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

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

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研究自然灾害是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挑战,它们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实现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快速恢复和重建,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包括资金投入、物质替代、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参与等。

然而,灾后恢复和重建的效果如何评价,并确定措施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评价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效果,并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从经济角度评估灾后恢复和重建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考虑到自然灾害通常伴随着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产能力减少,我们将分析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投入和产出,以及其对当地经济增长、就业和贫困缓解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定投入产出比,评估恢复和重建的经济效益。

其次,我们将从生态角度评估灾后恢复和重建的效果。

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给生物多样性、土地和水资源带来了损失。

因此,我们将研究恢复和重建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植被恢复、土地修复、水资源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灾后恢复和重建对生态环境的恢复程度,以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最后,我们将从社会角度评估灾后恢复和重建的效果。

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了物质财产的损失,还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因此,我们将研究灾后恢复和重建对人们生活条件、社会安全、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这些评估,我们可以确定灾后恢复和重建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贡献。

本研究的方法包括实地调研、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

我们将选择几个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然后,我们将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估。

最后,我们将总结评估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灾后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灾后恢复和重建效果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措施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和优化措施。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综述

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综述

宏观经济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综述李妍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摘要:长期以来,对于自然灾害的学术研究和环境政策多集中于灾害的自然属性,使灾害预报和改变灾害影响的技术介入成为灾害管理的主导。

本文通过将社会学、人类学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进行综述,一方面可以使自然科学在今后处理灾害问题上从中获得启发,另一方面也试图呼吁社会科学界对自然灾害研究的关注。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科学;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3-02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要素。

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认为这两个基本要素中,自然力是主导因素,而把社会看成是完全被动的。

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金子史郎,1981)但传统的灾害理解范式却解释不了越来越频发的灾害和因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

由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数量正处于上身状态,如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洪涝,这些灾害的致灾因子并非完全是自然界,而是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部分。

截至目前,不同学者对于自然灾害定义的语言表述各有侧重,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共识。

但有一点是学界较为公认的:由自然界引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才称为自然灾害。

若对人类没有造成丝毫损失和影响,则称为自然变异,而非自然灾害。

例如深海下的地震、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的龙卷风等。

因此,自然灾害的预防、发生后的后果、减灾措施、重建过程,都没有办法与人类社会相割裂开来。

虽然目前有关自然灾害的学术研究多侧重于灾害的自然属性,以技术为主导的自然科学领域占据了大部分的话语权,但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学科,一定可以在解决灾害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学科贡献。

一、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李永祥认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把自然灾害理解为一个自然事件,那么在防灾、应灾、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出的诸如社会文化的变迁、本土经验总结、社区成员的主动应对等具体问题将被忽略。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作为应对外界压力和干扰的关键因素,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内涵和特征。

接着,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者对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概念与内涵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Social-Ecological System Resilience,简称SES Resilience)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旨在描述和解释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压力、扰动和变化时,维持其核心功能、结构和稳定性的能力。

这一概念融合了社会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以综合性的视角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平衡。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涵盖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还包括了社会系统在面对危机时的适应、转型和创新的能力。

具体来说,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韧性:指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或长期压力时,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原有状态或发展轨迹的能力。

这种韧性来源于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自适应机制,以及系统外部的支持和援助。

适应性管理:指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能够灵活调整自身结构、功能和行为,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适应性管理需要决策者具备前瞻性思维,能够预测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综述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综述

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森林火灾,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森林火灾的成因、规律、预防及应对措施,对于提升我国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的现状、进展及存在问题,以期为森林火灾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森林火灾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了森林火灾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接着,重点综述了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林火行为模拟、林火生态效应、林火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当前森林火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手段单基础理论薄弱、技术应用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森林火灾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包括加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技术研发、深化林火行为模拟和生态效应研究、推动林火防治技术创新与应用等。

本文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理在森林火灾防控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我国森林火灾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二、中国森林火灾的成因与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森林火灾的成因和特点具有其独特性。

在成因方面,中国森林火灾的发生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自然因素中,气候条件是主导因素,如极端高温、干旱、大风等天气条件容易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自然地理条件也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具有重要影响。

人为因素中,农业活动、林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是主要的火源来源,如农事用火、烧荒、烧炭等不当行为常引发森林火灾。

旅游活动、野外露营等人为活动也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在特点方面,中国森林火灾具有发生频率高、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

由于中国森林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

森林火灾的发生范围广泛,不仅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也发生在西部内陆地区,甚至在一些高山峡谷、原始森林等偏远地区也时有发生。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

