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收藏与库房建设
图书馆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
[ 中图分 类号 ]G 5 . ( 25 1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0 —02 21 )0 —05 — 3 08 8 1(01 8 11 0
P o e to n i i i n o ce tB o si h i r r r tc n a d Uf T o fAn in o k n t e L b a y i laf
o t f h r a d i t cu l p eso te s o t n e a ta pe n ai r c s n o ne e o e rss n e a d c n n d w t eaI o ’ O nw r h nh m i lme t o p o e se c u trd s m ei a c 。 n o fi e h t L r W o k tn t i h h t s pa t , sse te a to n h w e e r t t u e s leo te isg t fa c n o k . rc c i e ytm h uh ro o t b t rp oe , s on f h n i s o n i t o o t c h e b s
Wa g ioag n a i X jn
( h a oa Lba ,B i 】 10 8 ,C ia T eN tnl i r i r y e i 00 1 h ) jg I n
 ̄ t m 3A r et t t ̄ ac n bosnadfnt pr nl 粥es n lepbcclco lt e A m- t e n,OF O/ ni t ok /o e oa p ss0 ,n r ul oetni a ps f ps lC l I e i di O s i o / l i n ly o
l rre .T eeoe te l rr au al s u 1 a C ie e眦 i ais b h rfr , h b a yn tr l a s Ie h s i y l n b o sc l t n uiz t n a d p o c o fte i otn ・ o k l i , t i i n rt t n o mp r t o e o c la o ei h a r e
珍贵古籍数字化概说-中国国家图书馆
珍贵古籍数字化概说——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经典文化推广组数字化实践为中心赵大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经典文化推广组(以下简称推广组)于2011年3月成立。
有员工15人,年龄段是1979至1989年,可以说是全员80后。
与古籍馆其他以藏品立组不同,经典文化推广组是以功能立组。
目的是在古籍馆多年来以古籍特藏为中心的大众文化服务基础上,通过专门的业务科组来继续拓展渠道,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信息和相关文化产品,从而使古籍馆成为传统文化保存、发布、推广的重要文化单位。
因此推广组的工作宗旨是提供经典文化普及的高端服务,以文化出版物、学术讲座、专题展览、古籍在线资源等为实现形式。
在工作中,建设熟悉掌握经典文化精髓,具备经典文化整理、研究、再阐释能力、富有文化推广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其基本业务工作可以分为两类:文献数字化和文化推广活动。
国内外对于古籍文献数字化的研究成果颇多,从古籍数字化的国际合作管理、古籍字库、元数据、数据库结构、知识挖掘等技术方面,皆有较为深入的讨论;对古籍文献扫描中的色彩管理等问题,也开始引起工作者的注意1。
随着全国图书馆界古籍数字化项目的开展,古籍数字化的图像采集作业规范化操作等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承担数字化工作的单位的重视。
对专门从事扫描的工作人员、对藏品管理人员、修复人员等直接参与古籍数字化工作的人来说,这些实践中的细节,能够帮助他们较为快速的上手操作,少走弯路。
因此,本文即以推广组成立五年以来的工作实践为主,简要概述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
1兹举数例:关于中华古籍的数字化国际合作研究,如龙伟、朱云《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及实践探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32—35页。
李荣艳、李云龙、梁蕙玮《国际中华古籍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及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14年第6期,50—53,34页。
张文亮、党梦娇《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问题探析》,《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3期,1—4页。
博物馆库房的建设标准
博物馆库房的建设标准
博物馆库房的建设标准需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和环境规划:按照国家和地方建筑规范和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适当考虑周边环境因素,确保库房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保温隔热效果。
2. 建筑材料:库房建筑材料应考虑防火、防水、防潮、防腐等要求,建议选用具有一定防盗功能的材料,避免盗窃、侵蚀等。
3. 贮藏设施:为适应文物、艺术品、历史遗迹等不同类型的藏品,库房应设有不同的贮藏设施,如文物储存柜、文物保护箱、数据和图像储存设施等。
4. 空气调节和环境控制系统:库房应配置先进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以及通风、消毒、防虫、防霉等设备,以保持贮藏环境的稳定性和卫生性。
5. 安全设备:库房应配备监控摄像头、电子门锁、警报器等安全设备,以保证贮藏物品的安全性。
6. 设施管理:库房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定期检查、评估库房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情况,并建立协作机制,与相关单位共同做好安保工作。
7. 库房验收:库房建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库房符合相
关标准和要求,建议将验收记录保存在文化、文物或博物馆地点的档案库中。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挑战、数据清洗与整合的困难、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问题、数据可视化与用户体验提升的需求以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解决措施,包括加强数据清洗技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优化数据可视化品质、强化数据安全技术等。
通过克服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推动古籍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承。
【关键词】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问题、数据清洗、整合、知识产权、版权保护、数据可视化、用户体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解决措施1. 引言1.1 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数据清洗与整合的挑战、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问题、数据可视化与用户体验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困难。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数据库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数据清洗与整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由于古籍书目大部分为纸质文献,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和冗余数据,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清洗工作。
不同来源的数据需要进行整合,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在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时,我们需要处理大量的著作权和版权信息,需要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传播。
