育
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社区合唱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合唱的认 识和参与度,培养更多的青少年成为未来的合唱骨干。
创新表演形式
鼓励合唱团在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如加入舞蹈、道具、灯光等 元素,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合唱艺术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了音乐教育的广度
和深度。
02
培养音乐人才
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音乐人才

03
促进音乐教育普及
合唱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音乐,提高了
音乐教育的普及率。
对国际交流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
合唱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与国际合唱界的交流,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上海合唱团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古典与 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其演唱的 作品涵盖了多个时期、多个国家的经 典合唱作品。该团注重声音的层次感 和表现力,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
上海合唱团多次参与国际比赛和演出 活动,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多项大奖。 该团致力于推广合唱艺术,培养了大 量的合唱人才,为中国的合唱事业做 出了杰出贡献。
增进国际友谊
通过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增进国际友谊,加深国际间的了 解和沟通。
推动国际合作
合唱艺术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艺术活动,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
05
合唱艺术在中国未来的展望
发展前景
多元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增多,合唱艺术将 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合唱艺术交流和融合,实现 多元化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g歌曲的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g歌曲的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g歌曲的发展<a rel='nofollow' onclick="doyoo.util.openChat();return false;" href="#">20世纪20年代,艺?g歌曲开始传人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艺?g歌曲。

三四十年代的艺?g歌曲创作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开拓出了新的创作途径,促使中国艺?g歌曲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文从较为综合的角度,结合历史时代特征对近代中国艺?g 歌曲初步繁荣和相对繁荣时期的创作概况、艺?g特征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g歌曲发展创作概况艺?g特征近代艺?g歌曲的初步繁荣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第一次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引导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一批风格清新、自然、朴实、着重表现个性解放和自我实现的诗篇不断涌现出来,为我国近现代艺?g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歌词。

艺?g歌曲逐步发展成为近代音乐形态中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代中国艺?g歌曲得以初步发展还得益于我国先后留学欧美或日本学习音乐的留学生,他们纷纷回国投入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创作和建设当中。

这一时期,大批优秀音乐工作者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艺?g歌曲创作领域,在作曲技法上大胆探索,成绩斐然,为中国艺?g歌曲的形成注入了活力。

其中以萧友梅、赵元任、青主为代表,他们把西方的作曲技?g 与音乐理论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作出了大量的兼具欧美风格和中国传统韵味的中国艺?g歌曲。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一批具备较为系统、全面的专业音乐教育的条件的音乐教育机构的出现,为加强中西音乐的传播和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中国艺?g歌曲的表演传播和创作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专业音乐院校还主办了许多音乐刊物,如《乐艺》、《音乐杂志》等。

中国合唱发展史

中国合唱发展史
合唱 :旁观者--诗翁 钢琴: 大海
《海韵》
全曲共由五段构成,具有清唱剧性质,慢速开始,逐渐发展,到乐曲的第四段达到全 曲的高潮。 充分发挥调性的表现功能,运用d小调和其关系大调F大调交替的手法,其中d小调处旋 律、和声突出七声,F大调处则突出五声,用以表现大海的阴郁残暴、诗人的焦虑不安 和女郎的飘逸清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段后的钢琴段落,描写女郎被波涛汹涌 的大海吞没时,频繁运用远关系转调,连串的半音下行。 这一切,在20年代的中国音乐界是非常大胆,也是非常新颖的。 在词曲的结合上,赵元任在这首合唱里与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有同样的追求,需要细 细品味。
艺术歌曲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茫茫的西伯利亚》(男二部) 《在太行山上》 江定先的《春晓》(女三部) 贺绿汀的《垦春泥》(无伴奏混声) 黄自的 《长恨歌》 (大型声乐套曲)《目连救母》(无伴奏混声)
群众歌曲
麦新的《大刀进行曲》 贺绿汀《游击队歌》 1939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出现的《生产大合唱》 1943年新秧歌运动出现的《兄妹开荒》 马思聪的三部大合唱为引人注目:《民主》表达国统区对法西斯专政的愤怒 《祖国》和《春天》对民主自由新中国的向往。
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末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新型资产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西方基督教在我国各地 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也得到了当时一切进 步、爱国阶层的重视。创办“新学堂、开设”乐歌“课;在”新军“中演奏奏军 乐、唱军歌等。所有这些实际上已成为当时中国新音乐的萌芽。 西方基督教在我国各地的传播,教堂中的唱圣诗也移植到中国。 虽然当时为以齐唱的方式进行,但它为多声部合唱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代表人物、代表作
李叔同--弘一法师法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 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 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 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 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代表作:《春游》中国第一部按照多声部合唱技法创作的合唱曲。