[ 摘 要 ] 自1 9 7 3年 Ho l l i n g创 造性 地将 恢 复 力 引入 到 生 态 系统稳 定性 的研 究 中, 并 将其 定 义 为 系统吸 收干 扰
并继 续 维持其 功 能 、 结构 、 反 馈等 不 发 生质 变 的能 力 。近 4 0 a来 , 这 一 术 语 的概 念 和 内 涵在 大 量 的 案例 研 究 中得 到 丰 富和 完善 。对恢 复 力 的起 源及 基本 内涵在 灾害研 究及 生 态领域 里 的应 用进 行 论述 , 全 面 回顾 恢 复 力主要 应 用领 域
头 表示 外 界对 系 统 的扰 动 。我 们 用 稳 定 局 面 的 维 持 来 描 述 生 态恢 复 力 : 在 本模 型 中 , 杯 1杯 2分别 代表 不 同 的稳定 域 , 当系 统 (杯 1内 的球 )受 到扰 动后 , 为维 持稳 定 局面 , 球被 外 力 弹射 ;我 们把 球 最终 离开 杯 1进 入 杯 2前 的 临界 状 态 下 , 能 够 吸收 的扰 动 总量 作为 生态 恢 复力 此 时 , 生 态恢 复力 由稳 定 域 的宽 度 (R)来 测 量 。
1 恢 复 力
1 . 1 恢 复 力 概 念 的 演 变
恢复力 r e s i l i e n c e源 自拉 丁 文 r e s i l i o(r e= b a c k回 去 ,
s i l i o=t o l e a p跳 ) , 即跳 回 的动作 。韦 氏字典 将 其 解 释 为 :
小 。Wa l k e r 等 在研 究 外 部 干 扰 下 社 会一 生 态 系 统 未 来 演 化 轨迹 的属性 时 , 将 恢 复力 定 义为 系 统 能 够 承受 且 可 以保 持 系 统 的结 构 、 功能 、 特性 以及 对结 构 、 功 能 的反 馈 在 本 质 上 不 发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1—0 9

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及风险管理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

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及风险管理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
[ 摘 要 ) 三峡库 区地质 灾害防治 已成为 目前 中国地质 灾害防治的主战场 ,对其风 险采取有效 控
制 已成为 当务之 急。本文首先分析 了三峡库 区风 险管理过程 中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 出 了
由 自然 维 、经 济 维 、组 织 维 、社 会 维组 成 的 四 维 区域 地 质 灾 害恢 复 力 概 念模 型 ,进 而 确 定 了 区域 灾 害 恢
复力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对其评估模 型中因子的定性 分析 ,对三峡库 区地质 灾害风 险管理进行 了探 讨 ,
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展 望。
[ 关键词 ] 地质 灾害 灾害恢复力 风险管理
三峡库 区
( 中图分类号]F9 ( 20 文献标识码]A
l 引 言 自然灾害是 自然 相互作用 的产物 ,它随着人类 的产
生而产生 ,随着人 口增长 ,科技与社会 进步 以及 人类对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 济系 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变 化而变化 。 自2 0世纪 以来 ,随着人 口、资源与环境矛盾 的 日益加深 ,全球各地 区的 自然灾 害成灾 次数、经济损 失和受灾人 口明显增 多 ,自然 灾害灾情不 断上升 ,灾害 风险已经成 为可持续发展 的最大障碍 ,最大 限度地控制 风险从而减轻灾害 地影响和损失 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 展 的重要前提之一。20 06年 8月 2 7日至 9月 1日,在瑞 士达 沃斯召开的 国际减灾 会议上 ,国际灾害学界 的专家 学者们呼吁 以综 合的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 当 今世 界的各类 自然和人为 的风险 ,进一步强 调了风险管
地 质灾害最严重 的地 区之一。党中央 、国务 院十分重视 三 峡库 区的地质灾 害问题 和库区广大移 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 ,将其治理工作看作 “ 是关 系到库区人 民生命 财产安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在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进展灾害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是地震监测技术的创新,如通过地震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震并进行相关预警。

其次是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的提升,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获取地质灾害发生前后的影像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灾害的规模和范围。

二、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技术的进展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估是减灾工作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进步,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利用数学模型和地质信息系统,可以模拟和预测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此外,借助先进的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可以提前预测地下水位上升引发的滑坡和地面沉降等灾害。

三、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进展地质灾害治理是减轻和避免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目前,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例如,在滑坡治理方面,采用了多种加固手段,如土木工程措施、地下排水系统和固结剂注射技术等,以增强地表和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在泥石流治理方面,除了减少泥石流形成的降雨入渗,还采取了控制泥石流运动的措施,如构筑固定坝和导流坝等。

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展望虽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技术的精确性和实时性,以更好地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次,需要加强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预测研究,以提供基于科学数据的灾害防治策略。

此外,还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技术,提高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以应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和条件。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涉及了监测、预测与评估、治理等方面。

