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电子技能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达到的水平要求。

只有明确了课程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其次,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规范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规范课程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结构和比重,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再次,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规范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规范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教学方法科学有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最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明确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课程质量的保障,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衡量标准。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应该明确评价标准,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评价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才能够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电子技能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能够高度重视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为推动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将前面所学过的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印制板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和电子产品检验等相对独立的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有序联系起来综合应用,重点突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熟悉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流程和方法;(2)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特点和整机综合测试的方法;(3)掌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常用元件和器件的电性能、型号规格和识别方法;了解对元器件的型号命名、符号参数、测试条件、外形尺寸等技术指标;(4)熟悉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工艺要求和装配工艺流程;(5)掌握电子电路知识和分析、计算电路参数的方法;(6)熟悉EDA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7)掌握单片机内部结构、内部存储器单元的分配、各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分布、指令系统和外部扩展的接口等知识。

2.2能力目标:2.2.1专业能力:(1)具有电子仪器、仪表的综合使用能力;(2)具有多种元件选购和综合检测能力;(3)具有不同封装元件的焊接能力;(4)具有电子电路的综合设计和仿真分析能力;(5)具有综合应用可编程技术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6)具有根据电路特点综合绘制原理图和设计PCB的能力;(7)具有整机综合测试、参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有综合管理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的能力。

2.2.2 社会能力:(1)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具有计划组织能力;(3)具有较强的责任心;(4)具有较强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意识;(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6)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7)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8)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9)具有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10)具有协调工作关系和人员关系的能力;(1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2.3 方法能力:(1)具有采用各种先进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仿真软件设计电路的过程和参数的测定;(3)掌握使用仪器或仪表测试功率放大电路指标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和创新能力;(5)熟练掌握调试技术和装配工艺等;(6)掌握一般元件的焊接技术的能力;(7)掌握Protel等软件绘制原理图的能力和PCB图设计能力;(8)掌握特殊元件焊接工艺的能力;(9)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掌握贴片元件焊接工艺的要求;(11)掌握电路升级带来的装配工艺和调试工艺的要求;(12)掌握单片机开发编程制作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2 课程定位《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研究晶体管的基础知识,以及由晶体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反馈电路、运算电路、电源电路和集成电路的特点、电路分析方法,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熟悉电子实验操作步骤,具备基本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视图能力,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电子技术的综合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学习领域的内容和分析方法是学生进行《变频器》、《单片机》、《PLC》、《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取得“中高级维修电工证”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一环。

3 课程设计思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总体思路是“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以自主研发的教学设备为平台,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为方法,引入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企业提供电子技术高技能人才”。

4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模块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将课程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掌握晶体管的内部结构、晶体管组成的各种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

(1)知识目标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晶体管;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基本集成电子电路;能够正确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晶体管基本电路进行简单功能电路的设计;能够熟练应用基本放大电路和电源电路;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210410课程设计环节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urricular Design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设计周数:1学分:1适用对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先修课程与环节:高等数学电路理论电子工艺实习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核心——信号放大,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考验我们所学知识的成果,学校安排我们这次课程设计,它是有助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将是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方面得到系统性的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把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作为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第一生产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的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方式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硬件电路的设计与焊接实现为设计方式。

由于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还没有学习EDA开发软件,因此硬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以手工画图完成。

而硬件电路的制造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材料由指导老师统一购买提供。

四、课程设计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指导学生回顾《模拟电子技术》课堂上所介绍的典型输入、输出、放大电路,回顾运算放大器的使用和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模拟电子电路,然后由指导老师检查纠正,最后焊接制造成品。

要求:1)熟悉常用电子测试仪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分立元件传统手工焊接技术;2)熟悉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功能原理,熟悉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原理;3)设计声音放大电路,并焊接制造成品。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适用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须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流程1、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确立了适应行业技术改革,紧跟前沿技术发展的思路,突出机电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企业需要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针对性同时兼顾适应性。

2二、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掌握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3)掌握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二)方法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半导体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等的使用。

