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讲义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问题 1.阅读以上实例,确定形成这些现象的气压带或风带。 提示:从纬度位置角度分析。
2.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 提示: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地区都位于北纬30°附近,两地的自然景观是否 一样?为什么?
提示: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角度进行思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本节是对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应用,主要内容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过程及其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学习时需重点掌握以 下内容: 1.低、中、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过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季节移动;3.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
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 ✕ )
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不同,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盛 行西北风。
4.冬季亚欧大陆上出现的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 ( ✕ ) 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 √ ) 6.北半球所有气压带都呈块状分布。 ( ✕ ) 北半球的气压带并不都呈块状分布,在冬季成块状分布的是副极地低压带,而在 夏季呈块状分布的是副热带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 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 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西伯利亚高压(也称亚洲高压)多生成于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冬季位于西伯利 亚、蒙古地区,是大范围的高压中心,也是典型的大陆气团。西伯利亚高压是北 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 区,使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加寒冷。 西伯利亚高压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入侵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 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我国南海地区;春季 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PPT课件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PPT课件

•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自什么? 太阳辐射 • 什么是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有何作用?
一、大气环流及其意义:
1、定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 常称为大气环流。
2、意义:
(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 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2)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 。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富 ,原因是___________ 。 (2)一般的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 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 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例3】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副热带高气压带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 么 C 气 流 与 D 气 流 相 遇 后 向 上 爬 升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的D气流, 被迫抬升 解析:C气流来自暖热的30° S低空,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 至60° S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假设地表均一且地球不自转、太阳 直射赤道
请观察分析:
冷热不均会形成 热力环流,赤道 和极地之间冷热 不均,会形成类 似的热力环流吗?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 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 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 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 理想环流.swf 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 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 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 量交换。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②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 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2. 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夏季海陆温度、气压形势出现较大差异,这就造成海陆分布 形势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发生变化。下面两图反映了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 中心对气压带的[4] 切割 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并且以 [1] 赤道 为轴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如下图所示: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
成因和类型
极地
南北纬90° [2] 热力 ⁠原因。终年寒冷,气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目录
Contents
01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 移动
02
考点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 带的影响
03 热点帮 关注热点 迁移应用
04 读图帮 掌握技巧 快速读图
05 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 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1)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1] 快 ,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海洋气温相对较

高,气流上升,形成[2] 低压中心 。 ⁠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活动
目 录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练习
1.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D)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夜晚稍高 夜晚气温较阴天夜晚稍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减弱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减弱
三个作用力的比较
作用力 水平气 压梯度 力 地转偏 向力 方向 由高压指 向低压 大小 取决于 气压梯 度 影响 大气运动的直接 原因;风向, 原因;风向,风 速的最主要影响 因素 风向 一个力作用时, 一个力作用时, 风向垂直于等压 线,从高压指向 低压
摩擦力
目 录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风速 地转偏向力 方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变 方向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不变
地转偏 与运动方向垂 与纬度, 与纬度, 向力 直,北半球指 风速等因 向右侧, 向右侧,南半 素有关 球指向左侧 摩擦力 与运动方 向相反 近地面 较大, 较大, 高空小
影响风向, 影响风向, 风速

受两个力的作用) 2、高空的风 (受两个力的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力和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力和风向
"马纬度"的秘密所在 马纬度"
这是由于地球各地区受到的光热不同造成的. 这是由于地球各地区受到的光热不同造成的.在终年 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这样, 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这样,在赤道上空 积聚的空气就会越来越多,形成高气压, 积聚的空气就会越来越多,形成高气压,于是向南北两个 方向分流.在赤道上空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 方向分流.在赤道上空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 北半球南风偏右,南半球北风偏左. 北半球南风偏右,南半球北风偏左.当空气运行到南北纬 30度附近的高空时 因受阻而不能继续前进, 度附近的高空时, 30度附近的高空时,因受阻而不能继续前进,于是产生下 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 这里( 北纬30度低空)空气下沉,干燥,缺云少雨, 30度低空 这里(南,北纬30度低空)空气下沉,干燥,缺云少雨,加 上又无水平方向运动的空气,所以形成了无风带,影响了 上又无水平方向运动的空气,所以形成了无风带, 船舶航行(在陆地,夏天,大陆东侧北纬30 30度附近地面则会 船舶航行(在陆地,夏天,大陆东侧北纬30度附近地面则会 形成旷日持久的高温晴热,热浪死人的局面) 形成旷日持久的高温晴热,热浪死人的局面).这就是 马纬度"无风的秘密所在. "马纬度"无风的秘密所在.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教案讲义: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教案讲义: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版)

