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教案中图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上册第二课教案

初中历史上册第二课教案

初中历史上册第二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秦朝的暴政表现,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形式图》,概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

2. 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与影响,认识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因果关系。

3. 了解楚汉之争,通过前后对比,认识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 理解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楚汉之争中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学策略:史料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查找有关秦朝灭亡的相关史料、秦的暴政的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的形式,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知识,排练课本剧《陈胜的‘鸿鹄之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朝的建立者秦王嬴政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秦朝灭亡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自主学习秦朝的暴政表现,通过阅读史料,了解秦朝的暴政措施,如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重税赋等。

三、小组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互相交流,形成共同的认知。

四、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结合史料,详细讲解秦朝的暴政措施,引导学生理解秦朝暴政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为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埋下伏笔。

五、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式图》,引导学生通过图表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包括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领导者、大致过程和结果。

六、课堂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与影响,认识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因果关系,理解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秦朝灭亡的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史料,撰写一篇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陈胜吴广诛暴秦教案(中图版))

陈胜吴广诛暴秦教案(中图版))

集体备课教案_ 七年级历史学科第 1 册第 3 单元第 2 课新授教案主备课人:授课人:教学课题陈胜吴广诛暴秦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秦的暴政表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刘邦起义与秦朝的灭亡;楚汉战争;汉朝建立教学重点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

共享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战国七雄中,秦是笑在最后的国家,但秦是不是笑得最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 课陈胜吴广诛暴秦”。

学习指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55页“秦的暴政”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秦的暴政表现:①②③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5-56页“秦的暴政”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揭竿而起①时间:地点:领导人:②起义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建立的政权是:结果:。

意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7页“秦的暴政”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3.秦亡汉兴(1)巨鹿之战这个故事里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2)楚汉之战的性质是?(3)西汉的建立:①建立时间:②建立者:③都城:(4)东汉的建立:①建立时间:②建立者:③都城:课堂自学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学习指导的问题。

讲授新课:1.秦的暴政: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⑴大规模的徭役(修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和兵役;⑵赋税繁重;⑶刑法残酷;⑷秦二世(胡亥)的残暴统治。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起义,后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意义:它是我过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鼓舞了各地人民的反秦斗志。

他们的首倡精神,激励了后诗人们对残暴统治的反抗。

3.秦亡汉兴:涿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破釜沉舟”,一举消灭秦军主力。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迫使秦王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秦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

七年级上《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二:从历史角度呼吁爱国爱民

七年级上《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二:从历史角度呼吁爱国爱民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起义,而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也非常深远。

作为中国的革命先驱,陈胜和吴广的精神和行为充满了爱国爱民的义气,我们今天也应该从历史角度去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抱这种精神,去传递这种精神。

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秦朝统治的时期。

由于秦朝实行严苛的法家制度,百姓多有苦痛之处。

因此,陈胜起义所持的“连坐主义”理念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

陈胜和吴广一起率领农民反抗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行为让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在于它是一次对封建主义统治的反抗。

当时的中国,封建统治是非常严格的,不少百姓们都被剥夺了自己的财产和土地。

因此,人们开始反抗这种封建管制,并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

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一次优秀的反抗,它让人们认识到了革命的力量,让人们不再像甘愿承受稻草人一般。

二、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在于它是一次革命的转折点。

当时的中国,农民革命往往以“力大者得天下”为模式,而陈胜吴广起义显然是不同的。

它突破了传统模式,让人们开始了新的尝试。

同时,在陈胜和吴广的努力下,当时的百姓们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开始与政府的统治进行斗争,所以陈胜吴广起义也成为了一次革命的转折点。

三、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在于它向我们传递了爱国爱民的精神。

陈胜和吴广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他们却非常爱国,这种爱国的精神也传递给了他们的后代。