浅谈建国初期的合唱艺术

浅谈建国初期的合唱艺术

浅谈建国初期的合唱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歌曲创作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

歌曲作家们以高度的政治热情,新颖的创作手法,迅速、有力地表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这一欢欣鼓舞的时代,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新生活。

老一辈作曲家与新一代作曲家共同形成了建国初期明朗热烈、丰富多彩的群众歌声。

合唱在中国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声部的民歌合唱在相当多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

20世纪初由国外引进的群众合唱“学堂乐歌”形式,开始了现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历史。

建国初期的合唱创作虽经历了一些曲折,但还是一度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兴盛的“民歌合唱”艺术50年代初期是我国民歌合唱发展的兴盛时期,将各地的民歌改编为合唱形成了一种潮流,产生了《三十里铺》、《新疆好》、《牧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小河淌水》等一系列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小型合唱作品,成为我国当代合唱第一个闪光的时期。

民歌合唱获得蓬勃发展的条件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的和平建设时期,使音乐家有条件接触到全国各地的优美的民歌,许多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都是第一次被挖掘出来,丰富的民歌素材给了作曲家们无穷的启发和灵感。

第二,专业和业余的合唱队在50年代初广泛建立起来,演唱能力(包括民歌演唱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第三,50年代先后有苏联的小白桦树歌舞团、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歌舞团、罗马尼亚民间音乐团等来华访问演出,他们带来的充满异国风情的歌舞和合唱节目,强烈地吸引了中国听众,促使、启发我们研究自己的民歌合唱和民间歌舞。

第四,最为重要的是50年代初中国人民那份乐观、自信的民族自豪感。

民歌合唱的繁荣兴盛是我国合唱史上的新事物,当时的许多作品已成为我国合唱艺术宝库中的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珍品。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合唱创作的高潮50年代中、后期有两件大事对合唱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是1956年8月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和195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合唱音乐创作的
发展概况
摘要:音乐创作不仅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在题材上和音乐体裁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大环境决定了歌曲内容和精神实质,歌曲自身的内容也表现了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二十世纪合唱音乐创作
2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以其迅猛之势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音乐的一大潮流。

一、最早的合唱作品
最早的合唱作品可以上溯到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

二、我国新型音乐创作的发展随着五四新文化的推动下也已正式开始起步
1929年萧友梅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部大型合唱曲,它赋有开创性和探索性。

此作品的结构是我国传统“大曲”的多段连缀结构,与西方的大型声乐套曲风格完全不同,是一种新风格合唱曲。

全曲共分十段,基本上概括大型声乐套曲在演唱风格上的多样性。

在和声的运用上该作品按照欧洲大小调功能体系的规范,并运用了大型作品所必须的转调和
调性布局。

比如,在作品的第一和二段上主要建立在主调降A大调上,而到了第三段和第四段四段则建立在F大调上,第五段建立在降B大调上,第六段建立在降E大调上,到了第七段又重新回到原调即降A大调,第八段建立在F大调上,第九、十段“尾声”回到降A大调。

由于整个十段乐曲均匀用的是大调性的和声,伴奏织体的变化也不大,总的感觉比较平稳、单调,这说明萧友梅对大型作品的创作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三、赵元任作品
1927年赵元任的单章性合唱《海韵》体现的是“五四青年”的乐观向上和迫切要求冲破封建牢笼的坚强决心。

这是一部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清唱剧式的大型作品。

这部大型作品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合唱手法,使作品的音乐发展层层紧扣、走向高潮,还巧妙地运用不同合唱的音色变化和和声的变化给予作品情感的发展以生动的渲染。

该作品分为五个段落,也可视为分节歌,其中包含三个音乐形象,合唱队――诗翁,女高音――女郎,钢伴――大海或女郎的舞蹈。

该曲的基本结构是合唱――女高――合唱――钢琴――(合唱),调性布局为第一段是dFdF,第二段是dFdF,第三段仍是dFdF,第四段是dFd,最后一段是DdDd。

由于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时曾到中国各地去调查方言,接触过不少民间音乐。

因此,在其音乐创作中对和声的民族化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作者在创作中形象鲜明,风格新颖,带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爱国精神,去掉优美流畅,赋予浪漫的气息,并十分注意歌词声调,语言音韵的特点,吸收民间音乐语言,使作品很口语化,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

在作曲技术方面注重和声色彩的变化,常运用“调性表情”来布局歌曲结构,并注重钢琴伴奏织体的及其文化。

歌曲的结构以通谱歌曲的方法解决多段歌词与基本主题间的逻辑关系(对立与统一),音乐语言(曲调、和声、词曲结合)民族化探索。

四、黄自作品
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创作的唯一的大型声乐套曲,由韦瀚章根据清初洪升的传奇《长生殿》的构想重新作词。