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仍然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以更好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类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处在问题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处在问题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恢复力模型是根据大量从试验中获得的恢复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经适当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实用数学模型,是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在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对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简要评述,分析了现有恢复力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恢复力模型今后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滞回规则1前言恢复力模型是根据大量的从试验中获得的恢复力与变形关系曲线经适当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实用数学模型,是构件的抗震性能在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具体体现。

若仅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模型一般是指力与变形关系骨架曲线的数学模型;而如果是用于结构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恢复力模型不仅包含骨架曲线,同时也包含各阶段滞回环的数学模型。

就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恢复力模型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材料的恢复力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滞回关系,它是钢筋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计算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主要用于描述构件截面的Mφ-滞回关系或构件的P∆-滞回关系。

2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恢复力模型研究很多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恢复力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恢复力模型,以下仅将应用比较多的进行阐述和归纳。

2.1 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单轴下滞回本构模型2.1.1朱伯龙模型1980年,朱伯龙在研究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和荷载-挠度滞回曲线时,通过试验提出了一个混凝土单轴滞回本构模型。

该模型如图2.1.1所示,模型的骨架曲线、卸载及再加载曲线都采用曲线方程。

该模型除给出混凝土受压区卸载、再加载曲线方程外,还能够考虑混凝土受拉开裂后重新受压的裂面效应,所以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公式如下(该模型规定受压为正,受拉为负)。

图2.1.1朱伯龙模型(1) 骨架曲线 骨架曲线的方程为:)(){}1212122=12000.2c c c c c ck f k k f εεεεεσεεεεεεε+≤⎧⎪⎪⎡⎤--≤<⎨⎣⎦⎪≥⎪⎩c c (2.1.1)① 卸载曲线段方程(图2.1.1中AB 段):()()un c 0.21.80.2 1.8un unun un un un un εεσεεεεσεεσεεεε-⎧≤⎪-⎪=⎨-⎪>⎪-⎩c (2.1.2)②在加载曲线方程(图2.1.1中BC 段):c c 21021+02210220con w con un c c con un c un un un un un un c un un un c εσεεεεεεσεεεεεεσεεεσεεεεεεεεεεεεσεεεεεεεεε⎧⎛⎫-≤<⎪ ⎪+⎝⎭⎪⎪⎛⎫⎪-≤> ⎪⎪+⎪⎝⎭⎨⎛⎫⎛⎫⎪-+><≥ ⎪ ⎪⎪++⎝⎭⎝⎭⎪⎛⎫>≥≥ ⎪++⎝⎭⎩w 且 且且 且且⎪⎪⎪ (2.1.3)上式中:c f 为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c ε为混凝土峰值压应变,k 1为系数,取值范围为 0.8~1.0,un ε、un σ为卸载点的应力、应变,con σ为0ε=时的接触应40.322w c con c w c f εεσεε⎡⎤-=+⎢⎥+⎣⎦。

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

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

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来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使受灾地区重新回到正常状态,并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这样的研究旨在为政府、组织和社会提供指导,以有效应对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 灾后恢复与重建的意义:自然灾害对受灾地区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衰退等。

灾后恢复与重建的目的是在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转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灾后重建的可持续性和抵御未来灾害的能力。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受灾地区的影响,提高其整体的应对能力。

2. 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原则:灾后恢复与重建的过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需求导向: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恢复和重建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可持续发展:在重建过程中考虑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性,避免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 综合规划:将灾后恢复和重建纳入整体规划中,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确保各项措施的协调和一致性。

- 公众参与:鼓励受灾地区居民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恢复和重建过程,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 风险管理:在重建过程中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受灾地区的抵御能力。

3. 灾后恢复与重建的步骤:灾后恢复与重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评估与规划:对受灾地区进行详细评估,包括损失评估和需求评估等,制定恢复和重建计划。

-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电力、供水等,确保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转。

- 社会经济恢复:恢复受灾地区的产业和经济活动,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 生态环境修复:修复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包括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提高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 重建监管与管理:建立适当的监管机制和管理体系,确保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灾后恢复与重建的挑战:灾后恢复与重建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 资金和资源不足:灾后恢复和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受灾地区通常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紧张的情况。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与评述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与评述

对恢 复力 未 来 的研 究 进 行 了展 望 ,提 出研 究 的关 键 问题 以及今后 需深 入发 展 的研究 方 向。
1 恢 复 力 内涵
恢 复力 rsi c eie e源 自拉 丁 文 rsi (e=b c ln eio r l ak 回去 ,si ola io=t ep跳 ) l ,即跳 回 的 动作 。从 纯 机
同领域 的研 究 者 对 于 恢 复 力 在 自身 学 科 中 的 定 义
环境 灾害 和 气 候 变 化 等 诸 多 环 境 学 科 共 同 关 注 和 高度 重 视 的焦 点。联 合 国 国 际 减 灾 战 略 ( N U/
I R 认为,在面对气候灾害等潜在压力时 ,恢复 S ) D 力是 自然 界 和 人 类 系统 一 个 有 价 值 的特 性 ,有 助 于可 持 续 发 展 及 减 小 脆 弱 性 ,值 得 深 入 研 究 。
10 7 ) 0 85


