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鳃纲

合集下载

瓣鳃纲

瓣鳃纲

7、排泄系统: 肾1对,一端 开口于围心 腔,另一端 与外套腔相 通。
• 8、神经系统较简单,有脑、脏、足 三对神经节及相连的神经索(脑神经 与侧神经愈合)
• 9、生殖与发育
– 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生殖腺1对,由生殖管开口于鳃上腔 属于间接发育。个体发育多经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 根据贝壳铰合齿的 形态、闭壳肌的发 育程度和鳃的构造 等,瓣鳃纲分为三 目: • 列齿目(Taxodonta) 铰合齿多,排成一 列或二列,闭壳肌 二个。 • 主要种类有蚶科的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毛蚶 (Scapharca subcrenata)、魁 蚶(Arca inflata) 等。
• 具口等感官,口内无齿舌。是觅食、感 觉中心。头部退化,感官不发达。
③足:
• 运动器官。具有发达肌肉。 • 足呈斧状。
④外套膜:
• 具有两片外套膜。胚胎发育中,躯体背 侧皮肤褶襞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 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或包裹 整个内脏团和鳃。由内、外表皮和结缔 组织以及少数肌肉纤维组成。 • 功能:分泌贝壳;保护躯体;辅助呼吸; 形成外套腔。
4、消化系统:直肠常进入 心腔,并穿心腔而过。
瓣鳃纲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关系图 (C.P.Hickman,
5、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鳃呈瓣状,1一2对。软体动 物用鳃、外套膜或外套形成 的肺进行呼吸。
• 6、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出现了专职的心脏(二心 耳一心室)位于围心腔中,血液无色、蓝色或红色。
常见的瓣鳃纲动物
• 瓣鳃纲动物通常活动性较小,有的以足挖凿泥沙在泥 沙中埋栖或穴居; • 有的以足丝粘附于其他物体上营附着生活; • 有的以贝壳的一部分固着在其他物体上,终生不改变 生活地点; • 有的在岩石、贝壳、珊瑚骨胳上或竹木等上凿穴而栖。 • 由于活动性小、耗氧量低,常常可以达到很高的密度; • 由于它们靠鳃的纤毛和唇瓣等过滤水中小型浮游生物、 有机碎屑等为食,养殖中一般不必投喂。 • 因此该纲的许多种类已成为捕捞和养殖的重要对象。

舟山群岛海洋药用动物(瓣鳃纲)资源概况

舟山群岛海洋药用动物(瓣鳃纲)资源概况

瓣 鳃 纲 是 软 体 动 物 的 重 要 部 分 , 中 的 海 洋 动 其 物 除 了 可 供 食 用 外 , 间 很 早 就 有 药 用 的 习 俗 , 作 民 而 为传 统 中药 也 有悠 久 的历 史 , 《 帝 内经 》 《 农 在 黄 及 神 本 草 经 》 已 有 记 载 , 后 的 历 代 本 草 也 有 记 录 。该 中 之 类 动 物 的 主要 成 分 为 : 酸 钙 、 酸 钙 、 白质 、 碳 磷 蛋 油
1 4 扇 贝 科 Pe tnd e . ci ia
等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表 明其 有 : 降血 压 , 血糖 , 血 降 降
脂 , 心律 失 常 , 进 大 脑 生 长 发 育 , 有 抗 癌 活性 抗 促 另 作用等。 目前 , 国 有 瓣 鳃 纲 海 洋 药 用 动 物 数 十 种 , 山 我 舟 群 岛有此 类 药 用动 物 3 5种 , 属 1 隶 2科 。
偏 顶 蛤 。分 布 : 子 湖 。 主 治 功 效 : 上 。 庙 同 1 2 4 偏 顶 蛤 M o ils p. 别 名 : 菜 。 布 为 : .. dou s 淡 分
庙子 湖 。主治 功效 : 同上 。
1 2 5 寻 氏 肌 蛤 M u c l ss n o si( e s u) . . su u e h n e B n o
贝、 壳片、 瓦、 蜊 明 蚝蚬 窗 。 布 : 涂 、 衢 、 家 尖 。 分 长 大 朱 主 治 功效 : : 静 解 热 , 壳 镇 消积 , 小 儿 麻 疹 , 治 消化 不
良, 烂 疮 。 肉 : 食 、 痰 、 肠 , 于痰 结 、 等 。 湿 消 化 利 用 疸
1 6 牡 蛎 科 Osr i a . ted e

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

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



外套痕:外套膜环走肌的痕迹 外套窦:水管肌的痕迹,是外套痕末端向内弯 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闭壳肌的痕迹。前伸、缩足痕多在 前闭壳肌痕的附近;后伸缩足肌痕多在后闭壳 肌痕的背侧。
瓣鳃纲贝壳方位的辨别,首先确定前后方位, 而后再辨别左右和背腹。 (1)辨别前后方位时可观察: a 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 b 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端; c 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d 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e 具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侧为 后端。
3.头部




特别发达,圆球状,顶端中央有口,口周 围有腕 眼:发达,构造复杂,有透明的角膜。角 膜一般是封闭的,有些种类角膜有小孔 泪孔:十腕目眼前方的小孔 嗅觉陷:金乌贼眼后方,靠近外套膜边缘 有1个小孔或凹陷 漏斗陷:头腹面的凹陷 八腕目眼的周围常有棘状突起
4.足部