(2)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使用、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及使用。

(3)掌握常见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

(三)社会能力目标(1)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掌握应知知识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自学兴趣。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相关内容。

主要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源适配器、扩音机、电池充电器、稳压电源、无线话筒、声光控开关、数字钟等所涉及的理论、实践知识。

全书共分十个项目,各项目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立项,体现了项目教学的思想。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每个项目均附有“项目实训”,对项目实训涉及的装调步骤、测试方法、元件选用等均有详细讲解,对“动手做”中的实践项目稍作改进,即可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项目1 制作手机充电器(一)相关知识知识1 晶体二极管基本知识知识2 整流元件及电路知识3 滤波元件及电路知识4 稳压元件和三端集成稳压器(二)技能目标1、会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二极管的引脚和质量优劣;2、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3、能识读并会搭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4、了解稳压器件的工作特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基于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中应用合作开发的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培养符合通信电子行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通信电子产品装接和辅助设计人员,让学生熟悉常用模拟电路的应用,使学生具备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基础》和《电子工艺实训》,后续课程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顶岗实习》等,本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模拟电子技术》是基于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始终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培养课程能力目标。

在教学上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通过单元设计、过程引导、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由企业专家和学校老师结合行业企业标准构建课程内容,将“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融入到典型模拟电路的制作、调试工作任务中,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在具体教学实施中,采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教、学、做、用”一体化,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

二、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目标1.掌握电子产品电路组成及元器件作用;2.掌握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3.会估算电子产品电路特性参数;4.能读懂电路原理图。

5.会查阅相关资料;6.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的能力;7.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较强逻辑思维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专业课程编码:C2—3开设时间:第2学期课时数:56一、课程性质《模拟电子技术》是针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电气维修与工艺员、工业信号检测与处理工、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工业信号检测与处理、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掌握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掌握放大电路等常用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直流稳压电源制作与调试、音频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集成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4个项目的实施来进行课程的学习。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电子基本技能、电路分析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

二、课程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

(5)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自我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具备基本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4)模拟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5)电路安装与焊接能力;(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8)简单电路设计能力;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电工技术与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性能,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进行模拟电子电路的搭建和测试;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电路调试与优化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 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拟电子技术概述内容: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部分: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2.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章内容: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常用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3.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七章内容: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Multisim、Protel软件的使用。

第四部分:实验与实践4. 教材章节:第八章 实验教程内容:模拟电子电路的搭建、测试与调试,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的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涵盖了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设计原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等内容,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了解新型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具备独立设计、制作和调试模拟电子电路的能力;能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创业;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方法,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包括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反馈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电源电路等。

具体内容包括电路分析、设计方法、实验操作、电路调试与测试等。

2. 要求:学生应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能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够撰写实验报告和总结报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模拟电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内容应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外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和实践,拓展知识面和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比30%。

2.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总结等,占比30%。

电路与电子技术仿真与实践课程设计

电路与电子技术仿真与实践课程设计

电路与电子技术仿真与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电路与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学科的基础,也是计算机、通信、医疗、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

传统的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仿真软件的广泛应用,在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综合使用电路设计、模拟仿真与实验验证技术,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部分:1. 电路设计部分在电路设计部分,学生需要按照教师提供的电路图,采用AD软件进行仿真、调试与优化,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符合要求。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了解电路设计原理,明确电路功能要求;•按要求完成电路设计,并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电路参数优化;•验证电路稳定性与可靠性。

2. 模拟仿真部分在模拟仿真部分,学生需要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分析,检测电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发现并解决问题。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模拟仿真电路,确定电路频率响应、电压波形、功率等参数;•分析仿真结果,发现并解决问题;•评估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 实验验证部分在实验验证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电路测试,验证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好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按照电路图完成实验搭建;•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比较;•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三、评分标准为了保证本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如下评分标准:•电路设计部分(30分):按要求完成设计,正确实现电路功能,电路参数符合要求;•模拟仿真部分(30分):模拟仿真精度高,仿真结果准确;•实验验证部分(40分):实验数据准确,结论正确,实验设计合理且完整。