要 :介绍 了恢复力 的起源及基本 内涵 ,并对恢复力 内涵研究 中的两 派主要观点 ( 工程恢 复力 和生态恢 复力 )
进行分析与 比较 。随后 ,全面 回顾并论述恢复力主要应 用领域 的重要 概念模 型与研究 动态 ,分 析总结各应 用领 域的恢复力量化现状 。在此基础上 ,对恢复力未来 的研 究进行 了展望 ,提 出研究 的关键 问题 以及 今后需 深入发
0 引言
近年 来 ,人 口、资 源 与 环 境 矛盾 的 E益 加 深 , l
罕见 的灾 难与事 故频 繁 发生 ,如 ,美 国 的 “ 1 ” 9・ 1 恐 怖袭击 、亚 洲 海 啸 、美 国东 南 部 的卡 特 里 娜 飓 风 ,我 国 2 0 0 8年 初 的特 大 冰 雪 灾 害 ,汶 川 8 0级 . 特 大地震 ,近期 的 毒 奶 粉 事 件 以及 目前 的 全 球 金

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

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

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所产生的灾难。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某些地区,自然灾害破坏性非常大,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恢复和重建。

为了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开展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势在必行。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目前,自然灾害的分类通常按照其来源来进行划分。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等。

三、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概念灾后恢复和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过后进行的各种措施和手段,旨在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防止灾区再次受到灾难的侵袭,为灾区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灾后恢复和重建需要参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设计。

四、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必要性1.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后恢复和重建是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

如果在自然灾害过后不及时采取灾后恢复和重建措施,灾区人民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灾难和风险。

2.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自然灾害不仅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身体和财产上的巨大损失,更大的影响则是对当地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在不及时采取灾后恢复和重建措施的情况下,当地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将会停滞,带来更大的损失和影响。

3.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灾后恢复和重建可以促进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可以优化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灾后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1. 灾后恢复与救援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要及时组织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救援等服务。

同时,要清理灾区残留物和恢复基础设施,确保被灾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 灾后恢复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灾后恢复和重建过程中,需要对当地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地修建和重建,以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更新等。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献回顾与研究重点展望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献回顾与研究重点展望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献回顾与研究重点展望沈茂英【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十年,社会已逐渐忘却这场巨灾及其损失,只偶尔会唤起灾难发生那一刻的惨痛记忆.学术研究同样如此,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学术研究随时间流逝而衰减直到成为学术记忆.尽管本文曾经主持并参与过多项汶川地震灾区相关学术研究,也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忘却这场灾难及其巨大影响.在“5· 12”汶川地震10年之际,本文依据知网(CNKI)数据库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对2016年、2017年和2018年(5月前)的文献资料作进行梳理与回顾,并对2018年后重建灾区未来研究热点和重点方向进行展望.【期刊名称】《中国西部》【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9页(P34-42)【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献回顾【作者】沈茂英【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X43一、汶川地震灾区学术研究的时间衰减效应时间是抹平伤痛忘却记忆的最好选择。

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以下简称“汶川地震”),距今已过去十年了,灾区基础设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众富裕、生态良好,除地震遗迹把人们拉回到那“恐怖”的时刻外,很难想到这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这里有6.9万遇难群体,还有一万多失踪群众。

在这场由自然灾害(地震)引发的巨大灾难面前,学术界第一时间把对灾区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转化为学术研究,大量研究成果在汶川地震发生当年(2008年)井喷而出,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贡献了独特的社会力量。

但随着时间流逝,经过恢复重建和振兴的灾区,重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民安居的小康社会,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信息呈现出明显的时间衰减效应,尽管在地震十年之际,文献在2018年又明显增加。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文献数量随时间流逝而急剧减少中国是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四川省则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

经验分享:灾难恢复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

经验分享:灾难恢复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

经验分享:灾难恢复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灾难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发生灾难后的恢复与重建是一个艰巨且复杂的任务,既面临挑战,又蕴藏着机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灾难恢复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会心理重建:挑战与机遇灾难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打击,社会心理重建成为重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一方面,挑战主要来自于灾后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康复,以及倖存者和失去亲人的人们的心理困境。

然而,挑战中也显露出机遇,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失去亲人的人们可以得到心灵上的重建和康复,成为更加坚强和有活力的个体。