4.足部




形态:宽平,适于爬行,因生活方式而不同。生 活于沙泥滩的,足部发达,分前、中、后足,有 的有侧足,鲍分为上足和下足,固着生活的退化 成小型盘状突起。 足腺:足前腺,位于前缘沟,分泌粘液润滑庶面 上足腺,开口在吻和足的前缘中央线上 腹足孔,中央线上孔状开口,足腺开口 后腺,分为背后腺和腹后腺 足腺分泌物有的接触空气变硬,丝状(蛞蝓), 浮囊(海蜗牛) 厣:保护器,盖,身体缩入壳后用厣盖住壳口。 因此,形状与壳口一致
足丝是营附着生活的瓣鳃类 的特殊器官,如贻贝、扇贝 等,在成体时足部退化,但 足丝发达,它们利用足丝附 着在外物上生活。 足丝是由足丝腔和足部内单 细胞腺体(足丝腺)分泌的 产物,这种分泌物经过足丝 腔与水相遇变硬则形成贝壳 素的丝状物,集合而成足丝。 双壳类的足丝腺

瓣鳃纲

瓣鳃纲

瓣鳃纲主要形态特征
1、体制和分部
①身体侧扁;
②无头部,也无触角和眼。
• 具口等感官,口内无齿舌。是觅食、感 觉中心。头部退化,感官不发达。
③足:
• 运动器官。具有发达肌肉。 • 足呈斧状。
④外套膜:
• 具有两片外套膜。胚胎发育中,躯体背 侧皮肤褶襞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 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或包裹 整个内脏团和鳃。由内、外表皮和结缔 组织以及少数肌肉纤维组成。 • 功能:分泌贝壳;保护躯体;辅助呼吸; 形成外套腔。
4、消化系统:直肠常进入 心腔,并穿心腔而过。
瓣鳃纲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关系图 (C.P.Hickman,

5、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鳃呈瓣状,1一2对。软体动 物用鳃、外套膜或外套形成 的肺进行呼吸。
• 6、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出现了专职的心脏(二心 耳一心室)位于围心腔中,血液无色、蓝色或红色。
胚胎发育中躯体背侧皮肤褶襞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侧皮肤褶襞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或包裹常覆盖在内脏团的背部或侧面或包裹整个内脏团和鳃
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身体侧扁、左右对称,体表具2片贝壳,故又名“双壳纲” (Bivalvia);
•头部退化以至消失,又名“无头类”(Acephala); •足部发达呈斧状,又称“斧足类”(Pelecypoda)。
7、排泄系统: 肾1对,一端 开口于围心 腔,另一端 与外套腔相 通。
• 8、神经系统较简单,有脑、脏、足 三对神经节及相连的神经索(脑神经 与侧神经愈合)
• 9、生殖与发育
– 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生殖腺1对,由生殖管开口于鳃上腔 属于间接发育。个体发育多经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所在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编号2014年4月30日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摘要:双壳纲通称贝类。

两侧对称,身体侧扁,都具有两枚发达的贝壳包围整个身体,故名双壳纲。

壳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头部不明显,只保留有口,口内亦无口腔及齿舌。

身体腹面有一侧扁形如斧状的足,因此双壳纲也称为斧足纲(Pelecypoda)。

外套膜发达呈两片状,由身体背部悬垂下来,并与内脏囊之间构成宽阔的外套腔,外套腔内有一对或两对鳃,原始的种类仍为栉鳃,高等的种类鳃成瓣状,所以双壳纲又称为瓣鳃纲。

[1]双壳纲的全部种类都可供食用,不仅肉味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灰分等,其中许多种是名贵的海珍品。

另外如珍珠贝、河蚌等除可食用外,还能产生价值极高的珍珠。

不少种类的壳可入药,有的为工业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烧石灰等。

此外这一纲的许多种贝壳雕刻细致,花色美丽多彩,可供玩赏或做高级装饰品。

[2]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腮目特征前言:在海底世界,有一种会给自己造“房子”的动物,它们能分泌石灰质,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子”。

用作自己的栖身之地,这些动物就是贝类。

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归属于软体动物。

[3]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分节,由头、足、內脏囊、外套膜和壳五部分组成。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

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

D (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

[4]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

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

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

1、特征贝壳一对,一般左右对称,也有不对称的(不等蛤及牡蛎等)。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2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2
二孔型:在外套膜的背部后方,有一愈合点,形成二孔型,即 肛门孔(出水孔)和鳃足孔(入水孔,水、食物进入,足部出入 ) 。如珠母贝、牡蛎、贻贝等。 三孔型:外套膜边缘有两点愈合,即在第一愈合点的略近腹侧 处,形成第二愈合点。有肛门孔(出水孔)和鳃孔(入水孔)和 足孔。如帘蛤、蛤蜊等。在一些种类愈合点特别延长,除去三个 孔外,外套膜边缘完全关闭,如船蛆、海笋等。 四孔型:外套膜边缘有三个愈合点。鳃孔和足孔之间,形成第 三愈合点(形成腹孔),有肛门孔、鳃孔、足孔和腹孔四个孔。 腹孔的作用是当进出水管缩入体内时,作为水流进出的孔道。如 筒蛎、竹蛏等。
腕的形状和数目是分类上的重要依据
鹦鹉螺:90只; 八腕目:8只;
十腕目:10只。(除和八腕目相等的8只外,还有两条专门 用来捕食的触腕,或称攫腕。)
(一)双壳纲的外部形态 1. 贝壳 大多数双壳类有两枚相似的壳,身体可以完全缩 入壳内。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随种而异。有 的种类左右对称,有的不对称。
文蛤壳
长牡蛎(牡蛎科)
栉孔扇贝
贝壳方位的确定: 一般壳顶处为背面,然后确定 前后和左右。 辨别前后方向可观察: 壳顶尖端所向通常为前方; 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 一端通常为前方; 有外韧带一侧为后方; 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船蛸
2. 外套膜 头足类的外套膜一般呈袋状,故又称胴部。肌肉特别发达,包括 放射肌与环肌。 外套膜边缘
十腕目:除耳乌贼在背部与头部愈合外,大部分种类边缘都是 游离的,只在背面正中线上与内脏团相连,漏斗处有闭锁器。
八腕目:外套膜边缘与头部在背部和两侧愈合,使外套膜开口 大大缩小,有的种类甚至小到只能容纳漏斗伸出,如须蛸。 肉鳍:十腕目胴部两侧或后部,常有由皮肤扩张而成的肉鳍,是 帮助游泳的器官,可保持身体平衡和前进的方向。按位置可分成 :周鳍型(金乌贼)、中鳍型(耳乌贼) 、端鳍型(枪乌贼) 。 此外,头足类的头部、足部、胴部的表面都被有一层很薄的表皮 ,表皮下面具许多能伸缩的色素细胞。