陈胜和吴广的精神可以表现为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奴隶等。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与人的尊严、平等和自由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精神也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因此,我们需要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上去寻找答案,从历史的角度去呼吁爱国爱民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现在就做起来,积极地去传递陈胜吴广起义的精神和行为。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要尽自己的可能去做好身边的事情,让革命之火在自己身上燃烧,让陈胜和吴广流淌的爱国精神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起义的原因;2.熟悉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3.理解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能够描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3.能够探讨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民起义的尊重和敬意;2.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陈胜吴广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3.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2.教学难点:探讨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组织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大组展示讨论结果;2.PPT演示:通过PPT画面较为直观的情况下,将起义的过程呈现给学生;3.个案分析:让学生对起义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A. 课前准备1.教师复习陈胜吴广起义,准备有关的PPT和教案;2.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陈胜吴广起义》。

B. 课堂教学过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开场导入教师提问“什么是陈胜吴广起义?其历史背景是什么?”,切入正题。

15分钟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通过PPT演示,让学生快速了解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5分钟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1. 教师介绍起义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2. 合理安排组织讨论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和大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记忆真正。

25分钟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教师通过PPT演示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学生在组内进行个案分析。

3. 大组展示讨论结果。

5分钟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和问题,课后进行小组讨论。

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其暴政所致,培养学生对正义事业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严酷的法律制度,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2. 陈胜、吴广起义: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 秦朝的灭亡:楚汉战争和刘邦建立汉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2. 教学难点: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秦朝暴政的具体案例,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秦朝暴政的影响,以及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伐无道诛暴秦》的主题。

2. 讲解秦朝的暴政:详细讲解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严酷的法律制度、繁重的徭役和赋税,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

