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并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本课还引导学生思考水溶解物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还不够细致,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水溶解物质的概念和原理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一些物质。
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水溶解物质的过程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难点:水溶解物质的过程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水溶解物质的过程。
2.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实验物质(如食盐、糖、面粉等)。
2.课件: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出本课的主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物质(如食盐、糖、面粉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质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实验一:食盐溶解实验实验二:糖溶解实验实验三:面粉溶解实验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水溶解物质的特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的第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的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验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究,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简单的理解和解释。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指导。
学生对于水的特性和溶解现象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的现象。
2.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溶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
3.生活实例法: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食盐、糖、沙子、植物油等。
2.实验器材:烧杯、杯子、勺子、滤纸、滴管等。
3.课件:实验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将食盐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多个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糖在水中的溶解、沙子在水中的过滤、植物油在水中的漂浮等。
通过这些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水能够溶解一些物质的现象。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
盐、水1、取一平匙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2、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怎样来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呢?态实验得到结论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做实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填写观察记录后面的沙子面粉作比较。
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如食盐等)可以溶解在水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继而得出结论。
观察、描述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小勺、玻璃棒、沙子、水1、观察没放入水中的沙子是什么样。
2、取一平匙沙子,放在烧杯的水中观察。
3、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
4、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沙粒等)不填写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做面粉是否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让学生掌握面粉在水中溶解情况。
能溶解在水中。
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相同吗?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想一想面粉在水中溶解吗?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观察面粉的变化。
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把它放置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做实验.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学会.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掌握过滤方法。
让学生掌握过滤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填写观察记录观察结论是什么呢?观察结论: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
如何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2.比较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那么怎样来判断它们是否溶解于水中了呢?采用过滤法过滤需要哪些仪器呢?滤纸、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仔细观察过滤前后烧杯中的水和滤纸的变化,记录下来。
通过过滤实验得到的结论。
学习溶液的特点。
掌握食盐、沙、面粉过滤前后烧杯中的水和滤纸的变化掌握溶液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做过滤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
小学科学(四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三篇
小学科学四年级《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精选三篇教案篇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观察并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难点是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配置好的糖水和盐水。
2.烧杯及半杯清水、食盐、沙子、玻璃棒、面粉。
3.过滤装置(方座支架、大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烧杯)。
分组准备:1.大烧杯2个、食盐、淘洗干净的沙子(用纸包好)玻璃棒1根2.方座支架(调好高度)、大烧杯1个、玻璃棒1根、滤纸1张、漏斗1个、小烧杯1个。
3.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器材,和大家一块儿研究科学。
老师要送给大家几个字(多媒体呈现:仔细观察精确描述),知道它的意思吗?(二)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两杯透明液体,糖水和盐水)师;你们猜它们会是什么?生:两杯清水师:谁愿意来尝尝,大家放心绝对安全卫生。
(两名学生上台品尝,并说说它们的特点和不同)生:一杯水甜,一杯水咸师:水怎么变甜和咸的呢?(请学生猜猜理由)生:里面放了盐和糖师:那为什么看不见盐和糖呢?生:化了,溶解了,盐和糖在水中化了,也就是盐和糖在水中溶解了(多媒体呈现:“溶解”,并板书)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溶解”(多媒体呈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吗?)(三)观察、描述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1、导入并观察实验器材师: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食盐和沙子,你觉得把它们放在水中是怎么样子的?(板书:食盐和沙子)(学生猜测)2、师:那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吧。
四年级科学教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全国一等奖)
三、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深入探究。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面粉,它能不能溶解在水里呢?你们猜猜看。
思考、猜测
(能、不能)
2、面粉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看法,如何才能验证自己的看法呢?
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面粉。我们先把面粉倒入水中,观察一下有什么变化,然后搅拌一下再看看,我们还可以把烧杯举起来,对着光观察。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有更多的发现。(老师巡视指导)
(食盐颗粒慢慢变小,逐渐消失,看不见了)
(能看见)
(沙子的颗粒大小不变化,沉在水底)
(没有)
4、小结:(指板书)食盐在水中看不见了,也没有沉淀出现,食盐在水中是溶解的,那沙呢?