四、设计意义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拓展电路与电子技术知识面,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完整版)《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与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适用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须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流程1、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确立了适应行业技术改革,紧跟前沿技术发展的思路,突出机电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企业需要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针对性同时兼顾适应性。

2二、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2)掌握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3)掌握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

(二)方法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半导体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等的使用。

(2)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使用、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及使用。

(3)掌握常见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

(三)社会能力目标(1)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掌握应知知识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自学兴趣。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相关内容。

主要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源适配器、扩音机、电池充电器、稳压电源、无线话筒、声光控开关、数字钟等所涉及的理论、实践知识。

全书共分十个项目,各项目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立项,体现了项目教学的思想。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每个项目均附有“项目实训”,对项目实训涉及的装调步骤、测试方法、元件选用等均有详细讲解,对“动手做”中的实践项目稍作改进,即可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项目1 制作手机充电器(一)相关知识知识1 晶体二极管基本知识知识2 整流元件及电路知识3 滤波元件及电路知识4 稳压元件和三端集成稳压器(二)技能目标1、会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二极管的引脚和质量优劣;2、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3、能识读并会搭建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4、了解稳压器件的工作特性。

Multisim仿真实践 课程标准(32课时)

Multisim仿真实践   课程标准(32课时)

《Multisim仿真实践》课程标准课程名称:Multisim仿真实践课程代码: 1775CC建议课时数:32 (其中实践课时数:8)学分:2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电子虚拟仿真与设计的技术课程,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系统分析等课程的重要的虚拟实践教学环节。

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能够设计和绘制各种电路,利用虚拟环境仿真各种典型电路,对于仿真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它的前修课程是《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调试》,后续课程是《技能竞赛》、《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1. 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Multisim仿真实践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涵盖了现代EDA技术的两大基础,即EDA设计工具,以及利用现代EDA技术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强、内容先进、实践性强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在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分析、检测和设计系统电路的基础,是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撑的技术课程,因此,该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应当作为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依照行业企业专家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各工作任务所需具备或培养的岗位技能,根据高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生源情况,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适应时代所需要的,掌握工业中常用的各种仪器仪表使用、典型电路分析、综合系统设计等内容,具备高职学生岗位所需要的“实务”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此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模拟电路》课程标准

《模拟电路》课程标准

《模拟电路》课程标准(108学时,6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对于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而言更是第一门最基础的电子技术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中等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电子工艺的基本知识,同时具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集成产品的识别与测试、常用功能电路的调整与测试、典型电子线路的制作与调试等方面的技能。

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设专门化方向限选课程的必修课程。

学生通过《模拟电路基础》课程学习各种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 半导体器件的原理及其最基本的应用。

因此,该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标准以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大类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电子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项目模块下的教学活动又分解设计成若干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典型电子线路为载体,按电子工艺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08学时,6学分;建议学生先选电工基础课程及计算机基础课程。

具体课题的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达成以下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元器件与常用集成产品的基本知识;(3)掌握功能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4)具有典型电子线路制作与调试的相关理论知识;(5)了解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应用性前沿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评分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评分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评分标准(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2、3题图(单管交流放大电路)1.按图接线,调节电位器RP ,使VC=左右。

输入f=1KHz的正弦波信号, 幅度以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为准。

分别测量不接负载时和负载电阻为Ω时的Vi 和V,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得出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得20分。

漏接电源、地线扣5分,其他接错一处扣3分。

能正确使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得10分。

用错一个扣3分。

调出不失真输出波形得8分,测出不接负载时的Vi 和V,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得5分,测出接负载电阻Ω时的Vi 和V,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得5分,写出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得2分。

2.按图接线。

(1)调节电位器RP ,使VC=左右。

测量静态工作时的VC、VB、VE以及其它需要的数值,计算静态工作点。

(2)负载电阻取RL=Ω,输入f=1KHz的正弦信号, 幅度以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为准。