瓣鳃纲贝类的形态构造与生理课件PPT

瓣鳃纲贝类的形态构造与生理课件PPT
贝类学与贝类养殖学
(二)外套膜
位于左右贝壳的内面 生理机能 外套膜是由内、外两层表皮 和中央的结缔组织以及少数的肌肉纤维所组成。
外套膜边缘有的是单层的,或是形成皱襞。普通 是三层 ,外层为生壳突起,中层为感觉突起; 内层叫缘膜突起。
贻贝
贝类学与贝类养殖学
由于种类不同,外套膜表现各种形式,主要显示在 外套膜缘愈合情况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 类型.
(3)真瓣鳃型 该类型外鳃瓣上行板的游离缘与外套 膜内面相愈合,而内鳃瓣上行板前部的游离缘则 与背隆起的侧面相愈合,后部的游离缘通常为身 体左右两侧的鳃瓣上行板之间互相愈合。在该类 型的鳃中,不仅板间联结是用血管连系的,而且 在同列的鳃丝中也以血管相连。
(4)隔鳃型 这种类型的鳃为身体各侧之二片瓣鳃互 相愈合,且大大退化而成。它们仅在外套膜与背 隆起之间架起一个肌肉性的有孔的隔膜,此时真 正营呼吸作用的为其外套膜的内表面。
贝类学与贝类养殖学
(2)耗氧量和水温的关系 牡蛎在每一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和水温有密切的关
系。 (3)水温和渗透压等对鳃纤毛运动的影响(p130)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鳃纤毛的运动,在一定的
温度范围内,鳃纤毛的运动速度与水温成正比例。 渗透压对鳃纤毛运动也是有影响。 pH及其它药物等对贝类鳃纤毛的运动都有一定的
生活在深海贝类贝壳难以 不能消化和吸收的废物经过直肠末端的肛门排出体外。
又名肉柱,为连接左右外套膜及由外套膜分泌的左右壳的横行肌束,同样为外套膜分化而成。 (1)唇瓣 一般位于鳃的前方,呈三角形,共两对,左右对称,基部彼此相连。
形成的原因? 身体由内脏团、足和外套膜三部分组成,头部退化,故又称无头类。
壳的背缘以韧带相连,两壳间以闭壳肌相连,依靠它们的缩 张作用开关贝壳。外套腔发达,内有瓣状鳃,故名瓣鳃类。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察贝壳的形状和花纹:很多贝类的贝壳形状和花纹与其属名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贝壳的形状和花纹来初步确认其方位。

2.观察壳口和壳底的形状和纹路:通过观察贝壳的壳口和壳底的形状
和纹路,也可以辨认出贝壳的方位。

3.观察贝壳上的孔和凹槽:贝壳上的孔和凹槽也可以帮助辨认贝壳的
方位,比如有些贝类壳上有呈对称排列的孔或凹槽,可以通过对照确定方位。

4.观察贝壳的尺寸和重量:有些贝类的贝壳在不同的方位下尺寸和重
量有所不同,可以通过比较尺寸和重量的变化来确定方位。

5.参照文献或专家意见: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确定贝壳的方位,可以
参照相关的文献或请教专家的意见。

第一章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构造

第一章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构造
贝类形态构造 1—4
(四)瓣鳃纲
2、瓣鳃纲分类 分为三目 (1)列齿目:铰合齿多排成1或2列, 闭壳肌2个,相似。如泥蚶、魁蚶、毛蚶。 (2)异柱目:前闭壳肌小或消失, 铰合齿退化,鳃丝间由纤毛或结缔组织 联系。如贻贝、牡蛎、扇贝、珍珠贝。 (3)真瓣鳃目:铰合齿少或无,闭 壳肌2个,大小相近,鳃丝间以血管相连, 有水管。如文蛤、蛤仔、竹蛏。
贝类形态构造 1—1
(二)、多板纲
身上生有8块板状的贝壳,故称“多板 类”。生活在盐度较高海区,分布广,草食性, 全世界约有600种,如石鳖。
体呈椭圆形,左右对称,口及肛门 位于身体的前后端。
有8块板状贝壳,贝壳不能覆盖整 个背面,在贝壳与外套膜边缘之间裸露 的部分,叫做“环带”。环带的表面有 角质层或生有石灰质的鳞片、骨针或角 质毛等。足肥大。鳃位于足部周围的外 套沟中。

