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复习巩固第十一篇
五年级科学下《四 地球的运动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公开课教案_1
六、小结
归纳四季的成因
小结,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季的成因。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教学环节
具体要求
分数
得分
简评
导
10
分
课题导入
简捷直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
目标导引
体现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实际有效结合。
5
交流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评价研讨共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15
目标达成
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教师依据目标和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实行口头检测,检测有针对性,效果好。
5
练
10
分
练习形式
以达标测试形式为主,学生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内容;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
练习效果
全体学生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相关要求和知识信息。
生:早上影子长,中午影子变短,下午影子又变长。冬天影子会变长,夏天影子会变短。
师:有人测过一年的影子长短吗?一天的影子长短我们已经知道了,有人知道一天的气温变化吗?
师: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孔老师给大家一个图例看看,一天当中的影子长短变化孔老师也测过,同学们想看吗?他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PPT
三、影子变化跟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相关
师:影子长短的变化是什么造成的?
生: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师: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和影子长短变化孔老师给同学们看一个图例。
PPT
四、太阳照射角度变化是地球运动造成的,学生模拟实验。
师:太阳照射角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地球运动造成的。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
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冬季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解答】在冬季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其中在北半球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永远不会直射到南极,所以在在冬季时,太阳的直射点最远也是在南回归线,然后又回到赤道,不可能到南极的。
2.【答题】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有区别的。
【解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如果南半球是夏季的话,北半球就是冬季。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年月和日期是一样的。
3.【答题】阳光直射的地区,比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低。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阳光对地区的温度的影响。
【解答】阳光直射的地区的温度比斜射地区的温度高,因为太阳直射,地区离太阳的距离较近,接近太阳这个热源,所以温度较高。
4.【答题】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上形成的四季与公转的关系。
【解答】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不是圆形,当地球转到距离太阳较远的的远日点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地球是一年之中的夏季;当地球转到距离太阳较近的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地球是一年之中的冬季。
5.【答题】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
()【答案】×【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地轴倾斜度对四季形成的影响。
【解答】如果地球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那么地球就不会出现四季之间的变化。
因为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不会出现变化,地球上的温度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也就不会出现四季的区别。
6.【答题】秋分时,太阳直射在()A.南极B.赤道C.北极【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秋分时太阳的直射点。
【解答】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公转这两个重要因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在不断变化的,秋分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落在赤道上,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落在赤道上,夏至是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第7课,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本课是在前几课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
本课从古人是如何来研究四季的?指导学生猜测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并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根据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及四季的成因。
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探究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将无杆影长度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而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二、学情分析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星空和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地球的自转及其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较普遍的一个观点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本课则是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及四季的成因。
在探究中,让学生明白,四季的成因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的高度有关,从而纠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有关的错误认识。
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一年中,冷暖便不停的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四季更替现象。
三、设计思路1、环节:本教学设计共五大板块:(一)创设情境,引发四季(二)同伴合作,猜测成因(三)模拟验证,探究成因(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播放短片、兴趣引入——质疑猜测、观察发现——小组合作、模拟实验、测量分析、观察发现、反证验证、归纳总结——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2、特色:本设计通过:探究实验、反证验证、观察现象、分析思考、总结归纳,来验证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的关系。
(2019年)最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沉和浮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 造一艘小船5浮力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3 液体的热胀冷缩4 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6 热是怎样传递的7 传热比赛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2 太阳钟3 用水测量时间4 我的水钟5 机械摆钟6 摆的研究7 做一个钟摆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 昼夜交替现象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 证明地球在自转4 谁先迎来黎明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八篇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②地球位于图中__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答案】:
【解析】:
在四季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______。
【答案】:
【解析】: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答案】:
【解析】:
杭州市位于北半球,某校天文小组在正午时观测太阳,发现此时人影位于人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答案】:
【解析】:
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季
B、夏季
C、冬季
【答案】:
【解析】: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八篇
小明的一位外国朋友的家乡刚好在赤道上,他的这位朋友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 )。
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
【解析】:
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
阳光的______射与______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答案】:
【解析】:
地球上四季变化的现象是由______形成的。如下图所示,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地球处于A、B、C、D四个方位时,节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一位物理学家名叫,他用实验证明了。
作为地球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或),也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早,晚。
【地球产生了】2、人们以地球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将通过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向西180度属。
经线每隔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小时。
3、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在旋转。
4、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的天空中。
5、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
北极星就处在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的样子。
6、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比如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
7、阳光的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8、半球时,太阳长挂在天空就是不会下落,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
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和。
9、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现象。
赤道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0、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度。
11、现在,人们通过、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公转。
二、问答题:1、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2、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3、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4、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一、填空:1、法国,傅科,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自转。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东边,地球的自转方向,东边,,西边2、经线,24,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东经,西经,15,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 (8)
师:有人测过一年的影子长短吗?一天的影子长短我们已经知道了,有人知道一天的气温变化吗?