数据可视化与用户体验提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构建一个直观、易用、美观的数据库界面,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和信任度。
我们需要注重数据可视化和界面设计,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数据库运营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浅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收藏与库房建设
浅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收藏与库房建设作者:刁其麟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4期【摘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是海内外汉语普通古籍最大的收藏地。
保护好这些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本文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库房的建筑、库房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光照条件、防火分区、消防安防等库房建设的历史发展入手,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进行多方位的介绍。
【关键词】古籍馆;收藏;库房建设;古籍保护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
1909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1912年8月开始接待读者,1916年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
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即国立北平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1987年10月6日,北京图书馆新馆在紫竹院北侧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文津街馆舍成为国家图书馆分馆,2006年1月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古籍馆收藏有明代中后期至1911年以前书写、刊印的古籍文献,同时也收藏了1911年以后出版的具有古典装帧形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的线装书及少量的平装书。
就古籍馆的藏书版本而言,有稿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影印本,其中有不少是著名藏书家和知名学者的藏书和用书。
就古籍馆的藏书内容而言,包含有经、史、子、集、诗赋、铭、箴、天文、医术、释道、经济、技术等;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个个方面,而且自成体系。
其中所藏大批清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人物传记、墓志铭、文集、戏曲唱本、契约文书等,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资料。
另外普通古籍藏书除日本、朝鲜以外,还有纽约、新加坡、巴黎、越南和意大利纳玻里等地印制的中文古籍,古籍馆经长年积累现藏书总量达150万余册,其藏量宏富,成为海内外汉语普通古籍最大的收藏地。
这些珍贵古籍记载着中华文明,凝聚着民族智慧,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有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古籍库管理制度
古籍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古籍库的管理,保护古籍文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发挥古籍文献的效用和价值,树立古籍库的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古籍库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古籍库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制定本院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古籍库应当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古籍库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古籍库的管理应当遵循依法、科学、公正、文明的原则。
第六条古籍库管理应当弘扬保护、传承、研究、利用的原则。
第七条古籍库管理应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全面管理的原则。
第八条古籍库管理应当尊重古籍文献的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
第九条古籍库管理应当注重保护和利用的统一。
第十条古籍库管理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第三章古籍库的组织管理第十一条古籍库应当设置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第十二条古籍库应当根据收藏的古籍文献特点,合理划分为不同的专业部门。
第十三条古籍库应当按照古籍文献的特点,采用专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古籍库应当建立健全保管、整理、利用和服务机制。
第十五条古籍库应当严格执行文物管理法律法规,按照文物管理的要求,配备专业人员,建立文物档案。
第四章古籍库的保管管理第十六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全面登记。
第十七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分类、编目,编制目录。
第十八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古籍文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九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防火、防潮、防蛀等保管工作。
第二十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第五章古籍库的利用管理第二十二条古籍库应当根据古籍文献的特点和利用需求,建立健全利用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古籍库应当向社会开放,鼓励学者、研究者和爱好者使用古籍文献。
第二十四条古籍库应当加强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方便利用者使用。
第六章古籍库的安全管理第二十五条古籍库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
关于_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_的说明_周崇润
关于《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说明周崇润摘 要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编制为古籍保存环境条件的普查和特藏书库的建设提供依据。
该标准在“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基本原则指导下,本着根据损毁原因确定保护条件、适当考虑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原则编制;规定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建筑要求、温湿度要求、空气质量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消防、安防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4。
关键词 书库建筑 温湿度 有害气体 照明 消防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见文后附录)是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一个推荐性标准。
古籍特藏文献是图书馆各类文献中最为珍贵和重要的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永久保存,世代流传。