3. 分析陈胜、吴广起义:讲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4. 分析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讲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朝暴政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秦朝暴政的理解深度。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评估学生对秦朝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包括《史记》、《汉书》等古代史籍,以及现代的历史研究著作。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教案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教案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教课设计初中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课设计示例一【教课目的】一. 知识能力 : 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 . 领导人 ; 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培育用踊跃看法和踊跃剖析方法认识和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因果剖析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 经过剖析秦始皇 , 为稳固赞同采纳的举措引入新课 ; 经过剖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 , 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消亡的关系 , 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 感情 . 态度 . 价值观 : 揭穿秦的暴政 , 必定和赞誉陈胜吴广起义的开创精神及_政的历史伟绩 ; 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民众对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 .【教课重点难点及教课打破】重点 :1. 大泽乡起义 2. 秦代的消亡难点 :1. 秦代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 2. 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教课打破】秦始皇的暴政 . 秦二世的暴政是致使农民起义迸发的主要和根来源因 , 而陈胜吴广起义又是致使秦代消亡的直接原由 , 所以 , 本课的重难点有着较大的内在联系 , 要指引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 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内在联系 , 剖析因果关系 , 串连知识点, 以突出重点打破难点 .【教课准备】教师 :1. 秦末农民起义动向图课件 2. 秦暴政内容的课件学生 :1. 采集〝焚书坑儒〞的有关史料 2. 采集陈胜吴广的有关史料【教课过程】一. 引入新课1.讲话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我国历第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成立, 而这个国家的即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 为了稳固统治 , 秦始皇采纳了一系列举措 , 有政治的 . 经济的 . 也有思想文化的 , 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举措却成为引起农民起义的暴政之一. 这是为何呢 ?让我们进入今日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 .2.解说 :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帝王 , 其在中国历的伟绩不行抹灭 , 可是她有极其残暴 , 政治上专制专制 , 经济上横征暴殓 , 并且还有严酷的刑罚 , 而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焚书〞和〝坑儒〞 . 请学生代表解说自己采集的有关〝焚书坑儒〞的史料 .二.起义的原由1.必定学生采集的史料 , 告诉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 , 是为了稳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 , 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 . 残害了文化 . 损坏了人材 . 秦始皇的暴政还表此刻残忍和盘剥以及严酷的刑罚 .2.组织学生阅读 56 页有关秦始皇暴政的辅栏内容及有关图片资料 , 深入理解秦暴政 .3.指引学生认识秦始皇死后 , 胡亥夺位且昏庸残暴 , 可增补〝指鹿为马〞的成语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大泽乡起义1.叙述指引 : 秦二世的昏庸残暴 , 加快了秦的消亡 , 也是引起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由 , 而直接的原由倒是因为延迟军期 . 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 . 同学们阅读 57 页辅栏里的内容后就会知道大泽乡起义是怎么迸发的了 .( 在教师指引下阅读教材, 认识到陈胜吴广本是秦军队中的小官 , 可是因天气原由误了军期 , 无奈之下 , 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局势图的动向课件 , 解说 : 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 , 公元前 2_ 年,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 我国历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开始 .( 看课件学生认识时间地址 )3.指图剖析 , 告诉学生大泽乡起义后 , 起义师东征西战 , 获得了较大的成就 , 可是因为经验不足 , 吴广陈胜先后被害 . 陈胜吴广牺牲后 , 农民起义持续发展 , 此中以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 .四.秦代的消亡1.剖析秦末农民起义局势图 , 告诉学生 , 继陈胜吴广以后 , 项羽和刘邦的队伍逐渐强盛 , 此中项羽率部在巨鹿剿灭秦军主力, 这就是历的巨鹿之战 . 指引学生阅读教材辅栏里的史料 .2.读最后一部分资料 ( 明确秦代消亡的时间和标记 , 也理解到秦代消亡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五.教师总结初中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课设计示例二一. 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知道陈胜 . 吴广起义 .(二)教课内容1.知识与技术学生应掌握的知识 : 秦的暴政表现 ; 陈胜 . 吴广大泽乡起义 ; 张楚政权的成立 ; 项羽. 刘邦起义与秦代的消亡 ; 楚汉战争 ; 汉朝成立 . 联合秦末农民战争局势图和楚汉战争局势图 , 培育掌握历史地图的技术 .2.方法与能力经过对秦末农民战争迸发的原由的学习 , 学到必定的综合 . 剖析和归纳能力 ; 经过剖析以前一统天下 . 强盛的秦王朝仅存在了 _年就走向了消亡的原由 , 使同学们可以在展开议论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见解 , 学会在商讨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 进而培育进行自主研究式学习的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陈胜 . 吴广起义的学习 , 认识到此次起义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它_秦代的残暴统治 ; 显示了人民民众的力量 , 而它的开创精神 , 激励了后代人们对残暴统治的抗争斗争 :二. 教课重点重点 : 陈胜 . 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难点 : 秦亡前后 , 项羽 . 