师: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孔老师给大家一个图例看看,一天当中的影子长短变化孔老师也测过,同学们想看吗?他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PPT
三、影子变化跟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相关
4
自学指导
学习要求和方法指导具体与所学知识内容有机结合。
4
学
20
分
自主学习
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对照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主动、独立地自学,学习态度认真。
5
组内学习
主动开展组内合作与交流,学习氛围好。
5
学习时效
按时完成任务,实现组内的经验共享,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10
评
25
分
自学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和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引导科学恰当。
模拟实验
六、小结
归纳四季的成因
小结,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季的成因。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教学环节
具体要求
分数
得分
简评
导
10
分
课题导入
简捷直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
目标导引
体现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实际有效结合。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科学
学段
小学
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四单元
教材版本
教科版
课程名称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七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四季形成的原因,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杆影的变化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和四季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四季与太阳直射和斜射有关,与地球远近无关,教材先介绍了古人探究四季的方法,再设计模拟试验需找与古人相符合的规律,然后进入分析杆影的长度变化与太阳角度之间的关系,太阳照射角度与温度的关系,最后分析出四季成因,最后分析南半球的情况。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应该能知道一些,对四季的现象也能有切身感受,但对四季成因估计全然不知,甚至有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较普遍的一个观点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在模拟实验时对地球公转的控制直接影响实验阳光照射点变化,因此如果实验中地球公转的轨道、倾斜的角度控制不好,阳光照射点变化规律就会出现偏差,影响影子的长度变化,因此做这个试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指导和提醒。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四季形成的原因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
过程与方法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2.在模拟实验中,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作为判断地球四季变化的依据推出四季的变化与地轴倾斜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四季的成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地轴的倾斜是四季形成的第二个成因。
【教学准备】1.课件、实验记录表、手电筒、地球仪。
2.学生模拟实验材料:小地球仪、细铁钉、蜡烛、地球公转模板、白纸卡尺、地轴不倾斜的地球仪、记录单。
关于学具有以下几点说明:(1)地球公转模板:在边长为60厘米的硬纸板中心画个圆圈放蜡烛,代表太阳的位置。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叶小琴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1.说教材简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的关系。
教材的设置是先由模拟实验引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一年四季中太阳高度的不同,继而结合地球的公转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
这样的安排意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难点和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过程与方法: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2、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并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3、.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3. 说教学重点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4.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小木棍、地球公转、四季成因挂图等。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就已经从各种媒体接触到“地球”这个名词,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
让小学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可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地球的运动和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科五年级科学下《四 地球的运动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公开课PPT课件_0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相关。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2、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回顾、数据分析、模拟实验等,发现四季中动植物变化、气温变化与太阳照射角度、地球公转的相互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实行推理。
2、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到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相关。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回顾、数据分析、模拟实验等,发现四季中动植物变化、气温变化与太阳照射角度、地球公转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各小组: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全班:配套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观看一年四季的图片一、谈话引入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
(板书:一年有四季)一年四季中有很多的变化,从刚刚老师给大家欣赏的图片中,你能归纳出哪些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动植物的变化,人类生活的变化,气温变化)这些变化,他们之间有联系吗?什么联系?(板书:两个箭头)二、深入探究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这里温度低的时候,有的地方温度很高啊,早上的时候我们要穿厚外套,海南厦门那边可能穿短袖,同样是早上,离太阳的远近不是差不多么,为什么温度有高低呢?(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刚刚说的这些变化,一年中还有一个变化,不知道同学们有没相注重过,就是影子的变化。
有人知道吗?(板书:影子长短的变化)又变很长了)是这样吗?(是)(PPT出示一天中影子变化柱状图)这是老师在一天中测得的影子变化柱形图,是不是跟同学们说的一样?一天中影子是这样变化的,那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怎样的呢?(预设:早上低一点,中午高起来,下午又慢慢低下去。
)(PPT出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柱状图)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变化柱形图也给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图,他们变化的关系是?(预设:相反,影子越长,温度越低;影子越短,温度越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一. 教材分析《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掌握四季的成因,以及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四季的变换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注意到四季的变化,对四季的变换产生过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四季的成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
2.让学生掌握四季的成因,知道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现象。
2.四季的成因,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球仪,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演示。
3.准备记录纸和笔,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情况。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一年为什么有四季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运动情况。
同时,教师呈现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四季变化,并记录下来。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的运动会导致四季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结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地球倾斜角度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地球的运动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公开课教案_0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⒈《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七课的内容。