二、经济重建:挑战与机遇灾难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重建是灾后重建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经济重建方面,挑战主要来自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损毁和产业恢复的困难。

然而,挑战中也存在机遇,重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式,推动经济的更新和升级,为灾后重建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三、社区重建:挑战与机遇社区是灾后重建的基本单位,社区重建是灾后恢复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社区重建方面,挑战主要来自于社区组织和居民的参与,以及社会资本的重建。

然而,挑战中也存在机遇,社区重建过程中可以培育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促进社会资本的重建,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重建:挑战与机遇灾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环境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环境重建方面,挑战主要来自于灾后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挑战。

然而,挑战中也存在机遇,环境重建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文化重建:挑战与机遇灾难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文化重建是灾后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文化重建方面,挑战主要来自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困境。

然而,挑战中也存在机遇,文化重建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六、制度重建:挑战与机遇灾后重建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和监管机制,制度重建是灾后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灾害学研究综述1

灾害学研究综述1

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1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吴波龙辰曦骆玲(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灾害的定义关于什么是灾害,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学者认为,灾害是指意外发生的、伤害居民和破坏物质环境的事件。

一般地说,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后,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其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社会学家巴顿把灾害描述为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社会系统的许多成员得不到在该系统中应获得的生活条件”.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关于灾害的比较流行的定义是由弗里兹提出的,其内容包括:(1)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2)灾害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包括给社会单位带来的物质损失及对其正常职能的破坏。

(3)灾害危及的社会单位。

这里的社会单位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以至整个国家。

(4)社会单位作出的反应或措施.1我国学者汤爱平、谢礼立等认为,灾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特点是:它会给人类带来损失,但不能把一切导致损失的事件都称为灾害,而只有那些导致受害客体(灾害承受体)无法依靠本身能力来恢复的损失的事件才能算为灾害.2王艳丽、刘会平等把灾害描述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地球内部环境和宇宙空间天体的自然变异或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行为规则的不轨行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受到严重危害,以至超过了该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使**结构或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丧失其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

3郭强认为,灾就是大自然或社会失调,其内在矛盾急剧到激化的程度,形成的破坏和对人类的打击超过人类的抵抗力。

“害”则是对社会人类的危害.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而灾害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综合起来讲,它们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是多层次、多结构、多因素、多变化的群体构成.1布衣.灾害社会学【J】.工作.1998,(1)。

2汤爱平,谢礼立,陶夏新,文爱花。

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J】.自然灾害学报。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研究进展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研究进展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地震活动的频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结构的防震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防震技术,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其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耗能机制等,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并在震后迅速恢复其使用功能的建筑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关注建筑的安全性,更重视建筑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本文将从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设计原理、材料创新、构造技术、震后修复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旨在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也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共同推动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研究和实践,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是一种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吸收、耗散地震能量,并在震后迅速恢复其原有功能的新型建筑结构。

其基本原理主要基于结构材料的高延性、耗能能力以及自复位机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这类结构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同时确保建筑在震后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在技术实现上,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高延性材料的应用是关键之一。

这些材料能够在地震时发生大变形而不失效,从而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

耗能元件的引入也是重要的一环。

耗能元件能够在地震过程中产生阻尼力,进一步耗散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

自复位机制的设计也是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核心。

通过利用预应力、形状记忆合金等材术,使结构在地震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始状态,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震后恢复能力。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等领域的不断进步,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灾后重建提升抗灾能力与恢复力

灾后重建提升抗灾能力与恢复力

灾后重建提升抗灾能力与恢复力灾害是无情的,它们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然而,灾难之后,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抗灾能力和恢复力,以便重新启动生活、工作和社会。

本文将探讨灾后重建的重要性,并提出提升抗灾能力和恢复力的关键措施。

一、灾害后的重建意义灾后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之后,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修复、重建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

这不仅是受灾地区居民恢复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

首先,灾后重建有助于恢复生活秩序。

灾害通常会摧毁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重建,受灾地区可以恢复交通、供水、供电等基本服务,帮助民众逐渐恢复正常的居住和生产条件。

其次,灾后重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灾害造成的破坏会导致企业停工、失业率上升等经济问题。

通过重建,可以重新建立工厂、企业和其他经济设施,为受灾地区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最后,灾后重建可以提升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通过在重建过程中采取科学的建筑设计、应急预案制定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未来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重建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记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全社会的抗灾能力提升。

二、提升抗灾能力的关键措施为了提升抗灾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减轻和处理灾害。

首先,加强灾害预防和监测。

通过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获得灾害信息,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同时,需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对不同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其次,加强社会组织和应急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合力应对灾害。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抗灾能力。