刘邦领导的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教课过程师: 经过前方的学习 , 我们知道在战国七雄中 , 秦是笑在最后的国家 , 但秦是不是笑得呢 ?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第 2 课陈胜吴广诛暴秦〞 ( 板书 ) 师 : 秦一致后 ,秦王嬴政规定统治者称〝皇帝〞, 自称〝始皇帝〞 . 妄图从他开始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 他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吗?生: 不可以 , 因为他的暴政 , 使秦王朝只存在短短的_年就消亡了 .一. 秦的暴政——消亡的根来源因( 板书 )师( 问): 秦的暴政表此刻哪些方面?哪位同学能经过阅读教材, 把它归纳出来 ?生( 归纳 ): ①兵役 . 徭役深重②赋税深重③刑法严酷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说一说 : 你对秦代的残暴统治有何感想 ?(让学生经过阅读理解教材, 发布自己的见解 , 进而培育其剖析 . 表达能力 )(总结)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 人民的生计遇到极大的威迫, 甚至根本没法生计下去 , 在这类状况下迸发了我国历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 . 可见 ,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迸发及其秦代消亡的根来源因.二.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 ( 板书 ) 师 ( 设问 ): 那么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迸发的直接原由又是什么 ?领导人是谁 ?他们是如何呼吁大家起来 _朝统治的?( 展现《大泽乡起义》图片 )教师点拨 : 方才同学看到的就是起义迸发的直接原由.( 展现《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 并指图剖析 . 课件闪耀起义地址〝大泽乡〞和〝张楚政权〞)教师点拨 , 并板出 : 起义——政权——发展(问)陈胜吴广起义获得各地农民的响应, 说了然什么问题 ?秦因其残暴的统治失掉了民心, 而陈胜吴广起义切合农民抗争暴秦统治的急迫梦想 , 他们发动的起义是一场〝伐无道, 诛暴秦〞的正义斗争 . 所以他们的起义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 .师: 很好 !( 问) 陈胜吴广起义结果如何 ?生: 因为秦军的强盛 , 不到半年 , 起义师就被镇压下去 , 吴广 . 陈胜接踵被害 . 师:( 设问 ) 陈胜吴广起义虽失败了 , 但它的爆倡始到了什么历史作用呢 ?他们大无畏的革命开创精神却激励了后代千百万劳感人民起来抗争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深重打击了秦代的残暴统治, 为以后的起义师 _朝统治打下重要基础 .师: 陈胜吴广牺牲以后 , 农民起义的烈火并无中止, 各地起义师还在持续进行斗争 , 此中项羽 . 刘邦两支起义师渐渐壮大起来并领导秦末农民战争, 最后 _的统治 .三.秦亡汉兴 ( 板书)师: 大家知道秦代消亡的重点战斗是哪一场吗 ?1.巨鹿之战 ( 板书 )师点拨 : 依据方才同学所讲 , 大家知道在敌强我弱的状况下, 项羽是如何做的吗 ?生: 砸破锅 , 凿沉船 , 烧掉军营 .师: 这就是我国的成语故事——孤注一掷 . 师 ( 问 ): 你以为项羽这么做高妙吗?( 有人以为项羽是不懂兵法 ; 也有人以为项羽这么做实在是高 .)生( 最后剖析 ): 当时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 按惯例战法 , 很难取获成功 .项羽采纳这类做法 , 孤注一掷 , 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 , 要么成功行进 , 要么战死战场 , 没有任何退路 . 孤注一掷其实不违反兵法 , 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尔后生〞的说法 . 项羽在特别状况下 , 运用这类特别做法 , 应当说是高妙的 .师( 问): 这场战争结果如何 ?生: 最后以少胜多 , 大败秦军主力 , 确立了反秦斗争成功的基础 . 巨鹿之战成为决定秦代消亡的重点 .师: 与此同时 , 刘邦率兵直逼咸阳 . 秦统治者向刘邦投诚 , 秦代消亡 . 显赫一时的秦代只存在了短短的 _年 , 就被农民起义 _.师: 下边 , 依据我们对秦代兴亡的认识 , 请同学们对秦始皇做一番是非功过的评论. 人物评论 :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 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 你以为呢 ?生 A: 秦始皇是暴君 ! 他滥施民力 . 欺负百姓 , 贪恋显贵 ; 还拟订残忍的刑法 , 令人民生活在风口浪尖之中 . 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政才致使了他的消亡 .生 B: 不对 ! 他是千古一帝 . 秦始皇适应历史潮流 , 灭六国一致了中国 , 结束了诸侯长久盘据混战的场面 , 切合广大人民的梦想 ; 他成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一致文字 . 钱币 . 胸怀衡等 , 稳固了一致 , 促使了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 , 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他还修长城抵抗匈奴 , 开凿灵渠开发南疆 . 这些功业都是前无先人的伟大事业 , 所以他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呼 .生 C: 可是他的焚书坑儒 , 钳制了思想 , 残害了文化 .生 D: 所以我感觉他既是千古一帝 , 又是一位暴君 , 整体来讲是功大于过 .师总结 :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 但要注意 , 评论历史人物要采纳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自然 , 更主要的是看他能否推进历史的发展 . 社会的进步 . 所以秦始皇的伟绩是主要的 . 师 : 秦代消亡后 , 战争并无停息 , 人民盼望和平的梦想并无实现 . 项羽 . 刘邦为了抢夺帝位 , 又把中国社会推入了长达四年的战争 , 史称〝楚汉之争〞 .2. 楚汉战争( 板书 )( 问) 这时的楚汉之争 , 性质仍能否是农民起义呢 ?生: 不是 , 因为项羽 . 刘邦已不是农民起义的 , 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 , 这是一场统治者抢夺帝位的战争了 .师: 以后局势发生变化 , 刘邦反败为胜 , 其重点战斗是〝垓下之围〞 . 公元前 _年,刘邦成立汉朝 , 定都长安 , 史称西汉 .西汉成即刻间 : 公元前 _年成立者 : 刘邦 ( 汉高祖 )( 板书 ) 国都 : 长安(问)楚汉之争中,开始时,楚强汉弱,项羽常胜,刘邦常败;以后刘邦却能反败为胜, 为何 ?生( 剖析 ): 在战争过程中 , 项羽独断专行 , 不尊敬人材 , 最后失败 ; 而刘邦注意招贤纳士 , 守信于民 , 入关以后 , 即公布〝约法三章〞 , 博得了百姓的支持 , 为了抢夺天下确立了基础 .师: 西汉成立起来后 , 汉初的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 , 采纳休生养息政策 , 使西汉出现了经济恢复发展 . 社会次序相对稳固的场面 . 可是 , 西汉后期 , 政治开始腐败 , 最后走向消亡 ,25 年刘秀成立东汉 , 定都洛阳 .东汉成即刻间 : 公元 25 年成立者 : 刘秀 ( 板书 ) 国都 : 洛阳复习稳固 :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 从中理解了什么道理 ?生( 总结 ): 从秦因暴政而消亡和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反败为胜 , 我理解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 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板书设计第 2 课陈胜吴广诛暴秦一. 秦的暴政——消亡的根来源因①兵役. 徭役深重②赋税深重③刑法严酷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二. 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三. 