上叫“母性决定”。
贝类形态构造 1—21
(四)腹足纲贝壳
2、腹足纲贝壳各部分名称 整个贝壳可分 螺旋部:是动物内脏盘曲之处,一般分为许多层。 体螺层:是贝壳最后一层,容纳动物头部和足部。 体螺层与螺旋部的大小比例因种而异,有的螺旋部极小, 体螺层极大,例如鲍和宝贝科贝类,有的螺旋部很高,体螺层 很小,例如笋螺和锥螺。 壳顶螺旋部的顶端,是动物最早的胚壳,常被腐蚀磨损. 贝壳每旋转1周称为1个螺层。两螺层间的界线为缝合线. 螺层数目=缝合线的数目+1。 螺层上常有各种花纹、刺和突起。如棘、肋、疣状突等.
例外:有些瓣鳃类如贻贝、牡蛎等,贝壳较尖的一端为 壳顶,它的口接近这个部位,故又把壳顶称为“前端”,相对 的一端称“后端”,前端至后端最大的距离为壳长。靠近鳃的 一方称“腹面”,相对的一方称“背面”,背腹最大的距离为 壳高,左、右两壳间最大的距离为壳宽。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

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瓣鳃纲是一类贝类的分类单位,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贝类动物。

贝壳是贝类的外部骨骼,形状各异,有时很难辨别不同种类的贝壳。

然而,通过观察贝壳的方位特征,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别出不同种类的贝壳。

下面是一些瓣鳃纲贝类贝壳方位辨别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贝壳的整体形状和大小。

贝壳的形状可以是扁平的、圆球形的、锥形的或管状的等。

贝壳的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贝壳非常小,有的则非常大。

通过观察贝壳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贝壳属于哪一类别。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贝壳的壳顶位置。

贝壳的壳顶是两个壳片相连的部分,通常位于贝壳的背部。

有些贝壳的壳顶位于贝壳的前部,有些则位于贝壳的中央或后部。

通过观察贝壳壳顶的位置,我们可以辨别贝壳属于前后对称型的还是不对称型的。

再次,我们可以观察贝壳的壳口形态。

贝壳的壳口是贝壳与外界相连接的部分,通常是贝类动物用于摄食和呼吸的地方。

贝壳的壳口形态各异,有的贝壳的壳口呈半圆形,有的则呈三角形或长条形。

通过观察贝壳的壳口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贝壳属于哪一类别。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贝壳的纹饰和颜色。

许多贝壳的表面都有非常独特的纹饰,比如螺旋形纹饰、辐射状纹饰等。

同时,贝壳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贝壳呈现出鲜艳的颜色,有的则呈现出暗淡的颜色。

通过观察贝壳的纹饰和颜色,我们可以辨别贝壳属于哪一类别。

最后,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分类手册和鉴定工具。

如果我们对贝类的鉴定不确定,可以参考相关的分类手册和鉴定工具,查找有关贝壳方位的信息。

这些工具通常会提供详细的描述和图片,帮助我们辨别贝壳的种类。

总的来说,贝类贝壳方位的辨别方法包括观察贝壳的整体形状和大小、壳顶位置、壳口形态、纹饰和颜色等特征,并参考相关的分类手册和鉴定工具。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别出不同种类的贝壳。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并非百分之百准确,有时仍需要进一步的专业鉴定。

贝类的内部构造PPT课件

贝类的内部构造PPT课件

4、胃和晶杆
通常呈卵形或长管形。有些种类的胃壁具有强有力的收缩 肌肉;前鳃类的胃壁却很薄;后鳃类如泥螺,胃壁中具 有角质的咀嚼板,又称“胃板”;海兔的胃中也具有一 些硬板,其上长有节和刺。肉食性的枣螺科和某些泊螺, 咀嚼板是由数块软骨联成的一个强壮的砂囊,它可以将 食物的贝壳压碎。
胃的内壁表面经常被覆有一层外皮, 而且在肠的前端这层外皮特别发达,有 时分化形成一种很大的棒状物,藏在幽 门盲囊中,又称为“晶杆”。马蹄螺、 蜘蛛螺的晶杆位于肠道中.
3、 脏神经节
控制心脏、鳃、外套膜后部和水管(一般 紧靠后闭壳肌的腹面)
4、 侧神经节
只有胡桃蛤才有
5、 感觉器官
a、 触觉器:外套膜边缘,外套膜通常有感觉突起或有发 达的触手。
b、 嗅检器和外套器 嗅检器:位于鳃神经的基部,接近脏神经节处,有1个附属
神经节,上方的皮肤。为外套腔或呼吸腔的感觉器。 外套器:为瓣鳃类的1个附属器,与嗅检器均可司嗅觉作用
鳃的功能:呼吸、滤食、育 儿
三、循环系统
心脏、血管、血窦组成 心脏由1个心室和2个心房构成,一般位于内脏囊
被侧的围心腔中。 心脏与心耳有狭孔相通,并有肌肉,在心室收
缩时可以防止血逆流入心耳。 有水管的种类,通常自心室派出前后2支大动脉。 贻贝:心室仅派出1支前大动脉 牡蛎:2支动脉管愈合 血液循环: 心室——动脉管——分支——集合于静脉窦——
牡蛎的鳃(丝鳃型)
不等蛤、蚶科(C)
• 鳃较进化一些,各鳃丝之间具有 纤毛盘相互连结起来,称丝间连 结,这样,身体两侧单个鳃丝便 合成为二枚相连的鳃瓣,故有瓣 鳃之称,两侧鳃瓣由基部向下行 (下行板)至下端反折而上(上 行板)。
贻贝科(D)
• 与蚶类似,但在上、下行 板间形或若干间隔,称板 间连结,扇贝由结缔组织 连系,而海菊蛤科、珍珠 贝科和江珧科,板间连结 由血管构成,更为复杂。