大气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1.好望角危险的“杀人浪”“杀人浪”的具体成因,至今不明。

就波浪本身而言,在某一时刻会发生剧烈的能量聚焦,中心波从相邻波中吸收能量,促使自身急速膨胀。

此外,最初的波浪可能具有恒定的波长和频率,受到风力或阻力的影响,波长和传播速度发生改变,长波速度更快,赶上短波后,两个波峰相互融合,整合成一个大波。

好望角地处南纬35°附近,属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毗邻着西风带,因此无论冬夏都在刮猛烈的西风,而西风带上的西风力量十分强大,经常会出现十一级左右的大风,在海面上形成猛烈的风暴,因此这里的西风带被西方形象地称之为“咆哮的西风带”。

有句俗语叫海上无风三尺浪,意思就是即使天气很好,大海的海面也不会很平静。

而在好望角,令人恐怖的大风吹动海面,让海水获得运动的力量,风暴激起了巨大的海浪,威胁着经过好望角的船只的安全。

除了西风带,大西洋南下的低压也不容小觑。

这些低压中心气压达到964hPa,威力相当于北半球台风前期的水平。

低压受高压或更强低压的阻隔,速度时快时慢,行径飘忽不定。

实质上,停留在当地的低气压有3至7个之多,组成低气压集群。

它们之间时常合并或叠加,形成更强的低气压。

个别低压能够覆盖南极至南非南部沿海地区。

杀人浪还和洋流有联系。

南非开普敦大学J·K·马洛里教授研究发现,每次造成船难的巨浪都是从西南而来,受难船只则向西南航行,因此船只遭到巨浪的迎面痛击。

此外,源自印度洋的阿古拉斯洋流沿南部非洲东南海岸行进,这股洋流每秒流量8000万吨,每秒流速1至2米,是世界流动最快的洋流之一。

洋流方向和船只方向一致,和巨浪方向相反,洋流和巨浪产生叠加效应,对船只造成灾难性破坏。

复杂凶残的波浪,严重威胁了穿越好望角船只的航行安全。

2.世界“雨极”雨极位于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距离孟加拉湾约300千米处,是一个地势较低的洼地,在雨季时,河水溃决,这里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片湖泽。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课件高二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6)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温度低→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1.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1000 1005
气压梯度
1010(hpa)
➢ 2.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 3.形成风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二、风的受力状况及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A
理想状态风
• Ledil state wind ……
B
高空的风
• High wind ……
C
近地面风
• Near surface wind ……
理想风: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B
(hPa)
1010
1020
1030 A
①地表性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影响因素: 结 果: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热力因素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单圈环流
G
D 赤道
D
北极
G
D 赤道 G
南极
单圈环流
合作探究六 :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绘制单圈环流示意图
?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 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 不是均匀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东北风5级
风频玫瑰图 风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 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 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 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 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 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 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 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高中地理-2.1.4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2.1.4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④③ ② ⑦



⑤ 东北信风带 ⑥ 盛行西风带 ⑦ 极地东风带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实际 上,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次年春分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问:“马纬度”是怎么形成的?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 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 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 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 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地表各地在各气压带风带的控制下,气流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性质。一是风带中气流 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的垂直运动,性质如下:
名称 赤低 副高 副极低 极高 信风
西风
东风
方向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高纬-低纬 低纬—高纬 高纬—低纬
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北半球
① 赤道低气压带 ② 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 极地高气压带
2.1-4 大气环流 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二、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三、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海陆间、山谷间,城郊的热力环流
局地环流
二、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假设情景一:
只考虑:高低纬间的热量差 ①假设地表均一 ②假设地球不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干湿状况

课件17: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课件17:2.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30°N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赤道低气压带)
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
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
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
被迫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4、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90°
60°
30°

30°
60°
90°
极地高压带
春分日-夏至日
移动规律
夏至日-秋分日
90°
60°
30°

30°
60°
90°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夏至日-秋分日
秋分日-冬至日
90°
移动规律
秋分日-冬至日
冬至日-春分日
90°
移动规律