原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补充板书)
回顾实验现象,思考回答。
(在水中能看见颗粒,有沉淀出现,是不溶解。)
判断物质在水中溶解还是不溶解,可以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
课题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课时
1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的第一课,本课着重于对溶解现象的观察,能够判断某种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本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杯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变成微粒,没有沉淀。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把已经混合在一起的面粉和水分离呢?
学生猜测
2、今天老师就推荐一种分离装置:出示简易过滤装置(由滤纸和杯子组成)
教师演示:用勺子取一勺子液体倒入简易过滤装置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学生观察
3、用勺子取桌子上三个烧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在相应的简易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观察滤纸和过滤后的液体
小学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3、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4、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5、质疑:面粉到底能不能溶解于水中?
四、实验探究四:过滤实验。
1、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2、教操作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学生观察滤纸,并汇报观察结果。
五:课堂小结:
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
六、课堂延伸:
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怎样将溶解了的物质(如: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板书
设计
作业
布置
教学
反思
教学难点:①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②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
教学
资源
多媒体
学情
分析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本课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学习使用过滤方法,并期望通过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我们将引导学生围绕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溶解的基本概念。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水能溶解许多物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溶解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学生对于溶解的微观过程和溶解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溶解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盐、糖、胡椒粉、碘酒、酒精等。
2.实验器材:烧杯、杯子、勺子、滴管、搅拌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质分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1:将盐、糖、胡椒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现象。
实验2:将碘酒和酒精分别滴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现象,尝试解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水以外的其他溶剂是否能溶解这些物质?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溶解的基本概念。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质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化一些物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水能溶化一些物质)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课。
学生对于“溶化〞的原始想法就是“看不见、化了〞等等。
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将观察和实验作为科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贯穿全课,来矫正学生原有的对“溶化〞不精确的理解。
把食盐、面粉、沙子做比拟,用过滤、沉淀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支架,通过不同侧面、多角度搜集到更多的溶化事实,来使学生对“溶化〞这一概念的理解逐渐清楚和丰富,从“看不见〞到“不能被过滤、沉淀〞,这期间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矛盾冲突,有意义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展开。
在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时,教师要重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重视搜集客观事实的态度和能力,分辩客观事实和自己的推测,不人云亦云,尊重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的态度。
学情分析四年级共有学生61人,。
本班学生的年龄大局部在10岁左右,来自偏远的村庄,还有几个是从外地回来的,他们的学校习惯和根底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胆子大,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
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局部学生生动、灵巧,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
但是也有少数个别学生喜欢欺负别人,屡教不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化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化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化了的物质从水中别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化和不溶化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别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感情、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化与不溶化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化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标准利用溶化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化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拟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反思(水能溶化一些物质)是四年级科学上的第二局部溶化的开篇,溶化看似比拟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化的概念也并不简单。
第1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为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后续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二、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要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教科书上又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能否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同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技能,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针对我校四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2、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本课,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并期望通过过滤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教科版科学四上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作为一种溶剂,能够溶解很多物质,从而引出溶液的概念。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溶液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溶解的过程和溶液的特点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作为一种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难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解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各种固体物质(如盐、糖、面粉等)、玻璃棒、烧杯、量筒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溶液图片,如盐水、糖水、饮料等,引导学生关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水作为一种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