然而,目前我国古籍保护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由于保存条件落后等原因,残破情况十分严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存量的三分之一。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保存年代久远和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我国古籍纸张正在加速酸化和老化变质。
基于我国古籍的保护现状,文化部、财政部拟在全国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对全国公共图书馆所藏古籍进行全面普查,对破损严重的珍贵古籍进行抢救性修复,改善古籍文献的保存保护条件。
一、《要求》编制的目的《要求》是“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工作标准之一,制定《要求》的目的是为开展全国图书馆古籍保存环境条件状况的普查提供依据,为改善古籍的保存保护条件,在古籍书库的新建、改建过程中提供指导性文件。
1 古籍保存环境条件普查的依据开展古籍保存环境条件的普查,是“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了解古籍保存状况,分析古籍损毁原因的重要手段。
无论普查内容的确定还是书库条件质量的评价,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作为依据。
在制定普查方案、确定普查内容之前,必须首先对与古籍保护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重要、起实质性作用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普查重点内容,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
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整理与研究工作报告谢冬荣、田晓春国家图书馆现收藏各类珍品特藏达227万册件,其中绝大部分为古籍文献。
因此,围绕古籍而开展的编目、整理与研究工作,是国家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古籍编目1、编目规则的编撰与修订编目规则是实现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
1987年,国家颁布了《古籍著录规则》(GB3792.7-87)。
该国家标准依据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并参考《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古书)》而制订。
国家图书馆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该标准的制定。
此后,国家图书馆基本上以《古籍著录规则》为准开展古籍编目工作。
1996年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和中国文献著录国家标准为依据,并参考《英美编目规则第二版》(AACR2)1988年修订版,力图在修订、完善各类型文献著录标准的基础上,将各类型文献著录规则融为一体。
2005年,该书编委会又依据ISBD最新版、GB3792.1最新版以及AACR2R/2002最新版重新加以修订。
《古籍著录规则》国家标准也将于近期参照第二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进行修订。
国家图书馆目前正在进行的古籍书目数据整合工作将主要参考第二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而展开。
1987年在《古籍著录规则》颁布之前,《地图资料著录规则》业已颁布;1996年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除古籍、地图资料外,还增加了“金石拓片”的编目规则;2005年的第二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又增加了“手稿”一章。
总体来说,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的古籍编目规则紧随国际编目规则的发展而进行及时的修订,力图反映国际编目界的最新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各类型古籍的编目规则也越来越细化,确保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2、书本式目录的编辑出版书本式目录是图书馆揭示馆藏的途径之一。
国家图书馆十分重视书本式目录的编辑出版。
早在民国时期,即已出版各种善本、普通本以及专题书目。
近年来,又先后出版了《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舆图要录》、《北京图书馆藏墓志拓片目录》、《北京图书馆藏北京石刻拓片目录》等书本式目录,从而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馆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
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全国性综合性图书馆,是中国三大国家级图书馆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之一。
它承担着全国文献收藏、保管、利用和服务工作的重要使命,同时还肩负着推动文明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责任。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中国国家图书馆于1999年启动了新馆设计方案,经过多方的论证和比选,最终确定了由央广设计院的杨福生院长领导设计的方案。
新馆设计方案以“知识之光,人类未来”为主题,以建筑自身为载体,推进信息文化的发展,服务社会民众的需要。
方案设计采用了“知识之树”的意象进行设计,使人们在图书馆走进时,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仿佛置身于知识之森。
建筑立面的“树叶”形象是设计者对图书馆内的个个书架的再现,象征这里的每一个读者在书架中寻找知识的心境。
馆内由外高内低的楼梯相互联系,也从视觉上形成了一棵巨大的知识之树,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很好的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场所。
新馆建筑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分别为国际交流中心和国内开放服务区。
国际交流中心一侧的塔楼高度为78米,含地下3层,地面17层;国内开放服务区一侧的建筑高度为50米,含地下2层,地面11层。
整个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中关村南大街。
新馆采用的是多层次开放式平面组合方式,对内围绕于中心阅览室,对外采取中轴线布局,愿以这样的建筑形式,使整个新馆达到科技与文化、功能与艺术的统一。
在内部设计上,新馆规划了数字化信息阅览区、音像信息阅览区、报刊阅览区、古籍文献专区、专题图区、少儿阅览区、论文阅览区、综合服务区、学者文化交流中心等。
新馆设有3个地下停车场,可停放1500余辆车。
此外,新馆配备了仪器设备齐全的发掘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室,设有一座700座的报告厅和多个教室,提供了必要的学术交流和培训设施。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的设计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和全方位的知识服务,为中国的文化和知识事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书库的管理及利用
古籍作为一种特殊 的文献 , 内容和 其 形式都弥足珍贵 ,由于特有的历 史背 景 , 许多古籍 已具有 了文物 价值 , 为将 损耗减 到最低 , 建立严格的书库管理制度 和规 范 的布 局、 查阅方式是非常必要 的。
订 出 具 体 的 措 施 、 标 、 求 、 施 期 限 目 要 实
的分工合作系统 。一般而言, 古籍书库 的 库管 人员 只、 负责 从书库 中将 书取 出的职 责 ,并把 不能归架 的古籍放 在小书车上 , 避免 图书 乱搁 乱放 ,每本古籍的提取 , 都
会 让 读 者 提 供 详细 的 借 阅 单 , 专 人 负 责 由 取 书 , 有 严 格 的 出入 库 记 录 信 息 , 样 并 这
护书籍的作用 ,我馆都 为之量身制作了函
套 , 大 地减 少 了书 籍 的 磨损 , 且 上架 时 极 并
更显整齐美观 。 在库房内的布局规划上 , 还
是 以 书 号 为 序 , 架 t N , 在 书 架 上 表 逐 l - 并  ̄
明起止号 , 正做到细致规划 , 心排 列。 真 精 3错乱架问题的解决。书库 是图书馆 .
参考文献 :
【】 吕特. 论孔 子思想 关 于道德 的 两个层 次 1
[] 船 山学 刊, 04 3. J. 20( ) 【】 2 朱有 志. 经济道德 层次论 【】 道德 与文明, J.