西

极 地 东 风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① 气压带形成原因:热力成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动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小诀窍: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
② 高压低压相间分布, 且南北对称
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
地表是均匀的、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再考虑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赤道低气压带往南移动了
副热带高气压带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谢谢观看!
A
3.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后完成下题。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目的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地理 学习打下基础。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
气压带
指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形成的气压高低不同的区域,如赤道低气压带、副热 带高气压带等。
风带
指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盛行的风向不同的区域,如信风带、西风带等。
课件内容与结构
降水季节性变化
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也会发生 季节性变化,如热带草原气候的干湿季转换、地 中海气候的冬雨夏干等。
气候类型季节性变化
在某些地区,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导致气候类型也发生季节性变化,如季风气候区 的夏季风和冬季风转换。
季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
人类根据季节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如播种、收割等,以适应气候变化和保证 农作物生长。
季节变化对交通运输也有一定影响,如冬 季雪灾、夏季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影响交通 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能源利用
旅游业
人类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能源利用方式, 如夏季利用太阳能、冬季利用地热能等可 再生能源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季节变化对旅游业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季节 的景观和气候条件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前来 旅游观光。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汇报人:XX 20XX-02-03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 •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 • 气压带和风带的实际应用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地理学的发展,对气压带和 风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在全 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

高中地理课件-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课件-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赤道低压带(热力原因)
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 降低,这样赤道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二)三圈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北流的一支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 近高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地面 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北纬90度
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 北风——极地东风带
北纬60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二)三圈环流的形成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二)三圈环流的形成 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每个气压带约占10个纬度, 每个风带约占20个纬度
2.成因:
30°N
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

垂直方向:赤道地区:上升气流
30°S
两极地区:下沉气流
60°S
水平方向:北半球:北风
90°S
南半球:南风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二)三圈环流
1.形成条件(假设): a.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 b.地球自传(产生地转偏向力) c.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素养目标】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从要素、时空综合角度,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和季风形成的影 响。 2.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3.区域认知:结合自己生活的地区,说明冬夏季风向、风力大小的差异。 4.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2气压带和风带

2-2气压带和风带
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环流
低压
高压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前提下,引起大气运 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因此在赤道和极地之间 存在热力环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P33
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P33
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2)想想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2)不能。因为在水平气压梯 度力作用下,从赤道出发的气 流一开始运动,就受到地转偏 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发生偏 转,无法直接到达极地。
(1)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 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1)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 使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地面 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所以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 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0°--30°NS 低纬信风带 副高流向赤道低压 东北风 东南风
30°--60°NS 中纬西风带 副高流向副极地低压 西南风 西北风
60°--90°NS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流向副极地低压 东北风 东南风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6.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大气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030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大,风速越大
结论: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 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地 球 自 转
地 转 偏 向 力
极地高气压带
90情Leabharlann 二:太阳辐射+ 地转偏向力

。 。
动力 因素 热力 因素 动力 因素
热力 因素
气体上升,遇冷凝结容易形成降水,气 候湿润。气体下沉遇热,难形成降水, 气候干旱
极地高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东 行 北 西 信 风 风 带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盛 行 南 西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风 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气压带
情景三:
太阳辐射+地转偏向力
+ 直射点的移动

