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新闻发布会

合集下载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567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567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567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8.28•【文号】•【施行日期】2020.08.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567号建议的答复谭泽勇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工作试点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发展。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等重点任务,对夯实智慧农业基础、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部署。

20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发展富农乡村产业”等重要任务。

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数字农业试点、物联网区域试验等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根据2020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治理新模式、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和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探索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

试点周期为2年,力争到2021年,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农村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基本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作者:徐凌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2期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生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育种、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育种、胚胎工程育种等一系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深度挖掘利用生物基因资源,培育、生产和应用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種。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育种产业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对于显著提升育种效率、破除欧美对我国技术垄断、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打赢我国种业翻身仗意义重大。

一、生物育种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一)生物育种是支撑未来现代种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核心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竞争。

其基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理论,通过先进生物技术应用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有利于克服传统常规育种大多依赖育种家经验,育种效率低、精准度差、育种周期长的不利因素,显著提升育种产品在成本、价格、品质等方面的竞争力。

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生物育种是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生物育种技术则是发展现代种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支撑。

从现状来看,国内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生物育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灾害损失,培育优质、高营养、高产、稳产、多抗、便于机械化管理的农作物新品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26•【文号】农办市〔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市〔20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2024年9月22日(农历秋分),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年向全国广大农民群众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念兹在兹、牵挂在心,对农民群众关爱之深、对“三农”干部关怀之切,蕴含着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期望重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办好今年丰收节,加快推进化风成俗,营造城乡共庆丰收的浓厚氛围,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办好今年丰收节的重要意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办好丰收节的特殊重要性,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在丰富节日内容、创新节日形式、营造节日氛围上下功夫,多谋划走进田间地头、农民生活、群众心里的活动,多采取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风民俗的形式载体,充分展现党在“三农”领域的辉煌成就,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将丰收节打造成展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01•【文号】农办议〔2024〕74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74号楼向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精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对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

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10.8亿次。

三是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以“全农码”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赋码。

建设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绘制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可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使用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

目前,粮、棉、油、糖、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安排。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349号)提案答复的函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349号)提案答复的函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349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8.25•【文号】农办案〔2021〕165号•【施行日期】2021.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106号(农业水利类349号)提案答复的函农办案〔2021〕165号王明洋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农户作用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

经商中国银保监会、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拓展小农户增收空间、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小农户扶持政策等作出了全面部署。

《意见》强调,要保护小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激发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加快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关于建立扶持小农户发展政策配套体系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我部制定分工方案、开展政策落实分析评估,针对小农户产业发展、融资贷款、农业保险等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近年来,有关部门把推进扶持小农户发展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安排,加大对脱贫户的扶持力度。

根据脱贫攻坚普查,产业帮扶政策已覆盖98.9%的脱贫户,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

2021年4月,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培育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加大贷款支持力度。

我部配合有关部门,针对小农户的需求特点,创新专属金融产品;鼓励发展“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小额信贷模式;推进为小农户建档评级工作,拟用三年时间实现全覆盖,能授尽授。

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发展

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发展

·35·种业资讯 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发展 等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协作机制初步构建近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标杆联盟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农业农村部支持和推动下,由中国农科院牵头成立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目前已陆续成70多个专业、产业和区域联盟,初步构建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机制,搭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平台和载体,在重大技术攻关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机制创新的优势。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20个标杆联盟进行了工作汇报。

如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了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优质乳标准化技术突破了生鲜分级、低碳加工工艺、优质乳评价三大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提升了国产奶核心竞争力,在23个省44家企业示范优质乳工程技术规范;棉花产业创新联盟创建培育CCIA 国棉品牌,全力打造中国棉花民族自有品牌,已覆盖棉花生产、流通、纱线、成衣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创新联盟创制出系列新材料120份,选育出综合性状突出的新组合16个,审定新品种3个;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制定了《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并在330个养殖大县推广使用,研究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创新天敌昆虫大规模高效繁育工艺5项,改进优质天敌高效繁育工厂化生产线8条,集成天敌昆虫应用技术模式1套,在大田示范面积110万亩,在设施作物示范推广10万亩。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8年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5%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近日在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议上表示,2018年是农业质量年,全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5%,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还将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一些有效管用的办法上升为法律制度,力争将散户纳入法律调整对象。