20 4. 0 2( )
5做好防火 、 . 防虫 、 防潮 、 洁等 日常 清 管理 。书库是一个相对封 闭的环 境, 由于 存书量 大 , 免会产 很多死 角 , 难 只要稍 不留意就 会发生危 险。占籍书年代 比较 久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崇润。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志清、吴忠侠、刘乃英、李国庆、王清原、唐桂艳。
引言为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主持制定了《古籍定级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普查规范》等五项标准。
本标准与其他各项标准相互关联,为确保"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古籍特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图书馆保存各类文献中最为珍贵和重要的文献,需要永久保存,世代流传,因此,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
古籍特藏储藏环境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条件,是影响文献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古籍特藏书库的消防、安防设施,则是保障文献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要求、空气净化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以利于图书馆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空调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及现代消防和安防技术,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发挥重要作用。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要求、空气净化要求、光照和防紫外线要求以及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等与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
国家图书馆、NSTL的资源建设特点
对本国出版物的收集——全面收集入藏
为保证国家图书馆成为收藏、查询和借阅本国出版物的最 终基地,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呈缴本制度。除接受缴送之外, 他们还通过购买、交换、受赠(美国亚基会、亚洲之桥)、 征集、调入和复制等渠道获得书刊资料。 国家图书馆以建设国家文献资源总库,提高文献信息保障 能力为目标,力求收齐国内所有图书、期刊、报纸、缩微 文献、视听文献、电子文献。
对外国出版物/外文出版物的收集
在我国,除本国语言以外的或者是外国出版社出版的 被统称为外国出版物。我国国家图书馆承担综合性收 集外国出版物的职责,强调按照全面、着重、适当、 不宜四个采选级次收集各国、各学科各类型出版物。 首先考虑满足党、政、军领导机关、科研部门和重点 生产建设单位等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同时,适当加 大采选数量,扩大采选范围。 事实上,国家图书馆虽然有较充裕的购书经费,但面 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全面 收藏外国出版物。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国家图书馆文 献建设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你只看到我的高高在上,不愿低头,却没看见我 的累累伤痕,无处诉苦。你有你的无理取闹,我有我 的忍辱负重,你指责我书籍无序,管理不当,我可怜 你无视秩序、喧哗、破坏宁静。你可以轻视我的工作 简单,但我会证明这是谁的努力。服务注定是孤独的 旅程,路上总是少不了指责和质疑,但那又怎样,即 使被忽视,也要云淡风轻。我是图书馆,我为自己代 言! 天天向上 20131011
首先,国家图书馆致力于建设自己的中文 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数据库;其次,它还 购买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另外, 依托自身丰富馆藏和海量网络信息资源建 立诸多网络导航和专题信息库。
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
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国家图书馆是我国的一座重要的文化场所,承载着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图书馆的资料,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
首先,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的资料收集和检索系统。
国家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料,这些资料通过分类编目的方式进行整理,并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只有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收集和检索系统,才能方便读者查找所需的资料,提高服务效率。
其次,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规定了资料的保管和借阅流程。
图书馆要定期对所收藏的资料进行清点和整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图书馆制定了借阅规则,读者需要办理借阅证,借阅期限也有一定的限制。
这样可以保证资料的平稳流通,同时也保护了资料的安全。
再次,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强调了对特殊资料的保护和利用。
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和古籍,这些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图书馆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这些特殊资料的安全,如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域、实行严格的出借限制等。
同时,图书馆也充分利用这些特殊资料,举办展览、研究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
此外,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还规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图书馆是一个对公众提供服务的场所,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他们要了解图书馆的资料情况,及时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帮助读者解决资料查询和借阅过程中的问题。
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国家图书馆的办公守则和服务规范进行工作,确保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在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全面的收集和检索系统、规范的保管和借阅流程、特殊资料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工作人员的要求和职责,有效地管理了国家图书馆的资料。