测量Vi 和V,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得20分。

漏接电源、地线扣5分,其他接错一处扣3分。

能正确使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得10分。

用错一个扣3分。

测量并计算出静态工作点得10分,调出不失真输出波形得5分,测出Vi 和V,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得5分。

3.按图接线,调节电位器RP ,使VC=左右。

负载电阻取RL=Ω,输入f=1KHz的正弦信号, 幅度以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为准。

测量Vi 和V。

然后把RC改成2KΩ,再测量Vi和V,分别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得出RC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得20分。

漏接电源、地线扣5分,其他接错一处扣3分。

能正确使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得10分。

用错一个扣3分。

调出不失真输出波形得8分,测出Vi 和V,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得5分,测出RC改成2KΩ时的Vi 和V,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得5分,写出RC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得2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学习领域名称:电气系统规划与实施
2009年3月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电气系统规划与实施
学分及学时:6学分,94学时
适用学制:高中三年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
1.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1.1学习领域(课程)性质
《电气系统的规划与实施》主要是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识读电路图纸;能根据电气图纸进行电器线路的接线和安装;能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能熟练的使用电工的仪表和工具;能对家庭用电线路进行设计和实施;能对电气元件和材料进行报价、预算等专业能力。

并逐步培养学生交接工作、沟通协作、语言表达、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社会能力。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景是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的思路设计的。

通过该系列学习情景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际电气操作技能,还能掌握必要的电工理论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

同时还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的责任心、职业道德等综合职业素养。

1.2学习领域(课程)要求
●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能有基本的物理电学的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的微分、积分、微分方程、工程数学等知识
●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具有熟练的电路理论知识
具有电气安装、电气设备检修、调试等工程技术经验。

具有对培养目标的专业岗位研究能力。

具备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对课内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3年和维修电工高级技工证。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场地设施的要求
应有万用表、钳型电流表
1.3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资料查找、整理能力。

(2)制订计划能力。

(3)阅读电气图的能力。

(4)工艺文件理解能力。

(5)检查判断能力。

(6)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职业能力目标:
(1)常用电工仪表和工具的使用能力。

(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能力。

(3)常用低压电器和电器元件的检测能力。

(4)交直流电路的原理分析能力。

(5)简单交直流线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检修能力。

(6)一般工程预算能力。

2.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情境设计
3.1学习情境一: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与训练安全用电。

2.学习与训练触电急救方法。

3.掌握基本的电工仪表工具的使用。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2.触电急救的基本方和技巧
3.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实施设计
表2 学习情境一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教学实施设计表
四、教学材料及场地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安全用电学习材料;电工仪表使用手册;引导文;检查单;评价表五、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和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具备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自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具有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掌握安全用电的能力
掌握安全用电的学习资料
熟悉安全用电的操作规程;
熟悉触电急救处理方法;
具有熟练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六、使用的工具
常用电气灭火器;测电笔;防护用品;警示牌;触电急救工具;用电工具。

七、考核与评价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评价方式:
小组成员互评
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
3.2.2学习情境2—万用表的组装与检修的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元件的物理特性。

2.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等效原理及应用
3.了解节点电压法
4.能分析简单的(只有一个电源)直流电路
5.学习测量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的电气元件(电阻、电容、电感)
6.学会使用万用表
7.万用表的原理分析、组装、调试、检修。

二、教学具体内容
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相互关系,独立电源
2.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检测及欧姆定律
3.万用表的组装
4.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等效原理及应用
5.节点法的应用
6.检修万用表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实施设计
表4 学习情境二教学实施设计表
四、教学资(材)料场地要求
学习情境设计计划
直流电路的学习资料
电路元件
元件手册
仪表使用手册
引导文、
检查单
评价表
五、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和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和绘图的能力。

仪表使用能力
电路分析计算能力
搜集资料能力
英文阅读能力
文档制作能力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及定理定律的应用知识
掌握组织和评价能力
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理论和实际检测的能力熟悉万用表的组装过程及要求
了解万用表的原理及检修
六、考核与评价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评价方式:
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