(经济日报)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发展智慧农业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博鳌论道,叶兴庆部长:结合五大挑战考虑“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博鳌论道,叶兴庆部长:结合五大挑战考虑“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博鳌论道,叶兴庆部长:结合五大挑战考虑“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嘉宾介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先后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多次参与起草中央1号文件,出版《现代化与农民进城》、《中国边缘地带的经济增长》等专著,在《经济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多次获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调研成果奖。

11月29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与农机360网共同主办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举行。

上下半场的主题分别为“农业机械化与粮食安全”、“‘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分析”。

下半场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杨敏丽担任嘉宾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在论坛上做了题为“结合五大挑战考虑‘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发言。

叶部长在谈“十三五”农机化发展规划之前,首先对本次论坛举办的时间节点表示称赞。

叶部长指出,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谈“十三五”规划,要厘清“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什么起点上迎接“十三五”的到来。

在“十三五”期间,我们会面临哪些挑战?恐怕要对此有个非常清醒的认识。

我们在什么起点上迎接“十三五”?对此,叶部长用一组数字加深了大家的印象。

第一个数字是,1978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36年粮食产量增速跑赢了人口增速;第二个数字就是,2004年以来,我们已经连续11年粮食产量实现了增长;第三个数字就是,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7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万亿斤;第四个数字就是,2013年以来,包括今年,我国已经连续2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万两千亿斤。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达到96%以上,特别令我国农业机械化行业骄傲的是,我国今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我们正是在这个起点上迎接“十三五”的到来。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白金明谈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董峻)在6日举行的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白金明解读了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相关精神,并介绍了农业部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正在做的工作重点。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实现基层科技人员多年期盼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同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对此,白金明表示,“一个衔接”和“两个覆盖”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抓住了基层科技人员的多年期盼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长期以来,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不尽如人意。

比如他们的工资在大部分地区才1000多块钱,普遍低于当地其他相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

在“两个覆盖”方面,文件提出农业基层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政策基本覆盖到农业县市,这个政策是2009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每个县投入100万元用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引进示范,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农技人员下乡指导服务以及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

他还介绍说,从前年开始,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房屋改扩建以及设备、下乡工具补充完善等条件建设,前年投入2亿元、去年投入10亿元,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今年将覆盖全国所有乡镇,这也是基层长期盼望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对于70万长期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人员是一个相当大的激励。

”白金明表示。

农业科技促进年将开展24项标志性活动据白金明介绍,农业部今年将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通过大联合、大协作,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将组织开展24项标志性活动,分为三大类:产业推进类,围绕粮食、种业、园艺产业、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农机、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科技促进行动;支撑服务类,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培训、信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等开展科技促进活动;组织部署宣传类,如召开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举办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成就展等。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与意义 (3)三、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特征 (4)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5)4.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6)4.2 特色产业的培育与提升 (7)4.3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实施 (9)4.4 农村生态旅游的拓展与深化 (10)4.5 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与实现 (11)五、实践案例分析 (12)5.1 案例一 (14)5.2 案例二 (15)5.3 案例三 (16)5.4 案例四 (18)5.5 案例五 (19)六、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保障措施 (20)6.1 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21)6.2 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22)6.3 基础设施完善与公共服务提升 (24)6.4 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25)6.5 产业链优化与品牌建设 (27)七、总结与展望 (28)7.1 实践成果总结 (29)7.2 经验教训分享与反思 (30)7.3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与预测 (31)7.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引入新质生产力,以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质生产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先进生产力的集合。

通过引入这些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乡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产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力。