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也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家图书馆资料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说明
图书馆无力 建 设 较 高 质量 的古 籍 书库 ; 一 另
方面 则是没 有 古 籍 书库 的标 准 , 些 图 书 馆 一 即使 有机 会新 建 或 改 建 古籍 书库 , 未 能 建 也
条 件 , 为保 障古籍 特藏 安全 的技术 措施 。 后者
《 要求 》 规定 了图书馆古 籍特藏 书库 的建 筑要求 、 湿度 要 求 、 气质 量 要 求 、 照和 温 空 光 防紫 外线要 求 以及 书 库 的消 防 、 防等 与 文 安 献保 护 和安全 相关 的基本 条件 。
件 。参 考 文 献 4 。 关 键 词 书 库 建 筑 温 湿 度 有 害 气体 照 明 消 防
《 书馆 古籍 特 藏 书 库基 本 要 求 》 以下 图 ( 简称《 求》 见 文 后 附录 ) 实 施 “ 要 , 是 中华 古 籍
特藏保 护计 划” 的一 个推荐 性标 准 。 古 籍特 藏文 献是 图书 馆各类 文 献 中最为 珍 贵和 重要 的文 献 , 中华 民族 宝贵 的文 化 是 遗 产 , 要永 久 保 存 , 需 世代 流 传 。 然 而 , 目前 我国古籍 保 护 面 临 的 形势 非 常 严 峻 , 由于 保 存条件 落后 等原 因 , 残破情 况 十分严 重 , 需要 修复 的古籍 超过 存 量 的三 分之 一 。更 为严重 的是 , 于保 存 年 代 久 远 和 大气 环 境 污染 的 由 原 因 , 国古 籍 纸 张 正 在 加 速酸 化 和老 化 变 我 质 。基 于我 国古 籍 的保护 现状 , 文化 部 、 财政 部 拟在全 国实 施 “ 中华 古 籍 特 藏 保 护计 划 ” , 对 全 国公共 图书 馆 所 藏古 籍 进 行 全 面 普查 ,
不 当而 发生 的虫 蛀 、 蚀 、 霉 鼠啮 、 毁 、 浸 、 烬 水
文献保护与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原生性 保护 与再生性保护两种 方法。 生性保护是指在不 改 原
变 古籍原件载 体情况下 , 古籍 进行修复 、 固及 改善藏 书 对 加
环 境; 再生性保护 是指 通过现代 技术 、 数字化手 段将古籍 内 容复制或转 移到其他 载体上, 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 利用 的 目的。 当今文献保护 的研究领域及研究热 点主要涉及 以下几个方面 : 11 文献制 成材料本 身的研 究 . 文献 自身的性 能是影响其 耐久 性及老化速度 的重要 内 因, 内因在文献损毁中起 着决定性 的作用。如决定纸 张本 身
了文献遗产保护是一个与人类共 同发展的历程 , 是一种十 分
理智的社会行为 。 文 献 保 护 主 要 研 究 文 献 载 体 与 记 录 材 料 在 水 、 、 气 热 空
污染物 、 虫、 等因素作用 下发生 的物 理与化学变 化, 光、 霉 从 中寻找它们的变化规律和科学保护方法 。 文献保 护的内容 涉 及化学、 生物 、 理、 物 建筑 、 艺术等方面知识, 因而属于 自然 科
lbo ao , ndpa sf rt ef t eof elboaor . a rt r a l uur t a rt y y n o h h
【 ew r s Lt a r ee a o; ni t ok r e a o; ai apee ao b r o r ni t ok K y od 】 irt e rs t nA c n o s e r t nN t nlrsr t n ao tr f c nb os e u p r i v e b p sv i o v i l a yo a e
认识到文献遗产 的重要性 。 自2 0 0 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 施 以来 , 中国政府投入 了大量 的人力 、 物力和财力加 大我 国 珍 贵古籍的保护 工作 , 国古籍的保管和保存条件得到 了很 我 大 的改善, 古籍保护的意识也 日渐深入人心 。作为中华古籍
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
另外 一 些图书 馆 管 理 人员对 于古 籍文 献 资 料 的 管 理 的 重 视 不够,没有 意 识 到古 籍 文 献资 料 的 珍 贵 性 特 殊 性,导 致 文 献资 料 的 毁 坏。这 对 于古 籍文 献 资 料 的 管 理十分 不利。
2 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的 对策
图书 馆 的 古 籍文 献 资 料涵 盖 上 至甲骨 文到当今的文献资料,虽其 年代十分久 远, 但 是 人们 仍 然 需 要 这 些 古 籍文 献 资 源。必 须 提 高图书 馆 的 古 籍文 献 管 理 水平,与 时 俱进,不断提高古籍文献管 理人员的素质。 完善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管理改进原有的技 术 和 设 备条 件,更 好 地 维 护 古 籍文 献 资 料 的完整性。 2.1 图书馆的管理 人 员需要加强 关于古籍 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
1 当前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古籍馆藏品数字化建设设备与场地需求方案-国家图书馆
古籍馆藏品数字化建设设备与场地需求方案曹菁菁赵大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推进,古籍藏品数字化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古籍藏品的数字化,既为广大读者提供极大方便,也为古籍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古籍来讲,亟待进行数字化的藏品扫描工作与古籍安全有冲突,我们仅就五年来的工作实际总结一下古籍数字化采集工作对设备和场地方面提出的特殊需求,以供大家参考。
一、设备需求1.古籍馆藏品数字化建设优先采用高质量的扫描仪随着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推进,古籍藏品数字化成为当前及未来几年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
藏品数字化及其推广是网络时代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业界的工作成果及我馆多年的工作经验证明,高质量的藏品数字化数据有利于藏品的保存和保护、有利于扩大藏品的应用范围、有利于突破图书馆服务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建设藏品发掘的新模式,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
高质量的古籍数字化数据依靠优秀的扫描仪才能采集完成。
所以,扫描古籍的扫描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非接触式扫描仪:适用于艺术品、古籍、地图、报纸、画册等扫描。
2. 扫描类型:线性扫描模式或高精度小模块矩阵式扫描。
★采集单元系统≥14400 RGB三线性 CCD;★光学分辨率调节范围:≥300ppi至1000ppi;★无机械快门,使用寿命更长;★具备实时预览功能:对原稿数字化效果可以实时高速预扫描,可以快速观察古籍的具体状况,实现最终一次性扫描,避免因多次调节设备硬件参数而反复采集原稿的次数,减少对古籍的二次伤害;★自动检测被扫描古籍文件3.真空可抽屉式承稿台:★承稿台采用特殊耐磨的合成材料,采集过程不会损害古籍原稿,并可以使用软磁条固定原稿;★承稿台可以抽屉形式移出,从三面轻易进入扫描区,方便放置超长画幅的古籍,避免与扫描主部件发生任何触碰,最大程度保护原稿件;★承稿台工作方式:文物不可移动,避免古籍文物移动而造成损害。