秦亡汉兴西汉成即刻间 : 公元前 _年成立者 : 刘邦 ( 汉高祖 )( 板书) 国都 : 长安东汉成即刻间 : 公元 25 年成立者 : 刘秀 ( 板书 ) 国都 : 洛阳初中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课设计示例三教课目的知识能力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 . 领导人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3.培育用踊跃看法和踊跃剖析方法认识和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学习因果剖析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经过剖析秦始皇 , 为稳固赞同采纳的举措引入新课2.经过剖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 , 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消亡的关系 ,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感情. 态度 . 价值观1.揭穿秦的暴政 , 必定和赞誉陈胜吴广起义的开创精神及 _政的历史伟绩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民众对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教课重点难点及教课打破重点 :1. 大泽乡起义 2. 秦代的消亡难点 :1. 秦代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 2. 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教课打破秦始皇的暴政 . 秦二世的暴政是致使农民起义迸发的主要和根来源因 , 而陈胜吴广起义又是致使秦代消亡的直接原由 , 所以 , 本课的重难点有着较大的内在联系 , 要指引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 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内在联系 , 剖析因果关系 , 串连知识点, 以突出重点打破难点 .教课准备 :教师 :1. 秦末农民起义动向图课件 2. 秦暴政内容的课件学生 :1. 采集〝焚书坑儒〞的有关史料 2. 采集陈胜吴广的有关史料教课过程 :一.引入新课1.讲话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我国历第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成立, 而这个国家的即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 为了稳固统治 , 秦始皇采纳了一系列举措 , 有政治的 . 经济的 . 也有思想文化的 , 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举措却成为引起农民起义的暴政之一 . 这是为何呢 ?让我们进入今日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2.解说 :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帝王 , 其在中国历的伟绩不行抹灭 , 可是她有极其残暴 , 政治上专制专制 , 经济上横征暴殓 , 并且还有严酷的刑罚 , 而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焚书〞和〝坑儒〞 . 请学生代表解说自己采集的有关〝焚书坑儒〞的史料 .二.起义的原由1.必定学生采集的史料, 告诉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 是为了稳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 , 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 . 残害了文化 . 损坏了人材 . 此外 , 秦始皇的暴政还表此刻残忍和盘剥以及严酷的刑罚 .2.组织学生阅读 56 页有关秦始皇暴政的辅栏内容及有关图片资料 , 深入理解秦暴政 .3.指引学生认识秦始皇死后 , 胡亥夺位且昏庸残暴 , 可增补〝指鹿为马〞的成语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大泽乡起义1.叙述指引 : 秦二世的昏庸残暴 , 加快了秦的消亡 , 也是引起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由 , 而直接的原由倒是因为延迟军期 . 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 . 同学们阅读 57 页辅栏里的内容后就会知道大泽乡起义是怎么迸发的了.(在教师指引下阅读教材,认识到陈胜吴广本是秦军队中的小官, 可是因天气原因误了军期 , 无奈之下 , 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局势图的动向课件 , 解说 : 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 , 公元前 2_ 年,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 我国历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开始 .( 看课件学生认识时间地址 )3.指图剖析 , 告诉学生大泽乡起义后 , 起义师东征西战 , 获得了较大的成就 , 可是因为经验不足 , 吴广陈胜先后被害 . 陈胜吴广牺牲后 , 农民起义持续发展 , 此中以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 .四.秦代的消亡1.剖析秦末农民起义局势图, 告诉学生, 继陈胜吴广以后, 项羽和刘邦的队伍渐渐强盛 , 此中项羽率部在巨鹿剿灭秦军主力 , 这就是历的巨鹿之战 . 指引学生阅读教材辅栏里的史料 .2.率领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资料的内容 .( 明确秦代消亡的时间和标记 , 同时也理解到秦代消亡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教课设计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和结果;(3)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评价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分析;(2)陈胜、吴广起义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秦朝的暴政;(2)提问:陈胜、吴广起义是什么原因引发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回答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有哪些?4. 史料对比分析:(1)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古代起义的评价方法;(2)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评价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起义的历史意义。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线;2. 结合史料,进一步研究陈胜、吴广起义的评价问题;3. 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和过程方面较为顺利,但在评价起义的历史意义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 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2)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激发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2. 评价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地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4.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分析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陈胜、吴广起义的核心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具体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理解程度。

