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专题:中外关系(13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增强政治互信
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增 进政治互信,推动国际事务合 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应对挑战
加强沟通协调,妥善管控分歧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中外关 系不断向前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中外文化交流在文学、艺 术、教育、科技等领域取 得显著成果,增进了相互 了解和友谊。
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中外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高层交往频繁,国际事务 合作日益密切。
未来中外交往的趋势与挑战
趋势
未来中外交往将继续向纵深发展,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将更加紧密, 政治互信将更加牢固。
挑战
与中国的交往为西方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推动了西 方经济的繁荣。
丰富了西方的文化
中国文化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西方的文化内涵。
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进步
与中国的交往使西方更加开放和多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 2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中外交往推动了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促进 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 外的交往与冲突
目
CONTENCT
录
• 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 • 中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中外交往中的冲突与战争 • 中外交往对各自社会的影响 • 当代中外交往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01
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外交往的起源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古代中外交往的重 要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
100%
玄奘西行
唐代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促 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同时也为中 国与南亚地区的友好关系奠定了 基础。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专题:中外关系(共13页)
3.葡萄牙在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4. 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意义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清朝),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 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专题 中外关系
一、唐朝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 1.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 称为“遣唐使”。
• 3.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 卓越的贡献。
• 4.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研习佛法,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
规模 条件 目的 到达 地区
意义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海外的奇珍。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7.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格局的错落有致 ,而西 方近代 古典园 林则追 求布局 严谨与 对称, 这从一 个侧面 反映了 中西文 化存在 着差异 。
•
8.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虽然也 模仿自 然、崇 尚画意 ,却有 自己理 解,这 说明民 族间的 文化交 流与借 鉴往往 不是全 盘照搬 的。
•
9.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 今天我 们似乎 很熟悉 西方星 座,却 忽略了 中国古 代对星 空更为 深刻的 思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精品课件)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读了戚继光的诗句, 你有何感想?
旗舰 大福船
戚继光抗倭 舰队的船只
侦察敌情 的渔船
开浪船
2.读史料: 材料一:
鸳 鸯 阵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俞大猷均为名 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 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 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 知矣。
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精神。(难点)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故里的三宝亭
(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
郑和墓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 牛首山南麓 )
西洋:明代把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称作西洋
宝船:又称“西洋取宝船”,意为郑和下西洋是为皇室采办 域外的珍宝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红海沿岸
苏禄王的王妃和次
子温哈剌、三子安
都鲁留居中国守墓,
苏
今天该地温、安两
禄 王
姓,多是苏禄王的 后裔。
墓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金属货币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
榜
药物、珍珠、
葛 剌
玛瑙、宝石、
进
象牙等
麒
麟
南洋纪念郑和
图
的宝山寺
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猜猜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1405-1433 年七下西洋
非洲东海岸
刘家港
151.8米
郑和宝船
24.5米
哥伦布 旗舰
郑和宝船的舵杆 长11米,南京出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581年,XXX(XXX)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XXX,统一南北。
隋能统一全国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④XXX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隋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XXX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位置:全长2700多千米,是现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局部(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毗连五条河道(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北方的掌握)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繁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沦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1、XXX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XXX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XXX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沦亡的主要缘故原由:XXX的残暴统治。
2、手工业方面: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繁荣:长安城: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中外关系教学设计
七下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关系教学设计【课标内容】列举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清的对外关系及政策,并分析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唐朝的对外政策,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印度和唐朝和新罗的关系;(2)了解宋元海外贸易的原因及影响,理解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抗击沙俄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3)通过对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清的对外关系及政策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清的对外关系及政策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2)通过对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清的对外政策影响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对外政策的进步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唐、宋、元、清的对外政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进取的精神;(2)学习开放的对外政策和面对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清的对外关系及政策难点: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的影响【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1)问题导学探究法(2)活动探究法(3)直观演示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5)分组管理·五步导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鼎盛时期的唐代外交》导入课堂。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二、讲授新课首先检查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完成情况并作简要的点评,查缺补漏。