4. 无损害原稿古籍的光源★无炫目冷光源LED 条形灯;★不含紫外线及红外线;★更长的使用寿命;★对被照射文档不产生阴影或反射;★光源系统:稳定Led的色温控制,无紫外线或红外线;★光源电源控制系统:间断照明型电源专利技术,并可在软件中设置左/右可调节照明角度,消除原件的反光和炫光;★光源校正:通过软件控制系统实时校正光源系统。
图书馆古籍数字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图书馆古籍数字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目录1.技术部分 (260)1.1项目需求分析 (260)1.2使用的技术标准 (260)1.3技术解决方案 (261)1.3.1技术背景 (261)1.3.2扫描加工处理流程方案总体实施原则 (261)1.3.3古籍扫描的工作流程方案总体流程 (262)1.3.4主要实施流程 (265)1.3.5异常处理 (270)1.3.6质量抽检 (272)1.3.7古籍元数据制作流程 (273)1.3.8古籍资源管理平台 (280)1.4.4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流程 (306)1.5确保项目质量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314)1.6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方案 (318)1.7培训方案 (326)1.8项目应急方案 (328)2.服务承诺 (329)2.1服务热线 (329)2.2电子邮件服务 (330)2.3现场服务 (330)2.4驻场服务 (330)3合理化建议 (330)3.1资料安全 (330)3.2周期 (330)3.3标准的制定 (331)3.4优秀团的力量 (331)3.5要选择高端硬件、生产管理软件和优秀团队人员 (331)1.技术部分1.1项目需求分析齐鲁大地传承千年的文脉,孕育了浩如烟海的珍贵古籍。
历经漫长历史岁月,这些多数存放在图书馆库房的宝贝,很多已损毁严重。
留存与修复、传承与发展,是XX乃至全国古籍从业者必须直面的课题。
我馆编制《XX省古籍数字图书馆工程——易学古籍数据库建设拟用书目》同时形成《XX省古籍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方案与建设标准》对本馆古籍数字图像库:约900种,每种平均6册,每册有60页的筒子页,约32万页,进行数字化加工。
全面掌握全省易学古籍存藏情况,按照国家古籍编目标准,编制《XX省古籍数字图书馆工程——易学古籍数据库建设拟用书目》。
调查海内外当代大型古籍数据库情况,研究内容构成、使用方法、技术标准、优劣成败等情况,进行规律性总结,形成《XX省古籍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方案与建设标准》。
古籍库房管理制度
古籍库房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古籍库房中的珍贵文物,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文物保护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古籍库房管理机构设置1. 古籍库房管理机构设立古籍库房管理员,负责古籍库房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古籍库房管理员由单位领导任命,对古籍库房的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3. 古籍库房管理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古籍文献的鉴定和保护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古籍库房管理制度1. 古籍库房文物的入库管理(1)古籍库房文物的入库,必须经过古籍库房管理员审核和登记,凭入库单据进行记录。
(2)入库后,对文物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确保每件文物都有清晰的信息和定位。
(3)对于新入库的文物,应当对其进行安全保护和定期检查,保证文物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2. 古籍库房文物的出库管理(1)任何单位或个人要借阅或者使用古籍库房文物,必须提前向古籍库房管理员提交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
(2)出库文物必须填写出库单据,并由借阅人签字确认,严格按照申请的使用期限进行管理。
(3)出库文物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按时归还,并经过验收确认。
3. 古籍库房环境管理(1)古籍库房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安全和防尘等环境条件,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保护。
(2)古籍库房内温度和湿度必须定期监测,做好环境数据记录,及时调整空调和加湿设备,维护文物的稳定状态。
(3)古籍库房内禁止吸烟、乱丢乱放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保持库房卫生和整洁。
4. 古籍库房安全管理(1)古籍库房应当设置有效的防盗、防火、防水等设备和措施,确保文物的安全。
(2)古籍库房管理员必须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文物的安全。
(3)库房内严禁私自转移、借用、遗弃、私自外借文物等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古籍库房文物的保护与修复1. 古籍库房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库房内文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文物出现的损坏、破损、腐蚀等情况。
古籍藏书室管理制度范本
古籍藏书室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古籍,传承文化遗产,规范古籍藏书室的管理,提高古籍资源的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古籍藏书室是指收藏、展示、研究古籍的专门场所,主要包括古籍收藏区、阅览区、研究区等功能区域。
第三条古籍藏书室的管理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规范管理、服务社会的原则。
二、古籍收藏区管理第四条古籍收藏区应设置在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光、防尘、防震等条件良好的场所,确保古籍的安全。
第五条古籍收藏应按照古籍的质地、特点和保存状况进行分类,合理摆放,便于管理和利用。
第六条古籍收藏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专门的值班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古籍的日常保管和维护工作。
第七条严格控制古籍藏书的借阅,仅限于学术研究、展览、文化交流等特定用途,并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借阅者应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和文物保护意识。
第八条古籍藏书室应建立健全古籍档案制度,对古籍的来源、数量、品种、保存状况等进行详细登记,定期进行盘点和清理。
三、阅览区管理第九条阅览区应设置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必要的阅读设施,如书桌、椅子、书架等。
第十条阅览者应遵守阅览区的规章制度,保持安静,不得在阅览区内吸烟、饮食、乱丢垃圾等。
第十一条阅览区应实行有序开放,设立专门的值班人员,负责阅览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十二条严格控制古籍的借阅时间,阅览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古籍,如有需要,可办理续借手续。