瓣鳃纲的识别—西施舌的识别

瓣鳃纲的识别—西施舌的识别

06 Part Six 西施舌
西施舌
西施舌
西施舌
形 态 : 西施舌,西施舌又称海蚌 、 贵妃舌,是一种个体较大的蛤蜊 科海产双壳贝类 。 西施舌壳大而薄,呈三角扇形,壳面黄褐色,具有 明亮的光泽,花纹细致。 西 施 舌 肉足发达,风平浪静之时常常伸出 壳外,形如人舌,故而得名。
西施舌
产 地 产 区 : 西施舌产 于 我国沿海一带,四季均可采捕,它们的分布 广泛,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出产,喜欢生活在风平浪静的浅海泥质沙 底,落潮时钻入沙下6~7厘米深处躲藏,涨潮后钻出沙层捕食海藻 及浮游生物。
海洋软体动物识别
瓣鳃纲
海洋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基础知识


瓣鳃纲



腹足纲

头足纲
海洋软体动物的主要类群 瓣鳃纲动物的形态特征 腹足纲动物的形态特征 头足 长蛸 真蛸 柔鱼 枪乌贼
鲍鱼 红螺 泥螺 玉螺 田螺
蛤蜊 西施舌 杂色蛤 文蛤 青蛤 贻贝 扇贝 牡蛎 蛏 蚶 中国血蛤 江瑶 蚌
西施舌
加工利用:捕得后入沸水中烫过,取肉,鲜用或晒干。 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咸、凉,入肝、脾、胃经,有滋阴生津 ,凉肝明目,清热息风之功。适用于胃热烦渴,肝热目赤及热邪伤阴,虚风 内动等。《本草从新》言其“补阴,益精,润脏腑,止烦渴”。《随息居 饮食谱》言其“开胃,滋液养心,清热息风,凉肝明目”。 地方名吃:福建的名菜“炒西施舌”更是闻名遐迩。不过,由于环境的 不断恶化,西施舌的
思考题
判断题 1.西施舌壳大而薄,呈三角扇形,壳面黄褐色,具有明亮的光泽,花 纹细致,肉足发达。( )
西施舌
收获季节:近年来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使这种珍品更加稀少 名贵,目前开发了西施舌人工育苗繁殖技术,福建、浙江、江苏等 省已开展人工养殖。收获期为冬春季。印度半岛、日本也有分布。 经济价值:西施舌斧足发达,肉质白嫩肥厚、脆滑鲜美、香甜爽 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益生性物质,食后 齿颊流芳,西施舌因而在海味中久负盛名,为珍贵的食用贝类。

第8章软体动物2瓣鳃+头足

第8章软体动物2瓣鳃+头足
第8章 软体动物门
8.2 软体动物的分类
单板纲 无板纲 多板纲 腹足纲 掘足纲 瓣鳃纲 头足纲
8.2.6 瓣鳃纲(双壳类/无头类/斧足类)
1.主要特征
1)身体两侧对称 2)具有两片勺状或碗状贝壳-“双壳类” 3)头部退化,不明显,无触角和眼-“无头类” 4)腹足斧状-“斧足类”
5)具一对瓣鳃 6)无齿舌,胃肠间有晶杆,胃中有胃楯,有肝脏, 直肠穿过心室
(鳃腺)
盲囊
(6)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系统,但仍有一些血窦 心脏一心室二心耳
盲囊
心脏
心室
左右心耳
前大动脉—头、套膜、口球、胃、肝脏、腕
后大动脉—套膜、肾、直肠、生殖腺
微血管
出鳃静脉—鳃—入鳃静脉 鳃心 肾—肾静脉
外套静脉
主大静脉
(7)排泄系统
一对囊状后肾,包括两腹室和一背室。 肾孔:开口于直肠末端外套腔内 肾口:以肾围心腔管与围心腔相通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雌性生殖孔—外套腔
缠卵腺 输卵管腺 副缠卵腺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管—贮精囊—输精管—精荚囊—阴茎
前列腺
雄性生殖孔
外套腔
精荚
3.分类
根据鳃和腕的数目分为2亚纲4目:
(1)四鳃亚纲: ① 鹦鹉螺目: ② 菊石目:
(2)二鳃亚纲: ③ 十腕目: ④ 八腕目:
鹦鹉螺
(8)排泄系统 一对由后肾管特化形成的肾脏—鲍雅诺氏器
腺体部(肾体):肾口-围心腔 管状部(膀胱):肾孔-鳃上腔
围心腔腺—凯伯尔氏器 吞噬细胞
肾脏
膀胱 肾体
(9)神经系统 3对神经节:脑、足、脏神经节
感官不发达:平衡囊、嗅检器、其它 感觉细胞
(10)生殖及个体发育