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乡村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兴产业,可以拓宽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引入新质生产力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3年第21期10月23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曾衍德: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和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一是夏粮早稻丰收到手。

夏粮产量2922.6亿斤,比上年略减25.5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566.7亿斤、增加4.3亿斤,连续四年增产。

二是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除局部受灾外,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呈增产态势。

三是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

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00万亩;油菜籽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也呈稳产态势。

2.“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猪肉产量4301万吨,同比增长3.6%;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40万头,产能较为充裕,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

二是牛羊禽肉全面增产。

牛羊禽肉产量2673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2552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904万吨、增长7.2%,国内水产品产量4733.6万吨、增长4.8%。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6.20•【字号】沪府办发〔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2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整体效能,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明确总体要求坚持国家战略牵引、产业需求导向,立足上海超大城市特点,围绕农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赛道和未来产业,为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上海力量。

到2030年,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涉农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产学研合作紧密的新型创新体系更加充满活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要素整合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培育一批涉农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8家农业产业领域上市企业,引导社会力量建设3—5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农作物新品种、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生物制品等重点领域形成50项以上引领性技术和产品。

二、布局农业科技新赛道(一)巩固特色种源优势。

聚焦有竞争优势的种源领域,加快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巩固强化育种创新优势。

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单倍体诱导、新型基因编辑等重点领域,突破生物育种底盘技术,建立快速精准育种技术体系,服务种业强国建设。

培育节水抗旱稻、设施蔬菜、工厂化食用菌、华系种猪、中华绒螯蟹等自主核心种源,创制或改良一批突破性新品种,抢抓种业振兴机遇,做大做强生物种业。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委、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二)挖掘生物制造潜力。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的摘要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的摘要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的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12•【文号】农办案〔2024〕79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摘要农办案〔2024〕79号唐冬生等6名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破解耕地“碎片化”的提案》收悉。

经商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创新综合种养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2022年10月,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耕地粮食生产功能,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采取系列政策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新增了关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罚则。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2021年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制度。

2023年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耕地“非粮化”等重大问题。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指导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配合自然资源部继续抓好防止耕地“非粮化”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强化监测监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加快畜牧兽医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加快畜牧兽医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

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 严格 生鲜乳生产 、 收购和运输等环节
监管, 确 保 全省 奶业 经 济持 续健康 发
古 林


农 业 部 副 部 长 高 鸿 宾 到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北 京 畜 牧 兽 医 研 展 。一 是加 强 生鲜 乳 收购 站 和 运 输 车 监 管 。 以奶 农 生 产专 业 合 作 社 开 究所考 察 。 先 后 视 察 了基 因 与 细 胞 工 程 研 究 室 、 动 物 营 养 国家
; 5期 2 0 1 3年 吉林畜牧兽 医
H i n g Y e O o n g T l 1 ● I l i i ! i : .
为进 一 步加 强 生鲜 乳 质 量 安 全
监管, 吉 林 省 畜 牧 业 管 理 局 积 极 组 织
农 业 部 副 部 长 高 鸿 宾 强 调 加 快 畜 牧 兽 医 科 研 成 果 转 化 与 推 广
重 点实验 室和农 业部奶 及奶制 品质 量监督 检验测 试 中心 ( 北
京) , 看望 了科研 人员 , 并 实 地 考 察 了 国 家 畜 禽 改 良研 究 中 心 ,
办的奶站和非企业自有运输车为重
点, 加 强 日常检 查 和 隐 患排 查 , 建 立 常态 化 监 管制 度 。坚 决 取 缔 不 合 格 奶 站 和运 输车 辆 , 严厉 打击 非法 收购 运输“ 黑窝 点” , 推 进 奶站 及运 输车 规
( 新闻来源 : 中 国农 业信 息 网 ) 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口 ( 新 闻来 源 : 吉林现 代 牧 业 网)
农 业 部 呼 吁 提 振 家 禽 业 信 心
据 农业 部 网 站 消 息 , 人 感 染 H7 N9禽 流 感 病 例 发 生 以 来 , 家 禽业遭 受重大冲 击 , 广大 养殖场户 损失 巨大 。 据 中 国 畜 牧 业 协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数字经济概述 (7)2.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8)2.2 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 (9)2.3 数字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0)三、农产品价格波动概述 (12)3.1 农产品价格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14)3.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16)3.3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探讨 (17)四、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 (19)4.1 信息不对称与价格波动 (20)4.2 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效率 (21)4.3 数字金融与农产品价格 (22)4.4 全球化与农产品贸易 (23)五、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25)5.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27)5.2 实证模型构建与检验 (28)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29)六、政策建议与展望 (30)6.1 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32)6.2 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 (33)6.3 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 (34)6.4 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36)七、结论与讨论 (37)7.1 研究结论总结 (38)7.2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40)一、内容概览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农产品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也受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关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政策建议和经营策略。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市场需求。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从而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上 海 农业现代科技手段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上 海 农业现代科技手段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专题报道pecial CoverageS16农业信息化 2018.08<<农业现代科技手段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开展农民手机培训,是事关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的一项长远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农民信息化能力提升的一项民生工程。