(一)唐朝的对外政策1.遣唐使“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三)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民族交融
【初中必刷题】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三)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民族交融1.(2024七下·期末)[2023 甘肃金昌中考]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下列能印证这一论述的史实是()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B.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00多个国家C.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唐朝有来往D.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2.(2024七下·期末)[2023广东深圳中考]唐朝政府中,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国人担任各类官职。
据统计,总数不下3000人,有一些还身居高位。
这说明唐朝()A.开放包容B.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政治腐败3.(2024七下·期末)新考向跨学科[2023 河南南阳一模]诗歌反映了鲜活的历史。
下面两首诗共同反映了()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宋]李邴《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翡翠明珠载画船,黄金腰带耳环穿。
自言家住波斯国,只种珊瑚不种田。
——[元]马祖常《绝句七首》其六A.元朝驿站遍布全国B.宋元航海技术领先世界C.宋元陆路交通发达D.宋元对外贸易十分繁荣4.(2024七下·期末)[2023山东烟台中考]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
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有利于中外友好往来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D.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5.(2024七下·期末)[2023四川成都期末]《明朝那些事儿》中写道:自1559年至1566 年,戚家军历13战,每战横扫敌军,几近全歼,最大伤亡仅69人,敌我伤亡平均比例30:1。
书中描述的是戚继光抗倭战争的()A.背景B.过程C.性质D.影响6.(2024七下·期末)[2023 湖南常德期末]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六次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在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4年)底,携同弟子到达日本。
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除了传播佛经外,他还传播了中国的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模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取科举取士的制度,引进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这个时期,朝鲜的音乐也同时传入中国。
4. 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他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文化繁荣;
(3)对外交通发达;
(4)对外政策开放。
5.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1)范围广,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领域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3)具有双向性,外国使节、留学生来唐学习,唐朝也有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
6. 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1)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使唐朝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8张PPT)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身在将门 ,受父亲教育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 正直的文武全才的军人。当时,中国的沿海常常受 到倭寇的 侵扰, 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 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 波平。”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愿 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17岁那年,他继承父亲的职 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戚继光一上任, 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 海波指得是祖国海疆。就是沿海地区的意思, 而海波不平的原因就是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 中国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形成倭患。
3、“我”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 ”有什么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 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章小结:
明朝前期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 科学技术等方面还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 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明 中后期,倭寇入侵,戚继光抗倭还能取得胜 利,说明此时中国还没到落后挨打的地步, 但是已经被迫采用战争自卫,在对外关系上 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这些都说明封建制度 下的中国已经显露出落后软弱的趋势了。总 之,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了。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明成祖怀疑惠帝逃亡海外, 想要查找他的踪迹,同时 想向外国炫耀武力,显示 中国的富强。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1.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宣扬明朝的国威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部编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 民族 对外关系
清: 乾隆平定回部 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清 末:
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在新疆设行 省,加强管辖。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大致以友好交往为主题
隋唐时期——和为一家,共同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并立,民族进一步融合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和 对 外 关 系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
朝设
荷兰 殖民者投降。1684年,清 台湾府 ,隶属于福建省。
清朝实施对外政策?原因?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借助)外夷货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 物以通有无。 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
图说历史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玄 奘 西 游 鉴 真 东 渡
郑 和 下 西 洋
郑成功收复台湾
唐朝的对外交往
鉴真东渡(玄宗时期) 典型事例一:
鉴真坐像
唐招提寺
被日本定为国宝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典型事例二: 玄奘西游(太宗时期)
长安
天竺
玄奘西游路线图
《大唐西域纪》
宋朝的对外交往
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
清朝——对外交往中断(闭关锁国政策)
中 国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和 对 外 关 系
谈一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给了你哪些启示? 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闭关锁国只会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 流。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 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我国应该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清