在重建过程中,应考虑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采取抗灾性好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和设计标准,以提高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第四,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

通过加强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中的灾后应急修复与恢复能力研究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中的灾后应急修复与恢复能力研究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中的灾后应急修复与恢复能力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道路隧道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大量的交通流量,还扮演着重要的应急通道角色。

然而,隧道建设所面临的灾害风险也不容忽视。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滑坡等可能对城市道路隧道带来严重破坏,因此,灾后应急修复与恢复能力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灾后应急修复与恢复能力的意义1. 灾后应急修复能力的重要性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能面临严重困难,尤其是隧道作为特殊的交通通道容易遭受重创。

因此,提高灾后应急修复能力,能够有效减轻灾害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稳定发展。

2. 灾后恢复能力的重要性灾后恢复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迅速修复受损的隧道,还能恢复城市交通运输的正常流动,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灾后应急修复的关键问题1. 快速评估与指挥调度在灾害发生后,快速评估隧道受损情况是应急修复的关键。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准确判断隧道受损程度,为后续的应急修复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建立灵活高效的指挥调度机制,能够迅速组织人力、物资和设备投入灾后修复工作,实现全面应急响应。

2. 安全问题与环境保护灾害发生后,隧道内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结构破损、地质变形等。

因此,在进行应急修复工作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应重视环境保护,避免修复工作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3. 快速修复与新技术应用灾后应急修复的核心目标是迅速恢复隧道的功能,以最短时间内使交通恢复正常。

因此,采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和工程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可以应用新型建材、结构加固技术和智能监测设备,提高隧道的抗灾能力和维护效益。

四、灾后恢复能力的重点措施1. 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规划灾后恢复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福建省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综述

福建省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综述

福建省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综述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该省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类型主要为暴雨洪涝、台风、泥石流和滑坡等,防灾减灾救灾形势非常严峻。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改革发展,有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省上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健全完善机制筑牢基层基础长期以来,福建在长期的防台风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措施有力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确定了“健全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强化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完善灾情信息管理机制、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健全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完善军地协作联动制度、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提升综合减灾保障能力和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等11项改革任务。

福建省高度重视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等方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福建在长期的防台风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措施有力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出台了《福建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福建省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指导意见》《福建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推动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救灾救助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可编辑】造受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范文3篇

【可编辑】造受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范文3篇

个人工作总结/述职报告20xx-20xx年度汇报人:单位:日期:造受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范文3篇造受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总结最新1××暴雨洪灾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不等不靠,积极应对,科学调度,动员全镇上下齐心协力,迅速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目前,我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关注下,在县直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简要汇报材料如下: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一)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全力支持抗灾救灾。

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亲临我镇指导抗灾救灾,对我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极其关注并亲自督办。

联系我镇的县领导亲临现场坐阵指挥,不辞劳苦深入重灾区掌握灾情,安排部署救灾与生产生活自救。

县政协、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到我镇指导救灾重建工作,并送来了慰问金;县慈善会送来慈善慰问金××万元,支援我镇灾后重建工作;民政局及时划拨救灾资金××万元,调运帐篷××顶、棉被××床用于灾民生活安臵;交通局安排了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驻守我镇,调运机械及物资全力抢修我镇交通要道,现已划拨启动资金××万元,调运机械××台、水泥××吨、水泥管道××根,全面投入道路的恢复工作;农业局为受灾群众送来萝卜、白菜、胡萝卜等蔬菜种子××斤、化肥××吨、农药××袋,技术资料××份,并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业生产恢复;水利水电局也安排专人,组织施工人员和管道,做好集镇供水的恢复工作,并及时到联系的××、××两个受灾村了解情况,积极筹措资金解决水利设施损毁等相关问题;畜牧局也深入受灾养殖大户家中,帮其科学选址、重建,着手为受灾农户筹集资金;国土局收到恢复土地的报告后,答应积极协调土地整理项目立项;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也及时组织人员,做好线路、设备恢复工作;电力公司紧急调派人员××多人进入受灾村组抢修,保证电力第一时间恢复;财保公司安排人员逐村对受灾水稻、倒房户的房屋进行了核定,为下一步补偿奠定基础。

森林火灾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森林火灾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森林火灾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近年来,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一旦森林火灾发生,往往需要进行生态重建,以恢复生态环境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森林火灾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的研究,旨在为灾后生态重建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灾后土壤修复技术森林火灾后,土壤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灾后土地修复是森林火灾灾后生态重建的重要环节。

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土壤的肥力补充,还需要重视土壤的生物修复和物理化学性质的重建。

常见的灾后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有机物、生物肥料和生物改良剂等。

其中,有机物和生物肥料可以为土壤提供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剂可以通过微生物和有益生物菌群的作用,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升土壤品质。