为做好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市农委专门成立以分管主任为组长,市农广校牵头、以各区农广校、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为工作小组,及时组织学习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及中央农广校发布的通知要求,对培训的内容及培训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结合农民培训布置当前工作,确定培训开展的具体形式,组建由条线工作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开展。

确保农民手机培训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2、制定方案,开发课件根据本市农民手机应用实际情况,结合农民培训项目、“一点通”、“三农微信平台”、“农技宝”、“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题宣传推广情况,制定了具有操作性的培训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了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对象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计划,并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按计划有序实施。

3、整合资源,分层培训为保障培训计划扎实有效实施,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有机结合,促进培训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让有限的师资和培训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各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合作,共同谋划,大力推进农户对农民手机应用培训。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农户在智能手机应用上存在的短板和认识的不足,充分利用电信公司的资源优势,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多个维度,以案例的形式生动向农户介绍手机应用技能及移动互联网思维,内容包含如何更好使用智能手机、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经营思维营销、如何利用手机获取农业知识和先进生产技术。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的通知》(农办市〔2018〕21号)和《关于开展2018年度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农播〔2018〕29号)精神,本市立足市郊实际,结合农民培训和农业信息工作,通过农民手机应用培训,使农户与专家、农业管理者方便快捷实现无障碍联系,让信息化网络惠及更多农民。

霜降期间的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

霜降期间的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

霜降期间的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秋季进入冬季的标志。

在这个时期,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霜降期间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方法。

一、霜降期间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的重要性霜降期间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霜降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在霜降期间,气温逐渐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缓,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栽培技术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因此,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霜降期间尤为重要。

其次,霜降是农民备耕的重要时期。

农民在霜降期间需要准备土地,进行冬季农作物的播种和栽培工作。

科技示范能够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经济收益。

最后,霜降也是科技推广的良好时机。

霜降期间,农民大多集中在农田,他们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接受程度较高。

因此,科技示范活动可以在霜降期间更好地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和技术水平。

二、有效的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方法为了实现有效的农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需要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科技示范基地可以为农民提供实地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基地应当选择当地的典型农田,展示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及时提供咨询和指导。

其次,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农技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农民解答疑惑,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他们还应当主动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再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推广。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广农业科技的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拓展。

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网站、开展网络培训和发布科技资讯等方式,将科技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农民。

最后,制定奖励政策和补贴措施。

为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示范活动,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和补贴措施,鼓励他们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113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113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11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07.13•【文号】农办议〔2018〕91号•【施行日期】2018.07.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113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18〕91号姚劲波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三农”信息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以及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加快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有力驱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是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建设,重点开展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等研究与科学观测,目前已建成15个农业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