如将盐、糖、面粉等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如温度变化、溶液颜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总结溶解的过程和溶液的特点,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能溶解这么多物质?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水,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溶剂?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和掌握其他溶剂的性质和应用。
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为了让小学生们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店铺整理了小学科学课堂教案《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教学目标: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4.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3个盛有水的烧杯、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教师准备:3个过滤装置,3张滤纸教学过程:《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白糖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白糖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白糖在水中溶化了。
师:恩,真棒!那除了溶化,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呢?生:溶解师: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板书:溶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在溶解边上添上余下的几个词)(若生答不到溶解,由师得出,科学研究中为了不发生混乱,我们把这种现象统一称为“溶解”)师:你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呢?【板书设计】能:盐,味精……溶解不:石头,沙子……?:面粉……融化冰,巧克力,蜡烛(若学生答到冰,师反问一句:真的溶解吗?其他生会说:是溶化。
师问:融化与溶解是同一回事情吗?生答:不同。
师问:区别在哪里?生:融化需要热量的,在火中的,溶解要在水中的。
)师:解释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若生答到面粉时,师问一句,真的溶解吗?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看到…有其他生会说不溶解。
师:好的,现在出现分歧了,由说面粉溶解的,有说面粉不溶解的,看来大家对溶解还只是一知半解。
你想不想把它弄明白?生:想。
师:好的,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就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老师还有个问题,你观察过溶解到底是怎么的一个过程吗?生:会变小变没,白糖在嘴里化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实验记录单)-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理解溶解特征中的“不能自行沉降和过滤不能分离出颗粒物”这两个特征。
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比较并描述食盐与沙子在水中的不同状态;活动二,观察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初步判断面粉是否溶解于水,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分别过滤盐水、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对比观察,排除疑问,理解“溶解”概念。
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学习过滤实验的技能,也为后面研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等知识提供铺垫。
教材中介绍了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要求,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可改用简易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把沙放进水里就不会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他们对溶解的认识停留在“一种物质跑到了水中看不见了”,学生对于“肉眼看不见”、“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等溶解的特征缺乏认识,也不能科学描述,不会准确判断物质在液体中是否溶解。
所以本课教学就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提升。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期望通过过滤实验加深学生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等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2.使用简易过滤装置分离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比较活动中,体验研究溶解与不能溶解现象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教学难点】比较并描述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判断面粉在水里是否溶解。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溶解现象。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体验研究溶解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试验。
教学程序:1,一, 问题导入师出示沙和食盐, 问:这两种颗粒状的物质在水中, 如果不停的搅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试描述生活中所见现象。
2,分组仔细观察现象, 并比较结果, 抓住两者的显著不同: 看见颗粒和看不见颗粒。
类似这两种现象的, 你还见过吗?二, 探究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 用你们的经验判断:面粉在水中溶解吗?孩子根据经验描述并判断, 并记下自己的判断。
2, 真实的情况怎样的呢?让我们仔细观察后再来判断。
分组试验: 第一步:先不搅拌, 观察;第二步: 连续搅拌, 观察。
3,面粉在水中的情形, 最后看起来像谁?4,3, 孩子操作并观察。
5,孩子描述现象并作判断。
(看起来像食盐一样溶解了)观察杯底, 发现沉淀面粉。
引发讨论: 这一现象看起来像谁?怎么判断呢?孩子表达各自的认识。
6,现在陷入了两难判断中。
7,继续寻找证据: 溶解了的食盐颗粒和没有溶解的沙粒还能从水中过滤分离出来吗?过滤面粉液, 看看结果更像谁?7, 介绍过滤方法, 孩子分组操作。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静置。
观察这一过程中它们的变化, 比较它们的相同合不同, 记录研究的情况。
2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自学评价单教师寄语: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精彩与智慧!设计人:四年级科学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我先学】谈谈你自学后的收获与疑问。
收获:疑问: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组长评价:《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合学评价单教师寄语:大家的智慧更显智慧!设计人:四年级科学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合学目标】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我们一起学】准备材料:1个透明的玻璃杯、盛有水的水槽、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1根筷子、1根搅拌棒、3张滤纸、1个漏斗、3个烧杯、1个方座支架。
面粉在水中的情况与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情况一样吗?把你观察到的想象记录下来。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展学评价单教师寄语: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精彩与智慧!设计人:四年级科学备课组班级:____组名:____姓名:____时间:【展学目标】.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我们来展示】一、填一填1.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一种方法是。
2.过滤时,漏斗颈的低端要烧杯的,使液体沿着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于滤纸的边缘。
二、辨一辨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2.把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过滤。
()3.过滤的仪器有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等。
(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
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
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