热带海洋贝类动物

热带海洋贝类动物

热带海洋贝类动物碧海蓝天,这是为海南岛而写的。

凉爽的海风,汹涌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是海岛南国特有的风情。

在这美丽的大海中,生活者许多我们闻所未闻,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

它们和我们一起共享着这美丽而神秘的大海。

其中,在海边活动最为活跃的就属贝类动物了。

在浩如烟海的动物世界里,贝类动物可谓一大类绚丽多姿的海洋软体动物。

其斑斓的外壳,玲珑的螺体,怪异的形态,无不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有壳类软体动物,主要有三大类:1、腹足纲:本纲动物除翼足类外,头部都很发达,具有一对或两对触角,一对眼。

眼生在触角的基部、中间或顶部。

口内的齿舌发达,用于摄食、钻孔。

足位于躯体的腹面,故名。

足一般用于爬行、游泳,有时借足的收缩而跳跃。

除少数种类外,多具一枚外壳。

外壳多呈螺旋形,雌雄同体或异体,卵生。

水生者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的呼吸代之以外套膜表面,起肺作用。

腹足纲的贝壳极为发达,变化多样。

有的为外壳,有的为内壳,有的贝壳完全退化。

一般为螺旋形,左旋或右旋。

足部常能分泌一个角质的或石灰质的厣掩盖壳口,起保护作用。

本纲约有10万种以上,分为三个亚纲。

(1)前鳃亚纲:腹足纲中最大的亚纲,贝壳发达,多为螺旋形。

神经系统的侧、脏神经连结交叉成8字形,因而又称扭神经亚纲。

多数种类有厣,本亚纲的种类多为海生,从潮间带的高潮区直到深海都有分布。

一部分生活于淡水,在江河、湖泊小溪、小塘等有水的地方都可发现。

极少数种类为陆生。

代表物种:鲍(Haliotis)贝壳大而低,螺旋部退化;壳口极大;无厣;足肥大。

为海味中的珍品。

我国已进行人工养殖、壳可入药称石决明。

马蹄螺:钟螺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种,外形几乎呈等边三角形。

大多数成贝的螺层除一些细斜纹外,大致光滑;中贝及所有幼贝螺层,都有管状小结节,有的在浅缝合线处形成凹槽。

螺轴上有脊状齿。

壳表浅粉红白色,有深红色宽斜条纹。

(注:曾是制造纽扣的材料,现今仍有少量用来制作装饰品。

)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栉状鳃一个;一心耳;一肾;通常无吻无水管;种类多,有寄生种类。