二是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从2013年起,我部陆续在天津、上海、安徽、吉林、江苏5个省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并带动各省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物联网项目,坚持边试验示范、边总结提炼,及时对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果进行系统梳理,连续向社会集中展示并推介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在21个省份开展生猪等8种重点农产品大数据试点。

四是构建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聚集各类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为各级农业科教管理部门、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提供在线学习、农技推广、管理考核等服务。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将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组织科研机构、社会企业等加大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技术、软硬件产品和应用模式的研发推广力度,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在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健全完善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为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在线服务。

农业部部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

农业部部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

信息动态52农产品加工业 全国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展在北京开幕11月20日,全国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展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拉开帷幕,展期将延续至12月31日。

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介绍,“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加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次成果展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不仅回顾总结了“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成果,还着重展望了“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据悉,此次成果展分为五大板块,突破科技前沿板块展示了我国分子生物学和农业基因组学前沿、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的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解决关键问题板块从粮食安全、副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创制重大产品板块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品、多媒体信息等形式展示了现代种业新品种、植保产品、动保产品、农业机械装备等领域获得国家奖励的重大成果86项,每个成果还配备了二维码。

转变发展方式板块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展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信息化、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

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板块首次全面系统展示了转基因重大专项实施的总体布局和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科学解读了公众关注的转基因技术热点和焦点问题,并特别陈列了转基因棉花植株、转基因玉米苗、转基因玉米穗等实物,设立了转基因试验体验区。

农业部部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近日,农业部印发《进一步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的通知》,部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9期农业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涉及农业的智力创造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权、涉农专利、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保护等。

农业知识产权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东霞多年来参与过农业农村领域多部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聊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她态度明确,“农业知识产权对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确保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农业知识产权,离不开完善制度供给。

回顾近年涉农领域修法改律的成果,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脉络清晰。

2021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做出修正,提出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扩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范围,大幅提高侵权损害赔偿标准,进一步健全激励种业原始创新的法律制度。

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此次修订明确,促进畜禽种业振兴发展,完善畜禽遗传资源和种畜禽管理相关规定,支持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等。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

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执法检查报告展开审议,提出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等七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包括:建议认真落实好种子法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规定,加快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建议加快修改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推进判定技术方法研究,制定鉴定的技术标准;建议积极建立涵盖种质资源、育种技术、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植物专利保护、商标保护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议司法机关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种子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大运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力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将于2012年2月6日上午10点召开发布会,围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介绍有关情况。

中国经济网将进行现场直播,农业部网站同步转播,敬请期待![主持人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陈邦勋]:各位记者朋友,元宵节快乐。

今天风很大,大家冒风来新闻发布会表示欢迎和感谢。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向大家介绍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有关情况。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我们认为是含金量高,打基础,广长远的政策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了使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活动的有关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邀请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司长、杨雄年副司长向大家介绍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有关活动的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02-06 09:59][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白金明]: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主题,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充分表明中央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的坚强决心。

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定向问题,“三定换三心”,这必将激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出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重大政策,这是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长期期盼,是激励和发挥他们作用的关键所在。

作为农业科技战线的管理工作者,我们既感到振奋和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大和任务重。

[02-06 09:59][白金明]:大家知道,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这其中农业科技发挥了重大作用,去年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的增加贡献率达到85.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

实践证明,科技已成为推动粮食和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面对粮食“八连增”的高起点,面对资源约束的加剧和农业科技自身存在的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

[02-06 10:02][白金明]: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上全面部署了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明确提出了科技促进年的主题和目标要求;1月20日,农业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确定了活动原则、主要任务、活动内容和具体措施。

[02-06 10:03][白金明]: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的热情为重点任务,力求通过大联合、大协作,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全力支撑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

这次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有以下四个方面:[02-06 10:04][白金明]:第一,上下联动、全面参与。

科技促进年活动将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农业科技快速组织动员机制,通过统一部署、层层发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组织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单位、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促进活动。