3. 单元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内容。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学生能够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历史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序幕,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榜样。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和经过的详细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

(2)提问:同学们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吗?他们是如何起义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2)教师提问: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史料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 请学生思考:陈胜、吴广起义对后世农民起义有何影响?如何评价他们的英勇事迹?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探讨的情况。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古代农民起义,如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等,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优质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优质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通过陈胜吴广起义,教育学生勇于反抗压迫,追求正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暴政,让学生认识到秦朝统治的黑暗,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发生埋下伏笔。

2.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秦朝统治者的暴政,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间接原因:秦始皇的暴政,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3.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攻占陈县,建立政权。

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起义军在与秦军的激战中,由于力量悬殊,最终失败。

4.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讲述陈胜、吴广起义对后世的影响:陈胜、吴广起义激励了后世人民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精神。

引导学生从陈胜、吴广起义中汲取教训,认识到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提醒学生要关注历史,以史为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思考:陈胜、吴广起义对后世有哪些启示?四、板书设计1.陈胜吴广起义2.起义背景3.起义过程4.起义影响5.历史意义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于初中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

关于初中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

关于初中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通过学习陈胜吴广起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吗?(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出陈胜吴广起义。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分组讨论,整理所学内容,准备课堂分享。

3.课堂分享(1)小组代表分享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秦朝暴政,民不聊生,陈胜、吴广等农民群众生活困苦,渴望改变现状。

(2)小组代表分享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迅速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3)小组代表分享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秦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同时,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农民起义的榜样。

4.案例分析(1)展示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起义过程。

(2)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5.小组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2)引导学生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领导者的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2)强调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教育学生传承民族精神。