四、研究区管理第十三条研究区应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配备必要的科研设施,如书桌、椅子、书架等。
第十四条研究区应实行预约制度,研究人员需提前向古籍藏书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入研究区。
第十五条研究人员应遵守研究区的规章制度,开展合法的研究活动,不得将古籍带出研究区。
五、其他第十六条古籍藏书室应定期开展古籍修复、整理、研究等工作,提高古籍的保存质量和利用价值。
第十七条古籍藏书室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古籍数字化数据库,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收藏与库房建设【摘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是海内外汉语普通古籍最大的收藏地。
保护好这些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本文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库房的建筑、库房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光照条件、防火分区、消防安防等库房建设的历史发展入手,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进行多方位的介绍。
【关键词】古籍馆;收藏;库房建设;古籍保护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
1909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1912年8月开始接待读者,1916年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
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即国立北平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1987年10月6日,北京图书馆新馆在紫竹院北侧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文津街馆舍成为国家图书馆分馆,2006年1月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古籍馆收藏有明代中后期至1911年以前书写、刊印的古籍文献,同时也收藏了1911年以后出版的具有古典装帧形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的线装书及少量的平装书。
就古籍馆的藏书版本而言,有稿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影印本,其中有不少是著名藏书家和知名学者的藏书和用书。
就古籍馆的藏书内容而言,包含有经、史、子、集、诗赋、铭、箴、天文、医术、释道、经济、技术等;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个个方面,而且自成体系。
其中所藏大批清中后期及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人物传记、墓志铭、文集、戏曲唱本、契约文书等,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资料。
另外普通古籍藏书除日本、朝鲜以外,还有纽约、新加坡、巴黎、越南和意大利纳玻里等地印制的中文古籍,古籍馆经长年积累现藏书总量达150万余册,其藏量宏富,成为海内外汉语普通古籍最大的收藏地。
这些珍贵古籍记载着中华文明,凝聚着民族智慧,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有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然而,这些文献资料的载体都是纸质的,纸张的老化等自然性损坏和霉蚀、鼠啮、烬毁、水浸、丢失等非自然性损坏都与保护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库房建设是影响古籍文献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
库房建设包括:书库建筑的质量、书库环境的温湿度条件、空气质量、光照条件、古籍书库的消防、安防设施等。
古籍库房既要符合古籍保护的环境条件,又要有保障古籍安全的技术措施。
建立和完善符合古籍保护要求的古籍书库,是防止古籍损坏的有效措施,是古籍保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文从古籍馆建馆以来书库建设的历史发展入手,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进行多方位的介绍。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舍建成于1931年6月,馆舍占地面积76亩,共耗资240万银元,耗费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
馆舍主楼由丹麦人莫律兰设计,建筑外观仿华丽的中国古典宫殿式风格(仿故宫太和殿),建筑气势宏伟,典雅庄重,充满了皇家气概,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
院内存有一些清代园林旧物:一对华表、一对石狮、乾隆御笔石碑及文源阁四库全书石碑等,与馆舍主楼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氛围相得益彰,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
藏书的最大厄运是火灾,俗话说:“水火无情”。
书库一旦着火,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中国古代皇家藏书楼有不少就毁于大火,比如明代皇宫内有文渊阁藏书楼,曾分别于正统、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四次遇火被毁。
因此,书库建设必须把预防火灾的工作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时古籍馆建馆时,建筑者以史为鉴,从图书馆的选址、设计布局、设施配套方面都能从防火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主楼采取钢混结构建筑,整个建筑貌似中国古代传统的木质建筑,实际建筑主体没有一根木质材料;书库内书架、楼梯、窗户全部采用铁质材料,有利于防火;馆舍临近北海,配置了水源,一旦发生火灾,便可就近取水,以水克火,使书籍免受损失。
这些防火理念和防火措施,都体现了当时设计者强烈的图书馆防范意识,这对于促进古籍库房的建设和古籍保护设施的到位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1955年古籍馆主楼经扩建,由原始建筑工字形平面建筑,扩建为现今的王字形平面建筑,书库比原有书库面积曾近两倍,主要作为中外书刊及贵重善本书、手稿的书库。
1987年紫竹院新馆建成,古籍馆原书库的全部图书迁往新馆存放,普通古籍图书从柏林寺转到古籍馆,从此,古籍馆大书库便成为专门存放普通古籍图书的库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古籍保护意识的加强,为了适应古籍图书收藏环境的需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库房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维修改造。
1997年至2000年,国家拨巨款对古籍馆的主楼进行维修改造,这是建馆6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当时主要是对楼体进行防震加固,杜绝了漏雨现象,库房藏书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各层库房安装了中央空调,古籍书库上下层楼梯和上下层书架做了防火隔断,库房窗户安装了窗帘,避免阳光的直射,安装了烟感火灾探测器,从外管线引进一条专用的消防水管直入书库,以解决原水管压力不足问题,这也符合图书馆消防双水道供水的原则。