[02-06 10:05][白金明]:第二,全程服务、全面覆盖。

在人员方面,全年将动员100万农业科技人员、农业干部、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深入开展科技大会战,扎实做好科技创新和全程科技服务工作。

在产业方面,覆盖3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农垦、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

在技术方面,分季节、分作物制订分区域、分品种的技术实施方案;在区域方面,实现对所有农业县、重点乡村和核心农户的全面覆盖。

[02-06 10:06][白金明]:第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为扎实抓好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农业部各司局将共同组织开展24项标志性活动,分为三大类:产业推进类:围绕粮食、种业、园艺产业、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农机、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科技促进行动。

支撑服务类: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培训、信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等开展科技促进活动。

组织部署宣传类:如启动发布、召开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举办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成就展等;另外,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技促进活动。

[02-06 10:08][白金明]:这些标志性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落实措施,将引领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

如,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以项目为依托,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将1亿亩超级稻的推广任务落实到83个品种、17个水稻主产省的500多个县、落实到具体的专家和农技人员,力争实现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目标;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将融合栽培、种业、机械三大技术,以干部、专家、技术员、农民(合作社)四方面力量为保障,在东北三省和内蒙东四盟(市)大力实施,力争在适宜区域实现亩增产200斤,节本增效200元的目标任务。

[02-06 10:10][白金明]:第四,构建机制,力求长效。

本次科技促进年活动,将积极探索和构建新模式、新机制,兴起新热潮,在干中兴、在兴中建,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二是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三是构建“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四是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

同时,创新科技服务的手段与方法,利用网络书屋、多媒体、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科技服务,加速农业技术传播,在全国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02-06 10:11][白金明]: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要着力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有新突破。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新启动100个农业科技项目,大力组织联合攻关。

重点是发展现代种业,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业防灾减灾、节本增效、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紧密结合。

[02-06 10:12][白金明]:第二,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尤其是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有新突破。

重点是在全国普遍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全面建设人员聘用制度、推广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培训制度等农技推广运行管理制度,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

[02-06 10:13][白金明]:第三,加快改善农业科技工作条件尤其是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有新突破。

重点是大幅度增加投入,为所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新建或改扩建业务用房,配备检验检测、推广服务等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第四,加快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尤其是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普及应用有新突破。

推出一批主导品种和农业科技成果,在全国建设1万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重点推广普及玉米地膜覆盖、小麦“一喷三防”、水稻大棚育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等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

现在,我在这里也同时发布,今天农业部正式向全国发布了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

[02-06 10:14][白金明]:第五,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新突破。

重点是加强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培养农技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解决“将来谁种地”的问题。

对20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重点培训500万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1亿人次,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

[02-06 10:15][白金明]:朋友们,开展科技促进年活动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多年来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也凝聚着新闻界朋友的心血,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新闻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农业,宣传科技促进年各项活动,及时挖掘、总结各地的经验、好做法,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尊重和爱护农业科技人员的良好舆论氛围。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02-06 10:16][主持人]:现在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

开始。

[02-06 10:18][光明日报记者]:谢谢陈主任,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

有一个问题想请问一下白司长,您刚才介绍中提到了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那么想请您分析一下这其中最大的政策亮点是什么?谢谢。

[02-06 10:18][白金明]:今年以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这在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当中的首次,也是科技进程中的首次。

应该说最大的亮点是今年第九个一号文件聚焦到了农业科技,专门出台加强农业科技的一号文件,本身是对推进农业科技的重大举措。

同时,一号文件当中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丰富了强农惠农的政策,为农业科技人员也创造了安心工作,潜心研究和热心服务的政策氛围。

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令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振奋和鼓舞的起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三个确定,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明确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02-06 10:19][白金明]:在定性上明确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社会性和基础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定向上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这三个确定,应该说是“三定换三心”,对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必将产生最大的推动作用,营造最好的一个政策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