帘蛤科

帘蛤科
帘蛤科
瓣鳃纲真瓣鳃目下的一科
01 形态特征
03 分布范围
目录
02 科学分类 04 与邻近国家比较
基本信息
帘蛤科,Veneridae,是瓣鳃纲真瓣鳃目的一科。两壳相等,质较坚厚。壳顶倾向前方。壳面常有各种刻纹。 铰合部通常有主齿3枚,侧齿有变化。足无足丝。水管一部分愈合或分离。海产。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壳呈卵圆形,极膨胀。壳顶位于背缘中部偏前。小月面长心状形,楯面长披针状,韧带黄棕色。壳面橙黄色, 生长线细密不规则。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窄长,有主齿3枚,前侧齿1~2枚。前闭壳肌痕呈长梨形,后闭壳肌痕马 蹄状。外套窦较深,前端尖。
分布范围
东海
南海
东海
东海的海况较为复杂,大体上有两股不同的水系。在近岸区,影响海洋潮间带动物分布最甚者是几条大的江 河人海。东海北面的长江和钱塘江冲淡水,近岸终年几乎被沿岸低盐水系所控制,长江口成为狭温、狭盐的暖水 种往北分布难以逾越的屏障。加上南面的瓯江、闽江形成的浙闽沿岸冲淡水,冬季受到东北寒冷气流的影响,此 股沿岸水明显加强,在从闽江口外到福建围头附近的近岸水域,水温小于13.212;而在夏季8月份的表层水温在 28.0--29.4C。东海的近岸区盐度的变化也很大,闽江口附近在春季盐度低至14.29。这种温、盐的剧烈变化 环境,只有广温、广盐、适应性广的暖水种才能适应和生存发展。
帘蛤科-文蛤(5张)
科学分类
科学分类
帘蛤科haca jedoensis是黄、渤海的习见种。它在我国分布最南的记录在浙江南部的南麂列岛 (27~N), 北界在俄罗斯远东的大彼得湾(43~N左右),日本的北海道南部和朝鲜半岛;薄壳和平蛤Clementia vatheleti, 这一种在我国分布的南限在山东青岛;分布北限至41~N;线丽目蛤Callithacastaminea,其分布南限也在青岛, 但分布北限据报道可达73N。在北太平洋,线丽目蛤从日本北部,俄罗斯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堪察加通过白令 海、经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到达北美西海岸,成为典型的北太平洋两岸同源种(amphipacific species);紫 石房蛤Saxidomuspurpuratus,这一种分布于辽宁和山东。烟台可能是它分布的南界,其分布北界是在北太平洋, 日本的北海道。石房蛤属Saxidomus的种类较少,有人认为,分布在北太平洋亚洲沿岸的紫石房蛤和分布在北太 平洋美洲沿岸的S.nutalli,这两两个种应合并为一种,成 为北太平洋两岸同源的冷水种。黄、渤海除了上述4个冷水种外,还有9个起源于亚热带一热带水域广分布的广温 广盐暖水种。另有2个是分布面较窄的暖水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蛤Cyclina sinensia
壳近圆形,壳顶较高尖端向前。壳 面生长纹清楚,壳内面边缘具有整 齐的小齿,近背缘稀、大。两壳各
具主齿3枚。为常见经济种类。多
栖息于潮间带有淡水流入的附近水 域,埋栖深度约15cm左右。
砗磲属Tridacna
贝壳极大,重厚,两壳不能
完全闭合。放射肋极粗,壳 缘有大的缺刻。铰合部主齿 2枚,侧齿1-2枚。闭壳肌 极大,1个。产于热带的海
栉孔扇贝属Chlamys
两壳近相等。前耳大,有足丝孔。 常见华贵栉孔扇贝C. nobilis:左 壳比右壳稍凸,放射肋约23条, 肋间沟内具细的放射肋3条。后 闭壳肌大,是制干贝的优良品种, 海珍品之一。多生于2-4米海深 的岩石、礁石及碎石的海底。用 足丝附着生活。
日月贝属Amussium
两壳近等大,圆形,具足 丝。左壳红色,如太阳; 右壳白色,如月亮,故称 日月贝。其闭壳肌加工后 称带子。通常生活在5-10 米的沙质海底。 如日本日月贝A. japonica: 主要分布在广东沿海。
生长线和放射肋有的相互交织成格状,或呈鳞片状和
棘状突起。有的表面有色彩和花纹。
6、贝壳内肌痕 外套痕:外套膜环肌肌痕。 外套窦:水管肌痕,是外套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1个或前后2个。 缩足肌痕和伸足肌痕:靠近闭壳肌痕。
7、贝壳的测量: 壳高:由壳顶到腹缘的距离。 壳长:前后两端之间 的距离。 壳宽: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
贻贝目Mytiloida
贝壳呈楔形,铰合齿退化多成小结栉。韧带细长, 位于壳顶后背缘。足细长,柱状。鳃瓣状。多栖 于浅海,以足丝附着,为名贵的海珍品。少数生 活于淡水。
常见科属检索表
1(2)壳大型,背缘直,占壳之全长。具外套腺………………
………………………………………………....江珧科Pinnidae ……………………………………………………江珧属Atrina
贝壳小、质薄。背缘和后缘连成弧形,以足丝附着生活。 常见湖沼股蛤L. lacustris(淡水壳菜):常在淡水湖泊大量 繁殖,成群密布于养鱼的竹箔上或附着于工厂的排水管道, 阻碍水流、破坏渔业生产。
江珧属Atrina
贝壳大型,壳顶尖细,后端宽广,略 呈三角形。壳薄而脆,壳面具放射肋。 如栉江珧A. pectinata:放射肋10条以 上,上有三角形斜向后方的小棘,最 后一行变为强壮的锯齿状。绞合部长 呈线形,几占整个背缘,无铰合齿, 营埋栖生活。江珧肉味鲜美,干制品 叫江珧柱,具是较高经济价值。
珍珠贝目Ptertioida
贝壳厚,两壳不等,一般右壳较平,左壳较凸。 壳背缘直,具有长短不等的耳状突。内面珍珠 层也厚,具珍珠光泽。壳表具生长纹、鳞片或 放射肋。无前闭壳肌。足细长,足丝发达,固 着生活种类退化。
常见科属检索
1(2)贝壳无内韧带,具壳耳 2(1)贝壳形状不规则,壳耳不等大,不具粗的放射肋,珍珠 光泽强……………..………………………..珍珠贝科Pteriidae ………………………………...珠母贝属Pinctada 3(8)贝壳呈扇形,左壳前后壳耳近相等,一般具粗的放射肋, 无珍珠光泽………………………..……扇贝科Pectinidae 4(5)贝壳前端具有足丝孔………….….. 栉孔扇贝属Chlamys 5(4)贝壳前端不具足丝孔 6(7)贝壳表面具放射肋………………………… 扇贝属Pecten 7(6)贝壳表面无明显的放射肋……...…..日月贝属Amussium 8(3)贝壳具内韧带,无壳耳,以左贝壳固着生活…………… …………………………………………………牡蛎科Ostreidae ……………………………………..牡蛎属Ostrea
二、形态构造
3、铰合部 贝壳背缘常较厚,其内部常有齿和齿槽,当贝壳闭时 1 、壳顶 贝壳背部中央的突出,最早形成的部分。一般 合适的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 2、小月面 壳顶前方的小凹陷,椭圆形或心形。 略向前倾斜,位置常靠近前端,也有靠近后端的。 铰合齿分主齿,侧齿或拟主齿。 楯面 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相对的面。 两侧不等贝壳-壳顶不在中央 主齿强壮呈臼状,位于壳顶下方。 两侧相等贝壳-壳顶位于中央 侧齿呈狭长形,以壳顶为界分前侧齿和后侧齿。