尽管当时古籍馆库房的收藏环境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今天看来,与古籍对环境的现实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2009年至2010年,古籍馆库房经历了第二次维修改造,这次维修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样几个古籍库房建设问题:1.增加了电力配置。
为了改变古籍库房的存放条件,为古籍存放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古籍库房需安装大量的古籍保护设备。
这些设备往往耗电量大,线路设计也比较复杂,而且这些设备中有的需要常年24小时运行,不能停止(中央空调,监控设备)。
因此,在古籍库房维修改造中增加了电力配置,以满足古籍书库空调、排烟机和送风机等空气调节装置和安防、消防系统以及照明设备等库房古籍保护设施用电的需求。
2.根据图书馆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的规定,古籍书库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
前库划分为8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245㎡,中库划分为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355㎡,后库划分为4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245㎡,一旦有险情发生个个区域能自动隔离,阻止火灾蔓延,减少损失。
3.库房的342个铸铁窗户从里面用塑钢窗进行密封,减少了灰尘的污染。
每个窗户更换为防紫外线窗帘,避免了紫外线对古籍文献纸张的破坏。
库房照明全部采取防紫外线灯管,控制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消除或减少了照明光线中的紫外线对古籍的影响。
4.完善了库房空气调节装置。
古籍保存需要一个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流动速度较稳定的环境,否则,会对古籍保存寿命造成很大危害。
为了使库房环境符合存放古籍的要求,库房除中央空调外,还安装了送风机和加湿机,在库房温湿度异常时,由库房管理人员利用送风机和加湿机进行调节,起到调节温湿度、过滤空气、交换通风、空气流动等作用,保证库房温度达到16℃—22℃,相对湿度达到45%—60%,为库房创造一个适宜古籍保存的理想环境。
5.配备了低温杀虫库房。
利用低温冷冻技术,在古籍入库前进行冷冻杀虫处理。
藏品入库前先进行清洁处理,防止新入藏的古籍文献带进尘土,再将藏品放入低温杀虫库房,在零下20℃左右温度下,将图书冷冻5天时间,各种古籍图书害虫均可被杀灭。
冷冻后入库的古籍没有出现生虫现象,防止了虫尘等有害物质影响库房内藏品的安全。
此项技术具有杀虫效果好,对古籍图书纸张和字迹无不良影响,对人体无毒无害等优点。
6.安装了漏水监视报警系统。
该系统包括:现场信号探测单元,用于探测书库现场漏水或浸水情况并发出漏水或浸水信号;信号接收与输出电路,与现场信号探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现场信号探测单元发出的漏水或浸水信号,并输出报警触发信号;报警装置,与信号接收与输出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报警触发信号的触发下报警。
采用漏水监视报警系统,有助于避免漏水或浸水对古籍书库造成的损失。
7.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有先进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设备。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即烟感火灾探测器,古籍书库共安装了220个烟感火灾探测器和136个手动火警报警按钮。
自动灭火设备采用的是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以物理和化学方式灭火。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它对臭氧层无破坏,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比较短,适用于有人工作的场所,对人体和古籍基本无害,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
除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古籍书库内还安有6只消火栓,配备有水带、水枪和58个轻便灭火器,旨在遇有初起火灾时,能及时将火扑灭,而不致酿成大灾。
8.设置了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为了防止书库有非法人员闯入、盗窃等情况的发生,库房安装了具有多种探测方式的安防监控系统。
安防监控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
其防范原理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古籍库房门窗、通道等需防范的场所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报警中心,将库房构成一个看不见的警戒线,当有人员非法进入警戒区时,探测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向控制中心传输报警地址、时间、图像等技术数据,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
为古籍馆库房藏品提供可靠的保证。
9.完善了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火灾应急广播扩音机、消防电话插孔等设施。
其中,古籍馆库房火灾应急广播扩音机,是火灾逃生疏散和灭火指挥的重要设备,在整个消防控制管理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它与公共广播合用,由消防控制室操作,在火灾发生时,书库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被强迫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通过火灾事故广播及时通报灾情,可使人员迅速撤离险地,确保安全。
10.设置了中央消防控制室。
为了把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管理和维修工作统一起来,古籍馆在院内设置一个建筑面积为80㎡的消防中央控制室。
消防中央控制室是数码消防系统,系统用传感技术、监控摄像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构成,来承担整个古籍馆书库的消防设施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消防中央控制室的设备,除了消防自动化监控系统外,还装有安防自动化监控系统、漏水监视报警系统。
其中,消防自动化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发生时,收集、显示、处理探头报来的火灾报警信息并实施声光报警;气体灭火系统,火灾信号确认后系统的启动和终止操作,设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一般采用手动方式,能够确保安全;火灾事故广播设备控制系统,火灾确认后,向相关范围内播放火灾信息引导疏散;消防通讯系统,与119连线,并与重点部位设有专线联络;消防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设施的状态显示装置;ups(不间断供电)供电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