作品内容主要反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李隆基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而引起的一场民族灾难。

有人认为当时黄自与韦瀚章创作这部作品也带有借古喻今、讽刺时政的目的,也有人认为黄自创作此曲的直接目的仅是应当时担负“音专”唱课的应尚能要求,提供一些中国的大型合唱曲。

此曲共分十个乐章,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是混声三部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是女生三部合唱和男女对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是男生四部合唱;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同上;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是女声独唱;第八乐章“山在虚无
飘渺间”是女生三部合唱;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是男声独唱,混声合唱。

但黄自生前只完成了其中的七个乐章(即第一、二、三、五、六、八、十乐章)。

就在这七个乐章中,有一条基本线索贯穿始终,既从爱情幸福一步步走向生离死别的悲剧的基本线索。

有不同场面的情景描绘的音乐,又有塑造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和书抒发他们内心情感的音乐,每一个乐章的音乐主题都有自己独特、生动的形象;在各个乐章的音乐设计上都具有合理的逻辑布局,它符合整部作品各个乐章之间音乐的情感和色彩的对比鲜明,并充分、有效地运用了不同特色的包括混声四部合唱,男生四部合唱、女生合唱、领唱与合唱伴唱等合唱配置。

而且作曲者也恰当的运用了富裕戏剧性的、接近歌剧咏叹调的写法抒发了剧中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的音乐。

由此可见,黄自创造性运用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复调技法,使乐章的音乐具有清新、古朴、深邃的风格。

并在创作中较好的借鉴了欧洲近代歌剧和清唱剧的经验。

总的来讲,黄自的创作体现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的高度结合,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和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特色;同时在一部分作品里对音乐的民族风格做了种种创造性的探索。

他的作品音乐风格,大多偏重于严谨、精致、典雅,而较少强烈的激情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另外,《抗敌歌》与《旗正飘飘》这两部合唱曲的音乐均匀充满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慷慨的气势,鲜明的体现了当时群众的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

这两部合唱曲均有严密而富于层次的结构布局,并对合唱的配置做了较好的对位化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合唱效果。

黄自的这些作品不仅在我国音乐生活中长久的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保持他们的艺术生命力,还对他人后来的同类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抗日救亡歌曲的兴盛
青主的《脸如花》,李惟宁的《夜思》,陈田鹤的大型合唱《森林啊,绿色的海洋》。

抗日战争初期,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促进了合唱的发展。

当时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音乐救亡团体,“民众歌咏会”就是当时一个非常活跃的抗日救亡歌咏团体,它在左翼文艺工作者的协助下发展很快,并在广州、香港等地成立了分会。

较著名的歌咏团体还有聂耳、吕骥等人组织的“业余合唱团”。

这些歌咏团体的活动不仅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还推出了一大堆优秀的抗战歌曲。

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由青年学生组织去歌咏团以及其他爱国宣传团体纷纷走向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甚至奔赴抗战前线,进一步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从而使抗日救亡的歌曲得到广发的传播。

192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也罢抗日救亡歌曲推向了最高潮。

各地纷纷组织起战地服务团、演剧队、
歌咏团,走向前线和内地。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广泛的群众性爱国音乐运动,他对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民主斗争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群众歌咏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代表性的有以下人物和作品:
贺绿汀的无伴奏合唱《垦春泥》格调清新,乡土气息浓郁;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到了三、四十年代,沦陷区江文也的《渔翁乐》、《凤阳花鼓》;国统区马思聪的大型声乐套曲《抛锚》、《民主》、《祖国》及《春天》,谭小麟的无伴奏女生三重唱《清平调》,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江夜》,无伴奏合唱《正气歌,合唱、轮唱《挂挂红灯哦》等大多贯穿性德米特的现代作曲体系,大胆运用20世纪现代创作的新技术。

其中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最为杰出,影响最大。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

该作品在首演时,是一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势血青年放声高唱,乐队中的乐器是这样构成的: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而真正的乐曲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

作者在这部作品里以黄河为背景,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斥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热情的歌颂了
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最有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敌人的壮丽情景。

整部作品自始至终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雄伟浑厚的气魄,以及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及乐队为背景将他们全都串联起来。

综上所述,当时的音乐创作不仅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在题材和音乐体裁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大环境决定了歌曲内容和精神实质,歌曲自身的内容也表现了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

任何音乐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历史这个大舞台单独表演,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才能成为才能被人民群众接受和喜爱。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陈金龙,詹文都,潘利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