壳呈卵形,圆形或长方形,大型,后背部具 翼状突出。具前后闭壳肌,有时缺前闭壳肌
痕。壳内面呈白色并具珍珠光泽。多数用足
丝或壳附着在地面物体上生活。
蚶目Arcoida
两壳对称,壳表具放射肋并覆有毛状物的壳皮。 铰合部直或弯,具多数齿排成一列。鳃丝状,无
水管。前后闭壳肌均发达。海产,大部分种类可
食。具较高经济价值。常见有蚶科Arcidallarca granosa
壳极坚厚,膨胀。壳面具18-21条放射肋,肋上具显著的 颗粒状结节。生活在浅海泥滩中,是主要的养殖种类,已 进行人工育苗。一般8-10月份为产卵期,2年达性成熟。
毛蚶 Scapharca subcrenata
壳表被有带毛的褐色绒毛 状壳皮,放射肋多而密, 33-35条,不呈结节状。生 活环境同泥蚶,不如泥蚶 味美。
河蚬(黄蚬)Corbicula fluminea
壳呈圆三角形,壳表面有粗糙的 环肋。两壳均有主齿3枚。左壳 前后侧齿各1,右壳各2。栖息于
淡水、咸淡水中,特别是江河入
海处。全国范围分布,资源极其 丰富。可食用和饲用。目前已进
行增养殖。
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壳近三角形,质坚厚,壳面光滑,在 壳顶近背缘有许多带锯齿状或波纹状 的褐色花纹。生活于潮间带或浅海区 的细沙底质表层。沿海各地均有分布, 其中以江苏沿海的产量最大。常因水 温改变而有移动的习性,通常是分泌 胶质或囊状物,使身体浮于水中,然 后随水流而移动。
8、方位辨别:
(1)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 (2)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3)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4)有1个闭壳肌痕的,则所在端为后端。 (5)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 为后端。
前后端确定后, 壳顶向上,壳的
前端向前,左侧
者为左壳,右侧 者为右壳。
翼形亚纲Pterimorphia
前后闭壳肌发达。
蚌目Unionoida
壳表平滑或具壳被,壳内面具强的珍珠光泽。铰合部常 具拟主齿或铰合齿退化,侧齿细长。主要产于淡水,幼
虫要经过钩介幼虫期。常见的有蚌科的帆蚌属Hyriopsis
和冠蚌属Cristaria等。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壳大型,扁平,壳质坚厚。后背 缘向上突起形成帆状后翼,铰合 部拟主齿左右各2枚,侧齿左壳 2枚,右壳1枚。此蚌是淡水育 珠质量最佳者,珠质光滑细腻,
四、生态与分布
1. 生活习性:
(1)埋栖泥沙,如缢蛏、文蛤、泥蚶等。
(2)用贝壳或足丝营固着生活,前者如牡蛎,后者 如贻贝、扇贝等。 (3)凿居生活,如海笋、船蛆等。 (4)寄生、共生和群聚生活。
牡蛎属Ostrea
贝壳中、大型,形状不一,左 壳面具粗的放射肋,右壳面 成鳞片板状,内面白色或略 带紫色,绞合部前后缘有的 刻纹,卵胎生。
古异齿亚纲Palaeoheterodonta
两壳相等。具壳皮,壳表平滑或具放射肋。 壳内珍珠层发达。壳顶靠近壳的前方。外韧
带位于壳顶的后方。铰合齿位于壳顶的下方。
洋中。我国西沙有分布。
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
壳质坚厚、略呈四角形。壳表具 外皮,壳顶白色,近腹缘呈黄褐 色。铰合部主齿1分叉,右壳具
2个,排成“八”字形,前、后
侧齿片状,左壳1、右壳2片。 生活于潮间带的中下区及浅海泥 滩,产量较大,味美供食用。
缢蛏属Stinonovacula
腹缘构成30度角,背缘后半
部呈弧形。 常见贻贝M. edulis :壳薄而短,壳表呈黑
褐色,光滑且具光泽;生长
纹细密;铰合部具2-5个粒状 小齿。以足丝营附着生活。 通常生活于低潮线以下2米水域。繁殖力强,每年春秋两个繁 殖期,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品种。同时也是一种污损生物。
股蛤属 Limnoperna
壳长筒形,质薄。主齿左壳3枚,右壳2枚。从壳顶至腹
缘中央有一斜沟。穴居泥滩,深20-30cm,是重要养殖贝
类,具较大经济价值。
异韧带亚纲
壳小到中型,质薄,两壳多不等。壳内面 通常具珍珠光泽,有内、外韧带,具有带 板和石灰质的韧带片,铰合齿细弱或无。
鸭嘴蛤属Laternula
壳薄而近半透明,右壳比 左壳大,后方常开口,壳 顶有裂缝。匙状槽基部有 一斜条状隔片,游离的石 灰质片呈“V”字形。生活 在浅海泥沙滩中,具一定 的经济价值,为养殖品种。 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
珠母贝属Pinctada
壳斜四方形,壳顶位于中部靠前端。背缘平直腹缘圆。壳 内面珍珠层厚,光泽强,可产珍珠。如马氏珠母贝P. martensii:同心生长轮脉极细密,片状,薄而脆,极易脱 落。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是培养珍珠的优良品种。 如合浦珍珠,品质优良,久负盛名。
扇贝属Pecten
两壳不等,前后壳耳 近相等,无特殊的足 丝孔。如嵌条扇贝P. laqueatus:左壳平, 右壳突出,放射肋11 条。
第五节 瓣鳃纲 Lamellibranchia
一、主要特征
1. 双壳类:体侧扁,两侧对称,具两片贝壳。
2. 无头类:头部退化,无触角、眼、齿舌、颚片等头部器官
3. 斧足类:身体腹面有侧扁而呈斧状的足。 4. 瓣鳃类:在外套腔内有瓣状的鳃。
5. 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构成,心室常被直肠穿过。
6. 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 7. 神经系统简单,由脑、足和侧脏三对神经节构成。 8. 一般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淡水 蚌类还有钩介幼虫期。
在珠蚌科的种类常不具正式的主齿,仅有拟主齿(不是正式的主齿 而是一种关节状的齿)和侧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