四、课后作业2.思考:陈胜吴广起义对你有什么启示?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分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年级上《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二:提供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和评估方式

七年级上《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二:提供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和评估方式

七年级上《陈胜吴广起义》优质教案二:提供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和评估方式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本节课围绕《陈胜吴广起义》展开。

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要使学生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学生要掌握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同时,本教案也要求我们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和评估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和评估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阅读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资料,掌握起义的内容和进程。

(3)探索《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2、教学方法(1)导入活动。

启发学生对于起义的认识和期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组,自主探究《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多媒体讲解。

学生在小组探究后,我们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深入阐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4)课堂展示。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完成展示任务。

通过展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5)课后小测。

通过课后小测,评估学生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掌握程度,巩固学生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堂活动设计1、导入活动:小组互动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寻找一些与起义有关的线索和资料,并设计一些问题,共同探究《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起源、进程和影响。

此次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课堂展示:自由发挥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互动,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份展示材料,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教案汇总

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教案汇总

七年级历史陈胜吴广起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掌握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了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

(3)培养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2. 教学难点:(1)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暴政。

(2)提问:同学们知道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陈胜、吴广起义,看看这场起义是如何引发的。

2.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和过程。

(2)分组讨论,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秦朝的暴政、民众的苦难。

(2)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起义的发起、口号、斗争的激烈。

(3)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推翻秦朝的统治、激发后世人民的反抗精神。

4. 史料对比分析(1)展示秦朝暴政的史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秦朝的统治方式。

(2)展示其他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5. 课堂小结(1)总结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2. 思考: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是否掌握到位?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反思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发挥了合作探讨的作用?六、教学内容1. 陈胜、吴广起义的后续影响(1)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优质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陈胜吴广起义》优质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认识他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1.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及其与秦朝统治的关系。

2. 陈胜、吴广起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2. 参考资料: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秦朝的暴政。

(2)提问:同学们知道秦朝末年发生的一场著名农民起义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发动起义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认识他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思想感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陈胜、吴广起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7.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课后阅读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扩展资料,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陈胜、吴广起义与后来的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等的异同,分析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农民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陈胜吴广诛暴秦ppt 中图版

陈胜吴广诛暴秦ppt 中图版
王宁 侯有 将种 相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 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时到达。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吴 经过 广
地点: 大泽乡 人物: 陈胜 吴广
原因
❖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朝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进军路线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 建立政权
结果 失败
× 函谷关

大泽乡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县,陈胜称王→ 发展壮大→
进逼咸阳→ 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鼓舞了各地人民的反秦斗争。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的首创精 神,激励了后世人们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老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百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
姓 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生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 穷困潦倒
忍饥挨饿
相反:帝皇生活----豪奢残暴
情景2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②沉重的赋税
情景一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 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三、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沛公 2、性质:统治者(封建地主)为争夺皇位的
战争
3、结果:
三、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沛公

(七年级历史教案)伐无道,诛暴秦教案2

(七年级历史教案)伐无道,诛暴秦教案2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2七年级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1.秦的暴政播放配乐图片《秦阿旁宫》、《秦兵马俑》、《秦长城》这些建筑何其雄伟,壮观,气魄宏大。

但修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算一算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5%)由此得出结论:(1)徭役沉重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猜一猜秦的市场上有一商人他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哪一种商品销路更好?(拐杖)为什么?(2)刑法严酷。

(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3)赋税沉重。

(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

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2.陈胜、吴广起义(1)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大泽乡起义》(五名同学,一名讲述经过,两名演陈胜、吴广,两名演群众)(2)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起义进军路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二)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秦的暴政表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刘邦起义与秦朝的灭亡;楚汉战争;汉朝建立。