封 西 藏 设置驻藏大臣 设置机构 争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战 新 疆 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机构 设置台湾府 台 湾 设置机构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20XX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阶段: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XXX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刻和一具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算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展大趋势。
XXX: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2、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具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如今: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钞票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妨碍):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XXX。
)赵州桥:设计者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科举制(隋炀帝)▲▲▲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妨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④并且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要紧制度,向来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妨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有用性学咨询,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进展。
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四 对外关系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之四:对外关系篇
一、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1、隋唐实行 的对外政策。
各国称中国人为“ ” 著名的外贸城市
2、对外关系一览表
二、宋朝:对外交流频繁,海外贸易兴盛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 ;中国商船踪迹:
2、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元朝:中外交往频繁
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时来华,写成 ,描述了 的繁华景象。
四、明朝:友好交流与冲突
1、友好交流:郑和下西洋
前提:
目的: 时间:
规模: 起点和最远至点:
地位 意义 成功的原因: 页导入框、94页地图、95页黑体字和插图、
2、对外冲突:
(1)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指抗倭中心:
胜利原因:①②
③④
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
精神:
(2)年,攫取了我国广州澳门的居住权,但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
五、清朝:抗击外来侵略与“闭关锁国”
(一)抗击外来侵略
含义:推行“”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原因:①
②
③
表现:①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
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个港口,但有严格限制
③后只开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①积极
②消极
▲结合以上内容,思考由不同的对外政策产生的不同结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发?。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3课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下历史(1-13课)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统一全国。
原因:①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大运河:概况: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地位:全长2700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3.科举制创立:隋文帝开始用考试作用: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约1300年。
4. 隋朝灭亡的原因618年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2.1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名臣:镜子)2)措施:政治: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军事:(第3课)3)贡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女皇武则天(唐朝最鼎盛时期)12)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安史之乱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以沉重的打击。
2)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3五代十国的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 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第6课北宋的政治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建立措施:军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领定期换防中央(相权)地方2、重文轻武政策:目的:措施: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巩固提高 3.回顾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发展历程,英国学者李约瑟在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到:“从3世纪到13世纪,中 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 了。”下列选项属于北宋时期的杰出成就是( D ) A.转轮排字盘 B.司南 C.雕版印刷 术 D.活字印刷术
发明(唐朝)一应用(唐末)---传播 (13世纪到阿拉伯-----14世纪到欧洲)
二、指南针、 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应用: 传播:
2.火药 三、发达的中 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及驿站制度
2.海上丝绸之路
巩固提高 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B)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2.下列叙述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是 ( A ) A.元朝军队用火炮攻打临安城 B.东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记》 C.鉴真东渡日本时船上带有指南针 D.唐太宗阅读《资治通鉴》寻求治国方略
探究五 火药
火 药 的 诞 生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 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 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探究五 火药
1.发明时间: 2.应用:
唐朝
唐朝末年,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突火枪
元代铜火铳
探究五 火药
3.传播 ①13世纪: ②14世纪初: 4.影响 阿拉伯地区 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二、陆上丝绸之路 目的: 状况: 驿站: 路线: 影响: 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 鸡鸣驿
宋朝驿站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 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课件)
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 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在指南针应用之前,我们怎样识别方向?
北斗星
太阳
大树
司南 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 成指南工具,叫做“司南”
指南针 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 指南工具
相关史实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 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比欧洲早四百年)
毕升
北宋陶活字版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情况
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费时、费力、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
材料展示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 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 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想一想: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什么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北美洲) 郑和下西洋
指南针应用于 航海,大大促进了 世界远洋航海技术 的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 和世界地理大发现 提供了条件。
2.火 药
火药的演变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关于外交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关于外交的知识点外交是指各国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在七年级历史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以下是关于外交的几个基本知识点:一、外交的种类外交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正式外交:也称官方外交,是指各国政府之间的正式交往。