⒉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北极星不动(地轴的倾斜)和公转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主要从了解古人观察四季出发,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古人的推测是否正确,从而了解地球四季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四季现象有切身感受(显性),但对四季成因全然不知(隐性)。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普遍认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造成四季变化。
怎样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本课主要是以模拟实验(立竿见影)来探究古人的方法是否正确,从而了解四季的成因。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地球自转、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学生虽然有简单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犯常识性错误,如:自转、公转的方向,地轴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因此,学生对四季形成的真正原因是困惑不解的。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过程与方法(1)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有初步进行模拟实验的想法。
(2)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3)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认真实验、收集数据的科学过程。
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对探索地球与宇宙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学生准备:四个小地球仪、手电筒、旋转台、回形针、橡皮泥、尺子、提前剪好的小纸人、画了地球公转轨道白纸、记录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校园美景。
课件出示不同季节校园的照片。
问:同样是美丽的校园,四张照片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你能说说看吗?学生通过照片很容易找出不同,是季节的变化。
2、你的观察真敏锐!除了季节不同外,你们还能看出哪些不同吗?学生从照片就可判断:周围树木花草变化了、学生穿衣变化了,进而总结最主要是气温不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地球的运动新课件
四季北斗南春ຫໍສະໝຸດ 东夏北极星
冬
北极星
西
秋
北
模拟实验:
在地球仪上垂直竖一根标杆,放一盏灯 当作太阳,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A(春 分)、B(夏至)、C(秋分)、D(东至)四个方 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短。
B
C
A
D
1.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 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
1.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太阳离地球远,地球温度低 太阳离地球近,地球温度高
?
近日点 远日点
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 ( 椭圆 )形,但太阳并不是在 这轨道( 中心 ) ,而是恰恰 在轨道(中间 )和(边缘 ) 之间的位置上。
近日点 远日点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地球接近太阳时,公转速度 加快,致使冷空气飞速徘徊,这 就形成了秋冬两季。
斜成(66)度(33)分的夹角。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 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 不同的。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热量(集中) , 就好像(正对)着火炉一样;而且太阳在空中经过的路 径(长),日照时间( 长),昼(长 )夜(短),必然
气温(高 ),这就是(夏季)。反之,太阳高度小时,
C
D
搜 集 角度 到 接近 的 直射 数 情况 据 推断
季节
结论:
1、初步设计模拟实验
2、评价交流,修正方案
3、发散思维,完成设计
我们怎样测量 太阳照射的角度呢?
发散思维:
直射点
直射点
请小组讨论自己组收集数据的方法。
4、小组合作、模拟探究
学生活动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案(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教材简析:《为什么会有四季》是五下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7课,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已探究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本课教材即以所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本课的探究主题“为什么会有四季?”教材首先从介绍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入手,设计模拟实验模拟地球的运动,根据影长的不同来判断四季,并由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思考四季的成因,最后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背景: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较普通的一个观点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本课则是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及四季的成因。
在本课的探究中,学生将明白,四季的成因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的高度有关,从而纠正了四季的形成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有关的错误认识。
学生将从探究中发现,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仪上将无杆影长度的变化,无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明白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科学词汇:四季、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过程与方法: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并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科学方法:深入观察、大胆思考、实践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核心价值观:实证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解释地球仪、强光源(投影机或幻灯机的光)、大头针、课件地球仪、强光源(投影机或幻灯机的光)、大头针、实验记录单1.强光源建议使用投影机或幻灯机的光。
2.地球仪建议使用稍大型的地球仪。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蜡烛)、手电筒、皮尺、火柴、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四季图片)我们每年都要经历春夏秋冬,在不同的季节中,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交流【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出示问题:“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他们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
2、利用电子白板出示情境图,四季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出示情境图,四季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3、推测:四季的形成和地球的哪种运动有关呢?为什么呀?二、探究四季的成因:1.模拟公转请一个学生做模拟公转活动,其他学生共同观察并随时修正模拟公转中地球倾斜状况。
2.古代人们对四季的探究(1)(出示图片)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一年中,春秋季影子长短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2)讨论交流: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3)小结: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我利用电子白板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设计一个实验,让看不见的现象变为看得见?”给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平台,让他们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经历思维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科版复习
巩固第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杭州市位于北半球,某校天文小组在正午时观测太阳,发现此时人影位于人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小明的一位外国朋友的家乡刚好在赤道上,他的这位朋友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 )。
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4个节气中,白昼最短的是( )
A、劳动节
B、儿童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阳光直射的地区,比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低。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我国古代人们研究发现:______季和______季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适中,______季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最长。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地球上四季变化的现象是由______形成的。
如下图所示,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地球处于A、B、C、D 四个方位时,节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②地球位于图中__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小明今年去了两次海南岛,一次是和爸爸一块去的,他发现他影子朝南;一次是和妈妈一块去的,他发现他的影子朝北。
那么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的时间可能是哪个季节?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