情景三结论:
气压带风带随着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而移动, 夏 北半球而言, 季位置偏北, 冬季位置偏南。
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黄赤 交角 的存在,导致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2)此时A、B、C、D中;气压较低的是 A 、 两点;气压较高的是 B 、 D 两点。 C
小结: 大 气 的 水 平 运 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理想状态下)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中)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 (近地面)
情景一:
全球范围内只考虑 太阳辐射 在 高低纬之间的分布不均导致的冷热 差异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1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1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现实中存在这样的风吗?
新课讲授
1.你是怎么理解气压梯度概念的?将学习心得6 10 10.6(单位:米)
我对气压梯度的认
识较为模糊,难以 A
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你有好办法吗?
BC B
DE D
F F
我用绘示意图来理解 抽象概念。将等高线 看作等压线,阶梯坡 度好比气压梯度。
作者编号:39002
当堂检测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1月浙江卷)
8.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 D
A.a 作者编号:39002
B.b C.c
D.d
的切线,做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高空或近地面;
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
30°~45°夹角的风向(近地面),或画出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向(高空)。 作者编号:39002
新课讲授 核心探究
1.[地理实践力]作图(北半球):在图1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图2中画出水平气压梯 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5)地势起伏大小:①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②山谷口,产生狭管效应, 风力大;③地形(河谷)延伸风向与盛行风方向基本一致,风力大。
作者编号:39002
课堂总结
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越密集,水 由高压指向低压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 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答案
作者编号:39002
新课讲授 2.[地理实践力]下图为某一时刻某地的等压线分布图。在图中作出丙地(南半球)的水平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 答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知识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假设地球外 表是均匀的,那么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 圈闭合环流,北半球的热力环流分布情 况如右图所示。
2.地球自转使其偏 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假设地球外表是均匀的,大气在气压梯度 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全球性三圈环流,如以下图 (以北半球为例)。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1-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1.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及意义。 2.记住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3.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知识点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知识点
【例题】 以下图为“某日北半球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名称
赤道低 气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极地高 气压带
信风带
西风带
东风带
气流运 动方向ຫໍສະໝຸດ 上升下沉上升下沉
高纬 低纬 高纬 →低纬 →高纬 →低纬
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

2.学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掌握判断分析风向及风力的方法。

3.在示意图中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4.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重难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不断地运动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均匀的地球表面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2)植树造林可有效减弱风速。

()(3)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

()(4)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

()(5)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提示】(1)×地面受热不均,产生水平气压差异,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2)√植树造林可增大地面摩擦力,使风力减弱。

(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4)×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的具体表现。

(5)×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不同,北半球的西风带的盛行风是西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的盛行风是西北风。

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理论上讲,高空风电项目效益要显著高于低空风电项目。

美国环境和气候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来自高空急流的风所生成的能量是全球所需能量的100多倍。

请按以下三种情况,描述风向的特点并以北半球为例画出示意图。

(1)受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____。

(3)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风向垂直于等压线(2)风向平行于等压线(3)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归纳总结]__形成风的作用力与风向受力不同,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不同,现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的关系。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1.A 2.C 3.D[第1题,此图为北半球某地,且P M>P N,则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M指向N,风向右偏。

该地如果位于高空,则O点的风向应向右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即图中⑦箭头所示;若该地位于近地面,则O点的风向与等压线呈斜交的关系,且向右偏转,即图中⑥箭头所示。

第2题,若此图为高空的等高面,且P M>P N,风向必须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南半球则O点的风向应为箭头③所示;若位于北半球,风向则如箭头⑦所示。

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

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

](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单圈环流?(2)请动手绘图、填图:①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②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③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3)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极锋是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____移动。

【提示】(1)实际上高空风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外,还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30°纬度附近偏转成平行于等压线的西风,从而不能继续向两极移动。

(2)①②③如图。

(3)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极地东风(4)太阳直射点北[归纳总结]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右图所示。

(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

(3)“地球公转使其移”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下表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 地比B 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C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 气流与D 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和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和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

(5)常年吹C 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常年受B 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过程,掌握近地面的风带、气压带分布及其变化影响。

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另外,从A 、B 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A 从低纬流向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

所以,一般来说,A 地比B 地降水丰富。

C 气流来自暖热的30°S 上空,至60°S 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

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两者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

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

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的原因不同。

极地因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

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2)丰富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极地地区高多晴朗天气(5)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风向及风力大小的判读读“北半球某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讨1在图中用文字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提示】探讨2比较A、B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提示】A处的风力较大,原因是该处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探讨3在图中分别画出A、B两地的风向。

(用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用实线画出风向)【提示】见上图。

1.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风向判断的“三步曲”(以北半球为例)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

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第三步:定最终风向。

①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0°~45°)。

②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2.风向的表示和风力大小的判定(1)风向表示方法(2)风力大小判定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稀疏,则风力就越小。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hPa)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C 2.C[第1题,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向是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根据图中风向情况,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右偏的只有③箭头。

第2题,从图看出,③点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最大,故其风力最大。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A[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2~3题。

2.上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3.上图中乙所在地的风带名称应该是()A.东北信风带B.盛行西风带C.极地东风带D.东南信风带2.B 3.B[第2题,甲位于30°N~40°N,属副热带地区,所对应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