包括大使馆、领事馆、使领馆等官方机构的互动。
2.非正式外交:也称私人外交,是指私人或民间团体之间的交往。
例如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
3.公共外交:也称舆论外交,是指各国政府之间通过媒体、文化、教育等手段宣传自己的形象、利益和政策。
4.秘密外交:也称隐蔽外交,是指各国政府之间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交往,包括情报活动、间谍行为等。
二、外交的基本原则外交的基本原则是各国政府之间遵循的准则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等原则:各国政府在外交关系中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惠原则:各国政府之间应该互相给予对等的待遇,避免一方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3.非干涉原则:各国政府应该尊重彼此的内政和社会制度,不干涉对方内政事务。
4.和平共处原则:各国政府应该和平相处,避免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和冲突。
三、外交的实践外交作为国家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践中,外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签订条约:各国政府通过签订条约来规范彼此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权利义务。
2.交换大使:各国政府派遣大使互相调派,以加强外交关系和沟通。
3.参加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之间参加国际组织,通过国际平台协商解决争端和加强合作。
4.展开经贸合作:各国政府之间通过经贸合作来促进互利共赢,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总之,外交是各国政府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外交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理解,促进国际和平稳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之中外的交
往与冲突
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川教版初一历史第九章知识点之建筑奇观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第八章知识点:《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葡萄牙在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4. 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意义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清朝),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 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4.田家炳先生从他的亲身经历中,深 感祖国 实现四 个现代 化,首 先要有 文化知 识,因 为知识 是开拓 事业的 指路明 灯,正 如前人 所言: “太阳 给世界 带来光 明,知 识给人 类增长 财富。 ”人们 要掌握 知识离 不开学 校的培 养,所 以他的 捐资很 大部分 放在兴 学育才 上,做 了四件 善事。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四、清朝:1.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
1、背景: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2 、 反 击 : 1685 和 1686 年 , _康___熙__ 皇 帝 命 令 清 军 在 __雅__克__萨__两次大败俄军,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 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专题 中外关系
一、唐朝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 1.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 称为“遣唐使”。
• 3.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 卓越的贡献。
• 4.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研习佛法,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
3、签约:_1_6_8_9_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 约《_尼__布__楚__条__约__》。
黑
龙 江
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___龙__江__和乌___苏__里__江__流域 包括_库___页__岛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闭关锁国政策
1.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 交流。2.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 原因 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 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史的发展进程。
五、启示:
• ①闭关锁国是国家落后; • ②对外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 • ③要顺应时代潮流,走改革开放之路。
•
1.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 味着这 个人可 能处在 一种特 殊的状 态。事 实上, 如果一 个人从 来不用 手机, 他发现 不了手 机的意 义和功 能,但 是,一 旦他使 用了手 机,他 会发现 ,没有 手机是 一件难 以想象 的事情 。
•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 加以管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 (4)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 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三、明朝:
• 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 • 交往:郑和下西洋 • 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1.郑和下西洋(明成祖在位时)
•
7.圣诗的溯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 文化的 范畴。 俗诗的 根则在 于世俗 文化, 尤其是 民间的 文化。 随着从 原始到 文明的 演进, 许多本 作为宗 教信仰 对象的 圣诗逐 渐向世 俗化方 向转变 ,也就 是从固 定于仪 式场合 演唱的 歌诗向 非信仰 的、文 学性的 说唱诗 转变。
•
8.有时,面对芸芸众生的世界,我常 为那些 美好的 生命和 思想, 浅吟低 唱、瑟 瑟和弦 地奉上 一曲; 而身临 那丑陋 的人生 和污浊 的灵魂 ,我只 能进行 一种自 我的人 生挣扎 和灵魂 的清洗 。
•
5.俗诗是相对圣诗而言的,泛指一切 与宗教 信仰并 无直接 关联的 民间歌 谣、韵 语唱词 等。俗 诗的起 从理论 上讲, 当与圣 诗不相 上下, 同样以 人类语 言能力 的发生 为前提 。
•
6.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 和形式 却各具 特色, 相互之 间既有 影响作 用,又 明显地 属于不 同的思 维和文 化的产 物。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
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 且开创了西太平洋河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 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民族英雄)
原因 明朝中期,中国沿海的“倭患”严重。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消 事迹 灭了福建、广东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实施
只开放广州,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
外贸易。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
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
影响
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 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
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
规模 条件 目的 到达 地区
意义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海外的奇珍。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2.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 状态。 社会越 是被手 机所充 斥,手 机越是 能够发 挥自己 的潜能 。这从 另一个 方面要 求了手 机的普 及化。 事实是 ,手机 确实越 来越普 及了。
•
3.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 功能, 它将书 信和电 话融为 一体, 而且更 为便捷 。不过 ,同书 信姗姗 来迟相 比,手 机将等 待的美 好期望 一扫而 空。等 待和期 盼趋于 消失。 手机在 扫荡了 书信的 同时, 也扫荡 了书信 的特有 抒情, 扫荡了 埋伏在 书信中 的品味 和生活 风格。
2、元朝对外贸易 (1)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 和地区达140多个。
思考:1.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
•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 远洋航行。
重大贡献,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珍贵文献。(贞观初年)
• 5.鉴真玄奘精神: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二、宋朝、元朝
1、宋朝海外贸易: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外贸范围:近至朝鲜、日本 ,东南亚、印度、远达阿 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海 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