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和楚汉战争形势图,培养掌握历史地图的技能。

2.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学习,学到一定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分析曾经一统天下、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15年就走向了灭亡的原因,使同学们能够在开展讨论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这次起义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它的首创精神,激励了后世人们对残暴统治的反抗斗争:二、教学要点
重点: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战国七雄中,秦是笑在最后的国家,但秦是不是笑得最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 课陈胜吴广诛暴秦”(板书)
师: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妄想从他开始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他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吗?
生:不能,因为他的暴政,使秦王朝只存在短短的15 年就灭亡了。

一、秦的暴政——灭亡的根本原因(板书)
师(问):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位同学能通过阅读教材,把它概括出来?
生(归纳):①兵役、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说一说:你对秦朝的残暴统治有何感想?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教材,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其分析、表达能力)
(总结)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人民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

可见,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及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板书)
师(设问):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领导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统治的?(展示《大泽乡起义》图片)教师点拨:刚才同学看到的就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展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并指图分析。

课件闪烁起义地点“大泽乡”和“张楚政权”)
教师点拨,并板出:起义——政权——发展
(问)陈胜吴广起义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秦因其残暴的统治失去了民心,而陈胜吴广起义符合农民反抗暴秦统治的迫切愿望,他们发动的起义是一场“伐无道,诛暴秦”的正义斗争。

因此他们的起义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

师:很好!(问)陈胜吴广起义结果如何?
生: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就被镇压下去,吴广、陈胜相继被害。

师:(设问)陈胜吴广起义虽失败了,但它的爆发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呢?
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却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为后来的起义军推翻秦朝统治打下重要基础。

师:陈胜吴广牺牲之后,农民起义的烈火并没有中断,各地起义军还在继续进行斗争,其中项羽、刘邦两支起义军逐渐壮大起来并领导秦末农民战争,最终推翻秦的统治。

三、秦亡汉兴(板书)
师:大家知道秦朝灭亡的关键战役是哪一场吗?
1 、巨鹿之战(板书)
师点拨:根据刚才同学所讲,大家知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项羽是怎样做的吗?
生: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

师: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师(问):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有人认为项羽是不懂兵法;也有人认为项羽这么做实在是高。


生(最终分析):当时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得胜利。

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

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

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师(问):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巨鹿之战成为决定秦朝灭亡的关键。

师: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

秦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显赫一时的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师:下面,根据我们对秦朝兴亡的了解,请同学们对秦始皇做一番是非功过的评价。

人物评价: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呢?
生A:秦始皇是暴君!他滥施民力、欺压百姓,贪图权贵;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政才导致了他的灭亡。

生B:不对!他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修长城抵御匈奴,开凿灵渠开发南疆。

这些功业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所以他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号。

生C:但是他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生D:所以我觉得他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位暴君,总体来讲是功大于过。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但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当然,更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所以秦始皇的功绩是主要的。

师:秦朝灭亡后,战争并没有平息,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又把中国社会推入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 、楚汉战争(板书)(问)这时的楚汉之争,性质还是不是农民起义呢?
生:不是,因为项羽、刘邦已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这是一场统治者争夺帝位的战争了。

师:后来形势发生变化,刘邦反败为胜,其关键战役是“垓下之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 年建立者:刘邦(汉高祖)(板书)都城:长安
(问)楚汉之争中,开始时,楚强汉弱,项羽常胜,刘邦常败;后来刘邦却能反败为胜,为什么?
生(分析):在战争过程中,项羽刚愎自用,不尊重人才,最终失败;而刘邦注意招贤纳士,取信于民,入关之后,即颁布“约法三章”,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为了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师:西汉建立起来后,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生养息政策,使西汉出现了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局面。

但是,西汉后期,政治开始腐朽,最终走向灭亡,25 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东汉建立时间:公元25 年建立者:刘秀(板书)都城:洛阳
复习巩固: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总结):从秦因暴政而灭亡和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反败为胜,我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板书设计
第 2 课陈胜吴广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灭亡的根本原因
①兵役、徭役繁重
②赋税沉重
③刑法严酷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二、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
三、秦亡汉兴
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 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板书)
都城:长安
东汉建立时间:公元25 年
建立者:刘秀(板书)
都城:洛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