二、生态恢复技术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十分严重,灾后生态重建需要大量的工作。

在此过程中,生态恢复技术被广泛应用。

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栽培、鸟类保护和昆虫调控等。

在灾后的生态恢复中,常用于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种子播种、苗木栽培和林地再造。

种子播种技术能够促进多样植物的自然生长,苗木栽培技术则能够提高植物的幸存率和生长速度。

林地再造则是通过人工改善森林环境,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从而恢复森林生长。

三、生态监测技术在灾后森林重建工作中,生态监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监测技术主要是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诊断与评估,以及监测和评估生态恢复效果。

通过这些工作,能够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森林恢复的进程,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

常见的生态监测技术包括植物群落的调查、土壤的分析和采样、小型哺乳动物的监测和鸟类种群调查等。

四、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的挑战和前景森林火灾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差异。

天然植被需要长时间的自然演替过程,而人工植被则需要少数几年就能达到理想的生态功能。

此外,在灾后生态重建技术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投资和配套措施,如何有效地使用资源和合理的规划策略也是实现灾后生态重建技术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2期2006年2月地球科学进展A DVANCE S I N E AR TH S C I ENC EV o l.21 N o.2F e b.,2006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2-0211-08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刘 婧1,2,史培军1,2,葛 怡1,2,王静爱3,吕红峰3(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北京 100875;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自然灾害灾情不断上升,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风险、脆弱性、恢复力和适应性相关的灾害综合管理和减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被学术界、经济与社会界予以高度重视。

在国际减灾十年(I DND R)活动、国际减灾战略(I S D R)的相继实施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兴起了研究灾害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新一轮热潮。

目前国内外对承灾体脆弱性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灾害恢复力的恢复力研究才刚刚起步,虽然承灾体的恢复力建设近年来也逐渐被认识到是减灾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世纪70年代开始,恢复力这一概念首先从力学被引入生态领域,目前,它已经成为生态、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

对恢复力的概念发展和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论述了灾害恢复力的科学价值和重要性,分析了灾害脆弱性与灾害恢复力的关系,总结了恢复力评估的主要方法、特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灾害恢复力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建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 键 词:恢复力;脆弱性;自然灾害中图分类号:X802.4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口增长、科技与社会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自然灾害灾情不断上升,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国际减灾十年(I DND R)活动、国际减灾战略(I S D R)的相继实施正是在这种全球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度洋海啸这一灾难性的事件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对自然灾害的关注。

2005年1月17~22日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神户召开,会上国际灾害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一致呼吁加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大会针对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灾害风险,从降低区域脆弱性水平、提高区域社会的灾害恢复力和加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综合减灾策略,并通过了“2005—2015兵库行动框架”:建立国家和社区的灾害恢复力[1]。

因此,与风险、脆弱性、恢复力和适应性相关的灾害综合管理和减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被学术界、经济与社会界予以高度重视。

2001年联合国在关于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资料中明确提出,减灾政策的制定和减灾措* 收稿日期:2005-12-20;修回日期:2006-01-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及减灾范式研究”(编号:40535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农业旱灾灾情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诊断与分析”(编号:40271005)资助. 作者简介:刘婧(1984-),女,江西萍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灾害风险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E-m a i l:l j@i r e s. c n施的实施必须围绕以下2个目标:①确保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可恢复性;②确保当前的发展不会增加社会对灾害的脆弱性[2]。

这促使不少政府部门和灾害管理机构把减灾重心转移到脆弱性和恢复力方面,国内外学者更是兴起了研究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新一轮热潮[3~6]。

但是,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没有走出脆弱性和恢复力这个复杂领域的原有困境,如脆弱性和恢复力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对两者的理解和应用彼此交叉混淆,理论体系缺乏可行性等。

目前国内外对承灾体脆弱性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灾害恢复力的恢复力研究才刚刚起步,虽然承灾体的恢复力建设近年来也逐渐被认识到是减灾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世纪70年代开始,恢复力这一概念首先从力学被引入生态领域,以描绘系统承受压力及回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目前,它已经成为生态、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 N/I S D R)[3]认为,在面对气候灾害等潜在压力时,恢复力是自然界和人类系统一个有价值的特性,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及减小脆弱性,值得深入研究。

1 恢复力概念的发展1.1 从力学到生态学领域恢复力研究起始于国外,英文R e s ili e n c e源自拉丁文r e s ili o,意思是跳回的动作。

牛津英语辞典的解释是:①回跳和反弹的动作,②伸缩性。

从纯机械力学概念理解,恢复力是指材料在没有断裂或完全变形的情况下,因受力而发生形变并存储恢复势能的能力[4]。

20世纪70年代后,作为引申概念描述承受压力的系统恢复和回到初始状态的能力。

H o lli ng[5]首先把恢复力引入到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中,作为生态系统吸收改变量而保持能力不变的测度。

此定义是相对他提出的“稳定性”概念(系统经受暂时扰动后回到平衡态的能力)而言的,据此H a ndm e r等[6]认为稳定性强的系统不会有大的扰动而是会快速恢复正常,高恢复力系统很不稳定,因为经历的波动大。

P i m m[7]于1984年提出了另一种不同的观点,即恢复力是系统在遭受扰动后恢复到原有平衡态的速度。

这两个观点的共同点是都关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护,但区别在于H o lli ng强调系统能承受的扰动量,即稳定性,不关心系统是否处在平衡态,而P i m m以平衡态为基础,关注系统受扰动后恢复、抵抗、持续和变化的综合能力。

H o lli ng和P i m m对生态恢复力进行开创性研究后,生态学界围绕恢复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涌现了大量不同的观点,以及多个与生态恢复力相关的概念,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抵抗力、非脆弱性、随机恢复时间等。

但生态学家在长达30年的恢复力定义争论中仍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恢复力这个概念应该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应用这个概念”等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而且,部分生态学家对恢复力定义的假设前提(即平衡态)表示质疑。

他们认为,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上是动态发展的,它在响应外界扰动时自身的平衡态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生态系统不可能回复到扰动前的平衡态。

1.2 从生态学到社会、环境变化领域虽然恢复力研究在生态学领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恢复力这一概念开始逐步应用到社会科学及环境变化领域中,用来描述社区、机构和经济的行为反应。

T i m m e r m a n[8]是最先讨论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的专家之一,他把恢复力和脆弱性联系起来,定义恢复力是系统或系统一部分承受灾害事件的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D ove r s等[9]基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主要不同:人类有预测和学习的能力,区分了社会的后摄恢复力和前摄恢复力,之后H a ndm e r等[6]还把社会恢复力和灾害规划、灾害适应联系起来,发展了制度恢复力分类学,为研究当前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框架。

P e rr i n g s等[10]指出生态学中的恢复力概念正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环境系统的变化分析中,并讨论了动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倡经济—环境系统的恢复力建模应采用马尔可夫方法,将不同状态间的转变概率作为系统恢复力的自然测度。

A d ge r[11,12]调查了社会恢复力和生态恢复力之间的联系,在T i m m e r-m a n[8]研究的基础上,定义社会恢复力为人类社会承受外部对基础设施的打击或扰动(如环境变化,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剧变)的能力及从中恢复的能力。

社会恢复力可以用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表现载体、财产权、资源可进入性以及人口变化来衡量。

K l e i n等[13]将海岸带恢复力分为自然恢复力、生态恢复力和社会经济恢复力3个部分,认为海岸带系统没有初始或平衡状态,海岸带恢复力是海岸带在变化着的水文和地貌环境中保持实际和潜在功能的自组织能力。

这种能力源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的(潜在)动态,受要维持的功能的约束。

恢复力研究过去30年的发展引发了“恢复力联盟”的建立。

恢复力联盟是一个主要由生态学家212 地球科学进展 第21卷和生态经济学家组成的,以促进恢复力学术研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组织,一直以来涉足社会—生态系统领域,分别从3个方面考虑定义恢复力[14]:系统能吸收的并仍然保持同样状态和吸引范围的扰动量;系统能够自组织的能力;系统能够建立、增加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程度。

2003年第二期I HD P U p da t e[15]中也论述了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在资源利用、危险应对、降低脆弱性和提高未来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恢复力和公平性可以促进可持续性,恢复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之一。

1.3 从社会领域到灾害学领域随着全球对灾害的关注日益增加和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恢复力作为衡量灾害系统的一个属性被引入灾害学领域,并且越来越多的灾害学家开始关注灾害恢复力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性。

T i e r n e y[16]高度强调了灾害恢复力在商业应对行为和社区响应中的重要性。

M il e t i[17]强调促进社区恢复力建设是阻止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目标,并认为恢复力是社区能够承受的灾害强度,其前提是社区没有遭受毁灭性破坏和损失,而且当地生产力或生活质量(没有外界支援)也没有下降。

K l e i n等[13]以海岸带大城市的气象灾害为例全面论述了自然灾害恢复力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其在灾害预防和灾害恢复方面的重要性。

T o b i n[18]认为可持续性和恢复力已经成为当前灾害规划的指导思想,社区可持续性/恢复力与致灾因子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等多个影响因素,于是他在减灾模型、恢复模型和结构认知模型这三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和恢复力的分析框架,并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分别讨论了人口、性别、种族、文化、农业、旅游业、保险产业等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是伦理道德各方面的现状,分析其对广义社区恢复力/可持续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